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的处理..——【病例讨论总结】
围生期心肌病8例临床诊治分析

围生期心肌病8例临床诊治分析作者:周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例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等指标及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围生期心肌病多发生于产后2个月内,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
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临床特征;分析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末期3个月和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此病发生机制不清,考虑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长生。
它的发病率1/3000-1/4000[1]。
与妊娠末期或产后5个月内,以心肌病变为基本特征,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发性非缺血性,非梗阻性心肌病,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病死率高。
估计为16-60%[2]。
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应给予高度重视。
我院于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围生期心肌病,进行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现回顾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8例患者,年龄23-42岁,初产妇3例。
经产妇5例。
发病时间:产前3个月内2例,产后2个月内2例,产后3-5个月内2例。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5例。
合并症及并发症:贫血4例,妊娠期高血压5例,上感2例。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法力,心脏扩大等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其中:心慌,气促7例。
咳嗽3例。
双下肢水肿5例。
心脏扩大8例。
肺部湿罗音6例。
血压高6例。
心尖区可闻及2/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5例,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2例。
1.3 辅助检查特点1.3.1 心电图 8例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异常。
其中心动过速6例,窦性心动过速伴ST 段异常,T波异常4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窦性心动过速伴室性早搏1例。
围生期心肌病一例汇报

第七天
8月9日状态良好, 给予办理出院。
复查心脏彩超,F31%, 轻度活动无胸闷及气 喘,嘱适当增加运动 量,勿劳累,多食富 含维生素食物。
出院
随访结果
2017. 07.30
2017. 09.19
2018. 02.05
2018. 05.31
2019. 03.22
心彩超/日期
左室舒张末径 左室收缩末径 EF值
2017.07.30
57 54 13
2017.09.19
2018.02.0 5
57
50
47
37
36
48
2018.05.3 1 50 37 48
2019.03.22
39 26 62
问题?
问 题
PPCM治疗中抗凝药应用是否合理? 何时停用?
1
PPCM有较高血栓栓塞风险,根据指南推荐,需抗凝治疗,方案: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维持INR 2-3之间,LVEF>35时可考虑
3
1/3病人经过治疗可痊愈,增大的心脏可恢复正常,心功能无损害; 1/3遗留有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及某些症状,此类病人预后不良;
另1/3病人因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并发症死亡。
学习心得
出入量管理
心脏负荷增大(过多过快的输液、
01 过多摄入钠盐、过多饮水)加重
心衰,对于重症心衰患者要严格 控制液体出入量,要求每天入量 <1500ml,病人保持每天出人量 负平衡约500ml。
西医治疗方案
呋塞米片20mg静推 q12h 螺内酯片 20mg口服 QD
氯化钾缓释片1g 口服BID
地高辛片0.125mg 口服QD
盐酸贝那普利5mg 口服QD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4000U 皮下注射Q12H 华法林2.5mg口服QN
围生期心肌病38例临床分析

围 生期 心 肌 病 3 8例 临 床 分 析
青 海 省 西 宁 市 第 二 人 民 医院 心 内科 ( 宁 8 0 0 ) 沈 延 梅 西 1 0 3
主题 词 心肌 疾病/ 断 心肌 疾病/ 诊 治疗 @ 围生期
【 图分 类 号 】 R5 2 2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4. 文 【 章 编 号】 10 — 3 7 2 1 )2 1 8— 2 文 0 0 7 7 (0 0 1 - 6 40
1 8 64
应 。瑞 芬 太 尼 和 芬 太 尼 均 能 有 效 抑 制 气 管 插 管 引 起 的 血 压 升 高 、 率 加 快 的 应 激 反 应 , 在 麻 醉 插 管 后 l n 芬 太 尼 组 心 但 mi , S P DB 、 均 比瑞 芬 太 尼组 增 加 , B 、 P HR 提示 瑞 芬 太尼 比芬 太 尼 能 更 有 效 地 抑 制 气 管 插 管 所 引 起 的 心 血 管 反 应 , 关 研 究 的 结 有
3个 月 至 产 后 6个 月 内 无 任 何 原 因 突 然 或 逐 渐 发 生 的 心 悸 、 气
正常。 好转 : 状 改 善 , 电 图 明显 好 转 。 效 : 状 及心 电图 无 症 心 无 症
任何 改 善 。
短 或 心 力 衰 竭 , 娠 后 期 无其 他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 血 压 和 肾炎 ; 妊 高
si c e DJ u A e 1 mp t e i n [ ] No er RK ,Fik ,Kund , ta .Sy a h tc a d 4
综 上 所 述 , 托 咪 酯 复 合 瑞 芬 太 尼 用 于 全 麻 诱 导 气 管 插 依 管, 同芬 太 尼 相 比 血 流 动 力 学 稳 定 , 更 有 效 抑 制 气 管 插 管 时 能
围产期心肌病临床分析及个案报道

围产期心肌病临床分析及个案报道王立芝【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预防、及时诊疗的有效途径,降低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围产期心肌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临床相关病例资料。
结论:围产期心肌病虽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及时诊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孕产妇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围生期心肌病(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是指无基础性心脏病,无明确病因,多发生于妊娠末期或产后以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病因不明,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
常发生于妊娠36周至产后6个月内,死亡率较高。
[1]PPCM的诊断标准:(1)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2)符合Framingham的心衰诊断标准既往无心脏病史,没有引起心衰的其它病因。
(4)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产后初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孕33周晚间始胸闷、气短,逐渐不能平卧。
孕35周来院就诊,端坐呼吸,血压97/70mmHg,孕期体重增加24kgm,心脏听诊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浮肿,肺底湿罗音。
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ST段下移;孕早期查体及心电图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35%。
孕妇孕前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后受孕。
2 治疗及转归急诊转至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诊断围产期心肌病,对症治疗的同时晚上8点全麻下行剖宫产一活男婴,公斤。
患者术后13小时即可平卧位,胸闷气短等症状基本缓解。
产后42天复诊,心电图仅VI、VII、VIII导联T段轻度压低,产妇一般状况佳。
3 讨论定期产前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期间强心利尿的同时应低盐饮食,多休息;评价胎儿缺氧及成熟程度,尽早终止妊娠;因围生期心肌病死亡率极高,分娩过程加重心脏前后负荷,易导致或加重心衰,所以一般以剖宫产方式为宜。
分娩后状迅速缓解,仍应该密切观察[2]。
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故利尿剂使用应慎重,并适量应用抗凝剂。
围生期心肌病诊治分析

围生期心肌病诊治分析康锐;庞艳春【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治方法与结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其中29例在治疗后基本痊愈或明显好转,回访结果显示均没有复发,其治疗有效率为93.55%.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没有发生改变,并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在经过持续治疗后有所好转.结论虽然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会对孕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而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提高注意,进而有效改善治疗及预后效果.【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9【总页数】2页(P93-94)【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诊治方法;效果【作者】康锐;庞艳春【作者单位】冠县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冠县 252500;冠县人民医院产科,山东冠县 25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围生期心肌病指的是孕产妇在妊娠后期到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其中产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特征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准确区分开妊娠期贫血、甲亢、高血压等其他妊娠期疾病[1]。
本文主要是针对我院收治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检查结果都符合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其中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8.27±2.19)岁;1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发病时间9例为产前3个月,10例为产后2个月,12例为产后3~5个月;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乏力、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气促、胸闷等左室功能不全症状。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在围生期心肌病临床诊断中,所参照的标准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与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联合制定的诊断标准,即超声学诊断标准包括左室扩张,LVEDd超过50 mm、LVEF低于45%;患者不存在既往心血管疾病史以及病因不明确;在妊娠期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时间内发生继发于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
围生期心肌病22例回顾性分析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O c t .2 0 1 3 ,V o 1 . 4 0 , N o . 1 9
・
1 25 ・
重度 反 流 4例 , 肺 动 脉 高 压 3例 , 弥 漫性室壁 运动幅度减 低 1 0
1 3例 , 经产妇 1 2例 , 平均 年龄 2 9 . 5岁 , 接近高龄年龄 。以上可
见P P C M在农村 、 高龄 、 多胎妊娠 中Fra bibliotek病率较高 。
围生期 心 肌病 的病 死率 为 2 5 % 一5 0 %, 死亡 患者约 5 0 %
【 关键词 】 心肌病 ; 围生期 ; 心力衰竭
围生期 心肌 病 ( P P C M) 是一 种少见 的特发 性扩 张 性心 肌 病 。指患者妊 娠 2 8周后 及产 后 5个月首 次发 生 , 以心 肌受 累 为主 的原 因不 明的心脏 扩 大和心力 衰竭 。其特 点之一 是 患者
既往 无 心 肌病 史 。 围 生 期 心 肌 病 是 产 妇 死 亡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
2例 , 无一例死 亡。随访 1 7例患者 心脏 彩超 6个 月 内恢 复正
常。合并心律失常 1 4例患 者 中 1 2例完全恢 复正 常 , 2例 遗 留
不同程度的室性早搏 。
3 讨 论
是严重危 害我国广大产妇的急重症之 一。为进一 步认识本病 , 总结本病 的经验教训 , 提 高对本 病 的诊 疗水 平 , 现 回顾性 分析 我院2 0 0 8年 3月至 2 0 1 2年 2月分娩 1 3 7 5 9例 的产 妇 的临床
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探讨26例报告

[]杨 志 寅 . 6 内科 危 重病 诊 治[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M. 人
2 0o: 0. 0 21
[]杨世杰 , 7 主编. 药理学【 】第2 . M . 版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He rJ 2 0 , 4 6 : 3 ~ 3 . at , 0 1 1 1f) 9 3 9 9
压 、心率 、心律等作为参考值 ,在开通梗死相关
[] 肖海鹏, 3 杨惠玲 . 临床病理生理 学【 . M】 北京 : 民卫生出版 人
社 , 0 : 8 19 2 91 — 9 . 0 9
品 、多巴胺 及临 时起搏 治疗 。
[ 参考文献]
lJ WA D C E , A H B R O C e a L n 1 L E K RB WA SW, A E B S H W,t1 og .
—
型心律失常 ,但若进一步增加 阿托 品的剂量可引 起心动过速从而加重心肌耗氧使心梗加重 ,并有
2 07 - 】 0】 :0 7 .
・
临 床研讨 ・
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探讨 2 例报告 6
李 鹏 ,李碧霞 ,杨仁美
( .昆明市延安 医院 心胸外科 ,云南 1 昆明 6 0 5 ;2 5 0 1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产科 ,云南 昆明 60 5 ) 50 1
摘要 :目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讨 围生 期心肌病对母 婴的影 响及发生 围生期 心肌病相关 因素及危 险性 。方法
导 致 室 颤 的可 能 因此 ,在 给 予 阿托 品3—5 i 。 mn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12例患者经吸氧、营养心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10例痊愈,2例好转。
结论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积极地进行围产期保健系统监测与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好。
标签:围产期;心肌病;心力衰竭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妊娠末期或者产后5个月内,首次发生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心脏病,临床上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1]。
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若能早期及时诊治,大部分可完全痊愈,减少死亡率,既往亦见因未及时诊断而耽误了救治,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报道。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12例围产期心肌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围产期心肌病12例,年龄18~36岁,平均(27.35±2.78)岁。
其中,农民10例,城厢居民2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3例;分娩前发病3例,分娩后发病9例。
孕周29~38周,平均(34.01±2.23)周。
合并癥:合并感染6例,合并低蛋白血症3例,合并轻度贫血5例。
入组的患者均符合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是国外Hibbard标准:①妊娠的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心力衰竭;②既往无心脏病史;③无其他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④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7cm2分别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左心室扩张,凡符合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2]。
1.2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心慌、活动体力下降、乏力、心脏增大等左心衰竭的症状及体征,可伴或不伴咳嗽、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其中急性发病5例,隐袭7例;咳嗽8例,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6例,颈静脉怒张5例,肝肿大6例;胸腔积液2例,双下肢水肿7例,双肺底可闻及湿音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生期心肌病
cardiomyopathy,PPCM
一、定义:
是一种伴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扩张性心肌病,常在妊娠后期或产后3~6个月内出现症状并在围产期作出诊断,缺乏诊断PPCM的特异性检查,需排除其他引起左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的疾病后才能确诊。
其危险因素包括:经产妇、高龄产妇(30岁后发病率增高)、多胎妊娠、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非洲及美洲人种
二、常见症状:
起病突然,主要表现为左室心力衰竭,多有心悸、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有时伴心律失常,25%~40%的病人出现相应器官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心脏普遍扩大,相对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反流性杂音,双肺有湿罗音,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特点难以和其他扩张性心肌病相鉴别,少数患者有高心输出量心衰。
与其他扩张性心肌病相比,该综合征特点有:发病年龄相对较轻、与妊娠有关。
三、预后与结局:
初次治疗、初次发生心力衰竭经早期治疗约1/3~1/2病人可以完全恢复,30%的病人进展为致死性的心力衰竭,另外30%的病人则留下永久心功能损害
四、麻醉管理目标:
1、避免药物导致的心肌抑制
2、保持正常的容量
3、避免后负荷增加
1
五、麻醉方法的选择:
可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椎管内麻醉。
如时间允许,产妇无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禁忌则此法更为适合;如已出现明确的胎儿宫内窘迫或产妇自身存在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禁忌,则选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需注意的问题:全麻药物会引起心肌抑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正压通气降低回心血量,快速序贯诱导时喉镜暴露声门及气管插管会导致强烈的交感应激。
六、心衰的处理:
1、给氧
2、利尿:降低前负荷、改善肺充血及外周肿,水氢氯噻嗪和呋塞米在妊娠及围生期是安全有效的
3、血管紧张素阻断药物:ACEI和ARB类虽然能改善生存率,但对于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其通过乳汁分泌故哺乳期也不宜使用
4、血管扩张药:首先肼苯哒嗪;也可静脉使用硝酸甘油10~20ug/min,逐渐加量至200ug/min;硝普盐为禁忌,其分解产物氰化物可致胎儿中毒
5、B-受体阻滞剂:妊娠期高血压妇女使用该药并未导致胎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如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成立则应继续使用
6、抗凝治疗:凝血因子II、VII、VIII、X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导致栓塞的风险增加
7、心脏移植:对于进展为致死性心衰的患者心脏移植为最终治疗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