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合集下载

《千古一帝秦始皇》读后感

《千古一帝秦始皇》读后感

《千古一帝秦始皇》读后感篇一《千古一帝秦始皇》读后感读完关于秦始皇的书籍,我这心里头啊,那叫一个五味杂陈!秦始皇,这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啊!要说秦始皇,那他的功绩可真是不少。

统一六国,这得是多大的能耐!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靠武力嘛,有啥了不起。

嘿,您可别这么说,能指挥千军万马打胜仗,那也是本事不是?他让咱华夏大地不再四分五裂,这难道不值得称赞?再看看那万里长城,多壮观呐!虽说修长城的时候,累死了不少人,可能有人会觉得他太残忍。

但我觉得吧,在当时那种战乱的年代,长城或许真能保一方平安呢。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这事儿也牛得很!不然咱现在交流得多费劲啊。

不过,他有时候也挺专制的,“焚书坑儒”这事儿就让人诟病不少。

我就在想,他咋就这么冲动呢?难道就不能换个温和点的法子?秦始皇啊秦始皇,您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一个?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有吧。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许正是这种复杂,才让后人对他争论不休。

这一路读下来,我对秦始皇的认识那是起起伏伏,一会儿觉得他厉害得不行,一会儿又对他的某些做法摇头叹息。

不过,这不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吗?让人琢磨不透,却又欲罢不能。

篇二《千古一帝秦始皇》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千古一帝秦始皇》这本书,我这小心肝儿可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秦始皇,这家伙可真是个狠角色!你瞧瞧,统一六国,那场面得有多壮观,多激烈啊!我就在想,他当时是不是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非得把这天下都攥在自己手里不可?说起他的功绩,那可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统一度量衡,让交易变得简单明了,这多好啊!可有人说这有啥,不就是搞个标准嘛。

嘿,您可别小瞧了这事儿,这在当时那可是开创性的举动呢!还有那文字的统一,多重要啊!要不然咱们现在看个古书都得费老大劲去猜。

不过,他“焚书坑儒”这一招,我就有点搞不懂了。

难道那些书和儒生就真的那么碍事?也许他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这手段也太狠了点吧。

秦始皇修长城,这工程浩大得吓人!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原因:从他的功过来分析他扫六合,驱匈奴,使南越臣服,结束了混乱的割据局面辅互滇就鄄脚殿协东茅,是千古一帝,但其志骄意满,大兴土木,劳民,又焚书坑儒,又是暴君千古一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辙,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修渠道。

暴君:建长城,修渠道,害死无数百姓千古一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车辙,修渠道暴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焚书坑儒这些是主要原因,课本上有哦,记不清楚了!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灭六国之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定都咸阳。

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

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其确立的一系列的制度,被历代沿用两千余年。

正是因为他,中国的朝代才有了最初的模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渐趋完善。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⒏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名人名言之“千古一帝--秦始皇”

名人名言之“千古一帝--秦始皇”

名人名言之“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名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人物导引】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出生于赵国,姓嬴,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后继承王位。

嬴政在位时锐意革新,整肃军队,国力强大。

成为始皇帝,在位期间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衡量以及车马规格等,同时常年对外使用武力,打下了现在中国的基本版图。

他修筑的长城被称为当今世界“第八大奇迹”,他陵墓里的兵马俑更是令世人惊叹。

他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人生经历】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即秦王位。

由于嬴政年少,因此国事由相国吕不韦主持,嬴政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

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便将假宦官嫪毐给了太后,结果太后生了两个私生子,假宦官嫪毐亦以王父自居,封长信侯,领地为山阳、太原等,并且网罗了很多人。

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嬴政虽然年少,但已经心智成熟,他知道嫪毐随时都可能发生政变,所以暗自作好了准备。

前238年,嬴政的雍城蕲年宫举行成人礼,为了防止嫪毐发生叛乱,便在周围埋伏了精兵。

嫪毐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动用玉玺发动叛乱,派兵向蕲年宫进攻。

嬴政早已布置好,乱军很快被打败。

嫪毐见蕲年宫难以攻下,便转打咸阳宫,岂知咸阳宫也早有军队埋伏,乱军被彻底消灭,最后只剩嫪毐一人落荒而逃,但没过多久便被逮捕。

嬴政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他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

嬴政随后免去吕不韦的职位,把他逐放到巴蜀。

他提拔尉缭子、李斯等文官,重用王翦、王贲、蒙武和蒙恬等武将,重视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

嬴政迅速扩充自己在宫中的实力,这充分显示了嬴政高明的政治手腕和用人手段。

论千古一帝秦始皇

论千古一帝秦始皇

论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汉民族实际奠基人、旷世难出的伟大帝王、中华人文始祖,别号祖龙、千古一帝。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

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

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

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九年后,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

从此,走上了灭六国,统一天下征途。

正是这样一位皇帝,有人说他千古一帝,他的推崇者李白在自己的诗《古风》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他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等,加上后来的“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都行秦政法”。

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所以,有人说他的伟绩归功于他从谏如流的态度,以及他的开创精神,正如《史记》里说的:“相国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

桓齮为将军。

齐国和赵国派来使臣摆酒祝贺。

齐国人茅焦劝说秦王道:“秦国正以夺取天下为大事,而大王有流放太后的名声,恐怕诸侯听说了,因此而背弃秦国啊。

”秦王于是把太后从雍地接回咸阳,仍让她住在甘泉宫。

还有当时,秦国大规模地进行搜索,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

李斯上书劝说,秦王才废止了逐客令。

李斯借机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它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降服韩国。

韩王为此而担忧,就跟韩非谋划削弱秦国”,这些都说明秦始皇善于纳谏,当然,他任选贤能丞相李斯,大将王翦,蒙恬等人也是关键因素,他也富国强兵,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

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千古一帝—秦始皇PPT课件

【高中历史】千古一帝—秦始皇PPT课件

暴君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导致的仇恨已经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 当我们冷静地剥去情感的铠甲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所闪烁的光辉 竟是永恒的。公元前三世纪的亚洲大陆的板块上,一个22岁亲政的 青年,血气方刚,胸怀大志,历经10年战争,先后消灭韩、赵、燕、 魏、楚、齐等诸侯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割 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帝 国。
5)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 募各国精英
A\重用并虚怀待尉缭;B\重视韩非; C\勇于认错,信任王翦
2\统一中国(前230-前221年)
灭韩\赵\魏\燕\楚\齐六国
当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出现 在权力舞台时,200年来中国 不断进行着战争,有些小诸侯 国逐步被大诸侯国吞并。到战 国时代 ,1000多个诸侯国只剩 下了7个。这7个诸侯国之间彼 此争夺统治中国的领导权。20 年后,秦始皇统治的秦国取得 一系列胜利,于公元前221年 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统一了 中国。
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 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显示 了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目光炯炯,虎视眈眈,手 指前方,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当年威震六国之态, 展现了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前222年) (前228年)


一、并吞六国
(一)赢政小传
◆生卒时间 ◆出生地 ◆家庭背景 ◆性格 ◆主要活动
秦始皇
• 人质 过继 杀身之祸 父亲早逝 • 母亲私通 权利 阴谋 童年经历关键词 • 吕不韦 嫪毐 赵太后 探讨:这样的经历对秦始皇的性格、行为会造成 怎样的影响?
(二)并吞六国 1、统一中国的原因
1)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概述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概述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概述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前259年,逝世于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统一的皇帝。

他的原名为嬴政,也被称为赵政、赵正、吕政或祖龙。

嬴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嬴异人,母亲是赵姬。

嬴政在赵国邯郸出生,因为他的父亲在赵国做人质。

后来,嬴政被带回秦国,并在前247年继承了王位。

在他的统治期间,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并在前238年平定了长信侯嫪毐的叛乱。

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改革,包括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度量衡等。

此外,嬴政还修建了万里长城,以防御北方的匈奴。

嬴政的统治手段严厉,他通过中央集权的方式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

他对内的政策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尤其是焚书坑儒事件,这一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嬴政的这些措施对于巩固秦朝的统治和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位期间,嬴政还进行了多次巡游,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

最终,他在前210年病逝于沙丘平台,享年49岁。

他的继任者是秦二世胡亥。

秦始皇嬴政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统一行动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为中国带来了一个相对和平和稳定的时期。

尽管他的某些政策和行为受到了批评,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带你一口气看完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生

带你一口气看完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生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

公元前257年,赢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归秦,嬴政与母亲赵姬在邯郸为质。

公元前251年,秦孝文王赢柱立子楚为太子。

9岁的嬴政开始回到秦国,结束了9年为质的生活。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子楚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尊吕不韦为仲父。

国政皆有吕不韦把持。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嫪毐发动叛乱,最终以失败告终,21岁的嬴政亲政,免除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开始推行统一六国的战略。

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滕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嬴政派王翦率大军攻赵邯郸,李牧率大军抵御,秦军用离间计陷害李牧,使赵国失去最后一张王牌。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国随即灭亡。

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游侠荆轲刺杀嬴政,未能成功,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饮黄河水灌城,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大破楚军,楚将项燕兵败,被迫自杀。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嬴政派王贲攻燕,俘虏燕王喜,燕王喜献出了自己的儿子后,苟延残喘两年后仍难逃一死,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齐王建向嬴政投降,最后一个王国齐国宣告覆灭。

至此嬴政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嬴政自称始皇帝,分天下36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第一次巡游,开始修驰道,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发动南征百越的战争。

同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年童女3000人东渡瀛洲,为皇帝寻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张良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铁锤误中副车,。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第四次巡游,派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次年开始修建秦长城。

公元前213年,发50万罪徒戌五岭,同年秦始皇下令焚书。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坑儒,修直道,同年建造阿房宫。

历史趣谈: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千古一帝”?

历史趣谈: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千古一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千古一帝”?导语:秦国开国皇帝秦始皇被史书称为“暴君”,但却是对待开国功臣最好的中国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但不对王翦、李斯等功臣下手,还赦免六国秦国开国皇帝秦始皇被史书称为“暴君”,但却是对待开国功臣最好的中国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但不对王翦、李斯等功臣下手,还赦免六国的贵族。

秦始皇“暴君”之名由何得来?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征劳役建造万里长城、熔天下兵器造十二金人等横征暴敛的独裁行为。

历史记载的”焚书坑儒““焚书”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坑儒“事件。

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儒生。

这件事是由两个术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

原来,秦始皇十分迷信方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祖龙),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建立了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主要功绩:1.统一六国,建立了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文化上,书同文,度同制,统一度量衡,整治交通,车同轨,行同伦。

3.开疆拓土;南征百越(史禄灵渠,嚣和赵佗),北击匈奴(蒙恬),开拓西南(五尺道),修筑长城(蒙恬)。

古人评价: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过秦论》里以气势磅礴的笔法评述了他的显赫功绩: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残暴的统治手段: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官逼民反: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国之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xiáo)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wèi )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有诗云:古风(其三)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还认为秦始皇缺少文学才华。

附件:统一六国示意图
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话题【谋略,志向远大,仁义,以民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