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精选.)

合集下载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必修⼆化学⽅程式汇总⾼中化学(⼈教版)必修⼀、必修⼆相关化学⽅程式汇总必修⼀1、硫酸根离⼦的检验:先加HCl酸化---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2Na + O2Na2O2钠与氧⽓反应:4Na + O2 ==== 2Na2O7、过氧化钠与⽔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8、过氧化钠与⼆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9、钠与⽔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0、铁与⽔蒸⽓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1、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12、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 + 3NaOH ===== Al(OH)3↓+ 3NaCl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18、偏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 + 3HCl ==== AlCl3 + 3H2O19、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2NaOH ==== Fe(OH)2↓+ Na2SO4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2H2O + O2====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 + 3H2OAl2O3 + 3H2O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3(NH4)2SO422、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3NaCl23、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4、氯化亚铁中通⼊氯⽓:2FeCl2 + Cl2 ===== 2FeCl325、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温电炉26、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Si + 2CO粗硅转变为纯硅:(⽯英沙)(焦碳)(粗硅)Si(粗)+ 2Cl2SiCl4 SiCl4 + 2H2⾼温Si(纯)+ 4HCl 27、⼆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 (雕刻玻璃)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2H2↑28、⼆氧化硅与氧化钙⾼温反应:SiO2 + CaO ⾼温CaSiO329、⼆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与⾦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与⾦属铜反应:Cu + Cl2点燃CuCl234、氯⽓与⾦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与⽔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与消⽯灰反应: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40、漂⽩粉长期置露在空⽓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41、⼆氧化硫与⽔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与氧⽓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氧化氮与氧⽓反应:2NO + O2 ==== 2NO244、⼆氧化氮与⽔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氧化硫与氧⽓在催化剂的作⽤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 2SO2↑+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51、氨⽔受热分解:NH3·H2O NH3↑+ H2O52、氨⽓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烟)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 H2O↑+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NaOH NH3↑+ NaNO3 + H2O56、氨⽓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CaCl2 + 2H2O + 2NH3↑57、氯⽓与氢⽓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H2O62、SO2和氯⽓1:1混合漂⽩能⼒消失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必修⼆第⼀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 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Na与O 2反应(点燃): 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反应: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Br2 + H2 === 2Br I2 + H2 ===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与饱和溴化钠、氯⽔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NaI===I2+2NaCl (2)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 Mg(OH)2+H2↑5、⽤电⼦式表⽰下列物质:NaCl KOH HCl H2O NH3 CH4Na2O Na2O2NaOH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流动⽅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1. 钠及其化合物- 钠与氧气常温反应:4Na + O_{2}=2Na_{2}O- 钠在氧气中燃烧:2Na + O_{2}{点燃}{=!=!=}Na_{2}O_{2}- 钠与水反应:2Na + 2H_{2}O = 2NaOH+ H_{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 + O_{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Na_{2}CO_{3}+HCl = NaHCO_{3}+NaCl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Na_{2}CO_{3}+2HCl = 2NaCl +H_{2}O+CO_{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_{3}{}{=!=!=}Na_{2}CO_{3}+H_{2}O + CO_{2}↑-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_{3}+NaOH = Na_{2}CO_{3}+H_{2}O2. 铝及其化合物- 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_{2}=2Al_{2}O_{3}- 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 = 2AlCl_{3}+3H_{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2H_{2}O = 2NaAlO_{2}+3H_{2}↑ -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 氢氧化铝的制备(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AlCl_{3}+3NH_{3}· H_{2}O = Al(OH)_{3}↓+3NH_{4}Cl-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_{3}+3HCl = AlCl_{3}+3H_{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_{3}+NaOH = NaAlO_{2}+2H_{2}O3. 铁及其化合物- 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_{2}{点燃}{=!=!=}Fe_{3}O_{4}- 铁与氯气反应:2Fe+3Cl_{2}{点燃}{=!=!=}2FeCl_{3}- 铁与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_{2}+H_{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_{4}=FeSO_{4}+Cu-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2FeCl_{2}+Cl_{2}=2FeCl_{3}- 氯化铁与铁反应:2FeCl_{3}+Fe = 3FeCl_{2}- 氯化铁与铜反应:2FeCl_{3}+Cu = 2FeCl_{2}+CuCl_{2}4. 硅及其化合物- 硅与氧气反应:Si + O_{2}{}{=!=!=}SiO_{2}-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 2NaOH + H_{2}O=Na_{2}SiO_{3}+2H_{2}↑ -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_{2}+2NaOH = Na_{2}SiO_{3}+H_{2}O -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_{2}+4HF = SiF_{4}↑+2H_{2}O- 硅酸的制备(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_{2}SiO_{3}+2HCl =H_{2}SiO_{3}↓+2NaCl5.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_{2}{点燃}{=!=!=}2FeCl_{3}-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_{2}{点燃}{=!=!=}CuCl_{2}- 氯气与氢气反应:H_{2}+Cl_{2}{点燃}{=!=!=}2HCl- 氯气与水反应:Cl_{2}+H_{2}O = HCl + HClO-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_{2}↑-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_{2}+2NaOH = NaCl + NaClO + H_{2}O-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2Cl_{2}+2Ca(OH)_{2}=CaCl_{2}+Ca(ClO)_{2}+2H_{2}O6. 硫及其化合物- 硫与氧气反应:S+O_{2}{点燃}{=!=!=}SO_{2}-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_{2}+H_{2}O = H_{2}SO_{3}-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_{2}+O_{2}{催化剂}{underset{}{⇌}}2SO_{3} -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_{3}+H_{2}O = H_{2}SO_{4}- 铜与浓硫酸反应:Cu + 2H_{2}SO_{4}(浓){}{=!=!=}CuSO_{4}+SO_{2}↑+2H_{2}O- 碳与浓硫酸反应:C + 2H_{2}SO_{4}(浓){}{=!=!=}CO_{2}↑+2SO_{2}↑+2H_{2}O7. 氮及其化合物- 氮气与氧气反应:N_{2}+O_{2}{放电或高温}{=!=!=}2NO-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_{2}=2NO_{2}-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_{2}+H_{2}O = 2HNO_{3}+NO- 工业合成氨:N_{2}+3H_{2}{催化剂}{underset{高温高压}{⇌}}2NH_{3}- 氨气与水反应:NH_{3}+H_{2}O = NH_{3}· H_{2}O-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_{3}+HCl = NH_{4}Cl- 氯化铵受热分解:NH_{4}Cl{}{=!=!=}NH_{3}↑+HCl↑-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_{4}HCO_{3}{}{=!=!=}NH_{3}↑+H_{2}O↑+CO_{2}↑-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_{4}NO_{3}+NaOH{}{=!=!=}NH_{3}↑+NaNO_{3}+H_{2}O-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NO_{3}(浓)=Cu(NO_{3})_{2}+2NO_{2}↑+2H_{2}O二、必修二化学方程式1. 元素周期律相关反应(以碱金属和卤素为例)- 锂与氧气反应:4Li + O_{2}=2Li_{2}O- 钾与水反应:2K+2H_{2}O = 2KOH + H_{2}↑- 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_{2}+2NaBr = 2NaCl+Br_{2}- 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r_{2}+2KI = 2KBr+I_{2}2. 化学反应与能量- 氢气燃烧:2H_{2}+O_{2}{点燃}{=!=!=}2H_{2}O(放热反应)- 碳酸钙受热分解:CaCO_{3}{}{=!=!=}CaO + CO_{2}↑(吸热反应)3. 有机化学基础(必修部分)- 甲烷燃烧:CH_{4}+2O_{2}{点燃}{=!=!=}CO_{2}+2H_{2}O-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以一氯取代为例):CH_{4}+Cl_{2}{光照}{=!=!=}CH_{3}Cl+HCl- 乙烯燃烧:C_{2}H_{4}+3O_{2}{点燃}{=!=!=}2CO_{2}+2H_{2}O- 乙烯与溴水反应:C_{2}H_{4}+Br_{2}to C_{2}H_{4}Br_{2}- 乙烯与水加成反应:C_{2}H_{4}+H_{2}O{催化剂}{to}C_{2}H_{5}OH- 苯燃烧:2C_{6}H_{6}+15O_{2}{点燃}{=!=!=}12CO_{2}+6H_{2}O- 苯与液溴反应:C_{6}H_{6}+Br_{2}{FeBr_{3}}{=!=!=}C_{6}H_{5}Br+HBr - 乙醇燃烧:C_{2}H_{5}OH + 3O_{2}{点燃}{=!=!=}2CO_{2}+3H_{2}O - 乙醇与钠反应:2C_{2}H_{5}OH + 2Nato 2C_{2}H_{5}ONa+H_{2}↑- 乙醇的催化氧化:2C_{2}H_{5}OH + O_{2}{Cu或Ag}{underset{}{to}}2CH_{3}CHO + 2H_{2}O-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H_{3}COOH+C_{2}H_{5}OH{浓硫酸}{underset{}{⇌}}CH_{3}COOC_{2}H_{5}+H_{2}O。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也包括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是表达有机化合物反应的重要手段。

有机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表达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过程。

在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守原子经济性原则: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应该尽可能地转化为目标产物,避免浪费和污染。

2、正确表示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态通常用“-”表示,而氢原子的氧化态则用“+”表示。

3、表明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对于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生成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方程式中注明。

4、书写正确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在方程式中,需要准确地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这有助于理解反应机理和性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方程式:1、烷烃的燃烧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2、烷烃的卤化反应:CH4 + Cl2 → CH3Cl + HCl3、烯烃的加成反应:CH2=CH2 + H2 → CH3-CH34、炔烃的加成反应:HC≡CH + 2H2 → CH2=CH-CH35、醇的氧化反应:R-CH2OH + PCC → R-CO-R + HCP6、醛的还原反应:R-CHO + H2 → R-CH2-OH7、羧酸的酯化反应:R-COOH + R′-OH → R-COO-R′ + H2O 8、酰胺的水解反应:R-CONH-R′ + H2O → R-COOH + R′-NH2以上是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一些例子,掌握这些方程式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有机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分解过程,为后续深入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们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正文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物质的状态: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质的状态,如(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g)表示气体、(aq)表示溶液。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考虑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通过系数调整平衡。

3.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平衡原则: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平衡难平衡的元素与复杂的离子,然后平衡易平衡的单质和复杂离子,最后平衡其余部分。

•用最小整数比例平衡: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应尽量采用最小整数比例,避免出现小数或分数。

4.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使用:化学方程式可用于表示化学反应、计算反应产物的质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保留原子数量、原子种类与电荷的平衡,避免出现错误。

结尾通过对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总结,我们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平衡方法,并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实践与应用,加强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中的方程式仅为举例,实际应根据实验结果或已知数据进行确定。

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它为我们了解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知识。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化学方程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归纳汇总必修一、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化学方程式。

一、必修一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酸和金属的反应:酸+金属=相应的盐+氢气例如:2HCl+Zn=ZnCl2+H2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碱=相应的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3.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酸+碳酸盐=相应的盐+水+二氧化碳例如:2HCl+CaCO3=CaCl2+H2O+CO24.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相应的盐例如:CaO+CO2=CaCO35.燃烧反应:烃+氧气=二氧化碳+水例如:C3H8+5O2=3CO2+4H2O6.金属与盐酸的反应:金属+盐酸=氯化金属+氢气例如:Zn+2HCl=ZnCl2+H27.碱金属和水的反应:2M+2H2O=2MOH(碱式)+H2例如:2Na+2H2O=2NaOH+H28.实验室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H2SO4=ZnSO4+H2以上是必修一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二、必修二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82.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正极反应:正极:离子的还原→金属例如:2H++2e-=H2电解质溶液中的负极反应:负极:正离子的氧化→气体、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氧化物(除还原物)例如:2Cl-=Cl2+2e-3.阳离子分离检验:铁离子的检验:Fe2++3OH-=Fe(OH)3↓Fe3++3OH-=Fe(OH)3↓铜离子的检验:Cu2++2OH-=Cu(OH)2↓以上是必修二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连接着高中化学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小编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了整理,方便大家的复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 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 2Na+O2 Na2O22、卤素单质F2 、Cl2 、Br2 、I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Br2 + H2 === 2Br I2 + H2 ===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Al 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5、Na与Cl2反应(点燃):2 Na+cl2=(点燃)2Na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 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 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 3CO ==2Fe + 3CO2。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一化学下学期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1、 氧化铝电解 2Al 2O 3=Al + 3O 2↑2、 氧化铝溶于盐酸 Al 2O 3 + 6HC l = 2AlCl 3 +3H 2O3、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H 2O4、 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5、 A l(OH)3与NaOH 溶液反应: Al(OH)3 + NaOH = NaAlO 2 +2 H 2O6、 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 22Al 2O 37、 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Al 3++3H 2O Al(OH)3(胶体)+3H +8、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9、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3H 2↑ 10、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 + Fe 2O 32Fe + Al 2O 311、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 2(SO 4)3 +6NH 3·H 2O = 2Al(OH)3↓+ 3(NH 4)2SO 4 12、硅粉在氧气中燃烧 Si + O 2SiO 213、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 2 + 2CSi + 2CO ↑Si+2Cl 2SiCl 4 SiCl 4 +2H 2Si+4HCl14、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15、 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 2 + CaO CaSiO 316、制取玻璃的反应SiO 2 + CaCO 3CaSiO 3+CO 2↑ SiO 2+Na 2CO 3Na 2SiO 3+CO 2↑17、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 4 + Cl 2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CH 2Cl 2 + Cl 2CHCl 3 + HCl CHCl 3 + Cl 2CCl 4 + HCl18、乙烯实验室制法(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 CH 3CH 2OH H 2O + CH 2=CH 2 ↑19、乙烯通入溴水中 CH 2=CH 2 + Br 2CH 2BrCH 2Br点燃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浓硫酸 170℃光照 光照光照光照20、乙烯和水反应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21、制取聚乙烯 n CH 2=CH 222、由乙炔制聚氯乙烯 + HClH 2C=CHCl n H 2C=CHCl23、 苯与液溴反应(需铁作催化剂) + Br 2 +HBr24、苯的硝化反应 + HNO 3 + H 2O25、 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 3H 226、 乙醇与钠反应 2CH 3CH 2OH + 2Na 2CH 3CH 2ONa + H 2↑ 27、乙酸与钠的反应 2CH 3COOH + 2Na2CH 3COONa + H 2↑28、乙醇催化氧化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 2H 2O 29.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C 6H 12O 6 + 6O 26CO 2 + 6H 2O30.乙酸乙酯制取(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CH 3COOH + CH 3CH 2OHCH 3COOC 2H 5 + H 2O31.蔗糖水解方程式C 12H 22O 11 + H 2O C 6H 12O 6 + 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 32.用大米酿酒 (C 6H 10O 5)n + nH 2OnC 6H 12O 6 C 6H 12O 62CH 3CH 2OH + 2CO 2↑淀粉 葡萄糖 葡萄糖 酒精33.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3NaOH 3 C 17H 35COONa +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浓硫酸△CH 2-CH 2 nBr Fe浓H 2SO 4 55-60℃—NO 2 CH 2–OH|CH –OH|CH 2–OHCH -CH 2n Cl 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C 17H 35COO─C H 2CH CH Cu △。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e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高温电炉Si + 2CO ↑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SiCl4 + 2H2高温Si纯+ 4HCl必修二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2HF Cl2+ H2=== 2HClBr2 + H2=== 2Br I2+ H2===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 Cl2+2NaBr===Br2+2NaCl② 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5、Na与Cl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 催化剂△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 + O2=== 2COFe2O3+ 3CO ==2Fe + 3CO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H 4g+2O 2g−−→−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CH 3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12CO 2+6H 2O2取代反应:① 与Br 2的反应: + Br 2−−→−3FeBr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HONO 2浓硫酸 △+ H 2O 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催化剂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 CH 3CH 2OH+3O 2−−→−点燃2CO 2+3H 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AgCu 或 2CH 3CHO+2H 2O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 3CH 2OH−−−−−−−−→−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O 2Br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乙酸的酯化反应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6、①蔗糖水解反应: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油脂+H2O−→−酸甘油+高级脂肪酸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油脂+H2O−→−碱甘油+高级脂肪酸蛋白质+H2O−−→−酶等各种氨基酸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HgO受热分解:2HgO 2Hg + O2↑Ag2O受热分解:2Ag2O 4Ag + O2↑2、CO还原Fe2O3:Fe2O3 + 3CO 高温2Fe +3CO2 高炉炼铁① C 还原ZnO :2 ZnO + C 高温2 Zn +CO2↑② C 还原MgO : MgO +C 高温Mg +CO↑③ Al 还原Fe2O3铝热反应: Fe2O3 + 2Al 高温2Fe + Al2O3④Fe还原CuSO4:CuSO4 +Fe ==== Fe SO4 +Cu 湿法炼铜3、电解①电解NaCl:2NaCl熔融电解2Na +Cl2↑②电解MgCl2: MgCl2熔融电解Mg +Cl2↑③电解Al2O3: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 3O2↑4、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4H10 −−−−→催化剂加热、加压C2H4+ C2H6C16H34 −−−−→催化剂加热、加压C8H18 +C8H16C8H18 −−−−→催化剂加热、加压C4H10 +C4H8C4H10 −−−−→催化剂加热、加压CH4 +C3H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
Br2 + H2 === 2HBr I2 + H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
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
Mg与HCl反应:Mg+2 HCl === MgCl2+ 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 催化剂
△2H2O+O2↑
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
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 3CO ==2Fe + 3CO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H 4(g)+2O 2(g)−−→
−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
CH 3CH 3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Br
① 与Br 2的反应: + Br 2 −−→−3FeBr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方程式:
+ HO-NO 2 浓硫酸
△ + H 2O
(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 3H2 −−
→−催化剂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 3CH 2OH+3O 2 −−→
−点燃 2CO 2+3H 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 −−→−Ag Cu 或 2CH 3CHO+2H 2O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成分是CaCO 3): 2CH 3COOH+CaCO 3(CH 3COO )2Ca+H 2O+CO 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NO 2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①蔗糖水解反应: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高级脂肪酸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油脂+H2O −→−碱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 2O −−→
−酶等各种氨基酸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HgO 受热分解: 2HgO 2Hg + O 2↑
Ag 2O 受热分解: 2Ag 2O 4Ag + O 2↑
2、CO 还原Fe 2O 3: Fe 2O 3 + 3CO 高温 2Fe +3CO 2 (高炉炼铁) ① C 还原ZnO : 2 ZnO + C 高温 2 Zn +CO 2↑
② C 还原MgO : MgO +C 高温 Mg + CO ↑
③ Al 还原Fe 2O 3(铝热反应):
Fe 2O 3 + 2Al 高温 2Fe + Al 2O 3
④ Fe 还原CuSO 4:
CuSO 4 + Fe ==== FeSO 4 +Cu (湿法炼铜)
3、电解
①电解NaCl : 2NaCl(熔融) 电解 2Na +Cl 2↑
②电解MgCl 2: MgCl 2(熔融) 电解 Mg +Cl 2↑ ③电解Al 2O 3: 2Al 2O 3(熔融) 电 解冰晶石 4Al + 3O 2↑
4、石油的催化裂化
例如:C 4H 10 −−−−→催化剂加热、加压 C 2H 4 + C 2H 6
C 16H 34 −−−−→催化剂加热、加压 C 8H 18 +C 8H 16 C 8H 18 −−−−→催化剂加热、加压 C 4H 10 +C 4H 8
C 4H 10 −−−−→催化剂加热、加压 CH 4 + C 3H 6
C 4H 10 −−−−→催化剂加热、加压 C 2H 4 + C 2H 6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