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室外游戏

体育室外游戏
体育室外游戏

体育室外游戏

高抛快跑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起动,折回奔跑和抛接球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为起点线。

2排球若干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成纵队面对起点线站在线后2米处。各组排头持球站在起点线上,彼此间隔3米,做好向上高抛球和向前跑的姿势。游戏开始,各组排尾站在起点线前适当位置,做好记录标志的准备。当教师发令后,各组排头用力将球垂直向上抛起后,迅速向前跑,在球落地前转身跑回原处接住球后,到排尾的位置替换其做标志。当排头向前跑至转身折回时,排尾在折回点上做一标志(在上画一道线即可)。其余同学照同样方法依次轮流进行抛接球和记录工作,最后以谁跑的距起点线远,并能将球接住的同学为胜。

(四)游戏规则:

1抛接球必须站在起点线后。

2抛球方法不限,但必须直接将球接住,否则算失误。

3充作标志的学生必须认真负责。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成队比赛,即在距起点适当的距离处画一条折返线。抛球后往返跑将球接住者为本队得1分,以累积得分多的队为胜。

2此游戏要着重强调抛接球成功方为有效,否则只顾跑远而接不住球,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也不计得分。

矮人赛跑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练习半蹲跑。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为起点线。

2实心球两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又分成甲队、乙队两组,各成纵队相对站在两条起点线后,队与队的间隔为3米。游戏开始,各队甲组排头持半蹲姿式,并用胸、腿把实心球夹在腹部放开手做好准备,待教师发令后,迅速跑向本队乙组处,把球交给乙组排头后站到乙组队尾。乙组排头照同样方法跑出,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起跑和换人时,必须在起点线后进行。

2跑动中不得用手扶球,球若落地必须在原地将球夹好后方能前进。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为了增加难度,可改为曲线跑。

2蹲走的距离,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实心球也可用排球等代替

背人

(一)游戏的目的:发展学生的四肢和腹背力量,掌握背人、抱人的方法。

(二)准备工作: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返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彼此间隔3米站在起点线后。戏开始,各队排头将第2人背起准备起跑。当教师发令后,排头背人迅速跑至折返线处,放下第2人,然后第2人将排头抱起后迅速跑回本队。被抱的人以手拍第2组被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组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每组往返做两次(要求每人要背、抱各一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背人、抱人必须在起点线和折返线后完成方能起跑。

2跑的途中,如被背人或被抱人落地,必须原地背或抱好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教法建议:

1游戏前要先讲明背人、抱人的方法,每人试做后再进行游戏。

2此游戏也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起站在起跑线后背好人,听教师发令后同时进行比赛,以先到达折返线的一对为胜,然后两人交换进行游戏,以节省时间。

躲流弹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灵巧性,提高其运球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一块,篮球、排球各一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一名队长。两队队长猜先决定攻、守后,进攻队成纵队站在一侧端线外,排头手持篮球做好运球准备。防守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分散站在两侧边线外,其中一人手持排球做好投击进攻的准备。游戏开始,进攻队排头向另一端线运球快速奔跑,如途中不被击中安全抵达时,则为本队得1分;如运球安全返回原处时,则又为本队得1分。全队依次照前进行。防守队员站在两侧边线外,当进攻队员运球跑时,以排球掷击其身体腰部以下的部位或手中的球。该队队员若被击中,即算失败,应立即返回原处将球交给第2人运球跑。当进攻队每人进攻一次后,累积得分,攻、守双方交换进行游戏,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防守队员可互相传递球和连续掷击进攻队员,但掷击时不得越过边线。

2进攻队员运球时,运球失误或被击中,均算失误,并换下一名

队员进攻。

(五)教法建议:此游戏防守队也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球掷击进攻队员。以提高进攻队员的运球和躲闪的能力,增加游戏的难度。

单足蹲起接力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奔跑速度。

(二)准备工作: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距起跑线15米处,共排(相隔3米)画两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圆圈,站在圈内做单足蹲起(左或右)3次,然后跑回本队,拍第2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1发令后和拍手后,方能起跑。2单足蹲起,每次必须深蹲,否则重做。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一般要做两次,分别做左腿和右腿的单足蹲起。

2为了突出发展腿部力量,也可改为用双足跳入圆圈。

负重深蹲接力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掌握负重深蹲技术,培养团结互

助精神。

(二)准备工作:距墙或肋木20米处画一条直线,为起跑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成偶数,各成两路纵队,面向墙或肋木站在起跑线后,两队彼此间隔3米。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的一对学生手拉手迅速向前跑去,到达墙壁或肋木时,一人骑在屈膝全蹲的另一人的肩上,两人手扶墙或肋木,全蹲的学生两膝伸直蹲起,连续全蹲和站起3次后成全蹲,两人交换位置依前进行3次后,两人手拉手跑回本队拍第2对学生的手后站至队尾。第2对人依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扶墙或肋木深蹲时,要求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

2听令后或拍手后,方能起跑。跑时两人必须手拉手,散开时,必须原地拉手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教法建议:

1为了安全,可允许上面人手扶墙或肋木帮助维持平衡以减轻负荷。

2此游戏可改为面对墙或肋木两人一组,全体学生站好后,进行负重深蹲次数的比赛,先完成的一组举手示意。

3此游戏也可改为背人跑出,至墙或肋木处深蹲数次,两人交换做完后背人跑回。

俯卧撑接力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二)准备工作:平整的场地一块。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组学生面向内手拉手成圆圈站好。教师预先规定每组必须完成俯卧撑的总数。当教师发令后,每组先出一人做俯卧撑,其他同学帮数数,尽力做完后站起,第2人马上接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接续第一人完成的数量往下数,依次类推,直至全组完成规定数量后站好举手示意,以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

(四)游戏规则:

1做俯卧撑时,身体要挺直,保持水平姿势;屈臂时,大小臂夹角要小于90度,否则不算。

2如各组每人做完一次后仍然达不到总数时,允许做第2次以凑足总数。

3接续前人做俯卧撑时,必须等前面人站直后方准后面人俯身做俯卧撑。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若学生素质达不到时,可改为手撑跳箱盖或手撑台阶完成俯卧撑,以降低难度。

2此游戏,如学生素质较好时,除增加总数的数量外,可改为令其脚放置高处(跳箱盖、台阶或同伴手握练习者的踝关节处)以增加两臂的负荷。

3此游戏可改为俯卧撑推起后击掌再接做俯卧撑,以增加两臂负荷,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人蹲跳换腿比赛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素质。

(二)准备工作:平坦的场地即可。

(三)游戏的进行:学生面对面、手拉手成两排站立,右腿下蹲,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教师预先规定出蹲跳换脚的次数(成偶数)。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人同时蹲跳换腿,即将伸直腿收回成全蹲,同时伸直全蹲腿,以先完成规定数量蹲跳换腿的小组为胜。(四)游戏规则:

1发令后方准开始做蹲跳换足动作,否则不应计数。

2蹲跳换足时,双方两腿相碰撞或不能同时换腿,也不应计算进总数。

3如蹲跳中脱手,必须拉手后再继续做。

(五)教法建议:游戏时,两人的手要互相握紧,两臂伸直。

拍手追人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及应变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至25米的平行线为界线。

2在两条线中间画3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中圈为收容圈,两边

的圈为安全圈,彼此间隔2米。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各成一列横队,分别站在两条界线的后面。

游戏开始,甲队先选出一名挑战者,乙队全全队员向前伸出左手站在线后。甲队挑战者走到乙队前,任意拍一名乙队队员的手后,迅速跑向安全圈(可以任意向两个安全圈跑)。乙队被拍手的队员,立即追赶挑战者,如果在跑进安全圈之前拍击到挑战者,则挑战者要站到中间收容圈内,乙队追赶者归队继续游戏;如果挑战者已到达安全圈内,乙队追赶者则应站到中间收容圈内,挑战者归队继续游戏。待甲队全体挑战一次后,统计收容圈内甲、乙各队的人数,然后乙队进行挑战,照前面的方法做完后,统计各队被收容人数,以少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对方来挑战时,被挑战者必须双手向前伸直,两脚并拢站在界线后。

2在挑战过程中,被收容的人不得出圈参加游戏。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甲、乙队轮流出人进行挑战,以被收容的人数少的队为胜。

2此游戏中的挑战者,可以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以到达安全圈。

秘密传球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机智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

(二)准备工作:小皮球一个。

(三)游戏的进行:先选出一名找球的人站在场地中间,其他同学围绕“找球人”肩并肩地站成密集的圆圈,两手放在背后;教师手持小皮球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教师绕圈走一周,并在绕行中不断地做出向圈上某人传球的动作,并尽量不使“找球人”发觉。相反,“找球人”要密切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以辨别球究竟在谁的手中。教师绕行一周后发令:“传球开始,圈上的人不论手中有球与否,均要做传接球的动作,以迷惑“找球人”,同时应使球不停地传动。“找球人”如发现并判定出球在谁的手里时,立即喊:“停止”,喊声一出,圈上人必须马上停止传球,“找球人”走到被指定的人面前令其上举双手。如果找球人指对了,该名同学要与“找球人”交换并站到圈内,代替“找球人”;如果指错了,“找球人”则继续担任本职,持球人将球交给教师,游戏重新开始。

(四)游戏规则:

1教师发令后方能开始传球。

2传球时,必须手递手在背后传球,不得隔人传,不得使球落地,否则算失误,失误者要与“找球人”交换角色。

(五)教法建议:

1若参加游戏人数多时,可同时传递若干球,而“找球人”指对一个球的所在,即可与之交替角色。

2“找球人”若多次指错时,可另换人担任“找球人”。

触球追人

(一)游戏目的:训练学生快速起动和急停,发展其速度和灵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再画一个距角顶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

2实心球一个,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点上。

3手榴弹或其它立柱3个,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顶处。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中心点,站在角顶立柱或手榴弹后两米处。

游戏开始,各队排头站在顶角处,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按规定路线进行跑动和触摸球;并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绕一周跑回原处前追到(以手拍背)时,即为本队得1分,随后站到本队队尾;第2名学生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追拍时,必须按规定绕过立柱和触摸球的路线进行跑动。

2触摸球时,不得使球滚动,若球被移动必须放回原处后才准继续跑。

(五)教法建议:此游戏的三角形可改为四边形、五角形等,按角数分队,以增加游戏的人数。

传球比快

(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传、接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

1篮球或排球若干个。

2在场地上画若干组相距3米的平行线。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成偶数的若干组(每组以10人一组为宜),每组成两列横队,面对面,保持适当间隔站在两条平行线上,各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按规定的传球方法顺序传球,最后以球回到排头手中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传球,传球的顺序和路线不得变更。

2传球失误时,必须将球拾起并跑回失误的地点方能继续传球。

3传球时,脚不得踩线和越线。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的传球方法、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

2此游戏也可改为排球传球的方式或足球踢传球的游戏方式。

播种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2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3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五)教法建议:

1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呼号传击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其掷球的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

1篮球场地一块。

2篮球若干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按5—7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成纵队站在篮球场的端线外,整队报数后,要求各自记住自己的号数。

游戏开始,先由一组学生进场,面向篮板成横队站在罚球线后,排头将球交给老师,做好准备。当教师将球抛起碰篮板时,突然呼喊某一号数时,该号学生立即上前抢篮板球,此时其他同学则迅速转身向中线快跑。拿到篮板球的学生立即用球掷击跑动中的同学,被击中的人则停止其游戏一次(站到篮球场的边线外),其他人回到端线外原处。第2组入场,游戏方法同前,然后为第3组、第4组……不断轮换进行。

(四)游戏规则:

1投击时,只准掷其腰部以下位置。

2掷球者只准在原地投击。

3奔逃者只准向中间跑,不得跑出边线。否则停止其游戏一次。

(五)教法建议:此游戏也可改为全体学生站成圆圈,将球放在中央,当老师呼号后,该号学生跑入圈内拿球后,投击向四处奔逃的学生。被投中者,则站到圈内,停止其游戏一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