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

主编黄敏

学习建议

1、开始学习本教材之前,请按目录浏览全书;

2、分章节学习,学完一章后整理该章的学习笔记,通过比较、归

纳、加工所学内容;

3、听必要的面授辅导课有利于提高自学本教材的效果和效率;

4、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好边学习、边接触实际、边总结;

5、完成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

6、自习时间分配建议(见表)。

自学时数分配表(22周每周4学时复习1周)

章节学时时间作业备注绪论 2 7月5页1-5题

8 7月33页1-5题

第一章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虫害发生的原因和虫灾

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害虫虫情调查方法

第三节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害虫的综合防治

10 7-8月83页1-5题

第二章水稻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识别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水稻害虫综合防治

6 8月99页1-5题

第三章小麦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小麦害虫综合防治

6 8月126页1-5题

第四章杂粮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玉米害虫综合防治

8 9月173页1-5题第五章蔬菜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南方保护地蔬菜害虫综

合防治

4 9月190页1-4题第六章地下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6 9-10月217页1-5题

第七章棉花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6 10月233页1-4题第八章烟草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识别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6 10月250页1 -3题第九章甘蔗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12 11月344页1-5题

第十章果树害虫

第一节柑桔害虫

第二节苹、梨、桃害虫

第三节南方特色水果害虫

6 12月367页1-5题

第十一章茶树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茶虫综合防治

4 12月392页1-5题

第十二章仓储害虫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仓储害虫综合防治

复习 4 12月

总时数88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掌握植保工作方针;了解未来害虫防治方法。

重点学习农业昆虫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植保工作方针。

难点农业昆虫学是知识密集型学科。

教学内容:

一、农业昆虫学的意义、内容和任务

害虫、虫害和虫灾的概念;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农业昆虫学发展的历史

我国人民早在5 000年就对昆虫有所认识,在3 000多年前就有记载,治蝗令在公元1 075年就由记载。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

1、行政和法规

2、教育和书刊

3、科研和害虫防治

4、农药生产

四、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五、未来害虫防治的展望

第一章害虫防治的基本治理和方法

目的要求:通过了解虫害发生的原因,掌握害虫田间调查方法和防、减虫灾的主要途径。

重点常用田间调查及方法;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难点经济受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教学内容:

第一节虫害发生的原因和虫灾防治的基本途径

虫害发生的条件:

1、虫源和侵入

2、适宜害虫生存和种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虫灾的防治途径:

1、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

2、生态控制

第二节害虫虫情调查方法

一、害虫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种类调查;害虫田间动态和为害调查:灯诱、网捕、田间调查。

二、昆虫的田间分布型

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

三、田间调查常用取样方法

取样单位、取样的数量、序贯抽样。

四、常用田间调查及方法

越冬调查、田间种群数量调查、发育进度调查、系统调查、为害和损失调查、防治效果调查。

第三节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定义及重要性;植物检疫的特点;植物检疫的机构和任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二、农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农业防治措施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

三、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的定义和特点;害虫天敌的主要类群;生物防治的技术系统。

四、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的定义及3R问题。

五、物理及机械防治

直接捕杀、色、光诱捕或驱避害虫、机械阻隔分离方法、温湿度组合的利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害虫的综合防治

一、综合治理是害虫防治的必然趋势

二、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与特点

三、害虫综合治理的发展

四、经济受害水平、经济阈值与防治指标

五、害虫综合治理措施的优化组合与评价

综合治理措施筛选的依据;综合治理措施组合的原则;实例评述害虫综合治理的作用评价。

第二章水稻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水稻害虫概况。识别主要蛀茎害虫、吸汁害虫、刮食害虫、食叶害虫、潜叶害虫、蛀心叶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

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识别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稻蛀螟类、稻飞虱类、稻叶蝉类、稻纵卷叶螟、稻弄蝶类。

选学:稻蓟马类、稻瘿蚊、稻蝽类、其他水稻害虫。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水稻害虫综合治理

第三章小麦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小麦害虫概况。识别主要食茎叶种子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麦蚜类、麦螨类、小麦吸浆虫。

选学:麦鞘毛眼水蝇、麦叶蜂。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小麦害虫综合治理

第四章杂粮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杂粮害虫概况。识别主要杂粮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蛀螟类(玉米螟、桃蛀螟、大螟、高梁条螟)、东方黏虫、甘薯叶甲、马铃薯块茎蛾。

选学:甘薯天蛾、甘薯小象甲。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玉米害虫综合治理

第五章蔬菜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当地蔬菜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十字花科害虫、茄科害虫、葫芦科害虫、蝶形花科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菜蛾、斑潜蝇、菜粉蝶类、菜蚜类、侧多食跗线螨、豆野螟、食叶夜蛾类、黄曲条跳甲、粉虱类

选学:猿叶虫类、菜螟、黄守瓜、其他蔬菜害虫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南方保护地蔬菜害虫综合治理

第六章地下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当地地下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地老虎类、蛴螬类、东方蝼蛄、蟋蟀类

选学:金针虫类、种蝇、白蚁类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七章棉花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棉花害虫概况。识别主要棉花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

选学:棉铃虫、棉红铃虫、金刚钻、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叶蝉、棉小造桥虫、棉大卷叶螟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棉花害虫综合治理

第八章烟草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当地烟草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

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烟蚜、烟夜蛾、烟草蛀茎蛾、

选学:烟盲蝽、烟金龟子类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九章甘蔗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甘蔗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

选学:甘蔗蛀螟类、甘蔗棉蚜、甘蔗蓟马、甘蔗粉蚧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十章果树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当地果树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柑橘害虫

一、概述

二、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蚧类、螨类、粉虱类、吉丁虫类、天牛类、实蝇类

选学:橘类瘿蚊、叶甲类、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类、卷叶蛾类、吸果夜蛾

三、发生与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四、柑桔害虫综合防治

第二节苹、梨、桃害虫

一、概述

二、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食心虫类、中国梨木虱、梨茎蜂、梨星毛虫、梨园蚧

选学:螨类、梨网蝽、梨二叉蚜、梨实蜂、梨虎、卷叶蛾类、天牛类、其他梨、苹、桃害虫

三、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四、苹、梨、桃害虫综合治理

第三节南方特色水果害虫

一、概述

二、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脊胸天牛、芒果横纹尾夜蛾、荔枝瘤瘿螨

选学:荔枝龟背天牛、二疣犀甲、香蕉象甲、红脉穗螟

三、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十一章茶树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茶树害虫概况。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假眼小绿叶蝉、茶螨类、茶蚧类、茶网蝽、茶蚜、茶毛虫

选学:茶小卷叶蛾、茶尺蠖类、茶叶斑蛾、茶梢蛾、茶蓑蛾类、黑跗眼天牛、茶籽象甲

第三节发生与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三节茶虫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治

二、人工防治

三、生物防治

四、化学防治

第十二章仓储害虫

目的要求:了解当地仓储害虫概况。识别主要仓储害虫的形态和为害状,了解发生状况,掌握主要的防治途径。

重点害虫种类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难点综合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种类及为害

形态识别

主学:玉米象、麦蛾、谷蠹、赤拟谷盗

选学:印度谷盗、豆象甲、其他常见仓储害虫

第三节发生及防治

生活经过及习性,发生与为害规律,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防治技术。

第四节仓储害虫综合治理

一、植物检疫

二、粮库的建设和管理

三、物理和机械防治

四、化学防治

五、微生物和植物杀虫剂的利用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系列方法。

2、IPM: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系统,它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和有关环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所有的适当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3、经济阈值:害虫达到某一密度,害虫达到这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4、生物防治法:是制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5、经济受害允许水平即经济受害允许水平和经济受害允许的害虫密度。也就是说超过这一允许水平和密度,经济就要受损害,人们就不可接受。

6、农业防治法:就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的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群数量起到经常的抑制作用。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虫情调查的方法有、、。

2、田间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是、、。

3、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观点是、、。

4、水稻的蛀茎害虫主要有、、、、。

5、杂粮作物食叶害虫主要有、、、。

6、写出当地蔬菜上主要的四种害虫、、、。

7、储粮害虫依其为害特性可分三大类即、、。

8、黏虫属目科。

9、褐飞虱食性属于。

10、玉米螟幼虫有、、、的特性,所以多选择植株当时含糖量高,组织幼嫩,便于潜伏又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

11、菜蛾成虫的习性是昼伏夜出,强,弱。

12、烟夜蛾多取食及,造成大小不等的孔洞、缺刻。

13、为害苹果、梨和桃等仁果类果树的螨类主要有、、。

14、对仓储害虫麦蛾在防治上可采用诱杀,优于化防。

15、昆虫的田间分布类型有、、。

16、常用田间调查有、、、、、类型。

17、常见的麦蚜有、、、。

18、杂粮害虫蛀螟类主要有、、、。

19、常发性地下害虫主要有、、、、。

20、烟夜蛾属目科。食性较,主要为害等70多种植物。

21、稻蝗以、虫态咬食稻叶。

22、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属目科。

23、小地老虎成虫对黑光灯有很的趋性,喜吸食等带酸甜味的汁液作为补充营养。

24、美洲斑潜蝇的食性是典型的。

25、吹绵蚧的天敌主要有、、。

26、仓储害虫麦蛾对的适应性特别强。在防治上可采用日光暴晒。

27、植保工作方针是、。

28、稻飞虱属目科。

29、三化螟食性属于。

参考答案:

1、灯诱、网捕、田间调查

2、五点式、棋盘式、对角线式(Z字式、平行线式)

3、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社会学观点

4、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螟、褐边螟

5、黏虫、蝗虫、玉米趾铁甲、甜菜夜蛾

6、菜蛾、菜粉蝶、菜蚜、黄曲条跳甲

7、一类为食害完整的粮粒、一类为食害损伤的粮粒、一类为食害完整或损伤粮粒,兼食粮食中腐败尘埃杂物和虫尸虫粪

8、鳞翅、夜蛾9、单一10、趋糖、趣能、趣湿、负趋光性

11、趋光性、飞翔力12、心芽、顶部嫩叶13、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果苔螨

14、性诱剂15、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

16、越冬调查、田间种群数量调查、发育进度调查、系统调查、为害和损失调查、防治效果调查17、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螟、褐边螟

18、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

19、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大螟

20、地老虎类、蛴螬类、蝼蛄类、蟋蟀类、金针虫类(种蝇、白蚁)

21、鳞翅目、夜蛾科、杂、烟草22、成虫、若虫23、鞘翅、叶甲

24、强、糖蜜25、多食性害虫26、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

27、温度28、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9、同翅、飞虱30、专食性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20分)

1、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对具有趋化性的昆虫常采用灯光诱杀。()

3、麦螨为害小麦叶片后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

4、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5、温室粉虱具有迁飞的习性。()

6、玉米螟成虫在白天活动,夜间隐伏于寄主枝叶丛间。()

7、小菜蛾主要为害果树中的柑橘。()

8、小蠹虫是检疫性害虫。()

9、麦蛾是一种常见的仓储害虫。()

10、梨小食心虫的幼虫只为害梨。()

11、植保方针是防重于治。()

12、对具有趋化性的昆虫常采用糖、酒、醋液诱杀。()

13、二化螟是食叶水稻害虫。()

14、褐稻虱是迁飞性害虫。()

15、蚜虫具有迁飞的习性。()

16、玉米螟幼虫具有趋糖、趋湿、背光的习性,所以多选择植株当时含糖量高、组织幼嫩潮湿的部位取食。()

17、菜粉蝶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蛾类。()

18、美洲斑潜蝇是一种检疫性害虫。()

19、星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

20、对吸果夜蛾的防治可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

1、×

2、√

3、×

4、√

5、×

6、√

7、×

8、√

9、√10、√

四、选择填空

1、地下害虫是()。

A、三化螟

B、小地老虎

C、小象甲

D、二叉蚜

2、()的口器是刺吸式口器。

A、蚊

B、蝇

C、蝶

D、蝗虫

3、()是潜叶为害的害虫。

A、美洲斑潜蝇

B、叶甲

C、天牛

D、蚜虫

4、经济受害水平的简称是()。

A、FAO

B、IPM

C、EIL

D、ET

5、最常见的捕食性昆虫是()。

A、瓢虫

B、姬蜂

C、茧蜂

D、小蜂

6、()不是昆虫。

A、蝗虫

B、蟋蟀

C、蝼蛄

D、螨

7、我国不允许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是()。

A、抗蚜威

B、功夫

C、果尔

D、六六六

8、()是夜蛾科的昆虫。

A、三化螟

B、二化名

C、大螟

D、褐边螟

9、()是蝶。

A、稻弄蝶

B、菜蛾

C、卷叶蛾

D、吸果夜蛾

10、()是半翅目昆虫。

A、蝽

B、甲虫

C、蝇

D、蝶

1、杂粮害虫是()。

A、三化螟

B、甘薯叶甲

C、麦叶蜂

D、菜蛾

2、()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

A、蚊

B、蝇

C、蝶

D、蝗虫

3、()是食叶为害的害虫。

A、美洲斑潜蝇

B、叶甲

C、天牛

D、吉丁虫

4、经济阈值的简称是()。

A、FAO

B、IPM

C、EIL

D、ET

5、最常见的寄生性昆虫是()。

A、瓢虫

B、姬蜂

C、草蛉

D、食蚜蝇

6、()不是昆虫。

A、蚧壳虫

B、麦螨

C、烟夜蛾

D、麦蛾

7、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使用方法是()。

A、喷粉

B、喷雾

C、手撒

D、拌土

8、暂时不必防治时的天敌与蚜虫的数量比例应为()。

A、1:2000

B、1:1000

C、1:400

D、1:40

9、()是蛾。

A、烟夜蛾

B、蛱蝶

C、粉蝶

D、弄蝶

10、()是鞘翅目昆虫。

A、蝽

B、甲虫

C、蝇

D、蝶

参考答案1、B 2、A 3、A 4、C 5、A 6、D 7、D 8、C 9、A 10、A 1、B 2、D 3、B 4、D 5、B 6、B 7、B 8、D 9、A 10、B

五、回答问题(每题7分,共28分)

1、怎样防治小麦蚜虫?

1、答:不同地区,防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区别对待。在黄矮病流行地区,应以麦二叉蚜为主攻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控制蚜、病早期流行地入手,治点保面,做到早期制蚜,控制黄矮病的发生和发展。在非黄矮病发生流行区,麦长管蚜和禾缢管蚜为优势种,应重点抓好小麦抽穗至乳熟初期的预测和防治。

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力。依据科学的防治指标及天敌利用指标,适时进行施药防治,使小麦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期受到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业防治合理作物布局可减轻麦蚜为害。

选用抗虫丰产耐病的品种是防治麦蚜的安全、经济、简便的措施

控制和改变麦田适蚜生境亦能减轻麦蚜的为害

生物防治保护和释放天敌

化学防治药剂防治是突击控制蚜害的有效措施。当麦蚜发生数量大,为害严重,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不能控制其为害时,则需要使用化学防治。但要搞好测报,掌握防治适期及防治指标,选择好农药种类和采用合适的施用方法。在黄矮病流行地区主要是苗期治蚜,进行药剂拌种。在非黄矮病流行地区,主要是防治穗期麦蚜为害。

2、如何进行黏虫的预测?

答:黏虫是间歇性猖獗的害虫,在条件适宜时,能迅速爆发成灾。因此做好

预测,掌握黏虫田间动态是主动消灭黏虫为害的重要措施。

(1)诱测成虫(2)查卵(3)查幼虫

3、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有哪些特点?

答:地下害虫是指一生大部分在土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或地面附近根茎部的害虫。根据其为害特点,大体可分为3个类型:长期生活在土中,为害地下部分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等,如金针虫和蛴螬;白天在土中生活,夜间出土活动取食为害植物的近土面组织,如地老虎;对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器官都能为害,如东方蝼蛄。

4、如何防治柑橘蚧类?

答:防治策略农业防治检疫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5、为什么说褐飞虱是迁飞性害虫?

答:褐飞虱每年发生代数,随迁入期早迟,总有效积温高低和栽培制度差别而有所不同。我国通过对褐飞虱越冬和同期突发现象的分析,结合高山网捕,飞机和海洋捕捉,标记释放回收,卵巢系统解剖等调查研究,证实褐飞虱是长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南方稻区越冬虫量极少,主要来自亚洲中南半岛,最初的虫源地在湄公河三角洲,直接迁出地为红河三角洲。飞虱的迁飞主要是依靠气流。褐飞虱迁飞的高度夏季是1500—2000m,秋季为500—1000m。长距离迁飞对褐飞虱的生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长距离前费迁飞后平均产卵量可增加62.4%。

6、如何进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治理?

答:综合治理的策略是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减少虫源,造成不利于该虫发生为害和繁殖的生态环境,按照防治指标施用高校、低毒、低残留,重点保护利用寄生性天敌,辅助其他有效防治措施,将其为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1)农业防治瓜菜品种合理布局,田间管理和田园清洁(2)黄板诱杀成虫

(3)保护利用天敌(4)化学防治防治指标,防治适期,选用高校、低毒、低残留农药7、试述烟草蛾的防治技术?

答:农业防治

秋末冬初至早春对烟地和苗床地进行深耕冬灌灭蛹将越冬蛹翻至土表,让天敌食之、冻死或被水淹后窒息而死,压低越冬虫源基数。

改夏烟为春烟可以减轻危害。

及时打顶抹杈,减少成虫产卵。

物理机械防治

捕杀幼虫和人工灭卵诱捕成虫

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化学防治

8、储粮害虫的生物学特点有哪些?

答:(1)耐干性强(2)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强耐饥性繁殖力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病原:植物感病的原因 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 即生理功能失调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不正常变化,生长发育受阻 根据这一特点,风折、雪压、动物咬伤及其它人为的器械损伤等,因无病理程序,所以不称为病害,而称为伤害。 二节、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园林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不同分: 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 侵染性病害:生物性病原引起的 非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又叫生理性病害 环境中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非生物环境(如营养元素,光,温,水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超出了植物适应范围而引发的病害。 1)植物缺素症的识别 大量元素:含量> 0.1% 营养元素:微量元素:0.01-0.1%

稀土元素:<0.01% 非侵染性病害特点 无传染性无发病中心可恢复性 二)侵染性病害的识别 也叫病理性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引起的病害。 侵染性病害识别要点 1、病程 2、病害发生的条件 植物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 病原物 感病植物 环境条件 3、病害的识别要点 病原物的数量及致病性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环境条件: 气侯——温度、湿度、日照等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肥力水分等 栽培管理——地点、时间、水肥、密度、 修剪等

真菌病害的命名:颜色+形状 或颜色、形状、质地、大小、有无轮纹 如粉状物——白粉病、黑粉病 霉状物——青霉病、灰霉病 锈状物——条锈病 丝状物——红丝病 伞状物——草坪仙环病 绢状物——白绢病 斑点——褐斑病、黑斑病 有无轮纹——炭疽病 2)细菌: 细菌大多数喜欢通气的环境,在潮湿条件下易发病,最适的温度为26℃-30℃; 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有溢脓、软腐并伴有异(臭)味。 4)植原体 植原体(Phytoplasma)是植物菌原体的简称,是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已知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300多种,国内有报道的有70多种。 植原体可寄生在植物和传毒昆虫体内。在植物体内只存在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内,通过筛孔在筛管中流动而感染整个植株,为系统侵染病害。 植原体主要通过叶蝉类昆虫吸食活动传播,也有繁殖过程中苗木间的传播。常引起黄化、丛枝、萎缩、花器变形等症状类型.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种植设计》教学大纲

《种植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东西方传统造园中植物造景特点、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植物、各类园林绿地的种植设计方法,掌握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设计方法,了解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练习不同尺度绿地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园林种植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园林种植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园林种植设计的特点 第四节植物资源与种植设计 第五节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本章习题要点:园林种植设计定义、类型、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园林种植设计的类型,难点为植物资源与种植设计。 本章教学要求:强调植物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及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第二章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第一节东方植物造景 第二节西方植物造景 本章习题要点:东西方植物造景的特点及差异。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东西方植物造景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本章教学要求:应从社会、哲学、造园等角度解析东西方植物造景的特点、差异及融和。第三章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态学原理 第二节美学原理 第三节空间原理

第四节植物文化 本章习题要点:生态设计的含义、方法及实例;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如何构成空间的。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植物种植设计的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植物的观赏特性;难点为植物文化的设计表达。 本章教学要求:应强调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即重视种植设计的生态性,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态学原理进行配置;强调植物作为空间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各类植物的种植设计(从植物生物学特征的角度) 一、乔木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孤植树与对植树 2. 树丛与树群、树林 3. 树列与行道树 二、灌木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高灌木 2. 中灌木 3. 矮灌木 4. 植篱 三、花卉及地被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花卉 2. 地被 四、草坪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五、藤蔓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六、竹类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七、水生及湿生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八、容器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九、观赏果菜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本章习题要点:植物景观的应用分类,乔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景观的设计要点。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乔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景观的设计要点,难点为种植设计过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和。2.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 雨水和昆虫传播. 5.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8.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两种。 11.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菌,病菌主要以 越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阂值: 2.侵染循环: 3.世代重叠: 4.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 A.抱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厚垣孢子 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 A.植物幼嫩部位 B.自然孔口 C.植物根部 D.微伤口 3.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4.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 B.具有细胞结构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 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 5.属于病毒病的是( )。 A.黄瓜霜霉病 B.番茄早疫病 C.辣椒白绢病 D.黄瓜花叶病 6.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7.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 2.总课时:28课时 3.总学分:1.5学分 4.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5.适用专业:农学 6.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7.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二、课程简介 风景园林基础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素、园林空间设计、总体布局等规划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学科基本动态、园林发展历程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把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并能理解和运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以A (了解)、B(识记)、C(应用)三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了解――认识、记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并能正确表达; 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记忆和归纳;能运用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归纳总结; 应用――能综合运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原理、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课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指导意义等。 3.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中国园林的类型;风景园林设计原则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2.教学难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不同类型园林比较;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和生态环境评价;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园林绿化养护及设施移交管理办法

园林绿化及设施移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共绿地维护管理,提高维护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我区园林绿化及设施移交管理工作,明确园林绿化及设施建设单位和园林绿化设施管养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权利及义务,保证新、改、扩建的园林绿化及设施正常投入使用,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内新、改、扩建的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园林绿化及设施需要财政出资负担养护管理的,其设施的交接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溧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科是溧水区园林绿化及设施管养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条溧水区园林绿化及设施建设工程由设施建设单位向园林绿化及设施管养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前,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规定,符合有关园林绿化及设施的验收标准以及质量要求; 2、园林绿化及设施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园林绿化设施专业规划和设计要求; 3、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包括建设文本)必须符合南京市绿化管理要求; 4、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竣工资料应按照有关要求于工程竣工后及施工养护期限满前的二个月送达园林绿化及设施专业管理单位;

5、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应当按建设工程合同规定执行质量保修制度; 6、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工程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内容和工程范围完成工程的建设; 7、园林绿化及设施在建设前期、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的关键工序,必须征求园林绿化设施管养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管理单位的意见; 8、不能满足后期设施运营、维护、管理的需要,将不予接收。 第二章园林绿化及设施移交 第五条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在开工建设前应先向绿化设施管养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园林绿化及设施行政管养主管部门将根据设施情况,监管新建设施建设的关键工序。环节包括:1、参与对项目的设计方案工程规模、设计标准和使用功能等进行的认定。2、参与施工期间的阶段性验收及竣工验收,并提出意见。 园林绿化及设施工程竣工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移交。 验收合格后达到施工养护期限(一般为一年)的工程才具备移交条件,在工程养护期限满的前二个月应申请设施移交。 第六条园林绿化的新、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备齐竣工资料,报送园林绿化及设施管理部门。 竣工资料应包含如下内容: 1、竣工图; 2、施工合同;

园林树木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是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通过园林树木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能够编制简单的分类检索表。 2.掌握园林绿地中常见的100~150种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3.学会使用植物分类工具书,正确检索和鉴定树种,编制检索表、拼读拉丁学名以及采集植物标本等基本技能和方法。 4.掌握园林观赏、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熟悉观赏树木的作用,掌握常见观赏树木的形态特征、观赏习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使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树种知识分析树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观赏树木物候期记载方法。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2.2知识目标 2.2.1 了解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2.2 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 2.3素质目标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4.1.1 教材选用 《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陈秀波,张百川,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1.2 参考资料选用 《园林树木》,卓丽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园林树木学》,陈有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中国树木志》,郑万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园林树木1000种》,张天麟,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90 《陕西树木志》,牛春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植物配置与造景》,苏雪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2教学建议 4.2.1教学条件和环境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充分利用校园教学实践基地—树木园及园林植物实训室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到各园林绿地中参观考察识别,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应用。 4.2.1教学方法 运用情景式和对比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实施性教学大纲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编写 完成时间2006年5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植物病虫害诊断、调查与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的可持续控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昆虫基础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能 2、具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能力 3、会拟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技术 具备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训教学2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 综合实训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内容及任务。 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本章难点:无 【教学建议】 1、着重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利用电化教学、报告的手段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13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目、科鉴别技能,为害虫治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中英文翻译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中英文翻译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理念不断更新。本文从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意义、要求出发,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关养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landscaping undertakings flourish, garden greening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deas constantly updat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ignificance,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the garden greening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points of atten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s about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关键点;措施 Keywords: Landscap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point; measures 1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意义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需要连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通过精心养护与管理,才能在保持现有园林绿化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要让园林绿化工程持续的发挥作用,养护与管理工作是关键。 1 landscap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aning of city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city image,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ecause the landscape main material is a living plant,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tinuous. Only through careful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landscaping project based on the results, fully embody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greening, landscape value and human value. Therefore, to play the role of landscaping works continuousl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s the key.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栽培学 课程名称(英文):Aboriculture 课程代码:B214005 1、学分:2.5 学时:48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16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园林、园艺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植物学、树木学、花卉学 6、指定教材:《园林植物栽培学》金雅琴等主编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出版 参考书目: 《城市绿地喷灌》丁文铎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王晓华呼和浩特:内蒙古林业出版社 2000年 《园林树木栽培学》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考核方式: ①成绩评定总则 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以下面各类考核的加权分值计,满分为100分。课程总成绩=出勤10%+讨论10%+课外作业、分组报告30%+期末50%。避免了一考定优劣的弊端和学生的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心理。 ②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的评定内容包括完成作业的情况(数量和质量)、考勤、课堂提问与课后交流。对迟交作业者,按规定扣分;对抄袭作业者,除给予批评教育外,以缺交作业论处。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者,或考勤无故旷课达1/3以上者(含1/3),取消其考试资格。 ③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集体阅卷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试题应出两套并附标

准答案;试题类型应多样化,每套试题一般不少于五种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并改正错误题、判断并说明理由题、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分析题等);试题内容应具有较大覆盖面,应包括全学期的所有教学内容。如期中考试已考过部分章节内容,在期末考试时这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可适当降低。试题要有代表性,客观性试题分值一般不超过50%。一般知识和理解水平的题占50-60%,应用、分析、综合题占40%-50%左右。 8、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对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与管理的科学。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城市)植物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以及整形修剪)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认识和了解园林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园林树木栽植技术各环节要领及熟悉施工过程。 3、掌握园林树木土壤、水、肥管理,及其他养护管理。 4、了解主要类型的园林树木在特殊立地条件下的栽植,及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5、掌握常见花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及栽培设施。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有害草的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

最新天津高自考园林植物养护与考试大纲

天津高自考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课程代码:1033、4787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园林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是园林绿化与管理众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有关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以便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达到: 1、掌握草坪草的生态习性 2、能够正确选择各类绿地适宜的草坪草种,掌握其建植、栽培方法及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要点。 3、了解草坪机械的种类,能够使用常见草坪机械进行田间作业。 4、掌握草皮、草毯的生产方法和养护技术。 5、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常见和代表性花卉及园林树种的养护管理的基本技术。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门课程的准备知识是专科段学习的植物学、土壤肥料学、苗圃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非植物类专科毕业考生应补习上述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植物生理学、园林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密不可分,与园林植物育种、园林测量、园林景观设计等课程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草坪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草坪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草坪的概念与分类(次重点) 识记:草坪的概念;草坪的分类。 (二)草坪的作用(次重点) 识记:草坪业的发展史;草坪的作用。 理解;草坪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二章草坪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草坪草的概念、一般特征;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基础上掌握草坪草分类;熟悉常见冷季型草的种类及品种的生态习性和栽培管理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草坪草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次重点) 识记:草坪草的概念;草坪草的一般特征; 理解;草坪草的分类;常见冷季型、暖季型草坪草的种类及其品种。 (二)草坪草的生长发育过程(重点) 识记:草坪草根的结构和花序的组成、叶的形成。 理解:草坪草茎的发育和分枝类型。 应用:常见草坪草的生态习性、栽培管理措施及使用特点。 (三)草坪草气候生态区划(一般)

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

城市建设系园林专业 《园林植物保护》指导书 一、课程简介 《园林植物保护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园林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是学生能正确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 ②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分析;能依据园艺植物病虫的特性科学制定和实施治理方案。 三、实验项目设置表 四、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本课程实习考核采取出勤+课堂+作业形式 评分标准:出勤(10%)+课堂(30%)+作业(60%) 五、教材或指导书 1、教材 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2、参考书目 (1)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杨子琦,曹华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一、实验内容 昆虫的体躯观察、昆虫的主要器官观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实验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昆虫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蝼蛄、蝴蝶、蛾、金龟子等昆虫,镊子,白纸,培养皿,放大镜等。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 五、实验实施步骤 1、体躯观察 用镊子将昆虫的翅掀起直立,从侧面观察外骨骼包被虫体,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分成3大体段:头、胸、腹。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主要有触角1对;复眼1对,有些昆虫还有1~3个单眼及取食的口器。胸部是运动的中心。主要有3对胸足及2对翅。腹部是代谢和繁殖的中心,体内包括许多内脏器官及生殖系统。观察腹末尾须、外生殖器及肛上板、肛侧板。 2、昆虫主要器官观察 ①头的分区和昆虫的口式 (1)观察蝗虫头部,找出额区、颊区和唇基、颅顶及头盖缝等部位。 (2)按照口器着生的位置和所指的方向,可分为3种口式:下口式(以蝗虫为例)、前口式(以步甲为例)、后口式(以蝉为例)。 ②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观察。 ③观察昆虫的基本构造及足的类型,并了解足的功能。 ④昆虫翅的构造及类型。 六、思考问题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2、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区别?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损伤 2.寄主 3.非侵染性病原 4.症状 5.病症 6.菌丝体 7.无性繁殖8子实体9.真菌的生活史10.转主寄生11.半知菌12.寄生性13.致病性14.植物的抗病性15.病程16.系统侵染17.侵染循环1 8.植物病害流行 二、填空题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植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寄生藻类、螨类等。通常将这类病原称为或,如属于菌类的(如真菌,细菌)又称为。 2.凡是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或,也称寄生性病害。 3.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没有侵染过程,称为或,也称生理性病害。 4.真菌的发育可分为与两个阶段。 5.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有、、、、。 6.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和,分别产生、。 7.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和。 8.白粉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为色,寄生在植物的叶片,嫩梢,花器和果实和体表上形成一层状物,故引起的病害通称。 9.有的锈菌必须经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此现象称。 10.植物病毒病在症状上只有明显的,不出现。 11.植物病毒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1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13.根据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又将分为和。 14.菟丝子与寄主植物接触时形成,伸入寄主。 15.侵染程序包括、、和四个时期。 16.真菌侵入途径包括、和三种方式。 17.细菌侵入途径只包括和两种方式。 18.病毒只能从侵入。 19.病原物侵入期,环境条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0.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范围,只限于附近,称为局部侵染。 21.侵染循环包括3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病原物的,病原物的。 22.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 23.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是、、。 24.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生长时,可导致。 25.造成植物病害流行时,环境条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三、选择题: 1.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2.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 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 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 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 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 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 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 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 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