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论文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论文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论文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摘要:本文围绕着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主要介绍了钢结构的性能、在火灾时的破坏机理及防火保护设计的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设计,防火涂料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around th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mainly introduced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estruction mechanism of fire and fire protection design the measures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fire prevention design, fire coatings

引言

近年来,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85年,我国兴建了第1幢高层钢结构建筑“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以来,开辟了我国建筑钢结构的新领域。为了建筑方面的规例的功能要求,做好消防安全是非常的必要的,以确保规定的期限内建筑物的稳定。本文论述了钢结构抗火设计及防火保护的基本方法。

一、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钢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钢材材质均匀,可认为为理想的弹性材料,受力状态简单明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6、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7、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8、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中式建筑论文】谈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中式建筑论文】谈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在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地区英高层住宅建设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住宅安全,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相关建筑法律法规的制左力度,这也为更多的高层建设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火灾作为高层建筑中常见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以及建设人员的重视,当然只有提出解决或预防火灾问题的措施才可以更好地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就这一热点话题,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紧接着进一步挖掘了高层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防火设讣的原则提出相关防火设计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汁:设汁探究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直接影响到了居住品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髙层住宅建设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安全隐患,火灾就是常见的安全问题的一种。髙层住宅与原始的住宅环境相比较,英不能最大程度的应用疏散楼梯,它的建筑垂直距离更大,倘若不做岀改变就和容易造成踩踏问题所带来的人员伤亡,这从根上降低了火灾逃生的概率。除此之外,一些高层住户没有接受过高层逃生知识,甚至对火灾预防的办法了解的一知半解,倘若建筑单位没有在楼层建设期融入防火设讣,就会对今后的入住安全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迫在眉睫。 1髙层火灾特征 起火原因种类繁多 由于人们在家中应用的电器和工具的多样化,导致出现火灾的原因种类繁多,但从根本上来讲可以将英分为人和物两大类别。现阶段我国的高层住宅不仅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减少城市中心用地紧张,更多的商户会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在高层住宅进行相关工作和经营。这也在一泄程度上提髙了高层住宅的人流量,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以及生产垃圾,这给火灾提供了诱发原因。另一方而,人员不仅只局限于住户,形形色色的人流给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1.2救援难度大 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建筑企业将科学技术融入匚这也在一肚程度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条文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要条文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 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相关专家解读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消防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 90

毕业论文---建筑消防系统论文

建筑的消防系统 摘要: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与人们的私人财产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拥有合理的、规范的消防措施以及消防意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美好漂亮,以及给社会国家带来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消防标准、消火栓、报警系统、消防设备。 自从学习建筑设备这门课程以来我深感到它的重要性,有时候它与我们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从《室外给、排水组成》、《建筑采暖系统的分类》、《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建筑房排烟设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建筑的消防系统》这6个题目中选取了《建筑的消防系统》,并且阐述了建筑消防标准和规范报警系统的相关观点,我们只有在建筑房屋的时候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一、建筑物消防系统的标准及规范 目前我国与建筑电气消防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三部规范对建筑中一、二类建

筑的划分以及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从各自不同角度三部规范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国标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 1、设计依据 建筑物消防设计的依据是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消防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2、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 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应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 二、消防设备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通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通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浅谈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观体量庞大的现代摩天建筑。虽然高层建筑满足了我们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但是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防火安全设计,这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提出了防火设计的目标和一些防火设计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高层建筑防火措施防火设计 一、防火设计的目标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 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 二、防火设计的方法措施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但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通常在摄氏450~650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变形,钢柱、钢梁弯曲,不能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因

此,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仍任重道远。 (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2)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建筑中,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

建筑消防设计论文

建筑消防系统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化15-1 姓名:刘路路 学号:153842 专业:电 气自动化 题目:科 研楼建筑消防系统 2017 年5月11 日

科研楼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1. 工程概况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及早监测到火灾发生情况,及时报警。同时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执行相应的联动灭火功能。火灾自动报警/ 消防联动系统由设在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彩色CRT显示系统及相关软件组成,负责整个大楼的火灾预警、火警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现场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等。 2. 系统设计要求 2.1先进性 系统采用总线制传输方式,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分布式智能系统是主机智能与探测器智能两者的结合,通过总线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完善的智能化分析既考察火灾中参数的变化规律,又考虑火灾中相关探测器的信号间相互关系,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非常理想的水平。具有先进水平的分布式智能报警系统将成为火灾报警技术发展的主流。 2.2开放性 系统遵循软件、接口标准化原则。系统配有标准RS-232串行接口和标准RS-485串行接口,完全符合相关电气规程的要求,可方便的与其它相关系统连接。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开放的通信接口协议。通用的操作系统、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2.3实用性 系统具备完成本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水准。系统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和功能要求,并且系统容易实现、操作简捷、界面友好、维护和扩容方便。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2.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3.5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9.1.3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9.1.4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9.2.2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9.2.3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9.3.2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9.3.5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9.3.11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防火设计 规范有什么规定?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我们整理建筑术语钢结构防火规范基本介绍: 我们通过相关资料查阅,总结我国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内容,总结几点要点情况,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规范的效力 从2015年5月1日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正式施行,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同时废止。自此,通过一本规范统一了对建筑防火的要求。 第二:耐火极限的定义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 第 1 页共 4 页

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钢梁、钢柱在无保护层的情况下,耐火极限为0.25H,即15分钟。 第三: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与耐火等级 厂房(仓库)根据生产过程或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由高到低 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级。 第四:厂房(仓库)的相关规定 A、通用规定 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柱、梁的耐火极限应分别不低于2.5H和1.5H,檩条(属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为 1.0H。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可降低0.50H(多层柱仍为 2.5H)。 即: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单层钢结构厂房(仓库)的柱、梁(门式 第 2 页共 4 页

刚架结构的梁可归为屋顶承重构件)、檩条的耐火极限要求分别为:柱2H、梁1H、檩条1H。 当厂房采用混凝土主体结构加钢结构屋盖时,钢结构屋盖的梁、支撑、檩条等均可以视为屋顶承重构件。 B、新规范对钢结构建筑的重要规定 新规范取消了原规范中丁、戊类厂房可以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的规定。这意味着所有的钢结构建筑,都必须涂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金属夹芯板应全部采用岩棉等不燃芯材。 单层卷材柔性防水屋面,其保温层仅能采用不燃材料如岩棉。 更对关于钢结构防火规范、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相关资料,敬请关注行业解读栏目或登入建筑图库栏目查询建筑钢结构图集攻略。 第 3 页共 4 页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 摘要:从钢结构的性能出发,阐述了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做好钢结构的防火。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耐火极限、喷涂 钢材是一种不会燃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抗震,抗弯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钢材既可以相对增加建筑物的荷载能力,也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美感造型的需要;还避免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能弯曲,拉伸的缺陷。因此钢材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单层,多层,摩天大楼,厂房,库房,候车室,候机厅等采用钢材都很普遍。但是,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点。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架是建筑的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安全,它们大都采用钢材,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其耐火性能很差,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钢结构在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高温条件下其内部应力也会发生改变,使钢结构承重体系出现问题,按理论计算,在全负荷下,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一般火场温度都在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无任何保护的钢结构很快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大约15分钟内就会倒塌。2002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大厦在恐怖袭击中倒塌,导致300多名消防队员无辜丧生。飞机满载燃油撞击大楼后,造成大楼承重的钢结构筒体的保护层被破坏,在强烈的高温作用下,钢结构筒体承载强度迅速下降,短短20分钟后这个世界上最著名建筑就消失在我们面。2003年我国青岛市的正大食品厂钢结构厂房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厂房大面积倒塌,很多工人葬生火海;1972年天津市体育馆发生火灾,致使屋顶坍塌,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这些众多的火灾案例都暴露出了钢结构建筑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耐火性极差,这就给我们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使钢结构建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 如何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合理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各种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火灾危险性存在差异,我们设计时要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再根据火灾危险性,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比如一个60米高的综合楼,根据《高规》其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它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梁、柱、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分别不低于2小时、3小时、1.5小时,如果我们在设计时没有正确核定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等级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我们设计失误,过高造成浪费,过低则造成不安全。 二、设计时要选用恰当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目前我国钢结构主要采用三

高层建筑防火论文 房屋消防系统论文

高层建筑防火论文房屋消防系统论文 有关高层建筑防火的思考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针对高层建筑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介绍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特性及危害,提出了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防控对策,并从设计、水源、防火分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系统防控对策 高层建筑物由于具有节约城市用地和丰富空间造型等优点,犹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在世界各地,其高层化、大型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时,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1)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多样,使用单位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各项管理制度就不容易落到实处,火灾隐患和漏洞就容易出现。例如乱堆乱放杂物,乱扔烟头火种,人为损坏消防设施,设置火灾危险性大的车间、库房等,都容易引起火灾。 2)复杂多样的功能,使用的电器设备多,配电线路多,用电荷载大。如果管理不善,出现电器使用不当、违章用电、乱拉乱扯电线、随意增加负荷等,常常会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 3)功能多样,结构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稍有疏忽,例如防火分隔不当、装修使用可燃材料、电气线路布置零乱等,都会埋下火灾隐患。

一、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 1)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开发的建筑,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高层建筑历史欠账较多。诸如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楼梯间形式等不符合现行规范问题较为广泛,存在较大的隐患。 2)违反安全生产制度。高层建筑用电、用气、用火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过多、过乱。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有的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规操作。 3)边营业边施工的现象普遍存在。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长时间使用中,存在改造和装修,单位内部擅自就进行了装修和改造,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但由于用电是临时性的,导致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4)消防系统不稳定。消防系统是高层建筑的“神经”和“心脏”。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消防系统切换不正常;有的探头故障多,误报多;有的应急事故灯不会亮或亮度不够;有的电梯无迫降;广播系统缺少元件,不能正常广播。一些高层建筑楼内无消防用水,无消防斧,也无消防枪、水龙带等。 5)消防意识不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任意压缩消防投入;对消防人员特别是消防值班人员不落实;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培训,素质低;消防系统缺乏维护保养;物品乱堆放,影响消防设施的正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书 设计(论文)题目建筑防火

建筑防火,是建筑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中国古代主要以易燃的木材作建筑材料,对建筑防火积累了许多经验。 总平面防火。它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 (2)建筑物耐火等级。划分建筑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它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盖、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并为人员疏散、抢救物资和扑灭火灾以及为火灾后结构修复创造条件。 (3)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在建筑物中采用耐火性较好的分隔构件将建筑物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一旦某一区域起火,则会把火灾控制在这一局部区域之中,防止火灾扩大蔓延。 (4)防烟分区。对于某些建筑物需用挡烟构件(挡烟梁、挡烟垂壁、隔墙)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便于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5)室内装修防火。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符合要求的装修材料。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尽量做到不燃或难燃化,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6)安全疏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建筑物内人员由于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室内的物资财富也要尽快抢救出去,以减少火灾损失。为此要求建筑物应有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为安全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 (7)工业建筑防爆。在一些工业建筑中,使用和产生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等物质能够与空气形成爆炸危险性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就能引起爆炸。这种爆炸能够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建筑物、生产设备遭到毁坏,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上述有爆炸危险的工业建筑,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要从建筑平面与空间布置、建筑构造和建筑设施方面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摘要:如何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合理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设计时要选用恰当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钢结构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问题。 • 关键字:建筑防火,钢结构 Abstract: how to mak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I think should be do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fire hazard and importance,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architectural fireproof grade. When the design to use appropriate steel structure fire protection method.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personnel evacuation problems. • key word: building fire, steel structure • •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点。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架是建筑的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安全,它们大都采用钢材,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其耐火性能很差,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钢结构在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高温条件下其内部应力也会发生改变,使钢结构承重体系出现问题,按理论计算,在全负荷下,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一般火场温度都在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无任何保护的钢结构很快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大约15分钟内就会倒塌。2002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大厦在恐怖袭击中倒塌,导致300多名消防队员无辜丧生。飞机满载燃油撞击大楼后,造成大楼承重的钢结构筒体的保护层被破坏,在强烈的高温作用下,钢结构筒体承载强度迅速下降,短短20分钟后这个世界上最著名建筑就消失在我们面。2003年我国青岛市的正大食品厂钢结构厂房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厂房大面积倒塌,很多工人葬生火海;1972年天津市体育馆发生火灾,致使屋顶坍塌,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这些众多的火灾案例都暴露出了钢结构建筑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耐火性极差,这就给我们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使钢结构建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06-08 09:42:38 作者:周燕珉陈星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浏览:2098 一、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得适用范围 什么样得“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得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与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她专供老年人使用得、非集中照料得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老年人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得事项

1)新规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得选择 新规范5、1、1:建筑高度大于24m得独立建造得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规范解读: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得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将标准提高,24m以上得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得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3)老年人照料设施得外墙材料

新规范6、7、4A:除本规范6、7、3条规定得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得内、外墙体与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得保温材料: 1、独立建造得老年人照料设施; 2、与其她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得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得老年人照料设施。 规范解读: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得外墙与屋面保温材料提出了明确得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建筑组合建造得改造类项目,当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与屋面需求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三、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1)54m——高度限制

新规范5、3、1A:独立建造得一、二级耐火等级得老年人照料设施得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得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规范解读: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得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她建筑内得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她建筑上下组合建造得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与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2)32m——超过32m设连廊 新规范5、5、13A:建筑高度大于32m得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32m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与公共活动场所得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规范解读: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得外窗。 (3)24m——设防烟楼梯间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钢结构防火施工方案(建筑类别)

仓间罩棚及屋面改造工程 防 火 专 项 方 案 泰州市恒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5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只适用于粮食局仓间罩棚及屋面改造工程钢结构防火工程。 2、编制依据 《设计施工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 3、工程概况 3.1 本工程钢结构构件,隔墙耐火极限均应达到二级标准。钢梁1.5小时、钢柱耐火2.5小时,屋顶沉重构件1小时。钢梁、屋顶沉重构件采用室内薄形室内防火涂料。钢柱采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2 网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耐火极限1.5h,防火采用防火涂料防火,防火涂料(超薄薇膨胀型)应有国家检测机构的耐火检测报告。必须有防火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和产品合格证。施工质量要满足《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要求。防火漆选用应注意与底漆兼容。 4、钢结构网架防火涂料性能 4.1薄涂型防火涂料性能表 项目指标 粘性强度(MPa)>0.15 抗弯性挠曲L/100,涂层不起层,脱落

抗振性挠曲L/200,涂层不起层,脱落 耐水性(h)>24 耐冻融循环性(次)>15 耐火极限涂层厚度(mm) 3 5.5 7 耐火时间不低于(h)0.5 1.0 1.5 5、施工准备 5.1材料的准备 1)防火材料的保管与堆放 防火材料在保管和使用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应在施工现场搭设专用仓库,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同时做到通风良好。 2)防火涂料的施工前检验 a) 松散度:适中,不结块。 b) 和易性:将配置好的涂料涂刷在一块150*150的薄铁板上,涂层厚度为150mm,铁板翻转使涂层朝下,涂层不脱落为合格。 5.2施工机具的准备和要求 根据防火涂料施工方法提前准备好施工机具,保证其质量合格,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施工设备及施工手段用料如下所示: 序号机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压送式喷涂机/ 台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2015年5月1日,业界瞩目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正式执行,作为基础性、综合性、通用性的防火技术标准,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集中体现了建筑火灾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成为我国建筑防火标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由规范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编制,并由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审查部门的部分专家、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的专家进行严格审查。《图示》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不仅可以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本文将《图示》编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诠释,帮助大家通过《图示》更好地了解掌握《建规》。 一、《图示》所推荐的案例是在符合规范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安全合理的方案做示范,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弥补、完善规范不易准确表达的内容。 2、当规范条款表述的不够明确时,图示给出的示例既要起到补充完善条款原意的作用,又要积极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 三、《图示》用简单的图形进一步补充规范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便于统一认识、准确把握设计深度。

2、安全出口、疏散门、防火门净宽的计算。 《建规》中安全出口、疏散门、防火门是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位,规范中强调了这些净宽尺寸要求,但并未给出如何计算,往往各地算法不统一,由此给工程设计或验收带来很多争议。为此《图示》在P5-56页、P5-62页分别给出了这些口部净宽的计算方法。即当安全出口为一门洞时,净宽就是指门洞装修后的净尺寸;当安全出口为疏散门或防火门时,其防火门净宽应从门扇开启后门表皮到门框之间的净距,见图示所示。 总之,面对现今工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一本《图示》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于《建规》中概念明确、不能有任何疑义、必须执行的内容,如各种防火门的耐火极限要求、防火墙的耐久要求等等,《图示》给出的明确的示意;对于规范表述可有多种理解或做法的条款,《图示》尽量选择更安全合理的做法,以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由于编制时间较短,《图示》可能不能满足大家所有的需求,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故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使《图示》越编越好,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为大家学习掌握《建规》的原意提供帮助。

建筑消防论文(DOC)

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 姓名:刘祝艳专业:给水排水工程122 学号:3121003208 中文摘要:对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几种稳压方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稳压系统的控制形式,总结了增压稳压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对增压稳压设施的认识,充分发挥增压稳压设施的作用。同时,分析讨论了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Abstracts: Voltage regulation ways of building fire water supply system, analyses the 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control form, summarizes the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wareness of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ressurization regulated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some problem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water are discussed and the matt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关键词:稳压系统;增压;消防给水,高层建筑 Keywords:Voltage regulation system; Pressure; Fire water supply, High-rise buildings 引言: 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促使高层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里陆续兴建了一批高层建筑。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里如雨后春笋的拔地而起,发展很快。据上海市2002年统计数表明高层建筑已达5000余栋。高层建筑在节约用地、壮观城市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越性已为每人所公认。但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比一般建筑大得多。 (一)建筑消防给水方式 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方式分为稳压泵直接稳压方式和稳压泵与气压水罐配合稳压方式。其中稳压泵直接稳压又分为稳压泵配合高位水箱稳压和稳压泵配合地下消防水池直接稳压两种;稳压泵与气压水罐组合系统又分为高位水箱配合气压给水装置稳压和气压给水装置取代高位水箱稳压方式两种。 1稳压泵配合高位水箱稳压方式 系统工作时,稳压泵从高位水箱取水升压后输入系统,进行灭火。稳压泵停止运行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