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PPT

合集下载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 5.黄茶: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 汤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 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 类。黄茶是在绿茶基础上闷黄工艺,属后轻发酵茶。
• 6.白茶是日晒为主,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 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 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 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洗茶,出汤要快速,水温控制在93摄氏度,如果是散茶,水温在90摄氏度。 • 第二泡开始可以正常饮用,第2、3泡适当闷10秒,接着闷久点出汤饮用。主要掌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有:投茶适量、水温控制、
注水角度和速度慢一些,闷泡时间掌控好,泡茶前清洗两遍。
• 5、黄茶 •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黄茶可以不用洗的。 • 黄茶的芽头嫩,忌讳用高温冲泡,用玻璃杯或盖碗泡君山银针。 • 用盖碗冲泡黄茶时,取用合适的黄茶加入茶碗里面,开水沿着茶叶顺时针方向,呈螺旋状冲泡。 • 茶叶的数量大概是占盖碗容量的五分,水温控制在85度左右,冲泡时要记得不要闷盖,否则会有苦涩味道的。 • 6、白茶 • 白茶是用鲜嫩的茶叶制作的,在第一泡茶的时候,茶叶里的精华留在茶水中,如果把第一次泡的茶倒掉,后来泡茶
• 4.青茶(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即制作 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 爽,又有红茶的浓醇。。乌龙茶泡法也很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 具提神、消食、止痢、解暑、醒酒、减肥等功效。清初就远销欧美及南洋诸国。目下 最受日本游客的欢迎

茶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茶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茶所具有的提思助神、消除疲劳的作用是由于茶中的咖 啡碱,它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解除大脑受抑制状态,起 到强化思维的作用。饮茶还能使体内乳酸迅速排出体外, 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可通过肾小
管的作用有利尿作用。
饮茶还具有防辐射作用。茶业中的儿茶素可吸收放射性
物质,阻止其在体内扩散。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 E 以及脂多糖可清除因辐射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降低自由基 引起的过氧化物毒害。所以有人称茶叶为“原子时代的饮 料”。茶叶中的脂多糖对人体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具有明 显疗效,所以癌症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可多饮茶。此外,长时 间看电视、用电脑,饮茶可补充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 素B2。
3、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就已出现,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魏张 揖《广雅》载茶叶先制饼,饮时捣末研碎,加调料,冲沸 水或烹煮。这与今天的砖茶方法相同。但要加调料(葱、 姜、橘子,薄荷、盐、红枣)伴和,可从中看到羹饮向冲 饮过渡的痕迹。唐中叶陆羽已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他调料, 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表明当时饮茶方法正在变革之中。 纯用茶叶冲泡,在唐代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嚼茶 叶,细品其味。由此开始重视茶的原有色、香、味,调味 料逐渐减少。至宋,以饮冲泡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 地区外,已很少见到。
再加工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茶称为再加工茶。
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花茶:用香花窨(xun,薰)制而成,既有茶香,又有
花香。香花品种常用茉莉花、珠兰花、玉兰花、桂花玫 瑰等。
紧压茶:按不同规格拼配原料,经过蒸压处理,用压 力把原来散形茶紧压成不同形状的砖茶、饼茶、球状茶。 质地坚实,久储不易变质,便于运输,为边疆人民所喜 爱。原料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以黑茶紧压茶 为主。

茶艺基础知识ppt课件

茶艺基础知识ppt课件

器为茶之父 水为茶之母,
好茶------须要:妙器 + 真水 ‘宜砂景瓷’
紫砂壶以宜兴产的较好,瓷器以景德镇产的最好
二、茶具的认识
茶具“七仙”
• 陶土茶具:紫砂茶具、陶质茶具等; • 瓷器茶具:白瓷茶具、青瓷茶具等; • 玻璃茶具:玻璃茶杯、玻璃壶等; • 金属茶具:金、银、铜、铁、不锈钢; • 漆器茶具:漆器茶杯、漆器茶托等; • 竹木茶具:竹木茶杯、竹木茶托等; • 石器茶具:玉石茶具、玛瑙茶具等。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它的制作方法主要是从绿茶,白 茶的制伐演变而来的,红茶以“红汤红叶”著称。
黄茶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属于轻 微发酵茶。黄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黄汤黄叶”,这得益于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
青茶(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半发酵茶,既有绿 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郁。茶叶冲泡后,叶片中间呈绿色, 边缘有明显的红边,因此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
陶瓷茶具:
具有一定的保温性,透气 性中等,光洁易清洗。
金属茶具:
易散热,外观感觉冰冷。
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 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茶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 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 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冲泡绿茶特 别是碧螺春和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 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 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 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 涌湍漱勿食之。” 是说用不同的水,冲泡茶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 有佳茗配美泉,才能体现出茶的真味。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32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 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 ,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 ,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 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 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泡茶用水
• <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用水特点:(清、轻、甘、活、冽)
其一,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 茶的本色。
2024/9/3
38
其二,水体要轻
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 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时,茶汤 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时,茶汤便有明显 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 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所以水以轻为美。
2024/9/3
27
• 祁门红茶
2024/9/3
28
• 坦洋工夫
2024/9/3
29
• 正山小种
2024/9/3
30
• 花茶
•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
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 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2024/9/3
31
2024/9/3
秋茶
•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 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 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 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 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 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 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 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茶叶ppt课件

茶叶ppt课件

晒干
将采摘回来的茶叶均匀地摊放在干净的竹席或水泥晒场上 ,让茶叶自然晒干。晒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茶叶,确保茶 叶均匀干燥。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通过揉捻使茶叶细胞破碎 ,释放出茶汁,使茶叶更好地冲泡出味。揉捻后的茶叶条 索紧结,易于冲泡。
茶叶精制和加工
筛选
发酵
烘焙
精制
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去 除其中的老叶、黄叶、茶梗等 杂质,确保茶叶品质的纯净。 筛选后的茶叶更加整齐一致, 品质更高。
02
茶叶的营养价值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01
02
03
04
茶多酚
茶叶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具 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 抵抗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咖啡碱
具有提神醒脑、利尿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对人体有 很好的滋补作用,如茶氨酸能
提高人体免疫力。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C、E等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世界各地名茶介绍
斯里兰卡
锡兰红茶等。
英国
伯爵茶、英式早餐 茶等。
印度
阿萨姆红茶、大吉 岭红茶等。
肯尼亚
肯尼亚红茶等。
美国
伯爵奶茶、美式早 餐茶等。
04
茶叶的加工和制作
茶叶采摘和初制
采摘
选择合适的茶叶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茶叶品质 最佳。采摘时要保持叶片完整,避免破损和病虫害。
杀青
将晒干后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通过高温杀灭茶叶中的酶 活性,抑制茶叶发酵。杀青后的茶叶口感鲜爽,香气浓郁 。
冷泡
将茶叶放入冷水中浸泡数小时或过夜 ,然后滤去茶渣即
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

茶叶基础知识介绍ppt模板

茶叶基础知识介绍ppt模板

白毫银针、政和白牡 丹、贡眉、寿眉
晾青→做青→杀青→ 揉捻→干燥
绿叶红镶边,滋 武夷岩茶、安溪铁观 味甘醇、香气馥 音、冻顶乌龙、凤凰 郁,讲究“韵味” 单枞
云南、江西、 红茶 两湖、四川、
福建、广东
全发酵 (80-90)
萎凋→揉捻→发酵→ 干燥。
干茶的黑色和开 汤后的“红汤红 叶”
正山小种、祁门红茶、 滇红

涩异味者为次
沸水冲泡过后的茶 叶
以细嫩多芽,芽叶 以粗老、多筋梗、
完整、柔软、肥厚、 瘦茶、混杂、断碎
匀齐者为好
茶多者为差
七、茶叶食品安全事件、流言与真相
7.1 茶叶食品安全事件
时间
事件
2008年3月30日 餐厅免费茶多数重金属超标
2008年4月20日 苏州茶叶惊现工业染色剂“铅铬绿”
2008年9月30日 “立顿”部分奶茶产品含有微量三聚氰胺
4)中国云贵川高原存在大量野生大茶树
中国云南凤庆 世界茶王之母 树高11米,基围6米,距今3200年。 2010年7月16日委托云南白药管理开发
5)最早的茶树植物学名
➢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为茶树定的学名:Chea Sinensis,含义就是“中国茶树”。
➢ 英语中的Tea,就是茶字的粤语发音。 ➢ 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hee或Tee,西班牙语中
2)生态环境(土壤、温度、光照、水分) 3)季节(春茶>秋茶>夏茶) 4)海拔(高山云雾出好茶) 5)采摘(整齐、匀净。。。) 6)加工
6.6 茶叶审评
因子 关键点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条索、嫩度、整碎 和净度
一般以紧实,芽毫 外形松散、轻飘,

茶叶PPT免费

茶叶PPT免费

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影响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提倡 以和为贵,这种思想在茶文化 中体现为和谐、宁静的茶道精
神。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注重内心修行和禅悟 ,茶文化中的禅茶一味便是佛 教文化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体现为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茶道美 学。
养生
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适量饮用有助于养生和健康。同 时,不同种类的茶叶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可以选择适 合自己的茶叶进行养生。
05 茶叶的选购与鉴别
茶叶的选购技巧
观察外形
好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劣质 茶叶条索松散,色泽暗淡。
闻香气
优质茶叶香气浓郁、持久,有独特的品种香 。劣质茶叶香气淡薄或带有异味。
品尝滋味
真茶滋味醇厚、回甘,假茶滋味淡薄、苦涩或带 有异味。
茶叶的品质评判标准
香气
香气浓郁、持久、有独特的品 种香为好;香气淡薄或带有异 味为差。
滋味
滋味醇厚、回甘、口感舒适为 好;滋味淡薄、苦涩或带有异 味为差。
外形
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为 好;条索松散、色泽暗淡为差 。
汤色
汤色清澈透明为好;汤色浑浊 为差。
叶底
叶底鲜活、叶脉清晰为好;叶 底死板、叶脉模糊不清为差。
06 茶叶的市场现状与未来趋 势
茶叶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市场规模庞大
全球茶叶市场规模巨大,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茶 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品种繁多
茶叶品种丰富多样,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每 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特点。
取茶适量
根据茶叶种类和泡茶器具的大小,适 量取茶,避免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茶
•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 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 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 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 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 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 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 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 茶)
Tea
——
Black
红茶的由来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 ,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 艺精致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重泡的茶汤以红 萎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开始创制是成为“乌茶”。红茶在加工 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萎中心的化学 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 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 ,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中,增之300多种 ,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 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 合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绿茶)制作特色
• •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 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 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 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 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 绿茶和晒青绿茶。
(一)绿茶代表产品
• 按制法不同分为: • (1)炒青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 春等) • (2)烘青绿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等) • (3)晒青绿茶。如川青(四川)、滇青 (云南)等。 • (4)蒸青绿茶。如玉露、煎茶等。
太平猴魁简介
• 太平猴魁,茶叶名称。属绿茶类 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 1900年。。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 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 )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太平 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 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 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
红 茶
宜 中 宜 西 的 唯 美 浪 漫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 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 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 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 ,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 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 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红茶的特点
成、凋为的酵红 。干、原一茶茶 燥揉料芽,是 等捻。二是属 工、经、以于 艺发过三茶全 制酵萎叶树发
红 茶 的 制 作 工 艺

萎凋:(一)萎凋:
• 它是指鲜叶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均匀失 水,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的过程,是形 成红茶品质的重要工序。 • 目的:(1)使叶片缓慢、均匀地蒸发部 分水分,减少细胞膨压,使叶片柔软呈 萎焉状态,便于揉捻。(2)使鲜叶的青 臭气挥发,减少青臭气,形成茶香.
茶叶的发展历史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并且加以栽培 利用的国家,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 • • • • • • 1、春秋时期,茶叶作为药用和祭品 2、春秋至两汉初期,茶叶作为食用 3、汉末以后,茶成为宫廷饮料 4、唐代起饮茶普及并兴起茶道 5、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6、清末后由于战乱,茶道走向衰弱 7、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渐渐复兴
• 大红袍: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 美景甲东南”名山武夷山,茶树 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 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 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
西湖龙井简介
•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 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 之中。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 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 黄。
洞庭碧螺春简介
• 洞庭碧螺春 •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 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 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 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 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黄山毛峰简介
• 黄山毛峰 •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 县以北的黄山。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 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 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黄山毛峰 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 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 久似白兰。
香气变化:青草气(揉捻开始后)--红茶特点的甜香---浓郁的水果香 ----香气下降—逐渐出现酸味(揉 捻不充分、萎凋不足)或发酵不 足会出现:青草味。发酵过度: 香气低闷、甚至酸馊(sou) • 建立温湿度人工发酵室: • 1)简易温湿度人工发酵室的建立 :春茶的气温低,采用闭密环境 ,加温加湿,一段时间的通风换 气,增加发酵室氧气含量。 • 2)可控人工温湿室的建立:空调 、适度控制仪+增湿器,换气扇+ 定时器。
烘干:(四)干燥 •目的 : 终止酶活性;充 分干燥;散发青臭气,发 展茶香
<3>红茶有红条茶和红碎茶之分 ,红条茶按处置的方法的不同 又分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 红碎茶。
闽。芽很索在所 、代二费的初谓 川表、工紧制工 、茶三夫结中夫 祁 叶而完,红 为得整特茶 红 主名,别, 为要。精注是 。 原以制意因 滇 、料一又条为
祁门红茶简介
•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 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 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 祁门红茶始制于清代光绪年间,为工夫红茶的 珍品。 • 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 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 特久, • 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 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五)红茶代表产品
• 红茶的分类 • 1.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 2.工夫红茶。有滇红工夫、闽红工夫( 三大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坦洋 工夫)祁门红茶、川红等。 • 3.红碎茶。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 茶四类。
(黑茶)制作特色
•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 •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 长,使叶色呈暗褐色。经过后发酵加工 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茶叶的成分及其作用
安徽六安瓜片简介
• 安徽六安瓜片:安徽省六安市。六 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 大经典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 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 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 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 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君山银针简介
• 君山银针 •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为湖南岳阳 县洞庭湖中岛屿。 “君山银针茶香气清 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 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 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 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四)青茶
代表产品
• (2)乌龙茶的分类 • 1.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包种。 • 2:闽北乌龙茶。如武夷水仙、肉桂、大 红袍等。 • 3:闽南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黄金桂 、本山、毛蟹、奇兰等。 • 4. 广东乌龙茶。如凤凰单枞、凤凰水 仙、岭头单枞等。
(红茶)制作特色
• •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5m)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 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 ,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 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 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 红叶。
秋茶
•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 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 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 ,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 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 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 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 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 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如冻 顶乌龙)
中国十大名茶
• • • • • • • • • • 1、安溪铁观音 2、西湖龙井 3、武夷岩茶 4、洞庭碧螺春 5、黄山毛峰 6、安徽六安瓜片 7、君山银针 8、信阳毛尖 9、祁门红茶 10、太平猴魁
安溪铁观音简介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 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 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武夷岩茶简介
(白茶)制作特色
• 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白毫银针 白牡丹 •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 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 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 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 ”、“寿眉”几种。
(二)白茶
代表产品
一、茶叶的分类: 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个 大类 • 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 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 • 2、再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紧压茶、 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 料等几类。
茶叶是根据发酵程度来划分
• • • • • 1、不发酵:如:绿茶 2、部分发酵:如:黄茶,白茶 3、半发酵:如:青茶 4、全发酵:如:红茶 5、后发酵:如:黑茶
(六)黑茶
代表产品
• 1.滇桂黑茶。如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 茶等。 • 2.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等。 • 3.湖北黑茶。如湖北老青茶等。 • 4.四川黑茶。如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
(七)再加工茶
• 1、花茶: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 等。 • 2、紧压茶:有黑砖茶、茯砖茶、方茶、饼茶 、沱茶等。 • 3、萃取茶:有速溶茶、浓缩茶等。 • 4、果味茶:有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等。 • 5、药用保健茶:有减肥 • 茶、杜仲茶等。 • 6、含茶饮料:有茶可乐、茶汽水等
代表产品
• 3、黄茶的分类 • (1)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霍山黄芽等。 • (2)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 平阳黄汤等。 • (3)黄大茶。如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 青等。
(青茶)制作特色
•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70m) 铁观音 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 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 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 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 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 叶红镶边”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