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出“父亲”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分析“父子”能成为“兄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汪氏家风的演变内涵,揣摩民主平等风气对人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探讨父亲形象及父子成为兄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两代父亲的形象及汪氏家风的传承关系。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师从沈从文,散文风格平淡质朴,如话家常,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文如其人,尤其是散文,没有说教。他对事物细致的描绘,瞬间的真情流露,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汪曾祺的散文,虽由一件一件描写生活的平常小事串连而成,但汪曾祺的散文世界却是很精妙的,他用平凡朴质的文字,搭构了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堡。他的散文不仅渗透出一种自我把玩和品尝的闲适,还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他虽淡泊宁静,但却对现世人生持肯定和执著的态度,为生命、生活而积极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人和人的和谐,用自然宁静、淡泊之心执著追求生活。

导语: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内涵的异同。(这两句话均强调了亲情重要,后者不仅如此,还包含着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这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子的尊卑有序的关系的表达。因此,在众多儿女的心目中,都渴望有一位“慈父”,有一位如兄弟般的父亲,更是我们的一种奢求。读散文,不妨扣住标题,因为标题中暗含了许多至关重要的信息。“父子”二字出现在标题当中,我们也可以想见,汪曾祺那样的父子关系是多么的令人羡慕。所以,我们就从标题入手,探究“父子”二字背后的深意。

二、紧扣“父子”:

文中写了哪几对父子?请分别概括父亲和儿子的形象。

三、紧扣“兄弟”:

1.父亲对我的教育中,有哪些事情值得外人羡慕?

先找出原句,再加以概括:

“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他会做各种灯。

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父亲亲手糊风筝,做水晶球、西瓜灯,这让邻居的孩子非常羡慕,说明父亲特别能体会孩子的心思,满足孩子小小的虚荣心,体现出父亲浓浓的爱意。

2.哪些事情让外人觉得奇怪?

先找出如下原句,再进行品味分析: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写情书时,父亲瞎出主意。

体现了父亲的热心,真诚,渴望与我心灵沟通,表现了父子间平等的兄弟关系。

陪我抽烟喝酒,先给我点烟。

一个“先”字,表现父亲把我视如兄弟。而当他人或以为怪时,父亲依然固我,坚持己见。体现了父亲作为传统文人,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放诞自然的魏晋名士风度。

3.我和儿子之间是否发生过分歧?分歧对父子关系有什么影响?

先找出原句,再进行品味分析:

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概括事件:“窝藏”“黑人”。

我认为儿子“冒失”,但儿子在家庭风气的影响下,只知道义气和感情,不知道阶级的界限。我“立刻明白了”,说明了儿子对我的积极影响以及我的反思。

反思精神是知识分子应有的特质。面对民主开放的父亲,面对重情重义的儿子,汪曾祺先生一直在反思。他不仅仅在反思自己该如何在父亲面前做一个好儿子,更重要的是反思如何在儿子面前做一个好父亲。汪曾祺的父亲是一个有魏晋风度的士大夫,旧文人,而汪曾祺小时候就在“绝顶聪明”的父亲熏陶之下,后来长成了一个“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可以说,父亲对汪曾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汪曾祺本人对自己儿子的影响肯定也是十分重大的。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之中,才会养成年轻人重情重义的好品性。只有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才是纯朴善良的人性的沃土。而汪氏家风不仅仅是传承的,更是发展的。如果说汪曾祺和父亲之间,主要是父亲对他的影响,纳闷汪曾祺和儿子之间,还包含了儿子对他的影响,这也正体现出汪氏家风不断传承,不断演变,不断进步。而纯朴善良的人性是不畏惧任何社会制度和运动的束缚与侵袭的,人性本身是有胆气的。

4.明确:

兄弟关系的内涵:

不仅仅是地位上的平等,心灵上的沟通,还意味着对彼此的积极影响和帮助,同生共长,共同进步。

兄弟一词,本义是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和弟弟,后来也泛指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兄弟的内涵已经得到了新一次的升华。孔子如此评价一个对自己有益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对汪曾祺来说,兄弟一词更像是朋友,从精神上,自己与父亲和儿子是相互融通,相互理解的,彼此对对方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紧扣“成”,概括我和父亲、我和儿子,多年成兄弟的原因。

1.重点研读第四段,抓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的虚词,概括父亲的形象。(齐读这一段,圈出能表现父亲形象的虚词)

(1)作文好,到处给人看——这是一位真实、普通的父亲,关心我的学业,以我为荣。(2)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出乎我的意料,体现出父亲的宽容、包容。(3)我小时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因为我不太会欣赏)——父亲不用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的孩子,体现出的理解与尊重。

(4)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关心儿子的,表现出父亲的责任心。(5)唱戏的片段中,“没有……没有……没有……只是……便……,体现出唱戏的无聊,但父亲“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父亲的童心

2.从上面可以概括出来,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来自于父亲和儿子的独特和生动形象。父亲有放诞自然的魏晋名士之风,为人随和,宽松,与儿子地位平等,也没有生硬冰冷的要求,对儿子浓浓的爱意,形成了平等、包容、自由、充满人情味的汪氏家风。汪曾祺先生秉承家风,平等地关爱儿子,对他尊重、理解、信任。

3.紧扣“成”,在文中找出打上了时代烙印的相关语句?

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未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4.为什么要安排这三个时代来表现父子关系的发展?

背景资料补充:

《千字文》记载:“资父事君,曰严与敬”,是说供养父亲和侍奉君主一样,都要一丝不苟,诚谨恭敬。在传统观念依然盛行的民国时期,父亲却是一位个性随和、放诞自然的士大夫。在他的影响下,我得到了自然顺遂的教育。

文革时期,阶级界限明显,连我这样的大人都怕担干系,不敢“窝藏”“黑人”。儿子把家庭教育中的人情味,带到了同学间,带进了社会中,使得充满浓郁人情味的家风得到新的发展。在独生子女较多的现代社会,小孩子往往会被当做小皇帝、小公主,被长辈捧在手心或者含在嘴里。然而,汪曾祺先生的孙女并没有被捧成小公主,她从汪曾祺先生的儿子身上继承到了一种民主平等的为人风格。虽然孩子很小,但是孩子总象征着希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家风依然在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