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安大数据实战平台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公安大数据方案

智慧公安大数据实战平台指挥中心信息化

北京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9)

1.1 需求分析 (9)

1.2 系统建设目标 (9)

1.2.1 系统设计原则 (10)

1.2.2 系统集成目标 (12)

1.2.3 系统概述 (13)

1.2.4 系统设计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14)

1.2.5 系统设计思路和模式 (15)

第2章系统设计 (17)

2.1 概要 (17)

2.2 系统整体接警模式 (20)

2.3 技术设计 (22)

2.3.1 系统的技术路线设计 (22)

2.3.2 通信流程设计 (24)

2.3.3 移动电话报警流程设计 (26)

2.3.4 接处警业务流程设计 (27)

2.3.5 分区域浏览案件信息流程设计 (28)

2.3.6 资源查询系统设计 (29)

2.3.7 时钟同步设计 (29)

2.3.8 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29)

2.4 AI多维人像实战平台大数据系统 (31)

2.4.1 公安AI人脸识别系统 (31)

2.4.2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 (47)

2.4.3 公安大数据挖掘平台 (73)

第3章设备介绍 (101)

3.1 交换机 (101)

3.1.1 设备介绍 (101)

3.1.2 主机结构 (101)

3.1.3 接口类型 (103)

3.1.4 公共控制板 (105)

3.1.5 用户接口 (106)

3.1.6 中继接口 (106)

3.1.7 系统电源 (107)

3.1.8 SH-3000D行政功能 (109)

3.2 部分分机程控功能介绍 (112)

3.2.1 SH-3000D行政功能的优势 (123)

3.2.2 系统接口与协议 (125)

3.2.3 接处警设计 (127)

3.2.4 新一代指挥中心调度应用模式 (140)

3.2.5 接处警设计 (154)

3.3 服务器 (155)

3.5 机柜座席 (157)

3.6 “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组成 (158)

3.7 系统主要参数和指标 (159)

3.8 系统体系结构 (159)

3.9 系统各子系统介绍 (160)

3.9.1 通信(指挥)调度子系统 (160)

3.9.2 系统概述 (160)

3.9.3 有线通信调度 (160)

3.9.4 系统设备描述 (163)

3.9.5 车台接口:对车台收发音频进行处理,连接到音频交换和数字录音单元。 (164)

3.9.6 综合接处警(报警电话受理)子系统 (170)

3.9.7 接处警软件平台 (170)

3.9.8 综合接处警软件 (171)

3.9.9 系统功能 (174)

3.9.10 网络平台 (182)

3.9.11 短信报警子系统 (200)

3.9.12 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200)

3.9.13 辅助决策及预案管理子系统 (201)

3.9.14 数字录音子系统 (203)

3.9.15 系统功能 (204)

3.9.16 地理信息子系统 (211)

3.9.17 系统的形成 (211)

3.9.18 电话用户资料传送子系统 (218)

3.9.19 存储及备份子系统 (218)

3.9.20 综合信息WEB查询及统计子系统 (224)

3.9.21 三色预警子系统 (225)

3.9.22 系统管理子系统 (228)

3.9.23 与各公安业务系统集成接口子系统 (228)

3.9.24 防病毒子系统 (232)

3.9.25 XX公安网络安全分析 (232)

3.9.26 XX公安指挥中心安全解决方案 (236)

3.10 机房技术设计 (237)

3.10.1 设备布局设计 (237)

3.10.2 地面设计 (239)

3.10.3 墙面设计 (239)

3.10.4 吊棚设计 (239)

3.10.5 照明设计 (240)

3.11 机房环境设计 (240)

3.11.1 空气环境 (240)

3.11.2 电磁环境 (240)

3.11.3 噪声 (241)

3.11.4 操作设备的科学性要求 (241)

3.12 电源保障 (241)

3.12.1 对220交流供电的要求 (241)

3.12.2 UPS电源配置要求及选型 (242)

第4章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243)

4.1 施工前准备工作 (243)

4.1.1 确定报警电话线路接口 (243)

4.1.2 电子地图 (243)

4.1.3 接警席位 (243)

4.1.4 操作台摆放和计算机安装 (243)

4.1.5 其他附属设备 (244)

4.1.6 其他要求 (244)

4.2 系统集成 (245)

4.2.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45)

4.2.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59)

4.2.3 项目成果交付 (273)

4.2.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276)

4.2.5 项目服务承诺 (283)

第5章施工组织方案 (288)

5.1 项目概述 (288)

5.2 项目设计依据 (289)

5.2.1 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289)

5.2.2 编制范围及内容 (289)

5.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290)

5.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92)

5.4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292)

5.4.1 工程进度安排 (292)

5.4.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294)

5.4.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94)

5.4.4 项目管理机制 (298)

5.4.5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299)

5.4.6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299)

5.4.7 工程施工准备 (300)

5.4.8 材料组织与管理 (302)

5.5 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303)

5.5.1 组织工作管理 (303)

5.5.2 进度控制管理 (303)

5.5.3 项目实施管理 (303)

5.5.4 风险管理 (304)

5.5.5 质量控制管理 (304)

5.5.6 项目文档管理 (305)

5.5.7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305)

5.5.8 质量检验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312)

5.6 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314)

5.6.1 安全目标 (314)

5.6.2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 (314)

5.6.3 安全保证计划 (316)

5.6.4 安全教育措施 (317)

5.6.6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318)

5.6.7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318)

5.6.8 安全标志牌 (318)

5.6.9 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处理 (319)

5.6.10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20)

5.6.11 防火措施 (322)

5.7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323)

5.7.1 文明施工 (323)

5.7.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26)

5.7.3 环保措施 (327)

5.7.4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327)

5.8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28)

5.8.1 进度要求 (328)

5.8.2 工期要求 (328)

5.8.3 施工进度控制 (328)

5.8.4 确保工期的措施 (331)

5.9 施工中协调配合 (339)

5.9.1 配合管理的内容 (339)

5.9.2 工程配合管理 (341)

5.9.3 总包配合管理承诺 (343)

5.9.4 分包管理承诺 (343)

5.9.5 各系统施工工序之间的协调和时间表 (345)

5.10 成品保护措施 (346)

5.10.1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346)

5.10.2 原材料保护措施 (346)

5.10.3 施工前成品保护准备工作 (347)

5.10.4 安装工程主要工序成品保护措施 (347)

5.10.5 成品保护措施制度 (348)

5.11 施工设计方案 (350)

5.11.1 综合布线系统 (350)

5.11.2 IPTV系统 (376)

5.11.3 多媒体发布系统 (390)

5.11.4 护理呼叫系统 (400)

5.11.5 会议系统 (404)

5.11.6 楼宇自控系统 (410)

5.11.7 门禁系统 (420)

5.11.8 视频监控系统 (428)

5.11.9 无线对讲系统 (447)

5.11.10 智能照明系统 (454)

5.12 售后服务方案 (465)

5.12.1 试运行及质保 (465)

5.12.2 保修期外的服务方案 (465)

5.12.3 售后服务方案 (467)

5.12.4 售后服务承诺 (470)

5.13 培训方案 (474)

5.13.2 培训目的 (475)

5.13.3 培训方式 (475)

5.13.4 培训地点 (475)

5.13.5 培训课程 (475)

5.13.6 培训资料 (476)

5.13.7 培训考核 (476)

5.13.8 培训效果评估 (477)

第6章后附表格 (479)

6.1 附表一:拟投入本分包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479)

6.2 附表二:拟配备本分包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81)

6.3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482)

前言

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的含义

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是将公安局110/119/122三个报警台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一个公安信息、控制、通信和指挥的综合智能管理辅助系统。

系统将在现有110接处警系统基础上,以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和公安计算机网络为纽带,将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与“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等有机地组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接警、指挥、调度、反馈、查询、存档为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从而达到报警便利,接警快捷,调度畅通,出警有力的目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同时为今后的政府应急联动工作打下基础。

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背景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作为“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试点,并大力推进全国县市级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建设。

2004年,公安部下发了《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县市公安机关

110/119/122“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工作的通知》,决定三年内实现县市公安机关的“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2006年,又补充通知,在2008年底前实现全国地市和县市公安机关全部建设“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针对此,公司于2005年推出了自主设计的这套符合各地公安机关实际应用的“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几年来我公司广泛征求采纳各地公安机关的建议和要求,软件经过多次修改和升级,该版本软件完全满足目前公安系统快速反应的基本需求。

第1章概述

1.1需求分析

为了提高公安局效率、整合全网资源、便于用户使用本系统,我们将提供一套“集中接入、分级接警、集中管理、本地座席”的联络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本着为客户节约投资成本、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高性价比思想而设计。

1.2系统建设目标

本系统是一个汇接全市的报警求助的大型通信指挥系统,技术难度较高、可靠性要求高,技术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充分考虑XX市公安局的业务需要,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信息共享,通过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一个立足公安、面向社会,集公安指挥、交通控制、消防扑救于一身的多功能、现代化、智能化指挥中心。

为此,我公司技术部专门进行了讨论、研究,制定了以下建设方案,该方案包含了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思想及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实现方法与技术细节、设备配置和性能指标以及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和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等若干问题均作了较为详细地分析论述;本方案功能及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标GB 50313-2000《公安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和公安部消防总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本方案还包含了一些必备的附件内容。

本方案中的重点为:软件技术为公安部警用与电子产品检验中心通过检验的和认证的,相关硬件(即排队调度机等)具有公安部门和电信部门认可的入网许可证。

X X市公安局综合指挥中心系统的建设目标:以具备语音、数据、图像、地理信息三网融合能力的信息通信系统为智能共用平台的基础,以先进和稳定的消息中间件为智能共用平台的集成手段,将中心建设成XX市公安、交通、消防信息采集中心,报警综合受理服务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和智能决策中心。

1.2.1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XX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科学技术,高起点、高标准、讲实用、求实效,把XX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建成“集成数字化、网络规模化、打防控一体化”的神经中枢;建成情报信息畅通、调度指挥有力、技术手段先进、反应快速灵敏、机制运转高效的全局最高指挥调度机构;实现指挥中心由“值班型”向“指挥型”、“参谋型”和“服务型”的转变;达到“信息化”、“科技化”和“规范化”的目的。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1.实用性

系统无论软件设计或硬件配置都应紧紧把握当前世界计算机及IT技术的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同时应紧紧围绕公安、消防、交警指挥中心的行业特点,突出准确、快速、实用等功能要求。

2.规范性

鉴于计算机网络产品和硬件产品的发展迅速的特点,为充分保证XX市110指挥中心系统的标准化和开放性,我们对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的设计选择符合XX市公安局已有网络环境特点的网络体系结构。

系统设计符合“金盾工程”统一规划;应用软件开发符合国家软件开发规范和行业要求,方便维护和扩展;业务处理符合公安部的技术规范要求、XX市公安局的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流程合理。

3.开放性

系统设计采用基于多层B/S方式与C/S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和面向对象设计的跨平台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可方便地进行软硬件的扩容和升级,预留多种接口。系统的接警席位和处警席位与处警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可逐步扩充升级,以利于今后的技术发展,保持先进性。系统软件能在不同平台上运行,保证系统应用的兼容性。系统的硬件具有标准的接口环境,能较容易地进行替换。本项目中的所有硬件与软件系统能与其他系统有机整合。

4.智能性: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

5. 系统采用开放式数据库Oracle 11G,可以达到一次平台建设、满足未来多次升级等需求。系统预留公安网、Internet接口、数据上报与下发接口;

6.安全性、稳定性

安全性是最重要的性能,其包含:接警数据的安全性和接警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建设实行调度机主副备用,服务器也与通川区服务器之间相互备份。采用C\S、B\S架构,数据库采用Oracle11G,安全稳定。

报警电话只要进入服务器就被存入数据库;系统可以设置定期自动或手动备份数据库,以保证一旦发生故障可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的状态,并尽可能减少对数据的破坏;整个客户端的工作时序与状态,都在服务器的控制与监控中,一旦出现问题,系统立即报警,生成系统运行日志,提示接警员问题出在何处,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环境自动恢复。接警数据设置成双机双备份,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7.可维护性、可管理性:维护方便、故障显示简单明了,具有方便管理的特点。

1.2.2系统集成目标

XX市公安局“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综合指挥系统的集成是对各应用子系统的软硬件和信息进行整合、规范,建立一个具有智能联动功能的综合性操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共用平台的无缝集成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联动,并以B/S和C/S两种方式提供服务,能够满足公安指挥的各项应用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指挥中心系统集成化水平,使指挥中心技术系统更加完备,设备配置更加先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指挥手段更加多样化,通讯保障更加有力。系统设计、设备布局、工程安装统一考虑。

短期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一接警、分类处警、综合指挥、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实现“110、122、119”的统一接警和处理,集成接处警信息处理系统,结合GIS地理信息、GPS卫星定位、图像监控、技防控系统等接口,最终实现“集中接警、信息共享、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的目标。

长期目标:系统建设符合XX市发展定位的城市应急联动体系,将计算机网络、指挥调度软件、数据库存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城市地理信息、车辆定位监控、视频图像等诸多技术领域综合应用,更为高效地发挥综合应急调度、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打下基础,满足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指挥调度以及决策支持的需要。

1.2.3系统概述

◆系统综合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等技术;

◆通信主体是数字程控交换机,集报警电话、公安专线、

行政电话于一体,集通信、调度、排队于一体,采用双

机主副备用保证24小时不间断接警;

◆报警电话进入本系统后,能立即自动显示主叫和被叫号

码、报警人姓名、地理位置、警力分布等详细信息;

◆接警席系统将:接处警信息、录音、放音、电子地图、

电子电话簿、骚扰电话拦截与锁定、跟踪电话、重点防

火单位、车辆、水源、工作预案等重要信息集中于同一

屏幕上,接警员使用起来一目了然,方便快捷指挥、调

度;

◆实时自动记录谈话内容,供案件分析处理,同步数字录

音、回放清晰、逼真,录音信息自动压缩存储,10分钟

小于2M;

◆完善的案件统计与分析功能,统计包括:接警日、月、

年报,案件所属单位统计,案件类型分类统计,接警类

型分类统计、案件图形分析,接警员考核等;

◆在系统设计时,参照了公安部下发的“公通字[2004]

17号文件”中关于县、市公安机关要将110、119、122

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的通知,并严格遵循《县、

市级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接处警系

统技术规范》;

◆完善的接口,可方便的与350M、GIS系统、GPS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相对接。

1.2.4系统设计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公安部《县、市级公安机关“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

?《MPT1327信令标准》

?《350M集群移动无线电标准》

?《119火灾报警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16282-1996》

?《邮电部电话交换总规划书》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13-2000》

?《公安部指挥中心110系统指导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

?《程控数字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4381-93》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8578—2001》

?《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954-1998》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30003-93》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GA/Z01-2004》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GA/T 491-2004》

1.2.5系统设计思路和模式

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到公安局通过一条光纤连接,接到公安局中心机房的光端机,光端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输出,与交换机的数字中继板连接,交换机系统根据来电主叫与被叫号码,自动进行分配、排队至报警电话所属的县(市)的指挥中心进行接处警。

工作模式可有三种:集中接处警模式、集中接警、多级分布式处警模式和集中管理与多级分布式接处警模式。

◆集中接处警模式,适合县级或小城市公安机关指挥中心;

◆集中接警、多级分布式处警模式,适合有较完备通信网

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大中城市公安机关指挥中心;

集中接处警与分类、多级分布式接处警模式,适用于有较完备的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大城市的社会联动

(紧急救援)中心。

本方案取:集中接处警模式,分布式处警。指挥中心可同时受理110、122的报警电话,消费大队可直接负责119报警,这样节省大量转接警情的时间,方便市民报警,系统的设计同时考虑未来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要求。

第2章系统设计

2.1概要

本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非常重要,它包含硬件设备配置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通信网络平台设计、技术路线设计、各部分的连接关系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扩充应用设计、安全可靠性设计等内容。

在XX市“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建设中,将采用公安网方案,建设支队、中队一体化报警指挥调度系统,基本方案思路是:

1、公安网:

在公安网上建设“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集中接入,集中录音,集中管理与控制;

2、远程接处警终端:

各二级接处警单位只设立远程接处警终端;各二级接处警单位远程接处警终端通过公安数据专网与“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中心系统联网。

3、网络平台:

XX市“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系统(远程接处警终端)网络有着独立的计算机网络,其通过防火墙隔离后,接入XX市公安专网,实现各个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XX市公安三级网平台的建成已经相当完善,系统网络可以在XX

市“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公安专网平台运行,利用在公安三级网上划分VLAN成为独立的网络,其通过防火墙(……..)隔离后,接入XX市公安专网,实现各个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4、语音、数据网合一

XX市语音专网与数据专网合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的语音数据专网,将各支队、中队的语音数据平台统一起来。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数据网与接警中心系统进行通讯。

5、与“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语音数据平台的连接:

系统通过数字中继可与“公安多维人像AI实战平台”,语音平台连接,并进入公安语音专网,实现排队机座席电话与公安专网电话互联互通;

6、与GIS、GPS、350M的对接

系统通过对软件的预留接口,与省厅统一下发的地图进行对接,实时显示报警地点,报警人,距离案发地点最近的警车。实现利用坐席直接调度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呼入后转到坐席上接听,达到有线和无线数字集群的无缝集成,并可以同时实现自动录音,录音文件统一存储和回放。

7、系统通信体系结构

按照交换层、业务支持层(或称通信中间层)、应用层三层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按照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三层体系结构

设计;基于上述体系结构,把招标文件要求的各种通信接口、应用模块,进行集成,实现招标文件的各种要求;

8、通信平台

系统的通信网络平台选用XX市电信运营商通信平台,各地的电信运营商、联通、铁通移动用户的呼叫,在当地汇接到电信运营商公司后,经长途传输系统集中汇接到市电信运营商中心交换局,再接入本系统的排队调度机;

9、远程接处警分中心:

系统采用PC+TELEPHONE的解决方案,实现远程指挥调度和接处警功能,是更经济、技术更先进的解决方案;此方案使用户可任意设定远程接处警中心的个数,实施成本低廉;

10、性价比高:

分布式的公安网报警系统方案,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投资最少,安全性好。

2.2系统整体接警模式

系统报警流程

在公安数据专网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市区出现警情,报警者用的是固定电话拨打110、122或119,报警电话由PSTN到达市110指挥中心的排队机,根据业务流程自动汇接到通川区接警中心系统,由通川区接警系统接警和调度,市局中心可以监听录音和提取接警记录和派警信息。如果报警人利用移动电话拨打110、122、119报警电话后,将自动进入IVR系统,报警人根据语音提示选择所在区域,当选择所在区域后交换机自动分配到该区域的远程接警座席,如果报警人在15秒钟内没有选择所在区域,则交换机自动汇接到通川区接警系统;在此过程中,市局的管理席可以监听、强插(三方通话)、强拆、转接;如果座席振铃4次,某一坐席无人应答可转接到其他空闲座席。

如果是县110、122、119报警电话,报警电话由公网先到达市110指挥中心的排队机,排队机设计的流程规则根据电话号码字冠判断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