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茶树病虫害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遭受病虫害的威胁时常不可避免。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质量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及早了解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保障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茶树病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青枯病茶青枯病是由茶树黄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水浸状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茶青枯病的关键是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株,同时,合理施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2. 茶树炭疽病茶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茶叶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防治茶树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管理茶园,保持适宜的株行间距和株距,以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及时采摘病斑患病部位,及时处理有病株、病果以及残留的茶树垃圾,还可以使用特定的炭疽病药剂进行喷洒。
3. 茶树红脚病茶树红脚病是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表现为根部和茎部出现红色病斑,受感染的植株生长矮小,严重会导致茶树死亡。
防治茶树红脚病需要定期检查茶树的根系和茎部,发现病害及时处理感染部位,使用专业的病害防治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此外,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茶树的抵抗力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茶树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毛虫茶毛虫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其幼虫会食用茶树的嫩叶,导致茶树枝条憔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茶叶减产。
防治茶毛虫的方法包括定期巡查茶园,发现虫害即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
此外,保持茶园的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害虫共生的植株也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手段。
2. 茶丝螟茶丝螟是另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
它以茶芽和嫩叶为食,导致同样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预防和控制茶丝螟的方法包括设置黄板诱捕器、频繁播放捕食昆虫、合理施肥以增强茶树免疫力等。
在严重感染时,可以使用低毒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范文精简处理

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叶片可酿制成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对茶树的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茶蚧茶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于茶叶的嫩梢、嫩叶和芽鳞等部位。
茶蚧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苗叶受损和茶叶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茶蚧的踪迹。
2. 手工摘除茶树上的茶蚧,可以用湿布进行拂拭或喷洒清水以清除茶蚧。
3.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杀虫,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茶翅蛾茶翅蛾是茶树叶片上的一种害虫,它的幼虫在茶树叶片上钻孔并进行吸食,导致茶叶的叶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翅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茶树叶片上是否有茶翅蛾的卵或幼虫。
2. 手工摘除茶翅蛾的卵或幼虫,并将其集中烧毁,阻断其繁殖周期。
3. 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例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茶翅蛾的数量。
茶霉病茶霉病是茶树的常见病害之一,由霉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
茶霉病会导致茶树的叶片变黄、出现斑块和凋萎的症状。
为了防治茶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种植茶树的地区,合理进行排水,减少茶园内的积水情况。
2.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药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注意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防治。
茶黄萎病茶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主要传播通过土壤和水等途径。
茶黄萎病会导致茶树的叶片变黄、畸形和萎缩。
为了防治茶黄萎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种植茶树的地区,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
2. 定期检查茶树的根系,发现有病变的根系要及时移除。
3.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以杀死茶黄萎病的病原菌。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种植者应该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踪迹,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茶树的健康和茶叶的品质。
茶树病虫害思维导图

虫害
虫害
茶小绿叶蝉
症状:吸取茶叶汁液,造成茶叶质量下 降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 减少虫源
虫害
茶蚜
症状:聚集在茶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 茶叶枯黄 防治方法: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 瓢虫、草蛉等
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加强茶园管理:保持茶园清洁和通风 合理施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
1 病害 2 虫害 3 综合防治措施
病害
病害
茶饼病
症状:叶片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逐渐扩大成 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修剪 和清除病叶
病害
茶白星病
症状:主要侵害嫩叶和新梢,病斑呈现 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小点,后期出现黑色 小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适当增施磷 钾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
谢
谢
以上步骤无法在你的思维导图软件中实现,建议查阅该软件
的帮助文档或联系其技术支持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02
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茶树病虫害,建议采取以下措
施
综合防治措施
1. 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对茶园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 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建立预 警系统,预测病虫害的发板中 打开XMind软件:选择"文件"->"新建">"导入"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arkdown"作为 导入格式
将剪贴板中的代码粘贴到对应的输入框 中:然后点击"确定"
XMind将自动将Markdown代码转换为思 维导图:并在软件界面中显示出来
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茶树病害防治技术:(1)灭菌处理:在园地准备阶段,通过翻地、煮沸或化学药剂处理等方式,对耕地进行灭菌处理,杀灭茶树病菌。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对茶树的危害。
(2)清除枯叶:茶树枯萎病是茶叶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及时清除茶树上的枯叶,尤其是枯黄的叶片,可以减少病菌的繁殖,防止病害的蔓延。
(3)喷洒药剂:茶树具有一定的自我抗病能力,但有时需要喷洒药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可以选择合适的药剂喷洒液,如杀菌剂、抗生素和免疫增效剂等,来防治茶树病害。
2.茶树虫害防治技术:(1)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茶树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监测可以通过人工观察、黄板监测和诱虫灯监测等方法进行。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控制方式防治茶树害虫。
例如,利用茶蟾蜍吃掉茶树上的昆虫,或者利用苦苣菜和一些寄生虫来控制茶白腹潜蝇等害虫。
(3)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剂来喷洒或熏蒸茶园,可以有效地控制茶树害虫。
然而,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喷洒,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综合防治技术:(1)合理耕作:茶树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做好茶树的合理耕作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合理的施肥、修剪和灌溉等措施,可以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病虫轮作:茶树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因此应该进行适时的病虫轮作。
可以在茶园周边种植一些病虫害发生周期相对茶树较长的作物,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防治措施集成:根据茶树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不同的防治措施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综合防治网络,增强茶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生规律
茶树轮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多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此外,茶树品种不同,对轮斑病的抗性也有差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修剪、除草、排水等措施,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茶树云纹叶枯病
症状识别
茶树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时,首先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之后迅速扩展 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灰白色,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 粒点。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发生规律
茶树云纹叶枯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多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此外 ,茶树品种不同,对云纹叶枯病的抗性也有差异。
茶树虫害类型
茶树虫害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钻蛀性害虫等,如茶 叶虫、假眼小绿叶蝉等。
03
病虫害特点
茶树病虫害具有种类多、传播快、危害重等特点,其中某些病虫害可导
致茶树生长缓慢、茶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等。
病虫害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茶树长势受阻
病虫害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使茶树生长缓慢、枝叶枯萎甚
茶树日灼病
症状识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茶树日灼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叶 片受害时,首先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 点,之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 形的黄褐色或白色病斑,后期病斑上 出现黑色小粒点。枝条受害时,皮层 组织呈现淡黄色或黄褐色日灼伤状, 后期皮层组织坏死脱落。
茶树日灼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 关。高温、干燥、强日照的条件下容 易发生。此外,茶树品种不同,对日 灼病的抗性也有差异。
茶树病虫害防治(2024)

引言概述: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病虫害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均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茶树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包括病虫害监测与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病虫害监测1.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性:监测茶树病虫害是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2.监测方法:通过设置益虫监测板和病虫害监测器等工具,统计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主要观察指标如虫卵数量、虫食损伤程度等。
二、病虫害防控技术1.生物防治技术:引入天敌虫类和寄生菌等天敌,通过它们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使用细小蜂、食蚜瓢虫等对茶圃中的蚜虫进行生物防治。
2.防治药剂的使用: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但要注意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合理使用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茶园病虫害区域化防治:根据不同地区茶园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例如建立健全的防治网络、设置病虫害监测点等。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1.茶树病害防治:灰霉病、茶多果病等是茶树常见的病害,采用早期预防与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如清除病株、修剪优化、科学灌溉等。
2.茶树虫害防治:茶小绿叶蜂、红火蚁等常见的虫害对茶树叶片和花果造成危害,防治措施包括喷施杀虫剂、清除树株周围杂草等。
四、病虫害防治管理1.建立病虫害监测台账:对茶园的病虫害监测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加强茶园卫生管理:定期清除茶园中的枯枝败叶、杂草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
3.推广科学配方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前景1.完善病虫害监测技术:借助新一代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提高病虫害监测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2.开发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和天敌保护等的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一、茶树病害防治措施1:茶褐斑病的防治措施茶褐斑病是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温湿度管理:保持茶园的通风良好,控制湿度,避免温湿度过高。
- 枯枝清理:定期清理枯萎落叶,减少茶褐斑病菌的繁殖源。
- 病株及时处理:发现感染茶褐斑病的病株要及时移除,减少病菌的传播。
2:茶霉病的防治措施茶霉病是茶芽常见的病害之一,防治措施包括:- 病株清除:发现感染茶霉病的病株要及时移除,减少病菌的传播。
- 疏枝通风:适当疏枝,保持茶树通风良好。
- 长效除霉剂:可以使用长效除霉剂进行喷雾,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有效。
3:茶树红蜘蛛的防治措施茶树红蜘蛛是茶树常见的害虫之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杀虫剂喷洒:定期喷洒杀虫剂,控制茶树红蜘蛛的数量。
- 天敌引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如草蛉、瓢虫等,来控制茶树红蜘蛛的数量。
- 保持农田生态平衡:合理施肥、灌溉和管理,保持农田生态平衡,减少茶树红蜘蛛的滋生。
二、茶树病虫害法律名词及注释1:杀虫剂: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剂,常用于茶树病虫害的防治。
2:疏枝:茶树上的枝条过密时,通过修剪或揭莽等方法,使茶树的枝条呈现疏松状态,促进通风和避免病虫害。
3:农田生态平衡:指农田内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生态措施,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附件:-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图片示例- 防治措施实施记录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杀虫剂: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剂。
- 疏枝:通过修剪或揭莽等方法,使茶树的枝条呈现疏松状态。
- 农田生态平衡:指农田内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茶病虫害防治范文精简版

茶病虫害防治茶病虫害防治1. 引言2. 茶病害分类及防治2.1 茶灰斑病茶灰斑病是茶叶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大面积损害的病害之一。
茶灰斑病的防治主要包括:- 清除病残茶树枝叶,以减少病菌的存活环境;-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苯醚甲环唑等;- 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2.2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是常见的茶叶害虫之一,它以叶片为食,会导致茶叶色泽不佳和产量下降。
茶红蜘蛛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氧氟虫腈;- 保持茶园通风透光,防止虫害的滋生;-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有益昆虫。
2.3 茶叶烟斑病茶叶烟斑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茶叶病害,其症状为茶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斑点。
茶叶烟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修剪茶树,减少受感染的茶叶数量;- 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如三唑鲜;- 加强茶树的营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3. 茶叶虫害分类及防治3.1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常见的茶叶害虫,其幼虫以茶树的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凋萎和产量下降。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如敌百虫;-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寄生蜂;- 合理修剪茶树,增强通风透光。
3.2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会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茶叶变黄、卷曲和枯萎。
茶蚜虫的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特效杀虫剂喷洒,如咪鲜胺;- 合理灭蚜周期,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期;- 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保持茶树的生长健康。
3.3 茶青叶蜂茶青叶蜂是茶叶害虫中的一种,它以茶树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卷曲和褪绿。
茶青叶蜂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百菌清;- 增加茶叶采摘频率,减少虫害的发生;- 使用黏虫板等工具监测茶园内害虫数量。
4.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化蛹前结石灰质硬茧壳。幼虫栖居叶背取 食,幼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枯 黄半透膜,中龄以后咬食叶片成缺刻,常 从叶尖向叶基锯食,留下平宜如刀切的半 截叶片。幼虫多食性,是茶树、果树等经 济作物上的一大类重要害虫。
• 国内茶区主要有扁刺蛾、茶刺蛾、丽绿刺蛾、 黄刺蛾、淡黄刺蛾、白痣姹刺蛾、红点龟形小 刺蛾和褐刺蛾等。
• 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50 %马拉硫磷、 50%杀螟松、50%辛琉磷各1000~1500 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酪、20%杀灭菊酯、2.5%溴 氰菊酪各5000~6000倍液,或25%灭幼腮1000倍液。
茶黑毒蛾
黄尾毒蛾、肾纹毒蛾、茶白毒蛾
3、刺蛾类
• 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刺蛾科,为害茶树的多达 几十种。成虫体肥壮,全体密生绒毛和厚鳞粉, 大多黄褐或暗灰色,少数问有鲜绿色,前翅靠 近外缘常有l~2条斜纹。幼虫体扁,椭圆形或称 纸烟形,体上有4列毒刺,俗称“火辣子”、 “痒辣子”。少数种类无刺。头小收缩在前胸 下,足短小退化。
茶毛虫的形态特征
茶毛虫发生规律
• 多代性,各地发生代数有差异。在湖 南一年发生3代,信阳地区发生3代。以 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幼虫发生为 害期分别在4~5月,6~7月,8~10月。一 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 茶丛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利用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防治卵块和幼 虫。幼虫期喷洒苏荟金杆菌或茶毛虫核虫多角体病毒。
第九章 茶树病虫害
第一节 茶树虫害 第二节 茶树病害
第一节 茶树虫害
•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
统计,全国常见茶树害虫有400多种,其中经常 发生为害50~60种。按其为害部位、为害方式和 分类地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5大类:食叶性害 虫,刺吸式害虫,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螨类。
一、食叶性害虫
大部分省份一年发生3代,老熟幼虫在茶丛 根际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三代幼虫分别在 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 旬盛发。且常以第2代发生最多,为害较大。 成虫日间栖于茶丛内叶背,夜晚活动,有趋光 性。卵单产,产于茶丛下部叶背。幼虫孵化后 取食叶片背面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向上取食叶 片成缺刻。幼虫期一般长达22~26天。
江苏、安徽发生4~5代,江西、湖北发生5~6代, 广西、广东发生6~7代,台湾发生8~9代冬季以幼 虫及蛹在树冠表面10厘米叶层卷叶苞内越冬,翌 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左右发生第一代, 以后每月发生1代,且世代重登;高蜂期明显,但 全年以春茶发生较严重。7月以后气温升高,有利 于天敌活动,故虫口密度有所下降。
茶尺蠖
茶银尺蠖、油茶尺蠖、木僚尺蠖
油桐尺蠖
2、毒蛾类
• 毒蛾类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俗称毛虫、 毒毛虫等。茶园中常见的种类有茶毛虫、 茶黑毒蛾、茶白毒蛾、肾毒蛾、蔚茸毒 蛾、皱茸毒蛾。以茶毛虫和茶黑毒蛾危 害最严重。
茶毛虫
• 分布和危害:茶毛虫又名茶黄毒蛾、摆头虫。 属鳞翅目毒蛾科。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是 我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茶叶,还 可为害油茶、柑桔等。幼龄幼虫咬食茶树老叶 成半透膜,以后咬食嫩梢成叶成缺刻。幼虫群 集为害,常数十至数百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发 生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
其它蓑蛾护囊
5、卷叶蛾类
• 卷叶危害茶树的害虫通常称为卷叶蛾,是我国 茶区的一类主要害虫,属鳞翅目的不同科。幼 虫吐丝卷结嫩叶成苞状,匿居苞中咬食叶肉, 阻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国内茶 园常见的有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 茶谷蛾。
茶小卷叶蛾
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代数随地区不同而异,湖北发生3~4代,
危害严重的有茶蓑蛾、大蓑蛾、茶小蓑 蛾、茶褐蓑蛾、白囊蓑蛾、油桐蓑蛾。
蓑蛾类害虫以茶蓑蛾危害最重,分布最广
茶蓑蛾
发生规律
• 湖南、安徽等省一年发生1~2代,各地不尽 相同。一般以3~4龄幼虫在护 囊内越冬。翌年3 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下旬开始化蛹。 两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9 月上旬至翌年5月。11月以后,幼虫陆续将护 囊封闭悬于枝叶上越冬。
• 为害茶园的尺蛾类害虫有10多种。国内主要有 茶尺蠖、油桐尺蠖、木撩尺蠖、茶银尺蠖、灰 尺蠖、灰茶尺蠖、茶用克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6~7代,以蛹在茶园表
土内越冬。翌年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 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5月下旬后每月 约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若秋季前期温暖,可促 使发生第7代。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极、茎干裂 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 食,食量大。老熟时入土化蛹。
茶刺蛾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幼虫成熟时体长25~30毫米,长椭圆 形,前端略大,背面稍隆起,黄绿至灰 绿色。体前端背中有一个紫红色向前斜 伸的角状突起,体背中部和后部还各有 一个紫红色斑纹。体侧沿气门线有一列 红点。体背前部3对刺、中部1对刺、后 部2对刺较长。茧卵圆形,暗褐色,结茧 在土下。
发生规律
• 食叶性害虫主要指咬食茶树叶片、嫩梢 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它们为害后往往造 成透明枯斑、缺刻、孔洞、潜道、卷叶 或嫩梢折断,甚至蚕食整张叶片,仅剩 叶脉、叶柄或枝干,严重时状如火烧。
分类
• 1、尺蛾类 • 2、毒蛾类 • 3、刺蛾类 • 4、蓑蛾类 • 5、卷叶蛾类 • 6、其它蛾类 • 7、食叶性甲虫
1、尺蛾类
• 茶园尺蠖类害虫种类很多,均属鳞翅目尺蛾科。 它们的共同特性是:成虫体较细瘦,翅宽大而 薄,静止时常四翅平展,前后翅颜色相近并常 有线纹相连。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 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 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
• 幼龄幼虫喜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 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 而光滑的“C”形缺刻。
丽绿刺蛾
其它刺蛾幼虫
4、蓑蛾类
蓑蛾类均属鳞翅目蓑蛾科,种类很多。 幼虫吐丝结成各种形状护囊,囊上粘附 断枝、残叶,栖息其中。俗称蓑衣虫、 背袋虫、袋子虫、吊子虫、避债蛾等。
幼龄幼虫咬食叶片下表皮,留下半透膜斑 块,成长以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孔 洞。严重发生时常将叶片咬食得残缺不齐, 甚至啃食树皮,造成枯枝死树。是茶园、果 园和其他树木的一类重要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