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我们的身体》

三年级科学《我们的身体》
三年级科学《我们的身体》

15.我们的身体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用到实际生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各部分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教学难点:了解人体的各部分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教具、学具】

空白纸、放大镜、尺、纸筒、钟表、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激发观察身体的兴趣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

2.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3.再让大家猜一猜:你画的是谁?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4.观察身体互相观察,讨论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学生回答:人能直立行走,能跑,会跳,头及身体能弯曲,能灵活转动,四肢能做很多活动,人还能学习,有智慧,能创造。)

2.生:头、颈、躯干、四肢。师:示人体全身模型,对照图和自己身体认识各部分名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分成3人一组进行实验。学生互相观察身体各个部位,观察各部位的特点。

生:指出胸、腹、腰、背、肩、臀。锻炼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观察指导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师:观察身体的其他特点,身体的各部分怎样?人身体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2.生:观察前有计划,做好记录,记录可用文字,图画,表格的方法。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选择观察内容,指导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各部分可从形状、构造、比例和身体怎样连接观察)师:头部是

什么形状?头部有什么?怎么样?头部怎样活动?四肢有哪几部分?有多长?多粗?什么地方细?怎样和躯干连接?师:身体内部不能直接观察的,可用摸、听的方法,还可用测量、比较的方法,如测量身体左右是否对称。师: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想象如果手臂很短,颈不能活动会怎样?如果两腿不等长,只有一支胳臂怎样?师:教师出示样例,启发学生,分组观察。

板书设计:

我们的身体

头颈四肢

机器

协调整体躯干

2019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30分) 1、植物按生存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和() 植物。 2、()和()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 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3、液体有一定的(),它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一般用() 来测量。液体体积单位常用()、()来表示。 4、金鱼的全身都长有(),用()划水,用()呼 吸。 5、造纸术是我国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 6、世界是最小的鸟是(),世界是最高的动物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秋天,所有植物的叶子都会变黄。() 2、沙子会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3、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4、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 5、铝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坚硬的性质。() 6、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7、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8、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9、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10、棉花、塑料和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20分) 1、陆生植物的生长()水分。 A 需要 B 不需要 2、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A 水 B 食用油C洗洁精 3、下列材料中()属于人工制造的材料。 A 金属 B 皮革 C 塑料 4、我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 碗和盘子B文具盒和茶杯 C 筷子和牙刷 5、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B生物C动物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A 透明度B黏度C轻重 7、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 A宣纸B作业本上的纸C牛皮纸 8、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 导电性B有光泽C延展性 9、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会流动B都是透明的C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10、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测试题及答案 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人和动物通过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 B、生长发育c、繁殖D、死亡 蚕是一生要经过次变化的昆虫。 A、一 B、四c、八D、多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天。 A、30 B、56c、65D、365 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的。 A、变态 B、完全变态c、不变态D、不完全变态 二、多项选择题。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A、卵 B、蛋c、蚕D、蛹E、蚕蛾

蚕的一生会经历四个阶段,这个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出生 B、生长发育c、繁殖D、衰老E、死亡 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A、拍照 B、画图c、写观察日记D、制作标本 我们认为: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A、食物 B、气温c、有害气体D、疾病 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A、合理的膳食 B、足够的营养c、充足的休息D、加强体育锻炼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A、乳牙阶段 B、混合牙阶段c、恒牙阶段D、磨牙阶段 三、填空题。新课标网 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一个就是一个生命。 蚕卵近似,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 黄色或黄色的,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 不再发生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教案

小学三上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空。(26分) 1.一片完整的树叶一般由、两部分构成。2.蚂蚁的身体分成、、三部分,头上有对触角,胸部有对足。 3.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4、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 好。5.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等都是液体。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30分)1.下面的不属于水生植物。 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 A.叶纹 B.叶线 C.叶脉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A.木质茎 B.草质茎 C.直立茎 4.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6.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木条 B.塑料尺 C.铁钉 7.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8.炎热的夏天我们常穿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9.下列物体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10.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三、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20分)()1.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用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4.科学课本的封面是用一种复合纸制成的。 ()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的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纸、木头、金属。 ()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品尝的方法去鉴别未知物质。()7.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8.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9.砖和陶瓷都是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硬度也一样。()10.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四、我会连线。(请选择恰当的方法测试材料的特性。)(10分) 材料的软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导电把材料弯折 材料的沉浮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柔韧性在上面滴水 五、发现与思考。(14分) 1.整理我们观察的结果:请在下列维恩图中填写蚂蚁和金鱼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蚂蚁金鱼 2.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呢?(6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图片

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为了推动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要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制作科技手抄报来提高我们的科技意识吧。我专门收集了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为了推动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要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制作科技手抄报来提高我们的科技意识吧。我专门收集了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赏析 小学三年级科技手抄报内容:气候与房子的关系 "叶子房"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是气候的主要特点,房屋就要尽量通风和降温。例如,太平洋上的岛国西萨摩亚,农村住房是用一根根树干围起来,成圆形或椭圆形,顶上覆盖着椰子叶,房子没有墙,四面通风。 "无窗房"热带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晴朗少云,白天受到阳光强烈照射,气温迅速升高,晚上气温又迅速下降,昼夜温差很大。干燥的气候对房屋防雨的要求较低,而炎热的夏季对房屋防暑的要求则较高。例如,撒哈拉

沙漠的房屋有着厚厚的泥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窗户。这样,白天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晚上可以使热量不会迅速散失。生活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人们,还在泥屋前搭以葡萄架,盛夏葡萄枝叶茂盛,掩覆房舍,降温效果更好。 "高脚楼"热带季风区,如中南半岛、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湘西、黔西南的苗族地区,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尤其在雨季就更加潮湿,地势较低的地方很容易积水。住房要求防潮去湿。当地盛行一种高脚楼,下层作畜舍,上层住人,既凉爽通风,又可使住房较干爽,还可以避免蛇兽的侵害。 "尖顶房"和"平顶房"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多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所以房屋尽可能坐北朝南。在江南多雨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窗户也大而多,以便通风。北方的房屋,由于降水较少,多以平顶为主。 "窑洞"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就地取材,在黄土崖下边凿一洞而居,名为"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特别在冬季,能抵御寒风的侵袭。 "骑楼"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如广州、厦门、南宁等地,街道两旁的房屋,从二楼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一道行人走廊。广州人称它"骑楼"。这是为了对付夏季阳光的强烈照射和阵阵对流雨的侵扰。行人在"骑楼"下来往,既可遮荫,又可避雨。 "蒙古包"亚洲温带草原上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它是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制成的帐篷,容易拆卸和捆扎成包。温带

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1)

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检测 姓名: 成绩: 一、我想、我填、我能行!(每空1分,共15分) 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组成,叶片上有()。 2.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和()。 3.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4.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纸、()、()、()、玻璃等。 5.植物的生存需要()、()、()和()。 6.金鱼用()游泳,用()呼吸。 二、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题2分,共20分) 1.蜗牛利用()向前爬行。 ①触角②腹足③硬壳④尾 2.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①风扇②轮胎③瓶子 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①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②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③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 4.金属具有()的特性。 ①导热②吸水③透明 5.()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①塑料②纸③木头 6.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方法唤醒它。 ①敲打它的外壳②使劲喊③放入水中 7.要比较两杯体积非常接近的水的多少,比较好的方法是() ①用同一个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②用自己画上刻度的小杯分别量两杯水 ③用量筒分别量两杯水 8.植物的一生要经历( )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 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9.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①千克②公斤③毫升 10.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①蛋糕②菜叶③桔子

三、小法官来审判,对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 ,错的打“×” 1.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3.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4.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 5.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6.离开了空气(或氧气)木柴不能燃烧。() 7.绵线的柔韧性比铝线强。() 8.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9.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10.陶瓷、棉花都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四、小侦探推测题(共30分) 1.把一张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纸会湿吗?如果不会湿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 2.当把滴管悄悄地伸到金鱼的嘴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看到什么现象?这 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 3.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如果会流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呢?(至少五种) 答:_____________ 4.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级标准 一 1.叶柄叶脉;2.液体气体;3.潮湿黑暗;4.木头金属塑料; 5.水分阳光空气营养; 6.鳍鳃每空1课星 共计15分 二 1.② 2.② 3.② 4.① 5.① 6.③7.③8.③9.③10.②每题2分共计20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动物 第1课《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 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课件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不想得到它?不过,得到它的人就是最有智慧得人,猜猜它是谁? 1.教师口述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是能手。 2.谁能说说七星瓢虫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二、交流猜测,提出问题 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你们能不能将现在寻访到的小动朋友物图片展示给大家看,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小动物? 2.猜猜老师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猜测,并请猜到的同学将相应的卡片,挂在树的相应位置上)。 3.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你曾经在校园里见过的小动物?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 4.选择其中的一个地点,估计一下: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如何才能很快观察到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哪?引出分组活动。 三、合作探究,准备寻访 1.分组,明确分工。 分别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寻访员若干。 2.制作调查记录表。 讨论:调查记录表内应该设计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样表)3.观察、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总结方法) (1)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用先去看一看、再接近一点的分步观察法。 (2)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用放大镜。 (3)不知道名称的动物可以画草图。 (4)看不到的动物可以观察标本。 4.寻访活动中注意事项。 想一想,观察、记录中可能还会碰到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再出示课件,再总结出注意事项) 四、开展活动,寻访交流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云淡,蓝天高,菊花开,落叶飘”,这句话说的是_____的景色。 2、人的五官是指___、鼻、___、___、___。 3、空气的温度叫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用符号 “___”表示。 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里面都由_____和_____组成。 5、蚂蚁是群居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___进行交流。 6、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_____。 7、鲁班发现有一种草叶子的边缘长者许多小齿,并且会把手划破,受此启发发明___。 二、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昆虫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蜈蚣 D、蜻蜓 2、下列四位朋友中,不能参加过是大会的是:() A、西瓜 B、葡萄 C、土豆 D、辣椒 3、以下动物不喜欢夜间活动的是:()

A、公鸡 B、猫 C、蝙蝠 D、猫头鹰 4、下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5、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被风吹落时,()叶片会落得慢一些。 A、大的 B、中等的 C、小的 6、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的是()。 A、喷洒农药 B、砍伐森林 C、施用有机肥 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D、备粮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高度 C、翅膀形状 D、自身重量 9、小明同学在观察裁员土壤时,不可能发现的物质是()。 A 、小虫 B 、沙子 C 、蚊子 D 、枯树叶 10、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三、我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在每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手抄报你会做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手抄报你会做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一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二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三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四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五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图六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资料1:名人读书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小学三年级读书手抄报资料2:有关读书的典故 1.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30分) 1、植物按生存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 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3、液体有一定的(体积),它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一般用(量筒)来测量。 液体体积单位常用(升)、(毫升)来表示。 4、金鱼的全身都长有(鳞片),用(鳍)划水,用(鳃) 呼吸。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蔡伦)。 6、世界是最小的鸟是(蜂鸟),世界是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秋天,所有植物的叶子都会变黄。() 2、沙子会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3、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4、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 5、铝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坚硬的性质。() 6、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7、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8、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9、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10、棉花、塑料和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20分) 1、陆生植物的生长( A )水分。 A 需要 B 不需要 2、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A ) A 水 B 食用油C洗洁精 3、下列材料中( C )属于人工制造的材料。 A 金属 B 皮革 C 塑料 4、我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 ) A 碗和盘子B文具盒和茶杯 C 筷子和牙刷 5、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B),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 B生物 C动物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B)的影响。 A 透明度 B黏度 C轻重 7、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A),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C )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植物的身体由六大器官组成,其中与植物体的营养有关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与生殖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的根能将植物体__________在土壤中,并从泥土中吸收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叶的功能包括散失_________和制造_____________。植物体的各器官都靠茎连接,茎有支持作用和输送__________的作用,将根吸收的____________和叶制造的______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 3、做根吸水实验时往水中滴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叫根系,其中树木、棉花的根系是___________,小麦、大葱的根系是_____________。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植物的根向___________生长,根的生长速度_____________。 5.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_____________成长为一株植物的。6.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泥土中的____________ 和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制成的。 7.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位于__________中,受到__________的保护,________ 的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相适应的。 8.将新鲜的小树的一段嫩枝条,插在红色墨水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横切面,会看到一圈红色的___________;观察其纵切面,会看到一条条红色的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的茎有____________作用。 9.“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茂密的树叶通过__________,降低了大树周围空气的______________。 10.“北大荒”国有农场种植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可以为我们提供__________;大兴安岭成片的森林可以为我们提供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植物的根需要不断地消耗体内的“食物”,由此可知植物的茎输送叶制造的“食物”的方向是( )。 A.从下向上 B.从上向下 C.从外向内 D.从内向外.2.大豆的豆荚(果实)成熟干燥后,豆荚裂开,里面的种子会( )。 A.弹射出去 B.慢慢垂直落在地上C.贴在豆荚里面 D.种皮也随之裂开3.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可知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包括( )。 A.阳光、肥料 B.阳光、水分、空气 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肥料、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4.植物的花和果实中的养料的来源( ): A.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B.叶制造的“食物”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成绩 一、我会填空。 1. 我们可以用眼睛 ,耳朵听、手摸、鼻子 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2. 我知道 是水生植物, 是陆生植物。 3. 要唤醒休眠的蜗牛,可以把它 。 4. 蚂蚁用 交流信息,它的 部长着 对足。 5. 我们对陶片和瓷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吸水性比较好的是 。 6. 把一滴水滴入一杯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 7. 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工具, 它的单位是 。 8. 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 ,例如 的的硬度很大。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9. 树皮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 ) 10. 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小动物们吃。-----( ) 11. 植物的叶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颜色是不改变的,而且总是绿色的。 ( ) 12. 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 13. 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所以它是最好的材料。 -----------( ) 14. 蜗牛的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短的那对触角上。------------( ) 15. 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来判断。---------------( ) 16. 蚂蚁和苍蝇的身体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它们也有相同点。-----------( ) 17. 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 ) 18.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9. 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菊花 B.柳树 C.青菜 20. 下面哪一项不是木头的特性(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考号) 答题请不要超过此密封线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体,它们由不同的材料做成。 2.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金属的种类有铁、铜、铝、锡、金、银等。 4.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这样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料和能 源。 5.生产铝罐需要7步,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6.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7.按照硬度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铁钉最硬。 8.饮料罐一般用铝来制造。 9.许多物品需要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10.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分解, 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塑料瓶上印有循环利用的标志。 11.有的材料容易让水浸透,如棉布、纸;有的则不能,如金属、塑料。 12.纸是由植物纤维造成的。 13.古代的造纸术是由蔡伦改进的。 14.有的材料在水中上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 成的材料有关。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5.陶器和瓷器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必须经过烧制。 16.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木头、黏土、棉花、皮革。 17.不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而是由人们用的自然界的一些物质,经过加工 合成得到的材料叫人工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橡胶。 18.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0.金属的特点:坚硬、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 21.塑料的特点:不易生锈、不怕水、柔韧性好、易变形、绝缘性。 22.木头的特点:承重力强、有一定韧性、能浮在水面上、轻巧、易加工、坚 实耐用。 23.用过的纸可以再利用吗?我们是怎样对待用过的纸的? 答:用过的废纸能回收再利用。我们应把利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给回收站。 24.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答: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可以回收的垃圾箱里,或把它卖到回收站,或者利用它制成其他实用的物品和工艺品等。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 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观察蚂蚁,可以把馒头留给蚂蚁吃吗?不行,这样会干扰蚂蚁的生活。 3、蜗牛是褐色的。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4、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蜗主要靠腹足爬行。 5、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6、蜗牛没有牙齿,蜗牛口中有(齿舌)。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7、蚯蚓由(口、环带、肛门)组成。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与不同。 9 蚂蚁由(头、胸、腹)头上长有(一对)触角,3对(或6只)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用(鳍)帮助游泳。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3、比较蚂蚁与金鱼的相同与不同。 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金鱼是人工培育的,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7、从运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食物、繁殖四方面研究动物的共同特点,填入下表。 18、观察蚂蚁的过程中,那一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 (2)在一个前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腮部流了出来。原来金鱼没 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21、在观察小动物过程中,同学们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他们并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复习知识点(精编)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小学三年级科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手抄报内容 【硬币实验】 上个星期六,妹妹到我家玩,她和我一起解开了硬币的奥秘。 我和妹妹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就在我和妹妹玩地正欢时,妹妹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我在书桌上一字排开的第一个硬币,用力还挺大的,我本以为硬币会乱掉,但是紧接着,硬币中的最后一硬币也跟着弹了出去。 咦?硬币怎么不会乱掉呢?我照着妹妹的样子又做了一遍,结果硬币还是跟刚才一样。“咦?硬币怎么不会乱掉呢?”妹妹发出了和我一样的疑问。如果我拿两枚硬币撞一排硬币的话会怎么样呢?带着疑问,我又做了第二次实验,结果硬币的最后两个硬币弹了出去。“哦!我知道了!”妹妹装什么都懂了一样,“用几枚硬币去撞一字排开的硬币,就会有几枚硬币弹出去的!”妹妹很得意,以为我这个姐姐没发现。我瞧着妹妹,对她冷笑两声,问:“哼哼,我的聪明小天使,那请问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 妹妹无言以对。我心里也想:为什么会这样呢?疑问布满了我浑身上下,我决定查个水落石出。我跟妹妹说好,她在书上查,我在电脑上查。也许是出于兴奋,也许是出于炫耀,妹妹找到以后,大叫一声:“姐姐~~”我吓了个半死,半分钟后才回过神来。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力的传递”。就是当一个硬币撞击一排硬币的时候,那个硬币撞上去的力量就像火炬传递一样一直传给下一

枚硬币……传到最后那枚的时候,它没人传了,就自己弹出去了。 啊!我揭开了硬币的奥秘,又多了一样新知识,真高兴! 【制作足球机器人】 几个星期前,妈妈买了一套散装的机器人,我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一看,傻眼了——要焊接!可是我不会焊接,“今天又完不成了。” 二天,我便请教满腹韬略的“大师级电工”——外公。一开始,我见到一个“—□—”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我苦思冥想还是不知道,正在这时外公开始讲课,外公指遥控发射原理图,认真地说:“`—□—'是电阻,代号R;`—‖—'是电容,代号C;`—□随后,外公就让我拆开装遥控器的塑料袋,指着发射电路印板上面的一个圆形的黑色物体,说:“这是集成电路,烙铁如果一碰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就会烧坏。集成电路一旦烧坏就完不成了。我们先把电阻一个一个测量,然后对照图纸,看一看是R1还是R十几,再把电阻装到对应的孔子里。”十几分钟下来,经过我仔细地反复核对,终于把这一步做好了。下面一步就是最最重要的一步—焊接!外公把发射电路印板反向,不让集成电路受到损伤,然后把电风扇关了,窗户也关了,再打开抽屉,把焊锡还有烙铁拿出来,把焊锡拉直,拿着烙铁说:“拿烙铁的姿势像握铅笔一样的,你来握一握。”握接烙铁,按照外公做的示范样子,手刚一握,外公就说:“做得很好,不过位置要向下挪一点,不然的话烙铁热了,两三百度要烫伤皮肤的!”我按照外公说的去做,心想:我就要学会焊接啰!心里美滋滋的。外公又把放烙铁的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卷(1) 一、填空题(20分) 1.(2分)物体的____________叫温度,单位通常用符号____________来表示。 2.(2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_,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______ ______现象。 3.(2分)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空气被____________,但不能压缩到底,压缩越厉害,用的力量越____________。 4.(2分)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____________,个体差异 ____________,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5.(4分)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的方向。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由___________面吹过来的风,___________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6.(2分)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____________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____________后再读数,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7.(2分)____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 8.(4分)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水的三态变化是由_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二、判断题(15分) 9.(1分)水中不能溶解空气。……………………………………………………………(______) 10.(1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____ __) 11.(1分)水结冰后占据的空间会变小。…………………………………………………(___ ___)

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科学复习

第二单元科学复习 一、填空题 1、动物具有(),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的()中生长着()的动物。 2、我们在寻访时应做到()、(),不(),不()小动物。 3、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 )把小动物抓在手上。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触角()、身体缩进()来躲避危险等。 5、蜗牛利用()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痕迹。 6、蜗牛头上有()触角,靠触角来()外界物体;长触角上有一对(),但是眼睛();蜗牛壳旁边有两个孔:一个是(),用来(),能看到它();还有一个(),用来()。 7、蜗牛有()颗牙齿,叫()。它喜欢吃(),也喜欢吃()、()、()等植物类食物,蜗牛不喜欢吃()、()、()等刺激性食物。它们()出来活动。 8、蜗牛属于陆生贝壳类()动物,蜗牛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9、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包括()、()、(),环带离口()的位置。 10、蚯蚓柔软,有(),身体()爬行,摸上去()的。遇到水会(),下雨天会()地面。 1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1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对()刺激的反应,对()的反应。 13、蚂蚁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胸部长有()只脚。用()爬行。 14、蚯蚓()在水中生活。 15、蚂蚁的生活范围(),校园里、花坛边都能找到它们。 16、为了寻找蚂蚁,我们可以用蚂蚁喜欢的食物()它们。 17、蚂蚁遇到同伴时用()交流信息。 18、金鱼用()游泳,用()呼吸;金鱼()牙齿,是靠()食物;身上有();吃()或()。 19、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里;会()会()会();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会生长发育;会()。 二、问答题: 1、写出动物的相同特点。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

5、棉花、塑料和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10、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6、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1、砖和陶瓷都不容易吸水。() 7、用过的纸不能再用,应丢弃它们。() 12、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8、我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13、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9、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14、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三、选择题。 1、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B生物 C动物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A 透明度 B黏度 C轻重 3、锅一般用金属制作,但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这是因为木头或塑料()。 A易传热 B不易传热 C不易导电 4、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 A宣纸 B作业本上的纸 C牛皮纸 5、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会流动 B都是透明的 C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6、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7、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A.能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光泽 D.有延展性 8、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 )。A.天平B.温度 计C.量筒 9、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 C氮气 10、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 A占据空间 B可以流动 C能被压缩 11、下列哪种不是我们描述树叶时用的方法( )。 A画图 B 拓印 C搜集实物标本 D用放大镜 12、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 导电性 B有光泽 C延展性 13、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 A喝 水 B呼吸 14、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也同样也有( )的完整过程。 A. 生长 B. 衰老 C. 生长和衰老 15、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能做的是()。 A用鼻子闻B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 16、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 A 蝗虫B螺蛳C蚂蚁 17、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 18、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是不是差不多。A 大小 B形状 C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