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材料在空间中的表情、心情、精神
《我的情绪小怪兽》儿童创意美术课件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情绪认知与表达•创意美术技巧指导•主题创作实践:《我的情绪小怪兽》•作品展示与评价•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目录课程背景与意义情绪认知的重要性情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创作帮助儿童更好地认知、理解和表达情绪。
创意美术的价值创意美术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课程设计理念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美术教育原则,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自我情绪世界。
教学目标与要求01020304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适用年龄段及特点适用年龄段儿童特点情绪定义情绪分类儿童情绪特点030201情绪基本概念及分类情绪表达方式探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言语表达视觉呈现情感宣泄创新思维培养社交技能提升创意美术在情绪表达中作用色彩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等对比表现小怪兽的情绪变化,如用明亮的色彩表现开心的情绪,用灰暗的色彩表现悲伤的情绪。
线条运用不同粗细、曲直、轻重的线条表现小怪兽的动态和情绪,如用颤抖的线条表现紧张或害怕的情绪。
形状运用不同的形状组合和变化,创造出独特的小怪兽形象,如用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成可爱的小怪兽。
线条、色彩与形状运用构图原则及实例分析平衡画面突出主题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保持画面的平衡感,如运用对称或非对称的构图方式。
营造空间感创意美术工具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儿童握持的画笔,如水彩笔、油画棒等,方便儿童自由发挥。
选用安全无毒的水彩颜料、丙烯颜料等,让儿童尽情挥洒色彩。
选择适合画笔的纸张,如素描纸、水彩纸等,提高绘画效果。
如剪刀、胶水、彩纸等,可用于制作立体或拼贴作品,增加创意美术的趣味性。
画笔颜料画纸其他辅助材料主题解读与创作思路引导主题解读创作思路引导绘画步骤详解及示范3. 添加面部表情2. 绘制小怪兽身体身体。
可以根据情绪来选择颜色,如红色代表愤怒,蓝色代表平静1. 准备材料4. 装饰小怪兽尖刺或其他装饰元素,使其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色彩在睡眠空间的探析

色彩在睡眠空间的探析作者:魏来袁浩洋来源:《色彩》2023年第08期摘要:通过前期研究表明,在人类睡眠的生理周期中:睡眠周期的睡眠质量和进行睡眠时主体的情绪状态受到睡眠空间的影响。
而光线和色彩作为空间中的物理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睡眠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讨论主体心理受色彩影響的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色彩与人类睡眠空间的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还讨论了色彩与空间设计材料的关系,色彩与环境文化构建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进行了关于优化睡眠空间体验的方案设计。
同时,本文对色彩在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观点。
关键词:空间色彩;心理感知;情感投射Abstract: Preliminar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 the physiological cycle of human sleep: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sleep cycle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subject during sleep are affected by the sleep space. As physical components of space, light and color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uman sleep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a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olor on the subject’s psychology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or and human sleep space.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and space design materials, 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summary, this study conducted a plan to optimize the sleeping space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action of color on human emotions and behaviors.Keywords: Spatial color;psychological perception;emotional projection0 引言在人类生命的周期过程中,睡眠是占据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插建”住宅:一种城市更新的选项

都市“插建”住宅:一种城市更新的选项提要:一般来讲,城市中的“插建”住宅是一种在都市中心地区加强和丰富都市肌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它在城市和建筑两种尺度上涉及到新的建筑体与周边城市肌理在空间与文脉上的关联。
从二十世纪中期起,“插建”的概念已经被多数西方国家所接受并被实践于诸多城市之中,而在中国,这一概念鲜被提及并实践,尽管在城市中也时常看到这类建设基地的存在,但终究缺乏对此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这一方法在中国城市更新中的意义和实践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经过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和城市更新后,探讨如何保持历史、文化城市的地域特点与文脉延续,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对城市“插建”这一理念的回顾与解析。
第二是“插建”在部分欧美城市的实践。
第三部分是对比分析中国城市更新的特点和“插建”作为一种建筑方法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插建城市住宅都市更新文脉所谓“插建”住宅,指的是在已有的城市环境中,利用现存城市肌理中的间隙或过渡地带来营造居住空间的做法。
通常这类地块位于一些具有历史沿革的城市肌理中,并随着历次城市更新的过程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形态。
不同于大量的郊外新区,这类住宅的设计在提供居住功能之外,往往与周边的城市肌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并对城市文脉的延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插建”住宅的理念首先起源于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和西欧的工业国家,并被人们作为一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有效方法而应用于诸多城市的住宅建设当中。
这里首先简要介绍部分“插建”项目在欧美城市中的相关实践。
在美国,从早期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的城市住宅因为缺乏足够的居住条件以及公共活动空间,逐渐被新的独立高层住宅所取代,但新的住宅形态在大幅改变传统城市肌理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陌生与情感上的疏离,特别是与城市传统文脉的割裂。
于是,在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建筑界在质疑这种完全摧毁已有城市肌理的做法同时,开始在已有的传统城市形态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通过低层高密度的“插建”方式来营造新的城市住宅,同时保留与传统城市在空间形态上以及文脉上的关联。
色彩在儿童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己对美 的感 受 ,并享 受着色彩变化带 来的欢乐 。在建筑 中 ,
是 ,根据直观范 例正确选择颜 色的百分数 则都很高 ,3 岁 ~4
色彩则是 空间的表情 ,在 空间 中无处 不在 ,当人走进一个 室 儿童辨认 红、橙 、黄、绿 、天蓝 、蓝 、紫等7 种颜色的百分数 1 7o 岁 ] / 岁 0 %。可见 ,随着年龄 的 内空 间 ,给人的第一 印象就是色 彩 ,所 以,家居色彩 的搭配 平均达 ̄ 9 0,4 ~5 以后则为 10 是设计 中的重要理念 ,尤其在儿童 空间设计 中 ,不仅要对 儿 增 长,儿童对颜色名称的掌握就会不断提高。 童尺度进行 准确的把握 ,更要对其 空间的色彩进 行 良好 的运
~8 () 5色彩有轻重感 :高明度的色彩给人 以轻 的感觉 ,低 明 色 与非彩色 ,4 个月 的婴 儿最喜欢 波长较长 的温 暖色 ,如
2 儿童 色彩的心理特点 。
从心理学 的角度看 ,颜 色视觉与颜 色的三种特性 有关 ,
即颜色 的明度、色调、饱和度 。
研 究证 明 ,三 个 月 大的 婴儿 不 但能够 根 据 明度 辨 别颜 般会选择 紫色 。喜 欢黑色或 暗蓝 色的儿童 ,多是健康 欠佳或 色 ,而且 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 色。伊斯 托密娜 的研究说 明 ,3 有点儿 神经质 。喜欢黄色的儿童 ,大部分 是健康 的孩子。如 岁儿童还不 能很 好地 区别各 种颜色 的色调 ,如 :蓝 和天蓝 、 色调细微差别 的能力 才逐渐发展 。5 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 ,
心 理学的研究证 明 ,色彩 与一个人 的个性有一 定关联 ,
色彩教 育在个性 培养上起着 不可忽视 的作 用。德 国色彩大师 伊登教 授曾为儿 童室内空 间做过 两种不 同的色彩 匹配 ,一间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名词解释: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早在人类历史初期便已产生。
使用艺术也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实用艺术基本上都是通过实体性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静态艺术品。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随摄现代科技发展,还出现了摄影艺术这一一门新兴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使造型艺术更加普及和广泛。
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艺和表演性艺术。
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
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原始人狩猎巫术活动已出现音乐和舞蹈。
也是i当代人们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是除艺术家外普通人参与最多的艺术形式。
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便是综合性。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
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最典型的建筑是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
设计理念怎么写范文

设计理念怎么写范文篇1: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
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
环境艺术发展至今,多元文化的特点尤为明显。
设计理念必须要以人为本,针对客户年龄、职业、爱好、文化层次等特点,根据客户主观方面的个人喜好,“因人而异”。
空间表情是设计师通过各种空间形式、造型色彩、气氛营造等手法,向使用者传达一种特定的情感信息。
一个人如果没有表情,生命就没有光彩,生活就变得麻木枯燥,如果空间没有表情,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变成一个无色世界,更谈不上环境艺术。
人的表情有喜、怒、哀、乐,而空间表情则有热情、温暖、平静、平和、冷峻、简洁、朴实、自然、华丽等等,可谓丰富多彩。
每一种空间表情对使用者来说都有着一种特定的意义,它既满足使用者心理索求,又传达一种特有的艺术美感信息。
设计理念的确定,直接影响空间表情的演译。
有好的设计理念才能有一个较客观表达客户主观索求的设计方案,从而营造出客户所期望的理念空间表情;而一个令客户有共鸣的空间表情,也可以最大限度验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的合理性、可行性,也是设计作品成功的反映。
因此设计师设计的环境艺术作品,有如一个厨师做一顿美味佳肴,是做中式满汉全席还是做西式法国大餐,一开始就要确定下来,否则款式、味道可想而知。
设计观点:1.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居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
因此,在最简单的空间设计中,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意识贯穿始终,遵循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些共性。
即共性与个性的表现。
这里所讲的共性与个性,可以理解为空间及功能的划分要松紧对比舒适。
色彩的选择上要做到含蓄与彰显的充分结合。
造型语言上要大小得当,横竖交错生辉。
2.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设计是设计师和客户共同参与的一项创作活动。
有些个性很强的设计师不允许客户发表意见,不允许客户在施工中修改任何方案的细节,这是不人文的。
描写石雕艺术的句子唯美(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石雕艺术的句子唯美(第一篇)1. 透过精雕细琢的石雕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大师的惊人技艺。
2. 石雕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现了石头的生命力。
3. 石雕作品中的线条流畅,仿佛有着自己的韵律,让观者无法自拔。
4. 每一块石头都被雕刻成了一个鲜活的形象,仿佛有了自己的灵魂。
5. 纯净的石头被艺术家们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
6. 石雕作品中的细节刻画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处纹理都经过精心的雕琢。
7. 石头的质感与光影交织,给人以强烈的触觉体验。
8. 无论是宏伟的雕像还是微小的摆件,石雕艺术都能展现出惊人的艺术魅力。
9. 石雕艺术的精湛工艺流传至今,令人惊叹其耐久性与永恒价值。
10. 石雕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与思想深入人心,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1. 石雕艺术中的角度和比例完美协调,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和谐美感。
12. 石雕作品中的动态和静态并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气息。
13. 石雕艺术家通过巧妙运用色彩,给作品注入了更多的生动感。
14. 石雕作品中的精细纹理仿佛在讲述着石头的历史与记忆。
15. 柔和的光线照射在石雕作品上,形成了令人陶醉的视觉效果。
16. 石雕作品中的每一个线条都散发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留连忘返。
17. 石雕艺术通过变化的形式和材质,传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
18. 石雕作品中的表情和姿态准确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
19. 石雕艺术的创意和想象力无限,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
20. 石雕作品中的曲线和立体感恢弘壮丽,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觉享受。
21. 石雕艺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瑰宝。
22. 石雕作品中的缺口和凹凸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美感和张力。
23. 石雕艺术通过石头的质感,带给观者一种真实与朴素的感受。
24. 石雕作品中的细节仿佛被放大了,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欣赏。
25. 石雕艺术以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创新,为观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医疗空间色彩的疗愈作用

医疗空间色彩的疗愈作用作者:刘欣妮宋立民宋文雯来源:《设计》2020年第24期关键词:医疗空间色彩心理空间色彩空间设计配色引言人们对医疗空间色彩感受意识提高,院内空间配色的好坏与否会影响患者对就诊的满意度,因此依照不同医疗需求空间所对应的色彩也会不同,需分别进行色彩设计以提升患者就医的空间环境质量。
早期医院为了表现出干净、整洁、专业的形象感,院内空间的色彩使用上多以白色或低彩度、低明度色调为主,但空间内过多的冷色调色彩会给人抑郁、消极、冷漠的心理感受。
空间色彩对人的影响相当广泛,良好的空间色彩情感经验能够促进患者身心起到疗愈与康复,辅助患者生、心理平衡的舒适感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以现有的医疗空间案例着手,从维恩教授(Axel Venn)提出健康的色彩配色中整理出与案例相对应的配色意象,分析医疗空间色彩配色产生的心理感受,其正面的色彩意象能辅助患者达到身体复原的生、心理需求,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色彩的对人的生理影响色彩可以表现空间的美感富有优化空间色彩的视觉功能,兼具美学和实用的双重角色。
医院内无论是墙面、天花、地板材质、家具、指示标志等硬件设施,其色彩的配置好坏都会在无形中影响患者的生理状况,具有协调的配色医疗空间能让患者感到身心舒适,不当的配色会引起生理及心理的不适应或疲劳感,使身体无法适当的调节和休息。
李水银医师表示,不同的色彩其电波的长短对人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使人的脑垂体分泌甾体类化学物质,当它们进入血液后会对人的情感、行为及健康产生影响,达到身体平衡、恢复健康的功能帮助身体起正向疗愈作用[1] 。
举例来说,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兴奋、紧张、冲动,甚至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黄色,促进消化及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产生欢乐、外向、开放、友好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愉悦、欢乐感;蓝色,平静和谐的颜色,有助于减缓脉率和呼吸、降低血压,对发热、感冒患者有舒缓的辅助作用,使人产生凉爽、轻快的感觉;绿色,有助于消化,镇静、消除疲和安定情绪,眼睛晶体的绿色波长恰巧集中在视网膜上,因此是最能使眼睛休息的色彩;紫色,帮助人体维持体内的平衡与放松、解缓疼痛感,特别可以使妊娠妇女情绪安定[2] ,配合临床的医疗需求来决定色彩的配置,给予患者一个干净、舒适的治愈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与材料在空间中的表情、心情、精神
发表时间:2011-09-29T11:21:00.76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期供稿作者:张朝阳
[导读]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和材料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它们对人的心理产生各种影响。
张朝阳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摘要: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和材料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它们对人的心理产生各种影响。
在空间中的不同应用,也能形成其独特的表情、心情、精神。
只有当材料和色彩满足环境空间的功能,符合使用者的工作特点、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时,才能真正达到协调之美,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
关键词:色彩;材料;空间;心情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和材料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它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的反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在室内环境中各种色彩和材料应主要满足其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
色彩和材料本身具有一些特性,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特性,将会在空间中形成不同的表情、心情、精神,使室内空间生动有趣。
一、色彩在空间中的设计语言
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语言, 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语言。
在室内设计中, 色彩几乎可被称作是其“ 灵魂” , 并且影响人的情绪, 直接诊释人的情感体验, 起着传达、塑造、信息、文化、定位等的效果。
通过利用色彩丰富的象征含义,如冷暖、远近、轻重、大小等,色彩的物理作用在室内环境中可以大显身手,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空间。
色彩在心理上的反应,能影响人的内心情绪,影响思想感情。
比如感情刺激,有兴奋、开朗、镇静、消沉、抑郁、零乱等感觉;象征意象,有庄严、轻快、刚、柔、富丽、简朴等感觉。
室内的色彩依附于室内空间的各界面材料及室内的家具与陈设物品之上。
由于室内色彩受到室内装饰材料颜色、家具与陈设物品颜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空间大面积诸如背景色、天花和地面等界面决定色彩性格的基本空间效果。
背景色是指室内空间中占有较大面积色彩的主墙面,它是室内材料色彩中首先要考虑与选择的对象。
不同材料的色彩在不同的空问背景下,给人的心理知觉与情感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红色,人们习惯以红色为兴奋与欢乐的象征,具有喜庆的心理反应。
但是红色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严重的时候还会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它又容易引起兴奋、激动、紧张。
又如人的视野内经常保持大面积的绿色,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为人的视觉对绿色光波长的微差分辨能力最强,人的视觉最能适应绿色光的刺激。
所以人们把绿色作为和平的象征,生命的象征。
在自然界中,植物大多呈绿色,人们称绿色为生命之色,并把它作为生命的象征。
二、材料在空间中的应用表达
装饰材料作为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通过视觉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意识,从而影响人的审美心理。
一般说来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不但需要从功能上来考虑,还要同时考虑到材料的合理搭配,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产生愉悦的效果。
在选用材料时,不能忽视材料的感情倾向,用材料来形成空间的氛围。
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材料局部的色彩、肌理变化,搭配出理想的色彩环境。
材料的直观视觉要素是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透明、莹润等;材料的抽象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硬、软、干湿、粗糙、细腻、冷暖等质感。
另一方面,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这种隐藏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人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
对装饰材料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各种实体结构物质的表面装饰效果和应用价值,并通过人的视觉、触觉感官对人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直接反应,由于人对材料感觉的直接反应不同,因而就产生了室内环境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色彩环境设计中,常用对比手法来求得室内色彩的心理平衡,同样的材料,面积大小不同,产生的色彩效果也不同。
室内装饰色彩的应用常以“小面积点缀”、“以少衬多”等手法来设计,往往使装饰材料平中见奇,产生特殊的色彩视觉效果。
例如木材,木材给人温暖、温馨的感觉,常能形成色调统一,营造出温暖亲切的色彩氛围,但也会使色彩单调。
在这种同类材料构成的色彩环境中,要多考虑色彩的明暗特点和表面纹理效果,充分利用木色的深浅对比来丰富室内色彩.
再如石材,不仅要考虑石材色彩的明暗关系,更要充分发挥石材色彩丰富的冷暖变化,利用对比、调和等手法产生多样的色调组合,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明快、清爽的色彩空间。
在室内环境中采用多种材料的装饰组合,也是室内色彩设计中广泛应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形成色彩丰富、色调柔和、质感强烈、韵律变化的色彩空间。
利用色彩类似的材料组合,容易统一空间的色调。
三、案例分析:
1.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在色彩与材料的选择上是独具新意的,外观色彩以灰白两色为主,独具匠心选择的花岗石材屋顶,雨后会变成黑色,与苏州传统居民的黑白灰三色完全吻合,黑白灰的三色组合使其形成独具江南特色的表情。
在材料的选用上有钢材、木材、石材等几种常见材料,但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又赋予了其特殊的精神内涵。
尽管白色粉墙会成为博物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心情愉悦。
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的构造传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与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空间的表情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感的设计更迎合现代人的心理。
2. 北京--故宫博物馆
故宫的红墙黄瓦,以其明亮独特的色彩搭配,形成了其特殊的空间氛围。
故宫是何其的壮观,远远的望过去,金色的顶子,朱红的城
墙,红黄相衬对立,层峦迭起间彰显着难以言明的皇家气派。
身处其中,除了感受到鲜明的色彩给予的视觉冲击外,还能在不经意间体会出庄严和凝重,这就是色彩在空间中为人们带来的心情上、精神上的奇妙感受。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
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色彩、材料的合理运用在室内外设计中也将愈来愈受到重视。
色彩、材料的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在具体的使用与设计组合中,要充分考虑到色彩、材料的特性,合理应用色彩、材料的规律,突出色彩、材料的美感,创造出独特的室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郑曙阳.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