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对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进行综述,探讨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转型升级方案。

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深远的影响。

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生产产品,并且产品质量也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市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技术创新还可以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

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1.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一个典型的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案例。

阿里巴巴最初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平台的技术和服务,实现了从传统电子商务到新零售的转型升级。

阿里巴巴还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无人零售、智慧物流等,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2.腾讯: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腾讯不断提升了其互联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开发出了众多的新产品和服务,如微信支付、云游戏等,实现了从传统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型升级。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成功的技术创新案例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发。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方案针对企业转型升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提出几点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方案:1.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和发展压力的也必须不断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

本文将通过对技术创新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改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满足不断提高的消费者需求。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降低产品的缺陷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拓展市场空间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机会。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知识产权,企业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实现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

4.优化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商业模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优化产品的营销和分销模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1.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引入先进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时间,实现快速响应和定制化生产,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度洞察,发现潜在的商机和需求,指导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优化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级, 实现 企业 从制造 向创 造的 转型 。
低 成本 优 势 日 益 消退 , 且 企 业 处 于 价 值链 附加 值 较 低 的 环 因素迫使代 工企业升 级转型 。
核 心技 术支 撑 , 产业 结构 单一 , 盈利 模 式 单一 , 缺乏自 主创 新 节 , 经济 效 益低 , 使得 代 工企 业 易受冲 击, 这些 内部 以及 外 部
2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企 业转型 升级是 指企 业利 用其 现有 资源, 改变 企业 生 产 经营 方式 , 寻找 更 适合 企业 生 存发 展 的新 途 径 , 使得 企业 与
实 现经 济效 益 与社 会效 益 、 环境 效 益 的协 王玉燕、 林汉川、 吕臣( 2 0 1 4 ) 指 出, 中国企业传统的发展 现 有环 境 相适 应 , 方式 已经不 能适应 逐步 变化 的经济 形 势, 必须 通过 企 业转 型 升 级 来培 育新 的 竞争 优 势, 以期 克 服 中国全 球产业 链 “ 低 端
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新媒体网站要想进一步提高 自已的
服 务质量 , 必 须在安全 性 和帮助 支持方面 下大工夫 。
w w w . c h l n a b I . n e t - 2 o 1 5 年 1 月 I 1 2 1
实证研究[ J ] . 中国管理科学 , 2 0 1 4 , 6 ( 2 2 ) .
年做过的相似的调查结果不太相同。 说明经过7 年的发展, 网
络 媒 体在 在 提 供 的信息 内 容质量 、 网站 的便 捷 性 、 网站 的个 性 化等 服务水 平方面都 有 大幅 提 升, 特 别是 互联 网在信 息 的 定制、 搜 索 引擎运 用 、 即时 通信 、 网络社 区等多种服 务手 段方 面 的 整合 程 度 高 , 用 户 的满 意 度 已达 到较 高 的 水平。 而相 对 应 的新 媒体 网站 的安 全性 、 提 供 的 帮助 支持反而成 了制 约 网

《水泥企业战略转型综述5800字》

《水泥企业战略转型综述5800字》

水泥企业战略转型综述目录水泥企业战略转型综述 (1)一、水泥行业发展综述 (1)(一)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1)(二)水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二、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研究 (3)(一)战略转型的定义 (3)(二)战略转型类型 (3)(三)战略转型方式 (4)三、水泥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4)四、水泥企业战略转型路径 (5)(一)加强供应链内部整合 (5)(二)加强供应链外部整合 (6)(三)加强战略转型的保障 (6)参考文献 (7)一、水泥行业发展综述(一)水泥行业发展现状中国是水泥制造大国,水泥装备技术水平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世界货运联盟(简称“WCA”)统计,1985年开始中国水泥产量常年是全球第一。

水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石灰石、泥灰岩、黏土等材料,下游应用于房地产、基建、农村基础建设等领域。

水泥行业是传统产业建材行业中的主体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韩金柱,20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水泥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1985年,水泥产量上升到1.5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

随后30年均维持增长,2014年水泥产量达到峰值24.77亿吨,此后水泥产量保持基本稳定,2021年水泥全行业产量为23.63亿吨。

水泥行业具有技术壁垒不高、同质化严重、原材料供给充分等特点,所以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产能过剩(许红霞,2013)。

2011年随着行业需求放缓,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水泥价格下降带来并购成本降低,企业股权或生产线收购并购情况大量增加;2016年供给侧改革进入行政去产能的高峰阶段,大量无效产能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升至相对较高水平维持基本稳定,具有技术和环保优势的公司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

水泥受潮易凝固,库存周期短。

生产企业多采用直销模式,中间商市场影响力很小。

我国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偏弱,且周期变化大,这是由于我国水泥企业大多小而散,容易陷入价格战的厮杀中,且技术水平偏低、耗能高,生产成本偏高,局部地区产能出现供大于求(白木,2003)。

文献综述-企业转型

文献综述-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期的组织能力建设研究摘要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转型”作为谋求企业复兴或实现持续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组织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没有强大的组织支撑的企业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巨大的挑战。

在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组织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归纳指出了企业转型和组织能力的内涵,组织能力建设与企业转型的关系,讨论了在转型期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建设组织能力来推动企业转型。

关键词企业转型;组织能力;建设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很多企业正在实施或者积极思考企业的转型.而企业转型也对企业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企业组织为了实现其既定的战略目标,唯一手段是强化组织职能的管理,让组织内部的职能体系分工更加明确,流程更加清晰,管控更加有力,以期望达到组织效率的提升。

但是,精心架构起来的组织在日益变化的时代,真的能适应这种变化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多少企业的领导者站在自己千辛万苦发现的“蓝海”边扼腕长叹:自己组织能力无法支撑日益显现的市场与商机,并成为阻碍创新的最大障碍,甚至对组织内部的创新与变革出现了“排异”现象!事实证明,一昧地在组织职能层面上强化“管控的力度"和“效率的升级”并不能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为新型组织的成长筑造出传统职能型组织以外的全新的创新、学习和沟通空间!组织能力虽然是资源学派的一个观点,但是对其的定义仅仅只是组织协调人和物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企业转型升级及组织能力相关文献的概述,挖掘其内在联系,提出企业转型实质上就是组织能力的转型的观点,为研究不同阶段企业如何构建组织能力来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1。

企业转型的相关研究转型这一词汇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经济管理领域,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宏观层面主要从国家层面来研究经济转型或转轨,国内外学者一般把“转型”理解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观层面则主要指区域经济转型、资源性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微观层面是指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转型,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转型、企业战略转型、企业业务转型等方面。

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深入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趋势与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本文期望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明确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我们将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我们将结合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趋势和实践案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企业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深深植根于一系列的理论和学术研究中。

在理论层面,数字化转型主要基于信息化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创新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

信息化理论主张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视为信息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延伸和深化,强调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企业运营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组织变革理论关注企业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时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和行为。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转型,更是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全面变革。

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适应数字化带来的挑战,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

再者,创新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如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这些创新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战略转型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战略转型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战略转型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战略转型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企业战略转型中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资源整合与利用在企业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性资源整合与利用是企业战略转型中的关键一环。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与利用则是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益的关键。

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顺利进行。

1.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资源整合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作用,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在企业战略转型中,资源整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

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可以整合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实现资源的有序流动和高效利用,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2.资源利用的重要性资源利用是指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在企业战略转型中,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

通过资源利用,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益,从而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顺利进行。

二、资源整合与利用在企业战略转型中的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源整合与利用在企业战略转型中的作用,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阿里巴巴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其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就是资源整合与利用。

阿里巴巴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公司内部的技术、人才和品牌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合作,整合外部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与利用,阿里巴巴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电商向数字经济的转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另外,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公司,其战略转型中也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重要性。

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一 ) 企 业 转 型 定 义 的 界 定
对于企业转 型的研 究 ,国内外 学者 从不 同角 度 给予 了 广 泛 的关 注 ,但 至 今 对 企 业 转 型 还 没 有 一 个 统 一 的 定 义 。 组织学 家贝克哈德从组 织行 为学 角度 将企 业组 织转 型定 义 为 :企业组 织转型是 “组 织 在形式 、结构 和性 质上 发生 的 变革 ”:莱维和默瑞 (Levey& Merry,1986)将组织转 型描 述 为一 种 彻 底 的 、全 面 的 变 革 ,认 为 “组 织 转 型 需 要 解 决 组织 的核心流 程 、精神 、意识 、创 新 能力 和进 化等 方 面的 问题 ”;巴图克 .!=1998)认为 :组 织转型是一种发生 在组织 对 自身认识 上的跳跃式的变革 ,并伴 随着组织 战略 、结构 、 权 力方式 、模式等各方面 的变化 。
关键 词 :企 业 转 型 ;企 业升 级 ;产 业 集 群 升 级 ;价 值 链 中图分类号 :F2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1—380X (2011)05—0079—03
A Literature Summ ary on Enterprises Tr a nsformation and Upgr a ding TANG Hui—liang, SHI yong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Chun Univers ,Y ̄hun 336000,China)
Abstract:After damag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tr iggered by the subprime cr isis in the USA,the business and academic circles have a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im portance and urgency to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but reviewed the literatures on the definitions,models,upgrading path,impacting/'actors of Enterpr 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 rading ,fou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as fonows:The present studies on the definition o f enter pr 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 rading is not clear,often con— fused definitions between transform ation and upgt’ading,the upgrading path is very simple,lacking of eva luation system on enterpr ises transfor m ation and upg rading. Key words: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Enterprises Upgrading;Upg rading of Industria l Cluster; Va lue Chai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期
宜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
第 33 卷
能是企业保 留原有 行业 的业 务 , 实行多 元化 的策 略 , 也可 能是完全退出原有行业 , 全部 进入新的行 业 , 从形式 上看 , 企业转型属于战略转 换。 ( 二 ) 企业转型的类型与模式 B ibeau lt ( 1982) 把转型分为五种类 型 : 以 管理过 程为 主的转型 ; 以经 济或 商业循 环为 主的转 型 ; 以竞 争环 境为 主的转型 ; 以相 关产 品有突 破性 发展为 主的 转型 ; 以 与政 府政策相关 联为主的转型。李烨 ( 2004) 总结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 方企业 转型 的四 种主流 模式 : 重 组式 转型、再 造式转型、革 新式转 型、再 生式转 型 , 并 从转 型动 因、变 革性质、转型目标、学者代表 、典型 企业和 起始年 代六个 维度对四种 转型 模式 进行 综合 比较 , 得出 了自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企 业转型模 式的基本走 势 : ( 1) 从转 型内容 的关注点看 , 逐渐从 单方 面内 容转 型 ( 如 : 业 务流 程、业 务内容、组织结构等 ) 到多方 面内容 转型 且更 强调观 念和 行为模式的转变 ; ( 2) 从转型 所追求的目 标看 , 从 仅仅追 求短期绩效 ( 财务视角 ) 到 长期发展 ( 战 略视角 ) 和短期 生存相结合的演 变 ; ( 3) 从转 型的复杂程 度看 , 随 着转型 内容的日 渐多 元 化 , 使 得转 型难 度 及其 复杂 性 日渐 增 加 ; ( 4) 从转型态度来看 , 体 现为逐 渐从危 机驱动 下的被 迫转 型转向战略导向下的 主动转型。 王吉发 ( 2006) 结 合企业 外 生成长 理论 和 内生 成长理论 , 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 ( 管理模式转型、产品 与市场转型、业务 过程转 型 ) 和企业 外生型 转型 ( 行 业转 型 ) 。李烨 ( 2009) 从对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政府产业结构 调整、管理 模式 的 文献 梳理 , 论述 了 民 营企 业 治理 转 型、 产业转型和管 理模式转 型。单东 ( 2009) 分析 了浙江 民营 企业在金融危机 下 , 难以 应对 危机的 大多 是那 些转型 升级 意识差的企业 , 而 运行良 好的 则是那 些注 重转 型升级 的企 业 , 并以案例支持 的方式 提出 了浙江 企业 如何 转型的 三条 途径 : 企业重组、优化公司治 理结构、优化 内部管理体 制。 盘华 ( 2008) 以联想、 格兰 仕、巨人 集团、 安踏 集团 等为 例分析总结了产业 转移模 式 ( 企业所 经营 的核 心业务 在三 大产业之间转换或在产业内部 行业之间转换 ) 、经 营战略转 型 ( 企业在原来所 属的 产业或 行业 内打拼 , 但在 经营、管 理、市场、营销、研发等方而发生了重大 变化 ) 、 商业模式 转型 ( 对原有企业价 值链重 组或 整合 , 其 要点 是把附 加值 最大的价值链环 节牢 牢抓在 手中 , 而 由别 人完 成的则 是低 附加值的部分 , 从而以较少的 耗费取得较大的经营绩效 ) 。 P rahalad 和 O ste rve ld ( 1994) 通过对大量企业转型实践 的观察和 思考 , 总结 出 了企 业实 现 成功 转型 的 五大 特 点 : ( 1) 转型不仅仅是通过 降低成 本来提 高效率 或业务 流程再 造 , 而应是在新 的思 想、新的 机会观 念驱 动下对 企业 战略 和管理过程的 革新 ; ( 2) 转 型必须 涉及 到企 业整 个组 织 , 即要求企业高级管 理层必 须全 面改变 整个 企业 组织的 价值 观 , 规划一个新的 企业远 景并 在企业 整个 范围 内广为 传播 和分享 ; ( 3) 转型 必须触动企 业深层次的 内容 , 如 企业信 念和行为并促使 其转变 ; ( 4) 转 型需要构 筑和培育 一个新 的能力结构、业务结构和竞争 战略 , 以确保 新目标的 实现 ; ( 5) 转型必须构筑一 个新的 管理系 统和运营 系统 , 包 括业 绩评估、激励、员工 职业 生涯 规划管 理以 及产品 发展 及运 营等。
二 、 企业升级的研究 ( 一 ) 企业 升级概念界定 对于企业升 级的研 究 , 国外 学者 主要从 关注 核心 竞争 力和 动 态 能 力 的 角 度 开 始 的 ( 张 辉 , 2004 ), H a m e l和 P ra lahad ( 1994) 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 所具有而其 它企业 难以模仿的能力 , 企业竞 争力 的源泉 是持 续不 断的创 新和 企业累积性 成长 的 能力 ; T eece 和 P isano 的动 态能 力 理论 ( 1997) 进一步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不是 外部环 境 , 而是建立在 企业 内部资 源基 础上的、 有助于 企业 适应 并主动影响 技术和 市场 变革的、 动态的 组织 能力 , 通 过动 态能力的发展实 现企 业升级。 从核心 竞争 力和 动态能 力的 角度研究的学者 主要 关注的 是自 身企业 内部 的升级 , 他们 对企业所处环境以及企业间的关 联和联系的 研究考虑不 够 , 因而无法解释价值 链上众 多相 关联企 业所 带来 的产业 的系 统升级过程。 其实 , 最早明确提 出企 业升 级概 念是 在 20 世 纪 90 年 代末 , G ereffi ( 1999) 将 其 引入 全 球价 值 链 分析 模 式 , 认 为企业升级是一个 企业或 经济 体迈向 更具 获利 能力的 资本 和 技 术 密 集 型 经 济 领 域 的 过 程。 H um phrey 和 Schm itz ( 2000) 认为 , 从企业层面来讲 , 升级是指企业通过 获得技 术能力和市场能 力 , 以改 善其 竞争能 力以 及从 事高附 加值 的活动 ; 他们 ( 2002) 还认为 能使发 展中 国家 企业维 持其 收入或者能 使其收 入增 长的业 务 , 就是 企业 升级 , 从 价值 链的角度阐述了 对于 发展中 国家 的企业 或企 业群 , 有 过程 升级、产品升级、 功能升 级、部门 间的 升级 4 种 不同 类型 的升级方式。 K aplinsky 和 M o rr is ( 2000) 通过 对实 例 研究 也发现 了 很 多 企 业 在 升 级的 过 程 中 有 相 似 的 路 径 ; Poon ( 2004) 指出企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 密集型 的低价值产品转向 生产更 高价 值的资 本或 技术 密集型 产品 这样一种经 济角 色转 移过 程。 H um phrey和 Schm itz ( 2004) 认为价值 链治 理 模式 影响 企 业升 级 的范 围、程 度和 过 程 , 基 于 全 球 网 络 视 角 下 的 全 球 价 值 链 分 析 ( G lobal value chains), 已成为目前国外学者研究企业升级的主要理论依据。 ( 二 ) 企业 升级的路径选择 Am sden ( 1989) 认为 , 对于 新兴 工 业化 国家 ( 地区 ) 的企业而言 , 实现 升级和 自主 创新的 路径 是由 简单的 委托 代工制造 ( OEM ) 到 研发 设计 ( OD M ), 并最 终建 立 自主 品牌 ; G ereffi ( 1999) 总 结了 东亚 服装 企 业在 全球 价 值链 中的生 产 模式 , 指出 了 从委 托 组 装 ( O EA ) 和 委 托加 工 ( OEM ) 到 自 主 设 计 和 加 工 ( OD M ) 到 自主 品 牌生 产 ( OBM ) 到链条 转换 的升 级过 程 ; 国内 学 者梅 述恩 和 聂鸣 ( 2007) 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集群理论的研究视 角 , 基于技 术能力和市场拓 展能 力分析 了晋 江鞋企 业集 群的升 级 , 提 出了以技术能力和 市场拓 展能 力为维 度的 企业 集群的 升级 路径 ; 唐海燕 和 程 新 章 ( 2006) 从产 品 升 级、过 程 升 级、 功能升级三个层 面研 究了温 州打 火机企 业的 升级路 径 ; 毛 蕴诗等 ( 2009) 通过 对九个 不同 行业、不 同类 型的典 型企 业的案例对比研究 , 总结了企业由 OEM ODM O BM 转型 升级的演进路径 ; 毛 蕴诗、 汪建 成 ( 2006) 总结 了 5 种基 于产品升级导向 的自 主创新 路径 : 替 代跨 国公 司产品 的产 品升级、利用行 业边 界模糊 的产 品升级、 适应国 际产 业转
*
作者简介 : 唐辉亮 ( 1976 ), 男 , 江西万载人 , 宜春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基金项目 : 2010 年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 江西省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路 径选择及 发展研究 阶 段成果 ( 课题编号 : Y C SK 2010- 317) 。
79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1 年 5 月
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Y ichun Co lleg e
V o l 33 , No 5 M ay 2011
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唐辉亮, 施
( 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
*

Hale Waihona Puke 宜春 336000)摘 要 : 在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 洗礼之后 , 企业以及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 , 然而通过对企业转型和升级定义 界定 、模 式 、升级 路径 、影 响因素文献进行的梳理 , 发现现有文 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 目前的研究对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定 义不明确 、 升级路径单一 、 转型和升级混为一谈 、 缺乏 对转型升级的衡量评价等问题 。 关键词 : 企业转型 ; 企业升级 ; 产业集群升级 ; 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 : F27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380X ( 2011) 05- 0079- 03 A L iteratu re Summ ary on En terpr ises Tran sfor m ation and Up grad ing TANG Hu i- liang , SH I yong ( Business and M anagem ent school of YiChun Un iver sity , Y 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 t : A fte r da m aged by the g loba l financia l cr isis, wh ich trigg ered by the subpr i m e crisis in the U SA, the business and acade m ic circles have a increasing aw areness o f the i m portance and urgency to transfo r m ation and upgrading , bu t rev ie w ed the lite ratures on the defin itions , m ode ls , upgrading path, i m pacting fac to rs o f Enterprises transfo r m ation and upgrad ing , found the m a in proble m s in the ex isting litera tures as fo llows: T he presen t studies on the defin ition o f ente rprises transfor m ation and upg rad ing is not c lea r , often con fused de finitions betw een transfo r m ation and upgrading , the upgrading path is very si m ple , lack ing o f eva luation syste m on enterpr ises transfor m ation and upg rad ing K ey word s : Ente rprises T ransfo r m ation; En terprises U pgrad ing ; U pg rad ing o f Industr ia l C luster ; V a lue Cha ins 面对世界金 融危 机的冲 击 , 一大 批处 在全 球价值 链低 端的企业在面临外 部环境 动荡 时表现 出极 低的 抗风险 承受 能力 , 表现 为大 批 企业 订单 减 少 , 企 业 开工 率 明显 下 降 , 大量员工失 业。面对 急剧变 化的 世界经 济格 局 , 对中 国企 业提出了思考和 挑战 , 转 型升 级成为 当前 中国 经济发 展中 热门词汇 , 频频 出现 在新闻 报刊、政 府公 文以及 学术 刊物 之中。对于世界 各国 来说 , 在 其经济 发展 的不同 阶段 都出 现过转型升级 , 然 而在英 文的 学术研 究文 献中 却很难 找到 针对企业转型升 级的 专门术 语 , 学者 更多 对转 型或升 级进 行探讨。 一 、 企业转型的研究 转型这一词汇在 20 世纪 80 年代才 引入经济 管理领 域 , 在宏观、中观和 微观 三个层 面都 得到了 广泛 应用。宏 观层 面主要从国家层 面来 研究经 济转 型或转 轨 , 国 内外学 者一 般把 转型 理解为 从计划 经济向市 场经济 的转 变 ; 中观 层面则主要指区域经济转型、 资源性城市 转型、产业 转型 ; 微观层面是指从 企业 的角度 来研 究转型 , 现有 的研究 主要 集中在企业组织转型 、企业战 略转型、企业业务转型等方面。 ( 一 ) 企业转型定义的界定 收稿日期 : 2011- 04- 05 对于企业转 型的研 究 , 国内 外学 者从不 同角 度给 予了 广泛的关 注 , 但 至今 对 企业 转型 还 没有 一个 统 一的 定 义。 组织学家贝克哈德 从组织 行为 学角度 将企 业组 织转型 定义 为 : 企业组织转型 是 组织 在形 式、结构 和性 质上发 生的 变革 ; 莱维和默瑞 ( L evey & M erry , 1986) 将组织 转型描 述为一种彻底的、 全面的 变革 , 认 为 组 织转 型需要 解决 组织的核心 流程、精 神、意识、 创新能 力和 进化 等方 面的 问题 ; 巴图克 ( 1998) 认为 : 组织转型是一种发生在组织 对自身认识上的跳跃式的变 革 , 并伴随着 组织战略、结 构、 权力方式、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 。 国内学 者吴 家曦 ( 2009) 认为 : 一般来 说 , 企业 的转 型升级可以从转 型和 升级两 个层 面来理 解 , 转 型就是 一种 状态向另一种状 态的 转变 , 即 企业在 不同 产业 之间的 转换 和不同发展 模式之 间的 转变 , 前 者表现 为转 行 , 后者 表现 为转轨。王吉发 ( 2006) 认 为狭 义的 企业 转型 : 企业 往往 是由于自身在所处行业的竞争能 力降低和竞 争优势的衰 退 , 促使企业 通过 组 织等 的变 革 , 提 升 企业 在产 业 内的 能 力 ; 或者由于所 处行业 的衰 退 , 企业 发展前 景黯 淡 , 迫使 企业 不得不主动或者 被动 地采取 产业 转移的 战略 , 寻求新 的经 济增长点 , 使 企业获 得新 的生机 , 这种行 业间 的转 移 , 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