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制作

合集下载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学中,
艾绒被广泛用于艾灸疗法,可以帮助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

除了艾灸外,艾绒还可以用来制作艾绒枕、艾绒袋等物品,用于保健和治疗。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绒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艾草。

艾草要选择在夏季生长的嫩叶,质地柔软,具有较
好的药用价值。

将艾草晾晒至七成干,然后用手将其揉捻成绒状。

接下来,将制作好的艾绒放入布袋中。

布袋的材质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天然材料,如棉布或麻布。

将艾绒均匀地放入布袋中,不要太满,以免影响药效。

然后,将艾绒布袋进行熏制。

熏制的方法有炒熏和烘烤两种。

炒熏是将布袋中
的艾绒放入热锅中炒熏,烘烤则是将布袋置于烤箱或烘干机中进行烘烤。

熏制的时间要掌握好,以免熏制过度影响药效。

最后,将制作好的艾绒布袋晾晒至完全干燥。

晾晒的时间要选择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受潮。

待艾绒完全干燥后,就可以使用了。

除了制作艾绒布袋外,艾绒还可以用于制作艾绒枕。

制作艾绒枕的方法与制作
艾绒布袋类似,只是在布袋的大小和形状上有所不同。

制作好的艾绒枕可以用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颈椎疼痛等问题。

总之,艾绒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步骤和技巧,就可以在家中制作
艾绒制品,用于保健和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艾绒的生产工艺

艾绒的生产工艺

艾绒的生产工艺艾绒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采摘、晒干、剥皮、预处理、卡毛、设计、绒毛、整形和包装等步骤。

第一步是采摘艾草。

艾草在生长期间需要经过精心的管理和保护,通常在6月至8月的丰收季节采摘。

采摘时要选择艾草生长健壮的部分,避免带有病虫害的植株。

第二步是晒干。

采摘好的艾草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以去除草本植物的水分。

晒干时间一般为3-5天,取决于天气条件。

晾干的艾草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

第三步是剥皮。

晒干后的艾草会有一层硬皮,需要将其去除。

剥皮可以使用手工操作或机械设备进行。

手工剥皮时需将艾草轻轻摇动,使硬皮自然脱落。

机械剥皮利用机器的振动和摩擦力去除硬皮。

第四步是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蒸汽煮沸和漂白两个过程。

蒸汽煮沸可以使艾草更加柔软,也可以杀死植物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

漂白是为了去除艾草上的杂质,提高艾绒的纯度。

第五步是卡毛。

卡毛是将预处理后的艾草进行精细切割和纤维松动的过程。

卡毛机通过刀片的切割和齿轮的运转,将艾草切成细长的丝状。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绒毛加工。

第六步是设计。

设计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对艾绒进行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可以使用模具或手工塑形进行。

第七步是绒毛。

绒毛是将卡毛好的艾绒进行剪裁和修整的过程。

剪裁时要注意保持形状和大小的一致性,修整时要注意保持绒毛的柔软和密度。

第八步是整形。

整形是对绒毛进行整体的收拢和修整的过程。

可以使用热压或手工操作,使绒毛更加紧密和平整。

最后一步是包装。

包装是将整形好的艾绒装入适当的包装袋或盒子中,以便储存和销售。

包装要注意卫生和保护的原则,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艾绒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操作和不同设备的配合,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艾绒产品。

同时,艾绒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健康安全,确保产品的健康和可靠性。

现代化的艾绒制作工序(科普篇)

现代化的艾绒制作工序(科普篇)

现代化的艾绒制作工序(科普篇)从古至今,艾绒的制作工艺随着艾灸的发展不断改进,但其制作原理从未改变。

正规的艾绒制作是一个纯物理加工过程,无需任何添加,也不需要化学方法辅助。

现代化艾绒制作虽然繁琐,却也无外乎两道工序的不断重复,即破碎与筛选。

一、破碎:从宏观角度看,艾叶由叶肉组织与艾绒纤维组成,艾绒纤维生长在叶肉组织的背面。

这种结构类似于动物的皮毛,叶肉组织是皮质部分,艾绒纤维是毛质部分,如下图:艾叶采摘后经过反复晾晒与多年陈放,水分脱尽,叶肉组织失去韧性,变得非常脆,而艾绒纤维仍具有很好的韧性。

利用艾叶的这种特性,我们用破碎设备将艾叶打碎,打碎后,艾叶的叶肉组织就像被碾碎的苏打饼干,变成细碎的粉末,成为我们所说的“杂质”。

而韧性很好的艾绒纤维仍然保持其纤维的性状,此时,艾绒纤维虽已脱离叶肉组织,但仍与被破碎的叶肉粉末掺杂在一起。

所以,紧接着要进入下一道工序,筛选。

二、筛选:筛选的目的是将已经被破碎的叶肉粉末与艾绒纤维彻底分开,常用的设备有旋振式筛选机、圆筒式筛选机等,如下图:破碎与筛选需要重复循环多次。

根据艾绒用法不同,艾绒分为多个等级。

等级越高,艾绒纤维中残留的叶肉粉末就要越少,需要破碎和筛选的次数就要越多。

想说的话:有位资深灸友,艾灸好多年,但对现代化艾绒制作流程很模糊,找我们交流,希望我们从专业角度详细的介绍一下整个制作过程。

那天,厂里不是很忙,外面下着大雨,回到办公室我便开始奋笔疾书,正在行云流水之际,又接到网友留言:“你好,请问你家的艾绒是纯艾吗?”,这个问题着实把我问愣了。

想了想,我回答道:“艾绒是从纯艾叶中制取出来的,所以无论艾绒的比例数是多少,它都是100%纯艾。

”平时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类似的问题,这并不是网友故意刁难,而是网友对艾绒的制作真的不了解。

所以这里先简要介绍艾绒制作的工序,解决艾绒是怎么来的问题。

下一篇:《现代化艾绒制作的基本工序(专业篇)》将有更详细的介绍。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制作方法

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

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

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艾柱手工制作方法:一般用手捻。

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左手食指指腹上,用左手及右手的拇、食四指边捏边旋转,令其紧实,捏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

手工制作艾绒要求搓捻紧实,耐燃而不易爆。

大致的型号分为小艾柱:麦粒大小;中艾柱:半截枣核大小;大艾柱:半截橄榄大小。

艾灸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

艾条制作方法: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条。

温针灸操作方法: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

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

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

温灸器一般可以去医疗器械商店购买自制温灸器的大致方法先在在瓶子底部正中用电钻一个孔,然后用大剪刀剪一个圆孔,大小刚好插入一根艾条,洗净后,用电钻在顶盖上多扎小孔成筛状。

在离底部约1.5厘米的地方筒壁对穿两个孔,约一角硬币大小。

找一张挂历纸,裁成2寸宽、长度比粥瓶周长稍长的大小,绕瓶一圈套住粥瓶。

再用胶水粘住纸口。

这个活动的纸套可以上下推动。

作用有二:1,调节火力。

2,熄灭艾柱。

点上一根艾条,带火的这头从顶孔轻轻放入瓶子,再把瓶子对准施灸穴位。

买的艾绒不放心,还不如自己做!

买的艾绒不放心,还不如自己做!

买的艾绒不放心,还不如自己做!
手工制作艾绒视频
用艾叶制作手工艾绒
材料:艾叶、捣药罐、筛篓(淘米用的)、口罩。

制作方法:
1,首先把蕲艾叶晒干,艾叶晒干的程度会影响艾绒的质量;
2,祛除艾叶里的小梗;
3,把筛选好的艾叶放入捣药罐,反复捶打;然后把捶打后的艾绒放进筛篓里过筛;
4,然后再捶打,再过筛,捶打和过筛的次数决定了艾绒质量的好坏。

5,建议反复5遍;
6,200克的蕲艾叶可以出绒122克,艾叶灰69克,细梗9克
7,艾叶灰和细梗不要扔掉,可以煮水泡脚。

几点说明:
1,捣药罐,也就是我们厨房里的擂钵,可大可小;如果是打艾绒,可以买一个大的;
2,筛篓,就是厨房淘米用的。

3,准备多少艾叶呢?
这个要看你准备打多少绒?也就是你打绒做什么?
如果你是准备做艾绒枕头,那么你就要多打一些,如果你是做隔姜灸的,那么你可以少做一点。

说到好艾叶,当之无愧是蕲艾叶啊!
在《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中记载:蕲艾所含挥发油是我国其它艾叶的2倍!挥发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艾草精油,也就是艾叶的主要药用成分。

说到蕲艾叶,还真得到我们微店里购买,因为我们专业而有保障!
特惠活动:
买3包500克艾叶,送一瓶10毫升的艾草精油。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

艾绒的制作方法艾绒,又称艾灸绒或艾花绒,是一种由艾草制成的细长绒状物,常用于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源于古代中医传统,被认为具有温通经络、祛寒驱寒、驱湿除湿等功效。

艾绒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下面将介绍详细的步骤。

材料准备•艾草:艾绒的主要原料是艾草,可在中药店或一些特定的市场购买到。

选购时应选择干燥、无异味的艾草。

•细绳:用于绑扎艾草的细绳,可选用天然材质的绳子,如麻绳或棉绳。

制作步骤1. 艾草晾晒将购买回来的艾草晾晒一段时间,以保证其干燥。

晾晒的时间可以根据天气和湿度来确定,通常需要晾晒1-2周,直到艾草完全干燥。

2. 制作绳索将一根适量的细绳剪断,长度约为30-40厘米。

这根绳子将用于绑扎艾草,需要足够结实和耐用。

3. 制作艾绒•将干燥的艾草分成适量的束,每束约为1-2厘米的直径。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束的大小。

•用细绳将每一束艾草绑扎牢固。

将绳索绕过束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束的中心,最后绕过束的另一端,用结实的结绳。

确保绑扎牢固,并且艾草束的形状保持均匀。

4. 艾绒整理•将绑扎好的艾草束放置在水盆中,轻轻浸泡一段时间。

这样艾草会变得更柔软,便于制作艾绒。

•将浸泡好的艾草束取出,轻轻挤去多余的水分。

•用手梳理整齐艾草束,使其绒状部分展开,成为一根根细长的艾绒。

•将整理好的艾绒晾干,待其完全干燥后即可使用或存放。

注意事项•制作艾绒时应注意艾草的质量和干燥程度,以免影响疗效。

•绑扎艾草束时绳索要绑得紧实,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散开。

•艾绒制作完毕后应妥善存放,防止受潮或受到虫害。

以上就是艾绒的制作方法。

制作艾绒并进行艾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但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不宜过度使用。

如有需要,也应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希望这个简单的制作方法能够帮助到您。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

艾条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艾条生产工艺流程详解艾条,源自中国古老的中医疗法,是用艾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灸疗工具。

药品生产技术《艾绒等的制备实验内容》

药品生产技术《艾绒等的制备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一〕艾绒制作
将艾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100℃以下,需要12小时;12021右需要6~7小时;170℃以上需要4~5小时〕。

枯燥完成后用手感来判断艾叶的枯燥程度。

枯燥艾叶置于器具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绵,筛去灰尘及杂质梗,再焙燥,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计算艾绒与艾叶比例。

〔二〕艾柱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模具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三)艾柱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艾条机上,以桑皮纸或纯棉纸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21,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四)隔物灸体验
将姜切成2-3厘米厚度,置于虎口穴位,感受热量传导。

【成效】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

·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

·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

·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病症。

·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考前须知】
1粗艾绒。

每500g艾叶得到350g艾绒。

适用于一般灸法。

2细艾绒:每500g艾叶得到150g艾绒。

可用于直接灸法。

3艾绒善吸水,故易受潮、霉烂或虫蛀,影响燃烧。

应将艾绒放于枯燥容器内。

【思考题】
1什么是粗艾绒?什么是细艾绒?
2制作艾绒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隔物灸的适应症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名:艾草、艾叶、艾蒿、家艾。

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

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

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

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

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

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

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我国各地均产艾,普遍野生,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田林、土梗之中,春天抽茎生长,叶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被白色丝状毛绒,质地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花,艾叶有芳香型气味,在农历的四五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株割下,晒干或阴干后备用。

艾绒的制做方法是,将端午节前后采集的艾叶,置于露天反复经日晒夜露1个月左右(如此做法油脂易挥发,达到陈艾的程度),趁干置于非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充分捣碾,待叶质全碎后,继续捣令其细软如棉,用25 目的筛子去灰尘及杂梗(要反复捣筛才能制成不含有叶质的白色或黃白色净绒),再行培燥即成艾绒,装于塑料袋中备用。

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细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拣数十次者,500克艾叶多只得150克艾绒,变为土黃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艾绒的特点是,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肤深处,使人有舒快之感。

艾绒质量的优劣,可影响施灸的效果。

一般来说,艾绒的优劣,与采集时间和艾的品种、艾生长的茂盛程度和放置时间有关。

阴历五月初五的艾,为生长将成熟时期,叶纤维已形成,此时采集的艾绒富有弹性,绒长而柔韧,为优良艾绒。

目前,我国艾有两种,一为蕲艾(大叶艾),多产于江北,叶宽而厚,可制出优质绒,一种是野艾(又称小叶艾),江南较多,绒质较硬,其艾香不如大叶艾,为劣质艾绒。

同一种艾,土壤肥沃者产绒较优,反之则劣。

此外,新采集的艾与存放3年的艾,所制出的绒也有区别,陈艾取绒较新艾柔韧,易燃,这与油质挥发有关。

不同的艾绒对皮肤刺激的感觉也有区别。

质量优、无杂质、已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燃烧速度较慢,在皮肤上的热感是由轻至重达到灼痛缓慢地进行,温热时间长,热渗透力较大,因此疗效较好。

劣质绒燃烧速度快,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感觉即温则痛,渗透力较弱,患者难以忍受。

此外,新制的艾绒,因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旧的艾绒为佳,所以历来针灸家强调应用蕲艾和陈艾。

艾绒的制作和选择将艾叶反复晒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棉,筛去灰尘及杂质梗,再焙燥,即成艾绒。

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捡数十日者,500克艾叶只得艾绒150克,变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使人有舒服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施灸的效果。

质量优,无杂质,且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则更大,疗效愈佳,反之则差。

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

含杂质较多的杂质艾绒,燃烧时艾柱常有爆裂。

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旧的艾绒为佳,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凡用艾叶,须用陈旧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时则易伤人肌脉。

”故《孟子.离娄》早有“求三年之艾”之说。

艾绒的储藏:艾绒性善吸水,故易受潮、霉烂或虫蛀,影响燃烧。

应将艾绒放于干燥容器内,霉雨季节尤应防潮,晴天宜常晾晒,随用随取。

艾叶分两种:一、蓟艾:产于江北,叶宽而厚,绒毛多,绒质较硬,做出的为优质艾绒;二、野艾:产于江南,艾香不如蓟艾,做出的艾绒为劣质绒。

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蓟艾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蓟艾。

”每年五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蓟艾。

将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杆只留艾叶,并将艾叶放到阳光充足处多次暴晒到干,而非用脱水机和烘干机烘干。

晒干后的艾草长期保存起来,使用时经过第一次分拣,拣出杂质。

拣出的杂质,大的有艾梗、艾杆,甚至还有沙子、石子等。

如果机器艾绒的话这些杂质就跟着艾叶进了粉碎机。

将第一次分拣后的艾叶放到石臼中,先捣上千下。

捣杵后的艾叶,再进行第二次分拣。

分拣细小杂质。

将经过二次分拣后的艾叶再放到石臼中,千锤百炼,至少要捣3000下,方可成细绒。

捣出的艾绒经过耐心的第三次分拣。

小小的细杂质,捡起来十分费劲,特别费工。

将经过三次分拣的艾绒放到粗筛子中,使劲的筛去细末,也就是碎的细末杂质。

晒后的艾绒再经过第四次分拣。

工序完成后,最终的成品艾绒出来了。

虽然经过了四次认真的筛选,艾绒中依然会有极少的杂质残留,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是机器艾绒,将艾叶放到粉碎机里粉碎,你是一点也看不到的,原因是都被粉碎成末了。

【物种名称】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拉丁学名】 Artemisia princeps【英文名称】 Asiatic wormwood【科属分类】菊科, 艾属【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

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

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

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其他使用方法】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

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

"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

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染料作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

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

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

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栽培要点】目前郎溪县生产的艾草都是通过加工后出口日本,该国用作食用。

生长主要以采收鲜嫩株头及嫩叶为目的。

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用种子繁殖。

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

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获4~5茬。

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

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

企业收购合同价为每千克0.65元,一般农户每公顷纯收入达22500 元左右。

郎溪县生产的艾草经加工的成商品艾及艾草茶出口日本。

该县有较多的岗地,因其生产水稻取水困难,所以在岗地生产艾草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土地植被,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郎溪县艾草生产已有十年历史,现有品种6个,生产面积100公顷。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现拟再建200公顷的艾草生产基地,扩大加工流水线,以达到扩大日本市场和国内部分市场的需要。

首先准备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细越好,艾草准备多些,芝麻、花生适量,猪油适量,黄片糖和白糖适量,柚子树叶或者芭蕉叶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净后,入大锅里煮开,其间加一点点苏打粉一起同煮,这样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烂,煮好艾草好,捞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挤干水分备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净后,分别入锅里炒香,然后放入搅拌机搅碎备用,黄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馅里,再加入适当的猪油和白糖,搅拌均匀后,制成艾糍粑的馅备用。

用适量的黄片糖放入锅中煮成水状,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黄糖水及处理过的艾草,一起搓揉,尽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搅拌均匀,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为艾草也带有水分,揉好的面应该不干不湿,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样便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