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
水库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水库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库大坝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也是常见的问题。
为有效对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
供同类工程的温控施工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水库大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随着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成为了水库大坝建设当中的重要部分,但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致使混凝土浇筑体内外均产生大范围温度裂缝,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构筑物的强度和降低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坝体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大坝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和控制温度裂缝的出现,确保大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1 工程概况某水库大坝为现浇混凝土单曲拱坝,高26.5m,基础底宽40m,溢流坝坝体底宽20.24m,顶宽4m,顶长76.5m,背水坡比为1:0.7,属常态混凝土重力坝。
坝底到坝顶高程为299.3~325.8m,大坝表面设计为C25混凝土,大坝内部设计为C15混凝土。
坝体分为3个坝段,设有2条横缝,混凝土总量约2万m3。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内部温度上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坝体工程质量。
因此,需对大坝混凝土温度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混凝土温控标准2.1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1)基础温差根据坝体运用条件、结构要求和基岩特性, 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规定和工程经验, 经计算分析拟定本工程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见表1。
混凝土浇平相邻基岩面, 应停歇冷却至相邻基岩温度后, 再继续上升。
表1基础允许温差单位:℃(2)混凝土内外温差标准为降低混凝土温度梯度, 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内外温差控制在18℃~20℃, 常态混凝土取上限, 碾压混凝土取下限,该工程取用常态混凝土。
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要求

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要求篇一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要求咱今天就好好唠唠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这档子事儿。
为啥要专门提这要求呢?你想啊,大坝那可是个大工程,混凝土浇筑要是温度控制不好,那可就麻烦大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这要是出了问题,大坝还能牢固吗?能经得起洪水的冲击吗?所以,咱必须得把这温控给整明白了!首先说这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水泥进场的时候,温度可不能太高,**超过60℃咱就得说NO**!骨料呢,在夏天的时候,咱得给它遮阳、洒水降温,**温度不能高于 28℃**,这可得记住咯!搅拌用水,**温度控制在 10℃到 15℃之间**,咋样,要求够明确吧?再说说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出机口的温度,**在夏季不能高于25℃,冬季不能低于5℃**,这是红线,不能碰!浇筑的时候,分层厚度也有讲究,**每层厚度控制在 30 厘米到 50 厘米之间**,而且要及时振捣密实,可别偷懒!还有这养护期间的温度控制。
大夏天的,得给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湿材料,还要定期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超过 25℃**。
冬天呢,就得采取保温措施,别让混凝土给冻坏咯!这些温控要求可都是为了保证大坝的质量,要是谁不遵守,那后果可严重啦!大坝出了问题,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所以啊,大家都得把这些要求放在心上,认真执行,别不当回事儿!篇二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要求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的那些要求。
为啥要聊这个?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坝可是关乎民生的大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不好,那后果不堪设想!先说这混凝土配合比的事儿。
水泥用量不能太多,要不然发热量大,温度不好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超过 300 千克**,记住了哈!外加剂的使用也得恰到好处,得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
浇筑的时候,速度也得把握好。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热量散发不出去,太慢了又影响施工进度。
还有啊,浇筑的时间也有讲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要不然混凝土还没凝固就被晒得滚烫,能行吗?温控监测也不能马虎。
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

摘要:三峡⼆期⼤坝是三峡⼯程最重要、最复杂的⼯程项⽬之⼀。
本⽂着重介绍了其混凝⼟⼯程施⼯的主要⽅法和技术措施,混凝⼟施⼯温度控制,混凝⼟施⼯质量控制程序和⽅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三峡⼆期⼯程三峡⼆期⼚坝⼯程包括左岸⾮溢流坝12#~18#坝段、左岸⼚房坝段、左导墙坝段、泄洪坝段、混凝⼟纵向围堰坝⾝段、左导墙、左岸电站⼚房等。
主要⼯程量见表1。
三峡⼆期⼚坝⼯程混凝⼟在5年之内要全部完成,1999年-2001年混凝⼟⾼峰年强度达386万m3、⾼峰⽉强度达43万m3。
⼤坝混凝⼟浇筑关键线路直线⼯期44个⽉。
三峡⼤坝结构复杂,孔洞多,坝体结构尺⼨⼤。
根据三峡⼯程⼤坝、⼚房结构要求,⼀般坝段宽度21~25 m(左岸⼚坝段⾮钢管坝段宽13.3 m),设置两条纵缝,将⼤坝顺⽔流⽅向划分长度控制在25~56.3 m,⼆期⼚坝⼯程⼤坝共有169个坝块,⼤坝浇筑块⾯积为1 264 m2(左导坝段第4块)。
1混凝⼟⽣产和质量控制1.1原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泥采⽤525#中热硅酸盐⽔泥,⽔泥各项指标应满⾜国标和三峡标准的要求。
针对三峡⼯程所使⽤的⼈⼯⾻料除要求⽔泥熟料碱含量不得超过0.5%外,还增加⽔泥碱含量不得超过0.6%的要求;同时,为补偿混凝⼟的收缩,特别规定了MgO含量的下限为3.5%;限制⽔泥的进罐和⼊机温度,以有利于混凝⼟的温控。
粉煤灰采⽤I级灰,尽可能采⽤I级优质灰,粉煤灰主要品质要求见表2,掺量⼀般为20%~40%。
砂由下岸溪⼈⼯砂⽯料系统⽣产。
采⽤⼭体开挖弱风化下限及微新斑状花岗岩制砂,设计⽣产能⼒:⾼峰期成品砂26.1万m3/⽉,总⽣产量为910万m3。
三峡⼈⼯砂细度模数按2.4~2.8控制。
⾻料以古树岭⼈⼯砂⽯料系统⽣产为主。
⾻料在进⼊拌和楼调节料仓前进⾏⼆次筛分。
⾻料质量控制按以下程序进⾏:⽔和外加剂:混凝⼟拌和⽔采⽤专门⽣产的三峡⼯程⽣产⽤⽔。
外加剂为具有引⽓、减⽔、缓凝等作⽤的优质复合型,外加剂品质必须符合GB8076-87《混凝⼟外加剂》和三峡⼯程标准的要求。
三峡工程混凝土技术

三峡工程混凝土技术摘要: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建筑物,混凝土总量近2800万m3,除满足稳定性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泄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具有结构复杂、施工强度高、技术标准高等特点。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采取了若干新技术、新工艺。
本文全面论述了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所采取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三峡混凝土新技术 1.三峡工程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项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峡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大坝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总库容393亿m3。
枢纽主要由拦河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1m。
水电站为坝后式,安装有26台7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200 MW,年平均发电量84.7 TW·h。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的客货轮。
三峡工程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分三期进行施工,总工期需17年。
第一期工程5年(1993~1997),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期工程6年(1998~2003),以实现首批机组投入运行和永久船闸开始通航为标志;第三期工程6年(2003~2009),以全部土建工程完工和全部机组投入运行为标志。
工程自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工程完全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目前已进入二期工程收尾阶段。
主要工程量如下:土石方开挖10,283万m3;土石方填筑3,198万m3;混凝土2,794万m3;钢筋46.30万t;金属结构25.65万t。
2.三峡大坝混凝土的特点2.1混凝土量巨大,施工强度极高。
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近2800万m3,二期工程施工强度更为突出,1999、2000和2001年三年分别浇筑混凝土458万m3,548万m3和402万m3,连续三年远远超过原苏联古比雪夫电站创造的364万m3的世界纪录。
混凝土大坝高温下施工及大坝安全管理

混凝土大坝高温下施工及大坝安全管理混凝土大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它承担着调节水流、防洪和发电等多种功能。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大坝施工,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混凝土大坝高温下的施工措施以及大坝安全管理。
一、高温施工工艺1. 混凝土配方设计: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在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增加混凝土的抗裂剂和增强剂的使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2. 温度控制: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缩短,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可以通过增加冷却水的使用量、使用防蒸发剂和采取覆盖保温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施工时间和顺序安排:由于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凝固时间缩短,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顺序,以保证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的正常发展。
可以采取夜间施工、提前加速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等措施。
二、大坝安全管理1. 温度监测: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大坝可能会出现温度应力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大坝温度进行监测。
可以通过在大坝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定期对温度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温度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监测和修复。
2. 水位监测:混凝土大坝的安全与水位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大坝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可以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位监测,一旦发现水位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控制。
3. 安全巡查:对于混凝土大坝来说,定期的安全巡查非常重要。
巡查人员需要检查大坝表面是否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此外,还需要检查大坝周围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能力,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4. 应急预案: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大坝面临一些紧急情况,如突发洪水、大坝破裂等。
因此,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分工,以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
三、大坝施工质量监督1. 材料质量控制:在大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峡三期厂坝工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及管理措施

后 的 R 。 0 F 5 Wl 方混凝 土 比调整前 降低胶凝 材 。3 0 2 0 0每
料用 量达 1 k ,降低 了混凝 土水 化热 温 升 。三 峡 三期 8g 厂坝 进水 口周 围调整前 、后 的 R 0 F 5 W l 3 0 2 0 0配合 比
见 表 1 。
2 12 采 用低 热 水 泥 ..
1 9
3. 3 2O 1. 3 84
温度 温升
温度 低热
温 升
l. 38
1 . 97
. 9
2. 26
88 .
2. 42
94 .
2 . 51
l . 13
2 6
1. 22
2 . 67
l. 29
2 . 75
1 . 37
2 . 93
l经历 了三个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 ,浇筑混凝 土约 2 5万 ,未发现 一条裂缝 ,创造 了混 2
凝 土施工奇迹 。三峡地 区四季温差变化 大,在二期 工程 混凝 土温控施 工经验基础上 ,改进 了温控技术 ,提 高了
混凝土温控工艺标 准,采用 了低 热水泥 、苯板永 久保温 等新材 料、新工 艺,制 定 了一套合理 的温控 管理 制度 ,
1 引言
三 峡 三期右岸 大 坝 璐 标 段位 于 中堡 岛 以右 河 道 ,总 长
等措施来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 。 2 . 高标号混凝土 中优化减水剂掺量 11
三 期 厂 坝 进 水 口周 围 R。 0 F 5 W 1 凝 土 由于 水 。3 0 2 0 0混
258 4.m,坝顶高程 15 8m,最 大坝高 10 5m,坝底最 大宽 度 18 1m。为确保三期大坝提前具备挡水条件 。发挥最大的发电 效益 .需要在高温季节浇筑强约束区、高升层、高标 号、大 体积的泵送混凝土。这无疑加大了}凝土施工温控难度。在 昆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改进温控技术,提 高了温控标准 ,并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温控 管理 办法 。创造
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

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概述: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达2800万方,2000年的高峰年强度达540万方,月高峰强度为55万立方,其砼总量及浇筑强度均为世界之最。
其中,厂坝二期工程总量为1238万方,2000年年强度达388万方,月高峰强度为45.5万方。
为保证混凝土的高强度施工和快速入仓,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经过长期的比较和选型,最后确定了以塔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胎带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底宽约100米,最大坝块宽度达32米,施工期跨过多各夏季,且夏季高峰月强度达到45万方,对砼温度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大坝温控成为保证大坝施工质量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峡大坝从设计开始就制定了严格而合理的各项温控标准,并采取了优化砼配合比、生产预冷砼及埋设冷却水管等综合性温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将就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作简要阐述。
一、三峡厂坝二期工程塔带机施工方案1、塔带机施工工艺塔带机方案实际上就是将皮带机的高速运输与塔机灵活回转布料相结合,使用皮带机将混凝土从拌和楼直接运送到仓面,实现砼高强度快速入仓。
塔带机最早由美国ROTEC公司提出并制造,在惠特斯坝成功应用,创造了最高月强度7.2万方的世界纪录。
塔带机一般采用“一楼、一机、一带”方式,即一座专用的拌和楼,保证拌和供料;一条皮带机供料线,保证混凝土快速运输;一台专用塔机,保证灵活布料。
塔带机采用两段布料皮带进行布料操作,布料皮带的上下倾角一般为+20o~-15o,并用特制象鼻管下料,下料高度一般为5~8米。
塔带机及供料线一般均设有自动爬(顶)升机构,用于在大坝浇筑到一定高度后自动爬升。
2、塔带机的优点及缺点塔带机的最大优点就是入仓速度快、布料灵活,其效率为普通门塔机的2~4倍。
其缺点在于:当使用塔带机自身来备仓或更换混凝土品种或标号时,其使用效率将大大降低,塔带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2 混凝 土生产 温度控制
2 1 降低混 凝土 骨料 温 度 .
为降低混凝土骨料温度 , 采取预冷措施( 二次风 冷技术)将骨料温度降低至要求 的稳定温度。具体 ,
工艺 为 : 料仓 的 骨 料 经 过二 次 筛 分 系 统送 到 中转 储
间不能够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顶带机 的供料皮带顶部设置了遮
阳、 防雨板 , 避免皮带运输过程混凝土料暴露在阳光
下 , 太 阳直射 。20 受 03~20 统 计 的混 凝 土 入仓 05年 温度 和 出机 口温 度 比较 结果 表 明 : 在混 凝 土 运 输过 程采取 必要 的措 施 , 以有 效 防止 混凝 土 在 运输 过 可 程 中温度 回升 。
3 2 混凝 土温升 与运 距分 析 .
料仓 , 在中转料仓内用强制冷风进行一次风冷 , 中转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5 期
云南水力发 电
YU NNAN W A R OWER TE P
三 峡 三 期 工程 大 坝 混凝 土 内部 温 度控 制
冀丰伟
( 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 云南 丽江 640 ) 7 10
摘
要: 三峡右岸三期工程施工中 , 了有效控制坝体混凝土内部温升 , 为 采取 了预冷混凝 土浇筑、 制混凝 土出机 口温度及入仓温 控
仓 强度为 8 3h以上 。 Or/ n 3 4 浇 筑仓 面临 时保 温 .
() 凝 土浇 筑 温度 回升 的一 般 规 律 。20 1混 04年 5~l 月 , 进 行 了 l 混凝 土 浇 筑 温 度 回升 观 测 O 共 3次
1 前 言
三峡水 电站三期 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在高 强度施工条件下 , 控制大体积混凝 土温度防裂是一 个重要课题 。科学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对大体 积混凝土采取温控措施 , 减少坝体内外温差 , 降低坝 体} 凝土 内部最高温度是减少混凝土裂缝 的关键措 昆 施。为了有效控制 坝体大体积混凝土 内部温升 ,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概述: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达2800万方,2000年的高峰年强度达540万方,月高峰强度为55万立方,其砼总量及浇筑强度均为世界之最。
其中,厂坝二期工程总量为1238万方,2000年年强度达388万方,月高峰强度为45.5万方。
为保证混凝土的高强度施工和快速入仓,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经过长期的比较和选型,最后确定了以塔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胎带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底宽约100米,最大坝块宽度达32米,施工期跨过多各夏季,且夏季高峰月强度达到45万方,对砼温度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大坝温控成为保证大坝施工质量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峡大坝从设计开始就制定了严格而合理的各项温控标准,并采取了优化砼配合比、生产预冷砼及埋设冷却水管等综合性温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将就三峡大坝塔带机施工方案及砼温度控制作简要阐述。
一、三峡厂坝二期工程塔带机施工方案1、塔带机施工工艺塔带机方案实际上就是将皮带机的高速运输与塔机灵活回转布料相结合,使用皮带机将混凝土从拌和楼直接运送到仓面,实现砼高强度快速入仓。
塔带机最早由美国ROTEC公司提出并制造,在惠特斯坝成功应用,创造了最高月强度7.2万方的世界纪录。
塔带机一般采用“一楼、一机、一带”方式,即一座专用的拌和楼,保证拌和供料;一条皮带机供料线,保证混凝土快速运输;一台专用塔机,保证灵活布料。
塔带机采用两段布料皮带进行布料操作,布料皮带的上下倾角一般为+20o~-15o,并用特制象鼻管下料,下料高度一般为5~8米。
塔带机及供料线一般均设有自动爬(顶)升机构,用于在大坝浇筑到一定高度后自动爬升。
2、塔带机的优点及缺点塔带机的最大优点就是入仓速度快、布料灵活,其效率为普通门塔机的2~4倍。
其缺点在于:当使用塔带机自身来备仓或更换混凝土品种或标号时,其使用效率将大大降低,塔带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3、三峡厂坝二期工程塔带机施工方案三峡厂坝二期工程从右向左分别包括23个泄洪坝段(21m×23)、左岸导墙坝段(32m×1)、15个厂房坝段(38.3m×15)、7个非溢流坝段(20m×7),总长度达1229.5m,厂房坝段后面布置14台70万千瓦大型发电机组。
在大坝上游高程90m拌和系统布置有一座4×6m3及一座4×3m3拌和楼(额定产量510m3/h),在大坝下游高程79m拌和系统布置有两座4×4.5m3拌和楼(额定产量640m3/h)、120m拌和系统设两座4×3m3拌和楼(额定产量480m3/h),共同供应大坝浇筑混凝土;在大坝下游高程82m拌和系统布置有1座4×3m3拌和楼(额定产量240m3/h),主要供应左岸厂房浇筑混凝土。
大坝在左厂7#坝段~泄23#坝段共布置了6台塔(顶)带机,作为主要的混凝土浇筑手段,并在上下游布置多台高架门机和塔机辅助施工。
其中,泄洪1#、7#、14#、21#坝段坝内布置4台ROTEC塔带机,型号为CC2400,其塔臂长度为80m,最大布料半径100m,布料皮带宽度XXcm,最大入仓强度400m3/h,分别从上游高程90m拌和系统和下游79m拌和系统供料;左厂7#、13#坝段共布置两台顶带机,为三菱重工与德国PORTAN公司联合生产,其塔臂长度为80m,最大布料半径100m,布料皮带宽度XXcm,最大入仓强度400m3/h,分别从上游高程90m拌和系统和下游120m拌和系统供料。
除高程79m拌和系统采用两座楼供应3台塔带机之外,其他塔带机均按“一楼、一机、一带”方式配置,其他部位均采用汽车运输、门塔机入仓浇筑方式(三峡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机械总布置见附图一)。
三峡塔带机供料线的运行速度为3.15m/s,以最长的供料线780m计算,混凝土从拌和楼下料口运到仓面的时间仅需4~5分钟。
为保证塔带机浇筑仓号振捣强度,仓面一般均配置2台5臂平仓振捣机,并辅助4~6个手持式振捣棒,在面积狭小的仓面则配置1台8臂平仓振捣机及辅助的手持式振捣棒。
4、三峡塔带机使用效果从混凝土生产、运输、入仓布料及振捣各环节来看,塔带机的生产效率主要受制于仓面振捣速度以及混凝土标号的变化,特别是泄洪坝段3层孔口(见附图二),结构复杂,孔口周边混凝土品种较多、钢筋密集,同一个仓号不仅有多种标号,还有两种级配,组合的混凝土品种最多的达到4~5种,一般也有2~3种,频繁更换标号不仅影响砼入仓强度,也相应会对砼浇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经与设计商议,将深孔边墙砼标号简化为2个。
同时,对塔带机浇筑砼的方法作出具体规定,即尽可能采用平铺法浇筑,确有困难而采用台阶法浇筑时,必须采用较大的台阶宽度(4m~6m以上),以免台阶过窄、接头混淆而产生漏振现象。
对于4#、5#塔带机在左厂14#坝段的施工盲区,初期将胎带机分别布置在左厂14#坝段坝内及上游,后期延长下游▽42栈桥轨道至左导1#块,用高架门机覆盖下游的盲区,并将左厂坝段上游门机轨道向右延长解决上游盲区的浇筑手段,保证了该盲区部位顺利施工。
因施工初期塔带机供料线不能及时形成,就采用在坝外架设临时供料线、汽车供料的方式进行浇筑,并充分发挥胎带机的作用,将3台胎带机布置到大坝坝内浇筑,满足了施工初期混凝土浇筑需要。
在塔带机供料线正式形成之后,塔带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峡厂坝二期工程从开工以来,共浇筑砼430万方,占塔带机控制区域总工程量的65%左右。
从塔带机分月产量统计来看,单台塔带机的高峰期浇筑强度一般在3.5~4.2万方/月左右,最大月强度为5.02万方,平均2.7万方/月。
其中,塔带机单台最大浇筑量77.5万方,最高月强度为50257万方,最高日产量3270方,最大班产量为1408.5方。
在厂坝二期工程之后,于03年年初安装了两台塔带机用于三期RCC围堰施工,由于三期RCC围堰采用通仓碾压施工,塔带机下料已经不受浇筑振捣工序限制,使塔带机的效率得以充分发挥,其最大入仓强度达到了15万方/月。
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塔带机使用效率,有必要在简化大坝结构、简化砼标号方面进一步作出改进。
二、三峡大坝砼温度控制三峡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6~18℃,夏季气温一般在28~35℃,冬季气温一般在0℃之上,因此夏季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冬季则做好保温工作即可。
三峡大坝夏季混凝土温度控制主要采取了使用高掺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及埋设冷却水管等措施。
1、大坝分缝分块及浇筑层间间歇控制根据大坝设计温度应力计算成果,三峡大坝设定了严格的分层分块及各坝块最高温度标准。
大坝除横缝宽度控制在最大25m之外,还沿坝轴线方向设置了两条纵缝,各坝块长宽比一般控制在1.5~2.5之内,要求浇筑层高在基础约束区内按1.5m、脱离基础约束区一般为2.0m 控制,平均每月2~3层连续均匀上升,层间间歇一般控制在6~10天。
基础约束区的浇筑温度要求不大于12~14℃,脱离基础约束区不大于16~18℃;基础约束区坝内允许最高温度为31~33℃,非基础约束区坝内允许最高温度为35~36℃。
2、原材料优选及配合比优化鉴于三峡大坝高标准温度控制要求,三峡总公司组织设计等单位对大坝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了优选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选定了中热525水泥掺Ⅰ级粉煤灰方案,配合ZB-1A等高效减水剂,使粉煤灰掺量达到35~40%,四级配C15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仅96kg,对降低混凝土发热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预冷混凝土生产预冷混凝土的生产对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具有重要意义,二期厂坝工程中要求夏季基础约束区全部采用出机口7℃混凝土,脱离基础约束区之后采用14℃混凝土。
为保证夏季最高月强度45.5万方的生产强度,二期工程的7座拌和楼全部配置了制冷系统,并首创使用了二次风冷技术。
生产中首先将骨料通过二次筛分进行脱水、级配分选,然后进入一次风冷料仓继续脱水,并采用0~-5℃冷风将骨料冷却到0~2℃;随后骨料通过用皮带经保温廊道运至拌和楼储料仓,用-10~-12℃冷风继续动态冷却,将骨料进一步冷却到-5~-6℃。
在混凝土拌和时根据需要加入冷水或人工片冰进行拌和,满足了高强度预冷混凝土的生产要求。
4、混凝土运输温度控制为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对所有混凝土供料线设置遮阳顶棚,汽车运输时也设置了滑动式遮阳雨篷,并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及汽车等待时间,将运输过程的温度回升控制在3~4℃之内。
5、施工仓面温度控制为降低浇筑温度,重点采取如下措施:①在浇筑仓面设置喷雾装置,能够将环境温度降低5℃左右;②对浇筑下料之前及浇筑之后的区域均及时采用保温被覆盖,以防止日光直射温升;③尽量选择在夜间低温时段浇筑,避开上午10:00~下午4:00的高温时段;④提高混凝土入仓强度,促使浇筑坯层快速覆盖。
6、通水冷却对4~10月份浇筑的大坝混凝土,均预先埋设冷却水管,采取初期和中期通水冷却方式降低坝体内部温度;在坝体接缝灌浆及岸坡接触灌浆部位,须进一步进行后期通水冷却。
冷却水管可采用普通铁管或塑料水管,管径分别为27mm或32~35mm,按1.5×2.0m间距布置在浇筑层层面上。
初期通水一般采用6~8℃制冷水,在混凝土浇筑收仓后12小时内开始通水,并持续10~15天,水管通水流量不小于18升/分钟。
中期和后期通水一般在冬季用河水冷却,河水冷却通水流量20~25升/分钟;中期通水时间1.5~2.5个月,以坝体温度冷却到20~12℃为准,后期冷却以坝体温度达到接缝灌浆允许温度为准。
7、外露面保温三峡地区气温骤降频繁,据统计全年2~3天降温幅度达8~10℃的次数达7~8次,一次最大降温幅度超过14℃。
三峡大坝一般在10月份开始保温,并对底孔、深孔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闭。
对永久外露面均设置永久保温层,当气温降到0℃以下或气温骤降时,须对新浇砼侧面及顶面进行临时保温。
一般采用聚乙烯泡沫或保温被外贴方式,保温后的混凝土表面等效放热系数按小于等于2.0~3.0W/m2控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