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浅议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增强爱 国主义教育效果 , 给人们 以知识的汲取、 何为红色旅游 呢?国家旅游 局对 “ 红色旅游 ” 质 , 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 。 资源有明确 的界定 : 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后至新 心灵的震撼、 中国成立以前 , 包括红军时期 、 日战争 时期 、 抗 解放
20 -20 0 2 04年 , 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 陵园 年接待游客和青少年等 战争时期等重要 的革命纪念地、 纪念物及其所承载 及新四军军部 旧址 纪念馆 , 0 的革命精神 , 从地域范 围上 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 均在 2 万人次 以上 。来参 观的青少年普遍反 映比 这种旅游活动让他们对先烈们 军长征线。围绕着红色旅游资源展开 的红色旅游产 起单纯的书本学习 , 品与活动都属于红色旅游的范畴。 的革命精神有 了更深 的领悟。
收稿 日期 :0 5— 9—2 20 0 8 修回 日期 :0 6一 1~1 20 O O
作者简 介 : 叶
畅(98 )男 , 17一 , 河南郑州人 , 合肥学院旅游 系助教 。
维普资讯
第4 期
叶 呖: 浅议安徽省 红色旅游 发展 的意 义和存 在 问题
应的 问题也逐渐显露 , 亟待有关部 门去解决。
关键词 : ; 安徽 红色旅游;A风 景 区; 色旅 游资源 4 绿
中图分 类号 :5 2 7 F 9 .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6 2— 2 X(0 6 0 17 9 0 20 )4~0 9 0 0 8— 3
1 安徽 的红色旅游资源
中共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 04年底 印发 22 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安徽省的革命历史文化遗 . 的( o4 2 2o- mo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提 产 革命历 史文化遗产是 中华 民族宝贵的精神财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策略研究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策略研究
梁峰
【期刊名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5(16)5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重点红色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现状及特点,提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并指出当前情况下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若干开发策略,包括加强党史研究、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可持续开发和旅游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
【总页数】4页(P47-49,83)
【作者】梁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策略研究 [J], 刘泽双;顾利平
2.皖西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一体化开发策略 [J], 张磊;张馨木;陈晓华;黎想
3.中国山地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分布与高质量开发 [J], 邓伟;谭琳;杨才;张悦
4.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J], 柴林肖;张佳宝
5.经济转型时期衡阳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J], 郑新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马鞍山红色旅游胜地的发现

安徽马鞍山红色旅游胜地的发现安徽马鞍山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淮河下游的北岸。
作为中国重要的红色经典旅游目的地之一,马鞍山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将介绍马鞍山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丰富的旅游体验,带你一同探索这个迷人的旅游胜地。
【第一段:背景介绍】马鞍山市以其丰富的红色资源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还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活动的重要地区。
这座城市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据点,许多著名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都与马鞍山紧密相连,使其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第二段:红色旅游资源】马鞍山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红色文化街区等。
比如,马鞍山革命烈士陵园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供奉着为中国革命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游客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感受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
另外,马鞍山还有许多纪念馆,如李伯钊纪念馆、谢晋青革命文物陈列馆等。
这些纪念馆向游客展示着革命历史的珍贵文物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形式讲述着马鞍山市的红色故事。
此外,红色文化街区也是马鞍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反映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建筑和雕塑。
沿街步行,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第三段:旅游体验】马鞍山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红色历史和文化。
在红色旅游线路中,游客可以参加主题讲解,听取专业导游的详细解说,深入了解马鞍山市的红色历史和传统文化。
除了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马鞍山市还提供了一系列互动活动,使游客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革命的激情。
比如,游客可以穿上革命军装,在红色文化街区进行红色文化主题化妆照拍摄,留下独特的纪念。
同时,还可以参加模拟红军长征、红军小分队等主题活动,亲自体验革命先辈曾经经历的艰辛与困苦。
【第四段:自然风光】除了红色旅游资源之外,马鞍山市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安徽淮海战役红色旅游线路策划方案

安徽淮海战役红色旅游线路策划方案淮海战役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威武雄壮战争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
作为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该战役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均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引得后人不断回顾与研究。
由于战役规模空前巨大,发展进程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众多战斗血火交织、精彩纷呈,是国共两党长期军事斗争最后决战层面上你死我活的斗智斗勇,因而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史诗感与沧桑巨变的戏剧性。
淮海战役发生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淮海平原地区,原主战场地貌改变不大,尚有一定历史遗存。
国共双方当年参战人员著述甚丰,不少人依然健在,战役的余波和影响至今仍挥之不去。
因而,将这一宝贵资源精心包装打造成高品位的红色旅游产品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安徽省淮北市是淮海战役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该战役三部一场遗址,即: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野战军临涣集指挥部、小李家指挥部、华东野战军蔡凹村指挥部及双堆集歼灭战战场遗址。
我党我军淮海战役前线最高指挥部所在地一直位于安徽,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事实上是在安徽指挥打赢了这场战役。
该地区也是战役第二阶段全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主战场。
当前正值党和国家大力弘扬红色旅游,积极扶持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建设的大好机遇期,决战淮海作为主题形象已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加以培育,安徽淮北地区淮海战役三部一场也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重点建设计划,我们应当乘势而上,从专业角度尽快对这一资源进行高水平的策划和规划,使其早日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安徽地域特色的全国著名红色旅游及军事旅游产品。
突出唯我独有的闪光点淮海战役战场地跨三省,目前已初步建有以徐州为重点的、以纪念塔纪念馆烈士陵园为主要形式的参观设施。
安徽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

安徽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安徽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位于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它以其丰富的红色历史、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的历史背景、景区特色和旅游体验。
一、历史背景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大别山区取得了重要胜利,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形成了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为今天的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景区特色1. 革命历史遗迹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保存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
游客可以参观各个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还可以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当年的战斗经过和英雄事迹。
这些历史遗迹在建筑、雕塑和展品方面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自然风光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坐落在大别山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山峦叠翠、峡谷深邃、瀑布飞流直下,景色如画。
在这里,游客可以徒步登山、探索山谷、欣赏瀑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妙。
3. 红色文化活动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还定期举办各种红色文化活动,包括红色革命主题展览、红色文艺演出等。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文化交流和艺术表达,使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三、旅游体验1. 志愿者导游在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您可以选择由专业的志愿者导游为您讲解景区的历史和特色。
这些导游熟悉景区的每一个角落,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红色历史和文化,深入体验大别山红色景区的魅力。
2. 特色美食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周边有许多特色美食供游客品尝。
您可以尝试当地的农家菜和山野美食,领略庐州大别山区的自然味道。
同时,您还可以购买一些纪念品和特产,以便将庐州大别山的记忆带回家。
3. 休闲活动庐州大别山红色景区提供多种休闲活动,如骑行、野炊、钓鱼等,让游客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大别山区的宁静和美丽。
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竞合关系与整合开发策略

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竞合关系与整合开发策略摘要:结合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从产品的同质性、游客的可进入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分析了其红色旅游景区的竞争因素,并分析了其区域合作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线路、品牌、基础设施和合作机制方面提出了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景区整合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竞合;整合开发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是构建大区域旅游的重要基础,而竞合关系与整合开发已成为区域内各景点(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跳出单方面的竞争或合作研究,从“双赢”或“多赢”的角度去考虑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以空间视角进行的案例式应用研究,如陶伟等[1]以苏南三个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为例,提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苏章全等[2]基于共生理论,从区域旅游功能、产品、大环境、旅游线路和管理部门等方面提出了其竞合模式;孟爱云[3]分析了东北区域旅游的竞合状况及条件,从大旅游品牌和协调机制上提出其竞合发展战略;王雪芳[4]分析了雷州半岛区域旅游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的竞合态势及竞争优势,并提出其参与环北部湾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对策;王庆斌等[5]分析了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并提出大别山区域旅游“横向合作+纵向开发”的竞合措施。
尽管竞合关系已成为区域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但理论层面的研究仍显不足,仅有少量学者从共生理论[2,6]、博弈理论[7]和生态位理论[8]角度进行了竞合模式的探讨,并且案例点的选择多倾向于省际范围内,跨界旅游区更是其研究的薄弱点。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旅游空间关系上探寻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的竞合关系,以期发挥其资源的互补优势,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1 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大别山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行政区划上涵盖了3省、6市(六安、安庆、信阳、黄冈、随州、孝感)、36个县(市),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和全国连片贫困区,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特征体现如下:1.1 数目庞大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中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大别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革命圣地,以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三年游击战争及千里跃进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战争,为该地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者:王紫琪陈慧英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9年第09期【摘要】本文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与保护;确保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安徽省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领导各族人民构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伟大创造,[1]包括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元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使中国以高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
安徽省有着各种各样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对继承革命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挖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
[2]传承与开发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我们文化自信,凝聚全面推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精神力量,助推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在传承与开发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快安徽红色文化建设,抓住机遇奋力崛起。
二、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1、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的赋存状况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三大主类、八大亚类、十五种基本类型。
空间分布广泛;拥有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安徽走出了128位开国将军;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鲁苏皖红色旅游区被列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中安徽有3条。
2、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成就首先,安徽省政府重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地进行保护与开发。
[3]政府科学规划红色文化资源,协调发展。
建立保护基地,普及红色教育,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不断挖掘精神内涵,促进各项事业融合。
其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形成安徽特色文化品牌。
安徽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安徽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乐
【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3)1
【摘要】安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但由于其红色资源分布不均、配套设施建设薄弱等原因,致使省内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传播力度不够大、影响范围不够广、数字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
文章通过对安徽红色文化发展历史背景及现状的梳理,结合现有传播主体和渠道,针对性地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遗产保护;增加基建投入,打造产业矩阵;畅通交流渠道,打磨传播内容;创新数字化传播,加大政策倾斜等。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周乐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科研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G127
【相关文献】
1.井冈山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2.江西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井冈山为例
3.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中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4.县级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及传播优化策略--以安徽省肥东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为例
5.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及提升对策探究——以广西革命纪念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作者杜文清指导教师傅先兰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
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
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Development StrategyAuthor Du WenqingSupervisor Fu Xianlan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引言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
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
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而产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色旅游是依托革命历史遗迹及其精神而发展起来的,它是我国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主题旅游产品,既有传统旅游产品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旅游产品的特质,是无形与有形相结合的特色产品,是旅游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 年2 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6 月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 提出了要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 大“红色旅游基地”、20 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主干体系;同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旅游局将2005 年定为“红色旅游年”,各地正式拉开了红色旅游大幕,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1]本文阐述了红色旅游概念、特点,分析了安徽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并对安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打造安徽省红色旅游产品的构想,为安徽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1 红色旅游概述1.1红色旅游的概念国家旅游局2010年公布的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在实际的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旅游开发中,红色旅游根据其资源产生的时间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红色旅游[2]:狭义的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这28年的历史阶段,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广义的红色旅游是依托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而展开的旅游活动,限于论文篇幅以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本论文采取广义的定义。
1.2红色旅游的特点1.2.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红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专项并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旅游,它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
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创造,它是利用“红色老区”的革命历史遗迹发展红色旅游,把许多革命年代那种艰苦奋斗超越生命极限的精神,作为宝贵资源来促进经济活动的,作为教育民众的活生教材,这种独特旅游形式把传统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红色旅游依托的旅游资源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而且在它发展过程中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
2.2集学习性、故事性于一体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供借鉴。
,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故事性是相对说教性而言,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观,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
2.3保护与开发并重红色旅游发展所依托的红色旅游资源属于特殊的革命文物和革命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资源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红色旅游的经营开发要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并重。
但保持这些历史遗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是各种红色旅游开发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只有保持原有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才能感动游客、吸引游客。
2.4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机融合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机融合,红色旅游目的地,不仅有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众多的历史遗迹,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旅游产业的创新,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1.3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富有“绿色旅游资源”的革命圣地和纪念地,逐渐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结合起来,推进市场,从而产生了红色旅游新型旅游模式。
红色旅游的发展说明革命传统教育不仅能够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还可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红色旅游既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又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文物保护工程,成为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创造,主要体现在[ 2]:1.3.1文化工程--“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红色旅游资源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把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作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珍贵教材。
开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我国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丰富的内涵挖掘出来,铸成一种更先进的文化,通过红色旅游进一步地弘扬出去,教育子孙、激励后代,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
帮助我们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
1.3.2教育工程——“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红色旅游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它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行动载体。
赋予它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1.3.3经济工程--“开发一方红土,致富一方人民”红色旅游地区多为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