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一课)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复习课题】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使用说明】阅读教材,自主构建体系,体会重难点,注明不懂的地方,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纸币的含义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运用:略【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1.商品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了解)(1)商品的含义:(两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拓展:商品从形态上,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举例:(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和社会属性,反映了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③使用价值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商品生产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将商品的价值让渡给生产者。
运用:分析企业重视产品品牌、质量、适销对路,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因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理解)(1)货币的含义:从中分离出来的商品。
(2)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性。
货币的本质是。
注意: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不能认为具有一般等价物作用的东西就是货币。
要区分商品、货币、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①货币的职能是的体现。
货币有五个职能,但基本职能是两个。
②价值尺度:A.含义:B.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
一般说,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大小成。
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并不需要的货币。
③流通手段:A.流通手段的含义:B.商品流通的含义是公式是C.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包括和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注意顺序不能颠倒)D.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的货币。
E.货币流通规律:运用: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认识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含义(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解)(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发行的、使用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教学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扫描】1、商品的根本属性2、货币的本质和根本职能3、纸币的流通规律4、信誉工具5、外汇和汇率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目的要求】1、知识目的:全面掌握本课根本考点,建构考点网络构造图。
突出复习重点〔把握高频考点〕,打破复习难难点。
2、才能目的:培养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依法保护人民币【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关注热点】:1.关注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问题。
2.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3.针对不同的经济开展局势,国家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 ①交换②使用价值③价值④一般等价物⑤一般等价物⑥国家(或者者某些地区)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⑧转账⑨现金⑩国际间〔11〕兑换 含义:用于①______的劳动产品 根本属性:②______和③______产生:商品交换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中别离出来固定地充当④______的商品 本质:⑤______ 商品 货币 纸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神奇的货币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誉贷款等部分或者者 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誉卡 ⑧______支票 支票 信誉 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⑩______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⑾______比率外汇 信誉卡、支票和第一部分【考点解析】【考点1】商品的根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根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的含义:商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提示:⑴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A.联络: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区别:消费者购置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消费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商品的特有属性〔社会属性、本质属性〕⑵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⑶商品交换的本质〔本质〕:商品消费者之间的劳动交换⑷理论联络实际: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复习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号:__________【学习目标】1.结合第一框所学,背诵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为什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结合第二框所学,背诵怎么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怎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综合本课,围绕“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构建本课主干知识体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夯实背诵第一课基础知识,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难点:归纳第一课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技巧。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基础知识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表现1.生产资料所有制(1)物质资料生产:(2)地位及作用:(3)我国的所有制形式:2.公有制为主体(1)公有制经济的构成:(2)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①根本特征②根本要求③基本前提(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4)国有经济:①主导作用的体现: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1)范围:(2)地位:(3)作用: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的作用第二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1)发展目标;(2)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3)实现形式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基本经营制度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市场环境2.企业经营3.经营者二、易混易错1.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为开拓海外市场,某私营企业引入外资股东,因此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
()3.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应平等,一视同仁。
()4.发展壮大国有企业,要推进扩大其产业布局,增加国有企业数量。
()5.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辽宁省葫芦岛市17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2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学案(无答案)1

第2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学习目标】1.了解信用卡的优点和支票的用途;理解外汇、汇率和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2.学会辩证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3.快乐学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并勾画课本,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等等。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到“我的疑问”处。
3.限时15 分钟,独立完成。
Ⅰ。
教材助读一、信用卡与支票1.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2.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和3.信用卡的功能:是具有消费、、、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注意:银行信用卡是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4.信用卡的优点:可以集、、借款、、、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支票的含义: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的票据。
6.支票的种类:和二、外汇1.含义: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3.汇率的表示方法:①外汇汇率:100单位兑换一定数量的。
②人民币汇率:100单位兑换一定数量的。
注意:①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②外币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外币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
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反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Ⅱ。
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汇率的认识正确的是()A.汇率又称外汇B.外币汇率升高意味着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本币C.汇率是一种支付手段D.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信用卡与支票各有何特点?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可以从含义、种类、功能、优点等方面认识信用卡和支票,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汇率变化的影响,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三、复习方法:提问法、比较法、综合法、讲解法、案例法
四、课时:7课时
五、复习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关于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列所述是商品吗?
(1)农民自己种的菜自己吃 ——不是,没有用于交换
(2)空气 ——不是, 不是劳动产品
(3)医院里病人使用的氧气 ——是,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二)能力方面:理解能力、运用货币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 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初步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懂得劳动 在商品 生产与交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劳动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伟大意义,树 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情感与观念; 2、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商品货币理论,破除拜金主义思想倾向,树立 正确的金钱观; 二、重、难点: 重点:1、货币的概念、本质、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2、纸币产生的原因、发行规律。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4、外汇和汇率。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1)有价值的东西( 一定 ) 有使用价值,无价值的东西(不一定 ) 没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就有价值,没有 不一定 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A、一定 B、不一定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①含义不同 ②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 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 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 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 换实现。) 统一:①只要是商品就意味着有价值。(因为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 劳动产品,而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 没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所以作为商品,也就必然具 有使用价值。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二者缺一不可。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doc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1.货币的本质;2.货币的基本职能;3.纸币的内涵与职能;4.结算方式与主要的信用工具;5.外汇及其变化与影响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知识再现】1.用于的就是商品。
2.一般等价物是指能够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
3.商品的价值就是。
4.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其本质是。
5.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6.通过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7.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只需要。
8.货币充当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是。
9.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不能用。
10.货币除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和等职能。
11.纸币是指。
12.通货膨胀是指。
13.通货紧缩是指。
14.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是和。
15. 、、是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16.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17.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如果用一定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反之,则说明。
18.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对外,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其关键在于()A.是否为别人所消费 B.是否在社会分工中生产C.是否与别人进行交换 D.是否出现剩余劳动产品2.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报道,目前山东临沂市已有9万手机用户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
材料中的“气象信息”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3.在商店中一台冰箱标价为3500,这3500元()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A.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④4.一位顾客花2.5美元买了块香皂,在这里,美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世界货币5.美元纸币与铸币相比,有以下优点 ( )①印制纸币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②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纸币比铸币的价值大④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中规定:出售假信用卡最高判刑10年,使用骗领信用卡可判无期徒刑。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学案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复习学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习目标】考纲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重点】正确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辨别货币的职能;货币与纸币的区别和联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和联系;货币流通规律学习流程及内容:Array基础知识过关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3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经济生活高三一轮第一课复习学案

诸城一中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必修I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宏观展示】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汇率【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2.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3.理解纸币的概念及其发行规律;4.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5.掌握外汇的含义,判断汇率的变动特点,阐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经济生活第一课P4-10及综合探究P25,至少读一遍。
2.先用蓝笔默写,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3.不会的内容进行标注,小组交流后仍不明确的请填写在【问题反馈】栏。
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3)货币的职能:①含义: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的体现。
②货币有哪些职能?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的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
(4)货币与财富(综合探究)①金钱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学习任务单】
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是什么?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3、纸币的流通规律是怎样的?
4、经济生活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有哪些?
5、外汇和汇率的含义,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习重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3、外汇和汇率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探究训练
【学习过程】
一、浏览课本,对照学习任务单把握基本知识点。
二、说出基础知识,识记。
三、合作探究、易混易错点分析:
例1.4G与3G最大的不同,是4G带宽非常宽,速度非常快,费用非常高。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好用不贵”才应该是先进技术的关键词。
网友的心声告诉我们
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格的高低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价值量大小
例2.(2013考前模拟)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庐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国家迅速组织救援抢险,并调拨了大量的救灾物资。
这些无偿调拨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C.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D.不是商品,不是劳动产品
例3.(2013考前模拟)在受到中国国家媒体的尖锐抨击后,美国苹果公司公布道歉信,承诺改进该公司在华客服政策,对iphone4和iphone4s的产品维修政策加以改进。
其根本目的在于
A.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B.实现商品的价值
C.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D.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例4.(2013南京、盐城一模)解决物价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控制过多货币投放量,从而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发行纸币多会引起物价上涨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C.纸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例5.“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
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这是因为
①劣币能代替良币在市场上流通②良币不贬值而劣币会贬值
③良币的价值高于劣币价值④劣币与良币都是一般等价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例6.(2014海门一诊)2013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和”字书法普通纪念币。
该币面额为5元,发行数量为5千万枚。
由于该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性,且限量5千万枚,一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
这说明:
A.该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例7. (2010江苏高考)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例8.(2014苏州一模)2013年11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6.1325;2013年9月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6.1495元。
若其他因素不变,这一变化会导致
①出国旅游的费用下降②出口国外的商品价格上涨
③出口企业的利润增加④来华投资的外商大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B.③④
例9.(2012江苏高考)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两类企业产生的影响,见下表:
注:假定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100 美元=820 元人民币变动为100 美元=640 元人民币(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
(1)计算表格中A、B 的值,并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表中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
(假设影响企业经营的其它条件不变)(6 分)
例10.(2014天津卷)根据下图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
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
生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四、变式训练
1、(2014江苏百校大联考)小王储蓄10 000美元,定期1年,年利率2.4%。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
当时用10 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某葡萄酒100瓶。
假定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
其他条件不变,小王用本息能购买到该葡萄酒的数量是
A.600瓶 B.603瓶C.604瓶 D.615瓶
2、2014淮安二模)M国货币一年中对内贬值8%,对美元升值4%(年初汇率为由1∶6),则一件一年前国内标价10元的商品,现在,该商品国内售价和国外售价分别为
A.9.20元,1.59美元B.10.87元,1.73美元
C.10.80元,1.87美元D.12.50元,2.17美元
3、某国 2013 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 10 万亿元,货币的流通速度为5 次。
假如2014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国 2014 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 万亿元 D. 2.4 万亿元
4、(2014江苏高考T7)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消费者购买商品希望物美价廉,企业出售商品则希望优质优价。
他们关注的共同点表明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商品质量的优劣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的质与价无法统一
6、(13调研卷)2012年韩国歌手朴载桓的网络歌曲《江南St y l e 》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红歌,带来了至少5000万元的收入,其中版权收入超过110万元。
对于版权认识正确的是A.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
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物质形态
7、春节过后,有人将家中闲置物品铺上网换取所需。
在网上交换闲置物品
A.提高了市民生活消费水平
B.没有改变商品交换的本质
C.使货币基本职能发生了变化
D.离不开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8、“人不可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送入坟墓。
”这告诉我们
A.人不应该拥有金钱,金钱只能导致罪恶
B.合法取得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障
C.资产阶级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
D.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9、(13模拟)受全球经济和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黄金成了一些市民保值增值的首选。
市民之所以购买黄金从根本上是因为
A.黄金作为商品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B.黄金作为商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C.黄金作为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黄金作为货币可以当作社会财富保存起来
10、近几年网络在线交易额不断攀升,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取代纸币,使得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11、张老师在银行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5万元,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和利息4万元。
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4万元利息分别体现货币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12、六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师花1000元注册了“莫言醉”白酒商标,因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被多位酒商争抢购买,现在已升值到1000万元人民币。
这里的1000万元
A.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B.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
C.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是人们消费心理不理智的体现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