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6章: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第6章: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⒊总辐射通量:
从光源面积元ds辐射出来的波长在λ ~ λ+dλ间的辐
( ) 射通量为: dΦλ,λ+dλ = e λ dλ
从光源面积元ds发出的各种波长光的总辐射通量为:
Φ
=

∫0
e(λ)dλ
二、辐射强度
辐射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特性。在给定方向上 取立体角dΩ,在dΩ范围内的辐射通量为dΦe ,
dΦe与dΩ之比称为辐射体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强度Ie:
三、光亮度
用光亮度来表示发光表面不 同位置和不同方向的发光特 性,在该方向上单位投影面 积的发光强度。
I
N O

α
A
dS
L= I = I dSn dS ⋅ cos α
(6-13)
L表示发光面上A点处在AO方向上的发光特性。 点光源有无光亮度的概念?
光亮度等于发光表面上某点周围的微面在给定方向上 的发光强度除以该微面在垂直于给定方向的投影面积。 光亮度L与辐射度学中的辐亮度相对应。 光亮度的单位为坎德拉/米2(cd/m2)——尼特( nit)。
40W白炽灯的全部辐射的光通量为500lm 40W荧光灯的全部辐射约为2300lm 1W LED的全部辐射约为110lm
二、光出射度和光照度
用光出射度M来表示A点处的发光强弱,即发光表
面单位面积内所发出的光通量,与辐(射)出射
度相对应。
M = dΦ
(6-11)
dS 当发光表面均匀发光时,其光出射度为
光在折射时,不考虑能量损耗, L1 = L2 n12 n22
(6-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1.5 像的光亮度和光照度 δS:余弦辐射体
图6-2 入瞳上的环元及光线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量和方向等属性。
03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是指频率、振动方向和 相位都相同的光,具有干涉和
衍射等特性。
光度量基本概念
03
光照度
发光强度
光亮度
表示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单位为 勒克斯(Lux)。
表示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光强,单位为坎 德拉(Candela)。
表示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强,单位为尼特 (Nit)。
《光度学与色度学》PPT课 件
目录
• 光度学基础 • 色度学基础 • 光度测量与照明设计 • 色度测量与显示技术 • 光度学与色度学的应用
01
光度学基础
光的本质与特性
01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振幅、 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性。
02
光的粒子性
光具有粒子特性,可以表现为 能量子的形式,具有能量、动
亮度计
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亮度,常用于显 示屏幕亮度的测量。
照明设计基础
照明目的与需求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 求,如阅读、工作、娱乐 等,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 和灯具。
照明质量
包括照度、均匀度、色温 、显色指数等参数,直接 影响照明效果和舒适度。
灯具选择
根据照明需求和场景,选 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规格 ,如吊灯、壁灯、台灯等 。
照明设计案例分析
家庭照明设计
根据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结合房间的功能和布局,进行合理的照明规 划和布置。
商业照明设计
根据商业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如商场、餐厅、办公室等,进行专业的照明设计 和布置,提高商业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
04
色度测量与显示技术
色度测量设备与技术
色度测量设备
色度计是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光谱光度测 量。常用的色度计类型包括光谱光度计和积分球光度计。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度学与色度学》课件

光源的颜色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源混合后,会产生新的颜色
光源的匹配:根据色度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光源进行匹配,以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光源的色度学特性:光源的颜色、亮度、色温等特性,对色度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光源的颜色混合与匹配的应用:在照明设计、摄影、电影制作等领域,光源的颜色混合与匹 配具有广泛的应用。
物体对光的反射与 吸收
光通量:表示光源发光能力的物理量 发光强度:表示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照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 亮度:表示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 色温:表示光源的颜色特性,单位为K(开尔文) 显色指数:表示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数值越高,颜色还原越真

光度学基本概 念:光度学是 研究光的强度、 亮度和色度的
机遇:随着科技的 发展,光度学与色 度学在多个领域都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遇:随着人们对生 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光度学与色度学 在照明、显示等领域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色度学基本概念
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饱和度: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明度: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颜色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 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颜色匹配:将两种或多种颜色 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颜色混合原理:根据光的叠加 原理,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
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科学
光度量之间的 关系:光度学 中,光度、亮 度和色度之间 存在一定的关

光度与亮度的 关系:光度是 光源发出的光 通量,亮度是 观察者接收到
的光通量
光度与色度的关 系:光度与色度 之间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色度会 影响观察者对光
度的感知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以配出任何颜色,称为三基色。 2、红、绿、蓝不是唯一的三基色。
三种色,只要其中的每一种色都不能用其它两色配得 就可以组成三基色。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实验发现:人眼的视觉响应取决于红、绿、蓝 三分量的代数和。
它们的比例决定了彩色视觉。 亮度在数量上等于三基色的总和。 由于人眼的这一特性,可在色度学中应用代数
2. 发光强度和光亮度 描述光源发光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发光强度: 点光源
点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单位:坎德拉,光学基本量,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单位:坎德拉:cd
光亮度: 有限尺寸发光体,面光源 表5-1
单位: cd/m2
面光源:实际光源、或实际光源的像、或漫反射 体(本身不发光,受光照后)
i1i2,d 1d 2
故:
d1 d
L1 L
L1 L 对于两透明介质表面,
1
故: L1 L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对于折射光束: d' L'cois'd'dA d LcoisddA
dd1d' L'1Lnn'22
d'1d
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光能损失: 两透明介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 介质吸收 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设入射光的光亮度为L,由于在入射过程中,自 光源到入射面类似于元光管,故其亮度不变。
L d cosdAd
或:dLcoisdAd 入射的光通量
反、折射的光通量:
d1L1coi1dsA 1d d'L'coi'd s A 'd
L1, L' 分别是反、折射的光亮度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对于反射光波,
光学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ρ(λ) 很高时 ) ,但辅助球制作比较困难,当材料层有一 定厚度时,辅助球和分光光度计一侧开口要有良好的 接缝是相当困难的,故主要用于计量部门测朗伯性能 好、反射比高的标准反射样品光谱反射比。
11.1.1 反射特性的测量
2、漫反射比的测量 (2)台劳法(垂直-漫射反射比ρ(0/d)) 测量装置由一台分光光度计和一个积分球组成反射计, 来自单色仪的单色光经摆动反射镜 OM ,形成两束交 替照射的光束。在某一反射镜位置上,光束照到反射 比ρ0的待测样品上的反射辐射通量为ρ0Φ,再由它漫射 到涂层反射比为ρ的积分球内。探测器D检测经样品漫 射的光,产生信号 V0 ;在另一反射镜位置,光束直接 照到积分球的球壁上,探测器 D 检测来自积分球本身 漫射的光,产生信号V。 k 0 图11-6 台劳法测光谱反射比的装置 V RE V0 RE 2 2 4 R 1 4R 1 其中,k是考虑到两种光束在积分球内反射情况不同而 引入的修正系数。
第十一章 辐射度、光度与色度的应用
1 材料特性的测量 探测器特性的测量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光学系统中杂散光的分析与计算 4 5
辐射测温仪 卫星多光谱扫描系统 下页
11.1 材料特性的测量
研究范畴:材料的辐射度特性主要是指其反射特性、
透射特性、发射特性和吸收特性以及偏振特性、萤光 特性等,材料的辐射度特性可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材 料性质与成分的变化。 影响因素:材料的辐射特性除取决于其性质和成分外, 还受表面状况、温度、厚度等影响。在描述材料特性 时,一定要说明样品的状况以及测量的条件,否则描 述只能是概略的。 参比量:测量的参比量可是入射量,例如用测得的反 射、透射、发射、吸收量和入射量的比值来表示待测 材料相应特性。参比量也可是已知标准材料的辐射度 特性,通过比对测量,确定待测材料的辐射度特性, 例如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样品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一章光度学和色度学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信号处理技术: • 第一代——模拟电视 • 第二代——数字处理电视 • 第三代——数字电视
电路工艺: • 第一代——电子管 • 第二代——晶体管 • 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传输媒介: • 单一的地面微波 • 扩充到电缆、卫星、网络、无线移动
功能覆盖: • 单一的活动图像广播 • 扩充到数据广播、视频点播、收费电视、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绝对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的电磁辐射而无反射和透射。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1,透射系数为0。它被可 见光照射时因为没有反射光线而呈现黑色,故名。这是一种现 实中不存在的理想物体。通常近似地认为一个空腔表面的小孔 是黑体。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 光源的辐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光谱功率分布。不同光源 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规定了 一些光源。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当L<380nm和L>780nm时,V(L)=0。这说明紫外线 和红外线的射功率再大,也不能引亮度感觉,所以红 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这种近似光雾的热 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2、光通量
立体电视、多视点视频等
第1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
电视技术的特点: • 快速发展 • 模拟、数字电视并存 • 各种制式群雄并起 • 各类设备争奇斗艳 • 多学科综合的、代表性的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学、生理学、数学、电子电路、计算机、 信号处理、通信技术)
• 深入日常生活,可见可感 • 构思奇巧、实现精到 • 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贯穿和系统概念的建立

第五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

第五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

二、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设dAs代表光源的元发光面积,其在与之距离为r,面积为 dA平面上形成的照度为E:
d E dA LdAs cos 1 cos 2 r2
光源的 光亮度 发光面法 线与距离 方向夹角 受照面法 线与距离 方向夹角
表明面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与光源的 亮度、面积及两表面的法线与r夹角的余弦成正比,与距 离r的平方成反比。
一、辐射量
①辐射能Qe: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传输或接收的能 量称辐射能。单位为焦耳(J) ②辐(射能)通量Φ e:单位时间内发射、传输或接收 的辐射能。即 dQe e , 单位与功率相同,为w(瓦) dt
2
③辐出度Me:辐射源单位发射面积发出的辐通量。即: d e Me , 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 2 ) m dA ④辐照度Ee:辐射照射面单位受照面积上接受的辐通量, d e 即: Ee , 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 2 ) m dA ⑤辐射强度Ie:点辐射源向各方向发出辐射,在某一方 向,在元立体角dΩ内发出的辐通量dΦe 。即: d e Ie , 单位为瓦每球面度(W ) sr d ⑥ 辐亮度Le:元面积为dA的辐射面,在和表面法线N 成θ方向,在元立体角dΩ内发出的辐通量dΦe ,即: d e Le , 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W 2) sr m cos dAd
780 380 780
K mV e d V e d Km
380
8
§5-2 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
一、点光源在与之距离为r处的表面上形成的照度 设一点光源,其发光强度为I,在距光源为r处有一元面积 为dA的平面,其法线与r方向成θ角。则点光源S在dA面 上形成的照度为: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

(5-9)
N dФv
发光面在θ方向 的发光强度
I
v

dv d
Lv

Iv
cos dA
(5-10)
θ

dA
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θ
cosθdA
表明,元发光面dA在θ方向的光亮度等于元面积dA在θ
方向的发光强度Iv与该面元面积在垂直于该方向平面 上的投影cosθ‧dA之比.
三、光学量 和辐射量 间的关系 (一)光谱光效率函数

dA
θ
cosθdA
二、光学量
1、光通量 Фv 标度可见光对人眼的视觉刺激程度的量称为光通量,
以字符Фv表示,单位:流[明](lm)。
2、光出射度Mv 光源单位发光面积发出的光通量,以字符Mv表示。 单位:流[明]每平方米(lm/m2)。定义式:
M
v

dv dA
(5-6)
3、光照度Ev 单位受照面积接受的光通量,以字符Ev表示,单位 :勒[克斯](lx),1lx=1lm/m2。定义式:

e

dQe dt
(5-1)
3、辐[射]出[射]度Me 辐射源单位发射面积发出的辐通量定义为辐射源的
辐出度,以Me表示,单位:瓦[特]每平方米(W/m2)。
定义式:
M
e

de dA
(5-2)
4、辐[射]照度Ee
辐射照射面单位受照面积上接受的辐通量,以字符
Ee表示,单位:瓦[特Ee]每d平dA方e 米(W/m2)
四、光束经界面反射和折射后的亮度
入射光束:入射角i,立体角为 dΩ,在界面上的投射面积为dA, 亮度为L.则入射光的光通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百分之几cd/m2以下时,正常人眼的适应状态
叫暗视应,相应暗视应的视觉称为暗视觉。
195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公布了暗视觉的
光谱光效率函数V’(λ),各种波长的光谱光效
率值见表6-1。

波长 (nm) 380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570
0.1998
640
0.1750
0.023
0.3281
650
0.1070
0.038
0.4550
660
0.0610
0.060
0.5670
670
0.0320
0.091
0.6760
680
0.0170
0.139
0.793
690
0.0082
0.208
0.904
700
0.0041
0.323
0.982
710
0.0021
0.503
0.997
720
0.00105
0.710
0.935
730
0.00052
0.862
0.811
740
0.00025
0.954
0.650
750
0.00012
0.995
0.481
760
0.00006
0.995
0.3288
虹彩:它在水晶体前,中央是一个圆孔,它能限制进 入眼睛的光束口径,称为瞳孔。随着被观察物体的亮暗 程度,它能相应地改变瞳孔直径,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 能量。

眼睛的结构 后室:水晶体后面的空间称为后室,里面充满着一种与
蛋白质类似的透明液体,叫做玻璃液,它的折射率为 1.336。 视网膜:后室的内壁为一层由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构 成的膜,称为视网膜,它是眼睛的感光部分。 脉络膜:网膜的外面包围着一层黑色膜,它的作用是吸 收透过视网膜的光线,把后室变成一个暗室。 巩膜:它是一层不透明的白色外皮,将整个眼球包围起 来。 黄斑:视网膜上视觉最灵敏的区域。 盲点:神经纤维的出口,由于没有感光细胞,所以不能 产生视觉。
上页
第一节 眼睛的结构及其视觉特性
❖ 眼睛的结构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光学仪器,外表 大体为球形,它的内部构造如图6-1 所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部分的构 造和作用。
巩膜
脉络膜 网膜
角膜 前室 虹彩 视轴
水晶体 后室
黄斑 盲点

图6-1
眼睛的结构
角膜:角膜是由角质构成的透明球面,厚度约为0.55 毫米,折射率为1.3771,外界的光线就是首先通过角膜 进入眼睛的。
580
眼睛的视觉特性 V(λ)
V’(λ)
波长 (nm)
V(λ)
0.00004
0.000589
590
0.7570
0.00012
0.002029
600
0.6310
0.0004
0.00929
610
0.5030
0.0012
0.03484
620
0.3810
0.0040
0.0966
630
0.2650
0.0116
从光谱光眼效睛率函的数视的定觉义特可知性,不同波长的辐
射所引起人眼的视觉感觉强度不同,即光谱灵敏
度不同。而光谱灵敏度要受到所处环境亮度水平
的影响。光亮度在几个cd/m2(光亮度的单位)
以上时,正常人眼的适应状态叫明适应,此时的
视觉叫明视觉,1924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公布了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V(λ)。当亮度

正常人的眼眼睛睛,的对视黄绿觉光特最灵性敏,对红光和紫
光不灵敏,在可见光以外,则无视觉反应。因 此,我们将555nm所对应的黄绿光波长的光谱 光效率值定为1,为最大值;红光和紫光的光谱 光效率值最小;红外光和紫外光的光谱光效率 值为零。
通常为获得相等强度的视觉,对具有较大数值
光谱光效率的光,需要较小的辐射通量。而对 较小光谱光效率的光,则需较大的辐射通量。 例如,为使555nm的黄绿光与波长为700nm的 红光产生相等强度的视觉,则需黄绿光的辐射 通量仅为所需红光的辐射通量的1/250。也就是 说,为产生同等强度的视觉,光谱光效率值与 所需光谱辐射通量成反比。

来自外界物眼体的睛光的线,结经构过角膜以及水晶体折
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使视神经细胞受到刺激, 而产生视觉。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像,但我们 的感觉仍然是直立的,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内部作 用的结果。
当注视某一物体时,眼睛依靠它外面肌肉的牵
动,能自动地使该物体的像落在黄斑上。黄斑和 眼睛光学系统像方节点的连线称为视轴。眼睛的 视场虽然很大(可达150°),但只是在视轴周 围6°~8°的范围内能够清晰识别,其他部分就 比较模糊。因此,我们观察周围的景物时,眼睛 就自动地在眼窝内不停地转动。
前室:角膜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称为前室。前室中充满 了折射率为1.3374的透明液体,称为水状液,前室的深 度大约为3.05毫米。
水晶体:它是由多层薄膜构成的一个双凸透镜。中间 较硬,外层较软,在自然状态下,其前表面的半径为 10.2毫米,后表面的半径为6毫米。各层的折射率不同, 中央为1.42,最外层为1.373。借助于水晶体周围肌肉的 作用,可以使前表面的半径发生变化,以改变眼睛的焦 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第七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1
眼睛的结构及其视觉特性
2
辐射度量和光度量及其单位
3
光度学中的基本定律
4
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结3束

下页
第七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5
色度学及其颜色视觉理论
6
颜色视觉特性
7
CIE标准色度系统
8 结3束
色差及均匀颜色空间

第一节 眼睛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及其视觉特性
❖ 眼睛的视觉特性
在人眼的组成中,视网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视觉接收器。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神经中 心。眼睛的感光成份分为视网膜中的杆体细胞 和锥体细胞。杆体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但不 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在强光下灵敏,它还有 辨别颜色的功能。人眼只对可见光有视觉,而 在可见光范围内,人眼对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灵 敏度——视觉感觉强度不同。眼睛的灵敏度与 波长的依赖函数关系,称为光谱光效率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