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2014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领域)

附件2: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085234)一、车辆工程专业简介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汽车人。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依托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深化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博导7人,副教授22人,讲师7人,实验人员3人。
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在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汽车主被动安全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
二、培养目标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科研、管理、技术协调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身心和谐,视野开阔;2、具有车辆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分析、匹配与集成、研究与开发、检测与试验、管理与决策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等工具的使用、信息数据综合管理与处理的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

04车辆控制、故障诊断、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
同上
05车用动力与车辆热管理技术的研究
同上
06(非全日制)车辆工程
同上
003建筑学院
231
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
4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程建军
冯江
林哲
潘莹
唐孝祥
肖旻
郑力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中外建筑史④501建筑设计(做图)
复试笔试科目:903建筑历史与理论
王迪
王念峰
王清辉
文生平
吴开源
吴上生
夏琴香
谢晋
谢龙汉
谢小鹏
徐晓
闫军威
杨永强
姚锡凡
叶峰
殷小春
游东东
袁伟
翟敬梅
曾敏
张勤
张赛军
张铁
张舞杰
张宪民
赵学智
周驰
周照耀
邹焱飚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1材料力学或813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901机械制造基础
其中“06非全日制”方向招生15人
02现代设计理论与机器人技术
同上
03轻工机械与模具技术
同上
04数字化控制与智能制造
同上
05零件成形工艺与装备
同上
06(非全日制)机械工程
同上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洪晓斌
刘桂雄
全燕鸣
王振民
薛家祥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或813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937安全技术基础
其中“06非全日制”方向招生15人
2017年中南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生专业学位招生学科专业及考试科目一览表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432 统计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435 保险专业基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09 量子力学或 853 信号与系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53 信号与系统或 909 量子力学
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01 商业金融
085239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
01 项目管理
125100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01 工商管理 02 工商管理(深圳研究院教学点) 03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125300 会计(专业学位)
01 会计
018 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
备注
不接收“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报考
考生选做 910《生物 化学》中的生物化 学部分或有机化学 部分的试题,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63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不接收“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报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59 材料科学基础或 964 粉末冶金
不接收“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报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12 无机化学或 976 冶金原理或 975 新能源材 料基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78 环境工程原理或 979 环境化学
不接收“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报考
不接收“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报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车辆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所属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领域代码:085234)汽车工程研究院主要从事车辆工程技术研究及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其下设四个技术中心:汽车车身技术中心,汽车底盘技术中心,汽车电子技术中心和汽车发动机技术中心。
现有教授及研究员14位,副教授及高工20余位,博士及博士后100多人。
在汽车工程、汽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轻量化和数字化,薄板冲压成型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和车辆传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家、部委、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车辆工程学科各研究所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机构,下设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市数字化汽车车身工程重点实验室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车身制造技术卫星实验室。
2003年开始招收车辆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受到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无锡一汽、苏州金龙汽车公司及社会有关企业等许多单位的欢迎,并每年推荐众多优秀人才报考,至今已有近百人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与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任车辆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主要研究方向●车辆数字化开发及系统集成●汽车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底盘虚拟样机技术●车身工艺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与控制●汽车的电子控制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先进传动和自动变速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NVH)分析与控制●汽车碰撞与被动安全性●客车与特种车辆三、学制和学分1.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超过三年半者必须办理延期手续,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2.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空气调节技术
02.隧道与地下工程通风空调
0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04.暖通空调自动控制
085201◆机械工程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02.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
03.机械电子工程
04.工业工程与安全工程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01.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02.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铁路信号自动控制;
02.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03.智能监控与网络信息技术
04.复杂系统控制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
02.云计算与智能技术
03.数据库技术与数据挖掘
04.图形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05.互联网与网络技术
06.嵌入式系统
①空气调节②工业通风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003电气工程学院(拟招生266人,其中拟招推免生97人)
080800电气工程
01.电机与电器
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专硕代码

车辆工程专硕代码
(原创版)
目录
1.车辆工程专硕的定义和背景
2.车辆工程专硕的代码和分类
3.车辆工程专硕的就业前景和方向
4.车辆工程专硕的学术要求和培养目标
5.车辆工程专硕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正文
车辆工程专硕,全称为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一个涉及车辆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专业。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车辆工程专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车辆工程专硕的代码通常为 085234,属于工程硕士类别。
该专业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车辆设计与制造和车辆运行与维护。
车辆设计与制造方向主要研究汽车的结构、性能、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培养学生具备汽车设计、制造和研发能力。
车辆运行与维护方向则侧重于研究汽车的运行原理、维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汽车运用、维护和维修能力。
车辆工程专硕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设计研究院、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汽车设计、制造、检测、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发展,车辆工程专硕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车辆工程专硕的学术要求主要包括: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车辆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
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未来,车辆工程专硕将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优化。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共享出行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将为车辆工程专硕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程硕⼠专业学位)车辆⼯程(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程硕⼠专业学位)(全⽇制)⼀、专业领域及研究⽅向车辆⼯程领域以铁路及城市轨道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等研究为特⾊,重点研究⾼速﹑重载和轻轨轨道车辆设计﹑开发及应⽤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及⼯程技术问题。
这些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及可靠性、车辆-轨道系统动⼒学及控制、振动噪声及控制、智能融合及检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基因⼯程等。
运⽤机械设计理论与⽅法,解决车辆⼯程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本专业领域师资⼒量雄厚、科研实⼒强、研究⼯作条件好,承担着⼤量的国家﹑部委及⼤型国企的科研项⽬,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在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系统动⼒学﹑振动噪声与控制等⽅⾯的研究系统深⼊并具有影响⼒。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增长实际⼯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
主要研究⽅向及其内容:1.车辆结构可靠性及优化研究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结构动态测试、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结构应⼒测试与疲劳评估、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建模与算法、零部件结构与⼯艺协同设计、载荷谱建⽴理论与⽅法等。
2.车辆系统动⼒学与控制研究轨道车辆系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和载荷特征,涉及车辆系统动⼒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学、列车纵向动⼒学、⾼速列车空⽓动⼒学以及主动悬挂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解决轨道车辆运⾏稳定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重⼤技术问题。
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内振动噪声模型及控制⽅法、乘客舒适性与声品质评价、轨道交通噪声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4.智能融合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轨道车辆运⾏安全监测中的多源信号智能融合基础理论、融合算法、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搭建融合系统和⼯程化设计⽅法。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

所属院校 所属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基本信息
相近二级学科考试细目 Nhomakorabea竞争力对比
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初试参考书 招生人数 推荐参考书目 复试参考书目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及今年走势图 推免人数 专业排名 分数线及今年总分走势图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学科概况
/ 8 6 280 35 35 53 53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 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科技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太原科技大学 | 中北大学 | 中北大学 | 沈阳工业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沈 阳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 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 徽理工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三峡大学 | 南华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华 南农业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工程大学 | 兰 州理工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长春工业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工程(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车辆工程领域以铁路及城市轨道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等研究为特色,重点研究高速﹑重载和轻轨轨道车辆设计﹑开发及应用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
这些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及可靠性、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振动噪声及控制、智能融合及检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基因工程等。
运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本专业领域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研究工作条件好,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部委及大型国企的科研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在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系统动力学﹑振动噪声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深入并具有影响力。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车辆结构可靠性及优化研究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结构应力测试与疲劳评估、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建模与算法、零部件结构与工艺协同设计、载荷谱建立理论与方法等。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轨道车辆系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和载荷特征,涉及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列车纵向动力学、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以及主动悬挂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解决轨道车辆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重大技术问题。
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内振动噪声模型及控制方法、乘客舒适性与声品质评价、轨道交通噪声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4.智能融合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监测中的多源信号智能融合基础理论、融合算法、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搭建融合系统和工程化设计方法。
研究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预测轨道车辆的剩余寿命。
对轨道车辆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车辆维修准确性和经济性。
5.零部件可靠性基因工程研究方向以我国轨道交通领域为主要的工程应用背景,开展高性能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强韧化、成型技术、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零部件及其材料失效分析等。
二、培养目标1.车辆工程领域主要面向机械及车辆工程行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本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独立运用本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
3.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即自我更新和补充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专门知识和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关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4.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毕业后可到制造型企业、高新技术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事机械及车辆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原则上时间不少于1年。
为保证培养质量,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
导师组应有来自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一般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2. 修业年限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4年。
其中课程学习0.75年,主要在校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
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每学期分为两个时间段安排。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32.0分)附注:1.硕士创新创业:硕士生在学期间获得以下任何一项与本专业学科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则可认定2.0学分:1)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发表A类论文1篇;2)以第一发明人(含导师第一发明人,学生第二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专利必须以北京交通大学名义获得授权;3)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1项;4)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或创业类大赛奖1项(获奖作者排名前三)。
“硕士创新创业”为选修课,非必修课。
对于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如果在其他环节对此类成果已有明确要求的不再单独计算学分。
2. 自选课:由导师及研究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修全校范围内开设课程。
3. 对于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4.专业实践:第二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布置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科研任务,使用现有实验设备、软件,完成所布置的科研任务,或者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一年后撰写实习或实践报告。
5. 对前沿讲座选听的要求:参加8次以上由学校、学院或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最后应提交一份2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
此外,硕士研究生还需参加8次以上学校学期教育计划讲座(包括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阳光心理与生命健康、危机控制与安全管理等)。
6.公共课、基础课开课时间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
五、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实践。
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在实验室、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应反映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第二学期开始,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布置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科研任务,使用现有实验条件,完成所布置的科研任务;或者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或实践报告。
研究生要在第三学期末提交专业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并按要求进行考核。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计5学分,是学生申请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六、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求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所包括的主要环节有:1. 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可以采取在校内或企业两种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开题。
学位论文的内容可以涉及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实验研究或应用研究等方面,需要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内容。
2. 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应结合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参考外文文献应在30篇以上,文献综述报告应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5000字。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工程实践意义、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进度安排,并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原则上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距离申请答辩日期不少于半年。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由导师负责,研究生应按导师的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论文工作进展汇报和研讨工作。
4. 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价值,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
学位论文须符合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标准,由中英文摘要、绪论、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论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5. 学位论文答辩(1)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四学期末进行,攻读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应由车辆工程或相关领域的2名教授、副教授、高工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进行评阅。
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同行专家。
6. 学位授予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专业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获得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并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其他1.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