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学案 鲁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学案 鲁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第三节 公众参与学案 鲁教版选修6

第三节公众参与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公众参与的含义

(1)含义: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2)意义: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特别是青少年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3)公民的环境权

①狭义:指公民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的权利。

②广义:包括知情权、检举控告权和参与管理权。

2.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态度(环境意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和心理条件。

①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和动机。

②要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

(2)责任

①加强环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创造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②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活动。

③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

④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1.实行家庭绿色消费

(1)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和有毒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

(2)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绿色学校: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

3.协助创建绿色社区

(1)绿色社区:指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2)绿色社区的内容

①设施: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

②参与者:环保志愿者队伍及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③活动安排:开展持续性的环保活动等。

一、判断题

1.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 )

2.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

3.绿色学校是指绿化面积较大的学校。( )

4.绿色社区的参与者包括环境志愿者和绿色家庭。( )

5.公众参与中要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 )

答案:1.× 2.√ 3.×4.√ 5.√

二、选择题

6.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包括( )

①所有公民②社会团体

③国家机关④国际机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既包括以个人形式的参与,也包括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形式的集体参与。

7.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 )

A.人类尽可能少地索取自然资源

B.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解析:选B。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就是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因为公众的参与会使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方式中,最终实现人地和谐。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

材料二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环保志愿者们都会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多数的人群仅对活动派发的礼品感兴趣,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很多行人将志愿者们派发的宣传单随意乱扔,充分显示了群众对环保知识的冷漠。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火烤焦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什么?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

提示:(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绿化树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②购买一次性商品;③浪费水、电、纸张等;

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⑦乱砍滥伐林木等。

【核心归纳】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环境道德

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正确说法是( )

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

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

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

D.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

解析:选B。正确理解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包括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合作探究】

读教材P95图4-3-5“绿色学校模式示意”,探究下列问题。

(1)在“绿色学校”中,学校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2)在“绿色学校”中,对学校课程设置有何要求?

(3)“绿色学校”的学校环境有何特点?

(4)“绿色学校”有何社会影响?

提示:(1)管理方面采取师生共同决策等措施,促进学校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设,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2)学校课程方面通过环境教育等,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

(3)学校环境方面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等,可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使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意识、知识、技能、生态、责任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家庭生活和单位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有利于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4)社会影响方面,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核心归纳】

家庭绿色消费的主要内容

家庭绿色消费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典范。图解如下:

【跟踪训练】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取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答案:A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公众参与的含义是什么?

2.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是什么?

3.公众参与中应有的环境道德是什么?

4.什么是家庭绿色消费?

5.创建“绿色学校”有哪些效益?

微点拨

1.绿色技术: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

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

2.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改善环境和社会生

活品质的功能。

3.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以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4.绿色社区: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

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一、选择题

实施家庭绿色消费,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协助创建绿色社区,关注环境安全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原则。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行为中体现家庭实行绿色消费的是( )

A.上班经常乘出租车

B.在家经常使用一次性茶杯

C.购买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

D.购买露天烧烤食品

2.绿色学校是指 ( )

A.绿色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

B.环境教育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

C.日常卫生搞得很好的学校

D.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

解析:第1题,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第2题,绿色学校是一个综合指标。学校的绿化、环境教育、日常卫生等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答案:1.C 2.D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名词成为一个很时尚的概念。“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自己有绿色消费的习惯就行,家庭其他成员有没有与自己无关

B.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事,学生不起作用

C.只要能省钱,商品带不带“绿色标志”无所谓

D.应积极参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

解析:第3题,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和过程,不是消费带有绿颜色的物品。第4题,不仅自己要有绿色消费习惯,而且要促使家人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学生要为创建绿色学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每个人都应认购有绿色标志的商品。

答案:3.A 4.D

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回答5~6题。

5.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 ( )

A.个人的环境意识

B.集体的环境意识

C.公众的环境意识

D.国家环保政策

6.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是 ( )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解析:第5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和心理条件,因此是衡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程度的首要因素。第6题,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商品有利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5.C 6.B

7.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包括( )

①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③投资大,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④教师、学生的参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创建“绿色学校”有利于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一个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发起,旨在呼吁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响应,并陆续在当地开展节能倡导行动。据此回答8~10题。

8.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②④

9.“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行清洁生产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10.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①青少年普及教育②提供法律援助

③表彰优秀人物④相关法律的制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8题,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部分电能是由燃烧化石燃料转化而成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少酸雨的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第9题,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绿色消费。第10题,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所做的工作不包括相关法律的制定。

答案:8.C 9.A 10.A

二、综合题

11.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取决于哪两个环节?

(2)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解析:(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取决于原材料采集和处理及产品的加工制作两个环节。(2)列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约水资源、垃圾分类、使用节能灯等做法即可。

答案:(1)原材料采集和处理,产品的加工制作。

(2)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

12.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

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建造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

答案:(1)二氧化硫酸雨

(2)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美化环境等。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冲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决策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次序温度(℃)粘附力(N)

1 15 2.0

2 25 3.1

3 30 3.3

4 3

5 3.6

5 37 4.6

6 40 4.0

7 45 2.5

8 50 1.5

(1)

(2)根上述数据以及画出的曲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条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解析:(1)(2)考查了图表转化和探究归纳能力,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折线或曲线图,然后归纳结论。(3)考查了个人参与环保行动的实践能力,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4)考查了口香糖污染治理措施,从口香糖残留物的特性着手分析。

答案:(1)

(2)随着温度的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少

(3)选择公众。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或选择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

(4)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后粘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任选两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矿产贫乏煤、铁、石油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日本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突出,“资源性”布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经向海外大量移民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2.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青藏高寒区 C.东部季风区 3.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 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 和昆仑山为界。 4.三大自然区特点: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 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 地为主 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 高山 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 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 低 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 熊、松鼠、熊猫、梅 花鹿等 植被为草原、荒漠,有 骆驼、黄羊等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 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公众参与案例

1公众参与 1.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任何开发建设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邻近地区公众的利益。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导入公众参与调查,是环评方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的手段。它可以使项目环境影响区公众能及时了解环境问题的信息,充分了解项目,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直接参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提出有益的看法,从而减轻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资源的损失,这对于建设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在项目环境影响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调查,以收集相关区域公众对项目建设的认识、态度和要求,从而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能够全面综合考虑公众的意见,吸收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与合理,制定的环保措施更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提高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公众参与工作计划 在进行本项目公众参与时,按照力求普遍,重点突出的原则,确定公众参与的对象。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确定本项目拟建址附近居民、村委会、工厂及当地环保部门作为主要公众参与对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并结合有关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制定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工作方式,方式如下: (1)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2)征求公众意见 (3)公众意见汇总分析 (4)公众意见的反馈 (5)编写公众参与篇章 1.3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是通过网上公示,张贴通告,访问调查和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充分收集公众意见。 1.3.1环评第一次公示 1.3.1.1网上公示 本次公众参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环发2006[28]号)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号)进行环评信息公开与公众调查。 本项目课题组在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建设单位与本项目课题组在广东省平远县人民政府信息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d16913260.html,)上进行第一次公众参与的网上公示,公布有关内容,相关图片见图15.3-1,公示时间:从2010年01月10日起共20天。 图15.3-1 环评第一次网上公示 1.3.1.2现场公示 为了方便评价区域内当地居民了解项目信息,建设单位在长田镇、官仁村等地张贴了《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及油茶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公示张贴现场照片详见图15.3-2。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分类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也无法实现。 健康的你和我,同样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污染已把我们层层包围。空气、水、食物污染无处不在,污染被人们称为“疾病的元凶、杀人不见血”的恶魔.呼吁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对健康的期望成为现实! 一、环境污染物按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1、化学污染物包括: (1)、燃料的污染;(2)、烹调油烟的污染;(3)、吸烟烟雾的污染;(4)、建筑材料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石棉的污染、涂料、填充料及溶剂所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5)、装饰材料的污染;(6)、家用化学品的污染;(7)、VOC的污染;(8)、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9)、其它污染物的影响;(10)、臭氧的污染。 2、物理污染有: (1)、噪声的污染;(2)、电磁波的污染;(3)、噪光的污染。 3、生物污染有: (1)、尘螨的污染;(2)、宠物的污染。 二、各种污染物与人体的健康 1、甲醛的污染: 甲醛无色易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制备酚醛树酯、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建筑人造板、胶粘剂的重要化工原料。居室中的甲醛主要是由建筑人造板或胶粘剂中挥发出的,当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会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再高时,将引起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和肺气肿;当空气中甲醛含量达到30毫克/立方米时,便能致人死亡。人们长期低剂量吸入,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还会使妇女月经紊乱,影响生育并引起新生儿体质下降和染色体异常,甚至可诱发鼻咽癌。1987年美国环保局已将它列入可致癌的有机物之一。

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商业发达)、南亚和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北美五大湖地区(工业和金融业发达) 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降水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③水资源和土壤(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显著)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政治⑤文化⑥科技 7、为什么非洲自然增长率高,欧洲自然生长率低? ①非洲:经济、科技、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高,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②欧洲:经济发达,科技、医疗先进,人口死亡率很低。生活条件优越,有不愿生育的观念,使得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1、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小于70%,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日本英国 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位于亚欧大陆西侧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 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特 点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与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就是引起人口迁移得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得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1、自然环境因素:就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与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得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得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得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得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得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得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得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得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特定地区得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得情况下,所能承受得最大人口数量,就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就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与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得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得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得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得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得地理国情,坚定不移得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得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得比重上升与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得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得比重。 4、城市化得新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与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影响因素:受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受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3.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 西南青藏高原25% 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 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 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 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 湖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 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 原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 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 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 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发达落后 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 开放的门户,基础 设施最好,城市 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 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江 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 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 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 发展 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 负承东启西的作 用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 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 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势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东北森林过 度砍伐;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 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 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 区 有70%的国境线,利于 沿边贸易;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 南水利资源充足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土地 荒漠化严重,西南 交通困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 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 的基础和能力 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公众参与 【梳理双基】 【精讲例题】 例题1.读 “某垃圾焚烧厂工作流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厂工作原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写出其与图中①②③相对应位置的字母。 a.垃圾分类 b.废水 c.废热 d.堆肥利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由于垃圾焚烧并不是一种最佳方法,该地准备对垃圾焚烧厂进行改造,请提出你的改造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图中垃圾的处理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公众的参与程度,试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各项的逻辑关系,结合选项内容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可对垃圾焚烧中产生的废热加以利用。第(3)题,从垃圾的来源和焚烧前必须进行分类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a c d (2)建发电厂,用焚烧厂产生的热量来发电。 (3)①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②垃圾种类多样,在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分类 例题2.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请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下列所列选项中全都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是( ) A.废纸箱、废塑料、废金属B.废纸、果皮、电池、废塑料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 点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高中地理必修三_鲁教版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三知识构建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含义: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的特点:①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区域的划分: ①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区指标: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气候区。 ②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方言区。 二、区域类型的划分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越详细。 四、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以及地形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哪些方面? 一般包括: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人类活动(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生产活动方式、劳动力状况、人口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等。 3、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自然环境的比较、经济发展的比较(农业生产的比较、工业发展的比较)。 4、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临海型”的特点?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大多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便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形成明显的“临海型”布局格局。 5、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地形、气候的地区差异)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①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南方与北方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水田与旱地 水稻种植区与小麦种植区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三节公众参与学案鲁教版选修6

第三节公众参与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公众参与的含义 (1)含义: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2)意义: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特别是青少年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3)公民的环境权 ①狭义:指公民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的权利。 ②广义:包括知情权、检举控告权和参与管理权。 2.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态度(环境意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和心理条件。 ①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和动机。 ②要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 (2)责任 ①加强环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创造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②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活动。 ③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 ④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1.实行家庭绿色消费 (1)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和有毒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 (2)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绿色学校: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

3.协助创建绿色社区 (1)绿色社区:指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2)绿色社区的内容 ①设施: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 ②参与者:环保志愿者队伍及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③活动安排:开展持续性的环保活动等。 一、判断题 1.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 ) 2.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 3.绿色学校是指绿化面积较大的学校。( ) 4.绿色社区的参与者包括环境志愿者和绿色家庭。( ) 5.公众参与中要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 ) 答案:1.× 2.√ 3.×4.√ 5.√ 二、选择题 6.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包括( ) ①所有公民②社会团体 ③国家机关④国际机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既包括以个人形式的参与,也包括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形式的集体参与。 7.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 ) A.人类尽可能少地索取自然资源 B.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解析:选B。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就是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因为公众的参与会使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方式中,最终实现人地和谐。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复习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P1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狭义) 2.中国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6[(四)为目的,非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为: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一)转变环境观念;(二)调整环境行为;(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3.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P17-25 一、政府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社会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它是各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和发言人。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其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置必要的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以及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等。 (二) 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二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公众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决策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最根本和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二、企业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企业 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一词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营”的含义。从环境经营角度看,企业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检测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检 测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2010年10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4题。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3.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4.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5. 下图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 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 荒山 6.“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逻辑性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8.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0.“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11.暖温带、亚热带等热量带的划分指标是 A.气温B.积温C.均温 D.温差 12.有关均质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质区即面积相差不大的区域 B.按若干自然要素划分出的区域是均质区 C.均质区只能按照人文要素来划分 D.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内在一致性的区域 13.区域再生阶段采取的措施有 A.积极整治环境 B.扩大工业规模 C.加快资源结构调整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据此回答14~15题。 14.这句话显示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层次性

浅谈城市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浅谈城市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发表时间:2019-01-03T14:57:47.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尹明星 [导读] 摘要:当今,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城市环境的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泗县环境保护局安徽宿州 234300 摘要:当今,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城市环境的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集中地,同时也是环境问题突发的重要区域,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痛点。2015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强调,城市工作作为人居环境的中心目标,一定要强化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会议还强调,城市治理要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强调社会公众的决策参与权,引导广大市民开展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单独成章,将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逐渐完善。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城市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成为环境治理和改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参与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就需要针对问题的根本加以解决,从而帮助公众更好的参与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1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基本概述 城市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顾名思义,主要包括土地等自然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供给。人文环境是通过人文活动所形成的,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都属于人文环境的范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自然环境可以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人文环境提供更为优质的自然环境。但是,人文活动的剧烈增加,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协调。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采用行政手段,由政府进行决策与落实。而城市环境公众参与机制将政府与公众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公众参与到立法、决策、监督的整个过程,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2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公开程度不足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政府管制型体制造成的。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政府大包大揽,存在盲目的随意性。信息的公开内容,是否公开,都是政府决定。再加上国内的环境保护法等只是针对环境卫生信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对于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较少。这样所形成的低信息公开度,使得公众参与受阻。 2.2公众环保意识较低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的作用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之间不同步,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保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思想,不能意识到环境卫生对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公众的环保意识过低,给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不利于提高其参与度。 2.3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城市环境管理主要采取行政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机制对于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其起步较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尤其是行政管理机制的建立,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在当前的城市管理中,一些行政决策、行政监督等都是由政府执行的,公众的实际参与度不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管理组织形式的僵化问题。其次,在城市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行为规范性不强。尤其是公众参与往往凭借自身的意愿、经验而决定,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忽视了行政管理的程序规定,导致一些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漏洞。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落实,需要相应的行政支持。而当前的城市环境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行政执行权在政府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问题不平衡。 3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策略 3.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民众知情权 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应该完善信息公开制,让公众能够享有知情权,以便提高公众参与度。在一般的公共事物中,公众都处于弱势地位,对信息的掌握不够完全,这样很容易影响其积极性。所以,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需要公开相关的信息,将公众知情权体现出来。政府部门需要将信息公开性提高,将其作为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让公众自觉的参与其中。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建立相应的发布制度与披露制度,为公众提供全面的咨询,确保信息的透明化,以保证公众知情权。对于涉及到利益和权益等信息,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发布制度,做好信息披露程序、方法和额内涵等规范,再配合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建立公众的环境卫生管理平台,确保公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且还可以借助平台听取公众建议,了解民意。在信息发布中,尽量使用百姓语言,避免政府与公众出现沟通方面的障碍,以便信息公开化得到全面的实施。 3.2加大宣传力度 实行城市环卫管理,其受益者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因此提高城市环卫管理工作水平的重点就是城市居民环卫保护意识的提高。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工作,有利于促进居民环保意识提升,使工作效率提高。因此宣传部门需要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加深城市居民印象,使其参与热情提升。在媒体宣传活动中,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城市环卫管理工作进行宣传:(1)积极展示公众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参与成果,充分公开政务,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化。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信誉度,提升信任感,使公众认同政府工作,能够使城市环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调动公众管理热情。(2)扩大公众参与范围。要通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宣传使公众能够理解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增强其责任感,使公众管理主动性提升,对城市环卫工作进行自主管理。政府要增加公众参与途径,并针对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宣教,使公众环境管理认识水平提升,意识到城市环卫管理就在身边,从而自觉进行管理,使公众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管理效率。(3)由群众进行环境评价。群众的环境评价是一种具体的公众参与方式,在宣传工作中有着较好效果,能够提高群众参与感,使群众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设计相关活动进行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