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与思路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与思路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与思路。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创新。
创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的东西做得更好,更先进,更有用。
那么,我们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要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优秀,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更加具有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那么,这些措施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我们要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所谓技术研发能力,就是我们公司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这包括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测试能力等等。
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呢?其实,方法有很多。
比如说,我们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我们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技术比赛、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产品结构我们要优化产品结构。
所谓产品结构,就是我们公司现有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组合。
优化产品结构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产品结构呢?其实,方法也有很多。
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我们的产品线;我们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质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发新的产品系列,拓展我们的市场份额。
三、提升服务水平我们要提升服务水平。
所谓服务水平,就是我们公司为客户提供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质量。
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客户感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呢?其实,方法也有很多。
比如说,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我们的服务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客户关怀活动等手段,增强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与思路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与思路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目标与思路。
我们要明确一点,科技创新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事业。
就像咱们常说的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们的公司就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明确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市场份额;要通过技术创新,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思路。
我们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
咱们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让员工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所以,我们要定期组织各种培训班,让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们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我们要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攻克技术难题。
所以,我们要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我们还要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我们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还要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我们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咱们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所以,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如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等,宣传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我们还要参加各种展会、论坛等活动,展示我们的企业形象和实力。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目标与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业务创新发展思路及具体建议

业务创新发展思路及具体建议
1. 背景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业务创新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探索业务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
2. 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该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高业务的效率和灵活性。
•服务升级: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体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竞争力。
•开放创新:与合作伙伴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实现共同创新。
•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拓展市场份额。
3. 具体建议
为了实现业务创新的发展,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具体建议:
•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创新。
•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营造创新氛围,推动业务创新。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推动业务创新发展。
•投入研发资金: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研发周期,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与高校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外部创新资源,推动业务创新。
•不断优化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业务创新提供支持。
4. 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务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不断探索业务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企业可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机
遇和挑战。
希望企业能够根据本文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实现业务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当今时代,企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和路径来应对市场竞争。
那么,企业如何创新发展呢?一、市场导向型创新市场导向型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
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和趋势变化,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新工作。
市场导向型创新的重点是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确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方向。
市场导向型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战略眼光,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此外,企业还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及时调整方向,满足市场需求。
二、技术驱动型创新技术驱动型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创新。
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创新,让技术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驱动型创新的重点是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驱动型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优秀的研发团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三、组织创新型创新组织创新型创新是以企业组织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为基础的创新。
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组织创新型创新的重点是管理创新和人才创新,通过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竞争力。
组织创新型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四、联合创新型创新联合创新型创新是企业与其他企业、机构或个人共同合作,共同创新的创新类型。
企业要积极开展联合创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共同发展。
联合创新型创新的重点是合作创新和资源整合,通过合作创新,实现共赢。
联合创新型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合作公平、合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企业要有创新的思路和路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创新方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抓住市场机遇,加强科技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积极开展合作创新,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专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专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专业技术创新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如何有效推动专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就专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树立创新理念1.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专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2.胸怀创新的雄心企业要想在行业中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就必须要有远大的愿景和坚定的决心,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
二、培育创新氛围1.营造创新文化企业要积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尊重知识、鼓励尝试、勇于冒险的文化氛围,激励员工敢于挑战和创新。
2.激发创新活力企业要努力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点子,并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
三、倡导跨界融合1.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产业需求与科研力量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2.鼓励跨领域合作鼓励不同领域间的合作交流,跨界融合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新火花,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持续投入创新研发1.加大科技投入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热情,确保科研资源的持续增长和优化配置。
2.推进科研项目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科研项目资助,推进企业自主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鼓励试错机制1.创新需要试错企业要鼓励员工敢于尝试,鼓励失败,只有不断尝试,敢于失败,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2.建立风险容忍体系企业要建立风险容忍体系,支持员工进行创新尝试,并为员工的失败提供合理的补偿机制,让员工不再害怕失败。
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产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为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科研经费支持,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探索

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探索一、引言高校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科学研究机构。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高校应该不断地寻求创新性的发展路径。
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
二、发展高校创新的思路在推进高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思路。
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的科技研究,高校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基础。
要推进高校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积极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选拔、培养与管理机制。
实行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外籍名师引进计划,加强海内外顶尖人才的引进,推进“两院院士计划”,引进具有重大科技成果或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
2.2 发挥科研创新的主导作用高校要发挥科研创新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科研品牌,拓宽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研创新的边界,为学科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借助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促进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利用科技成果向市场倾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三、高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高校的创新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其思路和方法。
本节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3.1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高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不仅要在教育理论和知识培养上下功夫,还要将学生与产业联系起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2)强化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发挥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引导和促进学生深入参与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展望未来创新发展开拓思路

展望未来创新发展开拓思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创新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如何开拓思路,实现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展望未来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注重跨界融合创新。
未来的创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与合作。
传统的学科边界将逐渐变得模糊,各行各业之间的交叉合作将成为创新的主流。
例如,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催生出更多具有颠覆性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因此,我们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跨界融合创新。
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而创新文化则是人才成长和创新活动的土壤。
未来,我们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人才。
同时,也要建设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
只有在这样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下,创新发展才能持续推进。
第三,要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未来的创新发展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创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需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的创新发展是全球化的,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国际合作将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开拓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展望未来的创新发展,我们需要跨界融合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方面思路和方法。
只有不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实践,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坚实。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开创未来创新发展的美好前景。
学校创新发展思路

学校创新发展思路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学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校需要不断寻求创新发展的思路。
下面将探讨几种可行的创新发展思路:提升教育质量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学校可以着重于提升教育质量。
这包括改进课程设置,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
通过不断优化教育质量,学校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教师,进而提升整体实力。
推行创新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学校可以尝试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实践教育等。
这些新颖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倡导创新文化创新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校可以倡导创新文化,鼓励教师和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
通过举办创新活动、设立创新奖励机制等方式,学校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拓展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校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化合作,与国外知名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活动。
通过国际化合作,学校可以吸收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强化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学校稳健发展的保障。
学校可以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只有强化科学管理,学校才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倡导创新文化、拓展国际化合作和强化科学管理等途径,学校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函件业务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1、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专营业务、主营业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邮政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此,各局要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邮政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和重点业务,深入研究分析函件业务市场,认真逐项落实函件业务发展的经营措施,坚决扭转目前函件业务发展缓慢的局面。
2、发展函件业务的市场空间广阔。
一是商业信息传递市场需求大。
从国内外广告市场的发展来看,广告销售额的增长要远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函件传递商业信息的市场潜力巨大;二是从商函广告占媒体广告市场的份额来看,美国邮政商函业务收入所占分额将近20%,而中国邮政商函收入所占份额仅3%;三是市场经济国家人均使用函件量远远超过我国,美国是650多件、欧洲国家是450多件,连印度也有近20件,而我国现在人均函件量还不足10件。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中国邮政的函件业务是极具潜力的业务,是大有作为的业务。
3、函件业务是高效业务。
一是函件业务的可变成本低,效益高。
特别商函业务中的账单、促销类商函、邮资封片,固定成本高但可变成本较低,对收支差额贡献率都在50%以上,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二是国外邮政函件业务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是第一位的。
如荷兰,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比重近50%,利润所占比重达70%以上,德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的比重为28.4%(2003年),利润所占比重达763%,而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仅10%左右,而且是亏损业务,主要原因是网络规模大、固定成本高,业务规模没有做大。
二、创新函件业务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推进函件业务发展邮电分营以来,省局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各市县局也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各局普遍反映难度很大,感觉发展后劲不足,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尚未破题。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上延用分解目标,考核奖罚,关系营销等发展邮政业务的办法,对具有媒体性质的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特点、客户需求、发展规律缺少深入研究和分析。
对此,我们要创新函件业务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引入传媒业的理念,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努力打造邮政商函媒体品牌,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认识并接受这一媒体;二是拥有足够数量的商函媒体受众,就是要做好名址数据库和投递工作;三是媒体经营和广告经营分开,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培育社会造信公司和发展中邮广告代理商;四是关注广告客户的投入回报,增强客户对使用邮政商函的信心,不断增加邮政商函业务的“回头客”,促进邮政函件业务持续发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业务宣传,打造商函业务的知名品牌宣传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采取大众媒体广告、商函广告、报刊软文广告、召开用户座谈会和商函媒体和业务推介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省局将投入专项宣传费用,牵头组织商函品牌宣传,请各市县局密切配合,投入资金,共同做好商函品牌宣传。
2、切实抓好商函名址数据库建设工作今年商函名址库建设工作,省局已下达通信执行令,各局要认真按照省局通信执行令的要求做好名址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各局要根据业务需求,加大个性化名址库的建设力度,为商函客户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受众。
国家局下半年将组织全国地址库的建设,这是一项名址库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今后所有名址库建设,都以地址库为基准,实现地址的唯一性和信息的集合性。
各局要按照省局的布署精心组织好这项工作,确保按国家局的要求实现10月份上线。
3、积极抓好投递改革和投递网优化工作
投递网络是邮政的优势之一,完善的投递网是邮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当前邮政投递能力不足,质量不高对商函业务的发展制约较大,因此,各局要加大力度抓好投递网的改革和优化工作。
改革和优化的目标是确保各类邮件、报刊按规定频次时限妥投到户,通过加强信报箱建设维护管理,大城市推进信报分投,试行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分网运作,发展城市社区邮政代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邮政投递能力,
提高邮政提供有效受众的能力,以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吸引社会各方面乐于采用邮政渠道传递商业信息。
4、大力抓好账单业务的发展账单业务在发达国家邮政函件业务中占很大的比重,是发展函件业务的重点。
各局要本着把账单由客户的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的思路,把账单业务变为相关账单客户宣传业务和企业形象的媒体,对客户的业务推介要从引导服务领先战略和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入手,开拓账单业务的新局面,下半年,全省账单业务要实现新的突破,其中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局在大力抓好电信、移动、联通、银行、保险、医保等行业账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拓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类账单业务;山区的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局要全面拓展通信和金融行业的账单业务。
国家局已下文要求寄发邮储账单业务,省局将下文专门布署,各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邮储寄送对账单的工作。
要力争全省账单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
各局要成立账单业务攻关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好组织和公关工作,确保今年账单业务的发展有实质性的突破。
5、积极拓展促销广告商函业务〖CX〗促销广告商函是一项潜力很大的业务,发展广告商函业务,关键要提高客户对广告商函的认知度。
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推广直效营销的理念,使客户充分了解商函广告在各项广告媒体中的差异化优势。
发展促销广告商函的关键是要拥有足够数量和针对性强的名址库,各局要根据客户需求,充分重视为大客户建立个性化名址库,积极抓好促销商函业务的发展。
各局应对促销广告商函的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全面的分析,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做好宣传工作,沿海局要实现协议客户比去年增长50%以上,山区局协议客户增长30%以上,确保今年全省促销广告商函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增长36%以上。
6、进一步抓好企业邮资封、邮资广告明信片和企业拜年卡等业务的发展企业邮资封、片、卡是商函中收支差贡献率较高的业务品种,一是各局要充实重视抓好门票明信片的发展,特别是年客流量在30万人以上的旅游景点,如福州的鼓山和西湖、厦门的鼓浪屿、南平的武夷山、莆田的湄洲岛、宁德的太姥山、龙岩的冠豸山等。
要做好门票明信片门禁系统的开发,使门票明信片成为一项长效业务。
相关局要成立项目带动领导抓好落实;二是要进一步抓好200万专用邮资图项目,未开发项目的市局年内要实现突破,去年开发项目的局要在年底前完成项目的开发;三是要精心组织好2005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和企业金卡业务的发展。
今年有奖明信片品种多、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各局一定要认真组织好销售工作,特别是重视做好代理销售,积极抓好邮政有奖明信片进超市、进书店、进百货,扩大销售网点。
企业金卡业务要做到早策划、早安排,力争今年发展企业金卡业务打好翻身仗。
各局要积极鼓励社会上广告公司代理企业金卡业务,充分用好国家局企业金卡的酬金政策,力争今年全省企业金卡揽收量比去年增长50%以上。
7、用传媒业的理念和模式发展中邮专送广告业务邮送广告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部份客户自办和其它夹报广告的竞争。
目前策划、设计、文案人才较为缺乏是邮政商函广告公司发展中邮专送广告业务的薄弱环节。
因此,应采取引进传媒业理念和模式来创新邮送广告业务的发展,厦门局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本册型中邮发展得较好,他们的经营模式是积极发展代理;福州局近期和福州“九龙宝鼎”广告公司联合创办《邮你家》本册型中邮,采用名址库寄送,邮送广告业务也取得一些进展。
要进一步总结厦门、福州局的经验,积极摸索用传媒业理念和模式发展邮送广告业务的新路子。
同志们,函件业务是邮政的核心业务,抓好函件业务的发展是全体邮政员工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上下共同努力,确保全年函件业务发展计划的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引进传媒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突破商函发展瓶颈,开创函件业务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