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保证吓你一跳!瞧瞧显微镜下的人体寄生虫(组图)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自然界有许多寄生者和宿主共生的例子。有些时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下面照片中的这些寄生虫却并非此类,它们可没有考虑过宿主的需要,它们消耗我们的食物和营养,破坏人体组织,还会产生能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的废物。

头虱

图1: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只头虱正攀附在一根头发上。头虱用发达的爪子抓牢发丝。它们的口器长得特别适宜吸食血液。

图2:头虱的显微照片。头虱攀附在发丝上的形态。

图3: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头虱放大55倍后的照片(颜色增强)。

寄生在人体的虱子主要有三种:头虱、体虱(主要寄生在人的衣服里)和阴虱。头虱是一种无翅的昆虫,它们终其一生都生存在人的头皮上,仅靠吸食人血生活。雌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产卵,一只雌虱每天晚上的产卵量可以达到6-100只!

学生们比较容易被传染上头虱。最主要的症状是感到头皮特别痒,如果仔细观察能在发丝上看到头虱的卵,由于有头虱的排泄物,枕头也会比平常脏。

阴虱

图4: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腹部的照片(计算机显色为绿色躯体和红色爪子)。

图5: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头部的细部照片,清晰显示口器部分,计算机显色为绿色。

阴虱这种小寄生虫生活在人的阴毛、腋毛、体毛中,偶尔也会在眉毛和睫毛中发现。它们身体呈灰黄色,有2毫米长,形状长得有些像螃蟹。阴虱很讨厌,但一旦确诊,很容易治疗。

感染阴虱的最主要症状是感染部位瘙痒,在内衣上可以看到黑色粉末状阴虱排泄物,阴毛或其他体毛上有褐色阴虱卵。由于抓挠感染部位有可能引起相关炎症。

体虱

图6:体虱的显微照片。这张拍摄于2006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了放大152倍的雌体虱腹部末端细部。

一般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比较容易感染体虱,主要是由于没有换洗的衣服也不能经常洗澡。只要经常洗澡,穿清洁的衣服,用干净的被褥,就不会感染体虱。在个别情况下,体虱可能传播一些少见的疾病例如回归热或者五日热。

阴道滴虫

图7:图为电子显微镜下一个阴道取样上滴虫吸附在阴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照片。没有吸附在组织上的阴道滴虫(图中右侧)呈梨形,吸附后的阴道滴虫形状变得扁平。

阴道滴虫能引起通过性交传播的滴虫病,这种病已经成为诊断不足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这种寄生虫吸附在阴道组织上并将卷须状的丝射入宿主组织内。通过分泌多种蛋白质阴道滴虫能破坏构成阴道组织表面的上皮细胞。

绦虫

图8:犬绦虫的豌豆状头结。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放大75倍的犬绦虫细部图清晰显示了绦虫用以吸附在宿主消化道上的头结。

图9:犬绦虫显微照片。虽然人们已经不大感染绦虫,但这些显微照片的确很漂亮。图为生活在肠道里的犬绦虫头部。照片清晰显示了绦虫吸附在宿主体内时使用的钩子。图片使用莱茵伯格照明法拍摄。

图10:图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种绦虫的头结(长在前端的吸附器官)。不必担心,这种绦虫不会感染人类。

虽然已经不大常见,但仍有一些人,特别是婴幼儿仍可能感染绦虫。

绦虫在人体内生长,长短并不固定,短的只有1/250英寸(约0.1毫米),长的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30英尺(约9米)!

上世纪早期绦虫饮食一度十分流行。具体做法是先吞食绦虫卵,让绦虫在人体内吸收营养以控制体重,待减重目标达到后再吃药杀死体内的绦虫。

虽然感染绦虫后人会感觉非常不舒服甚至疼痛,但绦虫并不会致命。它们大多会引发肠胃系统症状例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时患者还会觉得直肠或者肛门痒。

疥螨

图11:疥螨的显微照片。几只疥螨正在向皮肤内探索。

图12:疥螨的显微照片,虫体细部。

疥疮是由疥螨引发的一种皮肤病。雌性疥螨将卵产在人的皮肤下,几天后卵孵化成疥螨。人体的绝大部分症状都是由于皮肤对疥螨的反应引起的。人们大多认为疥疮下面都是疥螨,其实很多时候并非如此,几只疥螨引发的过敏症状就会让人觉得到处都痒。

疥螨会导致皮肤奇痒难忍,夜间或者洗过热水澡后症状更加明显。疥螨还会导致皮肤上出现小红斑点或者红线,这些都是由于疥螨刺探皮肤形成的。

贾第鞭毛虫

图13: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贾第鞭毛虫背面照片。贾第鞭毛虫是一种长有鞭毛的肠内寄生

虫。

图14: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贾第鞭毛虫腹部照片,蓝色增强。

贾第鞭毛虫病是由于感染贾第鞭毛虫而引起的肠胃炎。

贾第鞭毛虫是一种被称为原生动物的单细胞生物。它最初被发现是在英国,当时一些从海外归来的人发生了腹泻,后来查明病因就是这种寄生虫。在发展中国家,贾第鞭毛虫是引发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东欧和美国这种病也很常见。世界各地都能找到这种寄生虫的身影,而在英国,贾第鞭毛虫已成为引发肠胃病的最常见寄生虫。

多数感染贾第鞭毛虫的患者会有多种胃肠症状,显著表现为水样腹泻,肠胃气胀,消化不良,恶心以及强烈的胃绞痛。这些症状能持续几个星期,如果不加以治疗,会导致脱水和体重减轻。

十二指肠虫

图15:这幅显微照片显示的是十二指肠虫的头部。十二指肠虫用这些锋利的尖牙紧紧地勾住宿主的肠壁,这样它们既能牢牢固定在原地,又能尽情吸食宿主的鲜血。

图16:这幅显微照片展示了十二指肠虫的头部和口内用于切断食物的盘状结构。

十二指肠虫是一种线性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小肠内。其宿主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猫或狗等哺乳动物。当大量十二指肠虫聚集在宿主体内贪得无厌地吸取宿主小肠壁内的血液,就会导致宿主缺铁,这就是钩虫病。

十二指肠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已有7.4亿的人口感染十二指肠虫。

跳蚤

图17: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跳蚤头部,颜色增强。

图18: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跳蚤。

跳蚤是一种无翅昆虫,它的口器特别适宜刺穿皮肤吸食血液。1347年印发黑死病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就是跳蚤传播的。如今在西方国家,跳蚤已经非常少见了。

跳蚤的腿特别适于弹跳,垂直跳跃高度能达到7英寸(约合18厘米),水平跳跃距离能达到13英寸(约合33厘米),这一距离是它自身长度的200倍。

译自https://www.360docs.net/doc/8c1868707.html,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1) 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 病称之。 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 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 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 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 列变化的总称。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 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 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 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 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_共4页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人体寄生虫学》图表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 (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

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 (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人体寄生虫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parasites)和宿主(host):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7、人兽共患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亦称寄生虫性动物源性疾病。 8.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9.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0.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1.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2.幼虫移性症: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玻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15、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机会致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16、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17.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8.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19.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0.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21.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 22.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 (JP_JISHENGCHONGXUE) 总论、线虫概论、蛔虫、蛲虫* 一、名词解释 1 世代交替 2 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带虫免疫 5 幼虫移行症 6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7 土源性线虫 8 生物源性线虫 二、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A 疟疾 B 利什曼病 C 蛔虫病 D 钩虫病 E 日本血吸虫病 2 下列哪种生物是营互利共生(共栖)生活 A 疥螨 B 弓形虫 C 人虱 D 结肠内阿米巴 E 自由生活阿米巴(棘阿米巴) 3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 A 对气候的适应 B 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 C 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 D 生殖能力增强 E 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加强

4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 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 B 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C 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 E 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5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 温度、湿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6 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都经自由生活阶段 B 都有蜕皮过程 C 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 D 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 E 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 7 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A Trichinella spiralis B Ascaris lumbricoides C Wuchereria bancrofti D Brugia malayi E Taenia solium 8 全国各地凡是个人与环境卫生差而气候适宜的地方都可能流行的线虫病是: A onchocerciasis B trichuriasis C trichinelliasis D ascariasis E hookworm disease 9 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带答案)护理要点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单选题 1、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终宿主 B、保虫宿主 C、中间宿主 D、转续宿主 E、传播媒介 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储存宿主 3、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无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B、无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C、有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D、有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E、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最重要的宿主 4、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温度、温度、地质 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5、中间宿主是指: A、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B、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C、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D、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E、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 6、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夺取营养 B、机械损伤 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 E、压迫作用 7、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再感染,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属于: A、先天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带虫免疫 D、伴随免疫 E、消除免疫 8、钩虫卵应与下列哪种卵相区别() A、蛔虫受精卵 B、蛲虫卵 C、蛔虫脱蛋白质受精卵 D、鞭虫卵 E、以上均不是 9、蛔虫引起肠穿孔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夺取营养 B、机械损伤 C、毒性作用 D、致敏作用 E、压迫作用 10、感染疟原虫后,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有免疫,但不能清除原有疟原虫属于: A、先天性免疫 B、被动免疫 C、带虫免疫 D、伴随免疫 E、消除免疫 11、蛔虫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虫叮咬 D、经输血 E、经鼻腔吸入 12、蛔虫受精卵的特点是()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A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4分) 1.中间宿主:2.土源性蠕虫:3.全变态:4.感染阶段:5.疟疾再燃:6.生活史: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蛔虫所致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A.肠穿孔 B.肠梗阻 C.胆道蛔虫症 D.阑尾炎 E..胰腺炎 ()2.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肝脓肿 B.脑脓肿 C.肺脓肿 D.脾脓肿 E.皮肤脓肿 ()3.钩虫对人体危害中最常见的是: A.消化不良 B.异嗜症 C.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D.钩蚴性皮炎 E. 钩蚴性肺炎 ()4.属于生物源性蠕虫的是: A.钩虫 B.蛔虫 C.蛲虫 D.鞭虫 E.丝虫 ()5.抗肠道线虫首选药物是: A.甲硝哒唑 B.丙硫咪唑 C.乙胺嘧啶 D.海群生 E.吡喹酮 ()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病兽是寄生虫的:A.终宿主 B.转续宿主 C.保虫宿主 D.第一中间宿主 E.第二中间宿主 ()7.血吸虫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阶段是: A.成虫 B.虫卵 C.毛蚴 D.胞蚴 E.尾蚴 ()8.布氏姜片虫的囊蚴寄生于: A.淡水鱼 B.扁卷螺 C.川卷螺 D.豆螺 E.水生植物 ()9.蛲虫引起的主要病症是: A.营养不良 B.贫血 C.发烧 D.肛门瘙痒 E.异位损害 ()10. 绦虫病驱虫治疗的有效标准是驱除了绦虫的: A.头节 B.颈节 C.幼节 D.成节 E.孕节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2.异嗜症是钩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3.透明胶纸粘贴法可用于蛲虫及牛肉绦虫病的诊断。 4.阴道毛滴虫生活史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成熟包囊为感染阶段。 5.人是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宿主,而雌性按蚊是终宿主。 6.牛肉绦虫孕节子宫分枝7~13枝,而且排列不整齐。 7.人感染鞭虫是由于误食了感染期含蚴卵。8.寄生虫也能引起宿主的变态反应。 9.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传染性最强。 10.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人体蠕虫卵中最小的是卵,最大的是卵。 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 3. 丝状蚴是和的感染阶段。 4. 可引起肝硬化的蠕虫有和。 5.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6.完成下面表格: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 中间宿主 丝虫肝吸虫猪肉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寄生虫对宿主有哪些危害? 2.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3.蚊虫传播的常见病有哪些? 4.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哪一个更严重?为什么?5.钩虫引起贫血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B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滋养体:2.中间宿主:3.感染阶段:4.保虫宿主: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0分,共10分) ()1. 阴道滴虫的感染阶段是: A.滋养体 B.包囊 C.虫卵 D.幼虫 E.鞭毛体

人体寄生虫学测试题(附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测试题填空题 1. 寄生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2.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包括粪便检查和组织病灶检查,粪便检查可查到 ,组织病灶能查到 _____期。 3.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分 2个时期,其中寄生在人体内, 在白蛉体内,其致病阶段是。 4. 黑热病人血清中减少,而明显增多,称 5. 蓝氏贾地鞭毛虫感染阶段是 ,经 6. 阴道毛滴虫致病阶段、感染阶段均为。 7. 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和。 8. 检查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涂片,主要可查到 9. 刚地弓形虫感染人体后,一般为 10. 卡氏肺孢子虫生活史中包括和两个阶段。 11.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宿主的 ,常见的保宿主为 _______,感染期为 _______,感染途径为 _______。 12.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简称 ,第二中间宿主是 _______。 13.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致病阶段为 14.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致病阶段包括、、和 最大阶段是 _______。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 3种类型,即

16. 虫卵不需要在外界发育,可直接感染人体造成肝脏损害的寄生虫有、 17. 棘球蚴外形为。囊壁分两层, 外层为内层为囊壁破裂可引起继发性 18. 人患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是由于误食了含活的裂头蚴的、 19. 钩虫幼虫对人体的致病主要表现为 20.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卵和其中表面有凹凸不平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 21. 旋毛形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幼虫寄生在人体的 被寄生的宿主宿主,但旋毛虫完成生活史必须要 22. 治疗丝虫病首选药物是药盐,它对丝虫的 23. 晚期班氏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24. 结膜吸吮线虫雌虫产出 ,经。 25. 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寄生部位为幼虫在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体感染系于生食所致,引起病。人为广州管圆线虫 26.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包括 27. 蚊类的孳生地可分为、 28. 蝇类的防制原则可分为、、 29. 蚤所传播的疾病中最重要的是 ,传播方式属于式。 30. 虱能紧紧抓住宿主的毛发或衣物纤维是因其节的指突形成 31. 雌雄性成虫吸血并传播人体疾病的重要昆虫是、

人体寄生虫学在线测试

1. 贾第虫滋养体有鞭毛 A.4对 B.4根 C.4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 D.8对 2. 粪便直接涂片法常用于检查 A.阿米巴包囊 B.阿米巴大滋养体 C.贾第虫包囊 D.阴道滴虫 3. 贾第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盲肠 C.直肠 D.横结肠 4. 疟疾的传播期是 A.环状体 B.滋养体 C.裂殖体 D.雌、雄配子体 5. 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标本是 A.成形粪便 B.粘液脓血便 C.肝脓肿穿刺液 D.肺脓肿穿刺液 6. 弓形虫的感染期是 A.卵囊 B.假包囊 C.包囊 D.以上都是 7. 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病理变化是 A.形成烧瓶状溃疡(肠壁) B.形成虫卵肉芽肿 C.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炎症反应 D.虫体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导致宿主细胞破坏 8.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A.骨髓损害 B.免疫缺陷 C.造血原料丢失 D.巨噬细胞的大量破坏和大量增生 9.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方式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白蛉叮咬 D.接触 10. 黑热病在人体寄生于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红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40分) 下列1--5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选对得4分,少选、多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ABADA DADCC CDE,CE,ABC,ABCDE,ABCD 1. 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 有 A.阿米巴 B.疟原虫 C.贾第虫 D.阴道滴虫 E.黑热病原虫 2. 疟原虫侵入人体的途径和方式有 A.经口感染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昆虫感染 D.接触感染 E.经胎盘感染 3. 间日疟原虫滋养体期所寄生的红细胞变化有 A.变大 B.染色变淡 C.出现薛氏点 D.胀破 E.变小 4.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的特征有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打印)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和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和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和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22.旅行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行者中发病率高,故称为旅行者腹泻。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大纲 前言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它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阐明寄生虫学的实验特色,即将理论进一步实践,并从中掌握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实验诊断技术,通过各章节实验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我国寄生虫的实验检验手段,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为指导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医学蠕虫学 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 种类:蛔虫(Ascaris lumgricoides) 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 一、预习提要 二、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蛔虫卵及鞭虫卵的形态特点 三、实验内容: 1、示教: (1)肉眼观察蛔虫和鞭虫瓶装固定标本 (2)镜下观察为受精卵和含幼卵的形态特点 2、自学标本 蛔虫卵和鞭虫卵 实验二钩虫、蛲虫 种类:十二指肠钩虫(Ancyostoma duodenle) 美洲钩虫(Necatoer americanas) 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一、预习提要 二、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两种钩虫及蛲虫的形态特点,并熟悉诊断本病的技术操作。 三、实验内容: 1、示教: 重点标本观察,注意钩虫和脱蛋白膜的蛔虫卵有和异同。 (1)肉眼观察三种线虫的瓶装固定标本,并注意两种钩虫的形态区别。掌 握活的与死的虫体的不同点。 (2)镜下观察为钩虫口囊、交合刺、交合伞;蛲虫的雄虫的内部结构特点。 2、自学标本 高倍镜下观察钩虫卵和蛲虫卵 四、技术操作: 钩蚴培养法的演示。 实验三丝虫旋毛虫 种类: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ei) 马来丝虫(brugia malyi)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一、预习提要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汇总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JP_JISHENGCHONGXUE) 总论、线虫概论、蛔虫、蛲虫* 一、名词解释 1 世代交替 2 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带虫免疫 5 幼虫移行症 6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7 土源性线虫 8 生物源性线虫

二、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A 疟疾 B 利什曼病 C 蛔虫病 D 钩虫病 E 日本血吸虫病 2 下列哪种生物是营互利共生(共栖)生活? A 疥螨 B 弓形虫 C 人虱 D 结肠内阿米巴 E 自由生活阿米巴(棘阿米巴) 3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 A 对气候的适应 B 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 C 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 D 生殖能力增强 E 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加强

4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 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 B 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C 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 E 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5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 温度、湿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6 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都经自由生活阶段 B 都有蜕皮过程 C 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 D 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

E 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 7 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A Trichinella spiralis B Ascaris lumbricoides C Wuchereria bancrofti D Brugia malayi E Taenia solium 8 全国各地凡是个人与环境卫生差而气候适宜的地方都可能流行的线虫病是: A onchocerciasis B trichuriasis C trichinelliasis D ascariasis E hookworm disease 9 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保证吓你一跳!瞧瞧显微镜下的人体寄生虫(组图)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自然界有许多寄生者和宿主共生的例子。有些时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下面照片中的这些寄生虫却并非此类,它们可没有考虑过宿主的需要,它们消耗我们的食物和营养,破坏人体组织,还会产生能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的废物。 头虱 图1: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只头虱正攀附在一根头发上。头虱用发达的爪子抓牢发丝。它们的口器长得特别适宜吸食血液。

图2:头虱的显微照片。头虱攀附在发丝上的形态。 图3: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头虱放大55倍后的照片(颜色增强)。 寄生在人体的虱子主要有三种:头虱、体虱(主要寄生在人的衣服里)和阴虱。头虱是一种无翅的昆虫,它们终其一生都生存在人的头皮上,仅靠吸食人血生活。雌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产卵,一只雌虱每天晚上的产卵量可以达到6-100只! 学生们比较容易被传染上头虱。最主要的症状是感到头皮特别痒,如果仔细观察能在发丝上看到头虱的卵,由于有头虱的排泄物,枕头也会比平常脏。 阴虱

图4: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腹部的照片(计算机显色为绿色躯体和红色爪子)。

图5: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头部的细部照片,清晰显示口器部分,计算机显色为绿色。 阴虱这种小寄生虫生活在人的阴毛、腋毛、体毛中,偶尔也会在眉毛和睫毛中发现。它们身体呈灰黄色,有2毫米长,形状长得有些像螃蟹。阴虱很讨厌,但一旦确诊,很容易治疗。 感染阴虱的最主要症状是感染部位瘙痒,在内衣上可以看到黑色粉末状阴虱排泄物,阴毛或其他体毛上有褐色阴虱卵。由于抓挠感染部位有可能引起相关炎症。 体虱 图6:体虱的显微照片。这张拍摄于2006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了放大152倍的雌体虱腹部末端细部。 一般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比较容易感染体虱,主要是由于没有换洗的衣服也不能经常洗澡。只要经常洗澡,穿清洁的衣服,用干净的被褥,就不会感染体虱。在个别情况下,体虱可能传播一些少见的疾病例如回归热或者五日热。 阴道滴虫

4人体寄生虫学总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

(一)总论 1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指 A. 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B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C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D. 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寄生的宿主 E. 寄生虫的储蓄宿主 2. 不是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是 A. 刚地弓形虫B ?蓝氏贾第鞭毛虫C ?粪类圆线虫D ?蛔虫E ?隐孢子虫 3 .有些寄生虫的成虫除能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为A. 终宿主B.中间宿主C .保虫宿主D .转续宿主E .异位寄生 4. 寄生虫的转续宿主是指 A. 寄生虫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 B .寄生虫的适宜中间宿主 C.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不适宜宿主 D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适宜的脊椎动物 E.寄生虫适宜的终宿主 5.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 B .寄 生虫的感染方式、途径 C. 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及环境 D .寄生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E.寄生虫的生长的环境 6. 寄生虫感染期的定义是 A.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 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 寄生虫感染中间宿主的阶段 E .寄生虫所有的生活史阶段 7.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作用不包括 A.非消除性免疫B .夺取营养 C .机械性损伤D.毒性作用E .过敏反应 8 .医学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 A.消除性免疫B .寄生虫适应性免疫 C .带虫免疫D .伴随免疫 E.寄生虫固有免疫 9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A.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B. 病人和保虫宿主C .带虫者 和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D. 病人和带虫者 E .病人、 储蓄宿主 10.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 虫疾病和感染 B .家 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 感染 C .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 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D.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 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E. 脊椎动物与节肢动物之间传 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11. 目前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方法是 A.病原学检查 B.免疫学检查C . DNA探针检查 D . PCR 检查E .血清学试验 12. 人体感染寄生虫所产生的免 疫主要表现为: A.消除免疫B .非消除免疫 C. 带虫免疫D .伴随免疫E. 适 应性免疫 【参考答案】 1 . B 2. D 3. C 4. A 5. C6. C 7. A 8 . C 9 . A 10 . C 11 . A 12 . B (二)医学原虫 1.痢疾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 A.单核包囊B .双核包囊C.四核 包囊D.多核包囊E .滋养体 2 .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人体内 的两个生活史时期是: A.大、小配子体B .滋养体与包 囊C.合子、卵囊D.大、小滋养 体E.成熟与不成熟裂殖体 3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 是 A .中华按蚊 B .蝇类 C .蚤 D. 中华白岭E .虱 4. 急性肠阿米巴病典型病理改变 为 A.形成结肠肉芽肿B .结肠超敏 反应C .由外毒素引起的全身反 应 D.肠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 溃疡E .弥漫性溃疡病灶 5. 疟原虫的感染阶段是 A .裂殖体 B .子孢子 C .小滋养 体D.大滋养体 E .配子体 6. 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脑脓肿 B.肝脓肿 C.肺脓肿 D. 皮肤脓肿E.肠脓肿 7. 最可能从什么样的标本中 检出阿米巴包囊 A.粘液脓血便 B.无症状者的成形 粪便 C .肝脓肿穿刺液 D. 脓血痰液E .肠脓肿穿刺&粪 便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适宜于 检查的原虫阶段是 A.阴道毛滴虫滋养体 B.阿米巴活 滋养体 C.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D .各种原虫包囊 E. 杜氏利什曼原虫利杜体 9.急性阿米巳痢疾病人常用的诊 断方法是 A .生理盐水涂片找大滋养体 B .碘液染色涂片找包囊 C. 免疫学诊断 D.组织切片 E. 病原学检查 10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主要传染 源是 A.携带包囊的人B .慢性患者及 无症状的带囊者 C .慢性 腹泻病人D.阿米巴肝脓肿病人 E. 急性阿米巴病人 11. 疟原虫的致病阶段是 A.肝细胞内期B .红细胞内期C. 滋养体期D .配子体期 E.裂殖体期 12 .阴道毛滴虫可寄生于 A.女性阴道 B.男性尿道 C.女性泌 尿生殖道,男性泌尿生殖道D.男 性生殖道 E .男性前列腺 13 .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阶段是 A.包囊时期 B.包囊与滋养体均可 C.滋养体时期D .裂殖体时期E. 滋养体与裂殖体 14 .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医 学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 蓝氏贾第鞭毛 虫C.刚地弓形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溶组织内阿米巴 15 .弓I起腹泻和胆囊炎的医学 原虫是 A.溶组织内阿米巴 B.疟原虫 C .蓝氏贾第鞭毛虫D.阴道毛滴 虫E .杜氏利什曼原虫 16 .疟疾的临床发作主要是因 为] A.子孢子入侵B .红外期的迟发 型子孢子的发育C.配子体的形 成 D .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释放 E.红外期疟原虫裂体增殖、释放 17 .疟疾的典型发作主要症状是 A.出汗、寒战、发热 B .恶 心、呕吐、头昏 C .寒战、发 热、出汗 D .出汗、发热、寒战 E.恶心、黄疽、休克 18 .取血检查恶性疟原虫常能查 到的时期是 A.环形体、配子体B .环形体、 大滋养体 C .环形体、裂殖体D. 大滋养体、配子体 E裂殖体、滋养体 19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对组 织病理损伤的机制是 A. 对组织接触性溶解和破坏 B. 引起组织的超敏反应 C.炎症 引起组织肉芽肿 D.释放内、外毒素造成组织损伤 E .弥漫性溃疡病灶 20 .阴道毛滴虫致病机制主要是 A.阴道毛滴虫侵入阴道上皮造成 损伤 B .阴道毛滴虫溶解上皮细 胞 C. 增强乳酸杆茵的糖原酵解作 用D .妨碍乳酸杆菌的糖原酵解 作用 E.细菌的混合感染 21. 用于疟原虫病因性预防的 首选药是 A.甲硝唑 B.氯喹C .甲氧苄啶 D .乙胺嘧啶E.替硝唑 22. 刚地弓形虫慢性感染的主要 阶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