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合集下载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县域开始重视并开发自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够加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本文将以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为话题,进行探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红色纪念碑等。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资源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合理布局各个旅游景点,保护好环境、文物等资源。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重挖掘和展示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来自于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丰富多样的游览线路和活动形式,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体验相结合,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精神的力量。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要提高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影响范围。

还可以加强与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合作,共同推动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游览体验。

可以通过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行旅游强镇和景区服务承诺制度,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和设施设备的改善,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注重挖掘和展示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新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新县也开始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

一、红色旅游资源概况1、革命文物遗迹新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发源地,许多革命文物遗迹可以见证当年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斗争历程。

比如:“左派翻案风”大连被批判会议会址、闫峡村革命旧址、陈氏村革命旧址等等。

2、革命英雄纪念馆新县有许多纪念革命英雄的纪念馆,这些纪念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苦斗争历程,对于传承中国革命的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廖化南纪念馆”、“林仙童烈士纪念馆”。

3、革命遗址公园新县的革命遗址公园是整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展示,包括了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等方面。

这些公园在展示当年中国共产党早期艰苦斗争的同时,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

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意义1、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推动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新县全面的区域发展。

2、传承红色文化开发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让更多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国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如何开发红色旅游资源1、建设主题公园可以在新县建立一系列主题公园,如“建军七十周年主题公园”,“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主题公园”等等,展示当年的照片、书信、革命文物等,开展展览、讲座和游览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新县的红色旅游资源。

2、开发文化产品可以在新县开发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产品,包括文化衫、纪念章、观光杯等等。

这些产品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新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红色旅游的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可以加强对红色旅游设施的投资,促进公路、水电、无线电等交通建设,让更多游客方便的去到新县的红色旅游景点。

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南京市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然而,目前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南京市红色旅游的发展。

一、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1.历史沿革南京市作为革命胜利的标志性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

从南京保卫战到解放战争,这些历史事件为南京市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文化景点资源南京市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中山陵、总统府、雨花台等。

这些景点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标志,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访。

3.旅游服务质量南京市的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在一些旅游景点,游客常常遇到人员不足、导游服务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二、对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1.加强宣传推广南京市应加大对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南京的红色旅游魅力。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红色旅游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为游客提供相关信息和导览服务。

2.提升景点环境南京市红色旅游景点的环境整治工作亟待加强。

景点的绿化、卫生和公共设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3.加强人才培养南京市应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加强对导游和其他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开发文化衍生产品除了传统的景点游览,南京市还可以通过开发红色旅游文化衍生产品,如红色文化主题演出、手工艺品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5.加强合作与交流南京市可以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并共同开展联合宣传活动,提升南京市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结语针对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本文提出了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景点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开发文化衍生产品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等对策。

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引言百色,这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城市,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红色历史。

在革命岁月里,百色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红色遗迹和感人的革命故事。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百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正逐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力量。

深入研究百色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百色红色旅游资源概述(一)历史背景百色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之一。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百色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二)主要资源百色拥有众多红色遗迹,如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碑等。

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有许多与革命相关的遗址、战场、烈士陵园等,构成了百色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体系。

三、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一)开发成果近年来,百色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

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存在问题然而,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程度较低,展示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

其次,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够充分,各个景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四、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一)加强资源整合对百色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将分散的景点串联成线,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二)创新展示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丰富红色旅游景点的展示方式,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前言红色旅游是指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留下来的纪念性、教育性和文化遗产等资源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宣传党史伟大成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红色旅游资源的概述、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红色旅游资源概述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为主角的历史场所、文物遗迹、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文化遗产资源,包括革命纪念场所、革命遗址、英烈陵园、革命博物馆、纪念碑等各类红色旅游景点和遗迹。

这些资源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史以及对于革命先烈的怀念、纪念和教育意义,并且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势头。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400多个革命纪念场所,其中大约400个成为了公园或旅游区,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量和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全国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存在问题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的单一性。

目前,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红军长征路线等一些著名的革命悲壮场所,而对于较为隐蔽的地下党烈士纪念馆等资源缺乏充分的利用;2.景区建设压缩红色资源。

有些红色旅游景区,在景区建设中将一些原本应用于革命纪念用途的建筑物转化为热闹的商业区域,对红色资源进行了“侵占”;3.服务配套不足。

由于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的认识上相对较低,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配套设施并不完善;4.缺乏明确的管理与规划。

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如何在不错失资源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和影响力,值得重视。

五、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北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研究

河北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研究

河北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研究一、引言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晋冀豫三省的分界线。

作为中国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太行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红军长征路线等。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河北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二、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概况1. 革命旧址太行山地区有着大量的革命旧址,如遵化会战旧址、西柏坡革命旧址、五四运动纪念地等。

这些旧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对于振奋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红军长征路线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穿越太行山,留下了大量的红军长征路线纪念地。

这些纪念地包括红军长征会师地、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红色传统村落等,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

3. 红色文化遗产太行山地区还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如革命文物、红色艺术品等。

这些遗产包括红军宣传画、红色音乐、红色影视作品等,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联合开发对于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进行整合。

不同的景点可以进行联动开发,形成主题路线,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游览内容,提升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2. 文化产业融合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如文艺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 建立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太行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交流平台,可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举办红色文化展览、革命主题活动等,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参与。

1. 景区规划对于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应该进行科学规划,确定景区的主题、特色和定位,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要优化景区的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2. 旅游产品设计根据太行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设计具有红色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红色革命主题游、红色文化体验游等。

传承红色血脉_耕耘龙江沃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策略文献综述

传承红色血脉_耕耘龙江沃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策略文献综述

一、引言红色旅游一般指的是旅游者参观、学习、缅怀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烈士陵园的主题旅游活动。

此类纪念地、纪念馆、烈士陵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所建树的伟大功绩而形成的伟大革命历史、伟大事迹、伟大精神。

在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革命老区开发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的红色基地知名度,助力当地文化繁荣。

学者张玲(2020)认为,红色旅游属于文化类型的旅游,旅游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文化能够增加旅游的附加价值,两者相辅相成。

[1]也就是说,将红色资源通过旅游宣传的形式开发,能够有效地带动当地文化特色旅游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推动优秀红色文化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学者殷启翠(2021)指出,因地制宜挖掘、整合与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既可助力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2]收稿日期:2022-11-1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0231099);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X K C SZ 2021103)作者简介:钱柿朷(2000-),男,江苏苏州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王曦淼(通讯作者)(2000-),女,山西阳泉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李凯宇(2001-),男,河南周口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陈彦颖(2000-),女,四川简阳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张玲(200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范丽君(1968-),女,河南临颍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传承红色血脉耕耘龙江沃土———钱柿朷a ,王曦淼a ,李凯宇a ,陈彦颖b ,张玲a ,范丽君a(哈尔滨师范大学a.管理学院;b.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25)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产品,它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地方形象,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

本文将探讨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根植于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历史遗迹、烈士陵园、红色旧址、革命纪念馆等。

这些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管理。

要进行资源清理和整合,找出具有较高价值和潜力的红色文化资源,并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

要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地方形象。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可以提高县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对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旅游服务业和相关产业。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这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阻断农民外出打工的潮流,促进农民创业和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导读]红色旅游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一定的红色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的过程。

由于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摘要] 红色旅游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一定的红色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的过程。

由于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关键词:地方文献、红色旅游、开发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它是以一定的红色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过程,是文化旅游市场的一个细分。

因此它不仅需要有一流的旅游设施及一流旅游服务作坚强的后盾,而且更需要各地提供自然旅游资料、人文旅游资料以及建设风貌旅游资料。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记载有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是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直接的信息支持。

1.1 红色旅游彰显历史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讲,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

不少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只需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丰富而深遂的文化内蕴,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许多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科学知识来解释,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1.2 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地方文献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自然、地理等的综合记录和反映,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

2.1 地方文献记载了秀丽的自然风光
我国山川秀美,五岳闻名遐迩。

各种秀丽风光在《中国名胜词典》、《天下名山胜概记》、《崂山名胜记》、《黄山记胜》等地方文献中既有全面地概括又有对各个景点的具体介绍。

如《临沂地方志》记载了临沂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风光秀丽的蒙山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

春天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时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日银装素裹。

在苍茫逶迤的沂蒙群山中,还有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称之为“崮”。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沂蒙群崮的神奇崮姿:有的如剑似戟,气势夺人;有的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如孟良崮、抱犊崮等,已成为战争年代传奇故事的载体,透着民间文化的灵气与神韵。

“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

2.2 地方文献记载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
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知识在地方文献中也有很多的撰述。

《临沂地区志》中的沂蒙革命根据地纪略部分,详细记载了驻沂蒙革命根据地内地级以上领导机关设置概况、沂蒙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综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沂蒙战斗的事迹。

2.3 地方文献记载了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游客到某地观赏自然风光、凭吊历史古迹、领略地方风情之余,往往对当地的传奇人物、重要历史人物有极浓厚的兴趣。

在卷帙浩繁、撰述宏富的地方文献里,都可以寻到历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迹和美丽的传说。

如临沂地区志记载的在本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者,就有600余人。

2.4 地方文献记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
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生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打造出了独具区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地方风味产品。

这些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都离不开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区域文化的挖掘。

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研发,再赋予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旅游文化。

这些是旅游者游玩、观光、休息、欣赏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的精神消费享受。

3.1 依托地方文献信息源的作用创建旅游品牌
旅游品牌是旅游地无形的旅游资本,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个地区在其旅游业发展中如果能推出本地区的旅游品牌,构筑完善的旅游品牌体系,它就能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获得较强的旅游竞争力。

各红色旅游地区,应该根据地方的红色文化特色,提升出本地区的品牌形象,这对于提高地区的旅游形象、效益,扩大客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利用馆藏文献开发和规划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就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其目标市场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大众旅游时代具有娱乐性、世俗性、功利性的特征,在开发过程中也应该正确把握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的市场化问题,开发适合大众旅游需求的产品。

红色旅游地区要在把握好本地区的红色文化主题的同时,加大对地方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扩大地区整体的旅游吸引力。

重点开发地方文献中反映当地历代各界人物资料:包括照片、手稿、日记、信函、传记、回忆录以及成名作等;反映当地的形象资料:如图片、照片和历史纪念地、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文字介绍材料等;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文艺资料:如诗歌、戏曲、小说、故事、绘画、雕塑等;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等等。

对以文物、遗址、古建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搜寻古籍、地方志、地方传说,追根溯源,提高景区的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真实性和娱乐性,供旅客参与和观赏。

对于红色景区,要依据老区保存的历经战争沧桑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遗物和资料,发掘革命历史人物故事。

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以小见大,以人说史,让英雄走下圣坛,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

临沂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助一批高品位的自然风光(如天佛山、地下画廊和地下大峡谷、石林等)、历史文化资源(有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
法》竹简,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北寨汉墓等)及滨河百里水城、江北商贸新都等现代化旅游资源,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围绕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特色,开发出了生态游、探险游、民俗游、古色游;精心策划、悉心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使本地区的旅游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3.3 挖掘民间曲艺,充实旅游内容。

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继承主要靠当地人们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尽管地方文献中有相当多地记载,一般较为零乱,不系统。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深入民间,广泛收集获取文献信息,形成特色文化专题文献,成为本地区无形的旅游资源。

总之,红色旅游弘扬的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展示的是老区秀美山川,提升的是革命老区人民的整体形象。

地方文献记载有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资料,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因此,积极开发地方文献的旅游资源,依托地方文献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清英.地方文献的利用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84—86
2 李红浪.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4):1 1 1—1 14
3 陈高潮.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互动.图书馆建设,2004(4):l0l—lO2
4 临沂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沂地区志.中华书局,2001.1 1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12.19
2011级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陈康宁
学号: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