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烟雾事件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相比,人为原因有何不同?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相比,人为
原因有何不同?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在人为原因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1.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主要由太阳光、氮氧化
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污染物反应生成臭氧(O₃)而形成。
太阳光照射下,氮氧化物和VOCs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低层大气中的臭氧。
这种现象主要与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活动和溶剂使用等相关,属于人为污染源所导致。
2.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是由于大
规模燃煤、燃油和煤气使用所产生的烟雾和烟尘,加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导致的。
当时的燃煤供暖、工业生产和家庭燃烧使大量烟煤的烟雾和废气排放到大气中,而气象条件不利导致污染物无法扩散,形成厚重的雾霾,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
人为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现象,在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中,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活动是主要的污染源,而伦敦的烟雾事件主要来自于大规模燃煤和燃油的污染排放。
同时,光化学烟雾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臭氧,并呈现出气溶胶和光化学反应物对能见度产生影响的特点,而伦敦的烟雾事件则是由于烟雾和烟尘的聚集造成的严重雾霾状况。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案例-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案例】
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近百年来,全世界已发生多起因环境污染引发的严重危害健康事件,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黑色印迹。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直至12月10日,强劲的西风才吹散了烟雾。
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
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
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聚集的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
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
氧化剂。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
【点评】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日益密切。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
范等方面的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全球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十大事件

全球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十大事件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冬天,比利时马斯河谷的工厂排放的烟雾和粉尘让人喘不过气。
气温的反常变化让烟雾和粉尘凝聚在河谷上空,持续了数天,导致约60人死亡,还有数百人受伤。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秋天,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被厚厚的烟雾笼罩。
这个小镇的居民很快出现了呼吸系统问题,如咳嗽和气喘。
据估计,这起事件造成约20人死亡,还有数百人受伤。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1952年冬天,英国伦敦被浓雾笼罩。
这导致许多人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如咳嗽、气喘和胸痛。
同时,还有很多人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
这起事件导致约4000人死亡,还有数千人受伤。
4.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洛杉矶被浓雾笼罩。
这导致许多人出现眼睛刺痛、头痛和呼吸系统问题。
同时,还有很多人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和呕吐。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61%5.日本水俣事件: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会使人的神经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调查发现,这是由附近一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引起的。
这种废水含有汞,被海洋生物吸收后,可在人体内积聚。
这起事件导致数百人死亡,还有许多人受伤。
6.神东川的骨痛病:20世纪初期,日本神东川附近的居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会导致骨骼疼痛、骨折和残疾。
调查发现,这是由附近一家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水引起的。
这种废水含有镉,可在人体内积聚。
这起事件导致数百人受伤。
日本水俣事件7、日本四日市事件:四日市位于日本的东部海湾。
1955年,这里建起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它们排放的废气和粉尘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个地区流行,并逐渐扩散。
据报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
到了1972年,四日市全市有871人患上哮喘病,并有11人因此死亡。
8、日本米糠油事件: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
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13000人以上受害,10万只鸡死去。
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经济起飞,忽视了环境保护,结果发生了一系列"公害"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类本身的健康也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其中震惊世界的十大"公害"事件,更使人触目惊心. 1 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的工业区.事件发生的起因是1930年12月1—5日,该地区发生逆温现象,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大气层底部积累,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 mg•m-3,超过了排放标准约100~400倍,并有氟化物污染,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的综合作用,造成一周内死亡达60人。
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0年初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当时,这个城市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大量汽油,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该市处于50km狭长的盆地中,一年约有300天出现逆温现象,汽车排出的废气积累,在日光作用下产生十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时间长达好几天,大多数居民出现眼肿,流泪,喉痛,胸痛等症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3 多诺拉大气污染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中,10月最后一周出现逆温现象,同时大雾持续了5天,使大气污染在近地层积累(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事件发生后有5 911人发病,占全镇总人口43%,其中17人死亡.4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伦敦市.12月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在40~50 m低空发生逆温层,致使燃料产生的烟雾不断积累,达到平时6倍以上,烟雾中的铬渣粉尘使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继而生成硫酸雾沫,4天内死亡4000余人,以后两个月陆续死亡8 000余人.5 水俣病事件<BR>1953~1959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因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气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地区居民出现神经性中毒病症,中毒者283人,死亡60人.1953年发病后,一直不明真相,直至1959年,历时7年的研究才查明污染的原因.这种中毒病症现在被为称为水俣病.6 骨痛病事件<BR>1955~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流域.当地的铅,锌冶炼厂排放的含脱色剂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农民历来以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中脱色剂含量上升,当地人民食用含脱色剂量高的大米,蔬菜,水等,发生脱色剂中毒形成的骨痛病,患者130余人,其中死亡81人.此事件持续十多年.至1972年才查明病因.7 四日市哮喘事件<BR>1961~1970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后该市石油炼制及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日愈严重,污染城市大气,全市粉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高达130 kt,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5~6倍以上,造成哮喘病发作,1964年烟雾连续不断,气喘病患者大量死亡,1967年甚至出现患者因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现象,此事件持续时间长达10年,至1970年才查明原因.8 米糠油事件<BR>1963年3月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污染了水和食物,使几千人中毒,16人死亡.9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事件<BR>1984年12月2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所属一家农药厂地下储气罐压力过大而渗漏出45t液体毒气.造成2 500人死亡,20万人受伤,其中10万人终身残废,5万人双目失明.当时博帕尔地区大批食物,水源被污染,牲畜和其它动物亦大量死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1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BR>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导致31人死亡,大批人员被迫撒出污染区,核事故中在地洞中幸免于难的动物,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发生了严重的畸形变种,据估计在未来的40年内,将会引起15 000人患癌症.上述重大污染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它告诫我们,在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进行建设及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否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莆田原生钛室内空气检测公司作为专门从事室内外环境检测公司,主营商品房购买前后,室内环境质量验收检测、室内装修前建材工业质量鉴定,室内装修后环境质量鉴定、水,废水,噪音废气的检测、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工程土壤氡浓度检测、建材进场前,石村放射性鉴定及工作现场环境质量评估。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追求经济进步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其中,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无疑是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
首先要说的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年 12 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在逆温的天气条件下无法扩散,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短短几天内,上千人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许多人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同样令人痛心。
1948 年 10 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由于河谷内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积聚不散,短短两天时间,就有 6000 多人患病,17 人死亡。
居民们出现眼睛红肿、喉咙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状,整个小镇陷入了一片恐慌。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更是震惊世界。
1952 年 12 月,伦敦连续数日处于无风状态,大量工厂和居民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在城市上空积聚,形成了浓厚的烟雾。
在短短四天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 4000 多人。
此后两个月内,又有 8000 多人相继死亡。
这场灾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的紧迫性。
日本水俣病事件则是由工业废水排放引起的。
从 1953 年开始,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居民陆续出现了手脚麻木、运动失调、精神失常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是当地工厂排放的含汞废水污染了海水,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水俣病患者痛苦不堪,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也是由于工业污染导致的。
20 世纪初期,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些工厂将含镉废水排入河流,居民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河水,食用含镉的稻米,导致镉在体内蓄积,引发了骨痛病。
患者骨骼严重畸形、疼痛难忍,甚至轻微活动都会造成骨折。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同样不容忽视。
自 1955 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的石油化工企业排放大量废气,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过高。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5.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 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 (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 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 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5天之内,空气污染积累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事件发生期间,多诺 拉发病人数共5911人,初期症状是呼吸道、眼、鼻、喉感到不适。 轻患者占居民总数的15.5%,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 痛、肢体酸乏;中度患者占16.8%, 症状是痰咳、胸闷、呕吐、腹泻; 重患者占10.4%,症状是综合的,各种症状中咳嗽是最普遍的,占 33.1%;其次是喉痛,占23.1%;胸闷占21.5%。调查证明,发病率 和严重程度同性别、职业无关而同年龄有关。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的 超过60%。死亡17人,年龄介于52岁和84岁之间,平均65岁。患者 大都是在发病的第三天死亡的。死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原来都患有心 脏或呼吸系统疾患。尸体解剖记录证明死者肺部都有急剧刺激引起的 变化,如血管扩张出血、水肿、支气管炎含脓。慢性心血管病是一个 突出的迹象,证明对促成心脏病患者死亡有重要影响。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 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 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 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 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 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 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 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尸 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 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带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任务厂。
1930年12月初,在两岸耸立90m高山的缺谷地区,出现了大气逆温层,浓雾覆盖河谷,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被封闭在逆温层下,不易扩散,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一周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几千人受害发病,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也有大量家畜死亡。
发病症状为流泪、喉痛、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推断当时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5~100mg/m3(9.6-38.4ppm)。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二、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1948年10月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的一个工业城市。
由于它坐落在一个两岸耸立着100m高山的马蹄型河弯的内侧,因而形成了一个河谷工业地带。
市中有大型炼钢厂、硫酸厂和炼锌厂等很多任务厂,它们不停的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集腋成裘,一场严重的环境事故终于发生了。
1948年10月27日,工厂排放的烟雾蓄积深谷中扩散不开。
据当时记载:10月27日早晨烟雾覆盖了多诺拉。
地面处于死风状态,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凝结成一块。
在午后视线也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空气开始令人作呕,甚至有种怪味。
这是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烟雾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31日才散去。
这个小镇当时只有14000人,4天内就有5900多人因空气污染而患病,17人死亡,患者人数占全城的43%,症状主要是胸闷,呕吐,腹泻,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等。
三、伦敦烟雾事件[英国]1952年12月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4日,一个大型移动性高气压脊逼近伦敦,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严严实实将整个伦敦裹住,致使伦敦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m低空逆温层,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盖滞留在低空逆温层下。
仅考虑人为原因,试对“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治理时间更长”作出合理解释。

仅考虑人为原因,试对“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治理时间更长”作出合理解释。
对于“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治理时间更长”的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污染源的复杂性: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活动等多个污染源造成,这些污染源的种类较多,治理难度较大。
相比之下,伦敦烟雾事件中的燃煤污染主要集中于燃煤供暖、工业生产和家庭燃烧等几个主要源头,治理上的目标相对明确,控制难度较小。
2.环境意识的差异:在伦敦烟雾事件之前,对于大气污染的认识和理解较为有限,相关治理技术和政策也较为落后。
而在洛杉矶烟雾形成后的几十年间,对于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的认识有所增强,治理技术和政策也有了较大改进。
这使得在洛杉矶对光化学烟雾的治理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3.技术和经济因素: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治理依赖于汽车尾气的控制和工业活动的减排,这涉及到车辆技术的改进、燃料结构的转型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而伦敦烟雾事件的治理则主要集中于燃煤排放的减少和替代,技术上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在洛杉矶,由于涉及到更多的污染源和技术难度,治理时间相对更长。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洛杉矶烟雾治理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包括经济投入、技术升级和制度改革等。
而伦敦烟雾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治理成本和力量相对较少。
因此,洛杉矶的治理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总而言之,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治理时间可能比伦敦烟雾治理时间更长,主要由于洛杉矶的污染源复杂、环境意识的差异、技术和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
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制定并实施治理计划,并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开始,伦敦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
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
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
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
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洛杉矶烟雾事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
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1943年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
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
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
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
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
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