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空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
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5篇

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5篇空间数据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并且广泛运用到各方面,所以作为该专业的我们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很重要的,毕业实习是对我们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
通过实习,要求我们对目前社会或企业的前沿知识或技术有所了解,明确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方向,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在实践中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
主要任务,熟练运用所学的MAPGIS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编辑处理。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协助完成所在单位的不稳定耕地数据库建设工作。
通过一个半月实习加深和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提升自己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是广西第一测绘院。
广西第一测绘院是广西测绘局直属的事业性测绘单位,是国家测绘局首批授予的甲级测绘资格单位,是ISO9001:2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形成“以项目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现已发展壮大成为广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设备精良、快速反应的综合性测绘队伍。
多年来,广西第一测绘院一直秉承“科技兴测”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有六个科技开发项目获自治区(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3个项目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个项目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工程铜奖。
有二个科技开发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20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于20年被广西区政府授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广西双保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实习内容在单位实习的时间里,我从事的是不稳定耕地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负责数据的初步处理工作,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地图定位,采集耕地点,检查耕地点是否有漏画、多画、多加点、少加点等,检查微短线,拓扑构面等工作,采用的软件是MAPGIS。
信息采集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采集工作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我们的信息采集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信息采集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了解信息采集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提高我们的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信息采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运用多种途径进行信息采集;3. 提高信息筛选、整理和加工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信息采集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学习了信息采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信息资源、信息采集等。
接着,了解了信息采集的原则,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经济性等。
最后,学习了信息采集的方法,如网络采集、实地调查、文献检索等。
2. 信息采集途径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网络、图书馆、政府部门、企业等途径进行信息采集。
具体包括:(1)网络采集:通过搜索引擎、专业网站、社交媒体等获取信息;(2)图书馆采集:利用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3)实地调查: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一手信息;(4)政府部门采集: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数据等获取政策、法规、统计数据等信息。
3. 信息筛选与整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关键词、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整理。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信息采集。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四、实训成果1. 信息采集技能得到提高: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信息采集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信息素养。
2.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 沟通能力提升:实训过程中,我们与同学、老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提升了沟通能力。
五、实训体会1. 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信息采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对于获取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至关重要。
空间数据实习报告优秀5篇

空间数据实习报告优秀5篇空间数据采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地理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
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认识日益加深,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人们科研,生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们对地理信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次实习就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果。
(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更加熟练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学生达到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运用的目的。
3、通过运用MAPINFO,ARCVIEW软件,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
(二)、实习任务1、利用原有的地图地图,运用MAPINFO 软件进行地图数字化。
2、运用MAPINFO软件对地图数字化后的成果制作专题地图。
3、运用ARCVIEW软件对已知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二、实习安排本次实习两班共分为六组,每班三组。
实习时间为两周,主要运用软件为MAPINFO和ARCVIEW。
本组实习老师为李泽老师。
(一)、时间安排(二)、上交资料1、已完成的数字化地图一份;2、空间分析成果图;3、实习报告与实习日记。
三、实习内容(一)、地图数字化地图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8月27日,我们开始地图数字化的工作,并且有指导老师每天在机房为我们进行指导。
地图数字化包括配准和制图两部分,下面就这两方面对MAPINFO软件的应用作一些介绍:1、利用MAPINFO软件进行配准(1)、将栅格地图导入MAPINFO软件中; (2)、弹出图像配准询问对话框(如图)(3)查看坐标,对图像进行配准(4)增加控制点(5)、每幅图选择不少于三个控制点,配准完成后,查看配准后的任意一点坐标,如有坐标与图上坐标不符,则重新配准。
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训心得

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训心得此期培训的第一课公司就为我们安排了职业礼仪这一课,作为数据采集前端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交往中更应当注意礼貌礼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谦逊和蔼,文明礼貌,保持一种有素质,有修养的良好形象。
所以,这一课作为培训的第一课凸显出了它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我们所有培训的同事都受益匪浅!实践证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讲究社交礼仪,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接待来访者,客人来向你反映问题,而你举止不得体,讲话粗鲁,心不在焉,就会缺乏信任度,引起来访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为仇,不欢而散。
而要是来访者反映情况,你彬彬有礼,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就会给人一种有信任度的感觉,让人家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
同样是接待来访者,讲不讲究社交礼仪,注不注意礼貌礼节,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为适应这个新形势,前端工作场所十分需要有礼仪礼节的氛围。
前端人员作为前端工作的“主体”,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我觉得亟待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更新观念,适应形势。
懂得前端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明确讲社交礼仪与做好前端的关系,正确认识在前端日常工作中讲礼仪礼节与做好前端日常工作关系的哲理,从而提高讲究礼仪礼节的自觉性。
其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
数据前段人员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一个人素质的水准,代表公司的形象。
因此,每个前端人员都应当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
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着装端庄整洁,举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种有内在素质,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三、自觉养成,注重实效。
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养成的,而要靠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
如接一只电话,应当首先说:“您好!请讲……”这种和蔼可亲的话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受。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逻辑检查法。如根据数据拓扑一致性进行检验,将弧段连成多边形, 进行数字化误差的检查。有许多软件已能自动进行多边形结点的自动平 差。另外,对属性数据的检查一般也最先用这种方法,检查属性数据的 值是否超过其取值范围。属性数据之间或属性数据与地理实体之间是否 有荒谬的组合。
方法数字化,并经过编辑处理,变成系统可以存储管理和 分析的形式。空间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属性数据和图形数 据的采集
▪ 对于属性数据的采集经常是通过键盘直接输入; ▪ 图形数据的采集实际上就是图形数字化的过程。
• GIS的核心是地理数据库,建立gis的第一步就是对有关
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地 理数据库,这个过程也就是gis的数据采集。
• 遥感影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源。它具有下列一些
特点:
▪ ①能取得大面积、综合的信息; ▪ ②速度快; ▪ ③降低数据储存冗余和不连续性; ▪ ④能提供各类专题所需要的信息。
• 文字数据主要用来描述空间对象的属性,比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
土壤成份、环境数据
• 确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功能所确定的。例如要建立一个
6
400 ~500 米
7
500 ~1000米
1000~2000米
1
弯曲度:2.5公里弯曲 深度 宽度
2
>40 >50 >50
3
>40 >50 >75
24
4
>25 >50 >75
5
大学生实习报告数据处理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资产。
数据处理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技能,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
为了提升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我选择了在某知名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数据处理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某知名企业数据部门实习岗位:数据处理实习生三、实习内容1. 数据采集与清洗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企业内部销售数据的采集与清洗。
具体工作如下:(1)收集企业内部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额、销售量、客户信息等。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清洗,如去除重复数据、修正错误数据等。
(3)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数据分析在完成数据清洗后,我对销售数据进行了以下分析:(1)销售额分析:分析各产品线、各区域、各销售人员的销售额,找出销售亮点和不足。
(2)销售量分析:分析各产品线、各区域、各销售人员的销售量,了解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
(3)客户分析:分析客户购买频率、购买金额等,为精准营销提供依据。
3. 数据可视化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分析结果,我利用Excel、Python等工具制作了以下数据可视化图表:(1)柱状图:展示各产品线、各区域的销售额占比。
(2)折线图:展示各销售人员的销售额趋势。
(3)散点图:展示客户购买频率与购买金额的关系。
4. 数据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撰写了以下数据报告:(1)报告概述:简要介绍数据来源、分析目的和方法。
(2)数据分析结果:详细阐述各产品线、各区域、各销售人员的销售情况,并分析原因。
(3)建议与措施: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实习收获1. 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习,我熟练掌握了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可视化和报告撰写等技能。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 拓宽视野:实习让我了解了企业内部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处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4. 提升综合素质: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有幸参与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实习。
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更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一、实习初体验初入实习单位,我被那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工作氛围所震撼。
周围的同事们忙碌而专注,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软件和仪器,处理着复杂的空间信息数据。
我深知自己在这个领域还只是一个初学者,但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实习的前期,我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学习来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内容。
我了解到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看着那些精准的地图数据、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以及实时的卫星定位信息,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专业的强大魅力和重要性。
二、实践中的成长随着实习的深入,我开始参与到一些实际项目中。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我成长最快的阶段。
在地理信息系统项目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通过使用专业的GIS 软件,我能够将各种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制作出精美的地图和图表。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让我对地理空间的认知更加深刻。
在卫星导航项目中,我参与了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的工作。
了解了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过程,以及如何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型建立。
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学习,我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我学会了如何解读遥感图像,提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我能够识别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
这为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项目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才能完成,而每个人都在团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与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空间数据采集实验报告

实验三、空间数据采集实验目的:通过学习空间数据采集,首先我们了解空间数据采集是指将遥感影像、纸质地图、外业观测数据等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处理,使之成为GIS软件能够识别和分析的形式,这往往是构建一个具体的GIS系统的第一步。
随着测绘技术的进步,尽管遥感和全数字化测量的数据成果已经是数字形式,但这些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被GIS系统使用。
实验内容:首先学习矢量化的步骤,对其进行详细分解为扫描、图像处理、地理配准、数据分层、图形数据追踪以及属性录入;然后是地理配准问题,先是地理配准工具条介绍,其次地理配准的步骤。
实验过程:1.矢量化的步骤:⑴扫描:扫描是纸质地图矢量化的第一步,它将纸质地图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形式,扫描时需要设定的相关参数如下:①扫描模式。
地形图扫描一般采用二值扫描或灰度扫描,黑白航片或卫片采用灰度扫描,彩色航片或卫片采用彩色扫描。
一般情况是将图像进行彩色扫描,然后进行二值化处理。
②扫描分辨率。
根据扫描要求,地形图扫描一般采用300dpi或更高的分辨率③亮度、对比度、色调、GAMMA曲线等,根据需要调整。
⑵图像预处理:经过扫描后的图像还要经过图像预处理,如去噪声、几何纠正、投影变换等。
图像预处理是在图像分析中,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分割、匹配和识别前所进行的处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图像中无关的信息,恢复有用的真实信息,增强有关信息的可检测性和最大限度地简化数据,从而提高特征抽取、图像分割、匹配和识别的可靠性。
①几何校正:由于受地图介质及存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图的纸张容易发生变形,或者遥感影像本身就存在着几何变形,通过几何校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数据质量。
几何校正最常用的方法是仿射变换法(属于一阶多项式变换),可以在X轴和Y轴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缩放,同时进行旋转和平移。
仿射变换的特性是:直线变换后仍为直线,平行线变换后仍为平行线,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生变化。
②投影变换:当数据源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时,需要将源数据转换为所需要的地图投影,这一过程称为投影变换,投影变换的方法有正解变换、反解变换和数值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Annotation levels.
Arc:build terlk line“创建线的拓扑关系”
Building lines...
Arc:build terlk point“创建点的拓扑关系”
Building points...
Arc:joinitem terlk.pat terlk.xcode terlk.pat terlk-id terlk-id“将原始文件中记录点属性的字段与arcinfo中记录点属性的PAT表连接”
(1)打开GEOSCAN,调入地图
打开GEOSCAN,在【调图】中选择【调入栅格图像】,在弹出的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中选择TIF,找到存放地图的位置,将图打开。选择【实用工具】中的【图像反色】。
(2)地图定向
在【地图】中选择【图形定向】,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齐次方程定向(至少四点)】,点击【OK】。
Leaving TABLES...
Arc:dropitem terlk.pat terlk.pat dxf-layer dxf-color dxf-thickness dxf-type“删除terlk层PAT表中的多余字段,如dxf-layer,dxf-color,dxf-thickness,dxf-type等”
1.软件准备:
Photoshop, GEOSCAN, ARCINFO, ARCVIEW
2.资料准备:
(1) 数字化底图:1:1万地形图的一部分。地图等高距为10米。
(2)图幅控制点坐标:图幅控制点坐标是用来进行图幅定向的,它能够确定地图的地理位置和比例大小。
本试验的控制点坐标如下:
表1图幅控制点坐标表
Joining terlk.pat and terlk.xcode to create terlk.pat
Arc:joinitem terlk.aat terlk.acode terlk.aat terlk-id terlk-id“将原始文件中记录线属性的字段与arcinfo中记录线属性的AAT表连接”
将鼠标移至左上方点在角点上,在弹出的放大图上精确定位,并输入坐标,点击【接受量测】。其他控制点按顺时针方向以此类推,并回到第一个点,把第一个点再做一遍,之后,选择【结束量测】。
(3)创建图层
在【设置】中选择【图层控制】,在这里分别创建表2所示的图层,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先设置等高线层terlk为当前图层。
实习一:空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
一、目的
1.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悉GEOSCAN软件的主要绘图和编辑工具
3.了解ARCINFO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准备
在数字化之前必须设计好数字化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图数字化的效率,而且也关系到数字化成果的质量。确定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包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数字化精度要求如何,选取什么样的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对那些要素进行数字化,如何对数字化要素进行分层和分幅,以及代码的设计等等。
可以看到线表中有LPOLY#(左多边形)、RPOLY#(右多边形)、FNODE#(起始节点)、TNODE#(终节点)等字段,说明已经建立了拓扑关系。在这里,由于等高线是互不相交的线,所以他们的值都等于0。
(2)消除悬挂
Arc:ae“打开Arcedit模块”
Copyright (C) 1982-2000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2)二值化:不少数字化软件接受的数据为二值化的数据,因为二值化后的数据量减小很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图形的显示跟踪速度,而GEOSCAN就属于这类软件。二值化处理也是在PHOTOSHOP下处理。选择【图像】菜单中的【调整】下的【阈值】,移动小三角直到图像满意为止。
处理完后将图像保存为TIF格式。
2.数字化采集
Tables:sel terlk.pat“选择terlk层的点表”
288 Records Selected.
Tables:calculate elev = dxf-elevation“将dxf-elevation字段中的高程值赋给elev字段”
Tables:calculate code = dxf-thickness“将dxf-thickness字段中的代码值赋给code字段”
Joining terlk.aat and terlk.acode to create terlk.aat
Arc:additem terlk.pat terlk.pat elev 8 8 n 2“给PAT表增加高程字段(elev),并定义字段长度和类型”
Adding elev to terlk.pat to produce terlk.pat.
(4) 数字化跟踪
下图为GEOSCAN的数字化工具,其中常用的有曲线跟踪的工具,它有半自动跟踪功能,选择1表示自动跟踪,选择3表示手动跟踪。
(5)属性赋值:赋值按钮有查询属性和赋值的双向功能。点击要赋值的对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高程值和代码。
(6)成果输出
数字化完成之后首先要存盘,选择【调图】中的【保存矢量图形】。然后将成果输出,选择【调图】中的【输出外部格式】,并选择【输出到AutoCA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默认值。这时,在文件目录中会多了一个与地图名称一样的dxf文件。
Dropping items from terlk.aat to create terlk.aat
Arc:dropitem terlk.aat terlk.aat dxf-elevation dxf-handle dxf-curve“同上”
Dropping items from terlk.aat to create terlk.aat
(5)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己的实习目录,例如:E:\GIS\zhxm,将地图影像放入,文件格式为TIF。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方法
1.地图预处理
(1) 变形纠正:纸质地图常常会有少许变形;扫描过程中由于图形倾斜,造成扫描后的地图产生变形,因此在数字化前,需要对地图进行纠正。如果存在几何变形,可利用ERDAS的几何校正模块进行纠正;如果是扫描过程造成的图象倾斜,则可在PHOTOSHOP下进行纠正。下图为纠正过程。首先,利用【标尺】沿着图幅边缘画一条横线,如图所示,然后选择【图象】菜单中的【旋转画布】下的【任意角度】,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会自动计算要旋转的角度,电击【好】即可。
Adding elev to terlk.aat to produce terlk.aat.
Arc:additem terlk.aat terlk.aat code 3 3 I“给AAT表增加代码字段(code),并定义字段长度和类型”
Adding code to terlk.aat to produce terlk.aat.来自(1)数据转入ARCINFO中
首先将dxf文件转入ARCINFO中,形成coverage文件。打开ARCINFO,首先进入工作空间,然后进行文件转换。命令如下:
Arc:w E:\gis\zhm“进入工作空间”
Arc:dxfarc1.dxf terlk“dxf转coverage,1.dxf为dxf文件名,terlk为等高线的层名”
3.数据后处理
数字化完的数据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错误或误差,属性数据在输入时,也难免会存在错误,因此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检查、编辑和处理,是保证数据正确可用的必要条件。本次实习的数据处理是在ARCINFO中进行。
下面以等高线层为例,将主要步骤罗列如下,其他层的处理类似。(注:蓝色为需要输入的操作命令,黑色为软件执行状态说明,绿色为对操作的注解)
Arc:dropitem terlk.pat terlk.pat dxf-text dxf-attrib dxf-iid“同上”
Dropping items from terlk.pat to create terlk.pat
Arc:dropitem terlk.aat terlk.aat dxf-layer dxf-color dxf-thickness dxf-type“删除terlk层AAT表中的多余字段,如dxf-layer,dxf-color,dxf-thickness,dxf-type等”
Arc:build terlk line
Building lines...
Arc:build terlk point
Building points...
此时,可以显示一下terlk层的点表和线表,看一看表的结构和内容及拓扑关系。
Arc:list terlk.pat“显示点表(PAT)的信息”
Arc:list terlk.aat“显示线表(AAT)的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ARCEDIT (COGO) Version 8.0.2 (Tue Feb 2208:01:14 PST2000)
Arcedit:disp 9999“全屏幕显示”
WARNING the Map extent is not defined
Enter layer names and options (type END or $REST when done)
Enter the 1st layer and options :terlk all“将等高线层中的所有内容都包括进来”
Enter the 2nd layer and options :end
Arc:additem terlk.pat terlk.pat code 3 3 I“给PAT表增加代码字段(code),并定义字段长度和类型”
Adding code to terlk.pat to produce terlk.pat.
Arc:additem terlk.aat terlk.aat elev 8 8 n 2“给AAT表增加高程字段(elev),并定义字段长度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