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重金属正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环境中并累积,甚至污染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地威胁。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过程中,生物修复因其本身具有的简单、高效的特点,近些年成为世界的研究热点。生物修复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本文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就生物修复进行简要的阐明,并对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做出一些展望。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

1、绪论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土壤受到来自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等多方面的污染,其中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固体废物、污水灌溉、农业措施等途径进入土壤[1]。重金属本身具有的难降解性、强累积性、高毒性、高致癌性等特点,易在土壤和植物体中积累,从而进一步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对于土壤自身来说并不能利用其固有的生化作用减轻或消除重金属,与此同时,重金属存在于土壤中会降低生物生物量、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降低土壤酶活性、改变生物群落结构等,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据粗略统计,在20世界的后半叶,全球环境中排放的镉为万吨、铜为万吨、铅为万吨、锌为135万吨。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排放汞万吨,铜340 万吨,铅500万吨,锰1500 万吨,镍100万吨[2]。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到土壤中,造成全球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我国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 200 万t,由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1 000 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此外,居民如果长期居住在重金属污染区域并食用当地的蔬菜、农作物等,会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食管癌、肝癌、肾损伤等[1]。因此,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首要问题。

国内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对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来说,方法主要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其修复机理就是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使得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化学形态的改变,达到重金属固定或解毒的效果,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可利用性。

生物法作为一种经济有效、无破坏性的新兴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兼具处理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易被大众接受等特点,在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2、动物修复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物修复来说,是指利用土壤中某些特定的动物,如蚯蚓、鼠类等,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化、富集,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效果的过程。

孙艳芳等[3]研究发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蜱螨目和弹尾目的种群数量能够用来指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徐霖林等[4]发现在淀山湖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区域,有大量寡毛类存在。因此,将颤蚓科的底栖动物作为淀山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污染指数的潜在指示生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田伟莉[5]研究发现,蚯蚓能增加土壤中镉、铅、铜的生物有效性,并且通过摄食及活动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对蚯蚓粪便的收集处理,可以达到对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

戈峰等[6]研究表明,通过牛粪或垃圾饲养的蚯蚓对硒和铜元素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测试所得其最高富集硒和铜的量分别为kg和kg。与此同时,蚯蚓还能通过提高土壤重金属的活性使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效率增加。

利用动物修复土壤重金属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这些特定的动物在吸收重金属后还有可能再次将重金属释放到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针对这一方面还暂无

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3、植物修复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来说,是指利用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有一定的忍耐性和超累积性进行吸收、转化、固定、富集,进而达到修复土壤效果的目的。其修复机理主要包括植物自身的吸收转化、降解、合成能力;根系分泌物促进微生物的降解、固化转化能力;根系自身的机械阻留、离子交换、吸附能力。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根际过滤、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四大类[7]。

近年来随着超累积现象以及超积累植物的发现及大量的相关研究的产生,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环保廉价并且不会破坏图二昂性质的修复技术,已成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最具前景的方法。

如:白凤菜、芒鸭嘴草、海马齿、海雀稗富集Cd[8],羊茅、普通荞麦、白莲蒿富集Pb,长柔毛委陵菜、叶芽阿拉伯芥富集Zn,人参木、土荆芥富集Mn,狼尾草、李氏禾、假稻富集Cr,高山甘薯、荸荠、海州香薷富集Cu,庭芥属可富集Ni,遏蓝菜富集Zn和Cd,芥菜可以吸收和积累Pb/Cd/Zn 等多种金属[9-10]。

以As为例,特别是国内研究人员在湖南发现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累积凤尾蕨植物—蜈蚣草。研究表明,As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能够将土壤中的As吸收并转运到植物的地上组织中,其地上部分As含量达到植物干重的%[11]。

植物提取

植物提取是指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过程中,植物自身通过根系吸收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通过人工或机械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收割,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目的。这种在整个生长期能够忍受土壤中重金属并进行吸收、转运到植物的其他部分进行积累的植物,称为超富集植物。目前已发现超过500 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12],但都存在生长速度慢、生物量小、生长周期长等缺点。

研究证明如东南景天、玉米、紫穗槐、柳树、杨树等作物可以运用到植物修

复中[13-17]。施翔等人[16]将紫穗槐、桤木和黄连木种植在铅锌矿砂和铜矿砂上,观测植物生长及其体内的根系形态变化、叶绿素含量和对重金属的吸收,结果表明3 种植物均能在矿砂中生长,固氮植物紫穗槐有非常好的重金属耐性及很高的生物量,可用于铜矿和铅锌矿尾矿区的植物修复。

Wojciech Dmuchowski[18]在超高锌浓度的土壤上种植垂枝桦,研究发现,垂枝桦各部位锌的积累量及总积累量超过其他已知植物,且其拥有能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指植物根系通过吸收土壤总的重金属到植物体内,经过植物自身的生理过程将重金属的存在形式转化为气态形式并释放到大气中;或者利用植物根系的某些根系分泌物,将重金属转化为可挥发态,使其从土壤中挥发,从而达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的方法。

目前有关于植物挥发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很少,Leonard等人[19]将宽叶独行菜、道格拉斯艾、十字花科、野草莓、蓝桉种植在被汞污染的土壤上,结果发现种植十字花科的土壤汞排放率较高,为(m2·h)。

植物稳定

植物稳定是指利用超富集植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效率,降低其迁移到地下水或食物链的可能性,并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沉淀、络合等过程固定植物根系周围的重金属。

Fdnor等表示马蹄莲对铁具有一定耐受性并大量固定在根部,适合用于重金属污染湿地修复[20]。印度芥菜和白玉凤尾蕨能将3 种不同形态锑吸收并转化为三价锑,主要富集于根部,是作为植物稳定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在作物[21]。

Eduardo Moreno –Jiménez[22]将4种能提取重金属的地中海灌木、迷迭香、雷塔马刺、红花多枝怪柳种植在pH > 5 和pH < 5 的两种黄铁矿废渣上,研究发现pH < 5 的酸性土壤中能被硫酸铵萃取出的重金属浓度发生明显下降,且

4 种灌木体内仅含有极低的土壤微量元素,使得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4 种植物中雷塔马刺存活率最高,可作为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潜在作物之一。

植物过滤

植物过滤是指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吸附作用将土壤水溶液等流动介质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的方法。

Joo Pratas[23]将水马齿、浮叶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置于不同铀浓度的水培箱中,结果发现,水中的铀浓度从500 μg /L 降到72. 3 μg /L,提取率达到了85. 5%。15 d 之后,水马齿中的铀浓度从0. 98 mg /kg 变为1 576 mg /kg,浮叶眼子菜中的铀浓度从3. 46 mg /kg 变为271 mg / kg,篦齿眼子菜中的铀浓度从mg /kg 变为1 588 mg /kg,表明这3种植物都能迅速地提取出水中的铀从而达到修复效果。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或其污染的土壤修复.

植物修复与传统修复所采用的客土法、化学冲洗、电化学等方法比较,有成本低、效果良好、不破坏环境等优点,成为普遍推崇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见效慢,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4、微生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某些特定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使重金属浓度降低或使其无害化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效果的过程。微生物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降低重金属污染的同时,改善土壤酸碱度、土壤结构等。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吸附、富集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溶解沉淀作用、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24]。吸附和富集作用

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指的是土壤中重金属被微生物体吸附或吸收,带正电的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体内的阴离子集通过离子交换、络合、螯合、静电吸附、共价吸附等作用结合,继而达到吸附目的。微生物富集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通

过金属运送机制如脂类过度氧化、复合物渗透、载体协助、离子泵等实现。

张欣等[25]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在Cd污染条件下菠菜的生长与Cd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入微生物菌剂后,菠菜单株鲜重和干重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和%,植株中的镉含量平均下降%。微生物对菠菜镉吸收的降低作用大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

Gomes等[26]考察了固定化根霉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根霉可以在150 min 内将铜离子浓度由20 mg /L 降低至~ /L。根霉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受到固定化材料以及铜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Fan等[27]考察了pH、温度和微生物生长期对两种微生物

( Ochrobactrumintermedium LBr,CupriavidusmetalliduransCH34) 吸附Cu2 + 和Cr6 + 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在对数生长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更强。在两种离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两种微生物都优先吸附Cu2 +。微生物表面的羧基、羟基和氨基等功能基团在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赖洁玲等[28]从铜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抗铜细菌(Hyphomicrobium)。经驯化后,其耐Cu2 +水平达500 mg /L,最适生长pH 为~。该菌株在培养24 h、pH7 时,对Cu2 + 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6%。

Zemberyova等[29]考察了野生型Aspergillusniger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效果。结果表明,该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不同,依次为Zn ( 32% ~92%) 、Cd ( 24%~ 65%) 、Cu( 13%~58%) 、Cr ( VI) ( 9% ~21%) 和Mn ( 9% ~ 18%)。

Luo等[30]考察了Pseudomonas sp.Lk9 对Cd2 + 和Cu2 + 的吸附效果及机理。结果发现,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吸附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会低于mg /L。氧化还原作用

在金属离子中,最常发生微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有铜、砷、铬、汞、硒等。微生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影响金属离子的价态、毒性、溶解性和流动性等。

例如,铜和汞在高价氧化态时一般不易溶解,其溶解性和流动性依赖于其氧化态和离子形式。重金属参与的微生物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同化和异化氧化还

原反应[31]。微生物可将高毒性的Cr( VI) 还原为低毒性的Cr( III),提高其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Cr(Ⅲ) 的氧化主要是通过非生物氧化剂的氧化,而Cr( VI) 到

Cr( Ⅲ) 的还原过程则可以通过非生物和生物过程来实现[32]。当环境中的电子供体Fe( II) 充足时,Cr( VI) 可以被还原为Cr( III) ,当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时,Cr( VI) 可以被微生物还原为Cr( III)[33 -34]。

在生命系统中,硒更容易被还原。硒( IV) 异化还原成硒( 0) 的过程可以在化学还原剂,如硫化物或羟胺,或生物化学还原剂( 如谷胱甘肽还原酶) 的作用下完成[35]。硒( VI) 到硒( 0) 的异化还原过程与细菌密切相关[35-36]。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在将活性的汞(Ⅱ) 还原为非活性汞( 0) 的过程中,汞( 0) 可以通过挥发降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汞( II) 可以在汞还原酶作用下被还原成汞( 0) ,也可以在有电子供体的条件下,由异化还原细菌还原为汞( 0)[37]。

土壤铬污染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污染之一,主要来自于制革、电镀、印染、不锈钢制造等行业[38],会造成土壤中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功能改变等。铬在土壤中会以多种价态存在,目前利用还原-沉淀、吸附[39]、电化学法等手段修复铬污染[24]。Yang [40]等考察了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 BB 在强化铬污染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Cr( VI) 浓度为518.84 mg /kg,pH 8.64 的条件下,该细菌可以在2 d 将Cr( VI) 全部还原。在接入土壤后的48 h 内细菌数量显著上升,相对比例由%上升至%,并维持稳定。

沉淀和溶解作用

沉淀现象主要作用于高pH土壤环境,SO42-、CO32-、OH-和HPO42-等阴离子存在时,以及高浓度金属离子存在时。金属离子以磷酸盐及碳酸盐形式的沉淀是某些重金属离子(如Cu、Pb)固定化的主要机制。

McGowen等发现,P可以降低镉、铅和锌的浸出,而石灰可以通过提高土壤pH 对Cr( III) 实现固定。在铁的氢氧化物存在时,会出现金属离子的共沉淀现象并会导致基质表面化学特性的显著变化。Lu 等发现pH 4.0 时,Pb( II) 与

Fe( OH)3的共沉淀比相似条件下的化学吸附更加有效[41]。此外As( V) 、Ni( II) 、Cr(Ⅲ) 与水合氧化铁的吸附表明,在水溶液中,共沉淀是去除金属离子的更有效的方法。相反地,土壤微生物能够利用土壤中有效的营养和能源,通过代谢产生多种小分子量的有机酸,进而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合物及含重金属的矿物[42]。

Choppala等考察了3 种腐生性真菌(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bilaiae 和Penicillium sp.) 对铅及其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性能[43]。结果表明,A.niger 和P.bilaiae分泌的主要有机酸分别是草酸和柠檬酸。在铅胁迫下,草酸的渗出率会出现下降,而柠檬酸渗出率受到的影响较小。在碳源丰富的土壤中,金属离子被显著激活。土壤中金属的活化和释放与微生物产生的螯合酸以及土壤pH 下降有关。该试验结果证明了利用真菌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潜力。

王桂萍等从铜矿废弃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对铜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F16a (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和Fw17a(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44]。在含有500 mg /L Cu-CO3的液体中培养48 h 后,F16a 使培养基上清液中铜浓度增加了300%左右。但是,Fw17a 却使培养基上清液中的铜浓度降低了60% 左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入菌株F16a 后,能显著提高三叶草和香根草地上部对污染土壤中铜的累积及摄取量[45]。

微生物—植物联合作用

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均属于生物修复的范畴,二者结合使用时,将会大大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众多微生物-植物修复方案中,根际促生菌-植物修复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是指依附在植物根际表面,生长于植物根际土壤微环境中,能够显著地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类细菌的总称[46]。

目前发现的根际促生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固氮螺菌属、无色菌属等[47-48]。

Mesa 等在力拓河河口的S.maritima根际土壤中分离了15 株微生物,并考察了它们的金属耐受性与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48]。其中,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MT38、B.aryabhattaiSMT48、B.aryabhattai SMT50 和B.licheniformis SMT51的性能最好。当紫花苜蓿种子与所选菌株一起培养时,紫花苜蓿根的伸长会被促进。

Dharni 等从制革污泥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了Pseudomonas monteilii PsF84

和P.plecoglossicida PsF610,并对它们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进行了检测[49]。与对照相比,PsF84 可以使芽的干重增加44%,根干重增加48%,精油得率增加43%,叶绿素增加31%;PsF610 可以使以上指标增加38%、40%、39% 和28%。

以上研究表明,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富集作用、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受到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生长期、重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溶解性、毒性,环境条件( 如pH 和温度等)、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5、讨论与展望

(1)植物修复虽然成本低、效果良好等优点,但植物提取修复技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植物修复技术没能大面积的进行田间应用。目前发现的很多超富集植物都存在生长缓慢、生物量小等限制因素,未来的重点应在集中在如何提高超富集植物生物量方面。

(2)对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来说,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增强植物自身存活能力、生长效率以及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效果,也可以构建“超级工程菌”,达到更理想的治理效果。

(3)目前的修复技术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来可以加强技术间的合作,弥补单一修复技术的缺陷,很有可能突破现有技术的约束条件,还能提高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率[50]。

(4)微生物种类繁多且修复机理复杂,缺乏如何将微生物固定或溶解的重金属元素提取出来的研究,缺乏对微生物固定或溶解重金属元素效率的研究,还应加强对其的筛选工作以及对修复机理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以后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建立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5)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修复方向,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条件以及污染情况建立一个详细系统的指标体系,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正,何冠谛,何腾兵.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A].贵州农业科学,2015,43(6):202-206.

[2]任亚玲. 浅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

[3]孙艳芳,王国利,支蚓中,等.污灌农田土壤无脊椎动物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

相关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4):82-87.

[4]徐霖林,马长安,田伟,等.淀山湖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与底栖动物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1l,3l(10):2223-2232.

[5]田伟莉,柳丹,吴家森,等.动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5):188-192.

[6]戈峰,刘向辉,江炳缜.蚯蚓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分析[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1):16-18.

[7]王卫华,雷龙海,杨启良,武振中.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A].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40(2):114-122.

[8]吴朝波,段瑞军,王蕾,郭建春,符少萍,刘娇,李瑞梅,胡新文. 对11 种热带滨海植物Cd 富集能力的初步评价[A].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3):234-240.

[9]Brown S L, Chaney R L, Angle J S, et al. Zinc and cadmium uptake by hyper accumulator thlaspicaer ulescens and metal tolerant silence vulgaris grown onsludge amended soils[J]. 石润,吴晓芙,李芸,冯冲凌,李韵诗.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A].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4):139-146.

[11]刘杰,朱义年,罗亚平,等.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J].桂林工学院学

报,2004,24(2):507-511.

[12]胡鹏杰,吴龙华,骆永明.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场地的植物修复技术发展与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3):39-42.

[13]白彦真,谢英荷.铅对山西省路域优势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及铅积累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1987-1992.

[14]胡杨勇,马嘉伟,叶正钱,等.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1(31):136-144.

[15]Meers E, Van Slycken S, Adriaensen K,et al. The use of bio-energy crops ( Zea mays)

for‘phytoattenuation’of heavy metals on moderately contaminated soils: A field experiment[J]. Chemosphere,2010,1(78):35-4.

[16]施翔,陈益泰,王树凤,等.3种木本植物在铅锌和铜矿砂中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J].生态学报,2011,31(7):1818-1826.

[17]Ruttens A,Boulet J,Weyens N, et al. Short rotation coppice culture of willows and poplars as energy crops on metal contaminated agricultural soi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2011,13(S):194-207.

[18]Wojciech Dmuchowski, Dariusz Gozdowski,Paulina Bragoszewska,etal. Phytoremediation of zinc contaminated soils wsing silver birch ( Betula pendula Roth)[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4(71):32-35.

[19]Todd L Leonard,George E Taylor J R,etal. Mercury and Plants in contaminated soils:2. Environ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governing mercury flux to the atmosphere[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1998,10(17):2072-2079.

[20]CASIERRA-POSADA F, BLANKE M M, GUERRERO-GUIO J C. Iron tolerance in calla

lilies(Zantedeschia aethiopica)[J].Gesunde Pflanzen,2014,66(2):63-68.

[21]王晓丽,韦朝阳,冯人伟,等.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不同形态锑的富集与转化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3):720-727.

[22]Eduardo Moreno -Jiménez,Saúl Vázquez, Ramón O Carpena -Ruiz, etal.Using Mediterranean shrubs for the phytoremediationof a soil impacted by pyretic wastes in Southern Spain: A field experi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6(92):1584-1590. [23]Joo Pratas, Carlos Paulo, Paulo J C Favas,etal. Potential of aquatic plants for phytofiltration of uranium -contaminated waters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J].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4(69):170-176.

[24]张彩丽.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A].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225-229.

[25]张欣,范仲学,郭笃发,等.3种微生物制剂对轻度镉污染土壤中菠菜生长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1(1):81-87.

[26]GOMES P F, LENNARTSSON P R, PERSSON N K, et al. Heavy metal bio-sorption by Rhizopus sp.Bio-mass immobilized on textiles[J].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2014,225(2):1-10.

[27]FAN J J, OKYAY T O, RODRIGUES D F. The synergism of temperature, pH and growth phases on heavy metal bio-sorption by two environmental isolates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4,279:236-243.

[28]赖洁玲,林洪升,林谦,等. 一株抗铜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521-22524.

[29]ZEMBERYOVA M, OKENICOVA L, BARTEKOVA J, et al. Bioaccumulation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live biomass of aspergillus niger wild type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environments[J].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2014,23(2A):597-602.

[30]LUO S L, LI X J, CHEN L, et al. Layer-by-layer strategy for adsorption capacity

fattening of endophytic bacterial biomass for highly effectiv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4,239:312-321.

[31]MADIGAN M I,BROCK T of microorganisms[M].Six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91.

[32]CHOPPALA G, BOLAN N,KUNHIKR ISHNAN A,et al. Concomitant reduc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chromium in relation to its bioavailability in soil[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3 Mar 29.[Epab ahead of print].

[33]HSU N H,WANG S L,LIN Y C,et al. Reduction of Cr (VI) by crop-residue-

derived black carb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09,43(23): 8801-8806.

[34]ZHANG Y,FRANKENBERGER W T. Factors affecting removal of selenate in agricultural drainage water utilizing rice straw[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3,305(1):207-216. [35]OREMLAND R S,HERBEL M J,BLUM J S,et al.Structural and spectralfeatures of selenium nanospheres produced by Se-respiring bacteria[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4,70(1):52-60.

[36]WIATROWSKI H A,WARD P M,BARKAY T. Novel reduction of mercury (II) by mercury-sensitive dissimilatory metal reducing bacteri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40(21):6690-6696.

[37]WANG Y,PENG B,YANG Z,et al.Bacterial community dynamics during bioremediation of Cr (VI)- contaminated soil[J].Applied Soil Ecology,2015,85:50-55.

[38]LOSI M,AMRHEIN C,Fr ANKENBERGER W.Bioremediation of chromate-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by reduc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surfacesoil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4,23(6):1141-1150.

[39]JIN W,ZHANG Z,WU G,et al.Integrated lignin-mediated adsorption-release

process an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for the removal of trace Cr(VI)[J]. RSC Advances,

2014,4(53):27843-27849.

[40]LU P,NUHFER N T,KELLY S,et al.Lead coprecipitation with iron oxyhydroxide

nano-particles[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11,75(16):4547-4561.

[41]王桂萍,郭明志,陈亚华,等.两株抗铜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碳酸铜的溶解作用[J].土壤,2014(3):498-503.

[42]吴敏,关锐,关旸,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30(3):147-150.

[43]CHOPPALA G,BOLAN N,KUNHIKRISHNAN A,et al. Concomitant reduc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chromium in relation to its bioavailability in soil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3 Mar 29.[Epab ahead of print].

[44]王桂萍,郭明志,陈亚华,等.抗铜细菌对难溶性铜的活化及其强化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2):332-338.

[45]能凤娇,刘鸿雁,马莹,等.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5):187-191.

[46]AHMAD F, AHMAD I, KHAN M. Screening of free-living rhizospheric bacteria for their multiple plant growth promoting activities[J].Microbiological Research,2008,163(2):173-181.

[47]CATTELAN A, HARTEL P, FUHRMANN J. Screening for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 bacteria to promote early soybean growth [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9,

63(6):1670-1680.

[48]MESA J, MATEOS-NARANJO E, CAVIEDES M, et al. Scouting contaminated estuaries: Heavy metal resistant and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 bacteria in the native metal rhizo accumulato Spartina maritime[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5,90(1/2):150.

[49]DHARNI S, SRIVASTAVA A K, SAMAD A, et al. Impact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Pseudomonas monteilii PsF84 and 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 PsF610 on metal uptake and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 (monoterpenes)by rose-scented geranium ( Pelargonium graveolens cv.bourbon)grown on tannery sludge amended soil[J]. Chemosphere, 2014, 117: 433-439.

[50]黄硕,陆春海,徐真,张琪.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及进展[A].广州化

工,2014,42(23):6-8.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通用版) 摘要:矿山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释放机理、污染特征及其生物危害。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土壤;金属矿山 CurrentSitu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s andCountermeasures Abstract:Miningforeconomicdevelopmenttoprovidetheresources,butalsob

ringsaseri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Thispaperintro ducestheareaofourcountrypartincreasinglydevelopedmetalmini ngcausedthesoilheavymetalpollutionstatus,analysisofheavyme talelementsintheenvironmentofexistenceform,releasemechanis m,thepollutioncharacteristicsandbiologicalhazards.Metalmin esoilheavymetalpollutionispointedoutexistingproblemsandput sforwardspecificmeasurestocontrolsoilheavymetalpollution. 金属矿山既是资源集中地,又是天然的土水生态环境污染源。在开采过程中流失的重金属Pb、Hg、As、Cd、Cr等是土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毒害元素。。随着矿山开采年份的增加,矿山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不断积累,污染现象日趋严重。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扩散迁移比较缓慢,且不被微生物降解,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过程后,容易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当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通过土壤—植物(作物)系统,经食物链为动物或人体所摄入,潜在危害性极大。因此,金属矿山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

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基础教资)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交通大学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陈训教 2. 范雷 3. 陈芮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胡小虎 日期:2011 年9 月 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对于本题中所提出的问题一,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对所给的数值进行空间作图,然后分别作出了八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我们利用综合指数(内梅罗指数)评价的方法,对五个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结果令人满意。对于问题二,我们根据第一问和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交通区含铅为主的大量排放,和工业区污水的大量排放等等。对于问题三,我们通过对问题一中的八张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图可以看出,发现大多数金属都呈中心发散性传播,同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如果考虑大气传播和固态传播,很难得出结论,在交通区,由于是汽车尾气造成的传播,发现重金属的传播无规律可循等,所以,我们考虑液态形式的传播,以针对地表水污染物的物理运动过程,以偏微分方程为建模基础,通过和假设和模型参数的估计,得出了可能污染源位置,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即灵敏性分析和拟合检验,发现在参数变化在10%左右,模型的稳定性良好。最后我们全面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可以用MATLAB软件得出相应的结果。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测定污染源范围还应收集该地区的每年生活、工业等重要污染源的垃圾排放量,地下水流动方向以及每年的生物降解量,降雨量对重金属元素扩散的影响。一但有污染证据,我们可以在该污染源附近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设定更多采样点,由此,我们可以构造一个三维公式来计算污染物质浓度的浮动就可以模拟三维空间内的重金属分布影响。 关键字: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 MATLAB 内梅罗指数偏微分方程稳定性检验灵敏性分析地质演变生物降解量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摘要:依托收集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资料,建立了我国138个典型区域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并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测算了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研究表明:(1)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为16.67%左右,据此推断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占耕地总量的1/6左右;(2)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别中,尚清洁、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比重分别为68.12%,15.22%,14.49%,1.45%,0.72%;(3)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污染概率为25.20%,远超过其他几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此外,也有一些区域发生Ni,Hg,As和Pb土壤污染,但是Zn、Cr和Cu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较小;(4)辽宁、河北、江苏、广东、山西、湖南、河南、贵州、陕西、云南、重庆、新疆、四川和广西14个省、市和自治区可能是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多发区域,特别是辽宁和山西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尤其严重。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耕地;污染概率 过去的50年中,大约有2.2万t的Cr,9.39×105t的Cu,7.89×105t的Pb 和1.35×106t的Zn排放到全球环境中,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引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汽车废气排放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为重要的是,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迁移到动物、人体内,严重危害动物、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缓冲动力学系统,承载着环境中50%~90%的污染负荷[1-2]。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企业等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饲料等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的使用,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明显高于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对农业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难降解,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到农牧产品中[3],从而影响产出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潜在威胁人体健康[4]。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简单介绍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随着矿山开采、冶炼、电镀以及制革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企业盲目追逐经济利益,轻视环境保护,再加上农药、化肥、地膜、饲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我国土壤中Pb、Cd、Zn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据报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100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Pb、Cd、As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状况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据农业部对我国24个省市、320个重点污染区约548 万hm2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万hm2,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摘要: 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利用是造成当今世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已经严重威胁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重金属的利用入手,总结了我国近几年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物进入环境介质的途径和方式. 为促进我国矿业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对重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重金属; 利用; 重金属污染 引言 所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及其产品的利用是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也是全球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所在,对于矿山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农作物和人. 其主要原因在于重金属被排入环境后具有永久性,且有明显的累积效应.随着人们对金属矿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以云南铅锌矿为例,云南拥有国内储量最大的兰坪铅锌矿和国内品位最富的会泽铅锌矿,它的开采量日益增大,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增多,由于云南铅锌矿山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没有专门的尾矿坝,尾矿、废水随意排放,加之由于当地开发无序,滥采滥挖,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矿山特别是铅锌矿山老化,品位下降,开采难度增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并使得生态环境的修复、改造和维护难以进行。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钴等。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由于土壤中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逐年增加,工业、城市污染逐渐加剧,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和文献,深入了解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念,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特点,并归纳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式[1]。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防治措施;治理措施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频繁爆发的污染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更是天价。 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2]。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3]。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2.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划分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土壤中化合物或矿物的类型,其二是操作定义上的重金属形态。土壤中重金属存在的形态不同,其活性、生物毒性及迁移特征不同,其生态效应和植物效应也不同。重金属能在一定的幅度内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1工程内容 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 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

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 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等指标。绘制示范区草图。 ②现状监测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近乎等面积的四个区块,在每个区块中心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采样点1个,共布设4个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精心整理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案 小组成员: 一、修复目标 一定区域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容量、1 2 1个,共布设4个监测点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采样器具准备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 采样、土壤采样样品流转、运输中防损、样品交接、样品制备、制样工具及容器、制样程序、风干、细磨样品、样品分装、样品保存。 五、土壤分析测定 1、测定项目 2 准确称取ρ1.19g/ml15mLHNO3ρ1.42g/ml10mlHF ρ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最后加入ρ1.67g/ml 冒尽。土壤分解物应呈白色或淡黄色) 斜坩埚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稀酸溶液冲洗内壁及坩埚盖,温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100ml最终体积 3 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 六、土壤环境质量 1 I 他保护地区 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2、区块划分 特重污染区:采用淋洗法进行修复试验。 重污染区:采用螯合剂植物修复

一般污染区:采用富集性能好的植物 轻度污染区:采用本土现有植物修复 3、设计方案 4、田间管理 3次打药10 5、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 式分片区开展种植。 1、施肥 2 ①、②、 3 ①、乔木栽植结束后做好管理。②、及 5cm1-2 5-10/m2,35-10g/m2,另早春及早秋应 6-7cm 4-10211月至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 中文摘要: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提出了草本与木本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为农田土壤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最后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如生物联合技术、物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使用单一修复手段存在的缺点,可提高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未来应深入探索联合修复技术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Abstract;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oxic, easily in the food chain through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in vivo accum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agricultur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 research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rehensive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from heavy metals in soils contaminated solid waste deposits and disposal of industrial wast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sewag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farmland abroad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search Progress (physical restoration, chemical remediation, bioremedi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remediation) repair, and for a variety of repair methods, described its principle, to repair the condition, application exampl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herbaceous and woody proposed bioremedi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repair compound contaminated soil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fixes proposed a new way. Finally,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posed joint repair techniques (such as bio-technology joint, joint technical and physical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United Technologies)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a single repair means exist to some extent, can improve repair efficiency combined pollution, reduce repair costs, Futur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nited repair techniques, with a view to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pair technology 1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土壤作为开放的缓冲动力学体系,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外源重金属进入这个体系! 重金属对土壤的主要污染途径是工业废渣、废气 中重金属的扩散、沉降、累积,含重金属废水灌溉农田,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磷肥的大量施用! 外来重金属多富集在土壤的表层!.工业生产上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有采矿、冶炼、燃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论文课题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小组组长12549025 李思远 小组成员12549026 李康 12549028 王鑫 12549030 吴义超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针对此,涌现了许多修复技术,而生物修复前景广阔,正日益受到重视。 现代工农业等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其治理方法很多,而生物修复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受到关注,应用前景广阔。但生物修复仍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如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机理还未研究清楚。所有这些,都阻碍了生物修复的大规模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过量累积引起的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如Cd、Pb、Hg、Cr、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Cu、Zn、Ni。这类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无法被生物降解,将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汞、砷能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阻碍氮素供应。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1现状 1.1国内

国家环境保护部抽样监测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据国土资源部消息,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积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据我国农业部调查数据,在全国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46.7%,中度污染9.7%,严重污染8.4%。 华南部分城市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污染;长三角地区有些城市大片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 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2005年,长三角等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情况,曾见诸报端,并引发舆论普遍关注和争议。土壤污染立法迫在眉睫。 对浙北、浙东和浙中的236.5万公顷农用地调查发现,不适合种农作物的农用地面积为47.2万公顷,占20%;浙北、浙中、浙东沿海三个区域中,属轻度、中度与重度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分别占38.12%、9.04%、1.61%,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第九届亚太烟草和健康大会中一项名为《中国销售的香烟:设计、烟度排放与重金属》的研究报告称:13个中国品牌国产香烟中铅、砷、镉等重金属成分含量严重超标,其含量最高超过拿大产香烟3倍以上! 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发现大量儿童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后确认是附近的陕西东岭冶炼公司的铅排放所导致。 1.2国外 英国早期开采煤炭、铁矿、铜矿遗留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过300年依然存在。1996到1999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尝试挖出污染土壤并移至别处,但并未根本解决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英国陆续制定相关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并进行土壤改良剂和场地污染修复研究。 日本的土地重金属污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常严重。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全国各地出现许多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被称为四大公害的痛痛病、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四日市病,就有三起和重金属污染有关。 荷兰在工业化初期土地污染问题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土壤的环境管理,完善了土壤环境管理的法律及相关标准。国土面积4.15万平方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6327307.html,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 作者:董续郎朗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5期 摘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城市环境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 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与来源,以及各国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的危害,包含改变土壤性质的直接危害以及对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的间接危害,最重要的是这些危害导致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影响。加强社会各界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的认识,以推动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视及研究。 关键词:土壤;城市:污染;重金属元素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城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人口相对集中,种种人类活动都非常容易造成城市的污染。本文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加以阐述,增加读者对土壤污染的重视。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重金属指的是密度大于5.0g/cm3的45种化学元素,但是因为每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毒性区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通常关注锌、铜、锡、钒、汞、镉、钴、镍、铅、铬、钴等。硒和砷两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因此也将硒元素和砷元素列入重金属污染物的范围内[1]。由于土壤中本身含有的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 们的污染问题,但在某些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却不能被忽视[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科学上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由此造成的污染也在加剧。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吴学丽[3]等 人运用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沈阳地区浑河、细河及周边农田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发现这些地区土壤中汞元素和锌元素含量较高。兰砥中[4]等人研究湘南某铅锌矿区事故之后导致周 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运用单因子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发现该地区土壤中铅、锌、铜、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镉的污染指数最高。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末就针对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在英国的几大城市中对土壤中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进行调查,他们观察到这几个城市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英国的工业发展活动与周围居民区的繁荣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各个国家正逐步开展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在对葡萄牙、苏格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典这6个欧洲国家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总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葡萄牙地区中汞的浓度比苏格兰低,可能是由于燃煤发电和取暖导致的[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教学提纲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 害及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阐明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情况及造成的危 害,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土壤污染及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的现象[1].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对农作物和人畜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以及类金属As,还包括具有毒 性的Zn、Cu、Co,Ni、Sn、V等污染物,后者在常量下对作物和人体是营养元素,过量时则出现危害.加强土壤污染的化学及生态 研究对推动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污染状况 除了来自于土母质本身的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研究表明:Pb、Cd、Hg、As与大气污染有直接关 系[2].来源于象汽车含铅汽油燃烧排放的尾气、工农业生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气体,它们经过自然沉降和 雨淋进入土壤.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Pb、Cr、Zn,Cu、Co、Cd等,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引起土壤中汞含 量的增高.

城市大量的工业废水流入河道,其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污泥施肥而进入土壤.太原、淮阳污灌区土 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自污灌以来逐年增高.广州市郊污灌区农田中Pb、Cd、Hg、Cr、As等重金属污染超过临界值,残留超标率分 别达16%、100%、68%、16%和52%[3、4].研究还表明:用城市污水污泥改良土壤,重金属Hg、Pb、Cr的含量明显增加,青菜中 的Pb、Zn、Cu、Cd、Ni也增加[5]. 胡永定[6]通过对徐州荆马河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发现Cd是由垃圾施用和农灌引起的,Pb、Zn、Cu、Cr 是由垃圾施用引起的,As是农田灌溉引起的,Hg是各种途径都有.另外城市生活垃圾、车辆废弃物、垃圾堆放场附近土壤中重 金属的含量都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如北京郊区某垃圾场周边土壤中Cd含量是对照组的8倍.金属矿山的开采、有色金属的 冶炼排放的废水、重金属冶炼矿渣的堆放,工厂烟囱的排放物等,随着降雨淋溶被带入水环境或直接进入土壤,都会成为土壤 重金属的来源.许多研究表明:随着磷肥、复合肥的大量施用,土壤有效镉的含量在不断增加,作物吸收镉量也相应增加.据马 耀华等对上海地区菜园土研究发现: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mgkg- 1上升到 0.32mg kg- 1.魏秀国等人通过对广州市蔬菜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发现:铅污染最为普遍,其次是砷污染;就污染的程度而言,镉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砷[7].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1165-2016)

ICS 13.020.01Z 05 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 DB43/T1165-2016

目次 前言..........................................................................................................................................................II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土地利用类型 (2) 5标准分级 (2) 6目标污染物种类 (2) 7标准值 (2) 8监测要求 (3) 9标准实施 (4)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指导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灿、文涛、万勇、钟振宇、付广义。 本标准于2016年3月29日首次发布。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指标、限值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重金属污染场地,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可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染场地contaminated site 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3.2 土壤修复soil 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或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3.3 目标污染物target contaminant 在场地环境中其数量或浓度已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潜在不利影响的,需要进行修复的关注污染物。 3.4 修复目标值remediation target 污染场地经修复后,目标污染物应达到的规定指标限值。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针对此,涌现了许多修复技术,而生物修复前景广阔,正日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超积累植物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 is growing worse and worse. Facing this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airing technologies. The Bioremediation has a broad prospect and is at a premium. Keywords: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Bioremediation;hyper accumulator 现代工农业等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其治理方法很多,而生物修复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受到关注,应用前景广阔。但生物修复仍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如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机理还未研究清楚。所有这些,都阻碍了生物修复的大规模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过量累积引起的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如Cd、Pb、Hg、Cr、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Cu、Zn、Ni。这类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无法被生物降解,将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汞、砷能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阻碍氮素供应。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1现状 1.1国内 国家环境保护部抽样监测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据国土资源部消息,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积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据我国农业部调查数据,在全国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摘要] 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重金属污染概述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化学产品、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目前,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104t、Cu约340万t、Pb约500万t、Mn约1500万t、Ni约100万t[1]。在欧洲,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有数百万公顷[2];在日本受Cd、Cu、As等污染的农田面积为7224 hm2[3]。当前我国受Cd、Hg、As、Cr、Pb污染的耕地面积约2000×104 hm2,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损失的粮食约1000×104t,受污染粮食多达1200×104t,经济损失至少达200×108元[4]。 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化学或生物降解、易通过食物链途径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积累、毒性大,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5]。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己成为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来源和修复技术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了解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技术。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系统地介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不同技术,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一些重要案例,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供。 2、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 对我国8个城市农田土壤中Cr、Cu、Pb、Zn、Ni、Cd、Hg和As的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大部分城市高于其土壤背景值 [6]。农业部农产品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对全国24个省市土地调查显示,320个严重污染区,约548×104 hm2,重金属超标的农产品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面积的80%以上。2006年前,环境保护部对

2011年数学建模获奖论文 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污水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均能引起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污染对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问题1,先用MATLAB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处理,插值拟合得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图;再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建立模型进行求解。首先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区的8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然后结合MATLAB软件求出各 各种元素之间及其与海拔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和相关度;然后结合第一问给出的空间分布图和区域散点图,参照主要重金属含量土壤单项污染的指数,分析得出各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工业区、主干道路区和生活区。 对于问题3,由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认为重金属的分布是连续的,物质的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在模型一数据处理基础上建立遍历搜索模型,结合MATLAB软件求出重金属空间分布中的极值点即可能的污染源,得出极值点后再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通过MATLAB软件对极值点进行筛选,得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污染源。 对于问题4,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找出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然后分析影响城市地质演化模型的因素,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从动态和多元的角度出发,还应搜集采样点的长期动态数据和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的相关信息,分别建立动态动态传播模型和城市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预测模型。 关键词: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污染等级相关矩阵遍历搜索模型污染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