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

本文是关于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有条件的话,我们不妨时常抽出些时间来看看那些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那么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

作者:何飞鹏

每个人的生命长短不一,成就各异。有的人在20岁已饱经风霜,有的人40岁才发奋走自己的路,当然还有人五六十岁仍然按兵不动,选择平稳过一生。这是命运,也是选择,每个人都无法对别人的一生置喙,但身体及时间绝对是公平的,年华老去代表来日无多,人如果真想有所作为,早一日启动,绝对是真理。我没有刻意忘记年龄,但年龄从来没有成为我工作上的障碍,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年龄的威力无所不在,没有任何人能摆脱岁月的摧残。

这一件事的主角是位有为的年轻人,他的虚心、创意、行动力曾经让我十分赞赏,可最近一次谈话,我发觉他已不太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没把道理讲清楚,所以我很努力地重说一遍,他却告诉我:他并不是听不懂,只是他的年纪让他无法按照我的建议做事,他有自己会做的事、习惯做的事。他承认,我的建议是他不习惯做的事,也是他不会做的事。

这个年轻人才40出头,可是已经从一个可塑性极高、学习力极强的人,变成一个被经验、习惯所限制、僵化定型的人。岁月总是锲而不舍,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烙印,这完全违反我的逻辑——在体能上,我愿意向岁月低头,但在心智、精神上,我和年轻时一样斗志昂扬。可是这件事让我发觉心智也会老化,岁月的摧残是无所不在的。

这个无意中的发现,让我体会到年轻有多重要。几年前,我的公司收购了“痞客邦”网站,那四个创办人还没大学毕业,就已经开始创业。三年后,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被赋予重任的高层主管,未来无可限量。我不禁回忆起30岁时的自己,还在当记者,还在在线采访新闻,还热衷于对采访对象迎来送往,自以为是

个重要人物,完全忘了自己是谁!20xx年年中,我在郑州遇到一个台商,年轻的脸庞却满是饱经风霜的坚韧。他只有34岁,五年前他只身到郑州,29岁就踏上他闯荡中原的奇幻旅程。这些人的共通之处就是年轻,他们早早就“宝剑出鞘”,用年轻的岁月赌明天。现在他们离真正的成功也都还有距离,可是他们绝对可以在岁月之神限制他们、控制他们之前,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大家问我生涯的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准备好”,会问这个问题就是怕失败。我很想告诉你: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甚至永远没有人能知道什么叫做“准备好”,如果你要等“准备好”才行动,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行动。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在学校里上英语课,我还上了兴趣班。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虽然四年级转学后因为教材不统一,英语成绩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英语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班上最好的。

初中英语老师要求我们背会每篇课文,但到了初二的时候,英语课文越来越长,我就懒得背了,顶多就是多读几遍。那时候英语老师也没有特别严格地检查,而在我看来,背课文是那么的无厘头和可笑。加上我越来越喜欢自由奔放、不拘小节、不苛求语法的外教口语课,就更加不愿意背英语课文,也不怎么好好听英语课,学习态度开始晃荡,原来优异的英语成绩一点点开始下降了。我所不知道的是,对于刚刚学外语的小孩来讲,背课文是形成语感最好的方法,就好像背唐诗宋词一样,目的并不在于怎么去用,而是形成对文字语言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我还能脱口而出好多文言文句子和古诗词,但对于英文,这么多年就记得一句“Liftthebasketontothetruck”,此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渐渐地,我的英语学习出现了问题。语法我搞不懂了,阅读理解也开始产生障碍,连最基础的选择填空题也开始模糊了,觉得好像哪个都行。成绩下降,就开始做无数的习题,但所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模一样的——混乱和模糊。不能说我不会,也不能说我会,但就是不断出错,成绩平平。那时候,我的前桌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她从初一开始就认认真真地背英语课文,直到中考后我们分开。

她的妈妈在她初三的时候从国外回来,那一年,她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中考时英语得了满分150分,而我只考了120多分,我甚至还拼写错了一个简单的单词。

后来,前桌女孩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高中,我只上了全省第三的高中。再后来,她出国上了名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又上了更有名的学校。而我,高中英语难度提升之后,更加迷糊。初中时都懒得背英语课文,高中更没时间和兴趣,英语开始成为我的一门成绩平平的科目。再后来,我不得不在一个二本的校园里,起早贪黑地恶补,熬了那么多夜,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最后英语也只是比同班同学好一些。从此以后,英语再也没有成为我的强项,只是勉强够找工作、面试或开个英文会议,但再高级点的,比如用英语对话超过2小时就“歇菜”了。

那时候,我总说前桌女孩英语成绩好,是因为她有个英语很好的妈妈,能当24小时随身老师。可直到今天,我心里都记得很清楚,我是如何开始偷懒,如何开始一点点懈怠,如何开始在别人背英语课文的时候窃喜自己不用那么苦。

我不能说,我和前桌女孩在成绩和人生上的差异,就是从背英语课文开始的,也不能说我们两个如今的生活谁好谁坏,但是这件小事一直提醒着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从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产生,无论是当时的考试成绩,还是更大格局的未来。纵观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人生,也都充满了这种偷懒和得过且过,这并不是单单出现在英语课上的偶然,所有的偶然其实就是自己人生的必然。比如我除了数学,其他学科也都学得不好不坏,不精通也不透彻,文史类需要背会的也都挑肥拣瘦,而现在生活中的我也总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就算有能力过精致、优雅的生活,也依然毛毛躁躁地把家里搞得一团乱。

每当我的人生不如别人的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找理由。比如别人有好爹、好妈、好家庭,别人有钱、有势、有好老公,别人有好老板、好公司、好待遇,总觉得自己啥都没有才造成了当下的窘境。其实,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我自己心里特别清楚,无非是从生活中一点点差距开始的。比如我的朋友中有“晨起党”,早晨5点就起床开始晨跑,一年后就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并得个小奖;有“读书党”,一年能读近百本书;有“写作党”,每天更新5000字,一个月写成了一本小说,冲上豆瓣网阅读首页。我每天晚上的时间却在刷手机、跟代购聊天买货中度过,想读书只能在晚上一两点后了,每天筋疲力尽的,更别

提早起晨跑了,写作一周能更新一篇1500字的文章,就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当然,我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没必要跟别人攀比。”可关键是,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跟自己比来比去,还是那个德性可怎么好?

回过头来想,如果我妈妈也精通外语,或者精通别的学科,我就一定能得满分吗?显然不会,因为我从最开始就不是个扎实学习的人,外力再好又能怎么样呢?这也就是俗话“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

我认识的一个前辈有个习惯,每天早晨读报纸30分钟,比如《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每天在地铁上读一本杂志或者粗读一本书。其实他都是粗粗看过,并不精读。我们当时都嘲笑他:“现在谁还读报纸啊,您真是‘又红又专’啊。”但当工作中与客户开会沟通的时候,我才会发现,“党、政、经、金”的内容他可以信手拈来,客户对他每次的指导意见都心服口服,我们这种天天看天涯八卦论坛的,天天在微博上哈哈乐,仿佛什么潮流都知道的人都跟傻子一样,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自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才后知后觉。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都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青春奋斗励志正能量故事: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作者:蓑依

因为写稿的关系,我认识了在杂志社做编辑的女生小陆。工作三年了,她依旧时不时地被领导训到叫苦连天,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发狠地说:“再训我一次,我就跳槽!”又过去了一年多,不知被训了多少次,她还是没有辞职,仍然口口声声:“机会一到,马上走人。”

某一天,我问她:“如果你不做编辑了,你想好去做什么了吗?”她停顿好久才回答:“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辞职了。我现在迷茫死了。”我试着问:“你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吗?比如说从小到大一直有的梦想。”她不好意思地说:“有啊,我想去做导游,不是国内的这种,而是带国际团的那种。”“挺好的啊,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问。她撅着嘴说:“你知道的,我英语六级都没过,其他的语种一个单词都不会读,我连哪个国家有哪些景点都不知道,还怎么带别人呢?”我想也是啊,这个梦想虽然听上去光彩照人,但实现起来确实有些难度。

好奇的我接着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做编辑呢?”她蔫了一样,说:“本科

学的是中文,又不想做老师、考公务员,自己比较喜欢而且相对来说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编辑了吧。当时来这个小杂志社时,信心满满,想着把它作为跳板,等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了,也有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就跳槽去一个大点的杂志社。大学刚毕业时,我告诉自己:做一个好编辑就是我二十岁之后的梦想,但坚持到现在,我却觉得我一点也不适合做编辑,社里来的新人都比我做得好,我作为老职工,却一直遭到领导批评。我很纠结,我到底还能做什么……”

如果连自己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能知道自己现在坚持的就是对的?说实话,我挺心痛的,因为我也有过很深的迷茫,到现在还会时不时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怀疑,但是我也知道,迷茫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才华配不上梦想而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给自己的才华养精蓄锐,在梦想的道路上,脚踩得更踏实一些,奔跑得更快一些。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得慢,或者才华增长得少,而是我们一直停留在静止的状态,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而从没有向更好的方向做出一点改变。

小陆就是如此。虽然她经常被领导批评,但是我几乎没有察觉到她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错误,每次都只是发牢骚,抱怨一通了事,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同样的错误还会照犯不误。记得有一次,我们合作一篇人物专访的稿件,我采访完,整理好之后发给她,她告诉我字数有点超了,我说:“我正好在外地,不方便用电脑,你可以帮我删一下,你若是不着急用,就等我回去之后再改。”她没有回复,过了几天,我打开电脑一看,那个稿件原封不动地躺在我的邮箱里,还附上了几句话:“因为临近截稿日期了,我就把稿子直接发给了主任,主任说字数太多,又把我训斥了一顿,你看到稿件之后,一小时之内一定要删改好发给我啊,我们一定要尽快,否则我就完蛋了。”我当时就惊呆了,与其让这篇稿子在邮箱里放上两天,你作为一个编辑难道删改一下都不行吗?编辑难道没有这个责任吗?两天的时间足够改好一篇稿子了吧?

既然把做一个好编辑作为今后的梦想和事业,那就应该从点滴开始,按照好编辑的标准来训练自己啊,可是她却没有,说白了,在工作这件事上,吊儿郎当,别说是同事不尊敬她,连作者都有些讨厌她了。她所谓的迷茫,就是作为一个编辑的才华,还配不上她想作为一名好编辑的梦想。这怪不得别人,有好几年的时

间,可以改变自己来实现梦想,但她却没有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哪怕增长一点点,到最后,只能给自己一个迷茫的定位,艰难度日。

我曾经以为很多人迷茫是因为没有梦想,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这个梦想可大可小,都是值得自己奔赴的东西。我有一个表弟,从小到大都是不招人待见的“坏孩子”,打架骂人,凡是和坏有关的事情他都会去做。初中毕业做了几年的厨师之后,突然转行去学习拳击,家里人都说他不务正业,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会有学拳击的想法,他有些腼腆地说:“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健身教练,上学的时候打架,觉得打得过人家,就说明自己力量大、身体棒,长大之后,才知道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可以。我这种野路子出家的人,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才华也是,有大有小。有大才华的人连吃个东西都可以吃出学问来,而普通人的才华大多数都是小才华,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劳才能取得那么一点点的进步。但即便如此,每天能处在一点点进步之中的人,绝不会迷茫,相反地,那些看不起或者无视小进步的人,才会真正地迷茫;那些对自己的才华不自知的人,才会真正地迷茫。

所以说,克服迷茫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抓住现有的生活,狠狠地向前,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站在那里,仰望天空,抱怨未来的遥远。我想倘若小陆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稿件,即便她的起点很低,三五年的时间内,也足够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如同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抱怨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不适。

如果你有大才华,就去追求大梦想;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你的才华不够支撑起你的野心,那就安静下来,扎进小的失败和挫折中,汲取营养。

如果不能成为豹子,成为一只漂亮高贵的梅花鹿也是好的,起码人见人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