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麻醉管理

合集下载

呼吸道疾病患者麻醉管理

呼吸道疾病患者麻醉管理

呼吸道疾病患者麻醉管理麻醉实施的原则为:①加强呼吸循环监测;②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的通气量,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避免PaCO2长时间低于35mmHg,否则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③维持循环稳定,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预防心律失常,及时纠正休克;④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合理控制输血输液,防止过量或不足;⑤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全麻不宜过深,椎管内麻醉阻滞范围不宜过广。

一、全麻的管理对于不同病理生理的呼吸系统疾病,全麻管理有不同的要求。

麻醉过程中需要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术中病情变化、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作出判断,并选择个体化的处理方案。

对于严重COPD的患者,心肺功能极其脆弱,麻醉诱导和维持既要有效地消除患者的应激反应,又要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麻醉中应注意:①麻醉诱导的药物应小剂量缓慢给予,麻醉维持采用低浓度吸入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较佳。

②选择通气模式为小潮气量、延长呼气时间,必要时加用PEEP以防止呼气初细支气管萎陷闭合。

吸∶呼比(I∶E)宜为1∶2.5~3,并根据监测PETCO2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频率,使PaCO2保持在允许的高碳酸血症范围。

③术中要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吸引忌过频,吸痰前应加深麻醉、吸高浓度氧,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

④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潮气量小的危重患者,手术完毕时可作气管切开,以减少解剖无效腔,便于清理呼吸道及施行呼吸支持治疗。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全身麻醉应注意:①麻醉诱导中因上呼吸道张力消失和舌后坠,上呼吸道障碍远较正常人多见且严重,此类患者目前多主张清醒插管,尤其是保护性反射已严重消退的重症患者,应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保证气道开放十分重要。

②麻醉维持中需要控制呼吸并调节PETCO2至术前水平,避免应用肌松剂。

③OSAS患者的主要危险在拔管以后,拔管前麻醉应完全恢复,清醒拔管是必要的,尽管患者意识基本清醒,但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并未完全清除,有可能诱发呼吸暂停。

肺结核病人系统管理要求

肺结核病人系统管理要求

结核病人管理肺结核病人的系统管理是指在指定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的肺结核病人按照规定的时间痰检、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实行全程督导或全程管理达到规律治疗。

一、肺结核病人痰检(一)痰检时间。

1.初治涂阳病人(含重症涂阴病人)在疗程满2、5、6个月时,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8个月时,各查痰一次。

2.初、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痰菌仍为阳性时,应在治疗满3个月时增加查痰一次。

(二)要求。

1.初诊病人应送3份痰标本(即时痰、夜间痰和清晨痰)。

如无夜间痰,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留取一份痰标本;或在送痰时,留取两份即时痰。

疗程中或复诊随访病人应按时查痰,每次送检2份痰标本,即时痰和夜间痰。

2.痰标本采集:即时痰为病人就诊时咳出的痰液。

清晨痰为清晨深咳出的痰液。

夜间痰为就诊前夜间咳出的痰液。

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毫升。

应由检验人员或专人验收痰标本,痰液不合格者,要求重新送检。

难以获得合格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3.送检时,接诊医师应填写检验单。

填写项目包括:病人姓名、地址、登记号(或门诊序号)、送检日期(或初诊日期)、送检原因(初诊病人或随访病人)。

检验单应与痰标本分别放置在不同容器中送实验室待检。

4.实验室检验人员收到痰标本后,应仔细核对标本和检验单各项内容,查看痰标本是否合格。

随后按顺序编号,及时检查和登记,并将检验报告单送接诊医生。

对不合格标本要求重送。

二、肺结核病人的管理肺结核病人管理方式包括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强化期督导和全程管理。

对初治和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对涂阴肺结核病人采用强化期督导即在病人治疗强化期采用全程督导治疗管理,继续期采用全程管理。

(一)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指在病人治疗的全过程中,病人的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或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督导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抗结核药物。

它是保证病人全程规律用药最有效的管理措施。

经C型臂引导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护理

经C型臂引导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护理

经C型臂引导喉罩辅助通气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术,具有定位准确、检查阳性率高的优点,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之一[1]。

现将本科自2009年5月以来经C型臂引导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本科住院的36例患者,经确诊为空洞型肺结核,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9~55岁,体质量37~75kg。

剔除标准:张口度小于3cm、活动性肺结核、合并严重肝肾疾患或血液病患者。

1.2方法1.2.1治疗方法患者入室后取平卧位,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采用微量泵注射麻醉药物行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连接麻醉机控制通气。

待术者将气管镜通过声门时经气管镜注射2%利多卡因3mL,予以气管内表面麻醉,气管镜进入到病变段支气管时,由放射医师以C型臂行体外辅助定位,通过气管镜活检孔置入显影导管,待导管明确进入空洞内部时注射抗结核药物。

待患者意识清醒,麻醉作用消失后返回病房[1]。

1.2.2护理方法1.2.2.1术前准备患者方面:患者禁食12h、禁水8h;做好术前访视,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

术前取掉一切金属物品,体内带有的应注明,以防出现伪影。

麻醉方面: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术前生理缺失液体;备好电源、氧气、麻醉机、喉罩、牙垫、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

1.2.2.2术中配合麻醉方面:患者入室后取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仪,并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麻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护士将患者头后仰,协助麻醉医生置入喉罩并妥善固定,避免喉罩移位,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检查方面:术前先将显影导管置入气管镜,测试活动度并测量好导管至气管镜镜头部距离。

术中待术者将气管镜进入病变段支气管口时,将显影导丝插入气管镜,当导管刚好出镜头时,示意影像医师打开C型臂,在其引导下将导管置入。

结核毁损肺单侧全肺切除的麻醉处理方式分析

结核毁损肺单侧全肺切除的麻醉处理方式分析

结核毁损肺单侧全肺切除的麻醉处理方式分析目的:分析结核毁损肺单侧全肺切除的麻醉处理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结核毁损肺患者,均行单侧全肺切除,按术前肺功能减损程度分为,轻度者16例,中度者28例,重度者12例。

结果:轻度组术后并发症为0例,中度组2例,重度组5例(6.67%),经适当处理均自行消失。

结论:结核毁损肺行单侧肺切除,术前需参考FEV与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一般两者分别小于50 ml/d者16例。

行左全肺切除33例,右全肺切除23例。

右侧支气管闭塞、变形或狭窄5例,左侧支气管闭塞、变形或狭窄,26例。

5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按肺功能减损程度分级[2],轻度者24例,中度者28例,重度者12例。

S术前不同肺功能程度患者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换气量(MVV),肺泡氧分压(Pao2),肺泡二氧化碳分压(Paco2),如表1所示。

1.2 麻醉方式术前常规抗结核和应用抗生素消炎治疗,将排痰量控制在<50 ml/d之后进行麻醉。

56例均给予快速诱导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

快速诱导为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2 mg/kg、阿曲库铵0.6~0.9 mg/kg、芬太尼4~5 μg/kg。

23例行右全肺切除的病人中,17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中5例为左侧Robertshaw 管,12例为Carlon管;1例左单腔支气管导管、1例气管导管。

行左全肺切除的病人41例,其中32例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Robertshaw管左側7例、右侧9例,17例White管,5例Carlon管右单腔气管导管4例,支气管导管7例。

术前、术中、术后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VT(潮气量)、心电(ECG)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气道阻力、尿量。

仔细确定导管位置,并将其固定,进行机械通气并将潮气量6~10 ml/kg,通气频率保持在12~14次/分,同时反复听诊双肺,确保双肺隔离好,导管无移位,没有出现正常肺上叶开口堵塞,则可以进行开始手术。

肺结核病人-麻醉管理

肺结核病人-麻醉管理

肺结核患者的手术麻醉医院感染管理
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如消毒隔离或防护不到位,可引发医务人员的感染。

为标准医院感染,防治交叉感染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术前准备:
1、择期手术尽量先控制结核,防止在结核活动期进行手术,以防病灶扩散;
2、选择在隔离手术间手术,假设无隔离手术间,那么手术安排在最后一台;
3、手术前关闭手术间的通气系统,开启空气消毒机;
4、胸科手术采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有条件尽量备用纤维支气管镜;
5、螺纹管,呼吸囊,面罩等尽量选用一次性耗材,尽量用全麻辅料包。

二、术中个人防护:
〔1〕优先选择N95口罩,其次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帽;
〔2〕穿一次性隔离衣;
〔3〕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4〕戴护目镜。

三、术后消毒隔离:
1、手术间空气采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2、物体外表及仪器外表采用10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
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3、麻醉器具消毒:
①麻醉机、麻醉车、听诊器等物体外表采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
②重复使用的螺纹管、面罩、呼吸囊、过滤器使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晾干备用;
③喉镜片使用2%戊二醛浸泡45分钟以上;
④吸痰器中痰液1000mg\L的“84〞消毒液混合30分钟以上清理倒掉,清理干净后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枯燥后保存备用;
⑤麻醉机内部采用臭氧式管路清洗消毒机。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控科
2021年8月12日。

关于重症肺结核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研究

关于重症肺结核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研究

关于重症肺结核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处理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入组82例,入院治疗时间范围为2016年4月~2017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1例,采用连续硬膜外+强化麻醉;对照组31例,接受静脉吸入全身麻醉。

比较临床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中感染11例、昏迷7例,与对照组(感染9例,昏迷1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血压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心率变化相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对于重症肺结核手术治疗患者,选择连续硬膜外+强化麻醉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重症肺结核;麻醉处理;心率变化;临床效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体质下降、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以肺结核的发生情况尤为严重[1]。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主要以低热、乏力、胸痛、咳痰甚至咯血,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为主[2-3],因而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麻醉处理成为目前临床严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麻醉手段,比较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入组82例,入院治疗时间范围为2016年4月~2017年1月,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其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为16~81岁,均年龄为(49.33±6.72)岁。

82例患者中,原发型为17例,血液播散型为29例,浸润型23例,其他类型13例。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1例,采用连续硬膜外+强化麻醉;对照组31例,接受静脉吸入全身麻醉。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研究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研究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

方法:选取96名正在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手术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再选取相同条件下的96名已经做过手术但未选取针对性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整个过程无意外情况出现,身体特征表现正常,且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较快。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手术类型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病人有更好的疗效,应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麻醉处理【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13-02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一般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多为老年人为多发群体,主要是肺部感染了结核菌导致肺结核,合理就医,加强管理,结核病是可以控制的。

近年来,外科手术在肺结核治疗上已较少应用,医生根据情况作全肺或者肺叶切除、行肺叶-胸膜切除术,重症肺结核类型多种,麻醉处理难度极大,而在手术前的麻醉处理更是关键一步,需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此研究针对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1.研究资料1.1 一般资料将96名正在接受治疗的不同类型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称为观察组,再选取96例已做过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

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7.01±3.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8例。

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34±3.01)岁,所有患者均未携带其他疾病,病程1~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重症肺结核病手术的麻醉处理赵宏颖;贾建明【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01(24)2【摘要】@@我院1975年开展胸外科手术以来,其中施行重症肺结核手术300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rn1 一般资料rn①男患15~30岁59例,30~55岁68例,55岁以上15例;②女患15~30岁74例,30~55岁72例,55岁以上12例。

这些病人中一侧全肺切除术的64例,肺叶切除术127例,胸膜剥脱或加肺段切除术的42例,1~2期胸廓改形的67例,肺功减损至61%~70%的81例,41%~60%192例,40%以下27例,心脏受累的人数为114例。

从以上病例看73%为严重肺功减损,38%心脏受累,心脏受累的病人多半是由于病情重、消耗大,纵隔气管明显移位所致,心电表现多半是左、右心室肥厚,肺性P波改变以及T波改变,心肌供血不全等改变。

300例中,大咳血休克抢救性手术12例,支气管胸膜瘘及气管胸膜胸壁瘘118例,占39.3%.其余也均属重症湿肺病例,故麻醉处理难度极大。

【总页数】1页(P56)【作者】赵宏颖;贾建明【作者单位】佳木斯市结核医院麻醉科;佳木斯市结核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相关文献】1.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J], 张山;张韫辉;付征;边庆虎;董振明2.重症创伤复合口腔颌面创伤后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J], 叶建辉3.下肢外周神经区域阻滞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J], 蔡秋萍;徐萍4.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 [J], 王伟5.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 [J], 王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患者的手术麻醉医院感染管理
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如消毒隔离或防护不到位,可引发医务人员的感染。

为规范医院感染,防治交叉感染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术前准备:
1、择期手术尽量先控制结核,避免在结核活动期进行手术,以防病灶扩散;
2、选择在隔离手术间手术,若无隔离手术间,则手术安排在最后一台;
3、手术前关闭手术间的通气系统,开启空气消毒机;
4、胸科手术采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有条件尽量备用纤维支气管镜;
5、螺纹管,呼吸囊,面罩等尽量选用一次性耗材,尽量用全麻辅料包。

二、术中个人防护:
(1)优先选择N95口罩,其次选择一次性外科口罩帽;
(2)穿一次性隔离衣;
(3)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4)戴护目镜。

三、术后消毒隔离:
1、手术间空气采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2、物体表面及仪器表面采用10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
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3、麻醉器具消毒:
①麻醉机、麻醉车、听诊器等物体表面采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
②重复使用的螺纹管、面罩、呼吸囊、过滤器使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晾干备用;
③喉镜片使用2%戊二醛浸泡45分钟以上;
④吸痰器中痰液1000mg\L的“84”消毒液混合30分钟以上清理倒掉,清理干净后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干燥后保存备用;
⑤麻醉机内部采用臭氧式管路清洗消毒机。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控科
2015年8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