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氰醇

合集下载

丙酮氰醇MSDS

丙酮氰醇MSDS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然后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放出有毒烟雾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 3mg/m3(按CN计)(皮)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9.3mg/kg;兔经皮LD5017mg/kg;小鼠吸入LC50575ppm(2h)
·剧毒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解毒剂:
(1)“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方案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紧贴在患者口鼻前吸入。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缓解症状。每1-2min令患者吸入1支,直到开始使用亚硝酸钠时为止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为2.5~5.0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火灾扑救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灭火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隔离与公共安全
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500m。如果泄漏到水中,初始隔离至少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或气体以及水体污染物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丙酮氰醇安全技术说明书2019版

丙酮氰醇安全技术说明书2019版
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识、包装、职业危害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公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3号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200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GB/T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作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食入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五、消防措施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丙酮氰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涂料、橡胶、农药等领域。

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丙酮氰醇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篇报告将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将从丙酮氰醇的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入的了解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分析和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简要介绍。

接着,市场分析部分将详细解释丙酮氰醇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使用情况。

紧接着,将对当前丙酮氰醇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供应链情况等方面。

最后,市场趋势展望部分将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同时也会探讨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丙酮氰醇市场,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丙酮氰醇的定义、特性和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并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本报告也将探讨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丙酮氰醇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包括其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

通过对丙酮氰醇市场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在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丙酮氰醇市场的健康发展。

甲基丙烯酸甲酯 环评 丙酮氰醇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 环评 丙酮氰醇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环评丙酮氰醇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环评报告1. 引言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建筑材料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2023年丙酮氰醇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丙酮氰醇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丙酮氰醇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丙酮氰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丙酮氰醇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其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丙酮氰醇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年消费量超过100万吨。

主要的消费市场包括制药、杀虫剂、光敏剂等领域。

丙酮氰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丙酮氰醇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的厂商包括Evonik、BASF、Cyanco等。

这些厂商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较高。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厂商在市场中存在,但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客户服务等方面。

三、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丙酮氰醇行业将出现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并且产品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市场多元化:随着丙酮氰醇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未来丙酮氰醇的应用领域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新兴领域,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厂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4.政策环境:政府对于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丙酮氰醇行业的生产和使用将会有更加严格的监管。

厂商需要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在合规的前提下保持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丙酮氰醇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将呈现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竞争加剧、政策环境变化等特点。

厂商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丙酮氰醇文档

丙酮氰醇文档

丙酮氰醇简介丙酮氰醇(Acetone cyanohydrin),也被称为2-丙酮氰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H₃)₂C(OH)CN,分子量为85.10。

丙酮氰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它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变得不稳定。

制备方法丙酮氰醇的制备通常通过丙酮与氢氰酸的反应来实现。

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所示:1.在一个干燥的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丙酮。

2.将该容器放入冷水槽中,以控制反应过程的温度。

3.缓慢地向丙酮中滴加氢氰酸。

反应会放出热量,因此需要小心调节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4.滴加完氢氰酸后,继续搅拌反应混合物,保持温度稳定。

5.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蒸馏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

值得注意的是,制备丙酮氰醇的过程需要在安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且需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性质丙酮氰醇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液体,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可发生混溶。

其熔点为-24℃,沸点为81-83℃。

丙酮氰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同时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丙酮氰醇在空气中遇到光照时,会逐渐分解生成氰化氢和吡咯。

因此,对丙酮氰醇的处理需在充分通风条件下进行,并避免阳光直射。

应用丙酮氰醇在化工领域有多种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丙酮氰醇是制取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这类化合物在合成染料、树脂和橡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丙酮氰醇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如药物和农药。

其次,丙酮氰醇还可以用作有机溶剂。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挥发性,丙酮氰醇在某些领域中,例如表面涂料、油墨和胶黏剂的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丙酮氰醇还被用作工业用气体和液体的脱氧剂。

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脱氢丙酮氰醇。

这种脱氧化合物在金属加工和蓄电池中的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安全注意事项由于丙酮氰醇具有刺激性气味,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处理丙酮氰醇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直接接触。

丙酮氰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丙酮氰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食入: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燃烧时可能会释放毒性烟雾。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干砂或石灰。不合适的灭火介质:水、二氧化碳和泡沫。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液体
pH值(指明浓度):
无资料
气味:
无资料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95
熔点/凝固点(℃):
-1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93
气味临界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3(20℃)
CAS No.:
75-86-5
化学品别名:
丙酮合氰化氢|2-羟基异丁腈|氰丙醇
分子式:
C4H7NO
分子量:
8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酮氰醇
>= 99.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5-8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吞食后有剧毒。跟皮肤接触有剧毒。吸入有剧毒。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废弃注意事项:
请参阅“废弃物处理”部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
1541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丙酮氰醇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docx

丙酮氰醇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docx

丙酮氰醇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剧毒液体, 120℃以上易分解生成氢氰酸和丙酮,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无色或亮黄色液体。

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溶于丙酮、苯,微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

分子量85.11,熔点-19℃,沸点95℃,相对密度(水=1)0.93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3,饱和蒸气压2.07kPa(20℃),闪点63.89℃,引燃温度687.8℃,爆炸极限2.25%~11.0%(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玻璃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中间体,还用于有机合成、农药制造等。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热分解成氢氰酸及丙酮。

【健康危害】
本品的蒸气或液体对皮肤、粘膜均有刺激作用,毒作用与氢氰酸相同。

早期中毒症状有无力、头昏、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严重者可致死。

可引起皮炎。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二甲基氨基苯酚。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氰醇
C4H7NO
CAS登记号:75-86-5
中文名称:丙酮氰醇; 丙酮合氰化氢; 2-氰基丙基-2-醇; 2-羟基-2-
甲基丙腈; 2-甲基乳腈; 对羟基异丁腈
RTECS号:OD9275000
UN编号:1541
EC编号:608-004-00-X 英文名称:ACETONE CYANOHYDRIN; 2-Cyanopropan-2-ol;
2-Hydroxy-2-methylpropanenitrile; 2-Methyl-lactonitrile ; p-Hydroxyisobutyronitril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61088
分子量:85.1 化学式:C4H7NO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
火灾可燃的。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
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

干粉,水成膜泡沫,泡沫,二氧
化碳。

爆炸高于74℃时,可能形成爆炸
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高于74℃密闭系统,通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
却,但避免该物质与水接触。


掩蔽位置灭火。

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惊厥,咳嗽,头晕,头痛,呼
吸困难,恶心,气促,神志不
清,呕吐,心律不齐,胸紧。

密闭系统,通风。

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
护理。

#皮肤可能被吸收!发红,疼痛。

(另见吸入)。

防护手套,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
肥皂清洗皮肤,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发红,疼痛。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
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
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胃痉挛,灼烧感,惊厥,神
志不清,呕吐。

见注解。

(另
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

漱口,给予医疗护理。

泄露处置将泄漏物清扫进容器中。

如果适当,首先润湿防治扬尘。

小心收集残余物,然后转移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气密。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污染海洋物质。

欧盟危险性类别:T+符号 N符号R:26/27/28-50/53 S:1/2-7/9-27-45-60-61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 联合国包装类别:Ⅰ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6.1项毒性物质中国包装类别:I
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61S1541
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4(健康危险性);F1(火灾危险性);R2(反应危险性)
易燃性
4
活性
毒性
2
1
储存与食品和饲料、酸、强碱和水分开存放。

严格密封。

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

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物理危险性:蒸气比空气重。

化学危险性:化学危险性:加热或与碱或水接触时,该物质快速分解,生成高毒和易燃的氰化氢(见卡片#0492)和丙酮(见卡片#0087)。

与氧化剂和酸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以CN-计)5mg/m3(上限值)(经皮)(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04年)。

接触途径:该物质可通过吸入、经皮肤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20℃时,该物质蒸发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该物质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导致窒息、心脏紊乱、惊厥、发绀和呼吸衰竭。

接触可能导致死亡。

需进行医学观察。

见注解。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甲状腺有影响,导致功能损害。

物理性质沸点:95℃
熔点:-19℃
相对密度(水=1):0.93
水中溶解度:可溶解,但在水中分解
蒸气压:20℃时3.0kPa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2.93
闪点:74℃(闭杯)
自燃温度:688℃
爆炸极限:在空气中2.2%~12%(体积)
环境数据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避免非正常使用时释放到环境中。

注解
该物质中毒时,需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必须提供有指示说明的适当方法。

该物质的危害和
毒性是由于其主要代谢产物氰化氢(见卡片#04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