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轴压比限值

合集下载

竖向承重参数调整

竖向承重参数调整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要求: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3.7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表6.3.7 柱轴压比限值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3剪跨比λ≤2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05;对剪跨比λ<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要求:(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 X(Y)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要求: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Ratx1,Raty1>1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PKPM中那七个比的详细出处及调整

PKPM中那七个比的详细出处及调整

一、轴压比1、定义: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2、作用: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限制柱(墙)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墙)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墙)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墙)的破坏呈脆性。

3、规范限值:1)柱轴压比限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11.4.16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6.3.6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6.4.2条2)剪力墙轴压比限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11.7.16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6.4.2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3条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调整方案:增大柱(墙)的截面尺寸或提高该楼层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二、剪重比1、定义: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剪力标准值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

2、作用:为了控制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结构的安全。

3、规范限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5.2.5条《高层建筑混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4.3.12条注:1、周期介于3.5s和5.0s之间的结构,应允许线性插入取值;2、7、8度时括号内的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3、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不满足《高规》第3.5.2、3.5.3、3.5.4条),剪重比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4、“扭转效应明显”是指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楼层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1.2倍。

4、不满足规范限值时的调整方案: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层地震内力”后,程序按抗震规范5.2.5条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柱超限的解决方法

钢筋混凝土柱超限的解决方法

钢筋混凝土柱超限的解决方法摘要:针对建筑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超限或截面过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Summary: Solutions and attention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are rai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over limiting of reinforeced concrete column axle pressure ratio and section occur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archetectural structure.关键词:程序,计算模型,轴压比,短柱,高强混凝土Key words: Program, calculating model, axle pressure ratio, short column, high-strength concrete抗震设计过程中,如果承担竖向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柱轴力过大,其延性将变小,容易发生脆性破坏,使柱突然丧失承载能力,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我国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严格规定了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见表1,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情况),目的是为了使柱为大偏心受压,具有比较大的屈服后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

多层建筑的高度比较低,荷载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因为要满足轴压比的限值而出现超大截面的“胖柱”。

高层建筑则不然,进行结构计算时,底部若干层柱截面尺寸往往由轴压比控制,虽然纵向钢筋仅为构造配筋,而柱子的截面却非常大,对经济、美观、实用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对抗震不利的轴压比限值更加严格的短柱。

剪跨比不大于2时,轴压比限值见表2(对于剪跨比小于1.5的柱子,需要采取特殊构造措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通过降低建筑物高度、开间尺寸或使用荷载等方法,虽然能减小柱的轴力,却使工程达不到计划的目标。

高层建筑结构柱轴压比限值的讨论

高层建筑结构柱轴压比限值的讨论

高层建筑结构柱轴压比限值的讨论作者:关宏洁田晶王瑜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08期[摘要]本文论述了轴压比限值这一概念的实质,分析了对轴压比限值有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减小轴压比的办法,以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时进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轴压比轴压比限值延性前言在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中,总会遇到柱子的轴压比问题。

规范规定柱轴压比n为N/Afc,其中N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的轴压力设计值,A为柱截面,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了保证框架柱具有必须的变形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01)(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框架柱轴压比的限值。

我国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下,框架柱的轴压比设计限值分别为0.7、0.8和0.9。

针对轴压比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轴压比限值提出的原因,然后总结出对此限值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最后提出了减小轴压比的一些可行性办法。

轴压比限值的实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主要有剪切、粘结和弯曲三种破坏形态,其中弯曲破坏又有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破坏两种。

剪切、粘结和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都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在抗震设计中是需要避免的,大偏心受压破坏形态则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其属于这种破坏形态。

规范通过限制轴压比,主要是希望柱发生延性好的大偏心受压破坏,从而保证框架柱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轴压比下,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下降段比较平缓,框架柱承受变形的能力较大;在高轴压比下,骨架曲线的下降段较陡,承载力降低较多。

对轴压比加以限制可使构件在大变形下,仍有稳定的承载能力。

从而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轴压比限值的影响因素1、截面形状从本质上讲,轴压比限值是从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界限破坏条件得出的,是为了使柱正截面免于出现小偏心的脆性破坏。

这个破坏条件中的混凝土受压边缘极限压应变对于不同截面形状有不同的取值。

因此,框架柱的截面形状会直接影响到轴压比限值的标准值。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陈丽华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7)009
【摘要】文章从型钢混凝土柱界限破坏的内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出了配工字形和配十字形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理论计算公式,并与国内现有的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简化后给出了其实用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相比,配置工字形型钢的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不能显著提高,配置十字形型钢的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提高,效果较好.
【总页数】5页(P1078-1082)
【作者】陈丽华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75.3;TU378.1
【相关文献】
1.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研究 [J], 张盛东;曲恒绪
2.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研究 [J], 贺广零;刘洪波;田一淋
3.预压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推导及轴压比限值分析 [J], 张涛;张波
4.核心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 [J], 刘阳;郭子雄;张志伟
5.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的研究 [J], 孙克;杨晓南;耿杰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

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黄秋英【摘要】本文在方钢管混凝土柱压弯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轴压比影响柱延性的原因,并推导了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的换算关系公式.最后根据换算关系公式和试验数据,以层间弹塑性位移角作为延性控制指标,提出了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以供设计参考.【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0(029)010【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压比;轴压比限值;延性【作者】黄秋英【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0 引言方钢管混凝土是整个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处于并列地位。

较之圆钢管混凝土结构,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截面受力合理。

大开间是市场对现代化住宅提出的要求。

选用钢框架体系,在两个方面跨度都较大。

需要柱截面在两个方面上都要承受较大弯矩,双向同性的优点更能满足结构需要。

②耐火性好。

方钢管混凝土由于是由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混凝土的热熔较大。

③塑性,韧性好。

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大轴压比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和延性,因而抗震性能好。

④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承载力高的特点,经济效果明显。

因而文献[1]和文献[2]都作出钢管混凝土柱无需限制轴压比的论断。

但此论断均是针对圆钢管混凝土柱作出的。

为了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在天津大学结构试验室进行了基本性能研究,试验结果简要的列于表1中。

在本试验数据基础上,参考了文献[3]的试验结果,讨论了轴压比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和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问题。

表1 试验轴压比与设计轴压比试件编号 D/mm Lh/mm t/mm nt fy/Mpa fc/MPa ξ0 Ru nd R3M5[3] R3M7[3] R5M5[3] R5M7[3] R4L7[3] R4H5[3] R4H7[3]R4M3[3] R4M5[3] R4M7[3] RM-6L RM-10M RM-4H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50 250 25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1270 1270 1270 335544444461 04 0.5 0.7 0.5 0.7 0.7 0.5 0.7 0.3 0.5 0.7 0.167 0.387 0.5 283.4 283.4 314.1 314.1 311 311 311 311 311 311 317.6 242.2 265 38.5 38.5 38.5 38.5 31 39.34 39.34 38.5 38.5 38.5 28.1 28.1 28.1 0.47 0.47 0.9 0.9 0.87 0.686 0.686 0.701 0.701 0.701 1.17 1.56 0.63 1/411/81 1/46 1/72 1/69 1/56 1/58 1/32 1/46 1/72 1/19 1/22 1/47 0.833 1.166 0.786 1.1 1.104 0.806 1.128 0.482 0.804 1.126 0.256 0.579 0.812本文采用结构极限位移角作为衡量结构延性的指标,参照我国《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4](HSCC-99)中规定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60。

yjk 柱轴压比限值

yjk 柱轴压比限值

yjk 柱轴压比限值柱轴压比限值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柱轴压比是指柱子轴向受压应力与轴向抗压承载能力之间的比值。

合理控制柱轴压比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塑性破坏,避免倒塌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是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设计荷载和材料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

按照国内相关规范,普通建筑中一般不宜大于0.65,而特殊结构如核电站厂房和高层建筑则要求更加严苛,限值可能会更小。

一方面,柱轴压比过大会导致柱子承受过大的轴向受压应力,超过其抗压承载能力,从而引起柱子产生塑性变形和破坏。

当柱子发生塑性破坏后,将失去继续承载荷载的能力,严重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

另一方面,柱轴压比过大还会导致柱子受到弯曲力的作用,使其易于偏心受力,增大结构的变形和振动,可能导致建筑物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利的位移和摆动。

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舒适性和美观度,还可能引发结构的疲劳,加速结构老化。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柱子轴线能够承受均匀的轴向受压力,并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合理控制柱轴压比。

一般来说,在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时,需按照柱轴压比的限值确定合适的尺寸。

若柱轴压比超过限值,应增加柱子的截面尺寸或使用更高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此外,在实际建筑设计中,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控制柱轴压比。

例如,在柱子附近设置加强墙或柱帽,以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如采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等;合理分配楼层荷载,减小柱子荷载作用;采取抗震措施,提高柱子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柱轴压比限值的合理确定和控制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类型、设计荷载、材料强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柱子截面尺寸和材料,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柱轴压比在合理范围内。

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yjk 柱轴压比限值

yjk 柱轴压比限值

yjk 柱轴压比限值【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柱轴压比限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YJK柱轴压比限值是针对混凝土柱的一种规定,旨在保证混凝土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定义和意义】YJK柱轴压比限值,是指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与柱净截面面积的比值。

这个比值反映了混凝土柱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性能。

限制柱轴压比的目的在于确保混凝土柱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我国规范中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具体规定】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明确规定了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具体取值。

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规范给出了相应的轴压比限值。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混凝土柱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确保结构安全。

【不同结构类型中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取值】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工况下,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取值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框架结构中,YJK柱轴压比限值通常较低,以保证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而在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墙体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YJK柱轴压比限值可以相对较高。

【YJK柱轴压比限值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关于YJK柱轴压比限值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假设一个剪力墙结构,其中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为C30。

根据我国规范,C30混凝土的YJK柱轴压比限值为0.6。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确保混凝土柱的轴压比不超过这个限值,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结论】总之,YJK柱轴压比限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师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规范要求,合理控制YJK柱轴压比,确保混凝土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了解和掌握YJK柱轴压比限值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条信息告诉你,柱轴压比不符合规定,应另选截面。

轴压比也不宜太小。

下面我将柱轴压比限值列出,希望对你有用:
柱轴压比限值
结构体系抗震等级
特一级、一级二级三级
框架结构 0.70 0.80 0.90
框架-剪力墙结构0.75 0.85 0.95
筒体结构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0.60 0.70 ----
注:1: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柱轴压比限值应减少0.05;为C75—C80时应减少0.10。

2: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λ大于2的柱。

当,1.5≤λ≤2时,柱轴压比限值应减少0.05;当剪跨比λ<1.5时,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3: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 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旋距不大于100mm, 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 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旋距不大于80mm, 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柱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

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筋特征值λ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按《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4:当在柱截面中部设置有附加纵向钢筋形式的芯柱,且附加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柱轴压比限值可比表中增加0.05,当本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同时采用时,,
柱轴压比限值可比表中增加0.15,但配箍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

5:,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