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完美版
2020-2021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课件(21张)

政 简 历
最信任的人 最欣赏的人
最窝囊的事
李斯、赵高、王翦 韩非、尉缭 为求长生不老被术士愚弄骗财
最想不到的 死后赵高矫诏,三年帝国覆亡
最奇怪的事 后宫嫔妃群体史书中“失踪”
二、始皇功过
—新寻秦记
1、何为天下 2、时势英雄 3、万世帝国
你有幸穿越时空来到风烟四起的 战国末年,在那个大争之世,见 证了嬴政不平凡的一生… …
●“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
●始皇…,功逾于过也 --梁启超
●“我是赞成秦始皇的” --毛泽东
学 姓名 嬴政 职位 13岁秦王 39岁秦始皇
习 籍贯 秦国 出生 赵国
卡 生 前259 卒 前210 享年50岁
: 父亲 嬴子楚 母亲 赵姬
嬴 最得意的事 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发匈奴
(30万)
筑长城
(40万)
平百越
(60万)
暴行于天下 二世而覆亡
阿房宫
焚书坑儒
(100万)
始皇陵
三、历史之惑
1、功过之辩 2、暴君之疑
过? 功?
有人认为他是 “开千秋伟业,立
★历史人物评说万的世几功点勋”基的本“原千则
1、论从史出; 古一帝”,有人认 2、是否顺应历史为潮他流是,“不恤民力, 是否推动生产力专发权展残;暴”的“一 是否有利于社会代进暴步君。”。你何以 3、全面、辩证、谓历之史?的评价原则;
冠军
侠客聚咸阳欲
刺秦王政…
论:谁是英雄?何为天下?
辩: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马时剪亲锐克势思造除握意唯英羁大进物雄绊权取主,顺义英史雄乱 变 经观顺济世 法交:时思转往定 型势,第阶四段 历提史人拔物猛只将有势顺应局时部统代一趋势, 才重能成用就谋伟臣业,历秦史风人刚健物对历 史运发展筹也帷具幄有重要祖的辈推图强动作用。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统一国家 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统一、加 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 极大的作用。
长城
甘肃西南部 和云南北部
咸阳
秦
东 海
南海和越南
经济上
(1)“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 私有制合法化,允许买卖和转让;鼓励耕织, 奖励移民垦荒。 (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王翦像
秦始皇 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前世秦王奠定的基础上, 以秋风扫落叶的气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 一大业,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国名
攻灭时间
韩
赵 魏
前230年
前228年 前225年
楚
燕 齐
前223年
前222年 前221年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如何管理?为此,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巩固统一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交通上 5、文化上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 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 有 12 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 秦始皇 (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 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 以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商鞅 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为了增强国力,不 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在这 些变革中收效最大,为秦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 (共35张PPT)

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二、秦始皇的活动
1、并吞六国,一统天下
探究:秦国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 (1) 历史趋势 :① 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局部统一的实现
②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3)嬴政的雄才大略 ①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②亲政后善于发现、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纠错 。 ③正确的统一策略(远交近攻)。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大 的特点在于?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地 方
县
机
构乡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顺应 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3、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 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 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归纳综合
本课知识总结
一、秦始皇的一生 二、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
1、并吞六国,完成统一 2、创制新制,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实施暴政 三、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制度创新,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 过:暴政——1)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严刑峻法; 3)滥用民力
评价秦始皇 (结合材料及课文所学知识)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军事措施 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高中历史】千古一帝—秦始皇PPT课件

暴君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导致的仇恨已经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 当我们冷静地剥去情感的铠甲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所闪烁的光辉 竟是永恒的。公元前三世纪的亚洲大陆的板块上,一个22岁亲政的 青年,血气方刚,胸怀大志,历经10年战争,先后消灭韩、赵、燕、 魏、楚、齐等诸侯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割 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 国。
5)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 募各国精英
A\重用并虚怀待尉缭;B\重视韩非; C\勇于认错,信任王翦
2\统一中国(前230-前221年)
灭韩\赵\魏\燕\楚\齐六国
当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出现 在权力舞台时,200年来中国 不断进行着战争,有些小诸侯 国逐步被大诸侯国吞并。到战 国时代 ,1000多个诸侯国只剩 下了7个。这7个诸侯国之间彼 此争夺统治中国的领导权。20 年后,秦始皇统治的秦国取得 一系列胜利,于公元前221年 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统一了 中国。
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 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显示 了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目光炯炯,虎视眈眈,手 指前方,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当年威震六国之态, 展现了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燕
(前222年) (前228年)
赵
齐
一、并吞六国
(一)赢政小传
◆生卒时间 ◆出生地 ◆家庭背景 ◆性格 ◆主要活动
秦始皇
• 人质 过继 杀身之祸 父亲早逝 • 母亲私通 权利 阴谋 童年经历关键词 • 吕不韦 嫪毐 赵太后 探讨:这样的经历对秦始皇的性格、行为会造成 怎样的影响?
(二)并吞六国 1、统一中国的原因
1)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最新千古一帝秦始皇PPT课件

评价历史人物的三点基本原则
1、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史实,史论结合
2、以是否有利于当时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 发展为主要衡量标准 3、给出历史地位,并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 法进行分析
功: ①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 局面,开创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①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
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战长空
(刺客)时,给一旁抚琴的老者一把钱币,
钱币有刀状、铲状等各种形状。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最为广泛流通的货
币一直是
A.秦半两钱
思维延伸:有位导游问在长 城游览的一位西方小女孩, “你觉得长城怎么样?”小 女孩回答“很伟大,但是— —为什么你们要把自己国家 围起来?” 你怎么回答小女孩的问题?
秦 长 城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
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 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 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 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 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 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材料中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 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7
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没有看到秦始皇的暴 政及其危害。功: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 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措施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 本疆域;建立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秦始皇

南海 南到南海
二、秦始皇的作为
1、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3、仁义不施,而宗庙隳 (1)表现: ①焚书坑儒”: ①目的 ②严刑酷法:
史实之三: 秦始皇施暴政
② 后果 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 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 图 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2)、影响: 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
总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
皇帝.
课堂小试 1、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 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 D 秦朝
2、周武王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反对实行分封 制。对此最恰当的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3、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 B 立志效法古代圣人 C.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D.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暴政见证 秦皇陵兵马俑
秦长城,全长 1万多华里 阿房宫、骊山墓
140多万人/年
辽东
阿房,阿房,亡始皇。
40多万民工 临洮 ——秦朝民谣 5年
陈胜虽死,其所置遣 秦皇陵地下宫殿 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 (胜)首事也。 ——《史记· 陈涉世家》
三、评价秦始皇
●“……自上古以来不尝有,
史实之二: 建立新制,巩固统一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三公 (1)内容: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郡县 ③废分封,置郡县
(2)特点:①皇权至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独立性;(“强干弱枝”) ③皇帝直接任免主要官吏
“千古一帝”秦始皇_课件

4)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坚韧刚毅、锐意进取、正确策略、广纳贤才、善 于用人、用人不疑……)
5)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战 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民 族交往加强。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秦始皇的暴政暴:政
1、焚书坑儒: 2、急建长城: 3、大兴土木: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秦始皇的暴政:
前209年 秦末农民战争 前221年统一 ——前207年 秦亡
秦因暴政而亡
秦始皇
创建制度——智慧的君主 全面统一——远见的君主 知错就改——理智的君主 焚书酷刑——残暴的君主 大兴土木——贪婪的君主
开通水系
长江流域
灵
珠江流域
渠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南征南越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统领) 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指河套地 区);筑长城,因地形,用(控)制险 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 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
辽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临洮
秦始皇 建立中 央集权 制度和 巩固国 家统一 的主要 措施
课堂思考
我们该如何全面评价秦始皇呢?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 :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
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
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礼待人才
魏国人尉缭向秦王提出离间诸 侯的建议被采纳,但尉缭对嬴政的 评价却不高,称嬴政是 “ 蜂准长 目、鸷鸟膺、豺声” “ 少恩而虎 狼心。”打算不辞而别,嬴政却再 三挽留,委以重任。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优选PPT课件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女人需要陪伴,不要总是为了自己朋友,兄弟的邀请,不是喝酒,就是打牌,偶尔去消遣是可以的,但是女人依然要陪。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总是有益无害。 女人喜欢为自己心爱的人洗衣做饭,帮你妥当的安排好一切,那是爱你的表现,那是不是有时候你也下厨做一顿让女人也高兴一下,偶尔的惊喜是促进双方感情的有效方法。 当一个女人告诉你,"我很坚强,你不要为我担心"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女人的坚强都是为了男人才这样的,通常来说,女人是柔弱的,当她变坚强的时候或许就是离开你的时候了。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很宠女人,把她们当宝贝或小孩一样。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四)”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作用。
(3)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认识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历史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教学重点】
1.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2.秦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
1.分析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过程;
2.评价秦始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的秦始皇为什么能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他又有哪些泽被后世的业绩而被尊称为“千古一
帝”?
一、并吞六国(板书)
(提出问题):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有哪些?为吞并六国秦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活动)
1.统一中国的原因
(1)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有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4)嬴政锐意进取,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①让郑国修郑国渠;②重用李斯等客卿。
(5)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募各国精英:①重用并虚怀待尉缭;②重视韩非;③勇于认错,信任王翦。
2.统一中国过程:(前230—前221年)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提出问题):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在中央、地方和经济等方面实行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具体做法:(1)确定秦王专用名词:①皇帝;②朕;③玉玺;④诏;⑤谕等;(2)确定皇位世袭;(3)王权至高无上
作用:增强了皇帝的权威性和独占性,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有利于巩固皇帝的统治
2、建立中央集权制
(1)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提出问题)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
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主张郡县制。
想一想,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统治方式治理地方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在郡、县、乡均有专职主管军政的职官,郡设郡尉,负责兵员征集、调遣和武器装备的制造、保管以及地方治安等;县设县尉,掌一县之军政;乡设游徼,管军政及治安。
作用:①奠定中国二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②对巩固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承认土地私有:措施:①下令“使黔首自实田”;②强调百姓要安于农工生产;③奖励移民垦荒。
作用: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新兴地主经济
的发展。
(二)经济制度方面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作用:新的货币和度量衡遍行全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三、缔造统一大帝国
(提出问题)秦王嬴政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又在哪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是怎样实行的?
(学生活动)主要在拓疆、交通和文字方面
1.措施:(1)派蒙恬北击匈奴;(2)修筑万里长城;(3)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4)
征西南夷,修“五尺道”;(5)修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辆形制;(6)统一文字。
2.作用:
(1)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2)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3)有利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民族凝聚力与巩固有深远影响。
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提出问题)自秦亡后直到今天,如何评价秦始皇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
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你认为
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史论结合)
(一)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巩固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建设交通网道,大力开拓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他高瞻远瞩、雄才伟略,对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
(二)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建议同学们可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畅所欲言。
)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虽然希望皇位能万世万代地传下去,但他自己还是想长生不老,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因此,在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经常出巡,这样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没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坏在了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公元前的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死亡之巡。
他率领大队人马,从都城咸阳出发,直奔南方的云梦(现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区),并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
接着,乘船东进,在丹阳(现在安徽当涂)上岸,到了钱塘(现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会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后刻石于会稽山。
下山后,从吴中(现在江苏吴县)北上,继续他的求仙之旅。
为了能见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着海边北上,但总是一无所获,最后,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没想到在平原津(现在山东平原县)就一病不起。
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热季节,在沙丘平台(现在河北广宗境内)病死了。
秦始皇死时仅五十岁,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称皇帝十二年,总共三十七年。
【板书设计】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
一、并吞六国
1.统一中国的原因
2.统一中国过程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具体做法:
作用:
2.建立中央集权制
(1)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2)承认土地私有
(二)经济制度方面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作用
三、缔造统一大帝国
1.措施:
(1)派蒙恬北击匈奴
(2)修筑万里长城
(3)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4)征西南夷,修“五尺道”
(5)修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辆形制
(6)统一文字
2.作用:
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布置作业】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统一措施?
提示:首先,“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秦始皇通过统一,间接地破除了长期分裂割据所形成的狭隘的诸侯国家观,改变了古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初步树立起了新的大一统的国家观。
其次,他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以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影响极大。
第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改善和发展交通事业等。
所有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贾谊的论述,说一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主要措施。
提示:灭六国;统一东南和南方的越族地区;修筑长城;焚书坑儒;拆除各国的旧城郭;收缴天下的兵器,将之熔铸成十二个金人等。
【教学反思】
纵观秦始皇一生,功过十分明显。
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