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音乐教案标题:花城出版社五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音乐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节奏等。
2. 学习掌握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如击打乐器、拍节奏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表现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认识并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5.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音乐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 音乐演奏技巧的掌握。
3.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4. 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片段。
四、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5分钟)- 向学生介绍音乐课的主题和目标。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音乐基本概念(15分钟)- 向学生讲解音乐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节奏等,并进行示范演奏。
-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演奏,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15分钟)- 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 向学生示范如何正确使用乐器,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音乐欣赏与分析(15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分析其曲式和情感表达。
- 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音乐对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5. 音乐表达与创作(20分钟)-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提供一些音乐素材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 学生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音乐概念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 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学到的知识对他们的意义。
五、教学延伸:1. 布置音乐作业,要求学生练习乐器演奏或进行音乐创作。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学科教案教材版本:花城版年级:五年级下册时间: 2007 — 2008 学年第2学期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二、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教学目标:一、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二、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三、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五、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我所带的二个班学生,经过了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周次教学内容1(2、9—2、13)第一单元:1、歌曲:《拉起手》2、歌曲:《来吧!来踢球》2(2、16—2、20)第二单元:1、歌曲:《歌声与微笑》2、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3(2、23—2、27)3、欣赏:《街头少年等》第三单元:1、歌曲《桔梗谣》4 (3、2—3、6)2、歌舞:《青春舞曲》3、欣赏:《新疆之春》5(3、9—3、13)4、歌曲:《北京的金山上》5、欣赏、《弦子舞曲》《彝族舞曲》6(3、16—3、20)6、欣赏:《渔舟唱晚》第四单元1、欣赏:《彼得与狼》7(3、23—3、27)2、歌曲:《保尔的母鸡》第五单元1、歌曲:《剪羊毛》8(3、30—4、3)2、歌曲:《WALTZING MATILDA》3歌曲:《maori欢迎你》9(4、6—4、10)第六单元:1、歌曲《明日》2、歌曲:《花非花》10(4、13—4、17)3、欣赏:《长歌行》第七单元1、介绍莫扎特11(4、20—4、24)五一放假2、歌曲:《摇篮曲》12(4、27—5、01)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3、欣赏《A 大调钢琴奏鸣曲》13(5、4—5、8)第八单元1、歌曲《游击军》2、欣赏《黄河船夫曲》14(5、11—5、15)3、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补充:笛子教学1、《青花瓷》15(5、18—5、22)2、歌曲《寻找》及吹奏技巧16(5、25—5、29)3、、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及吹奏技巧17(6、01—6、5)4、歌曲《萤火虫》及吹奏技巧18(6、8—6、12)复习19(6、15—6、19)考试20(6、22—6、26)期末工作第一单元:《世界需要拉起手》第一课时课题:《拉起手》课时:第1课时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歌曲红星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星歌》是一首充满革命热情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简洁有力的歌词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面,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歌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题鲜明,节奏强烈,展现出红军的英勇和坚韧;第二部分旋律抒情,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深情祝福;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情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红星歌》,感受红军长征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和难唱的旋律。
2.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3.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红星歌》的乐谱和歌词。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安排课堂上的合唱练习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星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下册(广州花城版)全册教案

教案课程:拉起手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2.“声音的模拟与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氛。
3.“练练你的听辨力”,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教学过程(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1、听、议:听教师或录音机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2、听唱学歌曲:歌曲《拉起手》其重难点在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可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这个节奏型。
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
重难点在衬词3、律动、表演: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二)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欣赏图片: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分组表演,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3、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三)听辨练习1、听辨节拍,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2、听辨节奏型: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3、听辨旋律线: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儿童歌曲蓝精灵》音乐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儿童歌曲蓝精灵》音乐教案一. 教材分析《儿童歌曲蓝精灵》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以蓝精灵为主角,描述了他们在森林中快乐生活的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蓝精灵在森林中玩耍的情景,第二部分则表现了他们与坏蛋格格巫的对抗。
整首歌曲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喜欢唱歌,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更是充满兴趣。
在学习这首歌时,学生可以通过歌词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合唱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领悟到团结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合唱部分的配合。
3.理解歌曲中的寓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儿童歌曲蓝精灵》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歌词和旋律的乐谱。
3.准备合唱所需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儿童歌曲蓝精灵》的魅力。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角色和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歌词和旋律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指挥,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轮流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再次感受合唱的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5.拓展(5分钟)讨论歌曲中的寓意,让学生懂得团结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合作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感悟其中的道理。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团结合作和勇敢面对困难的主题。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教案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二部合唱《阿里山的姑娘》。
2.了解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
3.学习歌曲演唱技巧,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1.二部合唱歌曲的演唱。
2.歌曲的节奏、音调和感情表达。
教学难点1.二部合唱歌曲的重点掌握。
2.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的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调制。
2.多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1.讲解调制的概念和作用。
2.听取已经准备好的两组音乐作品,感受调制的变化和多声部合唱的试图。
3.对比不同调的音色特点,体会音乐情感。
4.听取经典的合唱作品,了解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和音效效果。
5.多群体分组,排练并展示一首《晴天》的多声部合唱。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阿里山的姑娘。
2.歌曲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1.听取《阿里山的姑娘》的原版唱片,了解歌曲的情感和旋律特点。
2.温习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3.总结歌曲演唱的技巧和方法。
4.多群体分组,排练并展示一首《阿里山的姑娘》的二部合唱。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爵士鼓伴奏技巧。
2.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1.了解爵士鼓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多群体分组,学习爵士鼓的基本鼓点。
3.听取摇滚乐、爵士乐、电子音乐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4.探究民族音乐的意义和突出特点。
5.多群体分组,创作、排练并展示一首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合唱作品。
教学总结通过三节音乐课的教学,学生们在掌握二部合唱《阿里山的姑娘》的基础上,了解了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歌曲演唱的技巧,以及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拓展了音乐知识和文化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形象。
2、学会看图谱,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3、感受音乐的同时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出动作。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狮王进行曲》2、图谱活动过程:1、谈话进入主题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你们听他来了!2、请幼儿完整性的欣赏一遍《狮王进行曲》提问: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幼:有狮子在叫。
)3、教师用故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4、分段欣赏,请幼儿说说每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欣赏图谱的同时用动作表现出音乐。
①第一段:喇叭吹响②第二段:狮王进场③第三段:狮王高兴的吼叫④第四段:狮王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庆祝(提示幼儿有哪些动物出现)⑤第五段:狮王大吼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5、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3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2. 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意识。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并能够用乐器演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
2.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把握。
2.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让学生聆听、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2. 乐理知识:讲解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 实践环节1. 演唱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2. 演奏乐器:指导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演唱歌曲:让学生回家后演唱所学歌曲,加强记忆。
2. 练习乐理知识:让学生练习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
3. 欣赏音乐: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演唱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月日(星期 ) 总第 1 课时课题有这么一位好朋友课型唱歌课知识目标: 学会唱歌曲《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教学能力目标: 在演唱中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目标情感目标: 体会新一代少年活泼欢快的生动形象。
教学学会唱歌曲《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重点教学在演唱中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国作用。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唱歌教1、谈话导入新课。
学会唱本学。
揭示课题。
课的歌曲。
2、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奏旋律。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词。
4、学唱歌词。
学生跟老师唱歌词。
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四、小结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2 课时课题有这么一位好朋友课型复习课知识目标: 进一步学会唱《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教学能力目标: 在演唱中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目标情感目标: 体会新一代少年活泼欢快的生动形象。
教学进一步学会唱《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重点教学在演唱中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复习歌1、谈话导入课题。
曲《有这么2、教师在电子琴上让学生能一位好朋弹奏旋律。
熟练地演友》。
3、复习歌曲《有这唱歌曲《有么一位好朋友》的这么一位歌词。
指名独唱。
全班评好朋友》。
议。
分小组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男、女对抗。
全班齐唱。
四、小结。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3 课时课题让世界充满爱课型聆听课知识目标: 学会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注意听乐曲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学会聆中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重点教学学会聆中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
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欣赏教1、谈话导入新学。
课,揭示课培养学生题。
的聆听能 2、教师放录音,力。
带领学生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3、指导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
四、小结。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4 课时课题凤阳花鼓课型唱歌课知识目标: 学会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齐唱及一领众合的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教学学会唱歌曲《凤阳花鼓》。
重点教学培养学生齐唱及一领众合的能力。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唱歌教1、谈话导入新课。
学会唱本学。
揭示课题。
课的歌曲。
2、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奏旋律。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词。
4、学唱歌词。
学生跟老师唱歌词。
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四、小结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凤阳花鼓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5 课时课题凤阳花鼓课型复习课知识目标: 进一步学会唱《凤阳花鼓》。
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齐唱及一领众合的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教学进一步学会唱《凤阳花鼓》。
重点教学培养学生齐唱及一领众合的能力。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复习歌1、谈话导入课题。
曲《凤阳花2、教师在电子琴上让学生能鼓》。
弹奏旋律。
熟练地演 3、复习歌曲《凤阳唱歌曲《凤花鼓》的歌词。
阳花鼓》。
指名独唱。
全班评议。
分小组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男、女对抗。
四、小结。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全班齐唱。
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凤阳花鼓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6 课时课题渔歌课型聆听课知识目标: 学会聆听歌曲《渔歌》。
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体会作曲家如何用音乐描绘自然景象的。
教学学会聆中歌曲《渔歌》。
重点教学体会作曲家如何用音乐描绘自然景象的。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
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欣赏教4、谈话导入新学。
课,揭示课培养学生题。
的聆听能 5、教师放录音,力。
带领学生聆听《渔歌》。
6、指导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四、小结。
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渔歌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7 课时课题小白船课型唱歌课知识目标: 学会唱歌曲《小白船》。
教学能力目标: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目标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学会唱歌曲《小白船》。
重点教学初步认识什么是劳动号子。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唱歌教1、谈话导入新课。
学会唱本学。
揭示课题。
课的歌曲。
2、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奏旋律。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词。
4、学唱歌词。
学生跟老师唱歌词。
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四、小结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小白船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8 课时课题小白船课型复习课知识目标: 进一步学会唱《小白船》。
教学能力目标: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目标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进一步学会唱《小白船》。
重点教学向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教育。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复习歌1、谈话导入课题。
曲《小白2、教师在电子琴上让学生能船》。
弹奏旋律。
熟练地演 3、复习歌曲《小白唱歌曲《小船》的歌词。
白船》。
指名独唱。
全班评议。
分小组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男、女对抗。
四、小结。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全班齐唱。
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小白船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9 课时课题梦幻曲课型聆听课知识目标: 学会聆听歌曲《梦幻曲》。
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目标情感目标: 随音乐做与之内容相符合的动作。
教学学会聆中歌曲《梦幻曲》。
重点教学学会聆中歌曲《梦幻曲》。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
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
2、基本节奏练习。
习。
的喉咙。
(1)2/40X XX|X X.X||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培养学生X( X|X.X X|| 哼唱旋律。
的节奏感。
三、欣赏教7、谈话导入新学。
课,揭示课培养学生题。
的聆听能 8、教师放录音,力。
带领学生聆听《梦幻曲》。
9、指导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出学生在本节课四、小结。
学习上的优点。
板书设计:梦幻曲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月日(星期 ) 总第 10 课时课题侗家儿童多快乐课型唱歌课知识目标: 学会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
教学能力目标: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广西壮族音乐的理解。
目标情感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学会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
重点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广西壮族音乐的理解。
难点教学教学录音机、电子琴练习法听唱法用具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全体学生和老师互缓和课堂学。
奏旋律。
相问好。
气氛。
二、常规训1、基本发声练习。
学生跟着老师练打开学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