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自然状态下,断奶是逐渐发生的,仔猪从母体吸收营养未被打断,有很多机会学习采食和饮水。相反,21 d或更早断奶的家养猪,本已习惯了通过吮吸母乳来满足它们的饥饿和口渴,但断奶以后,它们就不得不学习区分饥饿和口渴的生理驱动,并且还必须学会如何通过饮水和固体食物来满足这种胜利驱动。对食物和饮水的不熟悉(lack offamiliarity)意味着仔猪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如何满足其需要并维持体内稳衡。几年前,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刚断奶后的一段时间,仔猪只饮水不吃食(图6. 4 )。只有当它们学会如何分辨食物以后才使饮水和进食的比例逐渐正常(表6.7)。

图 6.4 21 d断奶仔猪的饮水量[L/(头·d)]

表 6.7 饲喂两种商业日粮的21日龄断奶仔猪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率

断奶后周

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

商业日粮A商业日粮B

1 4.3:1 4.0:1

2 3.2:1 3.5:1

3 2.9:1 3.6:1

4 2.8:1 3.7:1

目前的许多研究表明,不仅断奶前仔猪的采食行为有很大差别,就是断奶之后这种差别也同样存在。Bruininx等(2001b)用自动称重系统测量了舍内群饲猪断奶后短时间内的采食量,得到的数据(图6.

5 )说明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从断奶到第1次采食的时间间隔,

仔猪个体间有很大差异,有大约to%的猪断奶后40 h才开始第1次采食,有一些猪甚至将近100卜后才有了第1次采食。第二,仔猪开始采食的时间一般不会发生在天黑的时候。用计算机自动化设备饲喂的仔猪与用单个料槽饲喂的仔猪,其生长性能很相似(Bruininx等,2001a)。所以我们推断,这种采食方式比较适应这一类型的饲喂系统。但是,这种系统阻碍了属于这个年龄仔猪的正常社会适应性(social facilitation)和同步采食行为(synchronous feeding behaviour)。

图 6.5 断奶后不同时间间隔不采食仔猪的比例

曲线代表不同断奶体重的仔猪,阴影表示天黑时期。

资料来源:Bruininx等,2001a。

69

最近,我们研究了在50写仔猪可以同时采食的前提下,饲喂液体饲料的仔猪第1次采食的反应情况(Brooks和Brice,未发表数据)。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图6.6)与Bruininx等(20016)的结果相似。大部分仔猪在断奶3 min后就开始第1次采食了,而有些猪即使它们的同伴已经找到并开始进食,它们的第1次采食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到54 h)。作者目前尚未找到整窝仔猪有机会同时采食时采食行为的数据。

图 6.6 21d断奶圈养仔猪从断奶到第1次采食液体发醉饲料的时间间隔

资料来源;Brooks和Brice,未发表。

70

最近几年有一种趋势,圈养断奶猪群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每舍10。头已经增长到1 00。头)。但是,很少考虑到这样做对仔猪个体产生的影响以及大群体对变异程度的影响。大群体的一个好处是通常情况下同窝仔猪可以仍然在一起。在大群体中(大于100头仔猪)饲养的仔猪,主观感觉是同窝仔猪保留着一致性,且仍然具有同步的采食行为。这样做的一个缺点是,同窝仔猪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同步采

食。但是,与小群体相比,对采食行为的阻碍少一些,因为同窝仔猪还是可以同时采食,而不受同圈来源于其他窝仔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对实际管理和试验设计都有重要意义。畜牧生产者需要认识到,即使看到有些猪围圈采食饮水,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仔猪都是如此。因此,管理策略必须以确保断奶后全部仔猪能尽快采食和饮水为目标。由于试验中通常考虑的是各组仔猪的平均生产性能,所以处理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组内一些猪的行为发生改变,或者是整个猪群生物学反应发生改变所致。

断奶后仔猪不采食的这段时间特别重要,而且仔猪一旦开始采食所采用的采食方式也同样重要。Bark等(1986)对21 d断奶仔猪分别采取自由采食,或者以2,4或6h为时间间隔饲喂,每次15 min。结果发现,在断奶后的3d内,即使自由采食的仔猪也无法采食到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其维持需要,且采食量随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减少(图6.

7 )。最终,以4或6h时间间隔喂食的仔猪,断奶后7d时都不能恢复断奶时的体重(图6.8>。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 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千克。

⑶ 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80.8千克。 ⑷ 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千克。 ⑸ 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千克,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千克,所以,一头母猪年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则一共为3300元。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编辑:feedsos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d1285834.html,点击数:5081 更新时间:2009-5-22 文章录入:feedsos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表: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体重:千克;日喂量:克;日龄:天) 从上表可知道: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千克。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80.8千克。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千克。 ⑸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千克,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千克,所

保育期仔猪的环境温度和采食量

保育期仔猪的环境温度和采食量 钟伟译自《Pig International》2003,v01.33,N04,17~18 张海洪校 仔猪的采食量不但与刚断奶后受寒的危险有关,还与保育期内稍后阶段的过热有关。 最近对断奶仔猪常用管理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每天喂食四次,也没有自由采食好。这些结果回应了国际上关于断奶后不要实行限制饲喂的一些新建议。与此同时,断奶仔猪采食量的增加又可能加重保育舍内的环境问题。 教科书上说,保育舍内地面为隔热的混凝土地板时,仔猪身体水平处的起始温度不应低于29℃。教科书常常建议,当猪舍采用漏缝地板时,最低起始温度应为30℃;如果采用垫草地面,则起始温度可为27℃。但是,这些建议都是针对21~28日龄断奶时体重为7千克的猪而言的;所以,如果仔猪在3周龄之前断奶,那么所需的条件就要高一些才是。 “开始时温暖一些,以后逐步降温”,这两句话可以说明断奶后舍内温度的理想变化程序。在实践中,推荐的常规程序应该开始于仔猪入舍之前。保育舍内上一批猪离圈并且圈内打扫干净以后,应该对每个保育室的通风设备和取暖设备进行检查,并应将开关打开,以便为下一批猪准备一个既温暖又干燥的环境。 刚断奶的仔猪之所以需要温暖的环境,是因为这些仔猪入舍后最初几天内的采食量比较低而导致自身体热产生量减少。最大的危险在于这些仔猪很容易受寒,这是当取暖设备故障或者通风率过高时就更

容易发生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仔猪唯一可能的反应就是多吃食,但更可能发生的事则是仔猪消耗掉过多的体能而导致体况下降(表现为体脂消耗)。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推广学家今年提出的建议是,要帮助仔猪在刚断奶后最初几小时内就找到饲料和饮水。专家们坚持认为不可在这一阶段对仔猪实行限饲,而是应该保持饲槽中随时有新鲜饲料供仔猪采食,甚至开始时可在地面上撒布少量饲料以便激发仔猪的采食行为。 多数仔猪都会在人舍后36小时以内就找到饲槽并开始吃食。但是,约有2~4%的断奶仔猪很可能需要个别照料。在保育舍内巡视时可发现一些仔猪处于危险之中的种种表现。 根据仔猪的腹部形状来判断仔猪状态,是特别有用的做法。吃食良好的仔猪,其腹部是滚圆的,否则其腹部就显得有些瘪。外表瘦削、皮肤毛糙而不光滑,也是吃食不好的明显指示。仔猪的行为也可提供更为明显的线索:仔猪是否表现昏昏欲睡、是否喜欢挤在角落里而不是接近饲槽表现吃食欲望,这些都可反映仔猪的状况。 仔猪也许还不得不频频从饮水器中饮水。深陷的双眼是脱水的表现。对疑似脱水的仔猪,可用手触摸仔猪的口腔粘膜和鼻端而加以判断。还有一个判断脱水与否的方法,即在前肢紧后方处捏起皮折,如果皮折不在数秒钟内平复,即为脱水的表现。 一旦观察到有仔猪处于危险之中,可用水湿润一把颗粒饲料并轻轻地将其放人仔猪的口中。如果有较多仔猪需要帮助,则可换一种

促进断奶仔猪采食量

核心提示: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性能很大程度上受仔猪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而断奶后生产性能除疾病和饲养管理因素外,主要受日粮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断奶仔猪采食到足量优质饲料,才能充分发挥 猪只的生长潜能。但许多饲养者不根据所饲养品种的遗传特性,喜欢购买价格 便宜的仔猪料,却不知价格低廉的仔猪料品质差,仔猪采食量低,不仅未能充 分发挥其遗传潜能,反而低劣饲料使肠道上皮受损而影响其对养分的消化吸收 能力和釆食量,使他们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总成本上升)。因此,我们每一个 养猪人有必要了解仔猪采食规律并深入思考如何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充分发挥 猪只的生长潜能,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1、早期断奶仔猪适宜的采食量 哺乳仔猪的采食量 哺乳仔猪的体增重受母猪泌乳性能、窝哺乳仔猪数、哺乳时间和补料(教槽)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21日龄千克体重断奶仔猪在哺乳期体增重的管理目标是:内三元和外三元品种猪的日增重分别为200克和300克。刚断奶仔猪维持能量需要为兆焦(×),若断奶仔猪饲粮代谢能为兆焦/kg,则仔猪断奶时每天要食入110克(÷×1000=110)饲粮才能提供其维持需要。若按平均断奶前的250克日增重的目标计,不考虑母乳喂养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体重增加1kg需能量兆焦,则每天需兆焦(×250/1000=),需要采食230g (÷×1000=230)饲粮才能满足

其增长需要。因此,哺乳仔猪断奶前的适宜采食量应为340g/d(110+230=340)。通常也将不低于350克/天的摄食量基准作为仔猪断奶标准之一。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 从生产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断奶仔猪的采食量以断奶第一周的变化为大。断奶第一周的采食量很少能达到200g/d,尤其在断奶后的前2天,常常低于100g/d,有些仔猪甚至拒食达5~7天之久,维持饥饿状态。据报道:仔猪断奶第一周的增长速率反映了体况的变化,若体增重为200g/d,体增重的组成值是:体内沉积了约50g的蛋白质,150g的水分和0g的脂肪,即要保证至少200g/d的增重速率,仔猪的膘情才不至于明显下滑,才能维持断奶后的体况,若因断奶拒食,体增重为0g/d,则体组成的变化是机体积留了约55克的水分,同时动用了55克脂肪,体内蛋白质既无增长又无耗用,此时尽管没有减重,猪呈现出瘦骨嶙峋的体况特征。因此,若此期料肉比以1:1计,则断奶仔猪第一周的适宜采食量为200g/d。 2、哺乳期仔猪教槽的必要性 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 仔猪早期断奶的断奶时间由传统的45~60天减少到21~28天,缩短母猪泌乳期,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提高养猪设施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仔猪生产成本,捉高生长速度、减少出栏时间,加上全进全出措施,减少疾病感染的机会,可有效地控制疾病。 哺乳仔猪生长的需要

猪各个阶段采食量

猪各个阶段采食量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表: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体重:千克;日喂量:克;日龄:天)体重阶段大约日龄日喂量克 1.7— 2.5 2.5— 3.0 3.0— 4.0 4.0— 5.0 5.0— 6.0 6.0— 7.5 7.5—9.0 9.0—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26 26—30

30--34 34--38 38--42 42--48 48--53 53--59 59--65 65--707 10 13 16 21 24 28 35 40 45 48 52 57 72

73 81 87 92 99 106 112 119 12625 75 125 200 265 350 425 520 600 700 750 800

900 95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2100 2200 2300 2400 70--75 75--80 80--85 85--90 90--95 95--100 100--105 105--110132 138

143 149 154 159 164 1682500 2600 2650 2700 2800 2900 3100 3100 从上表可知道: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 35.65千克。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 80.8千克。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 118.8千克。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自然状态下,断奶是逐渐发生的,仔猪从母体吸收营养未被打断,有很多机会学习采食和饮水。相反,21 d或更早断奶的家养猪,本已习惯了通过吮吸母乳来满足它们的饥饿和口渴,但断奶以后,它们就不得不学习区分饥饿和口渴的生理驱动,并且还必须学会如何通过饮水和固体食物来满足这种胜利驱动。对食物和饮水的不熟悉(lack offamiliarity)意味着仔猪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如何满足其需要并维持体内稳衡。几年前,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刚断奶后的一段时间,仔猪只饮水不吃食(图6. 4 )。只有当它们学会如何分辨食物以后才使饮水和进食的比例逐渐正常(表6.7)。 图 6.4 21 d断奶仔猪的饮水量[L/(头·d)] 表 6.7 饲喂两种商业日粮的21日龄断奶仔猪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率 断奶后周 数 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 商业日粮A商业日粮B 1 4.3:1 4.0:1 2 3.2:1 3.5:1

3 2.9:1 3.6:1 4 2.8:1 3.7:1 目前的许多研究表明,不仅断奶前仔猪的采食行为有很大差别,就是断奶之后这种差别也同样存在。Bruininx等(2001b)用自动称重系统测量了舍内群饲猪断奶后短时间内的采食量,得到的数据(图6. 5 )说明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从断奶到第1次采食的时间间隔, 仔猪个体间有很大差异,有大约to%的猪断奶后40 h才开始第1次采食,有一些猪甚至将近100卜后才有了第1次采食。第二,仔猪开始采食的时间一般不会发生在天黑的时候。用计算机自动化设备饲喂的仔猪与用单个料槽饲喂的仔猪,其生长性能很相似(Bruininx等,2001a)。所以我们推断,这种采食方式比较适应这一类型的饲喂系统。但是,这种系统阻碍了属于这个年龄仔猪的正常社会适应性(social facilitation)和同步采食行为(synchronous feeding behaviour)。 图 6.5 断奶后不同时间间隔不采食仔猪的比例 曲线代表不同断奶体重的仔猪,阴影表示天黑时期。 资料来源:Bruininx等,2001a。 69

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

肉猪各阶段最佳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 阶段体重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 24-36日龄 6.5-10kg 267 334 1.25 37-56日龄 10-20kg 468 766 1.64 57-88日龄 20-40kg 655 1386 2.11 89-124日龄 40-70kg 741 1911 2.58 125-158日龄 70-90kg 765 2555 2.53 24-158日龄 6.5-90kg 653 2800 2.39 89.小中猪料添加3-5%脂肪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夏天在哺乳母猪料添加3-5%脂肪可可减少因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供应不足,增加乳汁分泌,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母猪失重,缩短发情间隔。 90.哺乳母猪每天维持需要2kg,另外每头小猪加0.3kg;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5kg。 91.在正常情况下:小猪28日龄体重一般7kg; 35日龄体重一般10kg; 60日龄体重一般20kg; 80日龄体重一般30kg; 120日龄体重一般60kg. 肉猪耗料表 阶段日龄饲养天数体重料型每天耗料阶段耗料所占比例 哺乳期 1-28 28天 7kg 乳猪料 0.1kg 2kg 1% 保育期 29-49 21天 14kg 仔猪料 0.6kg 12kg 5% 小猪期 50-79 30天 30kg 小猪料 1.1kg 33kg 14% 中猪期 80-119 40天 60kg 中猪料 2.0kg 80kg 33% 大猪期 120-160 41天 90kg 大猪料 2.8kg 115kg 47% 合计 160天 242kg 100% 500头母猪规模猪场年饲料用量表 猪别每头耗料量头数饲料量(kg)所占比例% 哺乳母猪 250 500 125000 4.3 空怀母猪 80 500 40000 1.4 妊娠母猪 620 500 310000 10.6 哺乳仔猪 2 10700 21400 0.7 保育仔猪 12 10300 123600 4.2 小猪 33 10100 333300 11.4 中猪 80 10100 808000 27.5 大猪 115 10000 1150000 39.2 公猪 900 20 18000 0.6 后备 240 160 4800 0.2 合计 2934000 100

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饲养技术要点

断奶仔猪及生长育肥猪饲养技术要点 一、断奶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断奶仔猪指断奶(现代商品猪生产中,断奶时间提前至21~35天,通常为21天[1])至70日龄(或25kg左右)的仔猪。 1、过渡期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后要继续喂哺乳期饲料,逐渐过渡,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一般要在断奶后7d 左右开始换料;更换饲料要逐渐进行,每天更换20%,5d换完;实行35天以上断奶的仔猪,也可以在断奶前7天换料[2]。 注意: ①在断奶后的2-3d要适当控制给料量,不要让仔猪吃得过饱,采用多次少量,防止断奶仔猪腹泻的出现。 ②断奶前期把母猪从产栏调出,仔猪留原圈饲养,避免仔猪受断奶、咬架和环境变化引起的多重刺激。 ③搞好猪舍环境卫生,保证猪舍温暖干燥,防止僵猪的产生。 2.常规饲养管理 ⑴圈舍、温湿度、饲料粒度等指标 保育栏面积:断奶仔猪保育栏的面积通常采用240cm×165cm,每头仔猪适宜占栏面积为:0.3~0.4cm2,按窝转群,10~12头/栏。 温湿度:保育舍温度应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65%~75%为宜[3]。 饮水:仔猪一般采用鸭嘴式饮水器供水,但须注意饮水器的出水率,最低的出水率应该在1.5L/min[4],以保证仔猪饮水充足,维持正常的采食量。 日粮:断奶仔猪的日粮以制成颗粒为好(减少饲喂时的浪费),饲料颗粒直径0.6~0.8mm为宜[5],利用自动料槽要注意不应装得过多,应该没3~4天就向饲槽中加入一次新鲜饲料。 日粮组成: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按照NRC(1998)标准中20~25kg生长猪的营养标准配制。 二、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要点 生长猪指体重25kg或30kg至50kg或60 kg(不作种用)的猪(或70日龄至120日龄的猪)。育肥猪指体重50kg或60kg至90kg或100kg以上的猪(或120日龄至屠宰日龄

断奶仔猪的饮水

断奶仔猪的饮水 断奶仔猪的饮水 gewuking 很多养猪人都知道饮水对于猪重要,但却对猪的饮水需求究竟有多重要和为什么这么重要。有较多文献表明,足反应比较剧烈的是断奶仔猪和哺乳母猪。本文将探讨断奶仔猪的饮水。1水对于断奶仔猪的重要性有文献饮水对于断奶仔猪的重要性:断奶后充足的饮水= 断奶后一星期日增重250克以上。水对于断奶后的仔猪来说的养分之一。1.1 猪体成分和生长组织水作为猪的动物身体组成成分,初生仔猪体内,水占体重的80%,成水的比例逐渐下降至53%左右。对于断奶后的仔猪来说,其断奶最初两个星期体增重有80%多是来自于水的增这说明水对与猪的日增重很重要,尤其对于断奶后的仔猪增重重要。表1 断奶后猪各阶段体日增重及蛋白、的日增重 断奶后猪的日增重(克) 断奶后的天数体蛋 白脂 肪 水水 占% 0-71 4 518-312082. 8% 7-142 9 0503026089. 7% 14-424 5 0602026558. 9% 42-827 6 011020040052. 6% 82-1527 4 011027038051. 4% 1.2饮水不足对于断奶仔猪的危害断奶仔猪会根据自己的饮水量来调整采食量。当饮水不足时,其采食量将降奶后的生长也难以保障。1.3 断奶应激中的水应激断奶对于仔猪来说就意味着突然从食用含20%干物质的母成含90%干物质的饲料,而且通常呈颗粒状的饲料。这样仔猪就不再能吃到一种“全价饲料”,必须从饮水和行充饥和解渴。断奶前仔猪主要通过母乳得到水,断奶后,仔猪必须从饮水器中获得其绝大部分的水的需要仔猪是一项比较大的挑战。2 断奶仔猪的饮水习性 2.1断奶仔猪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饮水乳头。图1记录的直接将仔猪转入保育舍,断奶仔猪在断奶后首次饮水需要花费的时间分布。该图表明大部分断奶仔猪大约需要时才能找到饮水乳头,而且还有不少部分甚至需要花费2天时间来适应通过乳头式饮水器饮水。对于这些学习 猪其肠道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恢复。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体重阶段 1.7—2.5 2.5—3.0 3.0—4.0 4.0—5.0 5.0—6.0 6.0—7.57.5—9.09.0—11大约日龄710131621242835日喂量克2575125200265350425520 体重阶段11—1313—1515—1717—1919—2121—2323—2626—30大约日龄4045485257726773日喂量克6007007508008509009501100 体重阶段30--3434--3838--4242--4848--5353--5959--6565--70大约日龄81879299106112119126日喂量克13001500170019002100220023002400 体重阶段70--7575--8080--8585--9090--9595--100100--105105--110大约日龄132138143149154159164168日喂量克25002600265027002800290031003100 表: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体重:kg、日龄:d、日喂量:g) 从上表可知道: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千克。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80.8千克。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千克。 ⑸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千克,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千克,所以,一头母猪年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则一共为3300元。 另外,购置母猪时的成本一般为1800元,至于购置成本,则淘汰母猪可以出售,也大约就是1800元,母猪目前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售,所以,购置成本可以用这项收入来抵消。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需要继续饲养3个月才能配种,这中间消耗后备母猪饲料240千克,成本为:240×2.49=598元,加上期间的药费42元,运输和人工200元,共840元,以后进入生产期

泌乳母猪的采食量

泌乳母猪的采食量 R·L·Moser,明尼苏达大学,动物科学系助教SW3--94 引言 许多养猪生产者经历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不足。一般而言,泌乳母猪不会采食足够量的饲料以满足维持和产奶的能量需要,结果造成能量的负平衡。这个问题在初胎母猪被夸大了,因为它们需要用于生长至成熟体重的额外的能量。因此,泌乳母猪会动用皮下沉积之脂肪来满足这种能量亏空。结果常常造成显著的体重丢失(20至40公斤),断奶至再发情的休情期延长。受孕率低下和母猪使用年限减少。 很明显,母猪的繁殖性能取决于其整个繁殖周期(怀孕、泌乳和断奶后)所消耗的饲料总量。为谨慎起见,泌乳期与其他繁殖生理期予以分开讨论,因为某一期的采食量会影响下一期的采食量。在一个正常的分娩至再分娩间隔期(150天),总采食量的大约2/3是在妊娠和断奶后期间被消耗的。泌乳期增加采食量的重要性有可能被质疑,因为只有1/3的饲料是在这段时间消耗的。可是泌乳期的最大采食量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期间每大的能量和营养物的需要量超过妊娠期的日需要量。下面对许多营养性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作一概括,这些因素一向被认为影响哺乳母猪的饲料消耗。 有效的环境温度 产仔房有效的环境温度(EET)可能是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EET的测定涉及多种因素(湿度,空气流速等等),但气温是母猪环境温度性质的最好指示参数(Curtis,1981)。EET(用气温估计)被认为在控制随意饲料采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控制饲料采食的静热力学理论所描述的(Curtis,1981)。在冷环境中,母猪会增加采食量,额外的能量可通过代谢产热以维持体温。在产仔房中这个现象很少观察到,因为新生仔猪需要一个暖和的环境温度。在暖和的环境中,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降低代谢率。其他控制采食量的因素,例如胃的扩张度和血糖浓度,当环境温度下跌离开母猪温度舒适区时。这些因素的作用就会凸出来。但是环境的温暖显然会使母猪降低代谢率。这一需能过程,同时伴随着采食量的减少,导致产奶的可利用能下降,结果仔猪断奶体重较轻和(或)母猪哺乳期体重丢失较大。 爱尔兰的研究(Lynch等;1977;O'Grady和Lynch,1983)显示;当气温从21℃上升至27℃时,日采食量从5.2降至4.6公斤,下降了11.4%;当气温从16℃升到27℃时,日采食量从5.6降至4.2公斤.,下降了25.2%。在这二种情况下,处于高气温的母猪呼吸速率较快,仔猪断奶体重较轻。Cox等(1964)报道,暴露于29℃气温母猪的采食量,与暴露于正常气温波动下(范围从18到32℃)的母猪相比,下降了14%(4.9对5.7公斤/天)。Lynch等(1979)估计,产仔房温度每下降1℃,母猪日采食量增加0.2公斤。 虽然温度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最高采食量所属之温度仍然是一个谜。当皮肤温度上升至35℃时,猪只便开始对热应激产生气喘反应。当气温下降时,采食量如预期的那样稳定增加。从理论上来说,产仔房温度不应显著地低于母猪临界线下限(LCT),超过此限,用于维持的能量就会增加。因此,产奶房温度应接近哺乳母猪临界温度线下限,而对幼仔应该另外僻出一个加温区。事实上,温度略低于母猪的LCT 界限,并允许动物自由采食,那么能量沉积有可能达最大点(Curtis,1981)。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由于采食的过度补偿性增加使更多可代谢能用于生产。哺乳母猪的LCT点尚未测定。估计妊娠母猪的LCT范围在10℃至20℃,取决于饲喂水平和妊娠阶段(Holmes和Mclean ,1974)。由于怀孕母猪代谢热的生成较高,泌乳母猪的LCT界限预期低于怀孕母猪。爱尔兰的研究者们推荐的产仔房温度是16℃。 让暴露于产仔房热环境中母猪受凉的方法已经产生了。用一根空气导管,放在每只产仔笼的前面。Merkel和Hazen(1967)报道,受凉气(18℃)吹拂的母猪与同一舍(29℃)未得到凉气的母猪相比,前者往往吃得更多而体重损失更少。最近,堪萨斯州的研究者们评价了用滴水法致凉哺乳母猪的价值(Nichols等;1983)。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将母猪皮肤表面弄湿会大大增加蒸发热的散失,从而降低热应激。在堪萨斯的研究中,试验分对照(未弄湿)和试验组(用一滴水灌溉系统弄湿)。滴水系统受温度控制,当产仔房温度超过29℃时启动。气温范围为27和34℃。滴水器被按放在母猪头部上方,便于将颈肩区滴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采食量较高(5.7对4.6公斤/天),呼吸频率较低,体重损失较少而仔猪断奶体重较高。 日粮的能量密度 动物采食量受日粮能量密度的影响。当日粮含“高能”饲料成份(脂肪或油)时,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往往会减少。表1总结了母猪饲喂典型哺乳日粮(对照)或对照日粮加脂肪/油的对比试验结果。饲喂加入脂肪/油的日粮,其采食量大约下降5.0%,但与对照日粮相比,日代谢能的摄入量却增加了大约6.5%。这是因为补加脂肪/油的日粮,每公斤的含能量较高。因此,通过在日粮中补加脂肪来提高哺乳母猪能量摄入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处于热应激状态的母猪。如在仔猪的日粮中补加脂肪,同样能减少热应激所致的采食量的下降幅度(Stahly,1981)。 表1.日粮中加入脂肪和油对哺乳母猪日采食量和代谢能(ME)摄入的影响

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1、前言 断奶仔猪随意采食量的低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生长性能的降低是阻碍养猪生产提高效率的 主要限制因素。虽然在断奶仔猪营养、行为、卫生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然而断奶后生长停滞仍然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断奶后肠道结构和功能显著变化,如绒毛 萎缩和隐窝增生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经常被认为是小肠消化和吸收 能力的暂时下降,然而断奶后导致这些变化准确的病因还不确定。本文综述了断奶仔猪小肠 生理和生化特性以及影响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因素。 2、断奶仔猪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2.l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断奶后绒毛萎缩是由细胞损失率的增加或者细胞更新率的降低造成的。如果绒毛变短是 由于细胞损失率增加造成的,那么就会引起隐窝细胞产生增加,隐窝深度增加(细菌易位、 饲料抗原成分),然而绒毛萎缩也可能是因为细胞更新率降低即隐窝处细胞分化的减少(采食 量低下),两种因素都会造成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率的下降,但是后者可能对肠道结构的影 响更为深刻。隐窝处细胞繁殖和绒毛上皮细胞损失程度可能受微生物区系和日粮类型的调节。 许多研究者报道过断奶后绒毛高度减少(绒毛萎缩)和隐窝深度增加(隐窝增生)。当把 断奶日龄从28d提前到14d时,这种形态学上的变化将更为明显,Hampson(1986a)报道Zld 断奶仔猪,在断奶24h后绒毛高度减少为断奶前的75%(940-694um),随后减少的幅度变 小,直到断奶后的第5d,减少为原来的50%。相比之下,未断奶仔猪的绒毛高度仅轻微降低, 并且小肠近端绒毛高度比远端降低更为严重。 Hall和Byrne(198)报道与隐窝细胞产生率下降相关的绒毛萎缩,其产生的机制可能与 能量和蛋白摄入不足有关,因此绒毛生长受阻可能是由于新细胞的缓慢产生而不是绒毛表面 成熟细胞快速损失所造成的。Hampson (1986)报道断奶后2d内隐窝处细胞数量不会增加, 以后开始稳步地增加直到断奶后第11d。 断奶后由于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断奶仔猪比未断奶仔猪的绒毛高度 与隐窝深度比率的显著下降。Hampson(1986)报道隐窝细胞的产生和绒毛上皮细胞的损失在断 奶后的第5d达到平衡并且持续至少5周,而绒毛形状也由出生时长手指状变为宽叶状或舌状。 2.2 断奶后小肠消化和吸收能力 断奶后小肠绒毛高度的降低和隐窝深度的增加通常跟小肠绒毛刷状缘乳糖酶和蔗糖酶的 特殊活性下降有关。Hampson和Kidder(1986)报道断奶后乳糖酶和蔗糖酶的特殊活性都快 速的下降,于第4-5d达到最低值,哺乳阶段补饲与否对这种趋势不产生影响,此后小肠各 个位点乳糖酶活性持续下降,而蔗糖酶于断奶后11d开始恢复。乳糖酶活性下降比蔗糖酶更 为严重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乳糖酶更多分布在绒毛的顶端。Miller et al.(1998)报道对 28日龄或42日龄断奶的仔猪,断奶后5d乳糖酶、蔗糖酶和异麦芽糖酶活性至少降低50%, 麦芽糖酶11和麦芽糖酶皿在4周龄断奶的仔猪中没有变化,而在6周龄断奶的仔猪有升高的 趋势。McCracken和Keily多次报道了14日龄断奶仔猪饲喂固体饲料,麦芽糖酶和葡萄糖淀 粉酶活性升高了,而这些碳水化合物酶的增加很可能归因于这些酶底物的增加。 一些研究发现断奶后仔猪绒毛高度的降低、隐窝深度的增加和消化酶活性的下降伴随着 断奶仔猪对标准剂量D-木糖、丙氨酸吸收能力的下降和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吸收能力的 下降。D-木糖通过刷状缘被活跃吸收的一种戊糖,它与丙氨酸被吸收的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肠 道吸收能力,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报道木能检测到断奶后绒毛吸收木糖能力的下降。Miller et al.(1998)得出结论所有由断奶而产生的问题大部分是肠道结构变化和消化酶活性降低所引 起的而不是由吸收功能变化,虽然与Nabuurs et al(1994)的数据相矛盾。

最新各阶段猪只的正常采食量表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各阶段猪只的正常采食量表和肥育猪生产 成本计算

各阶段猪只的正常采食量表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表: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体重:千克;日喂量:克;日龄:

从上表可知道: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千克。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 80.8千克。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千克。 ⑸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千克,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千克,所以,一头母猪年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则一共为3300元。 另外,购置母猪时的成本一般为1800元,至于购置成本,则淘汰母猪可以出售,也大约就是1800元,母猪目前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售,所以,购置成本可以用这项收入来抵消。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需要继续饲养3个月才能配种,这中间消耗后备母猪饲料240千克,成本为:240×2.49=598元,加上期间的药费42元,运输和人工200元,共840元,以后进入生产期成本计算期,生产期大约为5年(中小型猪场护理得好,可以达到五年使用期限),则每年摊入后备母猪饲养成本840÷5=168元。 所以,母猪一年的成本为3300+168=3468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每头初生仔猪(含喂养它的奶水)的成本为3468÷20=173元。

哺乳仔猪与早期断奶仔猪的正确饲养和管理

猪网首页> 前沿动态> 正文

哺乳仔猪和早期断奶仔猪的正确饲养与管理 宋志刚1 刘惠芳2 袁磊1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 1. 母猪日粮影响仔猪生长<1> 母猪生长期日粮同母猪怀孕期日粮一样,都会对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给后备母猪饲以营养均衡日粮,以保证其繁殖系统发育良好和产仔性能优异。怀孕母猪当然要饲喂优质日粮,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然而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容易错误的认为,只要在母猪分娩前3-4周开始饲喂优质饲料就可以了,因为他们听说这个阶段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事实确实如此),所以就仅仅从这时候才开始换料,在此之前,则饲以较差的饲料以节省饲养成本。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母猪得不到必需的营养成分,生出的小猪体质虚弱且死亡率高,断奶时仔猪体重小、外观差。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诸因素中,初生体重的作用最为显著。仔猪初生体重越大,则其断奶体重也越大,平均而言,初生体重每相差1磅,断奶体重就可以相差到7.78磅,而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其后期生产性能表现也较好。母猪早期的营养状况影响胚盘大小,胚盘越大,则仔猪的发育越好。因此,必须时刻饲喂母猪以营养均衡日粮,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母猪怀孕91-110天时,饲喂高能日粮有助于增加仔猪体内的糖原水平,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因为初生仔猪缺乏褐色脂肪,主要依靠肝脏中储存的糖原来提供能量。而出生时由于皮肤潮湿和本身皮下脂肪减少会使仔猪感到寒冷,需要依靠燃烧糖原来维持体温。所以此项措施有助于减少仔猪寒冷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2. 哺乳仔猪的饲养 2.1哺乳仔猪开食料的使用<2><3> 为哺乳仔猪补饲开食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仔猪的消化道发育和消化机能完善、减少仔猪断奶后完全采食固体饲料所造成的应激。 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无法完全适应主要由谷物和油粕组成的日粮,结果会导致仔猪生长受阻。为了使仔猪由断奶前吮乳为主,平稳地过渡到断奶后采食不易消化的以谷物为基础的固态饲料,就必须尽早提供优质的过渡日粮,任何能够缩短断奶前后这一适应期的日粮,都会给仔猪生长和仔猪生产者带来益处。使用开食料有利于仔猪断奶时日粮从母乳迅速转变为固体日粮,哺乳仔猪采食较多的开食料不仅体重更大,而且胃肠道发育更成熟,更容易适应断奶时日粮的改变,在断奶后生长更迅速。 哺乳仔猪使用开食料是必要的,但开食料的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正确的使用开食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不良的效果,影响仔猪断奶以后的生长性能和健康。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开食料的营养质量、开食料的采食量和开食料的抗原性。高营养质量、易消化、饲料抗原性低以及保证一定的总摄入量是使用开食料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开食料的使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食料应该是仔猪喜欢采食并且是容易消化的日粮;(2)开食料的物理特性要适合仔猪的采食(片状、小颗粒状或碎屑状比粉状饲料更适合仔猪的采食);(3)所使用的开食料饲槽必须便于仔猪接近和采食;(4)开食料饲槽应该放在仔猪不容易发生拥挤和碰撞的地方;(5)开食料的投放应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6)饲槽应该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开食料新鲜,没有发酵的味道以及其它异味,经常彻底清理饲槽,剩料要及时清除掉(可以投喂给母猪);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生猪各阶段正常采食量和肥育猪生产成本计算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或按下表参考进行喂量的选择: 表: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采食量(体重:千克;日喂量:克;日龄:天) 从上表可知道: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15~35公斤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千克。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35~65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80.8千克。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65~108公斤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千克。 ⑸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千克,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千克,所

以,一头母猪年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则一共为3 300元。 另外,购置母猪时的成本一般为1800元,至于购置成本,则淘汰母猪可以出售,也大约就是1800元,母猪目前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售,所以,购置成本可以用这项收入来抵消。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需要继续饲养3个月才能配种,这中间消耗后备母猪饲料240 千克,成本为:240×2.49=598元,加上期间的药费42元,运输和人工200元,共840元,以后进入生产期成本计算期,生产期大约为5年(中小型猪场护理得好,可以达到五年使用期限),则每年摊入后备母猪饲养成本840÷5=168元。 所以,母猪一年的成本为3300+168=3468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每头初生仔猪(含喂养它的奶水)的成本为3468÷20=173元。 每头肥育猪到出栏时的总成本计算表:千克、元/千克、元/头 注:其中饲料价格为市场平均价格,即:小猪料2600元/吨,中猪料2490元/吨,大猪料240 0元/吨,妊娠母猪料2420元/吨,哺乳母猪2690元/吨,后备母猪料2490元/吨,

母猪的各阶段采食量及饲养管理

母猪的各阶段采食量及饲养管理 今日养猪业的发展,母猪的饲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现在所饲养的猪;瘦肉高,成熟体重大,泌乳量提高,窝仔猪数增加,仔猪日增重快,而母猪的食欲却下降,这直接导致母猪繁殖障碍问题。 如果把母猪比作一座工厂,母猪就是机器。要想让机器生产出尽量多的好产品,充足的原料供应和必要的日常维护是不可少的。对母猪而言,要想让她生产更多的小猪就必须保障她充足的采食和正确管理方法。 食量不足造成的问题 1;泌乳量的高低除了来自遗传外,主要营响因素便是采食量。母猪营养不足,乳汁分泌量与乳汁质量差别很大,将会造成小猪生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2;泌乳能力高的母猪,如果采食量不足,必会消耗来自体内的营养及骨骼成份,导致母猪更虚弱,消瘦,造成下胎不发情,或产仔数下降及使用年限缩短等不良影响。 3;哺乳母猪如果有大量的失重---将会北膘薄,断奶后发情间隔长,下胎存活率低。 4;哺乳期母猪每失重10KG体重,要想重新恢复至少50KG饲料必然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5;饲料质与量的控制影响胚胎着床及死亡率,这是妊娠前期的重中之重。 母猪采食量过多造成的问题 1;提高胚胎死亡率 2;增加难产发生率 3;更多的仔猪受压迫 4;降低哺乳期饲料采食量 5;降低产奶量 6;增加母猪对热应激的敏感性 . 母猪个阶段正确的采食量及饮水量 1;后备母猪75公斤以后;2.2-----2,5公斤;后备母猪专用料,不可太肥或太瘦采用“四段式”饲养法: A;体重30-60千克阶段,进行充分饲养(自由采食)。 B;体重60-100千克以上:进行适当饲养,基本日采食时为2-2.5 Kg(但应保持适度膘情,严禁过胖或过瘦),(DE≥兆卡、CP≥16%、LSY≥%)。(后备公猪在以 上数值基础上增加10-20%)。 C;配种前两周:即配种前14天开始,实行催情饲养,提高日粮水平,加大喂量自由采食)。 D;妊娠阶段:8-9个月龄参配。体重100-120千克左右。第二、三个情期配种,配种后,25天不再发情,即或转入妊娠舍,换妊娠期料,日采食量千克,妊娠 后期换哺乳料,日采食量千克。 2;配种前10--14天催情补饲;每日3—千克。 3;配种后-怀孕21天(受精胎儿着床期);用怀孕母猪料,配种后48—72小时是合子着床的关键;故而1—2胎母猪每日采食量应控制在公斤之间 3胎以上的可 稍多些。3—21天根据母猪体况采食2.—之间。 4;妊娠21日--75日(妊娠前期) 恢复哺乳期损失的体重及母猪体生长时期 如果这时过肥会造成哺乳期饲料采食量下降现象背膘厚控制在25mm以下 按母猪背膘情况调节饲料采食量之间。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技术,有的甚至提前至10日龄。但仔猪早期断奶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免疫力降低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问题。据报道,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此后降,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杨雪峰,2004)。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降低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 1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1.1内源消化酶活性低 乳仔猪消化道内源酶的分泌量较低,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且含量仅为成年猪的1/3~1/4。同时,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分泌足够盐酸。缺乏游离的盐酸,胃蛋白酶就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Lindemann等(1986)报道,4周龄仔猪断奶7d后,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凝乳酶等活性下降到断奶前的1/3,除胰脂肪酶外,其他酶要经过两周才能恢复或者超过断奶前水平。张振斌等(1999)试验发现,空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第2d降低了50%,淀粉酶活性在断奶后第6d和第9d分别降低了50.8%和33.8%。Cera等(1990)研究发现,哺乳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脂肪酶活性几乎逐周成倍增加,但21d或35d断奶时,酶活性停止增加,需要经过1周恢复后才能重新增加,8周龄后仔猪消化道酶系统趋于正常水平。 1.2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变化明显

断奶后,仔猪消化系统小肠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和隐窝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加快。王静华(2003)报道,21日龄仔猪断奶5d后,肠绒毛高度降低了50%。戴德渊(2006)报道,断奶后11d肠隐窝深度明显增加,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同时,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蔗糖酶、乳糖酶、异麦芽糖酶、海藻糖酶等活性下降,这些变化可导致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不良。而当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到达大肠时,被微生物利用,产生甲烷、硫化氢、尸胺、腐胺等有害物质,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肠道渗透压升高,最后导致腹泻。 1.3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弱 仔猪获得免疫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通过吮吸母乳获得被动免疫;二是在自然状态下仔猪自身免疫系统生成、发育而形成的主动免疫。初乳以IgG为主,约占80%,IgA占15%,IgM占5%;常乳以IgA为主,约占60%,IgG为30%。在仔猪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中,以IgM为主,IgA次之。IgG主要是在血清中起杀菌作用,可防止败血病。IgA的特点是能耐酶的消化,可附着在小肠内壁达12h以上,抑制大肠杆菌活动,抗胃肠道疾病。IgM对控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效力最强。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高,但降低很快,如IgG的半衰期为14d,IgM5d,IgA2.5d。仔猪10日龄以后才开始自产免疫抗体,4~5周后才成熟,在21日龄断奶会降低仔猪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显著降低了血液免疫球蛋白的数量,此时仔猪对病原的抵抗力最低。 1.4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 动物的消化道内存在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其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平衡。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区系会随着外界环境和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