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简介
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还是那不她她是 是寄些管有有我 给予迷人看拨相我 以感途们透开信之 轻动的对岁历未所 蔑的惆于月史来以 的热怅我篇风人坚 微泪、们章尘们定 笑、失腐的的的地 、深败烂瞳睫眼相 辛切的的孔毛睛信 未 辣的苦皮 来 的同痛肉 嘲情 讽
是一那 的定无我 ,会数坚 我给次信 焦予的人 急热探们 地情索对 等、、于 待客迷我 着观途们 他、、的 们公失脊 的正败骨 评的和 定评成 定功
相信未来
作者:食指
朗诵:
王敏红 陈福霞 郑小风 韩 菁 谭梅作者简介:食指 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 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是中国 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 1964——1967年写了长诗《海洋三部曲》, 1967年《鱼儿三部曲》,1968年,《相信未 来》等。一度因得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 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 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 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 诵作品 2001年,和已逝的海子共同获得了人民文学奖 诗歌奖。
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 如果你仍是一个在仰望星空的人, 就会有暗夜也遮不住的情怀, 就像作者一样,在许多坎坷之后 仍紧撰着那一条信念。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当 当我 我的 我 紫 依的葡 然鲜萄 固花化 执依为 地偎深 用在秋 凝别的 霜人露 的的水 枯情 藤怀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 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 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完整版)2热爱生命(食指)

诗人以他的坚韧不 拔和敏锐的诗才开创 了一个新时代。
有人说,食指是中 国当代诗歌的先行者 和真正的源头,在他 的激励和启发下,涌 现了北岛、舒婷、顾 城、江河等诗人。而 他们和食指一起组成 了朦胧诗的代表。
成就的根源在于?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研读课文,感悟诗歌
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居无定所,无从庇护 “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更易受到人世间的伤害
“百倍地珍惜每每一一丝丝温情”
诗人简介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 而遭受迫害。
1968年在北京写下《相信未来》,不屈精神鼓励了一代人; 1968年后,郭路生到山西省插队, 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与李立三之女结婚, 后离异。 至此,郭路生“文革”期间的诗歌创作大体结束,诗人因患精神分 列症而深深地陷入新的一轮肉体和精神的磨难。 身体康复不久,郭路生再次外出各地游历,为诗歌的创作收集素材。 不幸的是,这次外出诗人在火车站将钱丢失,使得他的精神失常病症再 度复发,而长期住院。1974年后,由于脑病缠身和不间断的住院治疗, 郭路生的境遇愈加清苦和悲凉 “文革”结束之后,诗人迎来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期
思考:为何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 做成的“砝码”来 称量?
研读课文,感悟诗歌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思考:为何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 做成的“砝码”来 称量?
中国手语简介

中国手语简介
• 手语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 则,以手为主,臂、口型、 面部表情等为辅表达语言 的方式。包括手指语和手 势语。
汉语手势语的构成
(一)用汉字造字方式构成的手势语
• 1、表形手势
• 是指模拟事物外貌、形状、特 点等的手势动作。
• 14、我是河北人 15、我是北京人
• 1、再见
2、等会儿见
• 3、明天见
4、晚安
• 5、很高兴认识你 6、你多大了
• 7、我21岁。 8、这是我源自名片• 9、我已经好久没看到你。
• 10、对不起 11、抱歉
• 12、我会经常和你联系。
• 13、祝你成功 14、祝你幸福
• 15、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 4、仿字手势
• 是指用双手手指搭成(模 仿)汉字字形。
• 5、书空
• 是指在空间或手掌上、桌 面上,用食指写出汉字或 手指字母的动作。
• 6、专注手势
• 是指手势本身不直接表示所要 表示的词义,而是以所要表示 的某些含义定出手势动作,使 人看了这个手势,通过联想, 去了解它要表达的内容。
双手伸拇、 食指,相距 约一寸,指 尖相对,然 后作弧形分 开向左右下 移,同时拇、 食指间距渐 小,如半弦 新月状。
• 2、表意手势
• 是以手势或身体某一部位的动 作,并与面部表情相结合,表 达某个词意的手势动作。
• 3、表音手势
• 是指某一事物的手势或手指 字母所表示的谐音,来代替 另一事物的手势动作。
(二)用手势动作方式构成的手势语
• 1、独立手势 • 是指用一个或一组手势表示
《奉献》艺术歌曲 简介

《奉献》艺术歌曲简介
摘要:
1.简介《奉献》艺术歌曲的背景与创作时间
2.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及创作灵感来源
3.分析歌曲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4.简述歌曲的演唱技巧与难度
5.阐述《奉献》艺术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正文:
《奉献》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和著名诗人食指共同创作。
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
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为谭盾和食指。
谭盾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以其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食指则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其诗歌作品以富含哲理、感情真挚而著称。
《奉献》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食指的诗歌《奉献》,谭盾在阅读了这首诗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将诗歌改编成歌曲。
歌曲《奉献》的主题是对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精神,通过歌颂祖国的美好、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歌曲的情感表达既激昂又内敛,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深情款款。
在演唱技巧方面,《奉献》艺术歌曲具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歌手需要具备较高的声乐技巧,以驾驭歌曲中的高音与低音。
其次,歌手要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传达作品的主题。
总的来说,《奉献》艺术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朦胧诗赏析PPT

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
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
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
的人们。代表作:?答复?、? 结局或开始?、?一切?。
界 Title
限
北岛诗歌赏析
我要到对岸去
河水涂改着天空的颜色 也涂改着我 我在流动 我的影子站在岸边 象一棵被雷电烧焦的Tt树le
T我itl要e 到对岸去
对岸的树丛中 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 向我飞来
• 我眼看着葡萄掉在地上, • 血在落叶中间流。
• 这真是个想安宁也不能安宁的日子, • 这是在我家失去阳光的时候。
食指简介
•
食指,本名郭路生,祖籍
山东鱼台,生于1948年,因
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
名路生。60年代末开始新诗写
作,从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
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
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
也没有用 鸽群像铁屑散落 没有男孩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 秋雨过后 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 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刁永泉简介
• 刁永泉,陕西洋县人。号梦蝶生, 虚白室人。当代诗人、散文家;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1989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历任陕西勉县中小学教师、县文 化馆文学组长,陕西省汉中市文 艺创作研究室创作研究员,汉中 市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 第四届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 会理事。香港国际画院特聘高级 书法师、客座教授,1978年开 始发表作品。1994年参加中国 作家协会。系世界华文诗人协会 〔总部在香港〕会员,陕西处诗 词学会理事,汉中诗词学会常务 副会长。
•
致 橡 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第二编-当代诗歌-第一讲

3、政治抒情长诗
他的政治抒情长诗主要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 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 《中国的十月》等。
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 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回延安》表现了延 安的巨大变化,赞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在社 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 代内含;《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春天,这轻佻的叛徒,在你被夏日的燃烧 烤得垂死,哪一次,哪一次她用真诚的温存 扶救过你?她哪一次 在七月回到你身边?” 作为大地的挚友,我曾忠诚 我曾十九次地劝阻过他,非常激动 “春天,温暖的三月——这意味着什么?” 我蒙受牺牲的屈辱,但是 迟钝的人,是极认真的 锚链已经锈朽 心已经成熟,这不 第一次收获,第一次清醒的三月来到了
虚无,从接过吻的嘴上溜出来了, 带有一股不曾觉察的清醒, 在我疯狂地追逐过女人的那条街上, 今天,戴着白手套的工人正在镇静地喷射着杀虫剂。
──多多《青春》
致太阳 多多
•
给我们家庭,给我们格言
•
你让所有的孩子骑上父亲肩膀
•
给我们光明,给我们羞愧
•
你让狗跟在诗人后面流浪
•
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劳动
•
你在黑夜中长睡,枕着我们的希望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 十七岁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 册》,随后出版了《幻灯》、《里程 碑》、《别离》、《天鹅营》、《手 艺》等诗集。1922年出国,曾侨居布 拉格、柏林、巴黎。1939年返回莫斯 科。然而孤独仍像符咒般笼罩着她, 直到她自缢身亡,她诗中的辞藻和形 象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她善于细致 入微地并且充满激情地传达内心异常 敏锐的感觉。
诗人食指

赏析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四个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
既象征纯洁、质朴, 又表现不屈于现实的坚定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注重跳跃性情 绪节奏和自由 化的内在结构 与韵律
食指的经典之作《相信未来》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在人 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 我的炉台”,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人们依 然用“美丽的雪花”,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首诗就是现在重读依然让人动心。食指显然不是那种摆弄 智力的写作者,他的诗出自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歌唱。食指 诗歌的独特性,在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首在现代 社会中不依赖传播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同时, 这是当代诗第一次把情感定位转向自己、转向内心的失落状 态、转向真实经验的诗歌,从而使一代人通过食指的诗,得 到了经验与情感的自我认定。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朦胧诗的思想特征
• 追求自我 的物化和 物化的自 我
• 追求友爱和谐 的人际关系和 真诚善良的人 性回归
• 追求社会和 尊重和人的 价值及社会 权利
朦 胧 诗 的 艺 术 特 征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范文3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范文3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优秀范文一课文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指简介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出版的诗集有《相信未来》(1988)、《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等。
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
高中毕业。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两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
1968年写下名篇《相信未来》,1969年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务农,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
职业作家。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
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
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现在读者仍被深深打动,这首描写别离的作品,写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诗人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后几经删改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
在中国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他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
而当时年轻的他的命运却风雨飘摇,后来因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和福利院,这样一住就长达20余年,诗人几乎与外界隔绝了。
病魔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没有丧失信念,灵魂深处,从没有停止心爱的诗创作。
他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在福利院他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
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惟一最高奖,1999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暴风雪》,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
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诗人在艰难的境际里,在与疾病抗争中,竟然佳作迭出,受到中国当代诗坛的肯定。
诗人的激情创作,与诗人把写诗视为生命不可分,与诗人把生命投入到与命运的抗争中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