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
浅析影响任楼井田7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

2 7煤 层 赋 存 特 征
7煤 层 为一 中厚 ~厚煤 层 , 煤厚 03 ~ . I . 8 21, 6 3 T 平均厚 2 2m,煤厚 变化较 大 。煤 层类 型 为半亮 . 7 型 ,煤层 结构 简 单 至复 杂 ,2线 以北 煤层 结 构 简 4 单, 以南 以西煤 层 结 构 复杂 , 般 有 13层 夹 矸 。 一 ~ 结 构 以鳞 片状 、 粉末 状为 主 。 煤层 直接 顶为 泥岩 及
来 生产 情况 看 , 其瓦斯 涌 出量普遍 较 大 , 重 制约 严
着 矿井 的安 全高 效生 产 , 随生 产 向深部 延 伸 , 且 瓦 斯 问题 越来 越突 出。因此 对影 响 7 层 瓦斯 赋存 煤 的地质 因素 进行 分析 、 总结 , 明矿井 瓦斯 赋 存特 查 征及分 布规 律 ,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较低 。
井下生产过程中所采集的 7 煤组瓦斯分析资料 , 7
煤层瓦斯赋存特征 : 煤层瓦斯风化带为 一 3 ( 46 m, 7煤层 随 开采 深度 的增 加 ,瓦斯 相对 涌 出量 逐 渐
增大 , 百米 梯度为 21 . 由于开采顺序 的不 . m; 2 { ②
同 , 同一 开 采 深 度 下 , 层 先 开 采 , 在 7煤 瓦斯 相 对 涌 出量 最大 ; 由于地质 构 造 的特 殊 控制 作用 , ③ 对 煤层 瓦 斯相对 涌 出量存 在较 大影 响 ,地 质构 造越
8 4
di1.9 9jsn17 - 9 32 1 .50 8 o:036 /i .6 2 9 4 0 1 .2 .s 0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2 1 年第 5期 01
影响裴沟煤矿31采区瓦斯赋存规律的地质因素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D 1 . T 7 2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56 2 1 )3— 00— 2 10 0 0 (0 1 0 0 2 0
பைடு நூலகம்
Ana y i n G e l g c Fa t r fe tn a c u r n e Re ul rt n 3 l sso o o i c o s Af c i g G s O c r e c g a iy i 1
组, 2 共 6层 , 中太 原 组 含煤 8层 , 底部 一 煤普 其 仅
遍 发 育 , 均 0 9 且 大 面 积 可 采 ; 西 组 含 煤 2 平 . 5m, 山 层 , , 为 主 要 开 采 煤 层 , 均 厚 8 4 1, 石 盒 子 二 煤 平 . 1 下 1
组 含煤 1 5组 , 多极不 稳定 , 大 且不 可采 。
wo k n e id,ta l s d t e ma n g oo ia a tr n u n i g mi e g so c re c aiai ey a d q a tttv l i g t h o y r i g p ro i nay e h i e lgc lf co si f e c n n a c u r n e qu lttv l n u n iaie yusn he te r l o o l e a e lg I sprpo e ha ,a ls, ra e h o o ls a a d oh r r h i a tr n u n i gm ie g so cu — f c a b d g sg oo y. twa o s d t t fu t bui ld pt fc a e m n te sa e te ma nf co si f e c n n a c r l r c f31 en e o mi n r a i io i e Thi r vd s te r tc lb ssf rt r fly u fmi i g a d g s p e e to nig a e n Peg u M n . s p o i e h o eia a i o hewo k o a o to n n n a r v n in. Ke ywo ds: a o c r nc e u aiy; e l gc lf co s r g s; c ure er g l rt g oo ia a t r
车集煤矿二_2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因素

岩浆岩侵入、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断层、岩浆岩侵入及分布是影响
车集煤矿二2 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关键词: 瓦斯赋存; 线性回归; 地质构造;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D7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496X( 2012) 04 - 0112 - 04
二2 煤层是车集煤矿主采煤层,随着开采深度 的增加,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呈增大趋势,在 - 550 m 标高以深为瓦斯赋存异常区,瓦斯灾害呈加 重趋势,造成采掘生产接续紧张。为此,通过收集、 整理车集矿近年来勘探,采掘揭露的地质资料及瓦 斯分布情况,分析了车集煤矿瓦斯赋存规律。
1 矿井地质概况
车集煤矿为全隐伏的单斜构造,新生界覆盖厚 度约 200 m,单斜总体走向 NNE,与永城复背斜轴向
车集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南起豫皖边 界,北到第 26 勘探线,西至 F1 - 2 、F8 断层和煤层露 头线,东部至 F2 、F6 断层及各煤层 1 000 m 等高线。 南北走向 14 km,东西倾向宽 3 ~ 5 km,井田面积 57 km2 ,2009 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300 万 t / a,服务 年限为 82. 5 年。历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 低瓦斯矿井,所采二2 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自 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
基金项 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73 计 划 ) 资 助 项 目 ( 2005CB2215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504008)
基本一致,但局部地段在走向和倾向上有一定变化。 井田浅部地层走向 NNE,中深部 10 线以南地层走 向近南北,10 线 ~ 16 线之间转为 NNE 向,16 线 ~ 20 线之间转为北东向,20 线 ~ 26 线之间转为 NNE 向,全井田地层走向大致呈“S”型展布,地层倾向南 东,倾角一般为 7° ~ 20°,总的规律是浅部倾角较陡 ( 20° ~ 30°) ,中深部变缓( 5° ~ 10°) ,而深部又变陡 为( 15° ~ 20°) ,16 ~ 18 线间的 - 600 ~ - 800 m 水平 为一近于平台的形态,地层倾角 < 10°,井田内以近 SN 向、NNE 向和 NE 向的正断层为主,南部及西北 部各发育有一组较为宽缓的褶曲,波状起伏在 14 线 以南的浅部及 18 线的中深部均有显示[1]。因此,断 层加褶曲和波状起伏构成了本井田地质构造的基本 特征。
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4)、断层带的特征:如断层的充填j裂隙发育情况。 此外断层的空间方位对断层的保存、遗散也有影响。 一般走向断裂阻隔了瓦斯沿煤层倾斜方向的遗散。而倾 斜和斜交断层则把煤层切割成互不联系的块段。 2.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岩层在各种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波状弯曲,但仍 然保持它们的连续完整性的地质构造体,称为褶皱构造。 由于褶皱运动,使得褶皱产状发生了较大变化。而煤层是 沉积岩中最软弱的成分之一,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或重力 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甚至产生塑性流变,形成复杂的褶 皱和厚煤包。我国江南部分突出矿井的绝大部分突出都 是在此种地质条件下产生的。同时大量的突出资料表明, 对于褶皱,易突出部位主要在褶皱强烈地带或紧密结合 褶皱部位;不协调褶皱、层问滑动或层间褶皱发育地带; 向斜的轴部附近、背斜的倾伏端、背斜中性面以下部位; 以及牵引褶皱部位等。如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11 51(3) 工作面,曾在小向斜轴部掘进发生强度为40吨,瓦斯量 为51 67rn3的瓦斯突出。又如潘三矿C1 3一l煤层的l 731 (3)工作面下顺槽在一个小褶曲处底板凸起,煤层倾角有 100的变化,转折端煤层变厚且原生结构破坏严重,在掘 进时发生突出,突出煤量87t,瓦斯904m3。 三、煤层围岩特征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 煤层瓦斯膨胀能是突出的主要能源,突出必须有一 定的高压瓦斯。煤层生成的瓦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有不 同程度的遗散、保存和释放,而瓦斯的遗散、保存和释放 与煤层围岩有密切关系。煤层围岩主要指煤层直接顶、老 顶和直接底板等在内的一定厚度范围的层段。围岩对煤 层区域瓦斯赋存的影响,决定于它的隔气、透气性能。 根据对突出煤和非突出煤顶、底板对瓦斯保存、储集 的研究发现:非突出煤围岩顶、底板为较厚的粗砂岩或石 灰岩,粗粒屑岩发育。而突出煤顶、底岩性、岩相在横向上 比较稳定,沉积物粒度通常较细,细碎屑岩泥岩所占比例 较大。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粉砂岩或夹带泥砂岩。一般 来说,当煤层顶板岩性为致密完整的岩石,如页岩、油母 页岩时,煤层中的瓦斯容易保存下来,顶板为多孔隙或脆 性裂隙发育的岩石,如砾岩、砂岩时,瓦斯就容易遗散。 四、结论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 般情况下,瓦斯含量和埋藏深度具有线性关系,随着埋深 的增加而增加;瓦斯的形成和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封闭 型地质构造有利于封存瓦斯,开放型地质构造有利于排 放瓦斯,区域地质构造控制着瓦斯含量的区域性分布;煤 层顶底板岩性较为致密时,有利于瓦斯的赋存,导致该区 域瓦斯含量较高。但是,由于各个矿井地质条件的差异 性,在瓦斯管理工作中,必须结合本井田和本矿具体情 况,做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本矿井瓦斯含 量的影响因素,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煤层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分析

煤层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研究现状及分析王伟安全09-2班摘要:瓦斯是指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由煤变质作用生成的,瓦斯赋存及其分布与成煤后期的改造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煤层开采向纵向深度逐步发展,矿井瓦斯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
掌握瓦斯赋存的规律和瓦斯的涌出规律,预测瓦斯的涌出量是瓦斯治理、矿井通风设计、瓦斯抽采系统设计和矿井及工作面产量确定的重要依据。
本文为了超前防治矿井瓦斯灾害, 通过讨论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 研究了煤层瓦斯赋存和瓦斯涌出规律, 根据研究结果预测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对瓦斯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煤层瓦斯瓦斯赋存瓦斯涌出规律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70%以上,我国煤炭工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恶化,突出表现在开采深度增加、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增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瓦斯灾害日趋严重。
为了科学指导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工作, 达到超前预测瓦斯灾害的目的, 必须掌握矿井开采煤层的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
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1.1瓦斯的生成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
煤是一种腐植型有机质高度富集的可燃有机岩,是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
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成煤要经过一系列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在整个成煤过程中都件随有烃类、二氧化碳、氢和稀有气体的产生。
结合成煤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成气时期。
1.1.1 生物化学作用成气时期这是成煤作用的第一阶段,即泥炭化或腐植化阶段。
这个时期是从成煤原始有机物堆积在沼泽相和三角训相环境中开始的,在温度不超过65℃条件下,成煤原始物质经厌氧微生物的分解生成瓦斯。
这个过程,一般可以用纤维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达:4C6 H10O5 →7CH4↑+8CO2↑+C9H6O+3H2O或2C6 H10O5 →CH4↑+2CO2↑+C9H6O+5H2O 在这个阶段,成煤物质生成的泥炭层埋深浅,上覆盖层的胶结固化不好,生成的瓦斯通过渗透和扩散容易排放到古大气中去。
影响裴沟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地质因素分析

An l ss o o o i c o s Afe t i o i e a y i n Ge l g c Fa t r f c i Pe g u M n ng
Co lS s e ha e O c u r n e Re u a iy a e m M t n c r e c g l rt
埋藏深度是影响裴沟矿瓦斯赋存 的主要地质 因素 , 而为采掘部署 和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从 关键词 : 瓦斯; 赋存规律 ; 地质 因素; 瓦斯地 质
中图 分 类 号 :D 1 . T 7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2 9 (0 0 0 —0 5 0 10 — 7 8 2 1 )3 0 0 — 3
总 第 15期 2
d i1 . 9 9 j i n 1 0 o:0 3 6 / . s .0 5—2 9 . 0 0 0 .0 s 7 82 1 .30 2
影 响裴 沟矿煤层 瓦斯 赋存 规 律 的地质 因素分 析
王 恩 营 , 沁 元 任
( 河南理 工大学 资源环境 学院 , 河南 焦作 摘 4 40 ) 5 0 3
要: 以地质勘探期间实测瓦斯含量 、 钻孔揭 煤资料 为基础 , 使用 瓦斯地质 因素分析 和线性 回归的分 析
方法 , 分析控制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 , 详细分析 了裴沟矿煤层瓦斯赋存 与地质构造 、 煤层厚度 、 煤层 围 岩、 煤体结构 、 煤层埋藏深度等地质 因素之 间的关 系, 得出了断层、 煤层顶板 4 范围内的含砂率 、 0m 煤层 的
瓦斯是各种地质 因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 其赋存 多为极 不稳定 , 不可 采 。 且 和分布受 地 质条 件 的影 响 和制 。对 该 区 瓦斯 2 瓦斯赋存 的影 响因素 的赋存 、 分布规 律进 行研究 , 清影 响瓦 斯赋 存 的地 摸 质 因素及 其 内在 联 系 , 防治 煤 与 瓦 斯 突 出工 作 的 是 瓦斯 的生 成 、 移 、 存 和 富集 , 地质 条 件 的 运 赋 受 必 要前提 和基本 依据 。 控 制 。对于不 同区域 、 同煤 田或 块段 , 响 瓦斯 赋 不 影 存 的地 质条件 存 在 着 差异 , 主导 作 用 的 因素 也有 起 1 研 究 区概 况 区别 J 。通 过研 究 可知 , 响本 区瓦 斯 含 量 和a elo c rc r, 0m sn ot ta dbr l et a —bd, ip v e ert a n en m t n cuec ego g a su t e 4 adcn n t a u ad pho cl e T s r i sh ei h o r il t u e re n i fo h o d to c l
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斯 豹 每 在是 瓦 突 瓦斯 涌出量息趋势较 , 出较产重。 突 出的 畿 量来 源 和 基 二、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 ) 、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新嘘存的影响 础 鲁铎 它既参 与了 爆体 的破越 , 又是 抛 爆层 白 埋藏深度越浑 .煤层 中的瓦斯 向地表运移 的 勺 散失就越 困难。 时 , 深度的增t 也使 l 层 燥 出煤缸 的主要动 力。 距离 就越长 , 煤 层 瓦新 含 量 是 瓦 在压力豹作 月下降低 了遘气性 , 有利于保存瓦斯。在i 代 丘 斯 突 出 的亘 接 控 制 开 妥深 度范 屡内 ,煤层的 瓦斯 含量随 度的增加 而呈线 园 素 只有 达 一定 一 增加。如统 计分 析谁南矿 区潘 一矿 的瓦 含量数 据显 兰 的 夏斯含量 , 煤忌 才 示 . 该矿 中部单元瓦新含量与埋深有如下关系 :
维普资讯
q a f n fn u na ga
付永乾 支 光辉 刘文杰
燥 与 瓦 斯 突 出 口形威 的谋层 , 厚度较大 , 单分 布范围较小 , 壁后潮坪、 障
是 由瓦新 、 地应 力和 湾环境成煤厚度较 小, 多呈窄带状分布。不同豹沉 且 煤 豹 确理 力学 性 质 积环境影 响了瓦斯 的生成量和 区域分布。煤层越厚 . 瓦斯 突 等 多 因素 共 同 作 用 生成的物质基础越充沛 , 出可能性越大。 如平顶山十 的结果 , 瓦斯是控 制 矿戊 组焊形成与内陆盆地 的河 流相沉积环境 甲,而山间 河漫相 、 扇三 角洲棺 深水 相纽 台, 煤 与 瓦斯 突 出 酌 三 河 流相一河流相 、 要 素 之 一 。高 压 夏 有利 于区域瓦新白 赋存 且煤厚相对稳定 , 勺 而 因而该 煤坦
有大量 的岩浆活 动 , 这些 造成 了不利 于瓦斯逸散 的条件 , 一般 走向断裂阻 隔了瓦斯沿煤层倾 斜方 向的遗散 。而倾
新安煤矿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瓦斯是复杂的气体地质 体 ,且生 于煤层 、储存于煤层 。
逸散起 了封 闭作 用 ,这也是 造成岩 浆岩侵入 区域 瓦斯 集聚的深层 原 因。 关键 词 :地质构 造 ;岩 浆岩 ;瓦斯赋存 ;瓦斯涌 出量
中图分 类号 :T 72 2 D 1 .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05 (00 0 .0 8 6 1— 99 2 1 )2(7 4 )
在断裂构造有改造 破坏作用 的岩浆 活动 区域 ,是 易发生煤
和瓦斯突出的危险 区域 。因此 ,研 究岩浆岩 侵入 和其 他地 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 响对 矿井 的安全生产 和安全 管理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l 地质 概况 1 1 区域地质 演化特征 .
煤层瓦 斯赋 存状 态 、瓦 斯含 量大 小 、瓦斯 压 力高 低 ,
由于受地质 因素的影 响,煤 层瓦斯分 布是不 均衡 的,高 瓦
斯 矿 井 中存 在 低 瓦 斯 区 域 ,同 样 ,低 瓦 斯 矿 井 中也 有 瓦 斯
较高的区域 。新安 矿属低 瓦斯矿井 ,但在 局部瓦斯 涌 出量 大 ,在上 隅角处 时常 出现 瓦斯超 限现象。根据瓦斯 赋存构
由于 向斜构造 的存 在 ,使得瓦斯 易于保 存。矿区断 裂构造
整合接触 ,但总体仍 以稳定下沉 为主 ,因此 这一时期 不会
收 稿 日期 :20 09—1 0—1 6
作者简介 :王 晓彬 (9 3一) 18 ,男 ,河南周 口人 ,20 0 6年毕业 于河南理工大学 ,现主要从 事瓦斯地质方面的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64 29 1.170 10 2 . 131 45 2.801 82
通 过 对 煤 层 瓦 斯 参 数 测 定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测 定 区 域 的 各 煤 层 均处于甲烷带。
>«:
质下降幅度大。岩石类型以花岗岩为主。其 成 土 能 力 较 弱 ,风化 后土壤上植物较难生长。一旦局部植被被破坏,坡面在雨水的直接 侵 蚀 冲 刷 下 ,植 被 破 坏 很 容 易 由 点 及 面 ,迅 速 扩 大 ,难 以 恢 复 。
开 采 条 件 好 ,多 沿 煤 层 露 头 土 法 开 采 ,本 矿 采 用 主 平 硐 、副斜井的联
m 合开拓方式,开 采 2 号 、3 号 、6 号 、8 号 、9 号煤层,开采深度820 〜 1 170 m ,残柱式开采,投资少、工期短、收益快。
2 煤层瓦斯参数及矿井瓦斯等级 2.1 煤层瓦斯参数
第42卷 第 23期 •62 • 2 0 1 6 年 8 月
S山HANX西I AR建CHITE筑CTURE
VAoulg..42
No.23
2016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23-0062-02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
李静〃
(1.河南理工大学,河 南 焦 作 454000; 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 西 晋 中 030600)
4 结语
当 前 ,海南省“森林旅游”已成为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动 力 。但由于开发建设中未全面考虑人类工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影 响 ,治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后期地质灾害频发,这对岛内生态环 境 的 维 持 和 保 护 、热 带 森 林 旅 游 的 推 进 是 极 为 不 利 的 。对 尖 峰 岭 国家森林公园的现场调研发现:景区环山公路沿线存在大量的浅 层 滑坡、中小型崩塌、冲 蚀 和 地 面 裂 隙 等 地 质 灾 害 ,多 达 上 百 处 , 严重破坏了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并影响了道路的安全使用 。本文 对 诱 发上述地质灾害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 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频发的台风强降雨对裸 露 山 体 的 常 年 侵 蚀 和 冲 刷 ;此 外 ,园 区 内 特 殊 的 地 形 地 貌 及 地 质 条 件 也 为 地 质 灾 害 的 发 生 孕 育 了 条 件 。通 过 对 上 述 诱 发 因 素 和 园区内自然、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的 详 细 分 析 总 结 ,可对今后岛内森林 公园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1985,5(8) :141-148. [ 6 ] 黄 全 ,李 意德,郑 德 璋 ,等.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植被生
态系列的研究[J ].植 物 生 态 学 与 地 植 物 学 学 报 ,1986,10
(2) :90-104. [ 7 ] 黄 成 敏 ,奏子同.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山地土壤发生特性[J].
参考文献:
[1] 赵龙辉.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 究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9(2):7-11.
[ 2 ] 赵 静 ,李广济.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崩滑流地质灾害成 因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3) :60-64.
[ 3 ] 菊春燕,贾永刚,潘 玉 英 ,等.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景区地质
J 突害危险性评估----以 青岛崎山为例[ ]. 自然突害学报,
2013,22(6) :85-95. [ 4 ] 罗 文 ,宋希强,许 涵 .海 南 尖 峰 岭 自 然 保 护 区 蕨 类 植 物
区系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28(3 ) :294-302. [ 5 ] 王鼎祥.西行台风和海南岛的台风灾害[J].热带地理,
10 km,东 西 宽 约 13 km,井 田 面 积 104.497 4 km2,现生产能力为 5.0 Mt/年 。
为 了 准 确 掌 握 矿 井 煤 层 瓦 斯 基 本 参 数 ,为 保 证 安 全 生 产 提 供 技 术 依 据 ,2010年 集 团 公 司 委 托 重 庆 煤 科 院 测 定 了 官 地 矿 2 号 、
摘 要 : 结合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官地矿的地质条件与瓦斯赋存情况,从地质构造、围岩性质、埋 藏 深 度 等 方 面 ,分析了影响煤
层 瓦 斯 赋 存 的 地 质 因 素 ,指 出 煤 层 的 地 质 条 件 决 定 了 瓦 斯 的 赋 存 含 量 及 运 移 规 律 。
关键词:煤层瓦斯,地 质条件,矿井
3 11 6 12 8 15 9 20
0.52 0.35 0.52 0.53
3.22-6.94 93.42 2.88 -3.52 81.65 3.63 -4.25 87.51 2.79 -3.27 82.79
6.54 18.31 12.44 17.17
0.04 0.04 0.05 0.04
0.007 433 0.011 432 0.010 112 0.023 725
山地学报,2000,18(3) :193-200.
Analysis on geological disasters status and incentives of the tropical forest park^
3 号 、6 号 、8 号 、9 号煤层的瓦斯参数。测得瓦斯 参 数 见 表 1。
表 1 各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结果
?
瓦斯 放散 初速度
坚固 性系数
煤层原始 瓦斯含量
m3/ t
瓦斯成分/ %
ch4
Hale Waihona Puke n2C0 2 及其他
瓦斯流量 衰减系数
d -1
透气性系数 m2/ ( MPa2 •d )
官 地 井 田 东 部 以 及 东 南 部 的 煤 层 埋 藏 都 比 较 浅 ,交 通 方 便 , 2 21 0.25 3 . 9 2 - 5 . 7 1 92.78 7.19 0.03 0.017 108 0 . 615 27
中图分类号:TD712.2
文献标识码:A
1 矿井概况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官地矿位于距太原市西南方17. 5 km
处 ,汾 河 西 岸 的 吕 梁 山 脚 下 ,地 理 坐 标 为 东 经 112° 15'41〃〜 112。24'26〃,北 纬 3 7 。41'50〃〜37。49'30〃,所 开 采 井 田 南 北 长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