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检查

合集下载

正常骨髓象的四个基本条件

正常骨髓象的四个基本条件

正常骨髓象的四个基本条件骨髓象就是骨髓细胞学检查所看到的景象啦。

正常骨髓象可是有四个超重要的基本条件哦。

一、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增生程度得合适才行呢。

就好像炒菜放盐,不多不少才刚刚好。

一般来说,它是活跃的。

这就像一个热闹的小市场,细胞们在里面有条不紊地活动着。

如果增生程度太低下,那就像市场冷冷清清,没几个摊位,好多细胞都没了活力,这可不是正常的状态哦。

相反,如果增生过度活跃,那就像市场挤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细胞,乱哄哄的,也不正常。

所以骨髓增生程度在合适的活跃度是正常骨髓象的一个重要条件呢。

二、粒红比例这个粒红比例也很有趣。

简单来说,就是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比例。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例大概在 2 - 4:1。

这就像是一场细胞之间的平衡游戏。

粒细胞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卫士,负责保卫身体,红细胞呢,就像勤劳的运输小工,负责把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如果这个比例失调了,就像小卫士太多或者小运输工太多,那身体这个大王国的秩序就会被打乱啦。

比如说粒红比例太高,可能是粒细胞异常增多,这时候身体可能就会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也许是哪里出了问题,身体在努力抵抗着什么。

要是粒红比例太低呢,可能就是红细胞太多或者粒细胞太少了,这对身体的正常运转也有影响。

三、细胞形态正常细胞的形态可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生物,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样子。

粒细胞要有粒细胞的模样,红细胞要有红细胞的可爱形状。

如果细胞形态不正常,那就像是一个人穿错了衣服,或者长错了五官一样奇怪。

比如说,正常的红细胞是双凹圆盘状的,像个可爱的小饼饼。

如果红细胞变得奇形怪状,像个刺球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那就说明身体可能出现问题了。

粒细胞也是一样,它的细胞核、细胞质的形态都是有标准的,如果出现了异常的分叶或者其他奇怪的形态,那就不是正常的骨髓象了。

这就好像我们认识的朋友,突然变成了一个我们都不认识的模样,那肯定是哪里出了状况。

四、巨核细胞正常巨核细胞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霸气,但它也是正常骨髓象里很重要的一环。

正常骨髓象检查

正常骨髓象检查
实验三
正常骨髓象检查 (一)
一、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检查步骤
1.低倍镜检查 (1)观察涂片情况:取材、制片、染色 (2)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处
增生程度 极度活跃 成熟红: 有核细胞 1:1 有核细胞均数/ (高倍镜视野) >100 常见病例 各种白血病
明显活跃
活跃 减低 极度减低
粒系
1.增生程度:增高、偏高、大致正常、偏低、减低,也可以用百分比代替。 2.各阶段比例、形态描述(各阶段形态大致正常/未见异常;XX阶段可见XX, 其他阶段形态大致正常) 3.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报,减少或正常时不报(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
全片可见巨核细胞多少个,其中各阶段各为多少个(至少分类计数25个), 有无血小板多少及分布(易见,少见,罕见,不见/未见;散在分布,成堆分布)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
2. 骨髓报告单填写
(2)血涂片检查结果 ①取材、涂片及染色情况 ②分类计数有核细胞(200个)注意有无各类幼稚细胞, 形态有无异常 ③观察血小板有无数量、形态、颗粒、聚集性等异常 ④有无病理细胞及寄生虫等 (3)报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10:1
20:1 50:1 200:1
50~100
20~50 5~10 <5
各种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 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增 生 极 度 活 跃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增 生 明 显 活 跃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增 生 活 跃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6.少量非造血细胞,无其他异常细胞及寄生虫

骨髓象检查4精品版课件

骨髓象检查4精品版课件
染色良好的指标:片中无染料沉渣,细胞染色均匀、深 浅适当、色彩鲜明、颜色正确,成熟 红细胞染浅红色。
PPT学习交流
14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 骨髓象检查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分级
增生程度
极度活跃 明显活跃 活跃 减低 极度减低
成红/有核 细胞 1:1
10:1
20:1 50:1 200:1
PPT学习交流
6
骨髓象检查 概述
▪ 禁忌症
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穿刺部位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
PPT学习交流
7
骨髓象检查
标本的采集
▪ 骨髓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骨髓穿刺 首选部位:髂后上棘 病人翻身困难时:髂前上棘 其他部位不成功时:胸骨 其他部位:小儿可选胫骨粗隆; 病变部位
取材失败的判断:骨髓部分稀释:骨髓小粒/油滴少; 骨髓特有细胞少;有核细胞少;成 熟细胞和幼稚细胞比值大于3/5 骨髓完全稀释:与血片完全一样
PPT学习交流
13
骨髓象检查
涂片良好的指标:片膜厚薄适当、均匀,有头、体、尾 三部分,尾部呈锯齿状,上下边缘整 齐、留有一定空间,镜下见各类有核 细胞分布均匀,成熟红细胞既不重叠, 也不过度分散、皱缩(1.5cm3cm)
有核细胞 /HP >100
50-100
20-50 5-10
<5
常见疾病 白血病,增贫 增贫,白血病,MDS 正常骨髓象,贫血 血液稀释,再障
PPT学习交流
15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PPT学习交流
16
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骨髓象分析报告

骨髓象分析报告

骨髓象分析报告1. 引言骨髓象(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髓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从而诊断和监测一系列血液系统疾病。

本文将对骨髓象分析过程与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2. 检查目的骨髓象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或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此外,骨髓象还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

3. 检查方法骨髓象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骨髓穿刺(bone marrow aspiration)和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3.1 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通过将针头插入骨髓腔,抽取骨髓液的方法。

常用穿刺部位有髂骨后上缘、胸骨下缘和腓骨头。

骨髓穿刺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取乳坐位或侧卧位,消毒穿刺部位。

2.注射局部麻醉剂,通常为利多卡因。

3.将穿刺针插入穿刺部位,逐渐向髓腔方向推进,同时抽取骨髓液。

4.抽取足够的骨髓液后,缓慢地将穿刺针拔出。

3.2 骨髓活检骨髓活检是通过取出一小段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

一般与骨髓穿刺同时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麻醉穿刺部位。

2.使用骨髓活检钳将部分骨髓组织抓取下来。

3.将抓取的骨髓组织放入含有4%甲醛的福尔马林液中固定。

4.将固定后的骨髓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和病理学诊断。

4. 骨髓象分析指标骨髓象分析主要包括骨髓细胞分类和骨髓细胞形态学评价。

4.1 骨髓细胞分类骨髓细胞分类是通过骨髓液中各类细胞的比例来评估造血系统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法朗斯淋巴细胞分类法和骨髓细胞计数法。

•法朗斯淋巴细胞分类法将骨髓细胞分成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浆细胞。

通过观察各类细胞的比例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骨髓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病变。

•骨髓细胞计数法通过计算骨髓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来评估造血功能和血液系统疾病的程度。

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

骨髓象检查流程和具体内容

骨髓象检查流程和具体内容

骨髓象检查流程和具体内容英文回答: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A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are two procedures that are used to collect samples of bone marrow for examination. Bone marrow is the soft, spongy tissue inside your bones that produces blood cells.Bone marrow aspiration.A bone marrow aspiration is a procedure in which asmall amount of liquid bone marrow is removed from your hip bone. The procedure is usually done in a doctor's office or clinic. You will be lying on your side, and the doctor will numb the area of your hip where the aspiration will be done. The doctor will then insert a thin needle into your hipbone and withdraw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bone marrow. The procedure usually takes about 30 minutes.Bone marrow biopsy.A bone marrow biopsy is a procedure in which a small piece of bone marrow is removed from your hip bone. The procedure is usually done in a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You will be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which means you will be asleep during the procedure. The doctor will make a small incision in your hip and remove a small piece of bone marrow. The procedure usually takes about 30 minutes.Risks of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The risks of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are rare, but they can include:Bleeding.Infection.Pain.Bruising.Swelling.Benefits of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Leukemia.Lymphoma.Multiple myeloma.Sickle cell anemia.Aplastic anemia.Iron deficiency anemia.Vitamin B12 deficiency.Folate deficiency.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can also be used to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for certain conditions, such as leukemia and lymphoma.If you are considering having a 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talk to your doctor about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 procedure.中文回答:骨髓象检查流程和具体内容。

常见血液病骨髓象诊断要点

常见血液病骨髓象诊断要点

常见血液病骨髓象诊断要点F3.1 缺铁性贫血(IDA)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幼红细胞呈现核固缩和胞浆量少及着色偏蓝等核老、浆幼的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

外铁阴性,含内铁细胞减少。

此类贫血最常见,临床上常有胃病、痔疮和月经多等病史。

F3.2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大,可见巨大的红细胞,幼稚红细胞常呈核染色质疏松、浆量增多、着色偏红等核幼、浆老的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

且可找到巨大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分叶也偏多。

巨核细胞核分叶增多,但不出现多个小核的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浆内易见由核染色质脱落下来的核小体(该类细胞约占巨核细胞20-30%)。

临床上常有胃肠手术、营养不良和妊娠等情况。

外周血象常出现3系减少。

F3.3 溶血性贫血(HA)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其总比例常大于50%,但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并可见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等特殊形态的变化。

此病临床资料对诊断尤为重要,病人常出现黄疽、尿胆原和间接胆红素增高,网织红细胞常大于5%。

急性溶血时,外周血象可出现幼红细胞。

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酸溶血试验常出现阳性。

F3.4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小粒呈空架状,脂肪球增多。

粒、红、巨三系细胞减少,其中以巨核细胞减少更为明显,成熟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网状细胞、浆细胞、嗜碱组织细胞常偏多。

血象3系减少,但脾脏不肿大。

F3.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可见多核、核碎裂及巨幼样变,成熟粒细胞分叶减少(或增多),粒细胞胞浆颗粒减少或无或过大而多,核浆发育不平衡。

易见多个小核的颗粒巨核细胞和微小型巨核细胞。

此类病人外周血象易见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成熟单核细胞常增多。

临床抗贫血治疗效果差。

诊断MDS后,按骨髓和外周血象中原始细胞多少,有否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可分为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AS)、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中原始细胞片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4型,至于慢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CMML)已属白血病可不再列入MDS。

简述骨髓涂片

简述骨髓涂片

正常范围:
骨髓液中红细胞约占45~54%;有核细胞约占4~6%;血 浆约占39~48.5%;脂肪约占0.5~3%。其中有核细胞总 数为10~100×10/L(10 000~100 000/mm)巨核细胞, 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 等各有其一定比例范围。
采部位:
采血液部位以髂脊、脊椎棘突、胸骨体等处为宜。
骨髓象!
骨髓象即骨髓细胞学检查。根据有核细胞所占的比例 把骨髓增生程度分成等级,来反映骨髓造血的活跃程 度。在取材、制片和染色良好的情况下,正常骨髓的 增生程度大多描述为“骨髓增生活跃”。某些贫血时 骨髓代偿增生能力良好,则会表现为“增生明显活 跃”,如果造血功能降低则骨髓“增生减低”或“极 度减低”,而发生白血病时,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或“极度活跃”。

骨髓象检查的步骤与方法

骨髓象检查的步骤与方法

1.96~7.41
4.85 急性再障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高倍镜)
3.观察巨核细胞
低倍镜下计数全部骨髓片膜的巨核细胞总 数。然后选择涂片厚薄均匀、染色良好的 区域在低倍镜下找到巨核细胞,移至视野 中央,转换成油镜判断巨核细胞的分化程 度,至少分类25个,同时注意巨核细胞 及血小板的形态有无异常。
骨髓象检查的步骤与方法
一.低倍镜检查 1.观察骨髓涂片、染色和取材是否满意 2.判定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范围 平均
有核细 胞占全 部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百分率
有核细胞/1000个成熟红细胞
范围 平均
常见原因
极度活跃 1:0.5~2.0 1:1 >50 238.96~521.07 351.96 白血病
4.注意有无异常细胞
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转移癌 细胞、Gaucher细胞、Niemann-Pick细 胞等。注意观察有无散在或成堆分布的体积 较大、形态特殊的异常细胞出现,尤其应注 意涂片尾部、边缘及骨髓小粒周围。
发现可疑异常细胞,应在油浸镜下观察加以 确认。
二.油镜检查 在观察整张骨髓涂片后,选择骨髓涂片
厚薄、有核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 的骨髓涂膜处,并注意尽量在体尾交 界处作油浸镜检查。采用迂回方式, 以免出现重复计数的现象。
1.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在油浸镜下连续分数200个或500个有核细胞,按 细胞的不同系列和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别计数。
分类计数时,巨核细胞、分裂象、退化细胞不计入。
2、观察细胞形态
明显活跃 1:5~12 1:10 >10 43.78~230.77 114.51 增生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
3~20
造血功能底下
小于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生极度低下
增生低下
增生活跃
增生并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总数,如 将骨髓膜标准化为1.5cm×3.0cm则巨核细 胞参考值为7~35个;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小板减 少时,应进行巨核细胞分类,以油镜确定巨 核细胞的阶段,分类至少观察25个巨核细胞, 求出巨核细胞各阶段百分率。
胞质量、颜色、有无包涵物(豪-焦氏小体、 嗜碱性点彩)。
成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 有无异常红细胞(球形、椭圆形、镰刀形、
靶形、盔形、三角形、棘形、泪滴样、大 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 胞、卡波氏环等)。
③巨核细胞系统:
全片巨核细胞的数量,各阶段细胞的比例, 有无成熟障碍现象,有无病理性改变,如 微小巨核细胞、小巨核细胞、单圆核巨核 细胞、多核巨核细胞。
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恶性淋巴瘤细胞。 ⑥ 有无寄生虫。
第三节 正常骨髓象
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四项条件: (1)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2)各系各阶段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
大致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3)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异常; (4)无特殊病理细胞及血液寄生虫。
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 2-4:1。
骨髓象检查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
一、检查的步骤
(一)低倍镜观察
1.观察取材、涂片、染色情况是否满意。
2.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低倍镜下选择细 胞分布均匀处,根据骨髓片中有核细胞的 密度或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来估 计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
增生程度的判断一般采用五级分类法,
即: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 增生低下、增生极度低下。
核染色质结构;核仁大小、数量;胞质量 的多少,颜色深浅;颗粒的多少,有无中 毒性颗粒及空泡变化。
② 红细胞系统:
各期幼红细胞的增生情况,各阶段幼红细 胞所占的比例,
幼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有无巨幼红细胞, 有无核形异常(双核、多核、畸形核、核 碎裂、核固缩、核浆发育不平衡)。
核染质结构,有无核仁及其核仁数量的多 少。
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不容易识别时,可先染组 织化学协助诊断,然后再进行细胞分类。
如有的标本形态学不典型时,先分类,再结 合临床综合分析,描述骨髓形态学特点。
1. 骨髓细胞分类先浏览该涂片上各类细胞的 形态特点,看是否容易识别;
然后分类,要求计数200或500个有核细胞; 巨核细胞,破碎细胞,分裂象细胞不计数在
2.粒细胞系在骨髓全部有核细胞中占最大 比例,约1/2左右〔50% - 60%),原粒< 2%,早粒<5%,中粒<8%,晚粒<10%, 杆状<20%,分叶<12%。
3.红细胞系幼红细胞在全部有核细胞中占 1/5左右(20%),原红<1%,早红<5%, 中红<10%,晚红<10%。 幼稚和成熟红 细胞形态上无异常。
一、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
1.正确判断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增生程 度及其病因。
2.判断骨髓的铁储存,尤其是怀疑为储存 铁降低或缺铁时,骨髓活检比骨髓涂片更 有诊断价值。
3.明确诊断某些疾病及化疗后骨髓的抑制 程度,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 用于某些疾病诊断、造血微环境及骨髓移植的 研究。可以发现骨髓涂片不能发现的病理性变化, 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坏死、胶样变性及肉芽肿等,
4. 观察骨髓片边缘和尾部,注意寻找有无体积 较大散在或成堆出现的特殊病理细胞:
如转移癌细胞、恶性组织细胞、戈谢氏细胞、 尼曼-匹克细胞、但需油镜观察加以确证。
这些细胞的发现,对有关疾病具有肯定诊断的 意义。
(二)油镜观察
骨髓细胞分类先浏览一下该涂片上各类细胞 的形态学特点,得出初步诊断意见, 再进行 细胞分类。
表2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分类法
有核细胞 有核细胞/ 平均低倍视野 增生程度 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数
常见病例
增生极度活跃: 1:1
增生明显活跃: 1:10
增生活跃:
1:20
增生低下:
1:50
增生重度低下: 1:200
大于500个有核细胞 各种白血病
200~500
各种白血病 、增生性贫血
20~200
⑶ 淋巴细胞占20~25%。
⑷ 单核细胞<4%。
⑸ 浆细胞<2%。
⑹ 巨核细胞在一张15*3cm骨髓涂片上可见 7~35 个 , 原 巨 0 , 幼 巨 0~5% , 颗 粒 巨 10~27%,产板巨44~60%,裸核8~30%。血 小板成堆可见,形态正常。
⑺其他细胞少见,未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
5.用于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 合征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尤其对骨髓 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戈谢病和尼曼一匹克 病等诊断的阳性率高于骨髓涂片。
第四节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BMB) 是国内、国外 近10多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门学科,其发展 前景广阔。
现代血液病的临床诊断,已从过去的纯细胞形态学 水平,进人骨髓穿刺液涂片形态、活检切片组织病 理学相结合的新时代。
骨髓穿刺活检与穿刺涂片、血片检查同时进行,三 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可全面地了解 骨髓组织的病理学全貌,为临床提供重要线索,有 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有核细胞百分比内,对巨核细胞单独进行计 数和分类 ;
按各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记录,并计 算出百分比值。
2.各细胞系形态学观察仔细观察各系各阶 段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例如:
① 粒细胞系统:
粒细胞的增生情况,各阶段细胞所占的比 例,各期粒细胞的大小形态、核形、有无 双核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成熟 粒细胞有无分叶过多或过少。
同时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是成 簇还是散在,有无巨大血小板,畸形血小 板。
④其它细胞系: 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系统及其
它细胞: 该类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细胞形态
有无异常,有无原幼阶段的细胞。 如疾病与这类细胞无相关性,可作简要描
述,如有相关性要作为重点进行描述。
⑤ 有无特殊细胞、特殊病理细胞: 如恶性组织细胞、戈谢氏细胞、尼曼-匹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