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亚里士多德

第4章 亚里士多德
第4章 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

一.填空题

1.《形而上学》的作者是。

2.亚里士多德在分析运动的时候提出了三本原说,他们分别是、、

3.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指的是、、和。

4.亚里士多德说谓词共有十类:他们分别是、、、

、、、、、和。

5.亚里士多德认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6.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汇,它可以分成、和

三部分

7.亚里士多德认为天界的运动是,地界的运动是。

8.亚里士多德对时间内的定义是。

9.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10.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成、和。

11.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和。

12.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实体是。

13.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善是,他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

1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是”。

15.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成为了公民共同利益的好政体和为了执政者利益的坏政体两种,每一种又有三种形式,好政体包括、和,坏政体包括、和。

二.名词解释

1.目的因

2.基质

3.不动的推动者

4.第一实体

5.蜡块说

6.偶性

7.实践智慧

8.中道

9.这一个

三.简答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

3.简述亚里士多德对位移运动的分析。

4.简述亚里士多德对时间概念的分析。

5.简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分类和功能的观点。

6.简述亚里士多德对感觉运动的分析。

7.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理性认识的观点。

8.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9.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

10.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观点

四.论述题

1.试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评。

2.试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3.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亚里士多德

2.形式、缺乏、质料

3.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4.本质、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势、状态、活动、遭受

5.自然

6.理论科学、实践科学,艺术

7.圆周运动、直线运动

8.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9.是者10.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人类理性11.性质的、数量的、位置的12.神13.幸福、中道14天生的政治动物15.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暴君制、寡头制、民主制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大概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目的因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事物为什么要运动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经由一个事物的目标或目的来说明它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因为,它们都属于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其他三种原因前人都已经有所论述,只有目的因是他的独创,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说,作为第一实体的形式是目的因,而作为目的因的形式是现实性。在他的物理学著作中,亚里士多德主张把自然看作是有目的的活

动,他说,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的事,他广泛应用目的因以说明自然物及其部分的产生和结构。同时他宣称上帝作为不动的动者,是世界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对以后西方哲学的影响非常巨大。

2.机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属性的主体或承受者,在《范畴片》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是基质,因为只有实体才能承受其他范畴,其他范畴都必须依赖于实体才能存在。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体的范畴分为形式、质料和形式与质料的复合物。他认为复合物是属性的基质,而质料则是形式的基质。如果实体的意义还是“在下面的东西”,质料便是终极主体,并因而是第一实体。可亚里士多德确认为,形式先于质料,第一实体更是那分离的东西,是“这一个”,而不是基质。这样,尽管质料是形式的主体,但形式才是第一实体。

3.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不动的推动者是指能够引起运动而自身却不被推动的实体,也叫“第一推动者”。亚里士多德从运动和时间的永恒论证了永恒的实体的存在。因为时间是永恒的,没有开端和终点,所以变化作为事件的伴随物也一定是永恒的。永恒的和连续的变化只能是圆周运动。亚里士多德又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证了只有永恒的实体还不行,他说,只有运动和创造的能力并不一定使运动和创造实现,除非有引起变化的内在原因。因此必须有一种本原,它的本质就是现实性。这种本原肯定是没有质料的,因为它既是永恒的又是现实的。这种永恒的现实的本原就是第一推动者,这种第一推动者是其他一切运动的原因,但其自身却是不动的。因而,它是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不受变化、质料和潜能的影响。它是纯现实,以自身为对象的纯思辨,是思想的思想。这个不动的推动者也叫神。亚里士多德的神并不关心或思考世界中的变化,尽管世界的秩序与和谐是出于对不动的推动者的模仿。

4.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明确地说:“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范畴篇》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一切所是的东西的最基本的载体。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这一个”是第一实体。“这一个”表示“是者”指称的个别事物的存在。在形而上学中的Z、H两卷,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可感觉的个别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形式先于本质。因此,他提出了形式是第一实体的主张,认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那么它就是普遍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实体问题上的不一致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没有外在对象的作用,我们就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感觉接受的是实物的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的质料。亚里士多德把灵魂比喻成蜡块,而外界事物则是金和铜的印章,蜡块接受的是印章的印记而不是印章的质料。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一接受过程是这样,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可感事物作用于感官,但感官本身也是一个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可感事物,它的质料是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形式是一种现实性或活动,及感觉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可感事物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可感事物的形式作用于感官的形式。感觉内容是外在的可感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可感事物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不可感的,可感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来形式,即压在灵魂上的印象。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之所以没有感觉,是因为它缺乏与可感事物形式相应的形式,因而不能接受外来形式。

6.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偶性是一个与本质相对应的专门术语使用,它主要有三层含义:(1)虽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却是该物固有的、不可分的特征。(2)事物的暂时性的、不固有的属性,其有和无并不影响事物的自身同一性。(3)亚里士多德实体之外的所有范畴都称为是实体的偶性。它们只能依赖于实体而存在而不能独立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本质性的,虽然它们的有和无并不影响事物的自身同一性。

7.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就是指导向实践活动的推理。与实践智慧相反,思辨或理论智慧关注永恒事物,虽然,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两者都是理智德性。如同理论智慧一样,实践智慧在一般性层面上运作,关注于实践判断的真实性,及构建行为的一般规则。但实践智慧也在具体的层面上运作,将一般规则应用与具体的生活领域,确定应当做的正确行为。它包括一种把握具体行为特征的实践直观,和一种推论如何达到那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的实践三段论。实践智慧与品格德性是不可分的,亚里士多德说:“德行确保目的正确,实践智慧确保实现目的的手段。”没有正确的目的,一个人只能说是精明的,而不能说具有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积累经验的结果,年轻人只能获得像数学那样的理论智慧。

8.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概括为“中道”。他说:“德性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伦理上的“中道”不是数学上的“中值”,但是中值相对于事物的量而言的适中,由理论智慧所确定。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

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亚里士多德采用了这一区分。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中道却表现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形像地说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由于中道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邪恶。

9.“这一个”与可指称任何事物的代词“这”不同,“这一个”是亚里士多德所构造的专有名词。在《范畴篇》中,他将之定义为是“个别的且数量上为一个”,并把它看作是第一本体的一个标志,以相对于第二本体,后者以这一类为标志。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可感觉的个别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形式先于本质。因此,他提出了在形式、质料及形式与质料的复合物三者之间,形式最合乎“这一个”的标准,复合物次之。由于“这一个”的直接意义是指一个特殊事物,它便意味着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是一个殊相。因为许多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是一种共相的人坚持认为,“这一个”并不一定是殊相,也可以指一个规定,因此最下层的属也可以是“这一个”。这一争论与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表示的是普遍还是个别的争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简答题

1.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古希腊人所说的“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对于一个对象我们可以提出多个“为什么”的问题,它就有多少“原因”。对于事物的运动,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为什么”,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1)事物在运动中为什么继续存在?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这一理由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外力的推动或作用,这一理由即动力因。(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要实现自身的目的,这一理由即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因为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它所应该具有的本质,第二,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因此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统一于形式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强调三者的一致性是为了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的区分。亚里士多德还用质料和形式的区分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事物的区分,如他的运动的三本原说和运动是潜在到现实的过程的观点,都可以归结为质料到形式的区别。

2.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哲学家们已经对事物的原因作出了考察,如泰利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都是对四因说的不同说明,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还企图在质料因之外寻找动力因,分别把动力因说成是爱恨和心灵。柏拉图在毕达哥拉斯之后,主张用形式因统摄质料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家都忽视了目的因,他把目的因看成是自己的创造。亚里士多德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他说,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的事,自然明智得行使他的作品,“追求可用的东西”,“寻找最好的东西”,“不做任何无目的或不合理性之事”。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自然能够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认为自然必须满足人的目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目的并不是有意识地去做出选择的目的,而是在事物之内事物所具有地要实现自是本性的自然倾向。而且,他并不认为这种倾向一定会实现,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种倾向往往会受到各种阻碍而不能实现,因而出现事物不能实现其目的的现象。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面牛”之类的怪物,就是有目的之努力失败的结果。有目的之自然倾向受到阻碍也是自发性和偶然巧合的原因。

3.亚里士多德将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其中位置的运动就是位移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是适合一事物自身本性的位置,而不是本身无上下左右之分的几何空间。在他看来,上下左右之分是由事物的自然属性所规定的不同位置。当每一事物都占据各自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移动。只有当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移动才会发生。被挤出的事物又需要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因此连锁移动。在移动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一事物从一个位置中移动出去,另一事物随即移动进来。每一事物都不会丧失位置,每一位置都不会不被一个事物所占据。最初的移动虽然是由外力造成的,但处于移动之中的事物内部也有朝向各自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只有当外力大于内在自然力的时候,事物才会背离自己的自然位置而运动。因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线运动是不可能匀速的,事物在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时做加速运动,它们在背离自己的自然位置时做减速运动。

亚里士多德还把移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两大类,他认为只有圆周运动才是连续的、均匀的。他说,如果直线运动也是连续的,那么它势必在永恒的时间里无限延伸,宇宙的体积将变得无限大;根据无限大体积是不可能的,他否认了存在连续的直线运动。他认为只有圆周运动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做永恒的、连续不断的运动。并且圆周运动是平面运动,圆周上没有上下之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会朝向或偏离自己的自然位置,因此,圆周运动

是匀速运动。根据这些理由,他得出圆周运动比直线运动更加完善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观有一些重要的推论。一个推论是: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形。因为宇宙中事物交换位置而产生的位移必定是一个循环运动,即最初开始移动的事物所遗留的位置必定要被最后开始移动的事物所占据,这样才不会出现没有位置的事物或没有事物的位置这样荒谬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另一个重要推论:宇宙没有虚空,因为他说没有没有事物的位置。

4.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之于事物的运动,犹如位置之于运动的事物。他把时间的定义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依先后而定”指均匀计数的方式,“运动的数目”指按此方式衡量运动所得到的一个个数目,即“现在”的系列。按照这个定义,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时间的间断性表现在“现在”的前后之分,连续性表现为“现在”的均匀延续。他说:“现在”就是能被计数的先后数目,不论在先还是在后,现在作为存在是同一的,但又不是同一的,因为现在在计数过程中有先后之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时间的单元分析为“现在”,把时间解释由“现在”所构成的连续的系列。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比较完满的解释了时间的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不停驻的连续性等特点,对西方人的时间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有生命的事物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批判了关于灵魂的两种错误观点,第一种是倾向于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的柏拉图观点,第二种是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的二元论观点。关于第一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说,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宿主,灵魂的活动是宿主的活动;因此,感觉或知觉等活动不仅仅是灵魂自身的活动,而且也是宿主的活动。关于第二种观点,他说,如果灵魂和身体是两个独立实体,那么很难解释两者在本性上的的适合,灵魂不能以任何一种形体为工具,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不能被归结为实体之间的外在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在宇宙中被排列为由低到高的等级,有生命的事物比无生命的事物更高级。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无生命的事物没有灵魂。他给灵魂下的定义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以及相应的朽灭)”。

亚里士多德强调灵魂是生命的现实性原则。按照他的定义,生命是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灭变化的运动过程。和一切运动过程一样,生命有潜能和现实两个方面,潜能及身体的潜在能力,灵魂是身体的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生命活动。更确切地说,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

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这种原因是自因,与从外部推动生命的事物做位移运动的推动力不同。

一切有生命的实体都有灵魂。有生命的实体分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灵魂也相应的分成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植物灵魂的功能是消化繁殖,这是生命活动最普遍的特征。动物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的功能之外,还执行着感觉、欲望和位移的功能。感性活动是动物的最普遍的特征,因此动物灵魂也被称作感性灵魂。人类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的功能之外,还有理性思维的特殊功能,因此又被称作理性灵魂。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在逻辑上是按照种和属的顺序排列的,在事实上则被排列为由低到高的等级,植物灵魂是灵魂的最普遍的种,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中。动物灵魂是植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植物灵魂(种)和感性功能(属差)构成。人类灵魂石动物灵魂的属,它的定义由动物灵魂(种)和理性功能(属差)构成。因此,亚里士多德做了一个著名的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逻辑上有普遍到特殊的关系在事实上表现为由低到高的等级,较高一级的灵魂具有较低级灵魂的功能,反之却不然。因此,动物灵魂亦有消化和繁殖的功能,人类灵魂也有动物灵魂的全部功能。这意味着,较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以其作为它的一个构成要素。灵魂不是一个复合体。灵魂以及它的构成因素是无形的。灵魂和它的构成因素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普遍的种寓于特殊的属之中。

6.亚里士多德将感觉分为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五类简单活动,每一类活动都与一个感官相对应,感觉就是感官的运动。除此之外,他还设想存在着一种通觉。他说:“还有一种伴随着所有的单独的感觉的活动能力,这时感觉的统一的活动以及感官的统一主宰。”他认为简单感觉是相同的,所以,必定有一种活动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觉伴随着每一种简单感觉,因此,视觉所见的形状和颜色与触觉所感到的硬度,味觉所感受的味道才能够相统一。通觉也有与之相应的感官,亚里士多德认为就是心脏,心脏是“感官的统一主宰”,因为“心脏是血液的源泉和首先出现的场所”。他观察到凡有感觉活动的器官都有血液,而血液来自心脏的运动,心脏在供给感官血液的同时传递着通觉,把各个感官产生的感觉统一起来。

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没有外在对象的作用,我们就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的质料。亚里士多德把灵魂比喻成蜡块,而外界事物则是金或铜的印章,蜡块接受的是印章的印记而不是印章的质料。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一接受过程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可感事物作用于感官,但感官本身也是一个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可感事物,它的质料是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形式是一种现实性或活动,及感觉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可感事物

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可感事物的形式作用于感官的形式。感觉内容是外在的可感事物

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可感事物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事物的质料也是不可感的,可感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来形式,即压在灵魂上的印象。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之所以没有感觉,是因为它缺乏与可感事物形式相应的形式,因而不能接受外来形式。总之,感觉内容是外在的可感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可感事物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

不可感的,可感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来形式,即压在灵魂上的印象。

“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可感形式有以下几个特征:(1)可感形式虽然脱离质料,但总是关于可感性质的印象,而本质形式却进一步脱离了可感性质。(2)可感形式与可感事物相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被感觉的可感形式虽然来源于一个个体,但却适用于众多个体。(3)可感形式虽然被感觉所接受但却被想象所贮留。想象既不同于感觉又不同于理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恢复、重现过去所接受的感觉印象的能力,并对这些印象加以整理、归纳和安排产生出一些从未接受过的印象。想象不再是消极的接受力,但仍然停留在对可感形式的认识,它构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中间环节。

7.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智是理性灵魂的特殊功能、活动和内容,是人类灵魂除去动物灵魂锁执行的那些功能之后所剩余的核心要素。亚里士多德对理智的性质做了说明。首先,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或者说,理智活动的原因在理智本身,不像感觉运动那样,来自外部事物的作用。“因此人有随心所欲地思想的能力,他却不能随心所欲的感觉,只能在感觉对象呈现时才能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可感形式,理智的对象的可知形式。亚里士多德对理智如何把握可知形式做了如下说明:“理智是形式的形式,感觉是可感事物的形式。只有可感的、有形的物体才能独立的存在,可知形式包含在可感形式之中,两者都是从可感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不同状态和性质。因此,没有感觉的印象人们不能知道或理解任何东西。在科学认识中、思想把握想象的印象。这些相似的东西在撇开质料的情况下被感知。”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明了认识的三个阶段。首先,感觉接受可感形式,可感形式同时包含了可知形式,只是此时理智尚未发生作用,故对可知形式毫无认识。其次,想象对个别的可感形式加以比较、归类把相似的可感形式想象为一个印象,可知形式开始显露。最后,理智作用于想象的印象,把可知形式从可感形式中完全抽象出来,产生出理性的概念。

8.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他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是一切其他的善的目标。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生命的自然目的之幸福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性,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有目的和能力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无能力实现的目的或无目的的之能力,都是非自然的。人的生命也是目的与能力的自然统一。人的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当理性如此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根据自然目的与自然能力相适应的道理,可知幸福生活必然是有理性的活动状态。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幸福仅仅等同于“有德性”,快乐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痛苦或最终导致不幸的后果,那么它只能在正常的意义上被认作是悲惨,而不是幸福。他认为幸福的人就是“那些按照完全的德性活动,在一生中而不只是一个短暂时期有充足的外来好处供给的人”,只有神才是不需要任何外来好处,只通过自身本性的完善便能够得到幸福的存在。人类只有借助一些外来好处,才能实现自身的德性。但他又强调,财富、名誉、闲暇等外在好处不是幸福的原因。他也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为追求目的。他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善为人他的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

时甚至献出生命。”

他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的利益,保持着自身的高尚。他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用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愿意庸庸碌碌生活多年。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强调道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道德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德性都不是幸福,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离幸福更远。

9.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概括为“中道”。他说:“德性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说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是指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东西。他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而不是对于一切人都是相同的。这种适中不是按算数比例上的适中,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种技艺都需要避免过多或不足而寻求适中,而美德比任何技艺都更精确、更好,所以美德一定有以适中为目的的性质。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虽然,德性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但相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个极端即善。德性与“主动的恶”和“被动的恶”的区别不是程度的区别,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却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形象的说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

亚里士多德说:“美德是两种恶行----即由于过度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它既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主动与被动这两个方面,恶行不是做得不够,就是做得过分。而美德则发现又选取了中道。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达其本质的定义而言,美德是一种中道,而就其为最好的、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由于中道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邪恶。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歹毒、无耻、妒忌、通奸、盗窃、谋杀,这些活动的名称已经意味着它们本身的恶的性质,并非由于他们的过分或不足才是恶的。所以,要想在不义、卑怯、淫佚的行为中发现一种中道、一种过分和不足,同样是荒谬的。”

10.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希腊城邦的宪法和政制的基础上,对各国政体做了形式上的区别。政体被分成了公民共同利益的好政体和为了执政者私人利益的坏政体两种。每一种分为三个属:好政体包括由一个人统治的君主制,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和由多数人统治的立宪制;同样,坏政体也依由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统治,被分为暴君制、寡头制和民主制。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统治者人数的多寡决定政体的优劣,统治者的德性和目的才是决定性因素。每一类坏政体都是由相应的好政体蜕变而来的。比如,由一个人统治的政体,如果统治者贤明,则为君主制,如果统治者邪恶,则为暴君制,暴君由君主蜕变而来。同样,贵族制蜕变为寡头制,立宪制蜕变为民主制。

亚里士多德区别了最理想的政体和现实中最佳的政体。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公民被一个在各方面都最卓越的人统治,并被他当作自由人来统治,这样的政治在理论上说是好的。但是,在现实政治中,没有一个人有高于其他任何人的统治资格。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现实政治中,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非常富有,另一个阶级十分贫穷,第三个则居于中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是最佳的政体。这一政体的优越性在于稳定、持久。它是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它是由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制和由多数贫民统治的民主制的中道。他说,这个阶级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的阶级。因为他们最容易遵循合理的规则,最不会逃避治国工作,他们不像穷人那样觊觎邻人的东西,别人也

不觊觎他们的东西。既然他们不谋害别人又不怕别人的谋害,所以很安全地生活。在中等阶级人数众多的城邦中,国家会治理得很好。如果中等阶级的力量超过富人和贫民力量的总和,或者至少超过其中之一,就会阻止坏的政体出现,防止社会变动和革命。亚里士多德不赞成用革命的手段改变政体,认为革命的原因是坏政体的极端做法,结果是相反的极端,永远不会达到符合中道的好政体。

四、论述题

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原因,因此,他反对柏拉图和早期学园派把抽象的理念放在比具体的事物更重要的位置。他说:“总之,那些为形式作论证的说法坏了事物,而我们是关怀事物甚至关怀理念的存在的。”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他与柏拉图之间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他集中地批判了柏拉图的“分离学说”,其要点如下:首先,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但是,设定理念型相却达不到这一目的。这是因为所谓理念型相,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有多少类个别事物或性质,就需要设定多少个理念型相。其结果非但没有解释清楚个别对象与类概念的关系,反而把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这样做,就好像一个人要想清点东西,却认为东西少了数不清,企图把东西的数目扩大了再来数一样。因为理念实际上和事物一样多或者并不比事物少。”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哲学应使用尽量少数的原则。按照宁简勿繁的主张,把逻辑上的概念说成独立存在的理念型相既无必要,又无用处。

亚里士多德还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亚里士多德说:“理念型相对于可感觉的东西,不管是永恒的还是能生灭的,究竟有什么贡献呢?因为理念型相既不能在可感觉的东西里面引起运动,又不能引起任何变化。而且形式根本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其他的事物(因为它甚至不是其他事物的实质,否则它就会在事物里面了),也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有所帮助。”亚里士多德接着追问:“理念既然是事物的实体,怎么能够独立存在呢?”亚里士多德说,坚持理念论的人之所以无视这些困难,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在他看来,这种想法完全颠倒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相对者既有条件的东西,绝对者即无条件的东西。我们只能从运动和变化出发才能认识不变的存在(如不动的推动者),但却不能从不变的存在出发来认识运动和变化。在此意义上,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存在则是相对的。

其次,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用来证明理念型相存在的那些方法,没有一个是令人信服的。因为根据其中的一些,我们并不能必然地推出这种结论;而根据另一些,连那些我们认为没有理念型相与之相应的东西,也会有与之相应的理念型相产生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或已经消失的事物,但不能据此肯定与之相对应的外部现实存在。反过来,我们感觉到的对象也不全都对应于思想概念,因此不全都对应于理念型相,如污秽之物没有理念型相。

更为严重的是,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所谓“第三者”,指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亚里士多德提出这样的诘难:由于一个个别事物及其理念有共同名称,两者必有相似之处,需要用一个概念表示这种相似性。但这个新概念与前两者中任何一个又有相似之处,需要再用一个概念表示,如此循环无止境。比如,为了说明一个人与他所属的理念型相“人”的相似之处,需要第三个关于人的理念型相;为了说明这个新设的理念型相与它所要说明的“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再设立一个新的第三者,如此等等。“第三者”的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所导致的恶果,

为了避免“第三者”的逻辑悖谬,把个别事物与理念型相的关系说成“分有”和“基仿”,也无济于事。亚里士多德说:“把理念说成原型,其他的东西分有理念型相,那只不过是说空话、带诗意的比喻而已。”

最后,亚里士多德还批判了认为理念型相是数的观点。亚里士多德问道:“数如何能够成为原因呢?”他认为,即使理念型相在某种意义上是某些东西的一个数量的比例,它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数。接着,他说,从许多个数中可以产生一个数,在许多个理念型相中不能产生出一个理念型相。而且组成数的单位是互异的还是同质的呢?亚里士多德批评了那些把数学等同于哲学的观点,他说,他们“虽然寻求的是感性事物的原因,却放弃了这个任务”。

2.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是者”,他说:“有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他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是者”的范围。要理解“是者”的哲学意义,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在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体系中,系词“是”具有何等重要的逻辑功能。在亚里士多德体系中,“是”的逻辑功能有下列三个:(1)判断的联结词。

在一个判断中,判断的主词S和谓词P需要系词“是”的连接才能构成一个判断。

(2)指称主词自身。

在希腊文中,一个主词S后面跟一个系词“是”表示主词S是自身。在这种用法里,系词“是”的用法不是联结主词和谓词,即使S没有任何谓词,“S是”也可以指称S自身。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关系。

定义的形式是“S是Df”。定义与判断不同,判断的谓词表述主词,被表述的词与表述词的位置不能互换。但被定义的词与定义的位置却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这是因为,“是”在这里表示的是等同关系。

根据系词“是”的上述三种逻辑功能,亚里士多德将“是者”的哲学意义归纳为三种。简单地说,“是者”的哲学意义是“实体”,而“实体”的每一种意义都可以通过对系词“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而得到。

(1)实体与属性。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是者”所表示的众多意义都与一个中心意义相关,这个意义就是“实体”。

亚里士多德根据系词“是”联结判断的主词和谓词的用法,揭示了实体的意义。按照他的逻辑区分,主词和谓词分属两类逻辑范畴。主词所属的范畴是“实体”,谓词所属的范畴是“属性”。他把范畴数目归纳为十个,除“实体”之外,其他九个分别是实体的“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和“受动”。只有实体可以充当主词,其他九个范畴都是用来表述主词的谓词。亚里士多德说:“只是由于实体这个范畴,其他任何范畴才能‘是’。实体必定是首要的,即,非限定意义上的、无条件的‘是者’。”从“S 是P”的判断形式出发,亚里士多德将实体与属性类范畴的关系说成是主次关系。“S是P”有先后之别,S在先,P在后。这一逻辑区别的哲学意义是:实体是先是的东西,属性是后是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定义上优先”指实体是本质,而属性是依赖实体的性质,“是者”的定义首先必须包括关于实体的定义,“认识顺序上优先”指认识“是者”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指出它是某一个东西,然后进一步认识这个东西有什么属性,“时间上优先”指“是者”表示的存在首先是实体,其次才是依赖于实体而存在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说:“某些东西,我们说它们是,是因为它们是实体,另一些东西则是因为它们是实体的属性,还有一些东西则因为它们是趋于实体的过程、实体的毁灭、缺乏、性质或者是实体的产生、生成,或者是实体的相关者,或者是所有这些东西以及实体自身的否定。

性都因围绕着实体这个中心而有意义。就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言,实体是独立存在,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因此,属性虽然也是一个东西,但却是依附于另一个“是者”。任何属性都是实体的属性。在此意义上“是者”的中心意义是实体。

(2)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对判断的主词作了进一步的区分,有些主词只能作为主词来使用;有些主词既可以用作主词,也可以用作谓词。第一类主词就是专名,第二类主词则是通名,通名指示种和属,专名指示个别事物。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明确地说: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例如,个别的人或马。在第二性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指的是涵盖第一实体的属以及涵盖属的种。例如,个别的人被涵盖于“人”这个属之中。而“人”又被“动物”这个种所涵盖。因此“人”和“动物”,被称作第二实体。这段话肯定了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而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作为主词的专名的逻辑形式是“S是自身”。这样的判断没有谓词,系词“是”的作用是指称主词,好比指着一个事物,说它就是“这一个”所有专名的意义都是“这一个”。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这一个”是第一实体。

(3)第一实体与定义。

除了《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关于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的论断之外,《形而上学》的Z、H两卷又提出了形式或本质是第一实体的讨论。亚里士多德说:“定义是其所要的表达,其所是在完全的、首要的和无条件的意义上被归诸实体。”“S是Df”的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达出主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关系。如果被定义的主词是一个实体,那么定义表达的本质就是实体本身。就是说,第一实体是本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声称的那样:“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通过对系词“是”的逻辑分析,建立了他的实体学说,将逻辑学与哲学结合了起来。亚里士多德用“是者”来概括诸如“本原”、“存在”、“本质”、“一和多”、“善”等等哲学研究对象,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3.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是者”,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再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是者”所表示的众多意义都与一个中心意义相关,这个意义就是“实体”。

亚里士多德根据系词“是”联结判断的主词和谓词的用法,揭示了实体的意义。按照他的逻辑区分,主词和谓词分属两类逻辑范畴。主词所属的范畴是“实体”,谓词所属的范畴是属性。他把范畴数目归纳为十个,除“实体”之外,其他九个分别是实体的“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和“受动”。只有实体可以充当主词,其他九个范畴都是用来表述主词的谓词。亚里士多德说:“只是由于实体这个范畴,其他任何范畴才能‘是’。”从“S是P”的判断形势出发,亚里士多德将实体与属性类范畴的关系说成是主次关系。“S是P”有先后之别,S在先,P在后。这一逻辑区别的哲学意义是:实体是先是的东西,属性是后是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定义上优先”指实体是本质,而属性是依赖实体的性质,“是者”的定义首先必须包括关于实体的定义,“认识顺序上优先”指认识“是者”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指出它是某一个东西,然后进一步认识这个东西有什么属性,“时间上优先”指“是者”表示的存在首先是实体,其次才是依赖于实体而存在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说:“某些东西,我们说它们是,是因为它们是实体,另一些东西则是因为它们是实体是属性,还有一些东西则因为是趋于实体的过程、实体的毁灭、缺乏、性质或者是实体的产生,生成,或者是实体的相关者,或者是所有这些东西以及实体自身的否定。正

都因围绕着实体这个中心而有意义。就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言,实体是独立存在,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属性必须依附于实体才能存在,因此,属性虽然也是一个东西,但却是依附于另一个“是者”,任何属性都是实体的属性。在此意义上“是者”的中心意义是实体。

亚里士多德对判断的主词作了进一步的区分,有些主词只能作为主词来使用;有些主词既可以用作主词,也可以用作谓词。第一类主词就是专名,第二类主词则是通名,通名指示种和属,专名指示个别事物。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明确地说: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例如,个别的人或马。在第二性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指的是涵盖第一实体的属以及涵盖属的种。例如,个别的人被涵盖于“人”这个属之中。而“人”又被“动物”这个种所涵盖。因此“人”和“动物”,被称作第二实体。这段话肯定了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而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作为主词的专名的逻辑形式是“S是自身”。这样的判断没有谓词,系词“是”的作用是指称主词,好比指着一个事物,说它就是“这一个”所有专名的意义都是“这一个”。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这一个”是第一实体。

除了《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关于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的论断之外,《形而上学》的Z、H两卷又一出来形式或本质是第一实体的讨论。亚里士多德说:“定义是其所是的表达,其所是在完全的、首要的和无条件的意义上被归诸实体。”“S是Df”的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达出主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关系。如果被定义的主词是一个实体,那么定义表达的本质就是实体本身。就是说,第一实体是本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声称的那样:“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

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的不同意义。他在《范畴篇》中明确地说:“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范畴篇》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一切所是的东西的最基本的载体。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这一个”是第一实体。“这一个”表示“是者”指称的个别事物的存在。在《形而上学》中的Z、H两卷,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可感觉的个别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形成先于本质。因此,他提出了形式是第一实体的主张,认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质(其所是)、定义和形式是同义词,他说:“本质和形式是等同的。”他所说的“形式”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或“型相”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词,都表示普遍性。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第一实体是“这一个”,那么它就是个别事物,如果第一实体是“其所是”,那么它就是普遍的形式。第一实体到底是个别的还是普通的?再说,“这一个”所指称的不是任何属性,而是个别事物的存在,而“其所是”表示的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本质属性。这样又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还是本质呢?

亚里士多德试图调和实体的个别性和普遍性、存在和本质之间的对立,探讨所谓的实体的个别化原则的问题。他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本质是不能被个别化的,因为本质由定义表达,而根据他的逻辑,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加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因此,他的方案并不能解决他的第一实体理论所遇到的困难。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而这六个成分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

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这就是悲剧论的情节整一律。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戏剧中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而其情节是整一的、一目了然的。从我国早期将其译作《王子复仇记》,我们就不难看出戏剧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的故事。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并充分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事件要合理安排的理念。然而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大的整体脉络之下,还有一条 与之相平行的隐形的复仇脉络与之相呼应。这一隐形脉络进一步帮助体现了作品所要歌颂的主题。对于情节的取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哈姆雷特》写的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的故事,《麦克白》写的也是争夺皇位,杀了国王这样的大事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 。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吉拉城。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特别爱好自然科学,也很钻研。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做一些外科手术。他17岁那年前往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他勤学多问,才华横溢,成绩突出,被誉为“学园之灵”或“学园的精英”。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担任了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公元前340年亚历山大摄政,亚里士多德回到家乡。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在吕克昂创办了一所学园,独树一个新的哲学学派。由于这个学派的教师和学生常常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讨论问题,当时人们就称它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故。从此,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开始不得志,他决定离开雅典,离开吕克昂学园回到母亲的故地过隐居生活。公元前322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二)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3

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灵魂是高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与他的灵魂学说相适应,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1. 论体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在他看来,体育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人健康有力和勇敢,进而养成体育竞技的习惯;从而能够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决不能像斯巴达人那样,使人变得凶猛,残忍。因此,他要求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 2. 论德育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因此,他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和“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3. 论智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例如,为了处理家事,从事政治生活等。受雅典教育思想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Word版含答案

二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了解古希腊文化辉煌与衰落的简要概况;知道柏拉图主要的生平经历;分析并认识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掌握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并认识其在世界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在思想主张上的异同之处。 、柏拉图 .生平简介 1)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贵族家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20岁起师从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逐渐加深了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2)公元前399年,离开雅典,到埃及、南意大利等地游历,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3)公元前387年,结束游历,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培养出以亚里士多德为杰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生;著书立说,留下了《理想国》等大量著作。 .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开启了认识论上的先验主义传统。 2)“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设计一个“至善至美”的“正义”之邦,由三种人组成,由哲学家做统治者,实行共餐、共居、共产,但“理想国”只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奴隶制贵族国家。

3)法治:最后的著作是《法律篇》,认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形式。 特别提醒]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王”的主张,体现了他关于理性应当在国家组织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理性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 .生平简介 1)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基拉;17岁时,只身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提出千古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出国游历,在马其顿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3)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形成“逍遥学派”,后被迫逃离雅典,病逝于卡尔西斯。 .思想成就 1)“最博学的人”:创立了庞大的科学研究体系,著作内容丰富,构成古代的百科全书,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西方自17世纪初叶以来,几乎每种知识进步都必定是从针对某一“亚里士多德学说”而开始的。 2)进退在唯物论、唯心论之间 指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提出了可容纳一切概念的“十范畴”,创立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 表现出很强的批判精神,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思想已经“紧密地接近唯物主义”;但又认为神是宇宙第一推动力,又倒向唯心主义。 特别提醒]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突破了固有宗教神话的束缚,充满着理性而睿智的思辨,透射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光华。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阅读答案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乔娟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12.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幸福观的认识有共同之处:。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观的认识上面的不同点: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孔子。(4分)13.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其途径是通过理论构建去调和复杂的社会矛盾。B.亚里士多德在肯定德性的重要性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衣钵,认为获得幸福是靠行德与智德来实现的。C.孔子对钱财与权势不回避,他强调了物质的满足与幸福不具有必然联系,所以与符合正道和义有联系。D.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范围应包括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14.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须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统治阶级用幸福观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B.孔子一直尝试调和新旧社会的矛盾,力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在尊卑有序、遵循中庸之道的社会是理想的幸福境地。C.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去追求快乐、荣誉、德性和财富。D.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是他们给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将道德与幸福统一起来。参考答案12、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13.A(B项,根据原文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可知,幸福包括一般幸福和最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5 .学说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结构图

选修四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 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③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二、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一)孔子的人治思想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 (1)天子立法。“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相联系。“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 (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不激进、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校园,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说他是被法院处死的。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从亚历山大死后,那些以前与亚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害死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当时很流行的罪名,来将亚里士多德处死。于是,亚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亵读和蔑视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还得从公元前366年说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个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腊,神被赋予了最高的权力,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机购都就应被神主管。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校园应由国家管理。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向住在柏拉图的学院,直至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

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着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构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向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正是这个“逍遥学派”与他的不敬神理论害死了亚里士多德。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他隐居的埃维厄岛上跳入厄里帕海峡自杀身亡。这个把埃维厄岛同希腊大陆分离开来的海峡以水流每日多次改变方向的奇异现象而闻名。据一些学者的想象推断,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找不到这一水流奇异现象的解释才投水自杀的,他当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政治、哲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知识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父亲曾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但他自小就失去了双亲,由亲戚抚养成人。17岁到柏拉图所办的阿卡德米学园,在那里求学达20年之久,是柏拉图的得意门生。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随后担任马其顿国王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达十几年。最后,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吕克昂”,在此讲学著书。吕克昂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学术中心。亚历山大亲政后,对亚里士多德很支持,使他有条件研究很多学科。晚年由于政治上的牵连,被迫离开雅典,在异乡与世长辞。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学园中度过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既反对氏族贵族专制,也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共和制,因为这两个阶层统治国家使得贫富悬殊太大,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若由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来统治国家,就可避免走极端,可同时牵制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他主张走“中庸”之道。在哲学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质料先于形式而存在,质料只有得到某种形式才能变成物体。物体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体。形式是物体的本质,质料在取得形式之前只是潜在的东西,经过不断的运动,潜在才能转化为现实,因此,整个自然界都是运动变化的。在运动的过程中,形式是动力,物体的不停运动就形成了事物的目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追求的目的,包括人,动物和其他物体。低级的事物以高一级的事物为其发展目的。 (二)主要教育思想 1.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以其哲学观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灵魂论。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又称为理智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又称为动物灵魂。植物灵魂主要体现在有机体生长、营养、发育等生理方面,是灵魂的植物部分。动物灵魂是中级的,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低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多,形式少;高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少,形式多。人人都具备这三种灵魂,且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即儿童出生前后主要是身体的发育、生长,到了稍大一点时就表现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时才有思维、理解、判断等能力的出现。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2.论儿童的年龄分期。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正在海边沙滩上走路。他看到有个人正在用勺子从海里舀水,然后把水倒在岸边他挖的一个小洞里。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他自我的问题着急呢。他没有在意――一次,两次,他走近了那个人,但那个人那么专注,以至于亚里士多德也好奇了:”他在做什么?”他没法控制自我,而那个人绝对专注。他走到海边,舀满一勺水,带着水过来,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边......最终,亚里士多德说:”等一下,我不想打扰你,但你在做什么?你搞得我莫其妙。” 那个人说:”我要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亚里士多德,即使是亚里士多德,也大笑起来。他说:”你真笨!这是不可能的!你简直是疯了。你在浪费你的生命!只要看看海有这么大,你的洞这么小――并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这个洞里去?你简直是发疯了!回家休息去吧。” 那个人笑得比亚里士多德还响,他说:”是的,我会走的,因为我的工作做完了。” 亚里士多德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你做的也一样――甚至更傻。看看你的头,它比我的洞还小。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这海洋还大。再看看你的思考――它们比我的勺子更大吗?”这人走了,大笑着走了。亚里士多德怔住了。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二):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哲学家。可是,他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十分贪玩,对哲学并不感兴趣。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因为医术很好,所以专门在宫廷里给贵族小孩看病。亚里士多德从小在宫廷里长大,经常和宫廷里的贵族小孩一齐玩。 那些贵族小孩每一天都在玩,不学习,什么事情都不做,有时还会相互炫耀自我的玩具、衣服。慢慢,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开始模仿起那些贵族小孩来。 亚里士多德的母亲看到他这样,十分担心,经常提醒他,说:“孩子啊,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才对啊。”可是,亚里士多德根本就不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之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亚里士多德的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悲痛过度,也病倒了。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喜欢读书,但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母亲生病了,他就一向守在床边照脑她。过了几个月,每亲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一天,母亲拉着亚里士多德的小手说:“孩子,我快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你以后要多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成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 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 ,17 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 , 师从柏拉图达 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 , 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 42 岁时 ,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 13 岁的王子亚力山大 (Alexmdms) 的老师。公元前 335 年 , 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 , 他毅然返回雅典 , 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一、秦统一六国(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军事: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3、文化: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①统一度量衡制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 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暴政1、表现:a“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2严刑酷法轻罪重罚(3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修长城建宫殿、陵墓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①统一中国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贞观之治(627——649 (一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二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三措施a政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完善三省六部制b.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c.思想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民族: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e.对外:友好开放,兼收并蓄(四民族:平靖边疆,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五自省:撰写帝范

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

善 与 仁 :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 许卫刚,陈 林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方和西方 轴心时代 的开创者,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 仁 和 善 。其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表现在:道德价值的确立,道德普遍性的发现及道德神圣性的高扬。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仁;善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247(2006)02 0028 03 Kindness an d Hum anity :C ommon to C onfucian and Socrates !Moral T houghts XU Wei gang,C HEN Li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uazhong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 y ,Wuhan 430074,Hubei,China) Abstract:Confucian and Socrates are the pioneers in both O riental and Western wor ld.T hey respectively put for ward kindness and humanity in moral theory.T he things they hav e in common are:the setup of moral value,the discovery of mor al univ ersality and the sacredness of it. Key w ords:C onfucian;Socrates ;kindness ;hum anity 雅斯贝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用 轴心时代 一词来形容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几大文明所发现的 超越的突破 。直到近代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1](P14) 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无疑是 轴心时代 最关键、最重要的开创者,他们分别开创了两种文化最本原的东西,为两种文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突破包括了 哲学的突破 。所谓 哲学的突破 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对人类处境及其基本意义获得了新的理解。认真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 哲学的突破 在孔子和苏格拉底那里不仅表现为启迪了中华民族和希腊人的道德自觉意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就是孔子所开创的 仁 和苏格拉底开创的 善 。本文欲从 仁 和 善 的共通之处,对孔子和苏格拉底之思想作一比较研究。 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 与 认识你自己 :道德价值的确立 孔子和苏格拉底之所以能成为这一 轴心时代 的开创者,主要是他们思考和探索的不是前人所思考和探索的,而开创了一个文化的新领域,或者说他们把人们关注的中心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方面。当然这种开创或转变并不是断裂的突变而是对前 轴心时代 所已有的文化的连续中的突破、突破中的联系。这一新领域就是 人 ???开发和确立了人的道德价值,是一种 人文 的转向。 中国前 轴心时代 的文化由原始的巫术文化到殷商的祭祀文化再到周代的礼乐文化,体现着理性的觉醒和人文精神的兴起,尤其是周初 以德配天 、 敬德保民 思想的出现表明人不再是被动地祈求上天赐富,通过 修德 这个纽带,人可能主动寻求上天赐福,人的自我"主宰性"开始显现。当 天 和 人 的关系由直接的天向人赐福转变为人主动修德以求天向人赐福时, 人 和 德 的关系逐渐取代了 人 和 天 的关系,人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修德以使天赐福,所关注的 是能敬的主体(人),而 不是所敬的客体(神,上帝) [2]。 德 取代了 天 的地位,人们认识到是德向人赐福,而德是人修来的,所以实是人自己向自己赐福。 天 实际成了外在法则性的一道德次序。 在春秋时代,虽然由道德的人文精神之伸展,而将天地被投射为道德法则之天地;但在长期的宗教信仰中,依然是倒转来在天地的道德法则中,求道德的根源;而尚未落下来在人的自身求道德的根源。 [3]此时, 天 仍是僵死、外在于人心之天;周文化中所讲的 德 也是一种外在事功,无内在根据,对人为什么能修德,德的根源何在没有做出回答。 孔子于是来了一个 哥白尼式革命 ???将外在之天拉入人之内心,将外在法则性之德转化为人内心的道德意识。这就是孔子的 仁学 思想。孔子肯定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容已、自反自省之心,修德之根源并不存在,而是人之本性之要求。这种内在人格道德意识是人之真生命所在,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和标准。 仁 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仁的境界之实现,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故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亦不以仁与圣自居,唯是不厌不倦地以其全部生命为 仁 做见证。 仁 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是人一生所应当追求和努力的,而不应去追求别的什么名利。这里即有所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一言一行,唯求 正当 、 合理 ,不计较利害得失,而小人只顾一己之私,唯利是图。所以孔子说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人生之根本是在由道德情感所开发出来的: 义 上。所以孔子有以 义 克 命 的思想。 道之将行兴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宪问#)。道之 应行 是合乎义的,是价值是非问题。道之 兴 或 废 是成败问题。成败问题乃受客观条件所决定,非人身所能负责的,人所能负责的只能是是非问题,而不是成败问题。所以人所应关注的是唯求尽 义 ,而不去计较成败。 人们常习惯用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希腊哲学 从天上拉向人间 来形容他对西方哲学的重大贡献。的确如此,当苏格拉底接着德尔菲神庙的铭句 认识你自己 往下说的时候,希腊哲学开始了 自然 向 自我 的转变。前苏格拉底时期,希腊哲人更习惯于探索一种或多种质料性的宇宙的具体的 始基 。无论是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之本原、赫拉克利特把火当作万物之始基, 收稿日期:2005 09 28 作者简介:许卫刚(1980-)男,山西祁县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28 第23卷第2期 2006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 nhui U niversity of T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s) V ol.23,N o.2M arch ,2006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