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科学探究: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科学态度: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了解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温度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准备

两杯冷热不同的水。

为每组学生准备四杯水(1号杯内盛的是冷水,2、3号杯内盛的

是温水,4号杯内盛的是热水),纸巾、每组2自己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与刚过去的冬季相比,春季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

生举手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能说出这么多变化,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使大自然有这样的变化?

生回答(提示:由于气温的上升产生了这些变化)

2.教师谈话:是的,一年四季中的大自然有许多变化,气温各不相同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温度不同的物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温度的问题。板书《温度和温度计》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比较水的温度

(一)认识温度

1.出示两杯不同的水,同学们老师这有两杯冷热不同、水量相等的两杯水,分别编号1号、2号,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摸一摸,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热水?

学生台前分辨

师:像这两杯水一样,物体是有冷有热的,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板书:温度(齐读)

师谈话: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可以用℃表示,一般情况可以用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物体的高低。

(二)引入温度计

下面请各小组做一个实验。

1.桌子上有四杯水,分别编号为1、2、3、4,先将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分别同时插入1号和3号中,比较出它们的温度差别后,马上将刚才的两个手指同时插入2、3号杯中;比较杯中的感觉是否相同。

同学们先猜一猜两个手指在2、3号杯中的感觉一样吗?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

领取材料、分组实验

交流感觉(1号冷、2号温、3号温、4号热)(2号较热、3号较凉)

2.如果先比较2号杯和3号杯内水的冷热,然后再比较1号杯和4号杯内水的冷热。我们两次对四杯水的冷热程度感觉一样吗/

3.师:对于同一杯水来说,温度是相同的,但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用触摸的方式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不可靠,不准确,那么,用设么方法可准确的知道物体冷热程度呢?

板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活动二:观察温度计

1.认识温度计

师:温度计是玻璃制作的,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

观察提示:温度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汇报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看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温度计的结构、分度值和量程。

3.温度计的原理

使用温度计完成两个小实验(任选其一)

实验一,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松开手后,在观察温度计的液柱有什么变化?

实验二,朝向温度计的玻璃泡哈气,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试验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活动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认识了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你们会识读温度了吗?

出示:25℃读作------ 零下8摄氏度写作:-----

2.零下的温度怎么读、写呢?出示特殊的“0”,

3.检测练习:18℃读作()

-17℃读作()

14摄氏度写作()

零下10摄氏度写作()

活动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教师提问:温度我们会读会写了,温度计上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度呢?我们能正确读出来吗?

出示三位同学从不同角度读同意温度计上的示数,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那种角度是正确的呢?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实时指导,课件出示: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不要用手摸温度计的玻璃泡。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3.应用:请同学们读一读温度计上的示数,同桌互相检查。

三、拓展应用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思考:体温计与我们的温度计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五、板书设计

温度和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工具:温度计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温度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很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这一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做出反应的,并利用温度计模型识读刻度。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怎样正确识读零下刻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本节课主要有4个活动内容,一是以比较水的温度,引出了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二是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比较出各种温度计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发现—探究—应用的过程进行学习,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感受物体的冷热程度。并在体验过程中意识到用触觉感受温度不准确、不可靠,引出测量工具---温度

计。整个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能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为进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2.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温度计,交流发现。学生能做到初步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对于难点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温度计工作原理,为下一步读数做好铺垫。

3.学生在摄氏温度的读和写,以及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等方面,学生很好的探究出读数时应注意的事项,规范读写的要求,学习效果非常好。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明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零下温度的识读是难点,本课让学生自主构建零下温度才能较好的理解和识读,从而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准备。

评测练习

评测一

18℃读作()

-17℃读作()

14摄氏度写作( )

零下10摄氏度写作( )

评测 二

《温度和温度计》教学反思这课主要由4个活动组成,一是以比较水的温度,引出了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二是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比较出各种温度计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使用温度计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其中,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零下温度的读写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让学生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同样一杯水,有时我们?读出下列各温度计的值。

甲 ℃;

乙 ℃; 丙 ℃; 甲

乙 丙 读作: 读作:

读作:

感觉到的冷热却是不一样的。手指的不同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只靠身体的感受是无法定量的衡量冷热的。教材设计本身目的是突出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冷热是不可靠的,为本课学习温度计及温度计的使用做了铺垫。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我重点强化了对温度计的读数、尤其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我用图示的方法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让学生以0摄氏度为界限,在温度计示意图上读出正确的读数,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学生读数出现问题时及时加以纠正。进过训练,学生绝大部分能完成正确的读写。在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时时,我先让学生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汇报读数。然后让学生演示他是怎么读数的,学生演示后,我给学生边示范边演示,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再用PPT文件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记住只有平视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在让学生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小组间相互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备能力之一。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课程标准中提出: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形式。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指出,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学会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了国际常用摄氏度作

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因此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认识温度,并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读和写温度示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