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及其他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合集下载

15项常见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15项常见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常见15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以下简单介绍15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甲胎蛋白(AFP)意义:AFP是与肝癌有关测肿瘤标志物。

1)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检AFP+AFP-L3。

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cutoff值>400ng/mL。

2)动态监测以鉴别诊断肝癌(继发性)、急性肝炎、肝硬化:cutoff值<400ng/mL,多数在300ng/mL 以下,一般急性肝病,可随病情好转AFP含量下降或正常,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逐渐上升(很少超过100ng/mL)。

3)预后评估。

4)疗效监测:(联检HCG)术后、放疗、化疗期间和治疗后,以小于5日的生理半衰期速度较快降低,表明肿瘤被完全切除;若速度较慢降低,应考虑代谢障碍、伴有肝脏疾病或残留,应严密监测。

5)复发和转移判断。

其他意义:妊娠期先天性疾病的初诊,确诊需进一步羊穿或B超:与孕周不对称的升高,联合B超检查可判定无脑儿、脊柱裂、胎儿窘迫综合征和胎儿宫内死亡;孕中期AFP mom>2.5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危,进一步联合羊水、B超做出诊断。

价值在于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者胚胎细胞恶性肿瘤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监测。

已广泛用于肝癌、生殖细胞瘤高危人群的普查、诊断、临床随访、疗效观察以及预测复发和转移。

2.铁蛋白(Ferritin)意义:Ferritin储铁指标,恶性肿瘤标志物之一(主要指肝癌、血液肿瘤、淋巴瘤、胰腺癌、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

1)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肝癌标志物:尤其早期诊断AFP阴性的肝癌的又一敏感标志物。

2)辅助诊断肝转移性、肺转移性、乳腺转移性肿瘤:76%肝转移患者Ferritin会高于400ng/mL;87%肺转移患者Ferritin会阳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 甲胎蛋白(AFP)AFP 是初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旳指标, 合用于大规模普查, 假如成人血 AFP 值升高, 则表达有患肝癌旳也许。

AFP 含量明显升高一般提醒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患者旳 AFP 升高, 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 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旳大小, 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旳关系, 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旳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醒预后不佳, 其含量上升则提醒病情恶化。

一般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如下, 若降旳不多或降而复升, 提醒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旳也许。

在转移性肝癌中, 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旳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醒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减少(结合孕妇年龄)提醒未出生旳婴儿有 Down’s 综合征旳危险性。

正常参照值: 0~15 ng/ml2.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旳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

CEA 是一种重要旳肿瘤有关抗原, 70-90%旳结肠腺癌患者 CEA 高度阳性, 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旳阳性率次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旳阳性检测率更高, 由于这些肿瘤“浸泡液”中旳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当发生肝转移时, CEA 旳升高尤为明显。

评估细胞游离dna,血清铁蛋白(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

评估细胞游离dna,血清铁蛋白(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

评估细胞游离dna,血清铁蛋白(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摘要】目的:评估游离DNA(Cell free DNA ,cf DNA),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

方法:选取沂源县某医院检验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的符合肺癌标准的检测者100人作为研究组(LC),随机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

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肿瘤检测标志物SF,NSE以及cf DNA表达水平,并通过不同对数据的分析判断出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的诊断效果。

结果:通过对200例入选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肺癌标志物SF,NSE以及cf DNA都极显著低于研究组(P<0.001),结论:联合SF,NSF和cf DNA联合诊断确诊率最高,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最低,可以提前发现肺癌并进行治疗,缓解恶化,延长生命。

而在单项检测中发现,cf DNA的误诊率最低,可以酌情采用。

而SF和NSE误诊率都较高,应避免该两项指标的单独检测判断。

关键词:血浆循环游离DNA 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肺癌诊断1 引言中国目前是癌症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23.7%。

而肺癌又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死亡率,发病率遥遥领先于其他癌症。

但是因为早期无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都在晚期才发现,此时癌症已发生了转移,预后不良,生存率极低,仅有15%(5年)。

肺癌的检测因为有明显的组织异质性,所以目前主要有影像学检测,生理生化等免疫学检测,穿刺活检等,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普及。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合成和分泌的活性物质。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无创检测手段,对肺癌的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1]。

研究对 cf DNA 联合 SF 在评估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根据 NSCLC 患者 cf DNA 及 SF 水平,确定晚期 NSCLC 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联合 cf DNA 及 SF 检测有利于对晚期 NSCLC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以便于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治疗与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案。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和铁蛋白对肺癌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和铁蛋白对肺癌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和铁蛋白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康组)血清中的CEA、SCC、SF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的意义。

结果 肺癌组CEA、SC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13.82±21.42)μg/L比(2.79±1.39)μg/L;(3.93±7.58)μg/L比(0.76±0.28)μg/L;(455.31±271.38)μg/L比(148.50±97.30)μg/L,均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SCC,免疫比浊法测定SF,所用试剂均为相应。

SCC:配套试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各指标正常参考范围为CEA:0~5.2 μg/L 。

SF:女10~120 μg/L,男20~300 μg/L。

0~1.5 μg/L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非正态分布者的指标给予对数转换,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用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并建立回归方程,对新变量及各单项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

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与健康人群中的水平经统计,肺癌组CEA、SCC、SF水平分别为(13.82±21.42)、(3.93±7.58)、(455.31±271.38)μg/L,健康组CEA、SCC、SF水平分别为(2.79±1.39)、(0.76±0.28)、(148.50±97.30)μg/L。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患者对自身体癌变细胞发生反响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是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只见于胚胎时期;有的是存在于正常人体但含量微弱,患癌症时才超过正常值。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1、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常用指标。

一般来说,AFP>500微克/升L时,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以到达70%~90%,特异性较好。

〔主要看肝癌〕2、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外表,正常人血清值<30微克/升〔不同实验室正常值有差异〕,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但也见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为诊断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已经明确诊断癌症并进展手术等治疗后,定期进展检测〔2~4周1次〕,可以帮助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已经是否转移有价值。

3、CA19-9:是一种神经节苷酯,没有器官特异性,在多种腺癌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其中以胰腺、胃、胆管癌的敏感性较高,〔是胰腺癌的较可靠标志〕。

CA19-9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其复发和转移的预测往往先于放射线检查发现。

CA19-9与CEA联合检测鉴别胆结石和胆囊癌,还可以提高对胃癌筛选普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CA12-5:正常胎儿和成人卵巢细胞不表达CA12-5抗原,卵巢癌上皮细胞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高,因为它也存在于乳腺、肺、良性和恶性渗出液中。

CA12-5与肿瘤复发有关,因此,有助于随访病情,而且它是第二次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主要看卵巢癌〕5、CA24-2:在正常的胰腺、结肠黏膜中存在,但很微弱。

在胰腺癌和结肠癌中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的阳性率高达74%~79%。

肿瘤标志物检查和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和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患者对自身体内癌变细胞发生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是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时期;有的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但含量微弱,患癌症时才超过正常值。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1、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常用指标。

一般来说,AFP>500微克/升L时,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70%~90%,特异性较好。

(主要看肝癌)2、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值<30微克/升(不同实验室正常值有差别),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但也见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为诊断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已经明确诊断癌症技术资料专业整理并进行手术等治疗后,定期进行检测(2~4周1次),可以帮助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已经是否转移有价值。

3、CA19-9:是一种神经节苷酯,没有器官特异性,在多种腺癌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其中以胰腺、胃、胆管癌的敏感性较高,(是胰腺癌的较可靠标志)。

CA19-9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其复发和转移的预测往往先于放射线检查发现。

CA19-9与CEA联合检测鉴别胆结石和胆囊癌,还可以提高对胃癌筛选普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CA12-5:正常胎儿和成人卵巢细胞不表达CA12-5抗原,卵巢癌上皮细胞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高,因为它也存在于乳腺、肺、良性和恶性渗出液中。

CA12-5与肿瘤复发有关,因此,有助于随访病情,而且它是第二次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主要看卵巢癌)5、CA24-2:在正常的胰腺、结肠黏膜中存在,但很微弱。

在胰腺癌和结肠癌中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的阳性率高达74%~79%。

血清铁蛋白及其他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血清铁蛋白及其他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t e c t i o n s e n s i t i v i t y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e a c h t a r g e t d e t e c t i o n a l o n e f P<0 . 0 5 o r P<O . O 1 ) . Co n c l u s i o n
2 0 1 3 年 3 月 第 2 0 卷 第 8 期
・医学检验 ・
血清铁 蛋 白及其他 四种肿瘤 标志物检 测 对肺癌 的诊 断作用
宋 福 珍
莱 钢集 团莱芜 矿 业公 司医 院检 验科 ,山东莱 芜
2 7 1 1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血 清 铁蛋 白及其 他 4种 肿瘤 标 志物 检 测对 肺 癌 的诊 断作 用 。 方 法 采用 罗 氏 e 4 1 l电化 学发 光 分 析仪 检 测 1 2 8例肺 癌 患 者 的 S F及 C E A、 C Y F RA 2 1 — 1 、 N S E、 C A1 2 5含量 。 结 果 S F与 4种肿 瘤 标 志 物 联合 检 测 的敏 感 度均 明显 高 于各 项 指标 单 独检 测 ( P<0 . 0 5或 P<0 . 0 1 ) 。 结论 血清 S F联 合 C E A、 C Y F R A 2 1 — 1 、 N S E、
l u n g c a n c e r S F a n d C E A, C YF R A2 1 — 1 , N S E , C A 1 2 5 c o n t e n t . R e s u l t s S F a n d f o u r k i n d s o f t u mo r ma r k e r s i o i n t d e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检测的敏感性以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采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经我院健康体检受检者60例,另选取呼吸科疗区其他肺部疾病患者60例以及同期肺癌患者60例,其中腺癌患者28例,鳞癌患者14例,小细胞癌患者18例,对全部受检患者均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以及CEA、CY21-1、NSE试剂盒测定。

结果: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 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病变组;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各种类型肺癌均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在肺癌分期诊断的研究结果中可见,IIIa期至IV期的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I期和II期。

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特异性,且对IIIa期至IV期患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诊断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肺癌;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化学发光R2【文献标号】A1671-8725(2014)11-0021-01肺癌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的大细胞癌三种组织学分型。

由于肺癌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较为困难,且肺癌具有恶化度高、生长快速、病因复杂等特点,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有效治疗干预至关重要,所以临床上针对肺癌需要更加灵敏、更具特异性的诊断手段[1]。

本研究就血清肿瘤标志物三项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在肺癌不同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铁蛋白及其他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及其他4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作用。

方法采用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128例肺癌患者的SF及CEA、CYFRA21-1、NSE、CA125含量。

结果SF与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 0.05)。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采用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

1.2.2 采样及检测所有受检者均于入院后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凝血酶促凝生化管,分离血清,按照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操作规程测定质控品(所有项目均在控)及受检者血样中的SF、CEA、CYFRA21-1、NSE、CA125的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 0.05);详见表2。

3 讨论
SF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主要成分铁核心具有较强的结合鐵与储存铁(Fe)的能力。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3-4]将SF作为检查机体Fe含量最灵敏的一项指标。

有研究证明,当患者存有肿瘤时,其机体内合成SF的机会明显增加。

肿瘤标志物是癌变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类因子,主要存在于癌症患者机体与排泄物中,与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具有存在水平明显增高的特点,故临床常通过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来提高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评估。

①CEA是具有人胚胎抗原特异决定簇的特异性酸性糖蛋白,是消化道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4-5],CE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②CYFRA21-1是肺癌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可能与肿瘤细胞分解或坏死后释放到外周血液内有关[6],本次研究中,CYFRA21-1对NSCLC的诊断阳性率为61.32%,证实其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③NSE是存在于神经源性与内分泌细胞肿瘤中的一种酸性蛋白酶[7],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SCLC患者NSE的阳性率(72.73%)明显高于NSCLC患者(36.79%),这可能与SCLC为神经源性肿瘤有关。

④CA125作为一种卵巢抗原[8],过去它的表达升高多见于卵巢肿瘤患者,但近来有发现[9],肺癌患者中CA125水平表达较正常组织与良性病变患者明显升高。

本次研究中,NSCLC患者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检验指标,为88.68%,SCLC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为68.18%。

上述提示血清SF、CEA、CYFRA21-1、NSE、CA125在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
的临床价值。

但对于SF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还比较少。

本次资料通过研究证明,肺癌患者机体内血清SF、CEA、CYFRA21-1、NSE、CA125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

综上,血清SF联合CEA、CYFRA21-1、NSE、CA125检测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

[参考文献]
[1] 宋清玲,雷光文. SF、CEA、CA15-3、CA19-9、SCC及SF+CEA联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2442-2445.
[2] 李立青,董振南,田亚平. 血清铁蛋白及其他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16(2):576-579.
[3] 尹奇焕. 血清铁蛋白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5):95-97.
[4] 陆兴生. 肺癌早期诊断中血清CEA、SF、β2-MG联合检测的价值探讨[J]. 医药前沿,2011,1(20):72-75.
[5] 雷长喜. 血清CEA、CA15-3和SF联合检测对肺癌的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5):369-371.
[6] 牛继国,呼永华,董峰,等. 四项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1673-1676.
[7] 郭琳. CY21,NSE,CEA,血清铁蛋白,CA125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3):349-352.
[8] 凤敏华.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1):77-80.
[9] 孟庆松,李向东. 血清肿瘤标志及SF联合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1):1005-1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