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网络互联技术 41 网络互联基本概念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会上
第4章网络互联技术课件

图4-9 裁剪线缆
图4-10 裁剪后的线缆
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如 图4-1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片的一面 要向下,有针脚的一面要向上,使有针脚的 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 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 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插入的 时候,需要注意缓缓地用力把8条线缆同时 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 槽的顶端。
具体型号如下
① 一类线(CAT1) ② 二类线(CAT2) ③ 三类线(CAT3) ④ 四类线(CAT4) ⑤ 五类线(CAT5) ⑥ 超五类线(CAT5e) ⑦ 六类线(CAT6) ⑧ 超六类或6A(CAT6A) ⑨ 七类线(CAT7)
这些不同类型的双绞线标注方法是这样规 定的,如果是标准类型则按CATx方式标注, 如常用的五类线和六类线,则在线的外皮 上标注为CAT 5、CAT 6。而如果是改进版, 就按xe方式标注,如超五类线就标注为5e (字母是小写,而不是大写)。
非屏蔽双绞线有许多优点,电缆直径细, 容易弯曲,因此易于布线。价格便宜也是 非屏蔽双绞线的重要优点之一。缺点是其 对电磁辐射采用简单扭绞,互相抵消的处 理方式。因此,在抗电磁辐射方面,非屏 蔽双绞线相对其他传输介质要弱。
非屏蔽双绞线的4对线中,有两对作为数据 通信线,另外两对作为语音通信线。
2)屏蔽双绞线
但是,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 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 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讲, 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所以,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 图像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m左右 时,图像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 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4.2.3 光纤
网络互联技术PPT

3.DDN专线
• DDN是“Digital Data Network”的缩写,意思是 数字数据网,即平时所说的专线上网方式。数字 数据网是一种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 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 输网,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 专用电路和其他新业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 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要。主要有六个 部分组成:光纤或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智能节点 或集线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数据电路终端设 备;用户环路;用户端计算机或终端设备。它的 速率从64Kbit/s-2Mbit/s可选。
路由器
•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 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经成为实现各种骨干 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 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器的分类
• 路由器通常用于节点众多的大型网络环境,它处于 ISO/OSI模型的网络层。路由器可分为接入路由器、企业 或校园级路由器、骨干级路由器和大比特路由器等若干种 不同的类型。 • 接入路由器连接家庭或ISP内的小型企业客户。接入路由 器已经开始提供SLIP/PPP(串行Internet协议/点对点协 议)连接方式。这些协议要能在每个端口上运行。诸如 ADSL等技术将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带宽,这将进一步 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负担。由于这些趋势,接入路由器将来 会支持许多异构和高速端口,并在各个端口能够运行多种 协议,同时还要避开电话交换网。
5.有线电视网
• 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通信,可以使用Cable Modem,即 电缆调制解调器,可以进行数据传输。Cable Modem主 要面向计算机用户的终端。它连接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与用 户计算机之间的中间设备。目前的有线电视节目传输所占 用的带宽一般在50~550MHz范围内,有很多的频带资源 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由于大多数新建的CATV网都采用 光纤同轴混合网络(HFC网,即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使原有的550MHzCATV网扩展为750MHz 的HFC双向CATV网,其中有200MHz的带宽用于数据传 输,接入国际互联网。这种模式的带宽上限为 860MHz~1000MHz。Cable Modem技术就是基于 750MHz HFC双向CATV网的网络接入技术的。
网络互联与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

网络互联与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互联和通信协议。
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等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网络互联与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
一、网络互联在了解通信协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网络互联。
网络互联,简单来说,是将不同的网络连接到一起,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互联网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网络互联系统,它将全球各个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网络互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广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由多个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互相连接而成的。
广域网通常涉及地理范围更广的网络,如不同城市之间的连接,而局域网则通常限定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或学校。
较大规模的互联网是通过将广域网与广域网相连接而形成的。
二、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网络互联的基础,它规定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我们常听到的TCP/IP就是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
TCP/IP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包括两个部分: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
TCP和IP分别负责网络连接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的控制。
IP是负责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的部分,它通过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设备。
而TCP则负责将数据分割成一些小的数据包,并确保它们顺序地送达目标地址。
这样,即使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数据丢失,TCP也可以进行纠正和重传。
除了TCP/IP,我们还要了解其他常见的通信协议,如HTTP、FTP、SMTP等。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是我们在浏览器中浏览网页时使用的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则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我们可以通过它下载或上传文件。
3.5 网络互连和Internet课件

Dijkatra算法计算结果
计算 B 2,A 2,A 2,A C 5,A 4,D 4,D 3,E D 1,A E ,2,D F ,,4,E 4,E 4,E
源点A到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 L-S图 5 B 2 A 1 2 3 1 1 3 C 5 F 2
0 1 2 3 4
2 A B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B L-S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SPF 算法 SPF树
路 由 表
拓扑数据库 (L-S图)
2018/10/14
29
链路状态法的计算举例
B 1 1
C 0 0 0
刷新 信宿不可达
C 发现新网络
C B, 0+1=1 B A, 1+1=2
如果网络中的最长路径为N,则算法经过N次迭代计算 后收敛。即第N步之后,网上的所有路由器都获得到达 信宿40.0.0.0的路由信息。
2018/10/14 26
距离向量算法小结
路径选择采用最短路径准则,计算D信宿(距离,下站); 每个站点只知道自己和邻居的局部信息,在自己的刷新周期 到来时,根据邻居的路由变化重新启动算法; 算法的收敛速度慢(特别是对网络崩溃)造成全网信息的不 一致,导致产生路径环,使计数至无穷大; 当路径环产生时,定义距离的最大值可防止算法进入死循环, 解决计数至无穷大问题; 各种加速收敛方法的目的在于避免路径环的形成,但不能从 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在具体的路由协议中,各种加速收敛方法往往综合使用。
2018/10/14 5
互联网基础知识

互联网基础知识互联网是如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用户,有一些基础知识是必备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互联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得它们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互联网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缆等。
通过这些设备,互联网用户可以实现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在线娱乐、社交网络等功能。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互联网使用的是一种称为TCP/IP的网络协议,它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互联网传输。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将网页等信息分割成数据包,并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用户的电脑上。
用户的电脑会将这些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完整的网页,并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互联网协议。
除了TCP/IP协议外,HTTP也是互联网上常用的协议之一。
HTTP是一种用来传输超文本的协议,比如我们使用的网页、图片、视频等都是通过HTTP协议来传输的。
除了HTTP协议外,还有FTP协议、SMTP协议等。
这些协议都是为了方便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而设计的。
除了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我们需要学会使用强密码来保护自己的账号和设备。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识别和防范网络钓鱼、网络病毒等安全威胁。
另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在线行为,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互联网的使用礼仪。
在使用互联网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不随意复制和传播他人的作品,不随意发布他人的隐私信息。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文明上网,不散布谣言、不恶意攻击他人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

通过外部收发器 接粗同轴电缆 (10BASE-5)
接细同轴电缆 (10BASE-2)
接非屏蔽双绞线 (10BASE-T)
2
介质访问控制芯片,负责介质访问控制,
如82588Ethernet控制器。
3
缓冲存储器,负责数据缓存。
接计算机I/O总线
网卡的结构
第 23 页 共 134 页
5.2 网络互连设备
5.2 网络互连设备
01
中继器
5.2.1 物理层互联设备
中继器又被称为转发器或放大器,外形如下方左图所示。中继器执行物理层协议,实现电气信号的 “接收—放大—整形—发送”,如下方右图所示。
主机A
接收
中继器
放大
整形
发送
主机D
中继器
缆段A
中继器
缆段B
主机B
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主机C
第 15 页 共 134 页
端口管 理软件
网桥
网桥协 议实体
路由表
端口1
缓存
端口2
网桥
局域网1
局域网2
主机A
主机B
主机C
主机D
主机E
主机F
网桥的结构
第 29 页 共 134 页
5.2 网络互连设备
5.2.2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2)网桥的工作过程
网桥的工作过程,就是由以上四模块相互协调,实现“查找和转发”的过程。 首先,网桥从端口模块接收MAC帧,并把帧存放在缓存,即存储模块。 其次,软件模块检查该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如果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在同 一网络中,则不对其进行转发,这起到了相应的“过滤”作用,从而实现了 对网络的隔离。否则,根据它所保持的MAC地址表选择正确的转发端口,若 在MAC地址表中未找到表项,则采用扩散算法转发到所有非输入端口。 最后,由转发模块建立路径,并进行“转发”。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简称网联,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协议将多个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使得这些网络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网络互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网络互联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网络互联是指将多个计算机网络通过链路或网关进行连接,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系统。
网络互联可以实现多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应用扩展等功能。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的,比如通过电缆、光纤等物理链路连接;也可以是无线的,比如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等无线技术进行连接。
二、基本原理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包括寻址、路由和传输协议等。
寻址是指网络中每个设备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可以正确地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常见的网络寻址方式有IP地址和MAC地址等。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中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路由表等信息,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传输协议是指在网络互联中规定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和规则,例如TCP/IP协议簇。
三、应用领域网络互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互联网是网络互联的典型应用,它将全球各个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在线娱乐、社交网络等活动。
2. 企业内部网络:许多企业内部都建立了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将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内部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
3.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基站和千兆光纤等无线设备实现了移动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移动互联网访问等。
4.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居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摄像头等设备。
计算机网络互联

计算机网络互联计算机网络互联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互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讨论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重要性、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互联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实时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能力。
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交流。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计算机网络互联还扮演着连接各种智能设备的桥梁。
通过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将手机、电视、家庭电器等智能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实现远程控制和无缝的信息传递。
这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通信互联网通信是计算机网络互联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体等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务合作和社交交流。
2. 在线娱乐和游戏计算机网络互联也广泛应用于在线娱乐和游戏领域。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在线游戏更是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玩家可以通过网络与全球各地的其他玩家进行虚拟游戏互动。
3. 远程办公和教育随着云计算和视频会议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办公和教育越来越流行。
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员工可以在家办公,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参加远程教育课程。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灵活性,还减少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4. 物联网和智能设备计算机网络互联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基础。
物联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种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应用正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发展而来。
三、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未来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将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发展。
通过5G网络,人们可以更快速地传输大量数据,并实现更多智能设备的互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网络互联技术4.1 网络互联基本概念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会上各个单位的内部网络为了各自的应用需要纷纷建立起来,如何让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单位内部的网络、单位之间的网络甚至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网络都有连接的需要,于是就有了网络互联的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壮大,直到产生了如今连接范围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络,网络互联技术仍在不断更新提高。
4.1.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相同或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个网,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包括硬件、数据和软件)共享和分布处理。
为了数据分组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源到目标有效的传输,网络互联技术需要提供多方面的功能和服务。
首先,需要规定传输数据单元的类型和格式,这种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packet),和其他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类似,分组是网络互联议功能的集中体现,其中要包括实现网络互联所必需的控制信息如收发双方的网络地址等。
其次,要了解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从而能进行最佳路径的选择,最佳路径选择又被称为路由(Routing);第三,在选择路径时还要注意既不要使某些路径或通信线路处于超负载状态,也不能让另一些路径或通信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即所谓的拥塞控制和负载平衡;当网络带宽或通信子网中的路由设备性能不足时都可能导致拥塞。
另外,当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网络不属于同一种类型时,网络层还要能协调好不同网络间的差异即所谓解决异构网络数据传输的问题。
根据OSI网络分层的定义,网络互联的功能与服务主要在网络层实现,网络层为上层的传输层提供分组传输服务还要做到:服务与通信子网技术无关,即通信子网的数量、拓扑结构及类型对于传输层是透明的;传输层所能获得的地址应采用统一的方式,以使其能跨越不同的LAN 和W AN。
OSI和TCP/IP的体系结构中,网络层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网络互联。
4.1.2 网络互联的层次网络互联技术将源主机发出的分组经由各种网络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其中向下使用了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向上为传输层提供了从源到目标的数据传输服务。
为网络互联定义的网络层是处理端到端(end to end)数据传输的最低层,同时又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
如图4.1 所示,资源子网中的主机具备了OSI 模型中所有七层的功能,但通信子网中的主机因为只涉及通信问题而只拥有OSI 模型的下三层。
所以网络层被看成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即通信子网的边界。
图4.1网络互联的层次结构网间互联的复杂性取决于要互联的网的帧、分组、报文和协议的差异程度。
一般局域网间互联由于在传输层以下,大多采用中继器和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透明网桥用于同种类型的LAN的互联,改变封装的网桥有能力改变每种通信协议所规定的数据包的封装。
交换式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有些具有路由功能的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它们除普通集线器的功能外,还能以高的数据速率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互联。
广域网间的互联主要是扩大数据通信网的连通范围,由于协议差异很大,一般采用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并且可以利用公共传输系统联网。
在广域网内,这些结点交换机和它们之间的链路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网络由多个部门或多个国家联合组建而成,并且网络的规模很大,能实现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另外,从体系结构上看,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差别也很大,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其主要层次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而广域网目前主要采用是TCP/IP体系结构,所以它的主要层次是主机网络层、互联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的路由选择问题是广域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实世界中,广域网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而成。
4.1.3 网络互联的分类根据互相联接的网络之间类型,网络互联可以分为同类型网络相连和异类型网络相连。
根据互相联接的网络之间距离的远近,可分为局域网间互联(LAN-LAN)、局域与广域网相连(LAN-WAN N)和广域网间互联(WAN-WAN)。
根据通信传输方式来分,网络层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有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两种形式。
简单地说,所谓面向连接就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双方需要为此建立一种连接,然后在该连接上实现有次序的分组传输,直到数据传送完毕连接才被释放;面向无连接则不需要为数据传输事先建立连接,其只提供简单的源和目标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功能。
此外,网络互联不同的实现方式还取决于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在通信子网内通常以数据报(datagram)方式实现。
在数据报服务中,每个分组都必须提供关于源和目标的完整地址信息,通信子网根据地址信息为每一个分组独立进行路径选择。
面向连接的服务则通常采用虚电路(virtual circuit,简称VC)方式实现。
虚电路是指通信子网为实现面向连接服务而在源与目标之间所建立的逻辑通信链路。
虚电路服务的实现涉及三个阶段,即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拆除三个阶段。
4.2 网络互联解决方案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虚电路)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数据报)是网络互联技术中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和技术发展方向。
虚电路服务的思路来源于传统的电信网,电信网将其用户终端(电话机)做得非常简单,而电信网负责保证可靠通信的一切措施,因此电信网的节点交换机复杂而昂贵。
数据报服务力求使网络在恶劣的环境下仍可工作,并使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这种网络要求使用较复杂且有相当智力的计算机作为用户终端,可靠通信由用户终端中的软件(即TCP)来保证。
OSI网络七层定义中的网络层倾向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而TCP/IP网络结构中的网络层(IP层)则采用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4.2.1 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的特点是:一经建立连接就要赋予虚电路号,它反映信息的传输通道,这样在传输信息报文分组时,就不必再注明源站和目的站的全部地址,相应地缩短了信息量,所以采用虚电路服务就必须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它不会发生报文丢失或重复的情况。
虚电路服务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必须首先由源站发出一个请求的报文分组(在该报文分组中要有源站和目的站的全部地址),请求与目的站建立连接,当目的站接受这个请求后,也发出一个报文分组作为应答,这样双方就建立起来数据通路,然后双方可以传送信息,当双方通信完成之后需要拆除这个建立的连接。
4.2 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有以下优点:1、面向连接服务可以迅速建立路由。
在呼叫建立阶段,就可以开始查看复杂的地址,然后为呼叫指定一个小的标识符。
当路由器在转发包时,就可以根据这个小的标识符来查看简单的路由表,从而迅速做出决定。
2、当网络接受一个呼叫时,它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提供一个合理的带宽。
拒绝新的呼叫请求的策略,会比降低目前正在进行的呼叫的服务质量要好得多。
3、面向连接的网络中,运输层处理统一的服务会更容易。
例如,如果网络独立地为每一个包计算路由(在无连接的网络中经常如此),运输层很难计算到目的端的来回时延(round-trip delay)(这一点很重要,当发送端没有收到目的端的确认信息时,需要根据这个延迟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重发包)。
另外一个例子是包大小。
我们很可能需要发送一个巨大的包,但是不同的链路类型提供了不同的最大包长。
路由器能够传输的最大包长等于沿着这个路由器的所有链路中最大包长的最小值。
在无连接网络中,包可能被具有不同最大包长要求的路由器转发。
而在大多数面向连接的网络中,所有的包都只经过一条路径,因此端节点可以知道该路径中的最大包长信息。
4、面向连接的网络层的接口要比无连接的网络层的接口简单,因为面向连接的网络层不需要复杂的运输层。
5、看起来面向连接的网络似乎不如无连接的网络可靠,因为如果这条路径出了故障,整个连接都失败了。
但是,在大多数的数据报网络中,路由协议需要花掉足够多的时间来检测出某条链路的故障,并计算出一条新的路径来替代它,以至于传输连接早已结束而中断。
4.2.2 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的特点是:某一主机想要发送数据就随时可以发送,每个报文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这样做的好处是报文分组所经过的结点交换机不需要事先为该报文分组预先保留一些资源,而是对分组在进行传输时动态地分配给其资源。
由于每个报文分组走不同的路径,所以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先发送出去的报文分组先到达目的主机,也就是说这种数据报服务的报文分组不能按序交给目的主机,因此目的站就必须对收到的报文分组进行缓冲,并且重新组装成报文再传送给目的主机。
在无连接业务中,不要求对数据传输先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因而不存在预先确定的数据通过网络必须走的通路。
这样在某些无连接业务中,数据可能以从源点发送不同的次序到达目的地。
4.2 面向非连接的网络服务关于网络层应当采用数据报服务还是虚电路服务,在网络界一直在进行争论,焦点是网络要不要提供网络端到端的可靠服务。
OSI在网络层采用了虚电路服务,Internet在网络层采用了数据报服务。
Internet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充分说明了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服务是非常成功的。
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有如下优点:1、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中,如果某个呼叫所在路径中发生了故障,网络就会自动地中断呼叫。
它不能判断哪些包已经达到了目的端,哪些包尚未到达;并且它不能恢复在发生故障的时刻,正处于发送途中的那些包。
因此,即便网络层宣称它可以提供可靠服务,该网络的运输层也需要做到全服务。
也就是说,面向连接的网络实际上提供了双重的努力。
2、无连接的网络层的接口要比面向连接的网络层的接口简单,即便需要充分地考虑运输层。
但如果第一条是正确的(即不管怎么说都需要一个全服务的运输层),则端节点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中,其网络层编码会比端节点在无连接的网络中的网络层编码简单得多。
3、很多应用条件都不需要按顺序发送包。
对这些应用来说,包丢失是可以忍受的。
其中一个例子是语音包,一定百分比的语音包丢失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延迟到达的语音包将毫无意义,可以直接抛弃。
而面向连接的网络中,经常延迟发送一个包,因为它需要等前面丢失的包重发完成以后才能发送下一个包。
包无须按序到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文件传输。
每个包都包含了足够多的信息,当这些包到达目的端时,可以立刻按正确顺序排列,然后存放在磁盘上。
当一个文件传输完成时,应用程序可以检查到哪个文件块丢失了,然后直接请求重发该文件块。
让这些包按顺序到达目的端毫无必要。
在D i g i t a l公司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这样的协议8 0 2 . 1 e(组播负载协议,multicast load protocol)。
4、网络传输经常会超载,因此保留资源是一种浪费。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试图发送数据,然后又停了一段时间,接着再发送一些数据,当这个端节点没有发送数据时,网络为它所预留的那些带宽就被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