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上的疗效对比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上的疗效对比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上的疗效对比乙肝肝硬化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病,常表现为肝脏进行性纤维化和肝功能损害。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两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减缓肝硬化的进展。

本文将比较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方面的疗效。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直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从而减少病毒复制和感染。

恩替卡韦已经被证明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延缓或逆转肝硬化的进展。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对于未经过乙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群的肝硬化逆转率为46.5%,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21.0%。

同时,恩替卡韦治疗还能够减少肝硬化患者的疾病相关住院次数和死亡率。

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同样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替诺福韦已被广泛应用于乙肝肝炎的治疗中,其治疗效果被广泛认可。

然而,相对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在逆转肝硬化方面的疗效还没有得到完全证实。

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比了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治疗肝硬化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恩替卡韦在逆转肝硬化方面的疗效优于替诺福韦。

其中,恩替卡韦治疗组的肝硬化逆转率为44.3%,而替诺福韦治疗组的肝硬化逆转率为32.4%,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恩替卡韦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肝硬化相关事件方面也胜过替诺福韦。

总的来说,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都是有效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能够显著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和改善肝功能。

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恩替卡韦在逆转肝硬化方面的疗效要略好于替诺福韦。

需要强调的是,针对个体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和患者个体化特点来确定,在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费用、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遗传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

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

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简介恩替卡韦片是一种口服药片,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

本文介绍了恩替卡韦片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

功能恩替卡韦片具有以下功能:1.抗病毒:恩替卡韦可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包括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2.免疫调节:恩替卡韦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3.抗炎:恩替卡韦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

主治恩替卡韦片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流感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等。

它可以减轻症状严重度和缩短病程,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2.单纯疱疹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嘴唇疱疹等症状。

它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疱疹症状,并减少病毒的传播。

3.乙肝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乙肝。

它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炎症状。

4.呼吸道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打喷嚏等。

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的传播,缓解呼吸道感染症状。

5.其他病毒感染治疗:恩替卡韦片还可用于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疗,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庚型流感病毒感染等。

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预防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

用法与注意事项•恩替卡韦片一般口服,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和用药频率服用。

•恩替卡韦片最好与饭后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在使用恩替卡韦片期间,避免饮酒和饮用葡萄汁,以避免药物与酒精或葡萄汁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如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请停止使用恩替卡韦片,并及时就医。

•在使用恩替卡韦片期间,定期进行肝功监测,以评估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结论恩替卡韦片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

《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有肝郁脾虚等症状。

四逆苓术汤和恩替卡韦片是当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两种药物,前者为中药方剂,后者为西药抗病毒药物。

本文旨在探讨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的为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且伴有肝郁脾虚证的患者。

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TBIL等)、病毒学指标(HBV DNA载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三、结果1. 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ALT、AST、TBIL等指标下降幅度较大,且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较短。

2. 病毒学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HBV DNA载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抗病毒效果更佳。

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较轻。

4.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肝郁脾虚证候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如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四、讨论四逆苓术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肝郁脾虚的症状。

恩替卡韦片作为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HBV 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

二者联合使用,既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够提高抗病毒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在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五、结论四逆苓术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二者联合使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病毒载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5.
恩 替 卡 韦分散 片治 疗慢 性 乙型肝 炎 的临床疗 效 观 察
李春娇 , 夏 丽珍 , 张金 付 ( 福 建 省三 明市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三 明 3 6 5 0 0 1 )
摘要 : 目的 对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 法 采取双盲、 随机、 双模拟以及阳性药物恩替卡韦片
明 显优 于 对 照组 ; 治 疗 组 未 发 现 明 显不 良反 应 , 提 示 心脑 健 胶
的作用 明显 , 同时能增加耳蜗小 动脉血流量 , 从 而改 善前庭 器
官循环 。但这些药往往副作用较大 。 祖 国医学认为 , 眩晕 是 由于风 阳上扰或 痰瘀 内阻等导 致 脑窍养脑髓不充 , 属本虚标实 之证 。气 血不足为本病之本 , 痰
转, 以致摔仆倒 地 , 有时 眼 冒黑 蒙 , 视 物不 清。辨证 为气 血两 虚, 清 阳不展。治疗 以补气养 血 , 益髓健脑 。 心脑健胶囊 系由茶 叶提取物 制成 , 具有清利头 目、 醒神健
[ 1 ] 孙芸, 滕长青 . 2 6 6例老年眩晕症病因分 析( J ] . 青海医学 院学 报 ,
截 止 目前 为 止 , 我国共有 3 0 0 0万 乙 肝 患 者 … 。恩 替 卡 韦 分 散
2 0 0 1 , 2 2 ( 2 ) : 3 0  ̄2 .
[ 2 ] 关秀萍 .国人眩晕症的病 因及治 疗综合分析 [ J ] .中 国实用 内科
杂志 , 2 0 0 5, 2 5 ( 8 ) : 7 5 5 .
[ 3 ] 王乐平 , 陈金美 . 眩晕症临床表现多样化 的诊断分析( J ] . 中国实
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学
的细胞损 害, 具有缓解血管痉挛 , 对血管收缩物 质引起 的持续 性血 管痉挛有持久 的抑 制作用 , 尤其 对基底 动脉和颈 内动脉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抗乙肝病毒效果分析乙肝病毒(HIV)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多发的疾病,病发人群比较广泛。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乙肝病毒的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

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药物,属于嘌吟核苷类似物,经体内外相关试验和研究证明,恩替卡韦新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对病毒变异的耐药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标签: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效果;药理作用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口服抗乙肝病毒类药物,可选择性抵抗HBV,是环戊基鸟嘌吟核苷类似物,可选择性抑制乙肝病毒,适合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包括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者肝脏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病变等[1]。

下面简述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并分析其抗乙肝病毒疗效。

1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HBV-D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是恩替卡韦的作用靶点,可实现对其的有效抑制,并可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复制HBV-DNA负链,能够抑制正链合成,对HBV-DNA的延伸和装配可有效阻断。

给予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吸收后可进入患者肝细胞,经过磷酸化作用,形成三磷酸恩替卡韦(ETV-TP)。

三磷酸恩替卡韦是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在肝细胞内抑制HBV-DNA聚合酶的活性形式,具有较长的衰期时间,作用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半衰期为14~15h。

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达峰浓度时间为0.63~1h。

给予患者5mg口服恩替卡韦,其最大峰浓度可达到4.3~6.7ng/ml,主要以原型通过肾小管的主动分泌而排出体外。

如患者具有肾功能不全症状,会对药物的清除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如给予患者0.5mg/d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效果优于拉夫米定,尤其是针对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的慢性乙肝患者。

并且治疗后,不会出现耐药毒株。

如给予患者1.0mg/d口服恩替卡韦,可实现对拉夫米定耐药病毒变异体的有效抑制[2]。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组 。 组均为 3 每 4例 。观 察 组 中 男 2 O例 。 1 女 4例 ; 龄 2 ~7 年 1 0 岁, 均 3 . 平 8 9±5 8岁 ; 程 6个 月 ~ 1 . 病 4年 , 均 7 1±1 8 平 . .
介 素一(L8 和 白介 素 一0 I-0 是 目前 研 究 较 多 的 细 胞 因 8 I 一) 1 (L 1 ) 子 【。恩替卡韦是 新一代 抗 H V 药物 , 鸟嘌 呤核苷 类似 l j B 为

AS 和 H V— A 均 较 治 疗 前 明 显下 降 ( T B DN P<0 0 )且 观 察 组 比 对 照 组 下 降 更 明 显 ( .1 , P< 0 o ) 同时 两 组 患 者 血 浆 TN -、L 8水 平 均 较 .5 ; F a I.
治疗前明显下降,L1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00 I.O P .5或 P .1, <00 )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或上 升更明显( P<00 ) .5 。结 论 恩替 卡韦治
海 峡药学
效 成 分 有 人 参 皂 苷 、 冬 皂 苷 、 冬 黄 酮 及 微 量 的 人 参 多 糖 和 麦 麦
21 0 2年
第2 4卷 第 9期
显优 于 对 照 组 。 无 明 显 不 良 反 应 , 全 有 效 。 由此 可 见 , 且 安 参
麦 冬 多 糖 。 有 益 气 同 脱 、 阴 复 脉 、 阴 生津 之 功 效 。 药 理 具 滋 养 作 用 表 明 : 麦 注 射 液 一 方 面 具 有 促 进 儿 茶 酚 胺 的 释 放 及 抑 参 制 心 肌 细 胞 膜 Na K AT 一 一 P酶 活 性 , 进 Na C 交 换 , 促 一a 使 c 内 流 增 加 , 而 增 强 心 肌 收 缩 力 , 高 心 肌 的 耐 缺 氧 能 a 从 提

恩替卡韦联合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恩替卡韦联合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恩替卡韦联合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恩替卡韦联合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50例作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

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d;治疗组在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外线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

结果:经过治疗干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值得临床普及。

关键词:恩替卡韦;红外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临床中治疗慢乙型肝炎主要使用干扰素ɑ(IFNα)、核苷(酸)类似药物,如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同时配合服用护肝药物。

此次研究主要选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为参照,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临床症状、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腹部B超以及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与常规应用恩替卡韦对照组比较,得出结论。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

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7.5±4.6)岁;病程1.4~16.4 年,平均(4.5±1.8)年。

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8.3±4.9 )岁;病程1.1~17.2年,平均(4.8±2.7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37)0.5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

比较患者HBV DNA转阴、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76%,病灶吸收率为89%,痰菌转阴率为78%,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0%。

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低于治疗前,碱性磷酸酶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恩替卡韦对肺结核病伴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少副反应,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乙肝;肺结核;恩替卡韦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潮热、盗汗、消瘦、咯血或痰中带血。

在全国范围内,活动性结核病大约有450万人,每年新增三百万人,其中以结核病为主要原因的死亡人数高达13万,在所有传染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乏力、纳差等。

目前,全国约有7千万例慢性 HBV感染者,其中CHB患者约有2000万-3000万例。

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两者同时发生,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比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加肝组织的负荷,导致肝功能的损伤。

目前已有文献资料表明,由于肺结核伴有慢性乙型肝炎,多数病人对传统的抗结核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副反应,特别是肝功能的损伤,故在用药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肝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1T11:12:32.0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作者:翟爱荣
[导读] 目的: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乙肝患者中。

翟爱荣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21)
【摘要】:目的: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乙肝患者中。

方法:选取我院98例皮肤性疾病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的治疗方式是服用拉米夫定,实验组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片。

观察分析实验组及参照组患者的血清标志物(GLU、HBV-DNA 、TG、HBsAg、TC、HBeAg、HDL、LDL)及治疗的情况。

结果:通过观察9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实验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示为
35/49(71.4%),整体的治疗情况为45/49(91.8%);参照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20/49(40.8%),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5/49(71.4%).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

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观察各项指数,其中实验组的HBV-DNA数值1.23×106±2.35×106 、HBsAg数值105.3±112.3、HBeAg数值11.23±15.68;参照组的HBV-DNA数值1.65×106±1.75×106、HBsAg数值125.32±126.3、HBeAg数值18.68±12.29。

实验组与参照组HBV-DNA数值、HBeAg数值、HBsAg数值,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各项数据,实验组药物的药效较强,患者服用药物后生化指数明显改善,治疗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恩替卡韦片;乙肝患者治疗;分析治疗情况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88-02
引言:
近几年乙肝疾病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引起此疾病的诱因主要是HBV病毒,临床的主要特征是难受恶心、疲惫乏力等,病情相对复杂,治疗若不及时会引起疾病加重。

临床中也在不断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临床中采用恩替卡韦片药物可以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主要选择选取我院98例患者作为探索分析的对象,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药物的实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8例乙肝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根据98例患者的资料显示,9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56例,年龄阶段为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56岁。

实验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阶段在19-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2岁;参照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阶段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49.6岁。

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晓我院在研究说明恩替卡韦片的价值后非常愿意加入此次科研活动。

1.2方法
实验组与参照组所采用的药物不同,治疗的过程中药量及次数不同,不同组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

1)用药情况说明,实验组所选用的药物是中美上海施贵宝生产的恩替卡韦片药物,国药准字为H20052237,药物的规格为一片药物含量0.5毫克,每盒7片。

A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一次服用一片即可,药物应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服用,切勿在未饮食的情况下服药。

药物的规格为一粒含药量0.1克数,一盒14粒,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一次服用一粒即可,药物为白色,药物的储存应低于30℃。

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周,在这两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规定服用药物,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私自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减少药物的剂量,服用期间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忌口的食物[1]患者应按照要求履行。

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

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服用其他治疗疾病的药物,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研究情况不准[2],无法正常获取数据、分析治疗的情况。

对于在服药的过程中出现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服药。

1.3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疾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情况分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是指患者的各项指数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

治疗效果一般主要是指患者的疾病未彻底治疗,需要继续治疗。

治疗效果较差主要是指在服用药物后并没有治疗疾病,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造成患者的痛苦度增加。

并且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数(GLU、HBV-DNA 、TG、HBsAg、TC、HBeAg、HDL、LDL)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数据记录的方式记录在不同治疗情况下患者的例数,利用COX软件将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应的数据,P<0.05,有明显的差异。

2.结果
通过对98例患者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情况,实验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有35/49(71.4%),治疗效果一般有10/49(20.4%),治疗效果较差有4/49(8.2%),整体的治疗情况为45/49(91.8%)。

参照组患者有49例,治疗效果显著有20/49(40.8%),治疗效果一般有
15/49(30.6%),治疗效果较差有14/49(28.6%),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5/49(71.4%)。

其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通过观察实验组49例患者的情况,GLU数值为5.45±2.03、HBV-DNA数值为1.23×106±2.35×106、TG数值为1.83±1.32,HBsAg数值为105.3±112.3、TC数值4.42±1.25、HBeAg数值为11.23±15.68,HDL数值为1.21±0.25,LDL数值尾盘2.35±0.83。

参照组患者的情况为GLU数值为5.38±1.98,HBV-DNA数值为1.65×106±1.75×106、TG数值为1.80±1.26,HBsAg数值为125.32±126.3、TC数值为4.37±1.17、HBeAg数值为18.68±12.29,HDL数值为1.32±0.55,LDL数值为2.42±0.91。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HBV-DNA数值、HBeAg数值、HBsAg数值,其
中每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实验组患者整体的治疗情况为45/49(91.8%),参照组患者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5/49(71.4%)。

说明采用实验组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服用药物后,病情可以被控制,降低患者的痛苦度。

实验组患者指数HBV-DNA数值为1.23×106±2.35×106、HBsAg数值为105.3±112.3、HBeAg数值为11.23±15.68。

参照组患者的指数HBV-DNA数值为1.65×106±1.75×106、HBsAg数值为125.32±126.3、HBeAg数值为18.68±12.29。

说明实验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生化指数有所改变,药物的药效发挥作用,治疗情况更优。

恩替卡韦片药物的抗病毒性强,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药物在1个小时以内可以发挥其药效[4],药效的持续时间长,可以全天对患者进行治疗。

药物所具有的副作用小,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影响患者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当患者病毒存在扩散的情况,若不及时控制,易引起其他疾病出现,应用此药物药效可以直达病灶,控制病情,使患者对药物的认可度高。

参考文献:
[1] . 刘光霞.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4).
[2].王治新, 张利.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14):3038-3039.
[3].刘秋红.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32):31-31.
[4].郝霞.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2):77-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