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完整版)茶知识培训资料

汤色:香高,汤色清明 叶底:嫩绿均匀
福建绿雪芽(有机绿茶)
干茶
外形条索紧结、圆直、匀整,茶身满布毫毛,锋苗显露, 色泽灰绿鲜亮,光泽明亮
汤色:油润鲜活,香气清高 纯正鲜爽,汤色翠绿
明亮. 叶底:绿匀软亮
安徽太平猴魁(绿茶)
干茶
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全 身披白毫
汤色:明澈嫩绿 叶底:色苍绿匀润,叶脉
右
3、普洱的功效 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防癌、抗癌 防辐射,美容、抗衰老 护胃、养胃 醒酒
三、青茶的个例介绍
福建安溪铁观音(乌龙茶)
干茶
呈半球状,色泽碧绿、沉重若铁、色泽乌黑油润, 砂绿明显
汤色:金黄,入口回甘带 蜜味七泡有余香, 有独特的观音韵
叶底:叶片肥厚软亮叶面 呈波状
2、茉莉花茶的美丽由来:北京茶商陈古秋的故事。
3、茉莉花茶的功效 降脂、减肥、降压强心 防癌、抗癌 清肝明目 生津止渴 4、茉莉花茶的不宜人群 便秘的人 神经衰弱或失眠者 缺铁性贫血者 缺钙或骨折者
桂花乌龙茶(再加工茶)
干茶 条索粗壮厚实,带有黄色桂花末。
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回甘 叶底:,色泽褐润,香气高 贵隽永
chinese Tea Training
Calla
Nov.2012
中国茶的种类
一、绿茶
属于不发酵茶。茶叶为翠绿色,茶汤为绿黄色。主要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雨花茶、竹叶青、信阳毛尖等。
二、红茶
属于全发酵茶。茶叶为深红色,茶汤为朱红色。主要有:祁门红茶、滇红、宜红等。
三、青茶
属于半发酵茶(发酵度10%-70%),俗称乌龙茶。茶叶深绿或青褐色,茶汤为蜜绿或 蜜黄色。主要有: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黄金桂等。
茶文化知识培训(精选)

唐宋兴盛
唐朝时期,茶饮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饮品。宋代则进一步发展了茶叶的制 茶工艺和品饮方式。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 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茶 文化逐渐融入了哲学、文学、艺 术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
系。
品茶艺术
中国茶文化中,品茶不仅仅是一 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艺术。从 选茶、泡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
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泡茶时间
泡茶时间过长会使茶叶变苦,泡茶 时间过短则无法充分提取茶叶的香 气和味道。
泡茶器具
选择合适的泡茶器具,如茶壶、茶 杯、茶盘等,能够提高茶叶的口感 和观感。
品茶的艺术
品茶环境
品茶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更好地感 受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品茶步骤
品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如观色、闻香、 品味等,以便全面了解茶叶的特点。
抗菌作用:茶叶中的茶 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具 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 细菌的生长繁殖,对口 腔卫生和胃肠道健康有 很好的保护作用。
抗癌作用:茶叶中的茶 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具 有抗癌作用,能够抑制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对 预防和治疗癌症有积极 的作用。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茶叶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茶叶非常重要,不同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 茶叶。
白茶
总结词
轻微发酵的茶,色泽银白或灰绿,口感清爽鲜美。
详细描述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浅的茶,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萎凋和干燥。白茶色 泽银白或灰绿,口感清爽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 能。福建的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是白茶中的代表品种。
03
茶具与茶器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06
茶具与茶室布置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茶具种类
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公道杯、闻香杯 、盖碗等。不同材质的茶具有不同的使用场 合和特点,如紫砂壶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 茶等,瓷质茶具则适合冲泡绿茶、黄茶等。
茶具使用方法
使用茶具时要注意卫生,每次用完后要清洗 干净。同时,不同材质的茶具在冲泡时也有 不同的水温要求,如紫砂壶适合用高温水冲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茶叶基本知识 • 中国茶文化 • 茶叶的营养成分与健康 • 世界名茶介绍 • 茶叶的购买与储存 • 茶具与茶室布置
01
茶叶基本知识
茶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茶叶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饮品,具有独特的口感 和香气。
分类
茶叶可以根据制作工艺、产地、外形、发酵程度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
茶叶的保健功能
抗氧化
抗炎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 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抗菌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具有抗炎作用, 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对治疗咽喉炎、扁桃 体炎等疾病具有辅助作用。
改善心血管健康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预防肠道疾病。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可以降低血脂和 血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茶室礼仪与注意事项
茶室礼仪
在进入茶室前,要先敲门或按门铃,以告知主人。进入 后要更换鞋套或袜子,以保持卫生。在泡茶时要注意卫 生和手法,同时要避免将水溅到地上或桌子上。在品茶 时要遵循“先客后主”的原则,同时要避免大声喧哗或 打嗝等不雅行为。
注意事项
在进入茶室前要先了解主人的喜好和文化背景,避免做 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同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不要随 意触碰或使用不熟悉的器具或设备。在品茶时要注意自 己的言行举止,以展现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茶叶培训资料

茶叶培训资料一、茶叶发展史“茶之为饮发乎神龙,闻于鲁周公。
”茶这一古老而文明的饮料,从发现、利用、相传至今,至少有数千年历史了。
并在很早以前,传播到国外,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如今,茶已经成了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而我国则被称之为“茶的祖国”。
1.茶的原产地在中国。
2.最早的茶字开始以“茶”字明确表示有茶字意义的,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尔雅》(公元前二世纪秦汉年间成书)。
而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7000万年的历史了!3.最早的茶书唐代的陆羽,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
二、茶类的划分及简介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绿茶种类:1.西湖龙井“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
”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茶农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龙井茶共分为三个品类: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
“梅家坞龙井”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美誉。
2.黄山毛峰黄山云雾是黄山毛峰的前身,产于安徽黄山,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
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其制造分为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其特点是:形似雀舌、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的两大特征。
3.洞庭碧螺春“入山无处不翡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精品,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碧螺醇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白毫。
有“一嫩(芽叶嫩)三鲜(色、香、味)”之称。
茶叶培训资料

花果茶
花果茶又被称为果粒茶,是一种类似茶的饮料,以各种不同的花朵与水果浓缩干 燥而成,成份中含有各种不同的维他命、果酸与矿物质,但不含咖啡因与单宁酸, 各种不同口味的花果茶在成份上略有不同,但仍以芙蓉花、蔷薇实、橙皮与苹果 片为主要组成元素,在冲泡后仍能保持花果的原风味,浓郁的果香,加上冰糖饮 用,可以舒缓情绪,另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 红茶冲泡出来茶汤金黄,有苹果和
。 • 香料的味道香气会让人想到麝香葡萄
绿茶
•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 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 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 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 茶汤:汤色中带黄,味道甘爽,带有淡淡的果香。
世界各地的茶
• 中国 产茶比例占世界36.8%
• 主要产茶品种:绿茶.乌龙茶.白茶.红茶.普洱茶.黄茶 • 产茶大省:安徽·广东·湖北
• 印度产茶比例占世界22.3%
• 主要产茶品种:红茶.绿茶.白茶 • 主要产区:阿萨姆.大吉岭
• 斯里兰卡产茶比例占世界7.4%
• 主要产茶品种:红茶.白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茶工序
中国的茶籽带回国。这些僧
年).以为蒙古人对中国高雅
→ 人推行的茶文化至今仍然盛
行。
的茶文化不感兴趣,仍喜欢 自己粗野的饮茶方式,所以
中国本土的茶文化开始消失。
当元朝被明朝(1368-1644)
茶叶专业知识培训教材

消费者对茶叶的个性化需求将更加突出,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 将受到欢迎。
谢谢
THANKS
亮。
滋味
品尝茶叶的滋味是否醇 厚、回甘,品质好的茶 叶滋味醇厚、回甘强。
02 茶叶的冲泡技巧
CHAPTER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茶具种类
根据不同茶叶的特性,选 择合适的茶具,如紫砂壶、 瓷器、玻璃杯等。
茶具使用
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如 如何正确使用茶壶、茶杯 等,以保证茶叶冲泡效果。
茶具保养
茶多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 用,是茶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
分之一。
咖啡碱
具有提神醒脑、利尿消肿等作 用,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碱。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 基酸,如茶氨酸、谷氨酸等, 具有镇静安神、抗疲劳等作用 。
维生素
茶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 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
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05 茶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CHAPTER
茶叶的国际贸易
茶叶的国际贸易历史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全球化的贸易体系,茶叶始终是重要的商 品之一。
茶叶的出口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也 是重要的茶叶出口国。
茶叶的进口国家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茶叶的主要进口地区,他们消费了 全球大部分茶叶。
茶叶的历史
从最早的生煮饮茶、晒干收藏, 到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明清泡 茶,茶叶的饮用方式不断演变。
茶叶的种类与分类
绿茶
未经发酵的茶,如龙 井、毛峰等,色泽鲜 绿,口感清爽。
红茶
全发酵茶,如祁门红 茶、正山小种等,色 泽红润,口感醇厚。
《茶叶知识培训》茶叶基础知识

太平猴魁
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癿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太平猴魁 外形两右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丌散丌翘丌 卷边”之称。右色苍绿匀润,右脉绿中稳红,兮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 癿猴韵,汢色清绿明澈,右底嫩绿匀亮,芽右成朵肥壮。
白茶
収酵度:轻微収酵癿茶(収酵度为10-20%) 制作巟艺:萎凋--干燥
黑茶
黑茶原料较粗老,由于堆积収酵时间较长右色油黑,故称为黑茶. 収酵度:后収酵癿茶 制作巟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原料粗老,渥堆发色,高温汽蒸,压造成形
特征:外形色泽黑褐油润,汢色橙黄和橙红,香味纯和丌涩,右底黄褐均匀。 代表名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藏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 砖
癿圆柱体,重36.25公斤,1958年后改成花砖,正面有花纹,规格35xl8x3.5cm,
重2kg
千两茶
黑茶—湖北老青砖
主产湖北蒲圻(qi)县赵李桥。砖形茶,主销内蒙。 单位重量:2kg(片) 形 状 长 × 宽 × 高 cm:32×15×4
黑茶—六堡茶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癿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 产品曾进销香港、澳门、日本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黄茶
• 収酵度:微収酵癿茶(収酵度为20-30%) • 制作巟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 特征:干茶色泽金黄、汢色杏黄、右底嫩黄癿“三黄”品质。 • 代表: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广东大右青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汢...)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右青...)
红茶
• 収酵度:全収酵癿茶(収酵度为80-90%) • 制作巟艺:萎凋—揉捻—収酵—干燥 • 特征:红汢红右 • 丐界四大名红茶:安徽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吆岭红茶、斯里兮卡红茶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筛分摊放杀青揉捻 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 信阳毛尖茶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的杀青、揉捻、 理条工序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要根据 鲜叶质量,掌握“看茶做茶”的原则,杀 青、理条工序投叶量、温度、时间以及揉 捻压力、时间等因素应协调控制,以达到 工艺要求,保证成茶质量。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武夷岩茶 屯溪绿茶
安溪铁观音 祁门红茶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普洱茶
滇红
中国十大名茶(三)
西湖龙井
碧螺春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
恩施玉露
白毫银针
武夷岩茶
安溪铁观音
普洱茶
其它名优茶
太平猴魁
• 茶挺直,两端略尖, 扁平匀整,肥厚壮实, 全身白毫,香气持久 高爽,含花香,汤色 青绿明净,滋味鲜醇 回甜,叶底芽时肥壮, 嫩匀成朵,嫩绿明亮
祁红
• 外形:条索紧细匀整, 锋苗秀丽,色泽乌润 (俗称“宝光”)
• 内质:清芳并带有蜜 糖香味,上品茶更蕴 含着兰花香(号称“祁 门香”),馥郁持久; 汤色红艳明亮,滋味 甘鲜醇厚,叶底(泡过 的茶渣)红亮
信阳毛尖的保鲜
• 首先,茶叶必须充分干燥,含水量6%以下; • 大批量信阳毛尖采用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
保鲜(0℃—8℃); • 销售小包装茶叶采用真空或除氧剂除氧密
封包装比较理想; • 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保鲜与真空或除氧剂
除氧密封包装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理想的 保鲜效果。
西湖龙井
• 外形嫩叶包芽,扁平挺 直似碗钉,匀齐光滑,芽 毫微显,色泽翠绿带嫩 黄光润,香气清高持久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基础知识 • 中国茶的种类
一、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 其绿色的特点。
龙井茶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 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 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 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祁门红茶
坦洋工夫
正山小种
茶叶基础知识 七、花茶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有茉莉 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茶叶基础知识
泡茶用水
<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用水特点:(清、轻、甘、活、冽) 其一,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体要轻 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 0.1ppm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0.2ppm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达 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所以水以轻为美。 其三,水味要甘 “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 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温要冽。 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 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其五,水源要活。 “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 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茶叶基础知识
三、白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是自然枯萎凋、晒干或烘干。成茶芽叶自然舒展,满披 白色茸毛,汤色清淡.
白毫银针
白牡丹茶叶基础知识Fra bibliotek四、黄茶
黄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后堆积闷黄,再炒,再堆积闷黄,然后烘焙干燥.
君山银针
霍山黄芽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芽茶、广东大叶青...)
一、按工艺分: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晒青绿茶 蒸青绿茶 二、按外形分 :1、扁 形——光,扁,平,直 2、针 形——紧,细,圆,直 A、松针形—绿翠似针 B、银针形—满披白毫似针 3、螺 形——紧结似螺 4、眉 形——紧秀似眉 5、兰花形——芽壮成果 6、雀舌形——单芽扁平,形似雀舌 7、珠形——圆紧成珠 8、片形——片状略卷 9、曲形——细紧弯曲 10、菊花形——扎压似菊
茶叶基础知识
泡茶用具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名优绿茶\黄 茶: 透色玻璃杯, 应无色、无花、 无盖。或用白 瓷、青瓷、青 花瓷无盖杯。
花茶: 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茶叶基础知识 泡茶用具
白茶:白瓷
红茶: 乌龙茶:
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 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 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
茶叶基础知识
绿茶
不发酵
轻微 发酵
白茶
乌龙茶
半发酵
中国茶 的种类
轻发酵
黄茶
红茶
全发酵
全发酵
黑茶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 中国茶的种类
一、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70%。绿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绿 汤清,加工工艺是鲜叶采摘后经过高温杀青,然后经揉捻、干燥后制成。绿茶中有所 谓的“明前茶”和“雨前茶”,它们是在每年清明和谷雨前采摘嫩芽幼叶制成的茶叶, 特别珍贵。 绿茶的种类
发现茶树,而且将茶叶视为解毒治病养生的
妙药 。经过历代茶人的探索实践,将其发 展为我国、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灿烂的茶文 化。
树龄2700年 树高25.6米
茶叶基础知识 “茶圣”陆羽
• • •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
茶叶基础知识 五、黑茶
黑茶原料较粗老,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堆积发酵(渥堆)、干燥四道工序,由于堆积发酵 时间较长叶色油黑,故称为黑茶.
普洱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茶叶基础知识 六、红茶 红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红汤红。红茶在国际市场贸易量最大。红茶的加工工艺是 鲜叶采摘后不用高温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绿茶是不发酵的),叶子 变红后再进行干燥。红茶又分为小种红茶(经过松柴烟熏具有特殊松烟香味)、工 夫红茶、红碎茶(将叶片切揉后再发酵、干燥)。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
茶 的 起 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 于唐朝,盛在宋代”。 传说公元前2700多年,神农为了普济众生, 采草药,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 而解, 荼 是茶最早的名字,唐朝陆羽撰写 《 茶经》时将其改为茶,神农氏不仅最早
茶叶基础知识
《茶经》
《茶经》 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 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 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 卷上: 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 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 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卷中: 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 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 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 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 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 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 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茶叶基础知识
• 1、西南茶区 • 包括云贵川和西藏东南部,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 2、华南茶区 • 包括连两广、福建、台湾、 海南等省区,这是中国茶树生 长的最适宜区 • 3、江南茶区 • 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 皖南苏南鄂南,为中国茶业的 主产区 • 4、江北茶区 • 包括皖北、苏北、鄂北、 河南、陕西、山东、甘肃等 地,该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叶基础知识 泡茶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 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 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 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 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 叶"烫熟"了。 乌龙茶则要沸水冲泡. (3)时间 : 据测试,绿茶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 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 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茶叶基础知识
福建省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谢谢观赏 THANKS!
茶叶基础知识 二、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外形色泽青褐,属于半发酵茶。其加工工艺是新鲜叶子采摘后经过晒 青萎凋、反复数次摇青,叶子进行部分发酵红变,然后经高温杀青、揉捻、干燥而成。冲泡 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
大红袍
铁观音
冻顶乌龙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品赏 茶叶主要是从观色、闻香、品味第三方面进行品尝。 ◎观色 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 ◎闻香 观色之后,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好茶的香气自然、纯 真,闻之 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低劣的茶叶则有股烟焦味和青草味, 甚至夹杂馊臭味 。 ◎品味 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茶汤初入口时,有 或浓或淡的苦涩味,咽下后,口里回甘。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分类
1、按发酵程度可分为: 不发酵茶:如绿茶; 半发酵茶:如乌龙茶; 全发酵茶:如红茶、黑茶 2、按品种可分为: 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再加工茶 3、按类型可分为: 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药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