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想白纸一样

纯洁的孩子,

教育的过程不是批评的过程,而是鼓励的过程。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诚实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不论你做了什么,都要跟爸爸妈妈讲,做错了事情不挨批评,只要说出来改正就好,但是隐瞒与欺骗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是,鼓励不是纵容,有些事情要说一不二,比如:

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六年一班家长

当体重只有3.5kg、只有51cm的儿子呱呱堕地的一瞬间:我和家人已经想好的无数个名字中就剩下了一个:天天。我们希望他天天快乐、天天健康、天天长大……

在一家人精心呵护下,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的生长发育已经不再是问题:不到六岁,已经身高近130cm,体重20kg,从生理方面来说已经完全称得上是发育良好的健康孩子。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如何教育、如何培养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很多专家说:不要把孩子看得很幼稚,也不能和孩子老讲大道理,更不能实行高压"统治",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不希望用自己的喜好、憎恶去强压孩子,不把自己未完成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因为他有自己的生命和爱好,不应该是父母生命的替代品。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小伙伴们都开始了学习,学舞蹈,学美术,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玩。于是每到周末小伙伴们都去学习了,没人跟他玩,我就跟他玩沙,玩土,踏青,抓虫。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说喜欢玩爵士鼓,我们就送他去学习,一切顺其自然,没有指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我们希望能从中得到快乐。后来他因为功课多了,学习累了,倦了,孩子提出不去了,我们也没有阻止。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让他自己选择未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孩子的榜样” 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

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他不要乱扔垃圾,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于是即使身边没有垃圾袋或垃圾箱,就将垃圾放入自己的口袋或包中,这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天天也因此在这方面养成了好习惯,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片纸屑他也不会随便扔在地上。

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也要做出好榜样来。每天晚上我们都各自看书,或者一起探讨学习方法。学习累了,一起听音乐、一起练习呼啦圈。到周末一起玩电脑,看影碟。孩子经常会把他在校内校外学到得知识展示给我们看,我也把新学的软件,做出的作品给他看。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辛苦的,所以有时免不了性急,无缘无故朝孩子发火,或者在其它方面也会犯错误。我和孩子的爸爸每当这时都能做到向孩子道歉,向孩子说对不起”所以天天一旦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对或不好时,他总是会主动地道歉。有一次早晨起床,他在穿衣服时出了点麻烦,衣服总也穿不好,后来穿上后心情烦躁地走出了卧室,这时不知情况的爸爸说:哦,乖

孩子起来了。”天天突然发火了:好啦!什么乖孩子,烦不烦哪!”爸爸怔住了,我就朝爸爸使了个眼色,我俩都默不做声,过了一会,天天洗漱完毕走到餐厅,大概情绪也平息了,他走过来依偎在爸爸的胸前。跟爸爸说:对不起哦,状态不好!

孩子在慢慢长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总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孩子提供一些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孩子的手里。决不会强行要求孩子去做什么、怎么做,而始终给他以点拨,充分尊重他的思维,积极引导他。

有一次孩子带午餐费去学校,因为没有及老师,丢了钱。回到家里就哭,说有人偷了他的钱,我给他分析,说一定是自己的口袋浅,不小心钱包掉了出来,别的同学拿了,不是偷,拿和偷的性质不同。后来因为找到了拿钱的孩子,我也同天天交流,让他不要在班里说这件事,也不能因为此事而疏远这个同学,因为我想保护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让他学会保护同学的脆弱的小心灵。

好多父母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做家长的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孩子们则抱怨与父母之间有代沟,得不到理解。而我的家庭却不是这样,由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主动往前迈了一大步,既做他的妈妈,又做他的好朋友。所以每天都有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平时,我不管是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碰到的事情都愿意和

孩子说,开心的,不开心的,其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她是妈妈最亲最信任的人,也让他感到妈妈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他的帮助,树立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如家里的家用电器都是他爸爸先教会他,然后让他学会使用,帮助妈妈。他都可以自己独立帮我把电脑的音响安装到正常使用。因此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向我敞开心扉,将校内校外所碰到的事情和我交流。

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爱冲动、爱幻想,使自己的思维也变得年轻了;与孩子共同成长,能减轻许多由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烦恼。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幸福、平安、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将一如既往地和孩子共同成长。

懒妈妈和儿子一起成长

伍郁静

其实刚做妈妈时我并不懒,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而且上学后,我就逐步变成了懒妈妈。

一、懒于动手有时水果吃完了,饮料喝完了,儿子会顺手把果核、塑料瓶子放在

书桌上,他的桌上还堆满了小人书、报纸、玩具和其他杂物,如果我不帮他收拾,它们会永远占据着他书桌的大半壁江山”;他房间的墙边地角随意乱放着球拍、篮球和纸片,甚至衣服掉地上你也懒得捡一下。为了让他改掉不爱收拾,不爱干净的坏毛病,我费了不少口舌,生了不少气。我经常帮他收拾,但他根本不珍惜我的劳动,刚打扫干净收拾整齐没多久又恢复原状。于是我打算采取以懒治懒、以毒攻毒”的办法,在搞清洁时故意不收拾整理他的房子,他房子的杂物日复一日地积累起来,放书包没了固定的位置,最后连书桌上做作业的空间都没有了,他习惯地以为我会帮他收拾,我却开玩笑说:旭

聪,看来你只能在书桌的上空做作业了。”这么一说,他反倒不好意思了,拿来

一个大塑料袋逐一把房间的垃圾和杂物收拾起来,把书本和玩具分别归类到书

柜和玩具箱,最后看到他满脸挂满了汗珠却流露出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喜悦,虽然花了近一个小时耽误了一点做功课的时间,我还是十分高兴地表扬了他一番,而且还说:我从未见过那家的小孩能象你这样把房间收拾的如此整洁。”从此以后,他慢慢地体会到了自己的房间必须由自己去管理,以前他不知道妈妈劳动的辛苦,不懂珍惜,现在他不仅会定期收拾房间,而且还会尽量注意把物品分门别类放置了。采用同样的方法,我使他养长了在周末时帮忙刷碗和晾衣服的习惯。

二、懒于唠叨。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反而不当回事。有一段段时间,儿子刚好痴迷于玩电脑游戏,为此,我们也发生过好几回战斗”可收效不大。我知道,在孩子玩瘾最大的时候,如果强行控制,不仅效果不好,还会激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有一次,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完,我问:

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10分钟。”好,说话算数。” 1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埋头苦干”我干脆懒得再过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说必须关机、关灯睡觉了,结果作业没做完,第二天还被老师罚,以后他再也不敢在未完成作业前玩游戏了。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有时在睡觉前甚至是在早上回到学校后才想起没叫家长在作业本或书本上签名,一开始,我生怕他忘记了会挨了老师的批评,所以经常提醒他,结果这变成是我的任务了,后来有一次我故意不提醒他,结果他挨了老师的批评还埋怨我,我对他说:家长有家长的职责,小孩有小孩的任务,小孩的任务应该自己完成,不该强加于家长。”从此以后,他很少会忘记叫家长签名的事了。

三、懒于陪读。儿子刚上学时,我只提醒他,什么时候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我再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正因为这样的缘故,在他三年级起就不再需要我提醒什么时候该做功课了,而是自觉按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我较忙时,他就会自己

默写老师本来布置要加长听写的生字,还会自觉地把书本中的内容该读的读, 该背的背。

我之所以要做个懒妈妈,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想培养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借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明白照顾自己、管理好自己是他的责任,只有先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将来才可能是个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心的人。第二个原因是本人认为树立起孩子的责任感对他的学习态度也会产生根本的影响。

本人采取的以懒治懒、以毒攻毒”的方法也不是对没一件事情都奏效,比如说儿子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越来越多,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潦草,我暂时还找不到能使他把字写得工整的办法。

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我意识到在孩子生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的事情的引导中,都应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作为母亲,我们也应该学会怎样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