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和弱视学习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8
举例
共同性斜视
• 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
王 彦 建
视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 遮盖左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眼遮盖 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
两眼均有转动。
• 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
右眼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9
角膜映光法
王 彦 建
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10
王 彦 建
11
王 彦 建
12
王 彦 建
13
王 彦 建
14
眼球运动状况检查
•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王 彦
• 双眼运动检查
建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
足或过强。
15王 彦 建16王 彦 建17
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
• 主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 • 检查在暗室进行,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灯光。
王 彦 建
18
• 格雷夫法(棱镜分视法)
王 彦 建
19
同视机定量分析法
王 彦 建
20
隐性斜视
• 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
• 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
王 彦 建
斜视和弱视
基础知识
1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上下斜肌与
视轴成51°
王 彦 建
2
眼外肌作用
眼外肌
内直肌
弱视、斜视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斜视
精选完整ppt课件
22
斜视
(三)、视标检查法 单视标检查法:红色滤光片法、单马氏杆检查法、双马氏
杆检查法 注:“内同外交” 内斜视为同侧性复视;外斜视为交叉
性复视。 (1)红色滤光片法:5M处放置一点光源,把红色滤光
片放在患者右眼前,患者右眼看到红色点,左眼看到白色 点,如果两点重合,说明没有斜视;如果红点在右,白点 在左,为同侧性复视,说明是内斜视,需加底向外的三棱 镜矫正,直至两点重合,所加三棱镜度数即为斜视度数; 如果红点在左,白点在右,为交叉性复视,说明是外斜视, 需加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直至两点重合;如果红点在上, 白点在下,为右上斜视(或左下斜视),需在右眼加底向 下三棱镜(或在左眼加底向上的三棱镜),直至两点重合。
全矫,试镜后症状消失;上隐斜用BD下隐斜用
BU 。
精选完整ppt课件
34
斜视
旋转隐斜
……双眼围绕矢状轴旋转的功能有程度差 异的倾向,但能为融合所控制维持双眼单 视
按病因分为:光学性、特发性
矫治:光学性旋转隐斜为眼的斜向散光或 眼镜的斜向轴位造成,需要适当调整斜向 柱镜的轴向和光度;特发性旋转隐斜无有 效矫治方法。
9
弱视
2)散光的配镜原则:无论近视散光还是远 视散光都要足矫。如散光度过高,患者不能 一次接受足矫,可考虑在半年内分次逐步矫 正。
3)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屈光参差程度低 (≤3D),可用框架眼镜足矫;屈光参差程 度高,可考虑隐形眼镜;年龄越小,可矫正 的屈光参差就越大。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弱视
球内转51°只司下转;眼球外转39°,只司内旋 和外传) 下斜肌(第一眼位司眼球上转、外转、外旋;眼 球内转51°只司上转;眼球外转39°,只司外旋 和外转)
18第18章 斜视与弱视 01

限制性斜视示例 RDRS
根据注视眼分类
交替性斜视 (alternating,alternative strabismus) 可以自主地由一眼注视交替到另一眼
注视。此类斜视不会形成斜视性弱视
单眼性斜视 (monocular strabismus) 只选择用一眼注视,斜视限于单眼。
此类斜视易导致斜视眼形成弱视
眼科学
眼科学
第十八章 斜视与弱视(1)
天津市眼科医院 张 伟
斜视分类
概论
斜视
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 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 神经肌肉异常或各类机械性限制引起。
正位(orthophoria)
一种理想的两眼平衡状态,是一种 很少能见到的眼位,大多数人都有小度 数的隐斜。
斜视分类
斜视分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 分类方法涵盖所有类型斜视。
国际上通用的是根据不同因素分类 一、根据融合状态分类: 二、根据眼球运动和不同注视位置眼位
偏斜的变化分类: 三、根据注视眼分类: 四、根据斜视发生的年龄分类: 五、根据眼位偏斜方向分类:
根据融合状态分类
隐斜(heterophoria,latent strabismus) 是一种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
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因注视眼 的改变而变化
非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paralytic strabismus) 由支配眼球运动的脑神经或眼外肌
麻痹引起的斜视
限制性斜视 (restrictive strabismus) 由各类机械性限制引起的眼球运动障
碍和斜视
麻痹性斜视示例 RSOP
显斜(heterotropia, manifest strabismus) 是一种不能被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 又分为恒定性斜视(constant strabismus ) 间歇性斜视(intermittent tropia)
斜视弱视练习题

斜视弱视练习题斜视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眼球的位置不正常,从而影响视觉功能。
为了帮助患有斜视弱视的人改善视力,以下是一些适用的练习题,帮助他们进行视觉训练。
练习一:视觉追踪练习这个练习有助于改善眼球的协调能力和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
1. 将一个玩具或者小球挂在适当的高度,使其能够左右摆动。
2. 保持头部稳定,用双眼尽可能多地追踪移动的物体。
3. 重复这个练习10次,每次10秒钟。
练习二:眼球运动练习此练习有助于增强眼肌的灵活性,提高斜视弱视患者的眼球运动范围。
1. 坐直,保持视线平行。
2. 将视线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每个方向重复10次。
3. 这个练习应该保持缓慢而平稳的节奏,确保眼球每次能够跟随视线移动。
练习三:瞳孔调节练习这个练习旨在帮助斜视弱视患者提高瞳孔调节能力,用于改善近视能力。
1. 将一本书或者报纸放在离眼睛10至15厘米的距离上。
2. 向书中的文字集中视线,然后迅速将视线转移到距离更远的物体上。
3. 重复这个练习10次。
练习四:立体视觉练习这个练习旨在帮助斜视弱视患者提高立体视觉能力,并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1. 用特殊的立体视觉图形练习立体视觉。
例如,寻找隐藏在图形中的三维形状。
2. 逐渐增加图形的复杂度和难度,确保每个练习反复进行至少5分钟,每天进行。
练习五:闭眼放松练习这个练习是为了帮助斜视弱视患者放松眼睛和眼肌。
1. 深呼吸数次,放松身体和心情。
2. 闭上双眼,用双手轻轻按住眼睛,不要用力。
3. 注意放松眼睛和眼肌,保持闭眼放松状态5-10分钟。
这些练习题是专门为斜视弱视患者定制的,旨在帮助他们改善眼球协调和视力。
然而,请注意,这些练习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患有斜视弱视,请务必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并按照他们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训练。
祝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教案(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

一、教案名称: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屈光不正的定义,掌握屈光不正的分类及各种屈光不正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屈光不正的定义b. 屈光不正的分类1) 近视2) 远视3) 散光4) 老花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分类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屈光不正特点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案例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屈光不正2) 讲解屈光不正的定义3) 讲解屈光不正的分类及各种屈光不正的特点4) 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屈光不正特点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屈光不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 教学目标:了解斜视的成因,掌握斜视的分类及各种斜视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斜视的成因b. 斜视的分类1) 内斜视2) 外斜视3) 上斜视4) 下斜视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斜视的成因及分类b.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种斜视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斜视特点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斜视图片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斜视2) 讲解斜视的成因3) 讲解斜视的分类及各种斜视的特点4) 展示各种斜视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斜视特点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斜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 教学目标:了解弱视的定义,掌握弱视的原因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
2. 教学内容:a. 弱视的定义b. 弱视的原因1) 屈光参差2) 斜视3) 单眼盲或双眼盲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弱视的定义及原因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的理解4. 教学准备:教案、PPT、案例素材5.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眼科常见问题之一——弱视2) 讲解弱视的定义3) 讲解弱视的原因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4) 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弱视的理解6.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弱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斜视弱视沟通

斜视弱视沟通斜视弱视沟通思路:1、斜视要根据斜视程度决定是否做手术。
2、弱视眼底没有问题的,在易视界基本都是可以康复的。
讲解什么是弱视,弱视和近视的明显区别,并告知家长。
(矫正视力达不到0.8以上,或无立体视觉,什么是矫正视力,什么是立体视觉)3、判断弱视类型: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型、形觉剥夺性、先天性。
(进一步:近视型,远视型,散光型)4、判断轻重,最佳矫正视力多少,立体视多少,眼底没问题的:轻度弱视,保守6个月可以恢复;中度弱视,保守1年可以恢复;重度弱视,一年以上;(弱视恢复以后,建议稳定一段时间)。
5、沟通点:远视度数可以降,如果有散光,散光度数不太高的,以后可以摘镜。
近视型弱视,一边要训练弱视,一边要控制近视度数发展。
散光型弱视,一边要训练弱视,一边防护近视,后期根据孩子眼部生理状态,顺规散光,度数可以适当低配。
屈光参差型弱视,训练差眼,提升差眼视力,减少双眼视差,没有完善视功能的,建立完善视功能,弱视康复,稳定视力。
斜视型弱视,根据斜视情况,跟度数是否有关,有些斜视(超20△)需要做手术,有些(15△以内)可以边训练弱视边训练斜视。
形觉剥夺性,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的,需要先做手术,再做训练。
先天性,典型代表例眼球震颤,做肯定有效果,但是无法签约矫正。
6、弱视的原因,什么原因造成的,分析一下:孩子三岁之前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期,特别是一岁左右时,特别的敏感,胚胎和婴幼儿的营养不良、早产、剖腹产、洗澡经常用浴霸、黄疸症状的蓝光治疗、眼科手术之后的遮盖、晚上睡觉不关灯、严重的感冒发烧等,都是引起弱视的常见原因。
例:1)剖腹产,早产,特别是早产后吸氧时间长的。
2)双眼有屈光参差的。
(双眼球镜相差超过150度或柱镜相差超过100度)3)先天性白内障的。
4)有眼球震颤的。
5)出现斜视的孩子。
6)眼睑下垂的。
7)玻璃体浑浊的。
8)高度屈光不正的。
7、弱视的训练年龄灌输一下:弱视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6岁,是最佳矫正期第二阶段:6-9岁,立体视最好在9岁前建立第三阶段:9-12岁,是弱视治疗的最后阶段,12以后弱视基本治不好。
眼科学课件:斜视与弱视

Nine positions
2 version
3
232ຫໍສະໝຸດ 1231: primary position 2: secondary position 3: tertitary position
2
3
Diagnostic positions
Worth four-dot test Bagolini Striated Glass Test
2.4 Sensory Function Test(2)
2 Fusion Potential (融合储备力检查)
prism
Red filter
light
2.4 Sensory Function Test
Superior oblique mucle— Trochlear Nerve(Ⅳ)
Medial,Inferior and Superior Rectus Muscles and 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Oculomotor Nerve(Ⅲ)
Functions of the Ocular Mucles
3
2
3
2
1
2
3
2
3
1:第一眼位(primary position)
2:第二眼位 (secondary position) 3:第三眼位(tertitary position)
诊断眼位
Normal and Abnormal Binocular Eye Movement
Ductions and Binocular Eye Movement
2.3 Eye Movement Examination Parks 3 test
第十七章-斜视与弱视课件

外斜视:多为间歇性,即使年龄稍大时 手术,也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成人后天性斜视:先保守治疗,积极查 找病因,病情稳定6个月后手术。
隐斜视
隐斜视是一种能被双眼融合机能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 任何去融合的方法均可暴露潜在的眼位偏斜。正常人多数都 有 隐斜视,无症状时不做临床诊断。
是否早产、顺产及出生体重;既往的照片;相关的诱因,如外伤、疾病等;
斜视为恒定性抑或间歇性;是否视物成双。 要了解以前的治疗情况,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代偿头位。还要了解是否有家族 史。
2.视力检查与屈光检查 常规视力检查。
与斜视相关的有几点 (1) 一定要分别检查远、近视力;分别检查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 (2) 对有隐性眼球震颤的患者,双眼同时检查的视力明显比单眼遮盖所查的视力好。 为避免或减少诱发隐性眼球震颤,在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而检查对 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查到实际视力。
去遮盖时,观察被遮眼的眼球移动情况,如被遮眼无眼球移动则说明该眼 无显斜视;去遮盖眼如有从偏斜位返回正位的矫正性移动,则说明该眼有隐斜视。 如去遮盖后该眼停留在斜位上,遮盖对侧眼后该眼才返回注视位,则表明遮盖眼 有显斜视。
(2)交替遮盖: 方法:遮盖板迅速从一眼移到对侧眼,再回来,反复多次,观察是否有眼球移动。 如无眼球移动,说明该眼为正位;如发现有眼球移动,而单眼遮盖实验时对侧眼 未见移动,则说明有隐斜存在。
n 6.主导眼(dominant eye) 两眼在同时视物时,起 主导作用的眼。
n 7.隐斜视(phoria,heterotropia,latent deviation ): 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的眼位偏斜
n 8.显斜(tropia,heterotropia,manifest deviation): 不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近 正 正位或外隐斜 外隐斜或间歇性外斜 视
恒定性外斜视
叁
白内障的弱视 治疗问题
遮盖
• 点击输入正文
遮盖
• 点击输入正文
白内障术后弱视治疗特点
➢ 低龄儿为主,合作性极差 ➢ 多为重度弱视,预后差 ➢ 常合并眼球震颤,限制了一些治疗方法的应用。 ➢ 无调节眼,屈光矫正有难度 ➢ 单眼剥夺性弱视的治疗非常困难,需要患者和家长很好的依从性。
视功能综合测试
✓ 全面的病史:一般健康和发育史 ✓ 远近视力 ✓ 屈光检查 ✓ 调节,眼位和眼运动能力的评估 ✓ 眼睛健康的检查 ✓ 睫状肌麻痹验光和散瞳眼底检查应在第一次全面视力检查之后 ✓ 必要时根据这些评估的结果,可能需要对视觉发育和视觉感知能力进
行额外的测试,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总体视觉状态。
•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 • 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下限值为0.5 • 4-5岁 0.6 • 6-7岁 0.7 • 7岁以上0.8
视觉发育分期
• 婴幼儿出生时,视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 婴幼儿出生后,在正常的视觉经验刺激下,视路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
善,这一时期为视觉发育的
,人类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约从出生到12
斜 弱 视
壹
儿童非斜视性 双眼视异常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 失代偿隐斜,调节异常,聚散异常, 调节与聚散功能不协调所引起的视觉 功能障碍。
• 影响患者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表现
症状表现
●阅读后视力模糊,头痛,流泪等 ●避免阅读 ●学习或近距离用眼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或近距离用眼时候爱揉眼或遮盖一行。 ●可能报告出现复视 ●阅读或做作业时候跳行,漏字等。 ●家长或老师发现问题
眼对弱视眼的抑制 ➢ 辅助治疗方法:如增视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 发病年龄较早,一般在1-4岁; • 在户外阳光下畏光,喜避一眼; • 视力多为正常状态,近视更为多见 • 复视:年龄小不出现,大龄儿童或重新发病时会出现。
分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视远 外隐斜 间歇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岁。
• 人类视觉系统发育最快,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时期为视觉系统发育的
关键期,人类视觉发育的
约从出生带3岁
• 异常视觉环境对视路发育的影响
• 视觉发育敏感期内视觉系统不仅对正常的视觉刺激敏感,对异常的视觉
刺激也非常敏感。(
导致弱视的发生。
弱视的治疗
➢ 恢复单眼视力 ➢ 恢复双眼视功能
➢ 消除形觉剥夺,矫正屈光不正 ➢ 消除双眼异常相互作用;遮盖对侧眼或药物压抑对侧眼,即消除优势
症状表现
揉眼
遮盖一眼
避免阅读
临床表现
➢儿童
➢ 相关研究报道,与双眼视功能正常的儿童相比,有集合不足 症状的儿童在学业上表现欠佳,包括较难完成学习任务,粗 心,避免近距离学习,精力不集中等。
➢ 研究发现,有阅读问题的儿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检出率 要明显高于阅读能力正常的儿童。
临床表现
成人
➢ 近距离工作时的视疲劳表现 ➢ 相比儿童可准确描述不适感
检查方法简介
遮盖试验 马氏杆法 三棱镜 红绿镜片 角膜映光法
发病因素
• 儿童
•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 • 解剖因素等先天性异常 • 发育迟缓
• 成人
• 不正确或者不恰当的屈光矫正 • 近距离用眼需求大 • 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剖结构不对
称 • 外伤或服用药物
处理原则
➢ 矫正屈光不正 ➢ 球镜附加 ➢ 棱镜附加 ➢ 遮盖 ➢ 视觉训练 ➢ 手术
视觉训练
➢ 消除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 ➢ 扩大融合范围 ➢ 重建立体视 ➢ 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调节灵敏度
贰
屈光不正与弱视 的几个问题
弱视定义
• 弱视视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 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者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 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像
• 后像是一个视觉生理现象,其在视觉刺激停止后 的形象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 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称为后像 (afterimage)。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