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方之资生丸(又名资生健脾丸)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修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小儿疳证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疳证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疳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疳证是儿科常见的脾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小儿形体虚弱羸瘦,饮食异常,大便不调,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

又名“疳病”“疳症”。

与西医学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等疾病相关。

3 诊断[1,3]3.1 病史及年龄特点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多有喂养不当史、病后饮食失调史、寄生虫病史、消化系统疾病史、慢性消耗性疾病史、厌食及偏食史。

3.2 临床表现形体明显消瘦,严重者干枯羸痩,腹凹如舟,饮食异常,大便不调,兼有面色无华,毛发稀疏枯黄,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3.3 需与疳证鉴别的病种厌食,积滞。

4 辨证[1-2]4.1 主证4.1.1疳气证形体略瘦,或体重不增,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不思饮食,性急易怒,精神欠佳,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指纹淡。

4.1.2疳积证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脘腹膨胀,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饮食异常如嗜食异物等,揉眉挖鼻,吮指磨牙,烦躁,夜卧不宁,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指纹紫滞。

4.1.3干疳证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面色萎黄或苍白,头大项细,毛发干枯,目无神采,腹凹如舟,啼哭无力,精神萎靡,懒言少动,表情呆滞,杳不思食,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苔剥脱或无,脉沉细弱,指纹隐伏不显。

4.2 兼证4.2.1眼疳证夜盲,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黑睛浑浊,白翳遮睛,眼痒,舌红少苔,脉细。

4.2.2口疳证口舌生疮、糜烂,口臭,面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或苔少,脉细数。

资生丸脾胃的阴阳双补方

资生丸脾胃的阴阳双补方

资生丸脾胃的阴阳双补方罗大伦今天,我们再次谈到脾胃,但是倾向一下脾的保养,也就是现代医学里的肠道的保养。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肠道的吸收功能是脾经负责管辖的)现在有很多的朋友,肠道非常的不好,稍微吃不对了,就会泻肚子,可能一起吃的别人什么事情都没有,食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问题,但是他吃了就立刻要上厕所了。

还有的朋友是喝点酒就不行,马上就坏肚子,很是严重。

还有的人是不能碰到凉风,早晨起早了点,被凉风吹到了,马上就要去厕所,泻一次肚子才算好,有的是被商场的空调吹到了肚子,也立刻就泻,还有的更令人气愤了,就是什么原因都没有也要泻,这样的患者几乎自个儿都晕了,什么原因找不出来,可是一天就是要泻几次,您说这多气人?如果出现了上述这些情况,就说明您的肠道出现问题了,首先,您应该做个检查,尤其是对那种经常是大便干燥和腹泻交替进行的,还有大便的形状改变的,另外就是便出的脓血是暗褐色的,像果酱状的,您该去认真地查查了,要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性。

剩下的,就应该是患上了慢性结肠炎等病了。

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这些病的,在中医养生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从我们的环境谈起。

现在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如果您想吃,顿顿吃红烧肉都可以,这在古代可是皇帝的待遇(那乱世的皇帝还没有这个待遇呢),应该这么说,从整个的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可能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最好的,人类的物质生活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整个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中,饥饿的时候多,眼泪汪汪地看着奔跑而过的鹿群,手里拿着石头,恨自个儿腿太短追不上,后来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盖了房子,那也是个别的大款能够吃上好的,老百姓在过年的时候吃顿鸡肉,那也就是好生活了。

几万年一直到最近,日子都是这么过下来的,但是就在最近的这百十来年里,情况变化比较大,突然就能够吃上好的了,这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我看过当年美国牛仔的日记,早些年也是饿得活不下去了,就差穿麻袋片了,新加坡的朋友也告诉我,小时候还到几个街区外拎着桶打水呢,困难得很。

补益资生丸

补益资生丸

补益资生丸【方剂组成】18味党参(炒) 600g 茯苓 300g 甘草(制) 100g 山药 300g白术(炒) 600g 白扁豆(炒) 200g 芡实 300g 莲子 200g山楂(炭) 400g六神曲400g麦芽(焦) 300g 薏苡仁 600g陈皮400g 黄连70g 泽泻 70g 豆蔻 70g 广藿香 100g桔梗 100g【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

用于脾虚不适,胃虚不纳,神倦力乏,腹满泄泻。

脾虚处方:18味此方为好人参45克,茯苓30克,白术45克,山药30克,薏苡仁22.5克,莲子肉30克,芡实22.5克,甘草15克,陈皮30克,麦芽30克,神曲30克,白豆蔻12克,桔梗15克,藿香15克,川黄连6克,砂仁22.5克,白扁豆22.5克,山楂22.5克健脾益气的食疗方法生活中,经常的见到有人有精神困倦、四肢软弱、气短懒言、头昏自汗、食欲不振、胃胀隐痛、便溏腹泻、舌质淡苔白等症状,不明就里的说,这人身体太虚弱了。

西医检查说,这是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

而中医的理论则说这是脾虚气弱所引起的,治疗当以健脾益气为主。

健脾益气的中药很多,常用的有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

民间认为,脾虚气弱者,药补不如食补,而且,有大量的药膳配方散寸与民间,其中,大多是食、药两用的原料,如: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按照中华饮食制作方法,调配出药膳,用来健脾益气比如有名的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都是具有健脾益气功能的药膳。

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健脾益气药膳。

益脾糕:备料:红枣,干姜,鸡内金(俗称鸡盒皮),面粉,白糖,发面适量。

制作:干姜、红枣、鸡内金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

其中,红枣也可去核、去皮后揉入面团。

面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内,加药汁,清水适量,揉成面团。

资生丸,治疗一切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资生丸,治疗一切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资生丸,治疗一切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人之脾胃属土,与自然界乃与大地同德,为人身之“坤元”。

欲资生后天营卫气血,必助脾胃之气方有所得。

资生丸乃以人之健脾益胃而入,脾胃纳谷运化正常,五脏为从“坤元”大地得充足之营养。

资生丸,出自明·缪希雍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又名“保胎资生丸”“人参资生丸”。

其原方组成以人参90g白术90g白茯苓45g 广陈皮60g山楂60g甘草15g怀山药45g川黄连9g薏苡仁45g白扁豆45g白豆蔻仁10.5g藿香叶15g莲肉45g泽泻10.5g桔梗15g 芡实粉45g麦芽30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每次一丸6g,用白汤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

现代浓缩丸用法:每次10丸,每日3次。

本方也可做散剂用。

处方同上,共研为细末。

每次服3克,一日3次,饭后服用。

如临床病症为急性者,需用煎剂。

处方同上,用剪刀将上药分别剪碎,如豆瓣大,混均匀,分成30包。

每日用1包,水煎两次,去汁混合,于午饭、晚饭后一小时左右各服一次。

王肯堂曰: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得之秘传,名资生丸,饥者眼之饱,饱者服之饥。

因疏其方,丽犹不信其消食之功。

已于醉饱后顿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无停滞,始信此方之神。

先恭简年高脾弱,食少痰多,余龄葆摄全赖此方,因特著此与世共之。

《医宗金鉴》罗谦甫曰:此方始于缪仲淳,以冶妊娠脾虚及胎滑,盖胎资始于足少阴,资生于足阳明,故足阳明为胎生之本。

一有不足,则元气不足以养胎,又不足以自养,故当三月正阳明养胎之候,而见呕逆,又其甚者,或三月或五月而堕,此皆阳明气虚,不能固耳,古方安胎类用芎、归,不知此正不免于滑,是方以参、术、茯、草、莲、芡、山药、扁豆,薏苡之甘乎以补脾元,陈皮、曲,柏、砂、蔻、藿、桔之香串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补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能补能运,臻于至,和于以,固胎永无滑堕。

资生丸中的养生之道

资生丸中的养生之道

资生丸中的养生之道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8年第5期资生丸又名保胎资生丸、资生健脾丸、人参资生丸。

名资生,取义《周易》文字“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是说万物的生命是由于顺从大地“坤元”之气而资生的。

而人之脾胃属土,为一身之“坤元”,想要资生后天气血,必助脾胃元气方有所得。

资生丸出自《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明代医家缪希雍所创制。

书中说,妇人妊娠三月,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兼丈夫调中养胃。

即资生丸能治疗妊娠妇女的之虚症和调养常人之脾胃不足诸症。

其药物组成为:白术(米治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三两,人参( 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熟) 三两,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晒干) 一两五钱,橘红、山楂肉(蒸玉神曲(炒)各二两,川黄连(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泽泻(去毛,炒)各三钱半,桔梗(米治浸,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五钱、白扁豆(炒,去壳、莲肉(去心)各一两、薏苡仁(淘净,炒)三两、干山药(炒)、麦芽面(炒)、芡实(净肉炒)各一两五钱。

末之,炼蜜丸,每丸二钱重。

每服一丸,醉饱后二丸,用白汤,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细嚼服下。

忌桃、李、雀、蛤、生冷。

传说缪希雍日常服此丸保健。

明王肯堂与缪氏是好朋友,告诉了王肯堂此丸配方,于是王肯堂用资生丸治他父亲的脾胃病,饮食增进,年近九十而终。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说:“此得之秘传,饥者服之即饱,饱者食之即饥”。

本方得此被引用至治疗各种脾胃病。

缪希雍本就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的作用,将脾胃比作国家的饷道,提出“论治阴阳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急”,“ 靡不以保护胃气,补养脾气为先务”。

资生丸甘平芳化,调节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出入是医中大道,更是养生大法。

气机舒畅,胃肠才得以健运。

今脾胃虚弱者甚多,且随着饮食条件不断改善,精细食物过多,使胃肠负担加重,易造成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全身气机呆滞。

补脾胃的中药丸有哪几种药名字

补脾胃的中药丸有哪几种药名字

补脾胃的中药丸有哪几种药名字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们需要对人体的各个脏器进行了解和探究,特别是对于脾胃这个重要的消化器官,更是需要我们关注和保养。

因为脾胃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养生效果。

在中医领域,中药丸是一种常见的补益药物,能够起到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养生健康的作用。

1. 补脾胃中药丸的种类补脾胃的中药丸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1 人参健脾丸人参健脾丸是一种很好的补脾胃中药丸,主要成分是人参和黄芪。

人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精神状态,而黄芪则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够改善肝肾的功能。

1.2 红枣泥丸红枣泥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补脾胃中药丸,主要成分是红枣和蜂蜜。

红枣是一种非常好的补血食物,能够增加人体的红细胞和血液,同时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对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和调节脾胃功能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1.3 熟地黄丸熟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补脾胃中药丸,主要成分是熟地黄和龟板。

熟地黄能够补肾养血,促进人体内分泌平衡,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2. 使用食谱或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2.1 人参健脾丸制作材料:人参、黄芪、蜂蜜、糯米粉、白糖制作方法:(1)将人参、黄芪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

(2)将煮好的人参和黄芪放入碗中,拌入蜂蜜,捣成细泥。

(3)将糯米粉和白糖加入碗中,拌匀。

(4)将人参黄芪泥加入糯米粉、白糖中,搅拌均匀,揉成小丸。

(5)将所制成的小丸晾干,即可食用。

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0颗。

2.2 红枣泥丸制作材料:红枣、蜂蜜、龙眼肉、粘米粉制作方法:(1)将红枣和龙眼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

(2)将煮好的红枣和龙眼肉放入碗中,拌入蜂蜜,捣成细泥。

(3)将粘米粉加入碗中,拌匀。

(4)将红枣泥加入粘米粉中,搅拌均匀,揉成小丸。

(5)将所制成的小丸晾干,即可食用。

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0颗。

资生丸配方组成

资生丸配方组成

资生丸配方组成简介资生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成药与酒精制成,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其配方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药材:当归、川芎、红花、莪术、乳香、没药、麝香、丁香、鸡血藤。

1. 当归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当归味辛、甘,性温。

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颜的药效。

在资生丸中,当归起到补益血液、活血化瘀的作用。

2. 川芎川芎,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

川芎味辛、苦,性温。

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功效。

在资生丸中,川芎配合当归以增强活血功效。

3. 红花红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蕾。

红花味辛、温,性微寒。

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资生丸中,红花的作用是活血化瘀、消散痛症。

4. 莪术莪术,中药名,为莪术科植物莪术的根茎。

莪术味辛、温,性微寒。

具有消肿散瘀、活血止痛的药效。

在资生丸中,莪术能够加强活血祛瘀的功效。

5. 乳香和没药乳香和没药是两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

乳香和没药的性味均辛、温、无毒。

它们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在资生丸中,乳香和没药能够加强活血祛瘀的作用。

6. 麝香麝香,中药名,为哺乳动物斑羚科麝属的干燥香囊。

麝香性味辛、温、有毒。

具有活血散瘀、舒络止痛的功效。

在资生丸中,麝香能够增强活血祛瘀的药效。

7. 丁香丁香,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丁香味辛、温,性微寒。

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资生丸中,丁香的作用是活血调整经脉,缓解痛症。

8. 鸡血藤鸡血藤,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鸡血藤的茎。

鸡血藤味甘、辛、苦,性平。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效。

在资生丸中,鸡血藤能够加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总结资生丸是一种中药丸剂,主要由当归、川芎、红花、莪术、乳香、没药、麝香、丁香、鸡血藤等多种药材配方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在资生丸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通过这些药材的组合使用,资生丸能够帮助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然而,使用资生丸前应先咨询医生或合格的中医师,并按照其指导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10种健脾胃的中成药,哪种适合你?

10种健脾胃的中成药,哪种适合你?

10种健脾胃的中成药,哪种适合你?说起常⽤的中成药,诸如逍遥丸、健脾丸、知柏地黄丸等均是⼤家⽿熟能详,甚⾄家中常备的“健康⼩卫⼠”,⼤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常清楚,可以说是应⽤⾃如。

但是随着临床⽤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这些经典的“⽼药”焕发出新的风采!事实证明,在传统应⽤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些让⼈意想不到的神奇作⽤!⼀起去看吧……逍遥丸逍遥丸过去常⽤于治疗肝郁⾎虚、肝脾不和所致的⼝燥咽⼲、神疲乏⼒、⾷欲减退、两胁胀痛等症。

近年来经科研和临床试⽤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途。

治⾼脂⾎症本品有良好的降低⾎脂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毒副作⽤,停药后⾎脂也不会反弹。

⽅法是每⽇3次,每次6克,15天为1疗程。

治慢性肝炎本品具有使肝细胞糖原蓄积正常,⼜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有抑制脂肪肝的发⽣和纤维增⽣作⽤;抗肝细胞坏死的作⽤显著,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好药。

治胃及⼗⼆指肠溃疡本品可促进消化夜分泌,增进⾷欲;有镇痛、解除痉挛功能;有疏肝解郁、缓急⽌痛作⽤,因此对胃及⼗⼆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

⽅法是每⽇3次,每次9克,30天为1疗程,服⾄痊愈。

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由熟地黄、⼭茱萸、怀⼭药、知母、丹⽪、茯苓、泽泻、黄柏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等功效。

过去常⽤于阴虚⽕旺所致的⾻蒸劳热、遗精、盗汗、咽喉肿痛等病症。

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观察,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途。

治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有⼈⽤本品观察治疗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46例,总有效率为91.3%。

⽅法是⼝服本品,每次9克,每⽇3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3次,90天为1疗程。

治遗精有⼈⽤本品治疗遗精者45例,总有效率为93.3%。

⽅法是⼝服本品,每次9克,早、晚各1次,20天为1疗程。

同时,也有⼈⽤本品治疗男性不育症和不射精等病症,疗效均很好。

治糖尿病有⼈⽤本品治疗阴虚⽕旺型糖尿病⼈36例,总有效率为94.4%。

⽅法是每次⼝服9克,每⽇早、晚各1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早、晚各1次,⽤温开⽔送服,每次8粒,每⽇早、晚各1次,⽤温开⽔送服,30天为l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生丸(又名资生健脾丸)
【方源】:《兰台轨范》
【组成】:人参90克,白术90克,茯苓60克,山药60克,莲子肉60克,陈皮60克,麦芽60克,神曲60克,薏苡仁4克,芡实45克,砂仁45克,白扁豆45克,山楂45克,甘草30克,桔梗30克,藿香30克,白豆蔻24克,黄莲12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练蜜为丸,每次6克,米汤送下。

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各药常规剂量酌情增减。

【功效】:健脾助运,益气安胎。

【主治】:妊妇脾虚呕吐或滑胎不固;脾胃虚弱,兼有湿热,嗜食便溏,消瘦乏力等。

【方解】: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补气为君药;臣以山药、莲子肉、芡实、苡仁、扁豆既可健脾,又能渗湿止泻。

麦芽、山楂、神曲消化积食;黄莲清热利湿;白豆蔻、砂仁、陈皮、藿香芳香化湿和胃;桔梗载药上行,共为佐药。

甘草兼为使药。

诸药合用,脾胃健胎元安。

【按语】:本方以嗜食或厌食、消瘦无力、便溏、消化不好、舌尖赤、脉细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

【同名方】
1、《医学六书》资生丸,由本方去黄连构成。

功能、主治与本方同。

2、《古方选注》资生丸,由本方加泽泻、厚朴构成。

功能、主治与本方同。

3、《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资生丸,由本方去砂仁、神曲,加泽泻组成。

功能、主治与本方同。

【附方】
1、九味资生丸(《张氏医通》)由本方去莲子肉、山药、麦芽、薏苡仁、芡实、砂仁、白扁豆、藿香、桔梗构成。

功能健脾开胃,消食止泻。

主治老人饮食难以消化。

2、资生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由山药、白术、玄参、炒牛蒡子、鸡内金构成。

功能清热利咽,健脾滋阴。

主治劳瘵咳嗽,饮食减少,身热,脉虚弱及血虚经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