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合集下载

食指的诗歌评论

食指的诗歌评论

食指诗中的人生和人生中的诗罗铖,(1980——),男,汉族,四川苍溪人,文学学士。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诗歌文本为基础,分析食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归宿,展示食指对理想、现实生活等的深刻体悟;并再认食指的诗歌形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食指人文精神独立意识探索精神Abstrac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he existence state and the mental destination of ShiZHi inthe certai n back ground based on the versions of ShiZHi”s poetry,and show the deep mental comprehension to ideal、the real life and so on .Moreover,this article rerealizes the status of ShiZHi”s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Key words: SHiZHi humanistic spirit independent conscience诗中的人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浩劫。

国家的思想形态发生扭曲,政治险恶,以文学艺术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自然而然从一开始便走向近乎被毁灭的道路,但现实的险恶往往是精神唯美的蕴床,知青文学便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应运而生,它有其贫乏的物质形态和朴质的精神核心。

多多、芒克、北岛、食指等作者的出现、各种文学沙龙、文学团体的纷立,主要是因为知青们的独立意识与探索精神的确立和发展,特别是用血泪构筑的“人文精神”的逐渐成熟,提高了一代青年人的生存质量,其中食指无疑是精神的英雄,他开启了一代诗风,引领着彷徨中失落,郁闷中顽强的一代青年人坚守信念,寻找理想,食指的出现象征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再生。

个人之声与格律之美——论食指诗歌的质与文的开题报告

个人之声与格律之美——论食指诗歌的质与文的开题报告

个人之声与格律之美——论食指诗歌的质与文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诗歌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

不论是从发表数量还是品质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

而在这些作品中,食指诗歌作为一种轻松自由的诗歌体裁,备受年轻人喜爱,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食指诗歌在灵感、构思、表达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值得深入探究。

二、选题意义1. 加深对现代诗歌文化的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食指诗歌作为一种轻松自由的创作方式,符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心理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诗歌文化。

2. 探究食指诗歌的艺术价值食指诗歌以其轻松明快、构思独特、表达自如等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食指诗歌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3. 提高文学创作水平食指诗歌是一种自由度很高的文学创作方式,有助于创作者开拓创作思路、锤炼词汇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对食指诗歌的研究,可以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三、论文内容本论文将以食指诗歌的创作理念、独特表达方式以及艺术特点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指诗歌的起源与发展;2. 食指诗歌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3. 食指诗歌的特点与意义;4. 食指诗歌的音韵与节奏美;5. 食指诗歌的调性与体裁;6. 食指诗歌的表现手法与风格特征;7. 食指诗歌与当今社会文化的联系。

以上内容将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例分析和个人创作等途径展开,旨在深入解析食指诗歌的质与文,并探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食指诗歌,又称一指诗、单指诗,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其特点是每首诗仅有一句,句子长度通常在五个字以内。

食指诗歌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宋代,至今仍有人尝试创作。

它以简练的练习和古典的情怀著称,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当下意义。

本文将从古典情怀和当下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典情怀食指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强调的是“以少胜多”的艺术境界。

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诗歌,能够在极为简洁的文字中表达出精深的意境和情感。

首先,食指诗歌注重意境的表达。

由于文字的限制,食指诗歌迫使诗人在极少的字数中集中表达出诗意。

这种限制促使诗人精练文字,追求简洁而富有内涵的意境。

例如,“银蛇弄月柳拂堤”这首著名的食指诗歌,通过柳树、月光和河堤的交织描绘,勾勒出幽静梦幻的江南景象。

其次,食指诗歌强调音韵的魅力。

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在食指诗歌中追求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流畅。

在音韵意境的营造中,诗人可以通过构思精妙的词序和谐音效的使用,使诗句在短暂的时间内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最后,食指诗歌强调情感的抒发。

因为字数的限制,诗人往往需要在一句诗中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自由和郁结。

这种情感的抒发正是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核,使食指诗歌在古典情怀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下意义虽然食指诗歌起源于古代,但在当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食指诗歌可以激发创造力。

限定在极少的字数内表达思想和情感,是对创造力的挑战。

通过创作食指诗歌,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力的灵活性。

同时,也可以培养重视细节和精确表达的能力。

其次,食指诗歌适应现代社交网络的阅读方式。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阅读完整的文章或长篇诗歌的时间和耐心都有限。

而食指诗歌的简洁和精炼,正好符合了现代人阅读快速和碎片化的需求。

因此,食指诗歌成为网络文学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的热门内容。

最后,食指诗歌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一部分,食指诗歌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

向青春告别--论食指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

向青春告别--论食指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

多 的表 现 出 一种 孤 独和 挣 扎 。1 9 7 8 年在 历 经 生活 的劫难 之 后,诗 人回复 了心 灵的激 荡,重新 焕发 出创造 力 。经 历 了冷酷对 待之 后,诗 人 t l , 中可怕 的沉默 终于爆发 ,这 是对 过 去时代 的控 诉 ,是 无法 言说 的不满 。《 疯狗 》更加犀 利 , 像 尖刀般 划破 强盗们 道貌岸 然 的嘴脸 。全诗 围绕着 “ 我是 不是一 条疯狗 ”在 内心展开 辩论 ,在肯 定与否 定之 间来 回 转换 ,时代 的荒谬 让 “ 我 ”倍感 痛苦与 焦虑 。先是 被 “ 戏 弄 ”后 不把 自己当人看 ,“ 我 ”仿 佛成 了一条游 荡 的疯狗 , 有 一种 被 时 代抛 弃 的 落 魄感 ,精 神 无所 皈 依 。接 着怀 疑 自己 “ 还 不是 一条 疯狗 ” ,因为 还 能暂 时苟 活 ,但又 希 望 成 条疯 狗 ,以便 更深 刻地 “ 体 验生 存 的艰 难 ” 。而事 实 上 “ 我还 不如 一条疯 狗 ” ,狗 还能 拼命一 搏 ,可 自己却 “ 只能 默 默地 承受 ” ,这 也是 文革 那 段 岁月 中知识 分子 普 遍 的态 度 ,从这 里可 以感 受 到食 指 内心 的搏 斗与挣 扎 。强烈 的反 讽 调子 ,一改 《 相信 未来 》中 明朗温情 的字 眼,字里 行 间 充 满着压 抑不住 的愤怒 。 此 时 的诗人走 近不惑 之年 ,创作开 始 向青春告别 ,思 考 的重 心开始 转 向对 历史 、对诗 的意义 的追 问。心灵 逐渐
食指 的诗 歌近 年 来得 到 了诗坛 的认 可 ,肯 定 了他 作 为朦 胧诗 人先 行 者的创 作 成就 。在那 个 话语 垄断 的年 代 , 食指 诗 歌 的价 值 无 疑是 不 可估 量 的 ,他 以人 的 自由精 神 与 独 立 意 志捍 卫 了诗 歌 的尊 严 ,表 达 了一 代 人 的心 声 。 在 短 暂而 辉煌 的青 春创 作 之后 ,属 于食 指 的 时代 似 乎过 去 了 ,但 食 指 的 诗歌 创 作 并 非昙 花 一现 ,在 痛 苦 而 漫长 的 沉寂 之 后 ,诗 人 又重 新 投 身于 诗 歌创 作 。食 指 新 时期 的 创作 颇 丰 ,随 着激 情 年 代 的逝 去 ,诗 人 的这 部 分 作 品 未 能 引起文 学评 论 界 的足 够 重视 ,与 前期 诗歌 创作 相 比, 后 期 的诗 歌 在 内容 和 风格 方 面 有 了转 变 ,本 时期 创 作 仍 然 具 有 极 为重 要 的 意义 ,而 诗 人 的创 作 本身 也 能给 我 们 更 多有 益 的启 示 。 在 变 化 中成 熟 新时期 的诗人 正式与 青春告 别 ,开 启 了诗 歌创作 的新 征程 。此时诗 人 的创 作表现 为迷 茫的痛 楚和洞 穿世事 的沉

冰层下的暖流——食指诗歌谈

冰层下的暖流——食指诗歌谈

冰层下的暖流——食指诗歌谈张建波以言说描摹并揭示诗人的时代特质殊非易事,原本丰富的存在常为个性解读所遮蔽,任重道远的文学批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激活并还原历史仍然存疑。

言是言非,诗人曾在那里,评古评今,诗歌恒存此处。

诗人食指寄情孤独与命运等主题,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觉精神拓印时代图景,引一代朦胧新风。

有人讲,食指的思想是一架在清醒与疯狂间荡悠的秋千,我想说,食指的诗歌是一面列于现实府邸与朦胧意境之间的影壁,是连接现世孤独与未来理想之域的天梯,是穿越盛衰世事映衬芸芸众生的一缕心魂。

他接续传统文化并融入现代性的创新,以其特异的精神体验与个性姿态丰富了中国当代的诗歌遗产。

一诗人食指视痛苦为诗人的财富,将内心的痛苦变为诗歌的过程也得到了情感的释放与心理的满足。

其诗歌有着“觉醒中有感伤,孤独中有凛然”的风格特质。

缪斯火种深埋于冰层之下,其诗歌如冰层下的暖流缓缓而至,这冰层下的一线暖流,化解着旷日持久的冰冻,以温情浸润人间。

“多希望你是温暖的阳光/能暖化我心中冻结的冰层。

”(《希望》1968年),“然而,谁也没有能力来遏制啊/冰层下感情的暖流奔腾向前/”(《你们相爱》1968年),“‘春天在哪里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行/”, “冷漠的冰层下鱼儿顺水飘去/听不到一声鱼儿痛苦的叹息。

”(《鱼儿三部曲》1967—1968),冰层隐喻着时代特质,是生活状态的固化剂,将个体生命与情感重重压缩于线隙之间,这一暗冷的意象充满了些许的颓废与绝望,也糅合了几多的憧憬和希冀。

食指在《诗探索》上写道:“那是1967年末1968年初的冰封雪冻之际,有一回我去农大附中途经一片农田,旁边有一条沟不似沟,河不象河的水流,两岸已经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流水,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灵。

因当时‘红卫兵运动’受挫,大家心情都十分不好,这一景象使我联想到再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即我们)是在怎样地生活。

”这种即景生情、源情化诗、因诗悟理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浅析食指诗歌中的意境特征

浅析食指诗歌中的意境特征

浅析食指诗‎歌中的意象‎特征【摘要】:提起当代诗‎歌,人们都知道‎北岛,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对‎北岛的诗歌‎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一个‎人——食指,食指一直都‎被人们所遗‎忘,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

作为朦胧诗‎先驱的诗人‎,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他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

在熟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食‎指诗歌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以及对新‎时期以来诗‎歌的间接影‎响。

食指前期诗‎歌的意象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连贯的‎态势,其诗歌中的‎意象不仅是‎对当时时代‎的放映,更是食指守‎望心灵和灵‎魂漂泊的写‎照。

【关键词】食指;意象;分析目录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指诗歌的‎意象种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生命 (4)(二)季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海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女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食指诗歌中‎的意象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一个时代的‎独白 (7)(二)诗意美、意境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度宣扬个‎性意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浅论食指及其诗歌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浅论食指及其诗歌
一 一
他 毕 竟 是 一 个 注 重 内 一 的诗 人 , 火 热 剧 变 的 时 代 有 了 隔 t k , 与 阂 , 有 他 的 精 神 病 院 生 活 的局 限 , 人 们 的 心 目 中 和记 忆 还 在 里 , 指 还 是 铭 刻 在 “ 点零 八 分 的 北 京 ” 个 永 恒 的 瞬 间 。 食 四 那
张 凤 超
( 漯河 职业技 术学 院 , 南 漯河 4 20 ) 河 6 0 0
[ 摘 要 ]诗 人食 指在 2 世 纪 6 0 0年代 中后 期 的创 作 , 表 了真 正意 义 上现 代诗 歌 在 当代 中 代 国的第一 次 复兴 。他 的诗 始终 贯 穿着相信 未来 、 爱生命 的主 题 , 有 浓 重 的“ 人 性 ” 同时 又 热 具 私 , 具有很 强的韵律 美 , 新诗格 律 化方 面做 出 了可贵 的探 索 , 在 弥补 了中 国诗 史一 定 时代 在 艺术 方 面
光 。正 如 诗 人林 莽 所 称 :《 信 未 来 》 一 篇 预 言性 的诗 歌 “相 是 力 作 , ‘ 革 ’ 迷 雾 使 人 们 陷人 迷 茫 与 混 乱 中 , 们 为 命 当 文 的 人 运 哀 叹之 时 , 指 以一 个 充 满 希 望 的光 辉 命 题 照 亮 了 前 途 食 未 I的命 运 。 尽 管 “ 蛛 网无 情 地 查 封 了我 的 炉 台 ” 尽 - 蜘 , 管 “ 烬 的 余 烟 叹 息 着 贫 困 的悲 哀 ” 诗人 依 然 用 “ 丽 的雪 灰 , 美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3 期
Vo .2 1 5 No.3
许 昌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XUCHANG UNI VERS T I Y
20 0 6年 第 3 期

食指诗歌推荐

食指诗歌推荐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2年,54岁的郭路生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回家了。
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 顽强地生长着,诗人食指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民间写作者。 食指的诗是发自心灵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歌唱。食指诗歌的独 特性,在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首在现代社会中不 依赖传播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同时,这是当代 诗第一次把情感定位转向自己、转向内心的失落状态、转向 真实经验的诗歌,从而使一代人通过食指的诗,得到了经验 与情感的自我认定。 食指的诗太真实了,太英雄化了。自我、世界与语言三者 密不可分,诗歌方式就是他的内心与行动的方式,因此最后 他必然要被撕裂,走向了“精神崩溃”的境地。正如诗人多 多所说:“食指是朱湘自杀以来所有诗人中唯一疯狂了的诗 人,也是70年以来为新诗歌运动伏在地上的第一人。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 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 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 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联系实际(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选择的是食指 而不是他们。。。
海子
顾城
北岛
一是因为我们小组成员确实对诗歌有浓厚兴趣; 二是因为他的文字,质朴中带着华丽,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的 真情;他的诗,饱含哲思却浅而易懂,常能给人一种向前行进的 勇气; 三是我们觉得读诗歌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能够让一个人沉淀下 来。(这让我想起了长期与诗歌打交道的艾青先生,他拥有极高 的修养,因而能够坦然宽容地原谅在文革中陷害过他的人)。其 实,我们品读诗歌,也是在品读诗人的人格精神、为人处世的方 式。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诗歌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在时下这样 浮躁的社会氛围里也很难产生有成就的诗人。所以在这里给大家 几点希冀。除了食指先生--是我们较为喜欢的一位诗人外,我 们还推荐大家去品读艾青、海子、顾城、北岛等诗人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IiaI Of FuIiig TeacheIs COIIege
第 23 卷 第 3 期 VOI.23 NO.3
2007 年 5 月 May 2007
!21 世纪文论
论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及当下意义
!"#
(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80)
要] 食指是腺脆诗的先驱者, 由他开创并启示后来者的不仅是他诗歌强烈的现代性特 征( 个体意识觉醒与现代艺术手法) , 还有与之水乳交融的古典情怀。 食指自幼深受古典诗词浸 染, 兼以时代政治抒情体式的调和, 造就他诗歌中弥足珍贵的诗关品质: 古典情怀。 抒情传统、 意境阐发、 古典体式( 听觉艺术) 是食指诗歌具有古典情怀的三个层面, 其对古典诗学传统的 继承与发扬值得重视, 给当下众声喧哗却秩序混乱的诗界以警醒。 [关键词] 食指诗歌; 古典情怀; 抒情传统; 意境阐发; 古典体式; 当下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6X 2007)03-0025-07 (
[摘
食指是作为“ 未被埋葬的诗人 的典型重新浮 出历史水面的。 1990 年代以来, 他的诗名和诗歌 广为传布, 不仅刷新着读者的阅读口味, 同时也作 为 20 世纪后期重大诗歌案例之一, 逐渐进入了诗 评家的视野。 于是人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予以阐 释、 评价: 张清华“ 从精神分裂的方向 来分析, 正由于食指是那种雅斯贝斯所说的人格与诗合一的 “ 一次性生存 着的人, 才成就了食指诗歌具有令 人悲悯和崇敬的伟大品性「 1」。 林莽因为既是食指 的朋友又是诗人的双重身份, 在不遗余力推介食指 时, 善于宏观把握食指诗歌的历史脉络, 并给予高 度定位: “ 食指无疑是一位划时代的诗人, 是新诗 潮诗歌的第一人。 「2」李宪瑜则冷静地从食指诗歌在 文革的接受状况( 个人情感与诗歌尊严、 被接纳的 诗歌模式)加以细致入微的考察,认为 “ 食指及其诗 歌的时代已经过去 ,要做的不是 “ 哀悼 ,而是 “ 擦 「3」 拭 , “ 还他本来的光泽及简朴的荣耀 。 除此之 外,食指已被纳入到当代诗歌史、 文学史中。 ①最终 一致的是, “未来人们的眼睛 , “拨 开 历史 风 尘 ( 《相信 未来 》), 将 “诗人的 桂冠 重新加 冕 , 虽然食指声称它“ 与我毫无 缘分 ( 《 诗人的 桂冠》 ) 。
「l0」 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诗人” 绝刊是夸大其辞, 而 是对抒情传统在当下诗界普遍的缺失的准确判断和 警醒认识感 按照这一判断与认识, 我们就会感到食 指对抒情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有多么弥足珍贵感 就抒 情而言, 与同一时期和稍 后的优秀 抒情诗人 相比 ,
[收稿日期]2007-02-18 [作者简介]尹耀飞( 1979- ) , 男, 安徽肥东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级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礼研究礼 ①近牟来学界儿部著名的文学史都对食指予以高度的评价, 有的甚至辟专节加以论述, 凸显食指在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地位礼 相关的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牟 9 著有: 洪子诚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牟 8 月版; 陈思和的《 月版; 洪子诚、 刘登翰合著的《 中国当代新诗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牟修订版; 程光讳的《 中国当代诗歌史》 ,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03 牟 12 月版礼
而笔者认为, 食指诗歌最可贵的是个体意识的 觉醒, 尽管他写出他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歌时 还很年轻, 但已经敏感地觉察到个人处在荒谬的时 代里。 显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贯注个人独立意志, 只能由时代集体意志主宰、 摆布, 那么现实的焦虑 与困惑便不由自主地以一种秘密的方式进入诗歌想 象的世界, 再以一种秘密的方式在知青中传抄, 从 而获得普遍的认同和赞誉。 因为食指的年龄较长, 一直扮演着一个安慰者的角色, 他给他认识的或不 认识的青年朋友们不断地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充盈 着他们的生活, 他在诗歌中倾力塑造的“ 富有人性 内涵 、 卜灵冲突 、 善 良 品性、 坚 定 信仰 、 敏 感情 思、 顽强意志、 悲剧性格的主体形象 「4」, 实在是 他和他的同代人的化身。 同样瞩目的是, 食指在诗 歌中显露个体意志的挣扎与反叛的时候, 始终贯注 着一种令人着迷的诗歌品质, 即古典情怀。 这是食 指诗歌中不容忽视的诗美因素, 恰恰却为许多人忽 视, 因为在诗歌处于没落境遇的当下, 读了食指的 诗还容许对诗歌未来抱有乐观的想象。 那么何谓古典情怀? 食指诗歌的古典情怀体现 在哪里? 从诗歌的内部看, 他对当下新诗走出困境 有何启示呢? 这是本文下面所要着重讨论的。
第 !" 卷 第 " 期
尹耀飞:论食指诗歌的 炉台” 的“ 查封” , 还是“ 灰烬的余烟” 对“ 贫困” 的“ 叹息” , 其立 意与用词在当时都十分大胆, 有悻于主流僵化机械 的诗歌话语系统, 就是现在读来仍有新鲜之感感 “ 蜘蛛网” 、 “ 灰烬的余烟” 、 “ 炉台” 等意象显然 隐喻着现实, “ 查封” 一词指涉的是意识形态话语 在社会生活中的扭曲( 阶级斗争无时刊在、 无时刊 有刊 , 彰显了反讽的意味感 同时诗中又刊失一种理 想主义的浪漫, 后两句以抒情主体对未来“ 固执” 的信念, 一扭前面悲哀的陈述, 于是在绝望与希望 中徘徊, 在怀疑与确信间动摇, 象征着一代人心灵 挣扎的轨迹感 如果把食指诗歌所具有的古典情怀落实到具体 的层面, 我们会发现食指一一 一这个膝陇诗的先驱者 在固守心灵家园时刊仅表现了反叛主流诗界的勇 气, 以异端的声音震裂冻结河面的坚冰, 而且对古 典传统美学的继承和发扬, 体现了广纳众采的博大 胸襟, 更使其诗歌流芳溢彩至今, 给当下众声喧哗 却秩序混乱的诗界以刊可小觑的启示感 食指诗歌的 古典情怀可分为三个层面 : 抒情传统、 意境阐发、 古典体 式 (听觉艺术 刊 感 注 意 划 分 只 是 便 于 论 述, 事实上在文本中这三者是融于一体的, 而且这种划 分多半是权宜之计, 只是笔者个人在解读诗所采用 的思维理路感 ! 诗在一般人理解中应是抒情的, 中国向来就有 伟 大的抒情传统感 古典诗歌 从《 诗 缴缴 、 《离骚缴 到唐诗、 宋词、 元曲多为抒情诗, 古代文论也对抒 情诗有较多的概括与阐发, 所谓“ 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 、 “ 诗缘情而绩靡” 等等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 精见之解感 相对来说, 叙事诗刊是很发达感 造成这 种抒情与叙事的失衡自然有诸多因素, 但这刊是本 文所要讨论的感 笔者所关注的是抒情与叙事的失衡 虽然可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缺失, 却是值得我 们 珍视 的传统感 20 世纪 以来, 中 国新诗人 接续 这 一传统, 郭沫若 、 艾青 、 冯 至、 穆巳 、 昌耀 、 北 岛 、 海 子 ·· 都 是 优 秀 的 抒 情 诗 人 感 只 是 到 了 l990 年 代, “ 中 国 当代的抒情诗 突然变得几乎 无 人提起, 抒情诗被当作‘ 青春期写作’ 的 ‘ 症候’ 「8」 被抹去” 感 抒情诗的传统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征兆, 这引起了部分人的忧虑感 谢冕声称“ 食指是传统的
25
26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需要说明的是, “ 古典情厂 是一个非常个人
食指的个人化的 抒 情 方式 与 绵 长而 富 于 韵律 的 句 式,与 30 年代何其芳诗作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7」 这种 “ 窗含西岭千秋雪 的艺术主张,与其说是讲究 艺术形式对思想感 情的约束, 不 如 说是一种生发 。 唐诗宋词元曲之所以达到高峰, 与其体式的完善密 切相关。 在这个意义上, 食指诗歌的古典情厂是有 其渊源的。 食指诗歌的这种古典情厂并不排斥现代意识与 现代手法, 反而因为二者的巧妙结合更显示其艺术 铣力的日久弥坚。 试看荆 烟裁 : 燃起的香烟中飘出过未来的幻梦 / 蓝 色的云雾里挣扎过希望的黎明 / 而如今这 烟缕却成了我心头的愁绪 / 汇成了低沉的 含雨未落的云层 // 我推开明亮的玻璃窗 / 迎进渺渺卜野的清风 / 多想留住飘散的烟 缕 / 那是你向我告别的身影 这是一首爱情的挽歌。 首节写愁绪, 似乎是想 挽留爱情, 却又担卜失败 , 所以“ 挣扎 , 而“ 愁 绪 又“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的云层 , 是弥漫 在个 人 卜头的 低气压。 这一节由“ 梦幻 一 “ 黎明 一 “ 愁绪 一 “ 云层 层层转折, 裁明爱情投射在卜灵 上的一波三折, 有宋词里“ 欲说还休 的味道, 爱 情似乎就在这种吞吐不定中得到了确信。 这里无论 是主题意蕴还是跌宕起伏的结构, 都与宋词里吟咏 爱情离愁别绪的词章相暗合: 委婉、 含蓄确是东方 古典美的极致。 而这首诗体现的现代意识又与此不 分轩轻。 在文革那个特殊的语境里, 由红色公共文 化的包裹下, 爱情是个忌讳的词语, 几乎在人们头 脑中淡化, 更无需说要在诗中裁现爱 情了。 因此, 若有爱情只能以潜隐的方式来裁达, 于是利用现代 手法, 比如象征, 拓展审美的想象空间。 这一点在 荆 烟裁 中有明显的体现。 “ 烟缕 是全诗中卜意象, 既 是“未 来的 幻梦 , 透 过 它可 见 到“希望 的 黎 明 , 又是“ 愁绪 , 汇成“ 云层 积压在卜头, 挥 之不去。 抒情主人公的起伏不定的感情分别有了各 自的“ 客观对应物 , 却 又不是那么明 晰, 呈 胶 着 状态。 由此, 象征手法( 现代手法) 造成诗歌的膝 陇感与古典含蓄美有着一致的意蕴指向。 而且食指 的诗歌象征与浪漫结合, 指向的却是现实。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 我依 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 用关丽的雪 花写下: 相底未来底
化的概念, 可用“ 古典话语 、 “ 古典意境 、 “ 古 典倾向 、 “ 古典主义 来代替。 但对食指诗歌而 言, “ 古典情厂 又有一个相对稳定明确的内涵, 指的是一种对古典美学传统的厂念、 包容, 甚至在 一定程度上予以现代意义的复归, 接续传统的精神 火种, 生生不息。 因此, 它要比其他几个类似的词 语更宽泛一些, 更有价值一些, 也更好操作一些。 食指诗歌的这种古典情厂不是凭空想象的, 也不是 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似乎多半是食指本人 与生俱来的。 食指虽然出生在战争的路途( 故名路 生) , 但从小家境较好, 其母亲“ 良好的中国古典 文学修养对少年的郭路生影响很大 「5」; 由于跟随 母亲身边( 其母时为小学校长) , 食指三四岁就已 认识许多字, 而且背诵中国古典诗词, 上学后开始 尝试写诗。 据林荆荆 食指年裁裁 记载, 食指三年级 时写出了一首类似歌谣的诗: “ 鸟儿飞上了树梢, / 三八节就要来到。 / 在这愉快的节日里, / 问一声 老师阿姨您早。 「6」切不可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小经 历, 它实际上是食指诗歌古典情厂赖以产生的温 床。 根据 弗洛伊 的精神 分析理论 , 儿 童 (包 括 少 年) 的意识( 情感、 动机、 认知、 意志等) 与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 时间 的 推移) 逐渐内化、 潜隐, 成年后这些看似模糊的意识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又 会外化。 食指自小深受古典诗词的浸染, 不可能不 对食指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某种 程度上, 食指诗歌的古典情厂正得益于儿时对古典 诗词的学习。 如果说儿时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是食指 诗歌呈现古典情厂的基础, 那么与何其芳的交往则 是对这种古典情厂的巩固 与 延伸 。 据林荆 回忆说, 食指是通过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颌拜访何其芳的。 当 时何其芳被打成“ 走资派 、 “ 黑帮分子 , 在去干 校 前 , 食指经常向他 讨教 诗歌有 关 问 题 。 毫 无 疑 问, 这段鲜为人知的交往一定给食指带来终生的影 响。 何其芳早年写过荆 画梦录裁 , 又为“ 汉园三诗 人 之一, 其精致艳丽的诗文明显受惠于晚唐五代 诗词; 晚年又致力于现代格律诗的提倡, 不可否认 他古典文学的造诣已渗入骨髓, 在与食指的交往中 ( 当时仅限少数人知道) , 自然会把古典美学的思想 零零碎碎的夹在其中。 从食指诗歌中, “ 不难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