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一、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注重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南方水乡地区,可以采用适合湿地环境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水资源,将建筑与水景融为一体,呈现出独特的水乡风情。
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的理念,考虑到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造绿色建筑。
可以结合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设计手法,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
三、注重功能和舒适性。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受,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合理的功能区划,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的需求。
在建筑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四、发展创新的建筑技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五、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协调,避免对周边社区的负面影响。
建筑的设计要兼顾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具有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和设施,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六、借鉴国际前沿经验。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学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其与当地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性现代建筑。
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吸纳国际上的优秀设计师团队和建筑企业,提高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分析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分析摘要:建筑作为生活的容器,形象直观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公共建筑,其功能及造型设计往往被视作城市文化建设内容来展示当地文化。
随着建筑同质化现象的愈演愈烈,人们愈加重视建筑在地域性文化传承方面的表现,加之设计手法和建造技术的更新换代,地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探索逐渐呈现出繁荣趋势。
在当代,公共建筑功能复合、体量较大、显示度高,地域性的传承与表达具有一定挑战性。
如何基于青岛特征鲜明的地域特色,用建筑语言解释传统、传承传统、发扬传统,通过公共建筑传达优秀的地域文化,构建青岛城市文化环境等重要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建筑设计引言地域性建筑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不断增加,城市发展与地域性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多。
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地域性建筑布局缺少相关依据,控制难度较高。
相关学者开始关注地域性建筑布局问题,使地域性建筑可以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
1、关于地域性建筑设计创新思想的基础概念无论什么行业要想进步就必须不断进行更新,建筑设计同样如此,只有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才能紧跟时代进步的脚步。
泛义上的创新思想是指设计人员将自身的创新理念与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构造出新型的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建筑类型。
狭义上来讲,则是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准则,创新出更加贴合日常使用的建筑类型,保障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环境维护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实现这一目标都需要依赖设计人员充分调动自身创新能力以及对生活的实际考察,并结合城市固有元素,将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争取创新出更完善的设计理念。
2、有关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影响创新的因素现如今,建筑设计人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眼光,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要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符合建筑要求。
在保证建筑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求设计人员利用自身创新思维提升建筑的舒适程度以及使用效率,这样既保障了建筑的质量水平均一,也提升了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审美的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在节约建筑资源的基础上确保环境不被破坏。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是指在现代化建筑风格中融入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希望通过建筑来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探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其在当今建筑领域的意义。
1. 尊重当地环境和文化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首要思路是尊重当地环境和文化。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传统,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当地的特色和传统,尽量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建筑风格,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2. 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创新,又要传承当地的建筑传统。
设计师可以在现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工艺技术,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这种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能够使建筑更具时代感和地域性。
3. 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关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情况,设计师可以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计建筑的节能环保系统,使建筑在保证舒适度的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体现当地特色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另一思路是体现当地特色。
通过建筑的外观、结构、装饰和功能布局等方面的设计,使建筑更好地展现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引领当地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
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1. 研究当地文化和传统建筑在进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建筑,了解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风情等情况,掌握当地建筑的特点和演变历程,为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灵感。
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并不是与国际接轨的阻碍。
设计师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结合当地特色进行创新设计,使建筑既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国际化的现代感。
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问题的把握

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问题的把握1. 引言1.1 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问题的重要性地域性问题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必须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体现地域特色。
地域性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文化、历史、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建筑赋予独特的地方气息和韵味。
考虑地域性因素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域性问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效果上。
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地域性问题还可以影响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设计,使其更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地域性问题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地域性因素,才能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创造宜居的空间环境。
建筑设计师应当注重地域性问题的研究和运用,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打造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作品。
【2000字】1.2 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地域性因素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域性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形式、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
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物的形式上。
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文化传统会影响建筑的外形和结构。
在寒冷的地区,建筑物往往会选择较为厚实的墙体和屋顶,以保温隔热;而在炎热的地区,建筑则可能会采用透气性强的设计,以便通风降温。
这种适应性设计考虑了地域性带来的特殊气候条件,确保了建筑物的舒适性。
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也体现在材料选择上。
不同地域的资源丰富程度和传统工艺影响了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靠近海洋的地区,可能会选择使用海水淡化后的海水石等海洋资源作为建筑材料,而在干燥地区,则可能会采用沙漠中的沙石等当地材料进行建筑。
这种根据地域特点选择材料的做法,既符合当地资源情况,又能体现地域性的特色。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1. 引言1.1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传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
通过融入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元素,可以使建筑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展示出城市的独特魅力。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考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设计思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激发当地工艺和材料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在推动城市发展、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影响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因素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而影响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影响着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形式。
山区地区的建筑可能会更注重防震抗灾的设计,沿海地区的建筑可能会更注重抗风防潮等特点。
2. 社会文化因素:地域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也会对建筑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融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使建筑在设计上尊重和体现当地的传统。
3. 气候条件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不同,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当地气候的优势,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采光、保温等系统,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4. 技术条件因素: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当代科技,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满足当地的建筑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5. 资源条件因素:地域的资源条件也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材料资源,降低建筑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2. 正文2.1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当谈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传统文化对于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着历史、文化、民俗等丰富的信息,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和源泉。
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承载着人们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和表达。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使得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因此,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分析不同地域特色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丰富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地域特色与建筑设计2.1 地域特色的定义地域特色是指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现。
地域特色对于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赋予建筑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2.2 地域特色对建筑设计的影响(1)自然环境: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差异会影响建筑的朝向、采光和通风等设计要素。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差异会影响建筑的保温、隔热和通风等设计要求。
(3)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外观形态。
(4)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风格、材料和装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章: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3.1 风格与形式设计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可以根据地域特色进行相应的设计,以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山区地区可以采用木结构和斜屋顶设计,以适应陡峭的山地环境。
3.2 材料选择与运用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不同地域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地域特色选择适宜的材料,以增强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3.3 空间布局与功能设计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
根据地域特点,合理布局建筑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4 节能与环保设计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还应注重节能与环保。
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运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地域特色建筑的设计思路

地域特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建筑设计的趋同性愈发明显,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
然而,地域特色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气候和生活方式等重要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现地域特色,成为了当代建筑师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地域特色建筑的设计,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
例如,在山区,建筑可能需要顺应山势,采用错层、吊脚等形式,以减少对地形的破坏,并充分利用山地的景观优势;在炎热的地区,建筑要注重遮阳和通风,通过宽大的屋檐、镂空的墙体等设计来降低室内温度;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考虑利用水元素来营造独特的景观和调节微气候。
文化因素也是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这些都会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装饰细节上有所体现。
比如,在中国的四合院建筑中,体现了家族聚居、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观念;在徽州古村落的建筑中,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反映了当地对工艺和审美的追求。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域特色的呈现同样至关重要。
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往往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筛选的结果,具有适应本地环境和文化的特性。
使用本地材料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还能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比如,在陕北地区,窑洞建筑采用当地的黄土作为主要材料,不仅冬暖夏凉,还与周围的黄土高原景观浑然一体;在云南的傣族地区,竹楼以竹子为主要建材,展现了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和独特的建筑技艺。
地域特色建筑的空间布局也有着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会影响建筑的空间组织。
例如,在一些游牧民族的居住区域,帐篷式的建筑便于迁移和组合;在江南水乡,沿河而建的民居形成了前街后河的布局,方便居民取水和运输。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建筑技艺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榫卯结构、土坯砌筑等。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地域性建筑是指建筑设计在形态、结构、手法、形式和材料上发扬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强调当地文化传统、气候、地形、资源等的影响。
地域性建筑是一门学科,其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以及现代科技和哲学思想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域性建筑已经成为重要话题。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将地域特色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探索出了许多新思路。
本文将着重探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一、重视当地文化的表达当地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当地文化的表达,从文化意义上构建建筑形态,让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通过深入研究当地文化、风俗、传统建筑,发掘文化价值,重新认识地方特色,以创新的语言表达建筑的时代内涵和个性特色。
二、注重环境适应性建筑设计中环境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地域性建筑设计来说,更应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建筑形态、材料、结构等都应考虑到当地的气象、地形、植被、水文等多方面环境因素。
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更好地适应地域环境,体现出本土特色,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
三、注意功能满足性现代建筑的发展,已经不再只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注重人性化、环保等要素。
在地域性现代建筑的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功能满足性。
在建筑功能的设计中,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为建筑带来不同的功能服务。
比如,在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增加娱乐休闲服务,而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更注重建筑的节约和环保。
四、体现现代科技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也应该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通过智能化设计,可以更好地抵抗日照、温差、雨量等恶劣气候条件。
同时,现代建筑设计还可以借助材料、装饰和设备等方面的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的效能,并使之更加美观。
五、重视审美价值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合理运用形式、色彩、材料、构造、空间等因素,能够创造出美的景观和老百姓期望中的理想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建筑工程的设计不仅仅受到技术、材料的影响,且设计的风格与其的地域性也有着明显的联系。
地域性原则的影响是直接体现在人的思维上,其对建筑工程的风格、形态、立面的影响是在设计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且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
1、建筑地域性的主要特点
1.1地理位置特点
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受当地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到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等问题,让自己的设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其建筑设计才能符合当地特点,使之长远伫立。
我国海岸线绵长,水陆各方面发展迅速,地貌地形繁多,我国有平原、高原、盆地、山脉等;中东部地区以平原居多,而西部地区山脉林立。
种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使得建筑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解决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麻烦。
1.2气候差异特点
不同的建筑要与不同的区域相适应。
譬如说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明显,因此当地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防御寒冷、保暖等问题,墙体一般比较厚重,建筑的房屋设计较为平坦;而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的南方地区比较潮湿,因此当地的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湿热问题,当地建筑设计一般具有防潮作用,建筑设计房屋一般比较陡峭;其次建筑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季节风向问题、光照强弱问题、雨水大小问题;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南有热带雨林气候,北有荒漠寒冷型的气候,这些不尽相同的气候特点铸就了当地建筑设计的不同建筑风格,建筑设计也必须要与这些不可控因素相互糅合,方能体现当地别具一格的地域性气候特点。
1.3绿化水化特点
建筑物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绿化水化的特点,因为绿化水化对一个地区的形象非常重要。
而南北方因其南北跨度问题使得南北降水量也大不相同,像南方降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潮湿,水地面积较多,当地绿色植被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在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因其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靠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救急,当地人们对于绿化水化一般不重视,其建筑设计风格也会与这种情况相适应。
2、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方法
2.1设计思想的地域性与现代化的融合
传统与创新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现代建筑的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的现代化有着共同的目标,殊途同归,旨在于打造即具备国际品质又具备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通过对地域传统文化精神的解读和提取,结合本地自然、社会条件,运用现代科技加以创新,跳出对文化形式的生搬硬套,深刻体会文化意境,通过建筑完成对文化的表达与传承,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全新的地域性建筑。
2.2地域性建筑形态与功能的现代化表达
不同的气候、地理、文化、历史会形成不同的建筑艺术形象,现代化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关键就是要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要打造含有传统元素的新型建筑。
以新疆为例,建筑风格受伊斯兰教影响颇多,伊斯兰建筑特色的圆拱、桃尖拱、弯窿顶、塔等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均有体现:新疆人大常委办公楼的正立面就采用了弯窿顶、桃尖拱、圆拱的门窗,对传统要素进行抽象、简化,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凸显建筑的时代感:新疆人民会堂的四角塔楼采用了邦克楼处理方法,做成空心出头圆柱,并以小弯顶简化封顶处理,既增加了内部空间可以安放设备管道,在外形上圆与方相互对比,增加了空间层次感,表现出了浓厚的地方韵味又不乏时代特色。
2.3地域性建筑空间设计的现代化表达
气候是建筑设计的制约也是建设创作的源泉,新疆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日照足,蒸发量大,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阿以旺”,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大厅,阿以旺厅的中部用高侧窗采光、通风,其余房间均为小平天窗采光、通风,房屋用厚实的墙体作围,冬季御寒夏季隔热,阿以旺厅能够满足房屋采光、通风、防风沙的需要,这一建筑形式完全符合当地气候条件,一直沿用至今,例如新疆大学图书馆的阿以旺,顶部覆盖透光天棚形成天然采光,四周环以双联拱廊解决水平交通,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又体现了精神传承。
2.4建筑材料地域性的表达
建筑形成的基础是建筑材料,其也受到了建筑工程的地域性原则的影响。
随着我国各地域建筑长时间的发展,在建筑过程中,各地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建筑材料,有些地域性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但完美的保持了其原有的建筑特性,并且还经受住了其建筑地域的环境的考验。
在这方面,我们值得参考陕西地区的建筑材料的运用特点。
西安是历史上闻名的古都,因此在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明显的考虑到其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沉淀。
在西安,为了满足复古建筑设计的要求以及追求古朴、大气、宁静的文化底蕴,在建筑材料的采用上,这里的建筑工程设计选用了青灰色砖、金属和玻璃三种材料,并使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完美的体现出了传统建筑之美。
在传统建筑中,瓦片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我国对于瓦片的使用,追求的就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在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中,瓦片被應用到了漏窗的设计中去,使得瓦片的曲线特点得到了完美的利用,并且与地面的水波相呼应。
在当前钢筋混凝土材料大范围利用的大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房梁开始逐渐的取代木结构房梁,虽然这种改变使得建筑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但是却使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生硬,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丢失了其地域特色。
从国际建筑材料运用技术上来看,钢筋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大范围地开发利用,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塑性能力强并且结构稳定性高,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以开发出更多不同形式的建筑。
例如:日本的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使得混凝土的色泽、质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把混凝土结构墙体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具备了温暖及感性的特点,展示出现代材料与结构的结合也能达到建筑的地域性特点。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既要吸收利用优秀的传统,又要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建筑创作要以地域自然特征与文化背景为依据,坚持传承与创新,才能走出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