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规划思路——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高校发展规划思路——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高校发展规划思路——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作业

高校发展规划思路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高校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着咨询和指导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并把这项工作拔到很高的高度。所谓高校发展规划是一所大学对未来发展的谋划、安排、部署和展望。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 我国高校应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三个规划。

一、学校概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五十余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经过几代首经贸人自强不息地开拓和建设,已经成长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二、高校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总领,是对学校在一段时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和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规划要有全局性、未来性、层次性和稳定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不断提升学院整体实力,尽早实现学院的品牌为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应尽快落实战略规划。

2. 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

一个学校要有特色,有品牌,有竞争力都离不开它的优势学科。判断一个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首要标志是它的学科,而判断学科优势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它是不是处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二是它是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当今社会,在金融危机多次发生的背景下,经济学显得尤为重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养人才在在这一点上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规划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现在,已有学者将它划到边缘学科。校园规划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之间的综合学科,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表现为校园环境、校园建筑、校园标志等,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布置,对校园标志的遴选,校园建筑的风格合理配置、使用达到对师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效果。无形的体现为校园文化、校园氛围。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对学校的建设发

展十分重要。目前,首经贸的校园内环境良好,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浓厚。

4、三者关系

这三个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体发展规划决定着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要服从于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又影响着总体发展规划;大学校园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去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高校发展规划的几个原则

1.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总方针和总纲领,是制订和实施规划的根本准则,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高度凝练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这个办学理念一旦被师生们接受,就将成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学风和校风,并将影响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高校的办学理念分两个层面:即认识层面和标识性层面。

从我国高校发展现状分析,办学理念在认识层面上至少要确立以下两点:(1)育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育人为本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

(2)崇尚学术。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学术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崇尚学术、营造发扬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重视学术成就的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办学的重要内容,高校只有坚持这种理念,才能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的学术思想才能始终活跃在学术前沿。因此,学校应当在教授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机结合的机制,以进一步发扬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办学理念在标识性层面具体地表现为校训。校训是高度升华凝炼的办学理念的载体,不同的校训体现了不同学校的风格、精神和底蕴。校训又是大学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大学之源。首经贸的校训是“崇德尚民,经世济民”,长期以来首经贸以其具有特色的“骆驼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2. 准确把握学校发展定位

高校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是高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分层问题,由于各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地位等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定位是学校制订规划、配置资源和办出特色的前提,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定位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而定位的关键是看学校的学科建设。从哲学层面看,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要认真分析发展规划的实现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影响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哪些。一般来说,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学科发展的矛盾。其中,发展重点学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学科发展得好,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一流师资带动其他非重点学科的发展。

3. 明确学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制定者来说,发展目标的确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定位太高太低都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应该说,学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体现特色优势。在这一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能做到有正确的定位,并且拥有像经济学、管理学这样的特色学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办学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多科性、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在国内具有一流水平的财经大学”的目标而开拓奋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