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课论修身习题完整版
语文版必修五语文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10课-论修身

第10课 论修身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不逾.矩( ) ②朝.闻道( ) ③不可杇.( ) ④莫能兴.( ) ⑤穷斯滥.( ) ⑥内省不疚.( ) ⑦不孙弟..( ) ⑧叩.其( ) ⑨胫.( ) ⑩大车无( ) ○11质.胜文( ) ⑫长戚.戚( ) ⑬望之俨.然( ) ⑭愠.( ) (2)给多音字注音①朝⎩⎪⎨⎪⎧ 朝.阳( )朝.廷( ) ②俟⎩⎪⎨⎪⎧ 俟.机( )万俟.( ) ③兴⎩⎪⎨⎪⎧中兴.( )兴.致( ) 2.辨形组词①⎩⎪⎨⎪⎧ 矩( )拒( )炬( )苣( ) ②⎩⎪⎨⎪⎧ 壤( )攘( )嚷( )镶( )③⎩⎪⎨⎪⎧ 杇( )污( ) ④⎩⎪⎨⎪⎧俨( )酽( ) 3.词语释义①耳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巧言令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德报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文质彬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患其不能也。
③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
④______________,小人骄而不泰。
⑤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________”) ②幼而不孙弟..(“孙”通“________”,顺从长辈;“弟”通“________”,尊敬兄长) (2)古今异义①君子固.穷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②长而无述.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③巧言、令色、足.恭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④质.胜文则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⑤文胜质则史.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①穷⎩⎪⎨⎪⎧ 君子固穷.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②过⎩⎪⎨⎪⎧ 过.而能改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③患⎩⎪⎨⎪⎧ 不患.人之不己知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 时有患.疟疾者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4)词类活用①宰予昼.寝:________________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左丘明耻.之: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①而⎩⎪⎨⎪⎧ 六十而.耳顺 君子泰而.不骄 过而.不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 夫子之.道 左丘明耻之.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3.文言句式①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___②其何以行之哉________________③于予与何诛________________④何以报德________________⑤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__4.翻译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中语文 论修身同步练习 语文版必修5

论修身一、通假字幼而不孙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五十而知天命..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上天的意志,泛指命运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的样子三、一词多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 ) 1.有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 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 ( )五十而知天命 ( ) 2.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 ) 3.可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窦娥冤》) ( ) 4.贼老而不死,是为贼()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淝水之战》)()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5.立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6.能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能言善辩()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诸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于予与何诛()8.诛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 ) 2.名词作状语(1)朝.闻道,夕.死可矣()()(2)宰予昼.寝()3.名词的意动用法匿怨而友.其人 ( ) (二)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左丘明耻.之 (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论修身》阅读练习2

《论修身》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阅读《论修身》,回答问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子路愠.见曰愠:生气B.长而无述.焉述:叙述C.老而不死,是为贼.贼:残害D.以直.报怨直:公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用法上与“左丘明耻之”中的“耻”相同的一项是( )A.小人穷斯滥.矣B.不患.人之不己知C.匿怨而友.其人D.忠恕.而已矣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陈绝粮”一段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这一段的观点可以用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来概括。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至今仍常常为人们所引用。
其实对这句话我们应该辩证认识,不可全盘接受。
比如一些人富余的、不怎么想要的东西正是另一些人急需、迫切想要的,把这些物品拿出来捐给他人未尝不可。
C.“人而无信”一段话,是讲“信”的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外贸易与交流中,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孔子并不赞同“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是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求得友谊和睦的。
这与佛家倡导的“以德报怨”相比,更具积极意义。
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论修身》基础练习3

《论修身》基础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朝闻道.,夕死可矣道:道理。
B.子路愠.见曰愠:生气。
C.老而不死,是为贼.贼:祸害。
D.小人穷斯滥.矣滥:胡乱。
2.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宰予昼寝.寝:睡觉。
B.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令:命令。
C.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D.质.胜文则野质:朴实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5分)A.宰予昼寝B.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C.匿怨而友其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5分)A.不患人之不己知B.君子泰而不骄C.何以报德?D.其何以行之哉?5.对下面加点虚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5分)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②不患人之.不己知③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A.①②中的“之”用法相同,③④中的“而”用法不同B.①②中的“之”用法不同,③④中的“而”用法不同C.①②中的“之”用法相同,③④中的“而”用法相同D.①②中的“之”用法不同,③④中的“而”用法相同二、语言运用1.“寂寞”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寂寞。
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或思想性格;使用比喻或排比手法;不超过30字。
例:卡夫卡是一只寒鸦,寂寞地在一座找不到入口或出口的“城堡”里飞翔。
(1)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雪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全国首款以孔子以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行。
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
论修身练习题

第_10_课论_修_身本课话题——宽容一、从课本中积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孔子仁的内在精神实质。
与人相处,能够容忍别人,宽容他的过错,容纳他的想法,是智慧,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个人的高贵品格。
二、从现实中积累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出版了自传《鲜活的历史》,一版印数100万册。
许多人不看好这本书,因为政治回忆录类的书籍吸引力不是太大。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脱口秀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卡尔森曾对希拉里的这部自传做出过极为辛辣的评价:“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这本书如果能卖出50万册,我就将鞋子吃下去。
”可是,没过几个星期,这100万册书竟然销售一空,以至出版商不得不迅速加印。
这时,卡尔森别提有多尴尬了。
希拉里为了惩罚他,特意找人做了一双“鞋子”让他吃。
为了兑现诺言,卡尔森不得不硬着头皮吃下了这双“鞋子”,而当他吃完之后,竟然说:“味道棒极了!”正当人们为此感到纳闷的时候,卡尔森激动地说:“因为我深知,它里面藏有一种特殊的佐料。
”原来,卡尔森吃下的这双鞋子是希拉里精心定做的一块鞋子形状的蛋糕。
希拉里用幽默的方式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尴尬,赢得了曾经嘲笑过她的节目主持人卡尔森的尊重,而且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宽容能使人生更加精彩和不同凡响,恐怕这也是希拉里能够被奥巴马总统选做国务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从历史中积累1.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2.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
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3.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档:第四单元 第10课论修身 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论修身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准确理解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
3.了解、借鉴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的崇高风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愠.()(2)俟.()(3)胫.()(4)杇.() (5)() (6)()(7)戚.()答案(1)yùn(2)sì(3)jìnɡ(4)wū(5)ní(6)yuè(7)qī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亦有穷.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壤夷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粪土之墙不可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质彬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人长戚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望之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超越(2)困窘,走投无路(3)等待(4)抹(mò),粉刷(5)质与文搭配适当,既朴实又有文采(6)忧愁悲伤的样子(7)庄严的样子2.通假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______” (2)幼而不孙弟..:“孙”通“______”;“弟”通“______” 答案 (1)又 (2)逊 悌 3.古今异义 (1)君子固.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而无述.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言、令色、足.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胜文则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胜质则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坚持,坚守 本来,原来 (2)可称道 讲述 (3)过分,过度 充足,足够;脚,腿 (4)朴实 性质,本质;质量 (5)虚浮 历史或记载历史的书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穷⎩⎪⎨⎪⎧君子固穷.: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3)患⎩⎪⎨⎪⎧不患.人之不己知: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 时有患.疟疾者: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4)诛⎩⎪⎨⎪⎧于予与何诛.: 口诛.笔伐: 伐无道,诛.暴秦: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答案 (1)困窘,走投无路/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穷尽,用尽 (2)犯了错误/过失,过错/驶过,经过/责备 (3)担忧,忧虑/危害/厌恨/生病/忧患,祸害/讳忌 (4)责备/处罚,谴责/讨伐/被杀死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朝.闻道,夕.死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宰予昼.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匿怨而友.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丘明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2)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3)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朋友(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认为……可耻 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六十而.耳顺: 君子泰而.不骄: 过而.不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之⎩⎪⎨⎪⎧不患人之.不己知: 夫子之.道: 左丘明耻之.: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3)也⎩⎪⎨⎪⎧患其不能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何为其然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其⎩⎪⎨⎪⎧以杖叩其.胫: 患其.不能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若是,孰能御之:答案 (1)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代词,代指“这种人”/动词,到……去 (3)肯定语气词/判断语气词/疑问语气词/表句中停顿 (4)代词,他的/代词,自己/代词,他,他们/代词,其中的/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连词,如果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4.10 论修身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B.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C.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解析:选D。
“孙”通“逊”,“弟”通“悌”。
2.下面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十而立.(立身于世)六十而耳顺..(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B.莫能兴.(站起来)君子亦有穷.乎(贫穷)C.患.其不能也(担心,忧虑)内省.不疚(反省)D.文.胜质则史(文采)即.之也温(接触)解析:选B。
“穷”这里指“困窘,走投无路”的意思。
3.下面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吾道一以贯之.C.以.德报怨,何如吾道一以.贯之D.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解析:选C。
“以”均为介词,可译为“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匿怨而友.其人B.左丘明耻.之C.内.省不疚D.幼而不孙弟.解析:选D。
A项,“友”,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友”;B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C项,“内”,名词作状语。
5.下列各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B.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C.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选A。
“七十而随心所欲”应改为“七十而从心所欲”。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2021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10 论修身一、根底稳固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毋.意(wù)不逾矩.(jù)子路愠.(yùn)原壤夷俟.(sì)疚.(jiù)叩其胫.(jìng)长戚.戚(qī)文质彬.彬(bīn)C.俨.然(yǎn)不可杇.(wū)不孙.弟(sūn)忠恕.而已(shù)狄.(dí)莫能兴.(xīng)不孙弟.(dì)小车无餎.(yuè)解析:A项,“毋〞应读“wú〞,“矩〞应读“jǔ〞;C项,“孙〞应读“xùn〞;D项,“弟〞应读“tì〞。
答案:B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立.(懂得礼仪,可以立身于世)六十而耳顺..(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兴.(起来)君子亦有穷.乎(贫穷)C.患.其不能也(担忧,忧虑)内省.不疚(反省)D.文.胜质那么史(文采。
指对仪容举止进展雕琢修饰)即.之也温(走近,靠近)解析:“穷〞,困窘,走投无路。
答案:B3.以下各句中,虚词的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B.C.D.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构造助词,的。
C项,转折连词,却/连词,表并列关系。
D项,介词,给/介词,对于。
B项,均为介词,用。
答案:B4.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耻.之友.其人昼.寝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名词用作动词;D项,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第课论修身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论修身》练习题
制作人:王静 审核:高二语文组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宰予(yú) 不逾矩.(jù) 子路愠.(yùn) 原壤夷俟.
(sì) B.不疚.(jiù) 叩其胫.(jìng) 长戚戚.(qī) 文质彬彬.
(bīng) C.俨.然(y ǎn) 不可圬.(wū) 不孙.弟(sūn) 忠恕.
而已(sh ù) D.夷狄.(dí) 莫能兴.(xīng) 不孙弟.(dì) 小车无軏.
(yuè)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释义无误的一项是( ) A.朝闻道..(了解了道) 从者病,莫能兴.
(起来) B.长而无述.(可以称道的) 小人求诸.
人(众,多) C.文胜质则史.(虚浮) 于予与何诛.
(诛杀) D.君子固.穷(本来) 君子泰.
而不骄(平和,安适)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B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C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D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匿怨而友.其人 B.左丘明耻.
之 C.内.省不疚 D.幼而不孙弟.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不患人之不己之,患其不能也
B.何谓也
C.何以报德
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二、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
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宪问》)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矩:超过规矩 B .君子固.
穷
固:本来
C .长而无述.
焉
述:无所作为 D .六十而耳顺..
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7.与“君子固穷乎”中“穷”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穷寇勿追
B .理屈词穷
C .穷奢极欲
D .穷思极想
8.下列关于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过而.
不改,是谓过矣 ③以杖叩其.胫? 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
不能也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了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
B .第二段话表现了孔子对真理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C .第三段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
D .第五段通过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疾恶如仇的君子形象。
三、翻译下列句子。
10.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11.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1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3.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