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复习课 课时练习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复习课 课时练习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复习课 课时练习及解析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复习课课时练习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

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

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个B.3 个C.2 个D.1 个

2.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3.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C.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4.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

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6.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7.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8.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C.滤液中一定有和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9.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 B.C>A>B C.C>B>A D.A>B>C

10.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1.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X最活泼

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

C.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一定是Al

D.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

12.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

B.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

C.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

D.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13.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A.

B.

C.

D .

14.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 2+2KI =2KBr+I 2; Cl 2+2NaBr =

2NaCl+Br 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 )

A .I 2、Br 2、Cl 2

B .Br 2、Cl 2、I 2

C .Cl 2、I 2、Br 2

D .Cl 2、Br 2、I 2

15.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金属X 产生氢气 金属Y 无明显变化 金属Y 表面析出银 金属Z 无明显变化 A .X Y Z >> B .Z Y X >> C .Y X >、Y Z > D .X Y >、Z Y >

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 和D .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 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 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 2

D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17.有X 、Y 、Z 三种金属,把足量X 放入Y(NO 3)2和Z(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 、Z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Y >X >Z

B .Y >Z >X

C .X >Y >Z

D .X >Z >Y

18.向一定量的Fe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 .滤液中可能存在Fe 2+

C .滤液中一定含有Zn 2+

D .滤渣中一定含有Fe 和Cu ,可能含有Zn 19.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

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 )

A .226.4克

B .222.8克

C .172.8克

D .无法计算

20.金属R 与CuCl 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 2=RCl 2+Cu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2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23.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A.Zn(NO3)2、AgNO3

B.Zn(NO3)2、Cu(NO3)2、AgNO3

C.Zn(NO3)2、Cu(NO3)2

D.Zn(NO3)2

24.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 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 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 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 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 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B.3个C.4个D.5个

25.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有气体生成

B.溶液中有氯化铜

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

26.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 2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8.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29.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30.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X>Y、Z>Y D.Y>X、Y>Z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Cu,向一定质量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根据反应图像,ab段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可推出此段锌只于Cu(NO3)2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NO3)2、Cu(NO3)2、Fe(NO3)2;bc段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少,可知此段锌与Fe(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Fe,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 (NO3)2、Fe(NO3)2;所以b点时溶液中有Zn(NO3)2、Fe(NO3)2;c点含有的金属是Cu、Fe;d点溶液质量不在改变,说明Zn过量,此时含有的金属是Zn、Cu、Fe;加入盐酸后,会与Zn、Fe反应生成氢气,此时溶液中只有Zn(NO3)2,溶液为无色;由以上可知,纵坐标表示Fe(NO3)2的质量减少,综上所述,只有②③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

2.D

解析:D

【解析】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

C、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正确;

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错误。故选D。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详解】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

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故选C。

4.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快慢,而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Zn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所以开始时左盘质量轻,故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右盘;

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最终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所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右盘多一些,所以右盘质量轻,故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左盘.

故答案为D

5.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恰好反应完时溶液从硫酸的溶液变为硫酸亚铁,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所以C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

6.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排在氢、铜之前,所以铁会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铁还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铁粉过量,所以溶液中没有氯化铜和稀盐酸剩余,只含有生成的氯化亚铁,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应是铁和铜的混合物。A、由于铁与氯化铜和盐酸反应都生成了氯化亚铁,所以,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Cl3,错误; 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应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时,固体质量增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时,固体质量减小,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正确; D、由于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使溶液的质量减少;而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会能减少,错误。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7.B

解析:B

【解析】

A、Cu、Ag、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Ag 与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u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B.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将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锌与先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固体质量会减小,当锌反应完后,铁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固体质量会增加,而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变,故铁一定参加了反应。

【详解】

A、氯化亚铁的水溶液是浅绿色的,溶液不可能为无色,故A不正确;

B、铁参加了反应,则锌一定全部反应完,滤渣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故B不正确;

C、当锌反应完后,铁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固体质量会增加,而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变,故铁一定参加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故C正确;

D、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铁,故加入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将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锌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铁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9.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1)的反应现象可知,a、c两金属的活动性均比铜强,而b的活动性比铜弱;根据(2)的反应现象可知,a、c两金属的活动性均在H前,且a>c,则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c>b。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且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于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镁>铁>铜>银,把一定量的铁放到AgNO3、Cu (NO2)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首先和AgNO3反应,再和CuSO4反应,而不能与Mg(NO3)2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CuSO4没有全部参与反应,即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同时也生成了硝酸亚铁,因此在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 (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错误;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金属和盐发生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由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三种金属与稀盐酸进行反应时,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为Y>X>Z,所以Y反应最剧烈,Y 最活泼,故选项错误;

B、根据一定量金属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金属的质

量,要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要已知三种金属的化合价,而题中没有给出相关金属的化合价,因此,无法比较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选项错误;

C、由图象可知,X的活泼性大于Z,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Y大于Z,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可能是Al,故选项错误;

D、由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三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X>Y>Z,则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X>Y>Z,即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大。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锌会先与氯化铜反应,氯化铜反应完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所以:A、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氯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则一定有FeCl2,故A正确;

B、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加入的锌可能与氯化亚铁发生了置换反应,也可能没有,则可能有FeCl2,故B正确;

C、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锌会与氯化铜、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故C正确;

D、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一定没有CuCl2、FeCl2,故D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由于所加入的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加入铁粉时得到铜的质量为0;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开始有铜出现,所得铜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硝酸铜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铁和银单质,铁置换硝酸银的过程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因此该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等铁粉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液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减小直至为0,不符合题意;

C、铁与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都不断减小,由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所以与硝酸银反应阶段溶液质量减小的速度比与硝酸铜反应时要更大些;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D、在未加入铁粉时,混合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而不是三种溶质,符合题意。故选D。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则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能把活动性弱的非金属单质从

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Br 2+2KI=2KBr+I 2,说明Br 2的活动性比I 2强;

Cl 2+2NaBr=2NaCl+Br 2,说明Cl 2的活动性比Br 2强;即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是I 2、Br 2、Cl 2。故选A 。

【点睛】

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类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将X 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说明活动性X >H ; 将Y 加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H >Y ; 将Y 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说明活动性Y >Ag ; 将Z 、Y 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活动性Ag >Z ,故金属活动性为:X >Y >Z ; 故选A 。

【点睛】

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片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一定条件2N 2+6H 2O

【详解】

A .物质C 是水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分子,故错误;

C .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则D 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 2,正确;

D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氧元素元素化合价改变,故错误。故本题选C 。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X 、Y 、Z 三种金属,把足量X 放入Y(NO 3)2和Z(NO 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 、Z ,说明X 的活动性大于Z 小于Y 。故选A 。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可能含有锌。

【详解】

A、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硫酸铜反应完全,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所以滤液颜色一定不会显蓝色,故A不正确;

B、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加入的锌可能置换出一部分铁,则滤液中可能存在Fe2+,故B正确;

C、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滤液中一定含有Zn2+,故C正确;

D、锌先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多余的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铁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B

解析:B

【解析】

设硫酸根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则2 3.6g

=

96x

,x=172.8g

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故选B。

点睛:已知Mg→Mg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0.C

解析:C

【解析】

A、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故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 正确;

B、金属R能够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金属R比铜活泼,故B正确;

C、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可能生成AlCl2,故R不可能是铝,故错误;

D、反应前R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R以化合态存在,化合价不为0,故化合价一定改变了,故正确。故选C。

21.B

解析:B

【解析】

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A说法不正确;

B、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置换反应,C说法不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选B.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①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金属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①错;

②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淀,故②错;

③由于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银强,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质,故③对;

④由于溶液是浅绿色溶液,可以推断有硝酸亚铁,铝的比铁活泼,所以铝应该先反应完了,所以一定有硝酸铝。所以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铝,可能有硝酸银。,故④错;

即题中所给的说法正确的只有③,即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3.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能与硝酸铜、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即

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当银离子被全部置换出来,若有锌存在,才能继续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A、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为Zn(NO3)2、AgNO3,错误;B、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C、若溶液中的硝酸银恰好被完全置换,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D、若锌是足量的,能与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正确。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4.A

解析:A

【解析】

氧化铜与铁粉都是呈黑色,所以①正确。该题中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和水;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浅绿色);可能还会发生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错误。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硫酸铜和硫酸,滤液则为硫酸亚铁的溶液。则铜一定被铁完全置换。所以③正确,④⑤不正确。

点评: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详解】

A、过量的铁粉会和盐酸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

B、过量的铁粉会将氯化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再有氯化铜,故B不正确;

C、滤出的固体不仅会有反应生成的铜,也会有过量的铁,不可能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

D、盐酸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铜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但该混合液中不确定盐酸和氯化铜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2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X+H2SO4=XSO4+H2↑可知金属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再根据Z+X(NO3)2=Z(NO3)2+X,可知金属Z能置换金属X,Z的活动性在X前,又因为Y+Z(NO3)2═Y(NO3)2+Z,所以Y能置换

Z,Y的活泼性在Z之前,故可得出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 >X>H,故选D。

2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氢的前边,Zn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故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铜的后边,Ag不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故B 错误;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C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

2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锌能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锌比铜活泼,Ag不能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铜比银活泼,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B、铜、银不能和硫酸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铜和金属银的活动性;

C、铜、银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铜和银的活动性;

D、银和硫酸锌、硫酸铜都不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锌和金属铜的活动性;

故选A。

3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 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Z。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